【334343】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全国新课标Ⅰ卷
……………○……………外……………○……………装……………○……………订……………○……………线……………○………………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153734-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全国新课标Ⅰ卷)-网络收集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得分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
,则
( )
A.
B.
C.
D.
2.若
,则
( )
A.
B.
C.
D.
3.已知向量
,
,
若
,则
( )
A.-2 B.-1 C.1 D.2
4.已知
,则
( )
A.
B.
C.
D.
5.已知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侧面积相等,且它们的高均为
,则圆锥的体积为( )
A.
B.
C.
D.
6.已知函数
,
在R上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
B.[−1,0]
C.[−1,1]
D.[0,+∞)
7.当
π
时,曲线
与 π
的交点个数为( )
A.3B.4C.6D.8
8.已知函数
的定义域为R,
,且当
时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9.为了解推动出口后的亩收(单位:万元)情况,从该种植区抽取样本,得到推动出口后亩收入的样本均值
样本方差
已知该种植区以往的亩收入
服从正态分布
假设失去出口后的亩收入
服从正态分布
则(若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
则 ()
( )
A.
B.
C.
>
D.
.
10.设函数
,则( )
A.
是
的极小值点B.当
时,
C.当
时,
D.当
时,
11.造型
可以看作图中的曲线
的一部分,已知
过 坐标原点
,
且
上的点满足横坐标大于-2;到点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
的距离之积力4
,则( )
A.
B.点
在
上
C.
在第一象限的点的纵坐标的最大值为1
D.当点
在
上时
三、填空题
12.设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过
作平行于
轴的直线交C于A,B两点,若
,则C的离心率为 .
13.
若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也是曲线
的切线,则
.
14.甲、乙两人各有四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标有一个数字,甲的卡片上分别标有数字1,3,5,7,乙的卡片上分别标有数字2,4,6,8两人进行四轮比赛,在每轮比赛中,两人各自从自己持有的卡片中随机选一张,并比较所选卡片上数字的大小,数字大的人得1分,数字小的人得0分,然后各自弃置此轮所选的卡片(弃置的卡片在此后的轮次中不能使用).则四轮比赛后,甲的总得分不小于2的概率为 .
四、解答题
15.记
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
(1)求B;
(2)若
的面积为
,求c.
16.已知
和
为椭圆
上两点.
(1)求C的离心率;
(2)若过P的直线
交C于另一点B,且
的面积为9,求
的方程.
17.如图,四棱锥
中,
底面
,
,
,
.
(1)
若
,证明:
平面
;
(2)
若
,且二面角
的正弦值为
,求
.
18.已知函数
.
(1)若
,且
,求
的最小值;
(2)证明:曲线
是中心对称图形;
(3)若
当且仅当
,求
的取值范围.
19.设
为正整数,数列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若从中删去两项
和
后剩余的
项可被平均分为
组,且每组的4个数都能构成等差数列,则称数列
是
一一可分数列
(1)写出所有的
<
,使数列
是
一一可分数列;
(2)当
时,证明:数列
一一可分数列;
(3)从
中一次任取两个数
和
.记数列
是
一一可分数列的概率为 证明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A
因为
,且注意到
,
从而
.
故选A.
2. C
两边同时减1得:
,
进而
.
故答案为
.
3. D
即
.
代入得
,
即
.
故答案为D
.
4. A
因为
,所以
,
而
,所以
,
故
即
,
从而
,故
,
故选A.
5. B
设圆柱、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则圆锥的母线长为
.又圆柱与圆锥的侧面积相等,所以
,解得
,所以圆锥的体积
,故选B.
6. B
因为
在R上单调递增,且
时,
单调递增,所以只需满足
,
即可,解得
,即a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7. C
因为函数
的的最小正周期为
π
,
函数
π
的最小正周期为
π
,
所以在
π
上函数
π
有三个周期的图象,
在坐标系中结合五点法画出两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两函数图象有6个交点.
