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一、单选题 |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石蜡熔化
C.食物腐败
D.衣服晾干
2.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液氧
C.生铁
D.石油
3.某学校兴趣小组在“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践活动中,测得土壤样品呈酸性,其测得结果可能是
A.
B.
C.
D.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取用固体粉末
B.
倾倒液体
C.
滴加液体
D.
加热液体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汞元素:
B.酒精:
C.2个镁离子:
D.60个碳原子:
6.学化学,用化学。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加油站、面粉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C.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延长保质期
D.冬天用煤炉取暖时注意室内通风
7.端午节插艾草是我国某些地区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
,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黄酮素中含有氧分子
B.黄酮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黄酮素完全燃烧生成
和
D.黄酮素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用木炭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D.向生锈的铁钉中加入稀盐酸,溶液逐渐变为黄色
9.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指施与环境保护不相符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污染
B.实验室酸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
C.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D.汽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尾气污染
10.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呈银白色
B.在铁制品表面采取涂油、刷漆等措施,防止生锈
C.铝制品应用广泛,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1.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明矾杀菌消毒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通常情况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来制造氮肥
B.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以用来做石墨电极
C.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D.碳酸氢钠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1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D.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
14.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气体,所以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5.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X表示反应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
”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的反应可以用石蕊溶液检验
D.“
”的反应可以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16.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B.科学思维: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所以
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碘分别加入水和汽油中,探究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D.科学态度与责任: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1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 中的 气体 |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
B |
鉴别 和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C |
鉴别 固体和 固体 |
分别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
D |
除去 中混有的少量 |
加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
A.A
B.B
C.C
D.D
18.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将一定量硝酸铵固体加入蒸馏水中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
C.将一定量稀盐酸加水稀释
D.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
二、填空题 |
19.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_____。
(2)家用净水机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
(3)高锰酸钾
在生活中常用作消毒剂,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氢燃料电池汽车基本实现碳的“零排放”。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图为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钙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钙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
(3)由钙和氯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_____(填序号)。
A.佝偻病
B.贫血
C.龋齿
21.甲醚
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消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填序号)。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2.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请完成下列问题:
(1)铜经常用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性。
(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原因是_____。
(3)如图是探究铜、铝、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
①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通过实验a、b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2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g。
(2)
时,取甲、乙两种固体各
分别加入
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填“甲”或“乙”),烧杯a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3)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答一种方法即可)。
24.为了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反应前后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化情况。
向一支锥形瓶中注入
的氢氧化钠溶液(如图1),再向另一支锥形瓶中注入
的水(如图2),使其充分反应,得到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3所示。
(1)设计图2装置实验的目的是_____。
(2)图3中曲线_____(填“Ⅰ”或“Ⅱ”)表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3)本实验从探究反应物减少的角度证明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5.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食醋中含有醋酸
。请计算:
(1)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
三、综合题 |
26.农业生产与化学息息相关,化学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纯棉衣服由于吸水性和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深受人们喜爱。棉花属于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2)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合理施肥是小麦增产的最有利措施,下列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填序号)。
A.
B.
C.
