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12019-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列元素符号表示氟元素的是( )
A.He B.F C.P D.N
2.下列图示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 B.验满二氧化碳
C.点燃酒精灯 D.振荡试管
3.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少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氧气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灯泡发光 C.矿石粉碎 D.食物腐烂
5.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主火炬燃料创新使用了零碳甲醇。制备甲醇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纳米纤维催化剂 ,其中 的化学式为( )
A. B.C C.CO D.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石墨作电极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C.乙醇作燃料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7.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物质——乙硫醇(化学式为 ),以便煤气泄漏时人们易于察觉。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无机化合物
B. 由碳、氢、硫三个元素组成
C. 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D. 由碳、氢、硫三种原子构成
8.善于观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显著升高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9.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干冰升华,体积变大——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10.下表中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农业 |
B.化学与环境 |
①氯化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②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 |
①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②使用无铅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
C.化学与应用 |
D.化学与生活 |
①钛合金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②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常用作电光源 |
①涂油可以有效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 ②汽油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具有乳化作用 |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够导电,所以溶液一定能够导电
B.点燃甲烷之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
C.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所以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2.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锌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亚铁
B.若滤渣中的成分能被磁铁吸引,则滤渣中一定含有两种金属
C.若向滤液中加入锌片,有固体析出,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
D.将所得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可能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
13.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高温煅烧碳酸钙
B.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不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二、多选题
14.下列实验方案及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及操作 |
A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分别取等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
B |
比较纯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
将它们相互刻画,观察现象 |
C |
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
D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钠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
15.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小组同学取 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 气体,并得到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
B.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小于
C.该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和碳酸钾组成
D.若该白色粉末中只含两种物质,则该白色粉末的组成最多有两种情况
三、填空与简答
16.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2个氖原子 。
(2)3个过氧化氢分子 。
(3)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17.时值端午,粽叶飘香。暖暖一家去郊外踏青,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帮助暖暖解释她发现的一些问题。
(1)妈妈准备的餐具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竹制筷子 B.不锈钢餐刀 C.玻璃水杯 D.纸质餐盘
(2)暖暖发现妈妈携带物品时用的都是布袋,而没有用塑料袋,这种做法有助于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该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是 。
(3)一家人一起品尝了粽子,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所富含的营养素是 。
(4)暖暖戴的防晒帽的标签上写着“面料:纯棉”,纯棉属于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相比较,这种纤维的优点是 。
(5)郊游结束后,暖暖和妈妈将铁质罐头盒、铝质饮料罐送入可回收垃圾箱中。回收这些金属制品的意义是 。
18.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图一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一可知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科学家发现,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图二是其中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1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点的含义是 。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 的方法提纯乙(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 时,将 丙加入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将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解度:丙>乙=甲 B.溶剂质量:甲>乙>丙
C.溶液质量:丙>乙>甲 D.溶质质量分数:丙>乙=甲
20.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且B、C、 F物质类别相同,E广泛应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E物质的俗称是 。
(2)B与足量的D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3)请写出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能源的利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问题,请写出温室效应产生的一条原因。
(2)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但目前还未能广泛应用,请写出一条原因。
(3)除了氢能源以外,请写出一种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22.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的观点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小辉同学帮助妈妈做饭时发现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他应该如何调节灶具的进风口?
(2)他还发现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炒完菜后妈妈关闭燃气阀门,火焰熄灭。该操作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23.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是人类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1)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饮用水在深度净化处理时都要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哪一种性质。
(2)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3)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你向环保部门提出防治水体污染的一条建议。
24.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目的是 。
(2)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3)“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若过滤操作过程中滤纸破损,将导致精盐的产率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氯化钠溶液配制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氯化钠溶液,主要实验步骤为计算、量取、 、装瓶贴标签。若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保存时,有少量液体洒出,则瓶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实验题
25.下图所示为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部分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 。
(2)图B实验中酒精灯加金属网罩的作用是 。
(3)图C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4)图D实验为测定白醋的 ,若使用的 试纸事先用蒸馏水润湿,则测定的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6.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A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
