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11952-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得分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4年5月,武王墩墓出土了迄今为止东周时期最大的青铜圆鼎。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提炼铜的步骤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挖凿铜矿 B.粉碎矿石 C.淘洗铜砂 D.烧炭炼铜
2. 博物馆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保护文物。该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 青铜是以铜和锡为主要成分的合金,青铜属于
A.非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4.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
|
A.倾倒 B.读数 C.混合 D.搅拌
5.2024年5月,长春市被选为全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建设试点城市。为进一步改善长春市的人居环境,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倡导绿色生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减少污染排放:加大污水处理力度
C.开发国土空间:大量砍伐树木建立工厂 D.关注生态文明:宣传并推进垃圾分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4年4月,我国搭载了神州十八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发射成功。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完成下面小题。
6. 火箭的成功发射凝聚了科学家们的心血。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下列行为与之不符的是
A.熟悉实验流程,避免安全事故 B.遵守实验规则,规范实验操作
C.认真观察记录,重视异常现象 D.追求个人私利,剽窃他人成果
7. 液氢是常用的火箭燃料。下列从微观角度对氢气液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数目减少 C.分子间隔变小 D.分子质量增大
8. 钛合金常用于制作载人飞船的某些部件。结合已有知识和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钛单质制成合金后,硬度增大
B.图中x的数值为+4
C.Ti2O3在图中对应的点是b点
D.工业制取图中a点对应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9. 宇航员在太空中钙质流失严重,需要补钙。如图是某钙片标签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碳酸钙D3片 【成分】碳酸钙(CaCO3)、维生素D3等。 【规格】每片含碳酸钙0.75g。 【用法用量】口服,咀嚼后咽下。 成人:一次2片,一日1次,儿童酌量。 |
A.服用钙片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碳酸钙由3种元素组成
C.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g
D.按用量服用,成人每天从钙片中摄取钙元素的质量为0.3g
10.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部分操作及原理如下:
步骤 |
操作 |
原理 |
1 |
30℃时,将NH3、CO2依次通入饱和NaCl溶液 |
|
2 |
过滤,加热NaHCO3固体 |
|
根据图表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B.3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3%
C.NaHCO3析出的原因:生成的质量大于其能溶于水的质量
D.在步骤2中,过滤后所得到的滤液中不含NaHCO3
二、填空与简答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天津大学焦魁教授的团队与合作者研发出超薄碳纳米纤维薄膜及泡沫镍,这项研究的应用使氢燃料电池性能提高近两倍。回答下列小题。
1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元素的符号 。
(2)3个氢原子 。
(3)氢气的化学式 。
12. 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1)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从元素分类角度,镍元素属于 元素。
(4)对电池的研发方向,提出你的设想 (答一条即可)。
13.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涵盖了茶树栽培、茶具使用、饮茶方法等内容,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茶学专著。
(1)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用 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可测出土壤的酸碱度。
(2)《茶经》中记载的“漉(lù)水囊”可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该分离过程类似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
(3)明代已存在用木炭除去泡茶用水中异味的方法,此法利用了木炭的 性。
(4)茶叶含氟,对预防龋齿有一定效果,这里的“氟”是指 (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14.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汉字作为载体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火的认识。
(1)甲骨文“ ”(焚)的字形像是要燃火烧掉树林。上方的“林”相当于燃烧条件中的 。
(2)小篆“ ”(灭)的字形左边像是一川流水,意思是水能灭火。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和隔绝氧气。
(3)甲骨文“ ”(灾)的字形像是房屋着火,灾难降临。
①以下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填序号);
A. B. C.
②发现或遭遇火灾,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一条即可)。
1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该方法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序号)。
(3)用装置C收集CO2,验满的操作为 。
16.1828年维勒通过加热氰酸铵得到了尿素[化学式为 ]。尿素是第一种在生物体外合成的有机物,目前工艺有很大改进。某合成尿素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尿素属于氮肥、磷肥、钾肥中的 。
(2)尿素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原子种类不变 B.原子数目改变 C.属于化合反应
三、实验题
17.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图甲为教材中探究铁锈蚀条件的实验装置,约一周后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小组同学对部分实验进行了改进,使出现明显现象的时间缩短至 分钟,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乙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
甲 乙
(1) 图甲实验中,对比 (填序号)可知,铁生锈与氧气有关。
(2) 图乙实验中,证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现象为 。
(3) 图乙实验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明显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4) 图乙实验的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实验时间,但仍存在不足,请你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 (答一条即可)。
四、科学探究题
18.自热食品中的发热包浸泡在水中即可发热。同学们开展了“探秘发热包”实践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资料一:发热包发热温度能保持在72℃以上10~15分钟。
资料二:发热包中发热粉的主要成分为Al粉、CaO及Na2CO3,加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Ⅰ ;
反应Ⅱ ;
反应Ⅲ 。
问题1:上述哪个反应是使发热包温度达到72℃以上的主要原因?