(3)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等配制成的杀菌剂。喷洒波尔多液后,果蔬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蓝色斑点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4)一粒好种,万担好粮。农业生产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配制
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
。
|
四、实验探究题 |
27.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探究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A烧杯内的溶液逐渐变为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实验说明_____。
(2)图2: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a管内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3)图3: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___。
28.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若要制取干燥的氢气,气体应该从E装置的_____(填“a”或“b”)导管口进入。
|
五、流程题 |
29.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氢氧化钾是造纸的重要原料。我国古代制造氢氧化钾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其原理是将干燥的木料烧成灰(含
),再向灰汁中加入石灰浆,充分反应后,进一步提纯得到氢氧化钾。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
(2)“制浆池”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为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六、科学探究题 |
30.学习完酸碱中和反应后,某化学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证明了稀硫酸和
溶液能发生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图2是图1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后“
”表示的微观粒子是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3)实验结束后得到无色溶液,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溶液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作出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
和
(查阅资料)
难溶于水。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研究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1:向盛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滴加待测溶液 |
_____ |
溶液中含有硫酸 |
方案2: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中含有硫酸 |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认为猜想二正确。
(反思交流)
①研究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后,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
②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不但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_____。
(拓展应用)
应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某工厂排放的废水呈酸性,可加入_____进行中和。
|
七、计算题 |
31.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在实验室里,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废铁屑制取硫酸亚铁。该实验过程测得数据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反应结束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计算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A、干冰是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石蜡融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食物腐烂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衣服晾干的过程是水蒸发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2.B
【解析】
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液氧中只有氧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生铁中有铁和碳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A
【解析】
酸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pH>7,中性溶液pH=7。
A、pH=6的土壤显酸性,符合题意;
B、pH=7的土壤呈中性,不符合题意;
C、pH=8的土壤显碱性,不符合题意;
D、pH=9的土壤显碱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解析】
A、取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倾斜,再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该选项操作正确;
B、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该选项操作错误;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竖直悬空,该选项操作正确;
D、加热液体时,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且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溶剂的三分之一,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B。
5.B
【解析】
A、元素符号书写时应”一大二小“,则汞元素的符号为Hg,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B、酒精为乙醇的俗称,化学式为C2H5OH,该选项书写正确;
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则2个镁离子的符号为2Mg2+,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D、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60个碳原子的符号为60C,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B。
6.C
【解析】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降温和隔绝空气可灭火,A选项正确;
B、因为面粉属于可燃性粉尘,燃油蒸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面粉加工厂、加油站要严禁烟火,B选项正确;
C、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甲醛溶液保鲜食用海鲜,C选项错误;
D、冬天用煤火取暖时,注意室内通风,可以防一氧化碳中毒,D选项正确。
故选:C。
7.A
【解析】
A、黄酮素中只含黄酮素分子,不含氧分子,该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黄酮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守恒,可知黄酮素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D、黄酮素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10):(16×2)=5:16,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C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描述正确;
B、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现象为黑色粉末变红色,该选项描述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且会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则瓶口出现白雾,该选项描述错误;
D、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时显黄色,则现象为溶液逐渐变为黄色,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C。
9.B
【解析】
A、含磷洗衣粉容易造成赤潮和水华现象,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可预防水体富营养化,预防水体污染,该措施与环境保护相符,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酸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管道,污染水体,该措施与环境保护不相符,符合题意;
C、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该措施与环境保护相符,不符合题意;
D、汽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尾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该措施与环境保护相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解析】
A、常温下大部分金属为固体,但汞为液体,且大部分金属都是银白色,但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该选项说法错误;
B、在铁制品表面采取涂油、刷漆等措施,能隔绝氧气和水蒸气,则可防止生锈,该选项说法正确;
C、地壳中含有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D、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能保护金属资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C
【解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具有均一稳定性,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说法错误;
B、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杀菌、消毒,故B说法错误;
C、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C说法正确;
D、通常情况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2.A
【解析】
A、氮气可用来制造氮肥,是因为氮气中含有氮元素,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无关,该选项不正确;
B、石墨可作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该选项正确;
C、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该选项正确;
D、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则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该选项正确。
故选A。
13.C
【解析】
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3g=17g,故甲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减少了36g-15g=21g,故乙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了43g-5g=38g,故丁为生成物,该反应为甲和乙反应生成丁。
A、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A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和乙反应生成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B说法正确;
C、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0g-3g):(36g-15g)=17:21,故C说法错误;
D、由于不知道反应物、生成物的具体种类,因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4.C
【解析】
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硫酸中含有氧元素,但是硫酸不属于氧化物,故A说法错误;
B、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就是燃烧,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但是不是燃烧,故B说法错误;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C说法正确;
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气体,但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5.B
【解析】
