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2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得分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一、单选题 |
1.“构建生命共同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B.大肆开采矿物资源
C.生活废水处理排放
D.长江流域十年禁渔
2.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盲人摸象
B.南辕北辙
C.火中取粟
D.绳锯木断
3.安全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安全的是
A.
B.
C.
D.
4.食品包装袋内常放有内装铁粉和生石灰的小包。下列空气成分一定不能与它们反应的是
A.N2
B.O2
C.H2O
D.CO2
5.豆浆营养丰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豆浆一定是溶液
B.豆浆富含蛋白质
C.豆浆是混合物
D.豆浆可制成豆花
6.“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
B.亚硝酸钠可代替食盐
C.味精常用于菜品增鲜
D.福尔马林用于食品防腐
7.缺锌会导致生长迟缓。下图为锌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原子的质量为68.38g
B.锌的原子序数为30
C.锌原子核外有四层电子
D.锌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8.俄罗斯是世界上钾肥、小麦和葵花籽油的主要生产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NO3属于复合肥料
B.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C.葵花籽油中富含油脂
D.乱用化肥不会污染土壤
9.工业炼铁原理为3CO+Fe2O3
2Fe+3CO2,其中CO体现还原性。下列化学反应中有物质体现还原性的是
A.SO3+H2O=H2SO4
B.H2+CuO
Cu+H2O
C.CuSO4+BaCl2=BaSO4↓+CuCl2
D.H2SO4+2NaOH=Na2SO4+2H2O
10.古藉《辍耕录》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镕硫黄涂木片项端分许,名曰发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松木含有有机物
B.松木发火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C.“发烛”发火会放出热量
D.“发烛”发火只生成CO2
11.学好化学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下列项目所涉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
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德”:废旧电池分类投放 |
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环境 |
B |
“体”:剧烈运动后喝淡盐水 |
补充人体所需无机盐 |
C |
“美”: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变蓝 |
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强 |
D |
“劳”:用洗涤剂洗涤餐具油脂 |
使油和水分层,发生乳化现象 |
A.A
B.B
C.C
D.D
12.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减少
C.甲既是氧化物又是化合物
D.乙从液态变为气态化学性质改变
13.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转化。结合如下转化过程和初中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CO-→CO2→H2CO3→CaCO3→CaO
A.CO是有毒气体
B.CO2不是空气污染物
C.H2CO3受热易分解
D.CaCO3可直接转化为Ca(OH)2
14.根据如图,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正确的是
A.选择甲装置制取CO2,X为稀硫酸
B.选择甲装置制取H2,Y为铜粒
C.选择乙装置既可收集H2也可收集CO2
D.选择乙装置干燥O2,气流方向为b进a出
15.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种产物均属于盐
B.反应后溶液中不含碳酸氢钠
C.常温下NaCl溶液pH=7
D.该反应消耗CO2体现“碳中和”
16.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一小块未打磨的铝片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下列猜想正确的有
①0~t1阶段,可能是铝表面有层氧化膜
②t1~t2阶段,可能是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③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过量
④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不足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
二、填空题 |
17.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钠原子___________。
(2)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消毒后生成铁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
(3)电解水实验可测定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8.太阳能属于新能源,光伏发电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为晶体硅)和铅酸蓄电池。如图是太阳能电池路灯。
(1)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塑料灯罩
B.合金边框
C.铁质灯杆
(2)光伏发电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3)铅酸蓄电池的反应原理为:PbO2+Pb+2H2SO4
2PbSO4+2H2O,放电过程中酸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高温下SiCl4和H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S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9.2021年12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天宫课堂”中演示了在微重力环境下将泡腾片放入水球,气泡和水球的融合过程。某品牌泡腾片说明如下。
配料:每片含维生素C
(C6H8O6)1000mg |
(1)维生素C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C、H、O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2)柠檬酸的化学式可简写为H3Ci,在水中可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