【进行实验】分别取3g不同样品,各加10mL水,其温度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分析讨论】
(1)通过曲线b可知,反应 (填序号)不能使温度达到72℃以上。
(2)甲同学认为,通过曲线c可知,主要是反应Ⅲ使发热包温度达到72℃以上;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准确,曲线c对应实验中使用了NaOH固体,温度较高的原因也可能与 有关;对此,甲同学补充说明,通过曲线d可知,反应Ⅲ是发热包温度达到72℃以上的主要原因,请说明他得出此结论的理由 。
问题2:能否只用 粉和NaOH作发热粉?
【分析讨论】大家认为,可从经济、安全、发热效果等视角进行分析。
(3)经调查,CaO-420元/千克,Na2CO3-450元/千克,NaOH-1130元/千克。
根据NaOH的来源不同,计算可知:
若直接用8千克NaOH作发热粉原料,成本为9040元。
若用CaO和Na2CO3原料制取8千克NaOH,理论上,所需CaO的成本为2352元,则CaO和Na2CO3的总成本为 元,成本更低。
(4)针对问题2,请你先做出判断,再分别从物质性质和曲线变化趋势两个角度说出判断理由 。
问题3:发热粉能持续发热10~15分钟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讨论】
(5)对比曲线a、c、d可知,发热粉持续发热的原因可能是:反应 (填序号)能够逐渐地产生NaOH,产生的NaOH再与Al粉反应,持续放出热量。
(6)曲线a对应样品比曲线d对应样品先开始发热的原因是 。
【总结提升】可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成分来调控化学反应的路径,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拓展延伸】
(7)使用发热包时,撕开外包装塑料袋,检查装有发热粉的无纺布袋无破损后,放入凉水中。使用后妥善处理发热包。试推测无纺布应具备的性质 (答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1. A2. A3. B
1. A.挖凿铜矿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粉碎矿石的过程中只是矿石的大小和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淘洗铜砂的过程中只是将铜砂中的不溶于水的杂质洗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烧炭炼铜的过程中利用了炭的还原性将铜的化合物冶炼成单质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A。
3. 青铜是以铜和锡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B。
2. A
A、倾倒液体时,量筒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量筒口,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正确;
C、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可将量取的氯化钠溶液倾倒入烧杯中进行混合,操作正确;
D、可以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操作正确;
故选:A。
3. C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可减少尾气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正确;
B.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改善环境,正确;
C.大量砍伐树木建立工厂,破坏环境,不利于改善环境,错误;
D.宣传并推进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环境,正确。
故选:C。
4. 6. D7. C8. D9. B
6. A.熟悉实验流程,避免安全事故,是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科学态度,不符合题意;
B.遵守实验规则,规范实验操作,是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科学态度,不符合题意;
C.认真观察记录,重视异常现象,是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科学态度,不符合题意;
D.追求个人私利,剽窃他人成果,不符合题意高科学研究应具备的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是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科学态度,符合题意;
故选:D。
7. 液氢是氢气的液态形式,是氢气液化的过程,该过程中氢气的分子间隔变小,故选:C。
8. A.根据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熔点低可知,将钛单质制成合金后,硬度增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图中横坐标为x的点对应的氧化物是TiO2,盐是TiCl4,氧化钛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为零原则可知,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四氯化钛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钛元素的化合价也为+4,所以,图中x的数值为+4,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b点对应的物质类别为氧化物,化合价为+3,而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b点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为Ti2O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即钛单质,工业上利用单质镁与四氯化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钛单质,除了生成钛单质,还生成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因此,选项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 A.服用钙片可以补充人体所需钙元素,但不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1可以省略,因此,选项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错误,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按用量服用,成人每天从钙片中摄取钙元素的质量为 ,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C
A、比较物质溶解度时,应指定温度。根据溶解度曲线,温度较低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温度较高时,NaCl的溶解度小于NH4Cl的溶解度,A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3g,则此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B错误;
C、溶质能析出的原因是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质量小于该溶质的质量,所以NaHCO3析出的原因是生成的质量大于其能溶于水的质量,C正确;
D、饱和溶液改变条件析出溶质后仍是饱和溶液,在步骤2中,过滤后所得到的滤液是NaHCO3饱和溶液,含有NaHCO3,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与简答
6. 11. H 3H H212. 28 58.69 金属 研究新能源电池
11. (1)氢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
(2)原子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若要表示多个原子,在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3个氢原子表示为3H;
(3)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其化学式是H2;
12. (1)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故填28;
