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青海省西宁市城区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一、选择题 |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玻璃破碎
C.纸张燃烧
D.葡萄酿酒
2.2021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下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露天焚烧废弃塑料
B.生活垃圾随意丢弃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D.肆意开采矿产资源
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倾倒
B.过滤液体
C.浓硫酸稀释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C.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7.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乙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A.甲、丙、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甲、乙、丙
8.某种纯净物X在氧气中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X+11O2
2Fe2O3+8SO2,则X的化学式是
A.FeS
B.FeSO4
C.FeS2
D.Fe2O3
9.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其中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N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氨酸属于有机物
B.丙氨酸中含有13个原子
C.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丙氨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10.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X的值为18
B.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D.反应中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1:4
1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归纳不正确的是
|
|
|
|
|
|
|
|
A.A
B.B
C.C
D.D
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C.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利用乳化的原理
D.在室温下,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A.A
B.B
C.C
D.D
|
二、填空题 |
14.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__________。
(2)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
(3)2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
(4)标出硝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15.“宏观辨识与徵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照要求填空:
(1)B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_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2)D和E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___________相同。
(3)请写出A和C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16.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将3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将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17.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活性炭来净化水,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性除去杂质和臭味。
(2)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
(3)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_____(填化学式)薄膜。
|
三、科学探究题 |
18.为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老师将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加入到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滤出沉淀后,兴趣小组对滤液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氢氧化钠、碳酸钠
猜想三: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
猜想四: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通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三不合理。
(实验方案)
|
|
|
|
|
|
|
|
|
|
|
|
|
|
|
|
(实验探究)在装有少量滤液的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反思评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
|
四、推断题 |
19.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则X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固态Y叫做“干冰”;Z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五、实验探究题 |
2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3)若选用AC装置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药品;②停止加热;③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将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⑥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4)若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___(填序号)。
①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某物质反应
②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且难溶于水
③能与水反应
2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1)实验一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实验二中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C.水具有酸性
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
六、计算题 |
22.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将50g该盐酸样品与4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钢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C、纸张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葡萄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B。
2.C
【解析】
A、露天焚烧废弃塑料会生成有毒物质,错误;
B、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利于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正确;
D、肆意开采矿产资源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错误。
故选C。
3.A
【解析】
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混合均匀,相对稳定,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故选A。
4.D
【解析】
A、倾倒液体瓶塞要倒放,试管口紧靠试剂瓶瓶口,标签朝向手心,错误。
B、过滤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错误。
C、量筒不能用作稀释容器,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将导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捂住试管,如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
故选D。
5.A
【解析】
A、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在加压时分子之间间隔变小了,错误;
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正确;
C、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正确。
故选A。
6.D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
C、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乙不反应,说明甲的活动性在氢之前,乙的活动性在氢之后;
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说明乙的活动性比银强,丙的活动性比银弱;
所以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丙、乙、甲。
故选C。
8.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原子种类不变。
反应前,有2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铁原子,22个氧原子,8个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X前面
化学计量数为4,则X的化学式为FeS2,故选C。
9.B
【解析】
A、氨基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正确。
B、1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错误。
C、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C):m(H):m(N):m(O)=(12×3):(1×7):(14×1):(16×2),碳元素的占比最大,所以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D、丙氨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2)=9:8。正确。
故选B。
10.B
【解析】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6+32+0+0=8+0+22+X,X=18,正确;
B.
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化学式分别为CH4、O2、CO2、H2O,则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二氧化碳、水两种氧化物,错误;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正确;
D.
由图可知,反应为
,反应中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16:(32×2)=1:4,正确。
故选B。
11.C
【解析】
A、①黄铜和不锈钢均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正确;
②塑料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正确;
不符合题意;
B、①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鉴别棉织物和羊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正确;
②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可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氯化铵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钾和熟石灰不反应,正确。
不符合题意;
C、①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错误;
②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正确。
符合题意;
D、①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正确;
②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解析】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符合题意;
B、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但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复分解反应,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但是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溶解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D、在室温下,碱溶液的pH>7,但是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是属于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B
【解析】
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错误;
B、氯化钡与适量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与硫酸钡沉淀,过滤后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故正确;
C、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不能与盐酸反应,故C错误;
D、金属的活动性是镁大于铁大于铜,则镁与氯化亚铁生成氯化镁和铁,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把两种溶液都除去了,故错误;
故选B。
14.(1)Ne
(2)3P2O5
(3)
(4)
【解析】
(1)
氖气是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化学式为Ne。
(2)
化学式可以表示一个分子,多个分子在化学式前加相应数字,故填3P2O5。
(3)
离子符号在元素右上角加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如果所带电荷量为1省略不写。故填:
。
(4)
硝酸铜中的铜元素为+2价,化合价标在元素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故填
。
15.(1)阴离子
(2)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3)Na2O或Na2O2
【解析】
(1)
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2)
D和E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
(3)
A为8号元素氧元素,C为11号元素钠元素,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或Na2O2。
16.(1)1:2
(2)20%
【解析】
(1)
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硝酸钾,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25g硝酸钾,将3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50g=1:2。
(2)
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所以降温后30%的硝酸钾溶液有溶质析出,最终得到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7.(1)吸附
(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
(4)Al2O3
【解析】
(1)
生活中常用活性炭来净化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杂质和臭味。
(2)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破坏燃烧的条件。
(3)
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
(4)
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Al2O3。
18.
NaOH、Ca(OH)2
四
产生气泡
一
反应物是否过量(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猜想假设: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只有氢氧化钠,如氢氧化钙或碳酸钠过量,还可能的情况是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或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故猜想四为:NaOH、Ca(OH)2。
实验方案:
方案一:加入碳酸钠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钙离子,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猜想四成立。
方案二:猜想二成立则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现象为产生气泡。
方案三:加入碳酸钠无明显显示说明不含氢氧化钙,加入足量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无碳酸钠,所以猜想一成立。
实验探究: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评价:从猜想中的多种结果可知,分析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19.(1)
H2O2
(2)
【解析】
(1)
若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可推出Z为氧气,X能转化为Y和Z,Y、Z能相互转化,可推出X为过氧化氢,Y为水,故X的化学式为:H2O2;
Y转化为Z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若固态Y叫做“干冰”,可推出Y为二氧化碳;Z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可推出Z为一氧化碳,Y转化为Z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
BD
(2)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气体已满
(3)④⑤①⑥③②
(4)①②
【解析】
(1)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D。
(2)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方法为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气体已满。
(3)
AC装置由高锰酸钾制氧气,要操作步骤: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漏气;⑤将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①加热药品,生成氧气;⑥收集气体;③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②停止加热,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故选顺序为④⑤①⑥③②。
(4)
C装置为排水法收集气体;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①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某物质反应,②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且难溶于水;若③能与水反应则不能选择排水法收集;故选①②。
21.(1)较多固体
(2)
(3)AD
【解析】
(1)
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液体。
(2)
木炭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
。
(3)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A.
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正确;
B.
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错误;
C.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错误;
D.
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正确。
故选AD。
22.解
:设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3.65g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解析】
根据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50g该盐酸样品与4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4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可以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算出对应反应掉氯化氢的质量,然后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再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