故选C.
8. B
因为当
时
,所以
,
又因为
,
则
,
,
,
,
,则依次下去可知
,则B项正确;
且无证据表明ACD项一定正确.
故选B.
二、多选题
9. BC
由所给材料知两正态分布均有
及正态分布的对称性得:
A错误;
B正确;
正确;
D错误.
故答案为BC.
10. ACD
对于A:因为函数
的定义域为
,而
,
易知当
时,
,当
或
时,
,
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故
是函数
的极小值点,故A正确;
对于B:当
时,
,所以
,
而由上可知,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所以
,故B错误;
对于C:当
时,
,而由上可知,函数
在
上单调递减,
所以
,即
,故C正确;
对于D:当
时,
,
所以
,故D正确;
故选ACD.
11. ABD
由原点
在曲线
上且
知
到直线
距离为2,由
知
A正确;
由
知
上点满足
,
代
知
正确;
解出
,
将左边设为
,
则
.又有
,故存在
使
.此时
且在第一象限,
错误;
又
,
故
,
D正确.
故答案为ABD.
三、填空题
12.
由题可知
三点横坐标相等,设
在第一象限,将
代入
得
,即
,故
,
,
又
,得
,解得
,代入
得
,
故
,即
,所以
.
故答案为:
.
13.
由
得
,
,
故曲线
在
处的切线方程为
;
由
得
,
设切线与曲线
相切的切点为
,
由两曲线有公切线得
,解得
,则切点为
,
切线方程为
,
根据两切线重合,所以
,解得
.
故答案为:
14.
由对称性,不妨固定乙出卡片顺序依次为
,
为了简便,设甲依次出
.
首先注意到8是最大的,故甲不可能得四分.若甲得三分,则从
到
均要求得分,比较得必有
共一种情况;若甲得两分,则讨论在何处得分:若在
处,则同样
,
进而
,
共一种;若在a
, c处,则必有
,
在
时有全部两种,在
时仅一种,共三种;若在
处,则
.
当
时,由上述限制,
时有两种,
时仅一种;当
时,
全排列六种中仅
的两种不行,故有四种,此情形共八种.故共有
种,又总数为
,
故所求为
.
四、解答题
15.
(1) π
(2)
(1)由余弦定理有
,对比已知
,
可得
,
因为
π
,所以
,
从而
,
又因为
,即
,
注意到
π
,
所以
π
.
(2)由(1)可得
π
,
,
π
,从而
π
,
ππππ
,
而
πππ
,
由正弦定理有
πππ
,
从而
,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知,
的面积可表示为
,
由已知
的面积为
,可得
,
所以
.
16.
(1)
;(2)直线
的方程为
或
.
(1)由题意得
,解得
,
所以
.
(2)
,则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由(1)知
,
设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则
,
则将直线
沿着与
垂直的方向平移
单位即可,
此时该平行线与椭圆的交点即为点
,
设该平行线的方程为
,
则
,解得
或
,
当
时,联立
,解得
或
,
即
或
,
当
时,此时
,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当
时,此时
,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当
时,联立
,得
,
,此时该直线与椭圆无交点.
综上,直线
的方程为
或
.
17.
(1)
【证明】因为
平面
,而
,
平面
,所以
,
,又
,
,
,
平面
,所以
平面
.
而
平面
,所以
.
因为
,所以
,又
,
,
平面
,所以
平面
.
根据平面知识可知
,
又
平面
,
平面
,所以
平面
.
(2)
【解】如图所示,过点
作
交
于点
,再过点
作
交
于点
,连接
.
因为
平面
,
平面
,所以平面
平面
,
而平面
平面
,
平面
,
所以
平面
,又
平面
,则
,
又
,
,
,
平面
,所以
平面
,
根据二面角的定义可知,
即二面角
的平面角,
即
,得
.
因为
,设
,所以
,由等面积法可得
,
又
,而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
故
,解得
,即
.
