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试卷

【326562】2022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时间:2025-01-20 18:01:00 作者: 字数:32864字

2022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花生霉变

C.蜡烛燃烧

D.葡萄酿酒

【答案】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B、花生霉变的过程中有黄曲霉毒素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

【难度】1

2.(2分)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厂房需要有明显的安全标志。下列图标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分析】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此图标为禁止烟火标志,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选项错误。B、此图标为禁止火种标志,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选项错误。C、此图标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选项错误。D、此图标为中国节能标志,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

【难度】1

3.(2分)下列常见物品所用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塑料脸盆

B.陶瓷花瓶

C.不锈钢刀叉

D.机动车轮胎

【答案】B

【考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外的几乎所有材料的统称,如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塑料脸盆是用塑料制成的,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陶瓷花瓶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C、不锈钢刀叉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机动车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

【难度】3

4.(2分)“端午到,粽香飘”。对闻到粽子香气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分子的数目变多

B.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发生了分解

【答案】C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端午到,粽香飘”。闻到粽子香气,是因为粽子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子的香气。故选:C

【难度】1

5.(2分)在探究“铜绿”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添加“铜绿”

B 倾倒盐酸

C 点燃酒精灯

D 洗涤试管

【答案】B

【考点】洗涤仪器的操作注意事项;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洗涤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用试管刷涮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刷子,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

【难度】3

6.(2分)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空气中各成分含量相对稳定

BCO2含量过高影响人体健康

CN2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DO2可以支持所有的物质燃烧

【答案】D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见气体的用途

【分析】A、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空气中含氮气体积分数78%、氧气体积分数21%等气体,各成分含量相对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会影响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为粮食、瓜果的保护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能支持所有物质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难度】3

7.(2分)胰蛋白酶是我国自主研发新冠疫苗的原料之一,其中一种胰蛋白酶的化学式为C6H15O12P3。下列关于这种胰蛋白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由碳、氢、氧、磷原子构成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72g

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答案】A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A、根据胰蛋白酶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个胰蛋白酶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根据胰蛋白酶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由碳、氢、氧、磷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物质是由胰蛋白酶分子构成的,胰蛋白酶分子由碳、氢、氧、磷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D、胰蛋白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38,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难度】3

8.(2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铝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B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将固体混合物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

C

鉴别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

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少量样品,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AA

BB

CC

DD

【答案】A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

【分析】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D、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锌都比铜活泼,都能置换出铜,无法比较铝、锌的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C、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反应,可用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产生沉淀的方法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故选:A

【难度】3

9.(2分)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则使紫色石蕊变蓝的都是碱溶液

B.石墨和金刚石都含有碳元素,则石墨和金刚石性质完全相同

C.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气味,则灼烧羊毛也有烧焦羽毛气味

D.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则汽油除油污的原理也是乳化

【答案】C

【考点】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碱的化学性质

【分析】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

B、根据石墨和金刚石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气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解原理和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B、石墨和金刚石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推理错误。C、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气味,羊毛中富含蛋白质,所以灼烧羊毛也有烧焦羽毛气味,故选项推理正确。D、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汽油除油污的原理是汽油能溶解油污,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

【难度】3

10.(2分)神舟十三号实现了迄今为止我国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三位宇航员日均消耗的1650升氧气,主要用于体内葡萄糖(C6H12O6)的缓慢变化。为保障宇航员在太空中正常生活,启用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电解系统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此系统中的水全部参与循环,没有损耗

C.此系统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D.此系统解决了宇航员因呼吸需携带大量氧气的难题

【答案】B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氧气的用途

【分析】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水电解系统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不符合题意;B、电解水的过程中消耗了水,水并没有完全参与循环过程,故B符合题意;C、此系统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D、此系统中可以产生氧气,供给呼吸,因此解决了宇航员因呼吸需要携带大量氧气的难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难度】3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40分)

11.(5分)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A.淀粉

B.干冰

C.小苏打

1)生活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2)用于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云雾的物质是    

3)在面条上滴1滴碘水,观察到表面呈蓝色,说明面条中含有    

【答案】1C;(2B;(3A

【考点】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胃液中盐酸反应,是生活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2)干冰升华吸热易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是用于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云雾的物质。(3)淀粉遇碘变蓝色,在面条上滴1滴碘水,观察到表面呈蓝色,说明面条中含有淀粉。故答案为:(1C;(2B;(3A

【难度】3

12.(5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

1)保护洪泽湖水资源,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清理水中废弃物

B.游船使用清洁能源

C.随意捕捞水产品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用XSO2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SO22ClO2+K2SO4,其中X的化学式是    

