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试卷

【326603】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时间:2025-01-20 18:04:07 作者: 字数:46132字

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已有相当丰富的酿酒经验和完整的酿酒技术规程。下列酿酒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糖化”: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C.“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

D.“窖藏”:封存白酒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物质

【答案】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糖化”: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窖藏”:封存白酒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

【难度】3

2.(2分)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读取液体体积

C 移走蒸发皿

D 过滤粗盐水

【答案】B

【考点】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测量容器﹣量筒;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

【难度】3

3.(2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食盐

B.面粉

C.豆油

D.牛奶

【答案】A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解: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B、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豆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牛奶中的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A

【难度】3

4.(2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两个氮原子:N2

B.纯碱:NaOH

C.铝离子:Al3﹣

D.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H3

【答案】D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根据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铝离子可表示为:Al3+,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D、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H3,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正确。故选:D

【难度】3

5.(2分)下列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小的是(  )

A.氮气

B.稀有气体

C.氧气

D.二氧化碳

【答案】D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A、氮气占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稀有气体占0.94%,不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小的,故选项错误。C、氧气占21%,不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小的,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占0.03%,是四种气体中空气中含量最小的气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

【难度】3

6.(2分)20226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露天焚烧作物秸秆

C.煤炭添加固硫剂

D.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答案】B

【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分析】20226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垃圾分类回收,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做法符合环境日的主题,故选项错误。B、露天焚烧作物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做法不符合环境日的主题,故选项正确。C、煤炭添加固硫剂,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能减少酸雨的形成,做法符合环境日的主题,故选项错误。D、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有利于防止水体、土壤污染,做法符合环境日的主题,故选项错误。故选:B

【难度】3

7.(2分)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水

B.汞

C.金刚石

D.硝酸铵

【答案】A

【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

【难度】3

8.(2分)日前,金属材料顶级期刊《Acta材料》刊登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高强韧钼合金。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钼属于金属元素

B.钼的原子序数是42

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D.钼合金比钼硬度大、强度高

【答案】C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钼,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钼合金比钼硬度大、强度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难度】3

9.(2分)下列溶液的pH最大的是(  )

A.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B.使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显紫色的溶液

D.使酚酞试液显无色的溶液

【答案】B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显酸性,pH小于7B、使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显碱性,pH大于7C、使石蕊试液显紫色的溶液,显中性,pH等于7D、使酚酞试液显无色的溶液,显中性或酸性,pH小于7或等于7。故溶液的pH最大的是B。故选:B

【难度】3

10.(2分)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雨的pH7,则pH7的降雨一定是酸雨

B.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则食物的腐烂过程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D.活泼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答案】C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分析】A、根据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带负电荷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酸雨的pH7,但pH7的降雨不一定是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故选项推理错误。B、阴离子带负电荷,但带负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是可能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则食物的腐烂过程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选项推理正确。D、活泼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

【难度】3

11.(2分)2022510日,中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千金藤素的化学式为C37H38N2O6。下列有关千金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千金藤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千金藤素由83个原子构成

C.千金藤素是由碳、氢、氮、氧原子构成的

D.千金藤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193

【答案】A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构成情况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构成情况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千金藤素的化学式为C37H38N2O6。千金藤素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说法正确;B、千金藤素是由千金藤素分子构成的,每个千金藤素分子由83个原子构成,说法错误;C、千金藤素是由千金藤素分子构成的,千金藤素分子是由碳、氢、氮、氧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D、千金藤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1×38):(16×6)=1948,说法错误。故选:A

【难度】3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3分)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过氧化氢的微观过程的顺序是④③①②

C.过程中,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氧分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 H2O2

【答案】BD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A、根据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C、根据反应的过程来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A、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氢分子分成氢原子,然后与氧分子结合成过氧化氢分子,故生成过氧化氢的微观过程的顺序是④③①②,说法正确;C、由微观反应过程可知,过程中,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氢分子,说法错误;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H2+O2 H2O2,说法正确。故选:BD

【难度】3

13.(3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如图是反应过程涉及到的NH4HCO3NaClNH4ClNaHCO3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30℃时将等质量的NH4ClNaHCO3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NaHCO3大于NH4Cl

