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356】河北省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学情评估卷(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 学情评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
A.-2024 B.2024 C.-
D.
2.已知算式6□(-6)的值为0,则“□”内应填入的运算符号为( )
A.+ B.- C.× D.÷
3.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被誉为“数学之王”.为纪念其卓越贡献,国际上将一颗距地球约
218000000公里的行星命名为“苏步青星”,数据218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0.218×109 B.2.18×108 C.2.18×109 D.218×106
4.下列化简正确的是( )
A.
=-4 B.-
=-2 C.
=0 D.
=
5.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8-2×6=(-8-2)×6 B.2÷
×
=2÷
C.(-1)2023+(-1)2022=-1+1 D.-(-22)=-4
6.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一组是( )
A.-(-1)与-|-1| B.-32与(-3)2
C.(-4)3与-43 D.
与
7.若|m|=3,|n|=5,且m,n异号,则|m-n|的值为( )
A.8或2 B.2或-2 C.2 D.8
8.如果4个数的乘积为负数,那么这4个数中正数有( )
A.1个或2个 B.1个或3个 C.2个或4个 D.3个或4个
9.已知a,b两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在下列结论中:①a>b;②a+b>0;③a
-b>0;④ab<0;⑤
>0.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
10.周六,琪琪和同学一行共10人相约一起去看电影,电影院的价目表显示,电影票45
元/张,也可以购买套餐,套餐价格如下表所示.不论是单买还是购买套餐,消费满一
定金额还可参加“满减”的优惠活动.
套餐 |
内容 |
价格/元 |
优惠活动 |
套餐A |
1张电影票+1桶爆米花 |
60 |
消费满300元,减25元 消费满600元,减60元 |
套餐B |
1张电影票+1桶爆米花+1个主题纪念币 |
70 |
若全部同学都要进场看电影,其中有5位同学每人需要一个主题纪念币,还需要一些爆
米花一起共享,则最少需要支付( )
A.530元 B.540元 C.545元 D.550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1.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数据
9.645≈ .(精确到0.1)
12.在数轴上,点B表示2,点B与点A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且A点到原点的距离是B
点到原点的距离的4倍,则点B表示的数与点A表示的数的和为 .
1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反映出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
降0.6℃.有一座海拔为2750米的山,在这座山上海拔为250米的地方测得气温是
8℃,则此时山顶的气温约为 ℃.
14.爱动脑筋的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幻方”游戏图,将1,-2,3,-4,5,
-6,7,-8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内,使得横、竖以及内外两个正方形顶点上的4个
数字之和都相等,他已经将-4,5,7,-8这四个数填入了圆圈,则图中a+b的值
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8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0分)计算:
(1)(-2)2×5-(-2)3÷4; (2)-14+|6-10|-
×(-24).
16.(10分)方方与圆圆两位同学计算-42÷(-2)3×
的过程如下:
方方:
-42÷(-2)3×
=-16÷(-8)×
=-16÷ =-16÷1③ =-16.④ |
圆圆:
-42÷(-2)3×
=(-8)÷(-6)×
=-48× =-6.③ |
(1)以上计算过程中,方方开始出错的是第 步,圆圆开始出错的是第 步(填
序号);
(2)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17.(12分)如图,小明有5张写着不同数字的卡片,请你按照要求抽出卡片,完成下列问
题.
-7 -3 1 2 5
(1)从中抽取2张卡片,求这2张卡片上的数字的差,可求得的最大值是 ;
(2)从中抽取2张卡片,求这2张卡片上的数字相除得到的商,可求得的最小值
是 ;
(3)从中抽取4张卡片,用学过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使计算结果为24,该如何抽
取?写出运算式子.(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写出一种即可)
18.(12分)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在劳动课上采摘成熟的白萝卜,一共采摘了10筐,以每
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相等的千克数记作0,不足的千克数记作
负数,称重后记录如下: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质量/千克 |
-2.5 |
1.5 |
-3 |
0 |
1 |
-0.5 |
-2 |
-2 |
-1.5 |
2 |
回答下面问题:
(1)这10筐白萝卜中,第8筐白萝卜的实际质量为多少千克?