3)请你列举一条生活中节水的具体措施    

【答案】1AB;(2KClO3;(3)洗菜的水浇花(合理即可)。

【考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分析】从适量守恒定律及保护环境分析。

【解答】解:(1A.清理水中废弃物,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故A符合题意;B.游船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B符合题意;C.随意捕捞水产品,会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B;(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物质中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氯原子、8个氧原子、2个钾原子、1个硫原子,可知反应前未知物2X中有2个氯原子、6个氧原子、2个钾原子,故X中有1个氯原子、3个氧原子、1个钾原子,即XKClO3,故答案为:KClO3;(3)生活中有很多节约用水的方法,比如洗菜的水浇花等(合理即可)。

【难度】3

13.(5分)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以离子形式分散在水中,氯化钠中带正电荷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g

320℃时,将40g硝酸钠加入50g水中,形成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60℃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析出晶体质量:硝酸钾>氯化钠

B.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硝酸钾>氯化钠

C.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氯化钠

【答案】1Na+。(2110。(3)不饱和。(4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液质量可以判断温度变化时析出固体质量的大小。

【解答】解:(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钠离子带正电荷,表示为:Na+.2)根据图像可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3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8g,即100g水最多溶解88g硝酸钠,则50g水最多溶解44g硝酸钠,因此,将40g硝酸钠加入50g水中,能全部溶解,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4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降低温度就会析出大量的晶体,该选项正确。B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则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降温后,水的量不会发生改变,该选项不正确。C、降温到20℃,两种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氯化钠,该选项不正确。故答案为:(1Na+。(2110。(3)不饱和。(4A

【难度】3

14.(5分)淮安有丰富的盐矿资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粗盐样品(含有泥沙),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初步提纯。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接下来的操作是    

2)操作中,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A.滤纸破损

B.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操作中,待蒸发皿内出现    时,停止加热。

【答案】1)继续向左盘加入粗盐,直到天平平衡;(2AC;(3)较多固体。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滤液仍浑浊的原因;蒸发

【分析】1)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右,说明药品质量小于砝码质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凡是不经滤纸的过滤就直接进入滤液的操作,都能造成滤液浑浊;另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

3)根据蒸发操作中停止加热的时机,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操作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说明药品质量小于砝码质量,继续向左盘加入粗盐,直到天平平衡。(2A、滤纸破损,溶液可能未经过滤流下,可能导致滤液仍然浑浊;B、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会导致过滤速度偏慢,但不会导致滤液仍然浑浊;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溶液可能沿着漏斗和滤纸的间隙未经过滤流下,可能导致滤液仍然浑浊。(3)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故答案为:(1)继续向左盘加入粗盐,直到天平平衡;(2AC;(3)较多固体。

【难度】3

15.(5分)某氮肥厂用煤、空气和水为原料合成氨气(NH3),同时可得到副产品碳酸氢铵。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煤加入煤气发生炉前需经过粉碎处理,其目的是    

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部分氨气通入“碳化塔”的目的是    

4)氨气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理想的零碳燃料,其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答案】1)使反应更快更充分;(2N2+3H2 2NH3;(3)除去气体中的CO2443置换反应。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1)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

2)根据“合成塔”中进入的有氮气和氢气,条件是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生成物还是氨气分析;

3)根据部分氨气通入“碳化塔”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的CO2分析;

4根据从微观示意图可知,发生的反应为 分析;

根据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分析。

【解答】解:(1)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反应越充分。所以煤经过粉碎处理的目的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故答案为:使反应更快更充分;(2)“合成塔”中进入的有氮气和氢气,条件是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生成物还是氨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故答案为:N2+3H2 2NH3;(3)从产物碳酸氢铵分析,氨气参与了反应,还有含碳的物质参与了反应。从进入碳化塔的物质有二氧化碳、氮气、氢气及还要加入水,进入合成塔的气体只有氮气和氢气,没有了二氧化碳可知,部分氨气通入“碳化塔”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的CO2;故答案为:除去气体中的CO2;(4从微观示意图可知,发生的反应为 ;所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43;故答案为:43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

【难度】3

16.(5分)根据如图所示气体制取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A时,依据酒精灯    (填“外焰”或“内焰”)的高度调节试管位置。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实验室若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为减少其损耗,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答案】1)外焰;(2B2H2O2 2H2O+O2;(3D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分析】1)根据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外焰的温度最高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加热,所以应该选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该尽量减少二氧化碳与水接触进行分析。

【解答】解:(1)组装A时,依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调节试管位置,因为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外焰的温度最高;(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加热,所以应该选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B,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3)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该尽量减少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故应选择装置D。故答案为:(1)外焰;(2B2H2O2 2H2O+O2;(3D