B.在20℃时将30gNH4Cl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NH4Cl的饱和溶液

CNH4HCO3NaCl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该温度下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将60℃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NH4HCO3

【答案】CD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析出晶体质量的情况;据此解答。

【解答】解:A30℃NH4Cl溶解度大于NaHCO3的溶解度,故等质量的NH4ClNaHCO3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NH4Cl需要的水的质量小于NaHCO3,所得溶液质量 NaHCO3大于NH4Cl,故A正确。B20℃NH4Cl溶解度接近40g,则将30gNH4Cl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氯化铵没有溶解,故得到NH4Cl的饱和溶液,故B正确。CNH4HCO3NaCl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该温度下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题中没有说明两溶液是否饱和,不能比较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故C错误。D、四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60℃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四种物质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60°C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具体质量未知,则降温到10°C析出晶体的多少无法确定,故D错误。故选:CD

【难度】5

14.(3分)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试管中充满氮气,试管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仅观察到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比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B.试管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对比可得出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

D.图中小气球有密闭装置、缓冲气压的作用

【答案】AB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中充满氮气,试管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中的白磷不燃烧,中红磷不燃烧,不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B、试管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对比中的白磷燃烧,中红磷不燃烧,中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中红磷能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对比可得出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故选项说法正确。D、图中小气球有密闭装置、缓冲气压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B

【难度】3

15.(3分)铁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b

Ba在氧气中燃烧可得到e

Ca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可制得d

D.高温条件下,用CO还原e可得到a

【答案】D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分析】A、根据物质的种类以及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B、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来分析;

C、根据铁与酸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高温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原理分析。

【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即铁锈的主要成分是e,故错误;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e这种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显+3价,该物质是氧化铁,故错误;Ca是铁单质,铁单质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其中铁元素显+2价,即可制得c而不是d,故错误;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单质和二氧化碳,故正确;故选:D

【难度】3

16.(3分)向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Zn

B.滤渣中一定有CuFe

C.滤液中可能只有Zn2+

D.滤液中可能存在Cu2+

【答案】B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铁强,向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锌先与CuCl2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CuCl2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FeCl2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铁强,向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锌先与CuCl2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CuCl2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FeCl2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铁,可能含有锌,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A选项的分析,滤渣中一定有CuFe,故选项说法正确。C、可能是锌与氯化亚铁恰好完全反应,但滤液中不可能只有Zn2+,还含有氯离子、水分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D、滤渣中存在铁,则滤液中不可能存在Cu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难度】3

17.(3分)向一定质量的Na2CO3溶液中滴加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CaOH2溶液,当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时,再滴加稀盐酸至沉淀消失。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a点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

B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C.整个过程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多含有2

Dd﹣e段有气泡产生

【答案】AC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CaOH2溶液,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当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时,再滴加稀盐酸至沉淀消失,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再与碳酸钡、碳酸钙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酸钠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a点溶液中碳酸钠有剩余,溶质有Na2CO3NaOH、故选项说法错误。Bc﹣d段,沉淀的质量不变,发生反应是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选项说法正确。Cd﹣e段,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多含有氯化钠、氯化钡、氯化钙3种,故选项说法错误。Dd﹣e段,稀盐酸和碳酸钡、碳酸钙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C

【难度】3

二、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18.(7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完美展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请完成下列问题。

1)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实现了碳的“零排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最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我国自主研发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可以在极寒环境下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强劲动能,画出锂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颁奖服和比赛服也将“科技奥运”呈现得淋漓尽致。颁奖服内胆使用了第二代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制作比赛服的合成纤维和聚氨酯材料属于    (填“有机合成”或“复合”)材料。

3)开幕式采用24节气倒计时。24节气是中国的传统历法文化,“小满不满,麦有一险”提示我们需要在小满季节,及时为小麦补充充足的水分和    (填“氮”“磷”或“钾”)肥,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答案】12H2+O2 2H2O;二氧化碳分子; ;(2)单质;有机合成;(3)磷。

【考点】根据新信息判断碳单质的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分析】1)根据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锂原子的核内有3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1,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而形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进行分析;

2)根据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以及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

