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化学真题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一、单选题 |
1.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使用火药
B.指南针用于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冶炼金属
2.保护环境卫生,学会垃圾分类。快递纸箱属于下列图示中的
A.
B.
C.
D.
3.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A.沉淀
B.吸附
C.煮沸
D.蒸馏
4.下列厨房的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植物油
C.蔗糖
D.辣椒面
5.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
B.氮气
C.汞
D.五氧化二磷
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固体粉末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点燃酒精灯
7.浓盐酸敞口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浓盐酸具有
A.挥发性
B.腐蚀性
C.吸水性
D.酸性
8.区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正确方法是
A.观察颜色
B.加水溶解
C.抚摸感觉
D.灼烧闻味
9.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能用作磷肥的是
A.Ca3(PO4)2
B.CO(NH2)2
C.NH4NO3
D.K2SO4
10.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体液 |
血浆 |
唾液 |
胆汁 |
胃液 |
pH |
7.35-7.45 |
6.6-7.1 |
7.1-7.3 |
0.9-1.5 |
A.血浆
B.唾液
C.胆汁
D.胃液
1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涤剂除去
B.室内放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D.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12.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纸的着火点变低
B.水隔绝了氧气
C.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
13.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10g,水的质量为90g
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C.混匀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14.归纳法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人类利用的能量一定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
在空气中灼烧 |
B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点燃 |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D |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
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 |
A.A
B.B
C.C
D.D
|
二、填空题 |
16.请从H、S、O、Ca四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硫原子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_____。
(3)导致酸雨的气体_____
(4)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_____。
17.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
(1)硅的原子序数为_____。
(2)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3)硅属于_____(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4)生产硅涉及的反应:
,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18.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成功对接空间站。核心舱内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水处理、二氧化碳去除等子系统。
(1)航天员呼吸所需的氧气来自循环水电解制氧系统。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为_____。
(2)在水处理系统中,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利用活性炭具有_____性。
(3)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③在舱内,该转化的优点是_____。
19.下表是氯化钠和氯化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氯化钾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g。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
(3)某同学用氯化钾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水分损失忽略不计)。
①A~D中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②D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g。
20.《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变。下图是不同年份中世界能源占比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比日益减少的是_____。
(2)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_____(写一种)。
(4)减少CO2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填字母)。
A.随手关灯
B.节约用纸
C.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21.2023年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承载着国家意志、民族梦想、人民期盼。
(1)C919的机身采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铝锂合金属于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飞机起落架是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合金钢。用合金钢制造起落架主要是利用其_____(写一点)和耐腐蚀等性能。
(3)本次航班为旅客提供的餐食有:腊味煲仔饭、三色水果拼盘、牛奶等。米饭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青少年可从牛奶中摄入_____元素以促进骨骼发育。
(4)金属的应用与金属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利用下列提供的试剂,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验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现有试剂:铝丝、铜丝、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金属均已打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 |
_____。 |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
22.“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图实验回答。
(1)图1实验中,发现碘溶于汽油,而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有关。
(2)图2实验中,为了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氧气的多少,应分别向集气瓶中插入_____。
(3)图3探究铁钉锈蚀条件实验中,蒸馏水需煮沸并迅速冷却,煮沸的目的是_____。几天后观察,能证明铁钉锈蚀与水有关的现象是_____。
|
三、推断题 |
23.小丽学习酸、碱的知识后,构建了有关酸、碱与甲、乙、丙三种初中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其中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氧化物。请回答。
(1)Ca(OH)2的俗称为_____。
(2)甲的化学式为_____。
(3)乙与稀盐酸反应得到黄色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丙与甲反应过程会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四、实验探究题 |
24.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某同学选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在向装置中添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
(3)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
(4)用F装置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在燃烧停止后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的_____,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
五、科学探究题 |
25.认识物质是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同学们对NaOH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NaOH的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Mg(OH)2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1)A试管中观察到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_____性。向A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_____,由此证明NaOH能与H2SO4反应。