①柠檬酸与NaOH的反应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中和反应。
②泡腾片在水中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0.20℃时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如下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溶解度S |
溶解性 |
S≥10g |
易溶 |
10g>S≥lg |
可溶 |
1g>S≥0.0lg |
微溶 |
S<0.01g |
难溶 |
(1)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性均为_____溶。
(2)c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_______相似(填序号)。
A.KNO3
B.NaCl
C.Ca(OH)2
(3)某温度时,将b的饱和溶液升温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形成不饱和溶液。
(4)关于a、b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
B.使60℃的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不止一种
C.阴影区域(不包括b曲线上的点)对应的b溶液为饱和溶液
|
三、实验探究题 |
21.虎年央视春晚舞蹈(只此青绿)
创作灵感源自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该画采用了炭黑、赭石(主要成分Fe2O3)、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等矿物颜料。实验室现有炭黑和孔雀石的固体混合物,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研磨是为了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溶液A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
(填符号),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矿物颜料用于画作能避免虫蛀的主要原因________(填序号)。
A.炭黑有吸附性
B.赭石有吸水性
C.孔雀石有毒性
(4)反应②能一步完成,并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2.某小组用只含难溶性杂质的机盐配制NaCl溶液,设计了两步实验。
第一步: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得到NaCl固体。
第二步:利用该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C的名称__________。
(2)两步实验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____(填序号)。
(3)第一步实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4)第二步实验量取水时应选择__________
(填
“10”“50”或“100”)
mL量筒。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3.救治新冠患者需要氧气,制氧机制氧是一种途径。某品牌制氧机中有一包白色颗粒和一包黑色粉末,
白色颗粒成分为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它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化合物,遇水后放出氧气)。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其制氧原理。
(探究一)
(1)分别取等质量的白色颗粒和等体积的水加入a、b两支试管,再向b试管中加入黑色粉末。观察到a试管仅有少量气泡,b试管有大量气泡。
①黑色粉末起__________作用。
②欲使a试管产生气泡加快,可加入__________
(填序号)。
A.CuSO4溶液 B.NaCl溶液
C.MnO2
(探究二)
(2)根据元素守恒,上述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为:
①只含NaOH ②只含Na2CO3③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
甲、乙两同学仅针对前三种可能性,分别设计实验1和实验2进行验证。
序号 |
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1 |
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只含Na2CO3 |
实验2 |
第一步: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过滤 |
只含Na2CO3 |
(反思评价)
(3)丙同学认为实验1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
(得出结论)
(4)结合实验现象,该制氧机的制气原理有两步反应,写出第二步的化学方程式:
①2Na2CO3●3H2O2
2Na2CO3+3H2O2;
②____________
(延伸拓展)
(5)制氧机制氧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双氧水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A.产物无污染
B.制取成本更低
C.运输储存更方便
|
四、计算题 |
24.硫氧粉(Na2SO3)可用作染漂脱氧剂,常因氧化变质生成Na2SO4。向20g可能被氧化的样品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假设气体全部逸出)。消耗稀硫酸98g。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
(1)根据化学式判断Na2SO4和Na2SO3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小的是________。
(2)若用5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求所需水的质量。
(3)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植树活动可增加空气进化的能力,有利于改善环境,故选项正确;
B、大肆开采矿物资源,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土地等,还会带出对有害人体的汞、铅、镉、砷等元素,故选项错误;
C、生活废水处理后排放,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
D、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有里有保护及改善水资源,故选项正确。
故选B
2.C
【解析】
A、盲人摸象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南辕北辙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火中取粟涉及到物质的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绳锯木断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B
【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在闻药品气味时,应轻轻煽动瓶口,让少量气味飘进鼻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易导致酒精洒出,发生火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4.A
