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试卷

【326600】2022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卷

时间:2025-01-20 18:03:53 作者: 字数:32997字

2022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

A.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B.加快煤的开采与使用,大力发展经济

C.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D.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氮肥

【答案】D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能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的产生,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该项错误。B、加快煤的开采与使用,大力发展经济,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该项错误。C、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燃烧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该项错误。D、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氮肥,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项正确。故选:D

【难度】3

2.(3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收集氢气

B 蒸发

C 过滤

D 测定溶液的pH

【答案】B

【考点】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分析】A、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

【难度】3

3.(3分)区分下列物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D.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答案】C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A说法正确;B、硬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泡沫,现象不同,可以鉴别,B说法正确;C、氯化铵和硝酸铵与氢氧化钙混合都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现象相同,不能鉴别,C说法错误;D、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腈纶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说法正确;故选C

【难度】3

4.(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治疗贫血,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B.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C.治疗胃酸过多,可服用含AlOH3的药物

D.预防龋齿,可使用含氟牙膏

【答案】A

【考点】人体内的微量元素;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人体内的常量元素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A、人体缺乏铁元素易患贫血,治疗贫血应服用含铁元素的药物,而不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说法错误;B、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说法正确;C、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铝,因此治疗胃酸过多,可服用含AlOH3的药物,说法正确;D、人体缺氟易患龋齿,因此预防龋齿,可使用含氟牙膏,说法正确。故选:A

【难度】3

5.(3分)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气体,并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下列所选试剂制备相应气体合适的是(  )

用硫酸铜粉末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制备O2

用铝片与稀盐酸混合制备H2

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备O2

用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混合制备CO2

用氯酸钾固体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备O2

A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

【答案】A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分析】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气体,当打开止水夹时,放在多孔塑料板上的固体和液体接触,反应发生。当关闭止水夹时,试管内的气体排不出去,气压增大,就会把液体向下压入长颈漏斗中,使固体和液体脱离接触,反应停止。所以该装置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选择试剂时,固体一定要是块状的能放到多孔塑料板上,不能是粉末状的,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用硫酸铜粉末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制备O2,硫酸铜粉末不能放到多孔隔板上,故选项不合题意。用铝片与稀盐酸混合制备H2,铝片能放到多孔隔板上,故选项符合题意。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备O2,需要固体加热型装置,该装置不符合要求,故选项不合题意。用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混合制备CO2,块状碳酸钙能放到多孔隔板上,故选项符合题意。用氯酸钾固体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备O2,需要固体加热型装置,该装置不符合要求,故选项不合题意。所选试剂制备相应气体合适的是②④。故选:A

【难度】5

6.(3分)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波尔多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待溶液澄清后,再放入一个表面光亮的铁钉,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

A.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B.铁钉表面有金属钙析出

C.有无色气泡放出

D.该实验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答案】B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波尔多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波尔多液中的氢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结合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波尔多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波尔多液中的氢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待溶液澄清后,再放入一个表面光亮的铁钉,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钙弱,铁钉表面不可能有金属钙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有无色气泡放出,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生成了铜,该实验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难度】5

7.(3分)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

A.乒乓球碎片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C.铜片导热和滤纸碎片燃烧都是物理变化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答案】D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乒乓球碎片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能燃烧,故错误;B、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故错误;C、铜片导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滤纸碎片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正确;故选:D

【难度】1

8.(3分)汽车尾气中的两种有害气体在催化剂和受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在上述反应物和产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该反应将两种有害气体转化为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CO2+N2

【答案】C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写出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微粒的变化、物质的构成和化合价原则等分析回答。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CO+2NO N2+2CO2A、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该反应有单质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故A说法不正确;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共涉及CONOCO2三种氧化物,故B说法不正确;C、由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将两种有害气体转化为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故C说法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CO+2NO N2+2CO2,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

【难度】3

9.(3分)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取少量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B.滴入适量Cu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C.滴入适量BaCl2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D.测得混合液中Na+ 的个数比为21

【答案】D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是硫酸钠溶液,据此分析。

【解答】解:A、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氢氧化钠过量,错误;B、滴入适量CuCl2溶液,无沉淀生成,只能证明不含氢氧化钠,含有硫酸时,也没有沉淀生成,错误;C、硫酸和硫酸钠和氯化钡都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错误;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是硫酸钠溶液,此时混合液中Na+ 的个数比为21,可以证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正确。故选:D

【难度】3

10.(3分)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考点】电解水实验;电解水实验中加氢氧化钠、硫酸等的作用

【答案】A

【分析】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生成气体的性质和注意事项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质量之比是81,故A错误;B、由于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故B正确;C、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M导管口处生成的是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故C正确;D、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N处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故D正确。故选:A

【难度】3

11.(3分)白藜芦醇(C14H12O3)广泛存在于葡萄、桑葚等植物果实中,它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延缓衰老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白藜芦醇分子中含有6H2分子和1O3分子