A、C具有可燃性、还原性,与氧气、氧化铜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故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说法正确;
B、
:一氧化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特征是“多变1”,属于化合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属于非基本反应类型,均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错误;
C、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该反应可以用石蕊溶液检验,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为
,故“
”的反应可以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
故选B。
16.B
【解析】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但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但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该选项说法错误;
C、碘不能溶于水中,但能溶于汽油中,说明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D、将垃圾分类投放,可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及保护环境,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7.D
【解析】
A、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杂质的同时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氮气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能使木条熄灭,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木条燃烧更剧烈,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可以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氯化钾不能与熟石灰反应,所以分别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Cl固体,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可以鉴别,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
D、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8.C
【解析】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一定量硝酸铵固体加入蒸馏水中,溶液温度先降低后回升至室温,A选项正确;
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和氧气,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B选项正确;
C、将一定量稀盐酸加水稀释,pH值升高,但始终小于7,C选项错误;D、
,
,根据镁和铁分别与酸反应的化学式可知,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镁与生成的氢气质量比为24:2,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铁与生成的氢气质量比为56:2,因此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开始重合,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铁生成氢气的质量,D选项正确。
故选:C。
19.(1)CH4
(2)吸附性
(3)+7
(4)
【解析】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化学式为CH4。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高锰酸钾
(KMnO4)
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锰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x+(-2)×4=0,解得x=+7。
(4)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金属
(2)20
(3)CaCl2
(4)A
【解析】
(1)钙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2)由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20,表示质子数,故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0;
(3)由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故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由钙和氯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2;
(4)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故选A。
21.(1)原子
(2)甲
(3)
【解析】
(1)化学变化的实质为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原子。
(2)由图可知,甲、丙都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甲为CH3OCH3,属于有机物,丙为CO2,不属于有机物,故填A。
(3)由图可知,乙为O2、丁为H2O,则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1)导电
(2)在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部铝的进一步氧化
(3)
铝>铜>银
【解析】
(1)铜具有导电性,经常用作导线;
(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是因为在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部铝的进一步氧化;
(3)①试管b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试管a中铜不能与硝酸铝溶液反应,说明铝比铜活泼,试管b中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故通过实验a、b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铝>铜>银。
23.(1)20
(2)
乙
140
(3)增加溶质(合理即可)
【解析】
(1)由图可知,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2)由图可知,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即在相同质量的水中,最多能溶解的甲的质量大于乙,由图2可知,烧杯a中有未溶解的固体,烧杯b中固体全部溶解,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乙;
又由于t2℃
时,乙的溶解度为40g,则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乙的质量为40g,则烧杯a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g+100g=140g。
(3)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等。
24.(1)作对照
(2)Ⅱ
(3)CO2+2NaOH=Na2CO3+H2O
【解析】
(1)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所以设计实验2来作对照排除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使装置压强减小的干扰。
(2)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装置内压强减小的更多,所以图3中曲线Ⅱ表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25.(1)60
(2)40%
【解析】
(1)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2=60。
(2)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6.(1)天然
(2)
糖类
C
(3)Cu(OH)2
(4)24
【解析】
(1)天然纤维包括棉花、蚕丝、羊毛等,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2)小麦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合理施肥是小麦增产的最有利措施,含有钾元素的化肥是钾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是磷肥,含有氮元素的化肥是氮肥。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含有两种的化肥是复合肥。
A.
属于氮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属于磷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属于复合肥,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3)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等配制成的杀菌剂,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所以喷洒波尔多液后,果蔬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蓝色斑点的主要成分是Cu(OH)2。
(4)配制
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50kg×16%=24
kg。
27.(1)分子在不断运动
(2)
H2
氢、氧元素
(3)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解析】
(1)浓氨水与酚酞溶液不接触,但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由图可知,a中收集的气体较多,则为氢气,化学式为H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元素守恒,则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3)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以上,则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28.(1)
BD
(2)a
【解析】
(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B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不与氢气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氢气,洗气瓶E装置中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气体应从a口进入,将气体通入浓硫酸中,使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如果由b口进入,氢气难溶于浓硫酸,也不与浓硫酸反应,会将浓硫酸由a端排出。
29.(1)过滤
(2)
化合反应
放热
(3)
【解析】
(1)由图可知,通过操作①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则其名称为过滤。
(2)由于石灰石中的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制浆池”中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则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3)结合前面分析,“反应池”中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0.(1)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H2O
(3)
有气泡产生
硫酸钠也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反应物是否过量 熟石灰(合理即可)
【解析】
(1)氢氧化钠显碱性,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滴入了稀硫酸变成了无色,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了稀硫酸和
NaOH
溶液能发生反应;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由图示可知,反应前有氢离子、氢氧根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故反应后应该有水分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反应后“
”表示的微观粒子是水分子,化学符号表示为H2O;
(3)[进行实验]
方案1:根据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硫酸,向盛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滴加待测溶液,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反思交流]
①由于硫酸钠也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所以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故方案二是不合理的;
②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不但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拓展应用]
应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某工厂排放的废水呈酸性,可加入熟石灰(合理即可)进行中和。
31.(1)0.2
(2)设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为x,则
解得x=9.8g
则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