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
题号 |
一 |
二 |
三 |
总分 |
得分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一、选择题 |
1.
的绝对值是(
)
A.
B.
C.
D.
2.《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共资助899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中899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89.9×106
B.8.99×107
C.8.99×108
D.0.899×109
3.计算
的结果是(
)
A.
B.
C.
D.
4.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
A.
B.
C.
D.
5.两个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
,
,
,AB与DF交于点M.若
,则
的大小为(
)
A.
B.
C.
D.
6.某品牌鞋子的长度ycm与鞋子的“码”数x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若22码鞋子的长度为16cm,44码鞋子的长度为27cm,则38码鞋子的长度为(
)
A.23cm
B.24cm
C.25cm
D.26cm
7.设a,b,c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在菱形ABCD中,
,
,过菱形ABCD的对称中心O分别作边AB,BC的垂线,交各边于点E,F,G,H,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
)
A.
B.
C.
D.
9.如图在三条横线和三条竖线组成的图形中,任选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都可以图成一个矩形,从这些矩形中任选一个,则所选矩形含点A的概率是(
)
A.
B.
C.
D.
10.在
中,
,分别过点B,C作
平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BC的中点是M,连接CD,MD,ME.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
二、填空题 |
11.计算: ______.
12.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其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与侧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的比值是 ,它介于整数 和 之间,则 的值是______.
13.如图,圆O的半径为1,
内接于圆O.若
,
,则
______.
14.设抛物线
,其中a为实数.
(1)若抛物线经过点
,则
______;
(2)将抛物线
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的最大值是______.
|
三、解答题 |
15.解不等式: .
16.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的网格中,
的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
(1)将
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
,画出
;
(2)将(1)中的
绕点C1逆时针旋转
得到
,画出
.
17.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学习制作机械零件.零件的截面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已知四边形AEFD为矩形,点B、C分别在EF、DF上,
,
,
,
.求零件的截面面积.参考数据:
,
.
18.某矩形人行道由相同的灰色正方形地砖与相同的白色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排列而成,图1表示此人行道的地砖排列方式,其中正方形地砖为连续排列.
[观察思考]
当正方形地砖只有1块时,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有6块(如图2);当正方形地砖有2块时,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有8块(如图3);以此类推,
[规律总结]
(1)若人行道上每增加1块正方形地砖,则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增加
块;
(2)若一条这样的人行道一共有n(n为正整数)块正方形地砖,则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的块数为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问题解决]
(3)现有2021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若按此规律再建一条人行道,要求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剩余最少,则需要正方形地砖多少块?
19.已知正比例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都经过点A(m,2).
(1)求k,m的值;
(2)在图中画出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
20.如图,圆O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CD交于点E.
(1)M是CD的中点,OM=3,CD=12,求圆O的半径长;
(2)点F在CD上,且CE=EF,求证:
.
21.为了解全市居民用户用电情况,某部门从居民用户中随机抽取100户进行月用电量(单位:kW•h)调查,按月用电量50~100,100~150,150~200,200~250,250~300,300~350进行分组,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1)求频数分布直方图中x的值;
(2)判断这100户居民用户月用电量数据的中位数在哪一组(直接写出结果);
(3)设各组居民用户月平均用电量如表:
|
|
|
|
|
|
|
|
|
|
|
|
|
|
根据上述信息,估计该市居民用户月用电量的平均数.
22.已知抛物线
的对称轴为直线
.
(1)求a的值;
(2)若点M(x1,y1),N(x2,y2)都在此抛物线上,且
,
.比较y1与y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设直线
与抛物线
交于点A、B,与抛物线
交于点C,D,求线段AB与线段CD的长度之比.
23.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
,点E在边BC上,且
,
,作
交线段AE于点F,连接BF.
(1)求证:
;
(2)如图2,若
,
,
,求BE的长;
(3)如图3,若BF的延长线经过AD的中点M,求
的值.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利用绝对值的定义直接得出结果即可
解:
的绝对值是:9
故选:A
2.B
【解析】
将8990万还原为89900000后,直接利用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8990万=89900000=
,
故选B.
3.D
4.C
【解析】
根据三视图,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可确定该几何体的形状,据此求解即可.