B1个白藜芦醇分子是由14个碳元素、12个氢元素和3个氧元素组成的

C.白藜芦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D.白藜芦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答案】C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进行分判断。

【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白藜芦醇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不含H2分子和O3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白藜芦醇分子是由1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白藜芦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12):(16×3)=1414,故选项说法正确。D、白藜芦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21.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难度】3

12.(3分)某无色气体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H2O的质量比为119,该无色气体不可能是(  )

ACH4

BCH4H2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

CCOH2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

DCH4COH2分子数比为112的混合气体

【答案】B

【考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 CO2+2H2O2CO+O2 2CO22H2+O2 2H2O,甲烷燃烧生成的CO2H2O的质量比是119,气体可能是甲烷,COH2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CH4COH2分子数比为112的混合气体,不可能是CH4H2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故选:B

【难度】5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28分)

13.(7分)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Rb)原子钟。如图为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标号)。

A.m37n18

B.铷是金属元素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D.铷原子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

2Rb 原子第一电子层上电子的能量比最外层上电子的能量    (填“低”或“高”)。

3)如图2AD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铷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如图中    (填标号)的化学性质相似;Rb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    

【答案】1A;(2)低;(3)三;DRb2SO4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元素位置之间的相互推断;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意义分析解答;

2)根据不同电子层的能量不同,离核越近的能量越低来分析;

3)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A、由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37,则m37,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n37﹣2﹣8﹣18﹣18,该选项说法错误;B、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该选项说法正确;D、由图示可知铷原子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2)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故Rb 原子第一电子层上电子的能量比最外层上电子的能量低;(3A—D中,BC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A—D中共表示三种元素;由图示可知,A—D粒子中D粒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与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铷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化合价为+1价,硫酸根化合价为﹣2价,故Rb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b2SO4;故答案为:(1A;(2)低;(3)三;DRb2SO4

【难度】3

14.(7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应合理使用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回答下列问题:

1)用作消毒剂的医用酒精中乙醇的    (填“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为75%,因其易燃,使用时应远离火源,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可由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R+H2O(已配平),其中R代表次氯酸钠,则其化学式    

3)二氧化氯(ClO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消毒剂。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4)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绿色消毒剂,这种消毒剂的优点是    

5)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它对热不稳定,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乙酸(CH3COOH)和一种气态单质,这种气态单质为双原子分子,推测其化学式为    

【答案】1)体积分数;C2H5OH+3O2 2CO2+3H2O;(2NaClO;(3+4;(4)对环境无污染、安全、便宜,具强氧化性,易杀死病菌;(5O2

【考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1)根据医用酒精的组成、乙醇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4)根据过氧化氢的性质来分析;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解答】解:(1)用作消毒剂的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因其易燃,使用时应远离火源,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3H2O;故答案为:体积分数;C2H5OH+3O2 2CO2+3H2O;(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氯、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氯、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12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ClO;故答案为:NaClO;(3ClO2中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故答案为:+4;(4)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易杀死病菌,因此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绿色消毒剂,故答案为:对环境无污染、安全、便宜,具强氧化性,易杀死病菌;(5)过氧乙酸受热能分解生成醋酸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OH 2CH3COOH+O2;故答案为:O2

【难度】3

15.(7分)如表是KNO3NH4Cl分别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根据数据,绘制二者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a点为曲线的交点。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标号)。

A.二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曲线MKNO3的溶解度曲线

C.a点对应的温度在30℃40℃之间

D.a点对应的溶解度在37.2g41.4g之间

260℃时,处于c点的KNO3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欲将处于c点的KNO3溶液转变为b点,可以采取    (填“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的措施。

3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H4Cl,应采用    (填“蒸发溶剂”或“降温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KNO3

4)若不改变溶剂的质量,将60℃时的155.2g饱和NH4Cl溶液降温至10℃,能析出NH4Cl晶体的质量为    g

【答案】1C;(2)不饱和;增加溶质、蒸发溶剂;(3)降温结晶;(421.9

【考点】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分析】根据题目表格信息可知:KNO3NH4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铵大,因此M是硝酸钾,N是氯化铵;

1)根据表格信息判断正误;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溶液结晶的方法;

4)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解答】解:(1A.二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B.曲线MKNO3的溶解度曲线正确,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铵大;C.a点对应的温度在30℃40℃之间错误,应该在20℃30℃之间;D.a点对应的溶解度在37.2g41.4g之间正确;故答案为:C;(260℃时,处于c点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因为c是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线下点;欲将处于c点的KNO3溶液转变为b点,可以采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故答案为:不饱和;增加溶质、蒸发溶剂;(3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H4Cl,应采用降温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KNO3,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铵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4)若不改变溶剂的质量,将60℃时的155.2g饱和NH4Cl溶液降温至10℃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5.2g1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3g,能析出NH4Cl晶体的质量=55.2g﹣33.3g21.9g;故答案为:21.9