(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与装置 (按连接顺序填字母序号)组合,其中起到干燥作用的装置中所盛放的药品名称是 。若将装置B改为装置C,优点是 。
五、科学探究题
27.在某次化学社团的活动中,同学们为了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1)A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试管中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3)实验后,将A、B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最终形成蓝色溶液,由此现象可知B试管中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
(4)为了确定烧杯内蓝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内蓝色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硫酸钠、硫酸铜、硫酸;猜想2: 。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
|
猜想1成立 |
【反思评价】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 。
六、填空与简答
28.蔗糖(化学式为 )是红糖、白糖和冰糖的主要成分,是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剂。请根据蔗糖的化学式进行计算:
(1)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蔗糖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写出最简整数比)。
(3)34.2g蔗糖中含有 g碳元素。
七、计算题
29.现有氯化钙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请计算: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A、He表示氦元素,不符合题意;
B、F表示氟元素,符合题意;
C、P表示磷元素,不符合题意;
D、N表示氮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A
A、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操作正确;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验满的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图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示操作错误;
D、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不可上下振荡,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 B
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故选项中体积分数最少的是二氧化碳,故选B。
4. D
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6个氢原子,反应后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则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O2;
故选:D。
6. A
A、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乙醇作燃料,是利用了乙醇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能与酸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C
A、C2H5SH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结合化学式可知,乙硫醇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结合化学式可知,乙硫醇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6,该选项说法正确;
D、乙硫醇是由分子构成,乙硫醇分子是由碳、氢、硫三种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8. A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选项正确;
B、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选项错误;
C、铁在氧气中燃焼,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而“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氧气)与负极(氢气)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选项错误。
故选:A。
9. C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正确;
B、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香的分子通过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正确;
C、干冰升华,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不是体积变大,错误;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正确;
故选:C。
10. D
A.氯化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因为会反应放出氨气,损失肥效;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选项正确;
B.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烟尘(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使用无铅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选项正确;
C.钛合金与人体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常用作电光源,选项正确;
D.涂油可以有效隔绝氧气,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汽油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可以溶解在汽油中,选项错误;
故选D。
11. B
A、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均含自由移动的离子,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够导电,但是不是所有溶液都能导电,如蔗糖溶液中不含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不能导电,不符合题意;
B、甲烷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点燃甲烷之前需要验纯,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符合题意;
C、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但是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如氧气转化为臭氧,反应物只有一种,但是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是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还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B
A、若滤液呈浅绿色,但由于不确定硝酸银是否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若滤渣中的成分能被磁铁吸引,则说明铁过量,则滤渣中含有银和铁,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锌能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锌,则向滤液中加入锌片,一定有固体析出,则不能说明滤液中是否含有硝酸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于 ,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则所得滤渣的质量比所加铁粉质量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3. C
A、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反应前氧元素存在于固体碳酸钙中,反应后氧元素存在于固体氧化钙和气体二氧化碳中,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氧元素质量逐渐减小,图象错误;
B、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最终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图象错误;
C、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故溶液的质量不变,图象正确;
D、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由于镁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盐的质量也不同,图象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
14. AB
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分别取等量的样品,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的浮渣,是硬水,正确;
B.纯铜片是纯金属,黄铜片是合金,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的划痕更深,可以鉴别纯金属和合金,正确;
C.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溶解之后,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可以得到二氧化锰,再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式得到氯化钾,错误;
D.稀盐酸与硫酸钠不反应,故无法除去硫酸钠,可以用适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错误;
故选:AB。
15. AD
A、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最终溶液无色,则说明其中一定不含硫酸铜,该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 、 、 ,则生成4.4g二氧化碳时,分别需要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的质量为10.6g、8.4g、13.8g,白色粉末为10.6g,则白色粉末中可能只含碳酸钠,也可能含有碳酸氢钠和碳酸钾,或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钾,或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或碳酸氢钠、碳酸钾和氯化钠,或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和氯化钠,若只含碳酸钠,则需要氯化氢的质量为7.3g,若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氢钠时,则所需氯化氢的质量为小于7.3g,则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大于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结合前面分析可知,生成4.4g二氧化碳时,所需要的碳酸钠为10.6g,碳酸钾的质量大于10.6g,则该白色粉末不可能为碳酸钠、氯化钠和碳酸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若该白色粉末中只含两种物质,可能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钾,也可能为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则最多有两种情况,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与简答
16. (1) (2) (3)
(1)原子符号可以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氦原子可表示为:2He;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过氧化氢分子可表示为:3H2O2;