【解析】
A、氮气不与铁粉和生石灰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
B、铁粉会和氧气发生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会和水发生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会吸收包装袋中的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解析】
A、豆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所以不属于溶液,故此选项错误;
B、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故此选项正确;
C、豆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水,属于混合物,故此选项正确;
D、将豆浆放入锅里大火煮开,转小火继续煮十分钟,取大一些的容器,放入内酯,把煮好的豆浆缓缓注入加入内酯的容器里,静置五分钟即可制成豆花,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A。
6.C
【解析】
A、霉变的大米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不再食用,故选项错误;
B、亚硝酸盐有毒,易致癌,有人体有害,不可代替食盐,故选项错误;
C、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对人体无害,有提味增鲜的作用,故选项正确;
D、福尔马林是甲醛溶液,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食品防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A
【解析】
A、周期表示意图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是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指原子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B、周期表示意图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所以锌的原子序数是30,故选项正确;
C、根据图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锌原子核外有4层电子,故选项正确;
D、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容易失去2个电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A
8.D
【解析】
A、复合肥是指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硝酸钾中含K、N两种营养元素,所以硝酸钾是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B、面粉是由小麦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故选项正确;
C、葵花籽油是葵花籽提炼的植物油,富含大量油脂,故选项正确;
D、乱用化肥可能会造成水体及土壤污染、土壤板结等,故选项错误。
故选D。
9.B
【解析】
化学反应中能够结合氧元素的物质为还原剂,根据还原剂的定义分析进行判断即可。
A、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三氧化硫和水均没有直接结合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B、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结合氧元素生成水,可体现出还原性,故选项正确;
C、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两者均没有直接结合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D、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均没有直接结合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D
【解析】
A、松木含木质纤维、松油等多种有机物,故选项正确;
B、松木可以燃烧,就证明其具有可燃性,故选项正确;
C、“发烛”发火是燃烧,燃烧一定会放出热量,故选项正确;
D、“发烛”中添加了硫磺,燃烧还会生成二氧化硫,以及松木中H元素产生的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D
11.D
【解析】
A、废旧电池分类投放进行回收,是因为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环境,故选项正确;
B、剧烈运动会出大量的汗,导致人体缺少水和无机盐,喝淡盐水可以补充人体所需无机盐,故选项正确;
C、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变蓝是因为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强,铜可以置换出溶液中的银,故选项正确;
D、水和油不能互溶,而乳化作用是使水和油不再分层,故选项错误。
故选D。
12.C
【解析】
根据微观反应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是一氧化氮,乙是水。
A、化合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中多变一的原则,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故B错误;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由上分析可知,甲是一氧化氮,含有氧元素和氮元素,故既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故C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乙是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不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13.D
【解析】
A、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故一氧化碳有毒,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碳酸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钙,碳酸钙可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符合题意。
故选D。
14.C
【解析】
A.
实验室使用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使用稀硫酸。因为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附着在固体药品表面阻碍反应进行。错误。
B.
铜活动性比氢弱,不能和酸反应放出氢气。所以Y不能为铜。错误。
C.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从乙a端通入,空气从b排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从乙b端通入,空气从a端排出。选择乙装置既可收集H2也可收集CO2,正确。
D.