(2)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B试管中已发生化学反应,向该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的_____,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3)C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活动二:了解NaOH的制备
(4)工业上,可以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获得Na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活动三:测定NaOH样品的纯度
工业制得的NaOH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Cl。同学们采用“沉淀法”对某NaOH样品的纯度进行测定。实验方案如下:
(5)判断方案中MgCl2溶液过量的化学方法是_____。
(6)称量前需将滤渣洗涤、干燥,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六、计算题 |
26.“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花中含有的香茅醇(化学式为C10H20O)具有芳香的气味。请计算。
(1)香茅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香茅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7.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结束后,同学们想了解所用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25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5g(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实验过程中,理论上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使用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指南针指引航海,只是指示南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用泥土烧制陶瓷,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冶炼金属需要用还原剂与化合物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B
3.C
【解析】
A、沉淀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化合物,所以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B、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化合物,所以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C、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D、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是实验室常用的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故错误;
故选C。
4.C
【解析】
A、面粉不能溶于水,把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只能形成悬浊液,说法错误;
B、植物油不能溶于水,把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只能形成乳浊液,说法错误;
C、蔗糖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说法正确;
D、辣椒面不能溶于水,把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只能形成悬浊液,说法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A、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
D、五氧化二磷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解析】
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操作错误;
答案:A。
7.A
【解析】
氯化氢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浓盐酸敞口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故选:A。
8.D
【解析】
A、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颜色都是相近的,观察颜色不能鉴别,故A错误;
B、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都不能溶于水,所以加水溶解不能鉴别,故B错误;
C、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抚摸手感相近,抚摸感觉不能鉴别,故C错误;
D、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气味,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故D正确;
故选D。
9.A
【解析】
A、磷酸钙含磷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
B、尿素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钾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解析】
pH>7,溶液显酸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胃液;
答案:D。
11.B
【解析】
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将大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冲走,所以可用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故A做法正确;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室内放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B做法错误;
C、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小苏打可以和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反应生成气体,使糕点变得松软,所以可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故C做法正确;
D、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可能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不能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故D做法正确;
故选B。
12.C
【解析】
水在沸腾过程中,尽管继续吸热,但温度总保持在沸点不变,而纸盒没有燃烧,说明水沸腾时的温度没有达到纸燃烧时的温度,即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故选C。
13.B
【解析】
A、设需要水的质量为
,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
,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100g-20g=80g,说法错误;
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浓硫酸量取质量偏大,溶剂不变,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说法正确;
C、混匀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说法错误;
D、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此时溶液已经配置好,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溶液质量分数不变,说法错误;
答案:B。
14.C
【解析】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除外,知识归纳错误;
B、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归纳错误;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归纳正确;
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一定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归纳错误;
答案:C。
15.D
【解析】
A.铜和碳都会与氧气反应,违背除杂原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不能通过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铁丝在空气中不会燃烧,只会红热,所以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所以能够鉴别出来,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6.(1)2S
(2)O
(3)SO2
(4)CaO
【解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硫原子表示为2S;
(2)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表示为Al;
(3)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气体,依据氧化物命名、书写方法(氧元素在右,另一种元素在左,右下角标出各元素原子个数),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
(4)氧化钙无毒,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具有吸水性,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化学式为CaO。
17.(1)14
(2)28.09
(3)非金属元素
(4)
+4 置换反应
【解析】
(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硅的原子序数为14;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3)硅含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4)SiO2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号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生产硅涉及的反应: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18.(1)2:1