(2)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这10筐白萝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
(3)若白萝卜每千克售价2元,则售出这10筐白萝卜可得多少元?
19.(14分)嘉琪是一名聪明又富有想象力的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后,他就使用
“乘方”这一数学知识脑洞大开地定义出“有理数的除方”的概念.规定:若干个相同
有理数(均不为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5÷5÷5,(-2)÷(-2)÷(-2)÷(-2)等,
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把5÷5÷5记作f(3,5),(-2)÷(-2)÷(-2)÷(-2)记作
f(4,-2),请你根据嘉琪的规定解决下列问题:
(1)f(3,4)= ;f(5,-3)= ;
(2)关于“有理数的除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对于任何正整数n,都有f(n,-1)=1;②f(6,3)=f(3,6);③f(2,a)=1(a≠0);
④对于任何正整数n,都有f(2n,a)<0(a<0).
(3)计算:f
×f(4,-3)×f(5,2)÷f
÷f
.
参考答案
答案 速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
A |
B |
B |
C |
C |
D |
B |
C |
B |
11.9.6 12.-6 13.-7 14.-5或-8
15.解:(1)(-2)2×5-(-2)3÷4
=4×5-(-8)×
=20+2=22.
(2)-14+|6-10|-
×(-24)
=-1+4-
×(-24)+
×(-24)-
×(-24)
=-1+4+18-4+3=20.
16.解:(1)②;①
(2)-42÷(-2)3×
=-16÷(-8)×
=2×
=-
.
17.解:(1)12
(2)-7
(3)抽取分别写着-7,2,1,-3的四张卡片,
(-7-2+1)×(-3)=24.(答案不唯一)
18.解:(1)25+(-2)=23(千克).
答:第8筐白萝卜的实际质量为23千克.
(2)-2.5+1.5+(-3)+0+1+(-0.5)+(-2)+(-2)+(-1.5)+2=-7(千克).
答:这10筐白萝卜总计不足7千克.
(3)(25×10-7)×2=486(元).
答:售出这10筐白萝卜可得486元.
19.解:(1)
;-
(2)③
(3)f
×f(4,-3)×f(5,2)÷f
÷f
=27×
×
÷(-64)÷16
=-27×
×
×
×
=-
.
- 1【354787】初一期末试卷一
- 2【354786】初一期末试卷五
- 3【354785】初一期末试卷四
- 4【354784】初一期末试卷三
- 5【354783】初一期末试卷二
- 6【350123】第6章 知识点梳理
- 7【350122】第5章 知识点梳理
- 8【350121】第4章 知识点梳理
- 9【350120】第3章 知识点梳理
- 10【350119】第2章 知识点梳理
- 11【350118】第1章 知识点梳理
- 12【350117】6.2 方差
- 13【350116】6.1.3 众数
- 14【350115】6.1.2 中位数
- 15【350114】6.1.1 第2课时 加权平均数
- 16【350112】5.3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 17【350113】6.1.1 第1课时 平均数
- 18【350111】5.2 旋转
- 19【350110】5.1.2 轴对称变换
- 20【350109】5.1.1 轴对称图形
- 【350108】4.6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 【350107】4.5 第2课时 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 【350106】4.5 第1课时 垂线
- 【350105】4.4 第2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3
- 【350104】4.4 第1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 【350103】4.3 平行线的性质
- 【350102】4.2 平移
- 【350101】4.1.2 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 【350100】4.1.1 相交与平行
- 【350099】3.3 第2课时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 【350098】3.3 第1课时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 【350097】3.2 第2课时 提多项式公因式
- 【350096】3.2 第1课时 提单项式公因式
- 【350095】3.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 【350094】2.2.3 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 【350093】2.2.2 第2课时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 【350092】2.2.2 第1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
- 【350091】2.2.1 平方差公式
- 【350090】2.1.4 第2课时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 【350089】2.1.4 第1课时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