3)根据磷肥在农作物方面的促进果实的成熟,籽粒饱满(即促果)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1)据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锂原子的核内有3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1,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而形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所以锂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属于单质;制作比赛服的合成纤维和聚氨酯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3)磷肥在农作物方面的促进果实的成熟,籽粒饱满(即促果)作用,需要在小满季节,及时为小麦补充充足的水分和磷肥,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故答案为:(12H2+O2 2H2O;二氧化碳分子; ;(2)单质;有机合成;(3)磷。

【难度】3

19.(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相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写出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是    。用D装置收集氧气有下列操作步骤: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编号)。

3)制取二氧化碳时,要获得平稳气流,最佳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 号),用E装置检验气体集满的方法是    

4)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F,可观察到澄清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    (已知:20℃时,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7.3g,而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

【答案】1)铁架台;(22KClO3 2KCl+3O2;分解反应;②①③;(3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c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装置的特点确定氧气的制备原理、根据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来分析;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氧气收集方法与验满方法来分析;

4)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故答案为:铁架台;(2)装置A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因为试管口没有棉花团,所以是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属于分解反应;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该操作的正确步骤为: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故答案为:2KClO3 2KCl+3O2;分解反应;②①③;(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想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B,利用分液漏斗滴加液体试剂的速率来控制反应的速率;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若用E装置检验气体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c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故答案为: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c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所以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能观察到观察到澄清的溶液变浑浊;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

【难度】3

20.(9分)20224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圆满完成任务。氧气和水是保障航天员生命的重要物质。如图为核心舱环控生保半封闭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分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分析液态水与气态水的区别是    

2)通过环控生保系统得到的饮用水为软水。水净化系统在沉降过程中,可用明矾作絮凝剂,其化学式为KAlSO4n•12H2On的值为    ,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3)二氧化碳收集系统中的分子筛表面布满孔穴,结构类似于活性炭,具有    作用。

4)早期空间站内二氧化碳可用超氧化钾(KO2)吸收,生成碳酸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萨巴蒂尔反应器内,在温度570580K和钌作催化剂的作用下便可生成水和MM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试写出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技术的优点是    

【答案】1)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同;(22;肥皂水;(3)吸附;(42CO2+4KO22K2CO3+3O24H2+CO2 2H2O+CH4;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硬水与软水

【分析】1)根据分子的特性进行分析;

2)根据化合价规则及硬软水的检验进行分析;

3)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进行分析;

4)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液态水与气态水的区别是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同,故答案为: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同;(2)在化合物中,钾元素显+1价,铝元素显+3价,硫酸根原子团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3+(﹣2×n0,则n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答案为:2;肥皂水;(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二氧化碳收集系统中的分子筛表面布满孔穴,结构类似于活性炭,因此具有吸附性,故答案为:吸附;(4)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O2+4KO22K2CO3+3O2,萨巴蒂尔反应器内,在温度570580K和钌作催化剂的作用下便可生成水和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2H2O+CH4,该技术的优点是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答案为:2CO2+4KO22K2CO3+3O24H2+CO2 2H2O+CH4;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难度】3

21.(10分)某兴趣小组利用“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钠、碳酸钠、硝酸钾”五种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顾】(1)回忆向滴有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实验,(2)观察两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1),该反应过程没有变化的微粒是    ,两者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    

【实质再探】(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2是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两者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    

2)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实质是溶液中    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归纳小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    

【拓展应用】(1)将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混合没有发生变化,分析两者不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2)图3是硫酸氢钠在水中解离的微观示意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    ,滴加    (用化学式表示)溶液既能降低该溶液的酸性又能生成沉淀。

【答案】【知识回顾】(2)氯离子和钠离子;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实质再探】(12NaOH+CuSO4Na2SO4+CuOH2;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铜。(2)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归纳小结】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种类与数量的减少;【拓展应用】(1)交换成分后没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2)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BaOH2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与应用

【分析】【知识回顾】(2)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

【实质再探】(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及微粒的变化分析。

2)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

【归纳小结】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微观实质。

【拓展应用】(1)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

2)根据硫酸氢钠在水中解离的离子和性质分析。

【解答】解:【知识回顾】(2)观察两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1),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过程没有变化的微粒是氯离子和钠离子,两者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实质再探】(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化学方程式是:2NaOH+CuSO4Na2SO4+CuOH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图2是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两者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铜。(2)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实质是溶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归纳小结】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种类与数量的减少。【拓展应用】(1)将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混合没有发生变化,分析两者不发生反应的原因是:交换成分后没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2)图3是硫酸氢钠在水中解离的微观示意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于硫酸氢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所以滴加 BaOH2溶液既能降低该溶液的酸性又能生成沉淀。故答案为:【知识回顾】(2)氯离子和钠离子;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实质再探】(12NaOH+CuSO4Na2SO4+CuOH2;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铜。(2)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归纳小结】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种类与数量的减少;【拓展应用】(1)交换成分后没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2)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BaOH2