解:根据A,B,C,D三个选项的物体的主视图可知,与题图有吻合的只有C选项,
故选:C.
5.C
【解析】
根据
,可得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得出答案.
由图可得
∵
,
∴
∴
故选:C.
6.B
【解析】
设
,分别将
和
代入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把
代入即可求解.
解:设
,分别将
和
代入可得:
,
解得
,
∴
,
当
时,
,
故选:B.
7.D
【解析】
举反例可判断A和B,将式子整理可判断C和D.
解:A.当
,
,
时,
,故A错误;
B.当
,
,
时,
,故B错误;
C.
整理可得
,故C错误;
D.
整理可得
,故D正确;
故选:D.
8.A
【解析】
依次求出OE=OF=OG=OH,利用勾股定理得出EF和OE的长,即可求出该四边形的周长.
∵HF⊥BC,EG⊥AB,
∴∠BEO=∠BFO=90°,
∵∠A=120°,
∴∠B=60°,
∴∠EOF=120°,∠EOH=60°,
由菱形的对边平行,得HF⊥AD,EG⊥CD,
因为O点是菱形ABCD的对称中心,
∴O点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即OE=OF=OG=OH,
∴∠OEF=∠OFE=30°,∠OEH=∠OHE=60°,
∴∠HEF=∠EFG=∠FGH=∠EHG=90°,
所以四边形EFGH是矩形;
设OE=OF=OG=OH=x,
∴EG=HF=2x,
,
如图,连接AC,则AC经过点O,
可得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
∴∠BAC=60°,AC=AB=2,
∴OA=1,∠AOE=30°,
∴AE=
,
∴x=OE=
∴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EF+FG+GH+HE=
,
故选A.
9.D
【解析】
根据题意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都可以组成矩形个数,再得出含点A矩形个数,进而利用概率公式求出即可.
解: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都可以组成一个矩形,
则如图的三条横线和三条竖线组成可以9个矩形,其中含点A矩形4个,
∴所选矩形含点A的概率是
故选:D
10.A
【解析】
设AD、BC交于点H,作
于点F,连接EF.延长AC与BD并交于点G.由题意易证
,从而证明ME为
中位线,即
,故判断B正确;又易证
,从而证明D为BG中点.即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即可求出
,故判断C正确;由
、
和
可证明
.再由
、
和
可推出
,即推出
,即
,故判断D正确;假设
,可推出
,即可推出
.由于无法确定
的大小,故
不一定成立,故可判断A错误.
如图,设AD、BC交于点H,作
于点F,连接EF.延长AC与BD并交于点G.
∵AD是
的平分线,
,
,
∴HC=HF,
∴AF=AC.
∴在
和
中,
,
∴
,
∴
,∠AEC=∠AEF=90°,
∴C、E、F三点共线,
∴点E为CF中点.
∵M为BC中点,
∴ME为
中位线,
∴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在
和
中,
,
∴
,
∴
,即D为BG中点.
∵在
中,
,
∴
,
∴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
,
,
,
∴
.
∵
,
,
∴
,
∴
.
∵AD是
的平分线,
∴
.
∵
,
∴
,
∴
,
∴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假设
,
∴
,
∴在
中,
.
∵无法确定
的大小,故原假设不一定成立,故A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
11.3
【解析】
先算算术平方根以及零指数幂,再算加法,即可.
解:
,
故答案为3.
12.1
【解析】
先估算出
,再估算出
即可完成求解.
解:∵
;
∴
;
因为1.236介于整数1和2之间,
所以
;
故答案为:1.
13.
【解析】
先根据圆的半径相等及圆周角定理得出∠ABO=45°,再根据垂径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即可
解:连接OB、OC、作OD⊥AB
∵
∴∠BOC=2∠A=120°
∵OB=OC
∴∠OBC=30°又
∴∠ABO=45°
在Rt△OBD中,OB=1
∴BD==
∵OD⊥AB
∴BD=AD=
∴AB=
故答案为:
14.
0 2
【解析】
(1)直接将点
代入计算即可
(2)先根据平移得出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再根据抛物线顶点坐标得出顶点坐标的纵坐标,再通过配方得出最值
解:(1)将
代入
得:
故答案为:0
(2)根据题意可得新的函数解析式为:
由抛物线顶点坐标
得新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为:
∵
∴当a=1时,
有最大值为8,
∴所得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的最大值是
故答案为:2
15.