18.
(1)
;(2)证明见解析;(3)
.
(1)
时,
,其中
,
则
,
因为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故
,而
成立,故
即
,
所以
的最小值为
.
(2)
的定义域为
,
设
为
图象上任意一点,
关于
的对称点为
,
因为
在
图象上,故
,
而
,
所以
也在
图象上,
由
的任意性可得
图象为中心对称图形,且对称中心为
.
(3)因为
当且仅当
,故
为
的一个解,
所以
即
,
先考虑
时,
恒成立.
此时
即为
在
上恒成立,
设
,则
在
上恒成立,
设
,
则
,
当
,
,
故
恒成立,故
在
上为增函数,
故
即
在
上恒成立.
当
时,
,
故
恒成立,故
在
上为增函数,
故
即
在
上恒成立.
当
,则当
时,
,
故在
上
为减函数,故
,不合题意,舍;
综上,
在
上恒成立时
.
而当
时,由上述过程可得
在
递增,故
的解为
,
即
的解为
.
综上,
.
19. 见解析
记
的公差为
.
从
中去掉两项后剩下4项,恰构成等差数列,公差必为
,否则原数列至少有7项.因此剩下的数列只可能为
三种可能,对应的
分别为
.
(2)考虑分组
,
(当
时只需考虑前三组即可)即知结论成立.
(3)一方面,任取两个
共有
种可能.另一方面,再考虑一种较为平凡的情况:
均可被4整除,此时,只要依次将剩下的
项按原顺序从头到尾排一列,每四个截取一段,得到
组公差为
的数列,则满足题意,故此时确实是
可分数列.接着计算此时的方法数.设
,对于每个k,j有
(种),因此方法数为
当
,已经有
.下面考虑
.我们证明:当
被4整除,且
时,数列是
可分数列.首先我们将
,
及
顺序排成一列,每4个排成一段,得到一些公差为
的四元数组,因此我们只需考虑
这
个数即可.为书写方便,我们记
,
并记
,即证
可被划分成若干组.
引理:设
能被4整除.若
是
可分的,则
是
可分的.
引理证明:将
去掉
后的
组四元组再并上
,
,
即证.
回原题.由(2)
是(2,13)一可分数列,且
和
知
是
可分数列,因而结合引理知
可被划分成若干组,由此结论成立.计算此时的方法数.设
,
则此时
有
种,因此方法数为
因此我们有
- 1【334352】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 2【334353】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考对口单招文化统考数学试卷
- 3【334351】2024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
- 4【334350】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数学考试上海卷
- 5【334349】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数学考试全国新课标Ⅱ卷
- 6【334348】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数学考试全国新课标Ⅰ卷
- 7【334347】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数学考试北京卷
- 8【334346】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数学
- 9【334345】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 10【334344】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全国新课标Ⅱ卷
- 11【334341】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数学
- 12【334342】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理
- 13【334343】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全国新课标Ⅰ卷
- 14【334340】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数学考试上海卷
- 15【334339】202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数学真题
- 16【334338】202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
- 17【334337】2023年天津高考数学真题
- 18【334335】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文真题
- 19【334336】2023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
- 20【334334】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理真题
- 【334333】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文真题
- 【334332】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
- 【334330】2022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卷
- 【334331】2023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
- 【334329】2022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
- 【334328】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数学试卷
- 【334326】2022年全国高考乙卷数学文试卷
- 【334327】2022年全国新高考II卷数学试卷
- 【334325】2022年全国高考乙卷数学理试卷
- 【334323】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理试卷
- 【334324】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文试卷
- 【334322】2022年高考天津卷回忆版数学真题
- 【334321】2022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
- 【334320】2021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卷
- 【334319】2021年天津高考数学试卷
- 【334318】2021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
- 【334317】2021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数学真题
- 【334316】2021年全国新高考II卷数学试卷
- 【334315】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数学试卷
- 【334314】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数学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