【难度】5

22.(8分)工业上常采用“盐硝联产工艺”生产高纯度食盐和硫酸钠。方法是先用火碱和烟道空气中的CO2为原料净化卤水(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少量Na2SO4CaSO4MgSO4CaCl2MgCl2),然后进一步制得高纯食盐和硫酸钠,该方法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请结合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器1中主要除去的离子是    (用符号表示)。

2)脱硫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器2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脱水塔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中的    (填一种基本实验操作)。

4)如表为NaClNa2SO4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2.4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4

36.6

37.3

38.4

39.8

Na2SO4

9.1

19.5

52.0

48.8

45.3

43.7

42.5

为提高Na2SO4纯度,析硝罐中需采用    (填“升温”或“降温”)结晶方法。

5)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答案】1Mg2+;(2CaS+SO2+O2S+CaSO4;(3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CaSO4CaCO3↓+Na2SO4;过滤;(4)升温;(5)硫酸钠和氯化钠。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卤水中主要含有NaCI,还含有少量Na2SO4CaSO4MgSO4CaCl2MgCl2,由流程可知,先加过量烧碱,反应器1中可除去Mg2+,烟道气通入反应器2前要脱硫,是为了除去SO2,二氧化碳与烧碱反应生成Na2CO3,反应器2中生成沉淀的反应为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CaSO4CaCO3↓+Na2SO4;脱水塔中分离出泥渣和精卤水,可用过滤方法分离,由表中数据可知,32.4℃之后升高温度NaCl的溶解度增大、而 Na2SO4的溶解度减小,则为提高 Na2SO4纯度,析硝罐中析出 Na2SO4,需采用升温结晶方法,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1)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反应器1中主要除去的离子是Mg2+;(2)由流程图可知,脱硫塔中CaSSO2O2反应生成SCa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S+SO2+O2S+CaSO4;(3)反应器2二氧化碳与火碱反应生成Na2CO3,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碳酸钠与硫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SO4CaCO3↓+Na2SO4;脱水塔中分离出泥渣和精卤水,固液分离的操作是过滤;(432.4℃之后升高温度NaCl的溶解度增大、而 Na2SO4的溶解度减小,则为提高 Na2SO4纯度,析硝罐中析出 Na2SO4,需采用升温结晶方法;(5)析硝母液循环利用,在析硝罐中氯化钠没有析出,硫酸钠未完全析出,所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硫酸钠和氯化钠。故答案为:(1Mg2+;(2CaS+SO2+O2S+CaSO4;(3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CaSO4CaCO3↓+Na2SO4;过滤;(4)升温;(5)硫酸钠和氯化钠。

【难度】3

23.(10分)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时,教师演示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导电性实验,如图所示。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用品:

直流电源、导线、石墨电极、灯泡、带刻度的烧杯、温度计、开关。

100mL饱和CaOH2溶液。

实验现象:

灯泡发光,两电极分别有气泡产生,烧杯内液面下降,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周围出现较多白色浑浊物,溶液温度升高。

分析:液面下降是因为水被电解。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为    (用化学式表示)。

【提出问题】溶液出现白色浑浊物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作出猜想】

猜想Ⅰ: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小,溶质析出。

猜想Ⅱ:   ,溶质析出。

猜想Ⅲ:石墨电极与生成气体发生反应,导致产生白色浑浊物。

【实验探究】溶液出现白色浑浊物的原因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相同条件下的100mL饱和CaOH2溶液于大烧杯中,加热至演示实验溶液上升的温度(温度升高约4℃)。