【难度】5

16.(7分)铜矿冶炼铜时,得到一种黑色固体化合物A,现设计以下流程对其进行探究。

已知:B为化合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为单质。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2)用一种无色气体Y代替黑色固体X,也能在加热条件下与A反应生成BC,则Y的化学式为    

3)若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则蓝色溶液D中首先与NaOH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反应中生成蓝色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2CuO+C 2Cu+CO2;置换反应;(2CO;(3H2SO42NaOH+CuSO4CuOH2↓+Na2SO4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铜矿冶炼铜时,得到一种黑色固体化合物A,能与黑色固体X高温反应生成红色固体C和无色气体BB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A是氧化铜,B是二氧化碳,C是铜,氧化铜和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D,故D是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铜矿冶炼铜时,得到一种黑色固体化合物A,能与黑色固体X高温反应生成红色固体C和无色气体BB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A是氧化铜,B是二氧化锰,C是铜,氧化铜和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D,故D是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代入框图,推断合理;(1)反应是氧化铜和碳高温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uO+C 2Cu+CO2,属于置换反应;(2)用一种无色气体Y代替黑色固体X,也能在加热条件下与A反应生成BC,则Y是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3D是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若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则蓝色溶液D中首先与NaOH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为H2SO4;反应中生成蓝色沉淀F是氢氧化铜,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故答案为:(12CuO+C 2Cu+CO2;置换反应;(2CO;(3H2SO42NaOH+CuSO4CuOH2↓+Na2SO4

【难度】5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实验室欲用H2O2溶液制备氧气,并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H2O2溶液和MnO2制备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下列发生装置(如图1)最合适的是    (填标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用H2O2制取氧气时,也可用铂丝代替MnO2作催化剂。如图2中甲装置可通过铂丝的上下移动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若制备过程中体系内压强过大,则安全管中的现象是    ,此时应将铂丝抽离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停止。

3)用图2中乙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B2H2O2 2H2O+O2;(2)安全管内液面上升;(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产生大量热;3Fe+2O2 Fe3O4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1)根据给出装置的特点及反应原理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内压强增大,液体会被压入安全管进行分析;

3)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解:(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采用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采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液体的量能够控制反应速率,因此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 2H2O+O2,故答案为:B2H2O2 2H2O+O2;(2)装置内压强增大,安全管中的液面会上升,故答案为:安全管内液面上升;(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产生大量热,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故答案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产生大量热;3Fe+2O2 Fe3O4

【难度】3

18.(8分)某同学欲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100g,用于制作“叶脉书签”。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实验,除下列仪器外,还须用到的仪器(如图1)名称是    

2)该同学称量NaOH固体质量之前,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称量时,他把烧杯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和是40g,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g

3)该同学用100mL量筒量取实验所用的蒸馏水,读数视线如图3所示,量筒中水的实际体积为    mL;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同学所配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10%。(水的密度为1g/cm3

4NaOH溶液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生成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里用于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是    (填“带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或“带橡胶塞的细口瓶”)。

5)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    溶液。

【答案】1)玻璃棒;(237.3;(391;<;(4CO2+2NaOHNa2CO3+H2O;带橡胶塞的细口瓶;(5)硼酸。

【考点】浓溶液稀释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称量器﹣托盘天平;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分析】1)根据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

2)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进行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分析;

5)根据氢氧化钠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1)配制氯化钠溶液时,除了题中给出的仪器外,还需要玻璃棒,故答案为:玻璃棒;(2)药品和砝码放反时,实际质量为40g﹣2.7g37.3g,故答案为:37.3;(3)图中读数为仰视读数,水的实际体积为91mL,量取的水偏多,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答案为:91;<;(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液体药品应该放在细口瓶中,因此实验室里用于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是带橡胶塞的细口瓶,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带橡胶塞的细口瓶;(5)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答案为:硼酸。

【难度】5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19.(10分)已知某种钾肥是K2CO3KCl的混合物,为测定二者的质量比,在烧杯里放入一定质量的该钾肥样品,加入适量水,完全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9%KCl溶液,并生成10g白色沉淀。

请计算:

1)该钾肥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

2)该钾肥样品中K2CO3KCl的质量比(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答案】115.6g;(2138149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根据氯化钾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继而求出钾元素的质量,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求出该钾肥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

2)根据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根据沉淀的质量列比例式求出碳酸钾的质量,继而求出混合物中碳酸钾与氯化钾的质量比。

【解答】解:(1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9%KCl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为200g×14.9%29.8g,钾元素的质量是29.8g 100%15.6g,由于反应前后钾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故该钾肥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是15.6g;(2)设碳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y

K2CO3+CaCl2CaCO3↓+2KCl

138 100 149

x 10g y

x13.8g

y14.9g

钾肥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为29.8g﹣14.9g14.9g;故钾肥样品中K2CO3KCl的质量比为:13.814.9138149;故答案为:(115.6g;(2138149

【难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