(2)吸附
(3)
分子
2:1
降低了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或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等合理即可)
【解析】
(1)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即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为1:2;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
(3)由图可知,甲为H2,乙为CO2,丙为H2O,丁为CH4,氢气与二氧化碳造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
②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水)丁(甲烷)的个数比为2:1;
③在舱内,该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可以有效降低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该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水和甲烷,使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
19.(1)36.3
(2)氯化钾##KCl
(3)
BCD 4.8
【解析】
(1)由表格可知,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3g。
(2)由表格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KCl。
(3)①BD中明显有未溶解的KCl晶体,故BD一定为饱和溶液,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故50g水可以溶解17gKCl,故A中只溶解了10gKCl,A为不饱和溶液,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故50g水可以溶解20gKCl,C中刚好溶解了20gKCl,故C为饱和溶液。
故BCD为饱和溶液。
②10℃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1.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5.2g氯化钾;所以D中析出晶体的质量=10g+10g-15.2g=4.8g。
20.(1)煤炭、石油
(2)
(3)太阳能或水能或风能或地热能或潮汐能等(合理即可)
(4)AB
【解析】
(1)根据图示比较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比日益减少的是煤炭和石油;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合理即可);
(4)A、随手关灯,有利于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理念,符合题意;
B、节约用纸,有利于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理念,符合题意;
C、多使用一次性木筷,会能增加树木的砍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消耗,不符合低碳理念,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21.(1)金属材料
(2)强度高(合理即可)
(3)
糖类
钙##Ca
(4)
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或将铝丝和铜丝分别插入稀硫酸中)(合理即可)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折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或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合理即可)
【解析】
(1)铝锂合金属于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用合金钢制造起落架主要是利用其强度高和耐腐蚀等性能,在受到冲击或振动时不易断裂,不易被腐蚀;
(3)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钙是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所以青少年可从牛奶中摄入钙元素以促进骨骼发育;
(4)根据提供试剂探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或将铝丝和铜丝分别插入稀硫酸中,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22.(1)溶质的种类
(2)燃着的木条
(3)
除去水中溶有的氧气
A中铁钉生锈,C中铁钉不生锈
【解析】
(1)图1实验中,发现碘溶于汽油,而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溶质种类不同,溶剂种类相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2)氧气具有助燃性,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氧气,分别向集气瓶中插入燃着的木条,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多;
(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蒸馏水需煮沸并迅速冷却,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水中溶有的氧气,防止影响实验;
试管A中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试管C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对比说明铁锈蚀需要水,故填:A中铁钉生锈,C中铁钉不生锈。
23.(1)熟石灰##或消石灰
(2)C
(3)
(4)吸收
【解析】
氢氧化钙能和酸、部分盐以及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盐酸能和碱、部分盐以及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又因为甲能和乙、丙发生反应且甲是黑色固体,则甲是碳,乙是金属氧化物,丙是二氧化碳,带入验证,推理正确,由此回答问题。
(1)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
(2)由分析可知,甲是碳,化学式为C。
(3)由分析可知,乙是金属氧化物,又因乙与稀盐酸反应得到黄色溶液,则乙是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其水溶液呈黄色,化学方程式书写为
。
(4)由分析可知,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过程会吸收热量。
24.(1)
A
(2)气密性
(3)E
(4)澄清石灰水
【解析】
(1)选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制取气体的装置中,在向装置中添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避免因更换仪器造成的药品浪费;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排空气法纯净,故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
(4)用F装置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在燃烧停止后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25.(1)
碱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稀盐酸(或稀硫酸等合理即可)
(3)
(4)H2O
(5)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合理即可)
(6)偏大
【解析】
(1)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遇中性和酸性溶液不变色,A试管中观察到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向A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硫酸,NaOH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与水,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则向A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硫酸,可以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由此证明氢氧化钠被消耗,则证明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
(2)B试管中二氧化碳氧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为了验证该反应的发生,即为验证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或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可向该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B试管中已发生反应;
(3)C试管中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Na、2个Cl,反应后有2个Na、2个Cl、2个O、4个H,故2X中含有2个O和4个H,X中含有1个O和2个H,X的化学式为H2O;
(5)根据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判断方案中MgCl2溶液过量的化学方法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镁溶液过量;
(6)该实验室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继而得出氢氧化钠的纯度,称量前需将滤渣洗涤、干燥,否则会导致滤渣质量偏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26.(1)156
(2)30:5:4
【解析】
(1)香茅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
(2)香茅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
27.(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2)设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答:实验过程中,理论上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8.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