溶液中几乎无白色浑浊物。

猜想Ⅰ   

将相同条件下的    mL饱和CaOH2溶液加热蒸发掉部分水(蒸发掉水的体积与演示实验减少水的体积相同)。

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浑浊物。

猜想Ⅱ成立但不是溶液变浑浊主要原因。

90mL相同浓度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其余条件不变,重复进行演示实验操作。

两电极分别有气泡冒出,   

猜想Ⅲ成立且是溶液变浑浊主要原因。

使用铂电极代替石墨电极,重复进行实验

两电极分别有气泡冒出,溶液中无白色浑浊物。

【总结反思】

1)白色浑浊物的成分为    (用化学式表示)。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主要浑浊物的成因    

【答案】分析:O2;【作出猜想】水减少;【实验探究】不成立;100溶液中有白色浑浊物;【总结反思】(1CaCO3;(22H2O 2H2↑+O2C+O2 CO2CaOH2+CO2═CaCO3↓+H2O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分析】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作出猜想】根据水被电解,水减少,溶解在水中的氢氧化钙析出分析;

【实验探究】根据实验现象分析;

②③根据实验结论分析;

【总结反思】生成浑浊物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解答】解:分析:液面下降是因为水被电解。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化学式为O2;【作出猜想】由分析:液面下降是因为水被电解可知,水减少,溶解在水中的氢氧化钙析出,故猜想Ⅱ:水减少,溶质析出;【实验探究】取相同条件下的100mL饱和CaOH2溶液于大烧杯中,加热至演示实验溶液上升的温度(温度升高约4℃)。溶液中几乎无白色浑浊物。说明温度升高了,没有溶质析出,故猜想Ⅰ不成立;验证水减少,溶质是否析出,蒸发掉水的体积与演示实验减少水的体积相同,则所取溶液与演示实验相同,故将相同条件下的100mL饱和CaOH2溶液加热蒸发掉部分水;根据实验结论猜想Ⅲ成立,则石墨电极与生成气体发生反应,导致产生白色浑浊物。故向90mL相同浓度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其余条件不变,重复进行演示实验操作。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石墨是碳单质,水分解生成氧气,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观察到两电极分别有气泡冒出,溶液中有白色浑浊物;【总结反思】(1)由上述分析可知,白色浑浊物的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2)生成浑浊物的原因是石墨电极与生成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关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C+O2 CO2CaOH2+CO2═CaCO3↓+H2O。故答案为:分析:O2;【作出猜想】水减少;【实验探究】不成立;100溶液中有白色浑浊物;【总结反思】(1CaCO3;(22H2O 2H2↑+O2C+O2 CO2CaOH2+CO2═CaCO3↓+H2O

【难度】5

24.(8分)高速钢是制造冰鞋冰刀的重要材料,其性能与含碳量关系密切。为测试冰刀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现取一定质量的冰刀于烧杯中,分3次每次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推算图中m的数值为    

2)请写出第2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3)计算冰刀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考虑杂质,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1319.4g;(2H2SO4FeSO4;(31.18%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第一次加入100g稀硫酸后,固体质量减少100g+120.0g﹣219.6g0.4g,则第二次天平示数应该为219.6g+100g﹣0.4g319.2g,第三次加入100g稀硫酸后,天平示数应为为319.2g+100g﹣0.4g418.8g,然而题中第三次太平示数为419.4g,说明第二次钢中的铁就反应完了,且天平的示数为419.4g﹣100g319.4g,第二次质量只减少了100g+219.6g﹣319.4g0.2g,说明稀硫酸有剩余,结合生成的氢气质量计算铁的质量,进而计算含碳量。

【解答】解:(1)第一次加入100g稀硫酸后,固体质量减少100g+120.0g﹣219.6g0.4g,则第二次天平示数应该为219.6g+100g﹣0.4g319.2g,第三次加入100g稀硫酸后,天平示数应为为319.2g+100g﹣0.4g418.8g,然而题中第三次太平示数为419.4g,说明第二次钢中的铁就反应完了,且天平的示数为419.4g﹣100g319.4g,故答案为:319.4g;(2)由分析可知第二次时,稀硫酸有剩余,则溶液中溶质是硫酸和硫酸亚铁,故答案为:H2SO4FeSO4;(3)由分析可知总共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20g+100g+100g﹣319.4g0.6g

设冰刀中含有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6g

x16.8g则冰刀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18%答:冰刀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8%

【难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