(3)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化合物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17. (1)B(2)白色污染 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答一点即可,合理即可)(3)糖类(4)吸水性好;透气性好(答一点即可,合理即可)(5)节约成本;节约金属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答一点即可,合理即可)
(1)A、竹制筷子属于天然材料,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不锈钢餐刀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符合题意;
C、玻璃水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不符合题意;
D、纸质餐盘属于天然材料,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暖暖发现妈妈携带物品时用的都是布袋,而没有用塑料袋,这种做法有助于缓解白色污染;白色污染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3)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4)纯棉属于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相比较,这种纤维的优点是吸水性、透气性好;
(5)回收这些金属制品的意义是节约成本;节约金属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8. (1)常量;40.08;失去;(2)催化剂高温 ;置换
(1)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由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最下边的数字表示的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即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由钙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
(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碳与氨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生成氮气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催化剂高温 ,该反应符合“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
19. (1) 时,乙、丙溶解度相等,均为 (2)蒸发结晶 (3)70 (4)AC
(1)由图可知,P点时乙、丙溶解度相交,则表示t2℃,乙、丙溶解度相等,均为40g;
(2)甲、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则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3)t2℃,丙的溶解度为40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可溶解丙的质量为 ,则将25g丙加入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0g+50g=70g;
(4)A、由图可知,t1℃,溶解度丙>乙=甲,该选项叙述正确;
B、降温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t3℃,溶解度甲>乙>丙,则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丙>乙>甲,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C、降温过程中,甲、乙溶解度减小,且甲溶解度变化较大,则析出晶体:甲>乙,丙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则溶液质量:丙>乙>甲,该选项叙述正确;
D、降温后,t1℃,溶解度:甲=乙,且降温后甲仍为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甲=乙,降温后,丙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仍和降温前相同,t3℃丙的溶解度<t1℃乙的溶解度,则溶质质量分数:丙<乙=甲,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选AC。
20. (1) 烧碱/火碱/苛性钠(2)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3)
(1)由分析可知,B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E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2)B与足量的D的反应为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现象是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3)F→G的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1)人类所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森林不断减少,大气中 含量不断上升(合理即可) (2)贮存困难(合理即可) (3)太阳能(合理即可)
(1)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人类所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森林不断减少,大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合理即可);
(2)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合理即可);
(3)目前和氢气一样无污染的能源有很多,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等(合理即可)。
22. (1)调大进风口(合理即可)(2)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合理即可)(3)隔离(清除)可燃物
(1)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是由于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以利于燃气充分燃烧;
(2)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所以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
(3)炒完菜后妈妈关闭燃气阀门,火焰熄灭,该方法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离(清除)可燃物。
23. (1)吸附性(2)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3)工业上,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农药化肥合理使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加强对防治水体污染的宣传;加大对水体污染的管理力度(答一点即可,合理即可)
(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饮用水在深度净化处理时都要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2)生活中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3)防治水体污染的建议为:工业上,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农药化肥合理使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加强对防治水体污染的宣传;加大对水体污染的管理力度等。
24. (1)防止冷凝水流至热的试管底部,避免试管炸裂(合理即可)(2)腐蚀标签(3)偏大(4)混匀 等于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液体流下可能会腐蚀标签;
(3)粗盐提纯中,过滤时滤纸破损,会使难溶性杂质进入滤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大,产率偏大;
(4)稀释溶液的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
四、实验题
25. (1)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2)集中火焰,提高温度(3)加快散热,加速溶解(4)偏大
(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2)酒精灯加金属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3)浓硫酸溶于水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容易造成局部过热导致酸液飞溅,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散热,加速溶解。
(4)白醋呈酸性,若pH试纸事先用蒸馏水润湿,会导致白醋被稀释,酸性减弱,pH增大,所以测定的结果将偏大。
26. (1)铁架台 (2)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3)GD 浓硫酸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由图可知,仪器a为铁架台;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发生装置选A;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D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D装置收集。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可选G装置干燥,其中G装置盛放浓硫酸,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选用D装置收集,可将装置BGD连接;
C装置中,可将大理石放在多孔塑料板上,关闭弹簧夹,产生的气体使装置中的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回长颈漏斗中,与固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液体重新进入,与固体接触,反应开始,则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五、科学探究题
27. (1)产生蓝色沉淀 2NaOH+CuSO4=Cu(OH)2↓+Na2SO4(2) 和 结合生成水分子(3) 和 (或硫酸钠、硫酸)(4)硫酸钠、硫酸铜(或 、 ) 无明显现象(或无蓝色沉淀产生)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1)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硫酸钠,则A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2)B试管中发生的反应为2NaOH+H2SO4=Na2SO4+2H2O,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所以B试管中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和 结合生成水分子;
(3)实验后,将A、B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最终形成蓝色溶液,说明有硫酸铜溶液,有硫酸铜溶液就没有氢氧化钠,由此现象可知B试管中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Na2SO4、H2SO4;
(4)[进行猜想]猜想1:硫酸钠、硫酸铜、硫酸,也可能无硫酸,所以猜想2:硫酸钠、硫酸铜;
[设计实验] 因为实验结论是猜想1成立,所以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则实验现象是无明显现象(或无蓝色沉淀产生);
[反思评价]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六、填空与简答
28. (1)342;(2)1:8;(3)14.4
(1)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 。
(2)蔗糖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
(3)34.2g蔗糖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 。
七、计算题
29. (1)10(2)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y。 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1)由图可知,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2)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