乙作洗气装置,需要药品和气体充分接触,则气体通入药品中,所以氧气从a进入。错误。
故选:C。
15.B
【解析】
A、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所以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均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B、碳酸氢钠易溶于水,但反应后溶液中有水,则一定有少量碳酸氢钠溶于水中,故选项错误;
C、NaCl呈中性,所以常温下其溶液pH=7,故选项正确;
D、该反应消耗CO2,可减少二氧化碳,能够体现“碳中和”,故选项正确。
故选B
16.D
【解析】
①铝片未打磨,则表面可能有氧化物膜(氧化铝),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铝未反应,所以0~t1阶段,未产生气泡,猜想正确;
②随着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产生气泡不断加快,所以t1~t2阶段,可能是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猜想正确;
③稀盐酸过量,则铝片被完全反应,不再产生气泡,猜想正确;
④稀盐酸不足,则稀盐酸被完全反应,不再产生气泡,猜想正确。
综上猜想正确的是①②③④,共4项,故选D。
17.(1)2Na
(2)
+6 Fe3+
(3)
【解析】
(1)
原子可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个数则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数字即可,所以2个钠原子表示为2Na;
(2)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所以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0-(-2×4)-1×2=+6,铁离子是由铁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的带3个正电荷的阳离子表示为:Fe3+;
(3)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方程式为:
。
18.(1)BC
(2)电
(3)增大
(4)
【解析】
(1)
A、塑料灯罩是塑料制品,属于合成材料;
B、合金边框是合金制成,属于金属材料;
C、铁质灯杆由金属铁制成,属于金属材料。故选BC
(2)
光伏发电的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
放点过程中消耗硫酸,酸液中氢离子减少,则PH值增大。
(4)
已知高温下SiCl4和H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Si,结合置换反应定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则另一化合物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则该物质是HCl,所以方程式为
。
19.(1)
三##3
3:4:3
(2) 属于
【解析】
(1)
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维生素C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6:8:6=3:4:3;
(2)
①柠檬酸在水中可解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酸,故柠檬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柠檬酸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
②泡腾片在水中产生二氧化碳,是因为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易
(2)C
(3)不一定
(4)B
【解析】
(1)
由图可知,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均大于10g,溶解性均为易溶;
(2)
由图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故选C;
(3)
由图可知,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故某温度时,将b的饱和溶液升温,不一定能形成不饱和溶液;
(4)
A、20℃时,a的溶解度为25g,该温度下,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不可能配制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不符合题意;
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使60℃的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符合题意;
C、阴影区域(不包括b曲线上的点)在b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对应的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1)增大
(2)
Cu2+、H+##H+、Cu2+
CO2
(3)C
(4)
【解析】
(1)
将块状固体反应物研磨成粉末,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填增大;
(2)
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因为加入的是过量的稀硫酸,故A溶液是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的阳离子是铜离子、氢离子,符号为Cu2+、H+,气体B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3)
矿物颜料用于画作能避免虫蛀的主要原因孔雀石有毒性,故选C;
(4)
反应②产生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反应②有两个反应是同时发生的,能一步完成,并有水生成,一是碱式碳酸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二是碳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2.(1)酒精灯
(2)D
(3)引流
(4)
50 偏大
【解析】
(1)
由图示可知仪器C是酒精灯;
(2)
第一步实验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量筒,第二步实验是用固体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所以部两步均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烧杯、量筒,故填D;
(3)
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起到的作用是引流;
(4)
配置溶液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水的密度是1g/mL,则需要用到的水为50mL×(1-5%)=47.5mL,应选择与之最接近的量筒,所以应选50mL量筒,俯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偏少,氯化钠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偏小,则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
23.(1)
催化
AC
(2)无明显现象
(3)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只能证明有碳酸钠,不能证明其中不含氢氧化钠
(4)
(5)C
【解析】
(1)
①对比a、b两支试管,黑色粉末加快了气泡的产生,所以黑色粉末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
②欲使a试管产生气泡加快,则需要加入催化剂,能够催化过氧化氢的催化剂有硫酸铜、二氧化锰,故选AC。
(2)
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形成沉淀,即可证明反应后溶液含碳酸钠,再滴加酚酞无颜色变化(无明显变化),即可排除含有氢氧化钠的可能。
(3)
若反应后溶液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也会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排除含有氢氧化钠的可能。
(4)
结合实验现象,该制氧机的制气原理有两步反应,第一步过碳酸钠分解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第二部过氧化氢在黑色粉末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方程式为:
。
(5)
制氧机制氧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双氧水的根本原因是过碳酸钠是固体,过氧化氢是液体,固体更便于运输和储存,故选C。
24.(1)硫酸钠##Na2SO4
(2)解:设所需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5g×98%=(5g+x)×10%,x=44g
(3)解:设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z,样品中Na2SO3的质量为m
m=12.6g
y=14.2g
z=6.4g
故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4%
【解析】
(1)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Na2SO4和Na2SO3中硫原子的个数相同,Na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Na2SO3的相对分子质量,故钠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小的是Na2SO4;
(2)
见答案;
(3)
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