(2)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故填 58.69;
(3)镍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
(4)对于电池研发方向,可研究新能源电池,以解决环境问题,故填研究新能源电池。
7. (1)玻璃棒(2)过滤(3)吸附(4)C
(1)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可测出土壤的酸碱度;
(2)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的操作,《茶经》中记载的“漉(lù)水囊”可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该分离过程类似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操作;
(3)木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
(4)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氟”指的是元素,故选C。
8. (1)可燃物(2)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A 打火警电话119报警
(1)燃烧条件包括: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所以上方的“林”相当于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
(2)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所以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水蒸发吸热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同时隔绝氧气。
(3)①A、该图标是禁止烟火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A符合题意;
B、该图标是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B不符合题意;
C、该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②发现或遭遇火灾,可采取的措施有:打火警电话119报警;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当火势不是很大时,应沿着消防通道迅速往楼下跑等。
9. (1)试管(2) B(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满了
(1)图中显示的a仪器是试管。
(2)①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备二氧化碳,原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②制取二氧化碳 选择固液不加热制取装置,可以用到的仪器是B,锥形瓶底部放大理石块,长颈漏斗里面加稀盐酸;
(3)用C收集二氧化碳的时候,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当收集到一瓶二氧化碳的时候,可以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作为验证,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可燃,所以如果收集满了,那么燃着的木条就会熄灭。
10. (1)氮肥(2)3∶7(3) 一定条件 (4)A
(1)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2)尿素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12∶(14×2)=3∶7;
(3)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A。
三、实验题
11. (1) (2) 形管左侧光亮铁丝生锈,右侧光亮铁丝不生锈(3) 氧气浓度较大(4) 未能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合理即可)
(1) 题图甲中,试管 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试管 中植物油隔绝氧气,铁钉只与水接触。则对比 可知,铁生锈与氧气有关。
(2) 题图乙中, 溶液在 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大量氧气,并且产生的氧气带有水分,而 形管内的干燥剂可以吸收水分,右侧干燥管内的干燥剂也可以吸收水分,所以 形管左侧的光亮铁丝同时接触氧气、水,很快生锈,右侧光亮铁丝只接触氧气,不生锈,因此证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现象为 形管左侧光亮铁丝生锈,右侧光亮铁丝不生锈。
(3)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发生反应所致,而 溶液在 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大量氧气,所以题图乙实验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明显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较大。
(4)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发生反应所致,题图乙实验的变量是水,未能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题图乙中 形管左侧氧气浓度较大,即两侧氧气浓度不同,实验没有控制单一变量。因此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未能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 形管两侧氧气浓度不同,实验没有控制单一变量等。
四、科学探究题
12. (1)Ⅰ(2)NaOH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通过曲线d可知,与Al粉反应的氢氧化钠是由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与NaOH固体溶解时放出热量无关(3)7122(4)不能只用Al粉和NaOH作发热粉,理由是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不当,发生危险;通过曲线c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发热包温度达到72℃以上后,持续时间较短,温度下降快,发热包发热温度不能保持在72℃以上10~15分钟(5)Ⅱ(6)氧化钙先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7)导热性好
(1)通过曲线b可知,只用氧化钙作为发热粉,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即反应Ⅰ不能使温度达到72℃以上。
(2)由于NaOH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甲同学结论不准确;通过曲线d可知,由于与Al粉反应的氢氧化钠是由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与NaOH固体溶解时放出热量无关,所以反应Ⅲ是发热包温度达到72℃以上的主要原因。
(3)设:制取8千克NaOH需要Na2CO3质量为 。
千克千克千克
Na2CO3的成本=10.6千克×450元/千克=4770元。所以CaO和Na2CO3的总成本=2352元+4770元=7122元。
(4)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不当,发生危险;且通过曲线c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发热包温度达到72℃以上后,持续时间较短,温度下降快,发热包发热温度不能保持在72℃以上10~15分钟,所以不能只用Al粉和NaOH作发热粉。
(5)由于反应Ⅱ 及曲线a、c、d可知,发热粉持续发热的原因可能是:反应Ⅱ能够逐渐地产生NaOH,产生的NaOH再与Al粉反应,持续放出热量。
(6)曲线a的发热粉在含有氧化钙,由于氧化钙先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线a对应样品比曲线d对应样品先开始发热。
(7)为了快速提高食品温度,所以无纺布应具备氯化钠的导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