【解析】
利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解答.
,
,
,
,
.
16.(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
【解析】
(1)利用点平移的规律找出
、
、
,然后描点即可;
(2)利用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画出点
,
即可.
解:(1)如下图所示,
为所求;
(2)如下图所示,
为所求;
17.53.76cm2
【解析】
首先证明
,通过解
和
,求出AE,BE,CF,BF,再根据
计算求解即可.
解:如图,
四边形AEFD为矩形,
,
∴EF//AB,
∵
,
∴
,
∵
∴
在
中,
.
又
同理可得
,
答:零件的截面面积为53.76cm2
18.(1)2
;(2)
;(3)1008块
【解析】
(1)由图观察即可;
(2)由每增加一块正方形地砖,即增加2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再结合题干中的条件正方形地砖只有1块时,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有6块,递推即可;
(3)利用上一小题得到的公式建立方程,即可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剩余最少时需要正方形地砖的数量.
解:(1)由图可知,每增加一块正方形地砖,即增加2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
故答案为:2
;
(2)由(1)可知,每增加一块正方形地砖,即增加2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
当正方形地砖只有1块时,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有6块,即2+4;
所以当地砖有n块时,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有(
)块;
故答案为:
;
(3)令
则
当
时,
此时,剩下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
需要正方形地砖1008块.
19.(1)
的值分别是
和3;(2)
或
【解析】
(1)把点A(m,2)代入
求得m的值,从而得点A的坐标,再代入
求得k值即可;
(2)在坐标系中画出
的图象,根据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图象的两个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求得另一个交点的坐标,观察图象即可解答.
(1)将
代入
得
,
,
,
将
代入
得
,
,
的值分别是
和3.
(2)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
∵正比例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都经过点A(3,2),
∴正比例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3,-2),
由图可知: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为
或
.
20.(1)
;(2)见解析.
【解析】
(1)根据M是CD的中点,OM与圆O直径共线可得
,
平分
CD,则有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半径的长;
(2)连接AC,延长AF交BD于G,根据
,
,可得
,
,利用圆周角定理可得
,可得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可证得
,即有
.
(1)解:连接OC,
∵M是CD的中点,OM与圆O直径共线
∴
,
平分CD,
.
在
中.
∴圆O的半径为
(2)证明:连接AC,延长AF交BD于G.
,
又
在
中
21.(1)22;(2)
;(3)
【解析】
(1)利用100减去其它各组的频数即可求解;
(2)中位数是第50和51两个数的平均数,第50和51两个数都位于月用电量150~200的范围内,由此即可解答;
(3)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即可解答.
(1)
(2)∵中位数是第50和51两个数的平均数,第50和51两个数都位于月用电量150~200的范围内,
∴这100户居民用户月用电量数据的中位数在月用电量150~200的范围内;
(3)设月用电量为y,
答:该市居民用户月用电量的平均数约为
.
22.(1)
;(2)
,见解析;(3)
【解析】
(1)根据对称轴
,代值计算即可
(2)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分析即可得出结果
(3)先根据求根公式计算出
,再表示出
,
=
,即可得出结论
解:(1)由题意得:
(2)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且
当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
时,y1随x1的增大而减小,
时,
,
时,
同理:
时,y2随x2的增大而增大
时,
.
时,
(3)令
令
AB与CD的比值为
23.(1)见解析;(2)6;(3)
【解析】
(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已知条件易证
,
,即可得
,
;再证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
,所以
,根据SAS即可证得
;
(2)证明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3)延长BM、ED交于点G.易证
,可得
;设
,
,
,由此可得
,
;再证明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证明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即
,解方程求得x的值,继而求得
的值.
(1)证明:
,
;
,
,
,
,
,
,
,
,
,
,
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
在
与
中.
,
(2)
,
,
在
中,
,
,
,
又
,
,
,
在
与
中.
,
;
;
,
;
,
;
,
,
或
(舍);
(3)延长BM、ED交于点G.
与
均为等腰三角形,
,
,
,
设
,
,
,
则
,
,
,
,
;
在
与
中,
,
;
.
;
,
,
,
,
,
,
,
,
(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