【难度】5

17.(5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铁是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活泼性较强,铁元素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我国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铁的冶炼,汉代出现了最早的炼铁高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修筑洪泽湖大堤,所展现出的勤政爱民、甘于奉献是其一生赤子情怀的缩影。林则徐用生铁铸成铁锅(如图1),放在条石的齿槽之间,再浇上由糯米汁与熟石灰搅拌而成的砂浆,使得条石与条石牢牢地黏合在一起,不留丝毫缝隙,做到了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他还在每一块铁锔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以表示对其修筑的工程终身负责。如今一百九十多年过去了,洪泽湖大堤依然固若金汤。

1)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影响健康,易得    (填序号)。

A.佝偻病

B.贫血症

C.甲状腺疾病

2)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冶炼生铁,Fe2O3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利用铁锔和砂浆将条石与条石牢牢黏合在一起,使大堤固若金汤。

说明铸造铁锔的生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砂浆中的熟石灰与空气接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从条石中取出的铁锔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因生锈而腐蚀。导致铁腐蚀的因素有多种,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此开展以下探究:取四份质量均为0.15g的生铁粉末,分别放入如图2所示装置中进行四次实验。内容记录如下表所示:

序号

实验操作

3分钟时氧气的含量

/

21%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2mL蒸馏水,关闭活塞

15%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2mL食盐水,关闭活塞

8%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2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关闭活塞

13%

由实验Ⅱ、Ⅲ可知,加速铁生锈的物质是    

能说明铁生锈需要水的证据是    

实验Ⅳ中氧气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1B;(2Fe2O3+3CO 2Fe+3CO2;(3硬度大;CaOH2+CO2CaCO3↓+H2O;(4食盐水;实验Ⅰ不加水,氧气含量不减少,实验Ⅱ加水后,氧气含量减少;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气体体积增加,氧气含量下降。

【考点】人体内的常量元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铁的冶炼;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1)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2)根据炼铁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实验设计来分析。

【解答】解:(1)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影响健康,易得贫血病,故选B。(2)在高温的条件下,Fe2O3CO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3铸造铁锔的生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硬度大;熟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4)铁与氧气、水接触反应生成铁锈,反应过程中氧气含量减少。Ⅱ实验,滴加2mL蒸馏水,3分钟时氧气的含量为15%;Ⅲ实验,滴加2mL食盐水,3分钟时氧气的含量为8%;可知,加食盐水比加蒸馏水氧气减少量更多,因此加速铁生锈的物质食盐水。Ⅰ实验,未加水,3分钟时氧气的含量为21%;Ⅱ实验,滴加蒸馏水,3分钟时氧气的含量为15%;因此对比实验Ⅰ、Ⅱ可知,铁生锈需要水。实验Ⅳ中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气体体积增加,氧气含量下降。故答案为:(1B;(2Fe2O3+3CO 2Fe+3CO2;(3硬度大;CaOH2+CO2CaCO3↓+H2O;(4食盐水;实验Ⅰ不加水,氧气含量不减少,实验Ⅱ加水后,氧气含量减少;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气体体积增加,氧气含量下降。

【难度】5

18.(5分)硫酸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酸,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硫酸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物质制备】

1)工业上采用接触法制硫酸:先煅烧黄铁矿得到SO2,再将SO2经过一系列变化得到硫酸。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物质性质】

2)用温度计的水银球一端蘸取浓硫酸,取出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到温度计示数上升,是因为浓硫酸能吸收    ,并放出热量。

3)请利用如图提供的仪器与药品,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填“A”或“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5mL加入烧杯中,并插入pH计。

从另一试剂瓶中取出稀硫酸逐滴加入的溶液中,并用    (填仪器名称)不断搅拌。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稀硫酸体积/mL

0

2

4

6

8

……

溶液pH

13.1

12.8

12.3

11.5

10.4

……

pH12.8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滴加稀硫酸过程中,溶液pH不断减小的原因有:

a.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b.   

为证明溶液pH13.1减小到10.4的过程中,中原因a起主要作用,需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定量研究】

4)某工厂现有含碳酸钠的废水需要处理。为测定废水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废水样品100g,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9.8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此废水中其他物质不与硫酸反应)。计算废水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2)水蒸气;(3A玻璃棒;NaOHNa2SO4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取等质量的pH13.1的两烧杯氢氧化钠溶液,一杯加入稀硫酸直至pH10.4,记录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另一杯加入蒸馏水直至pH10.4,记录加入蒸馏水的质量;(41.0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2)根据浓硫酸稀释放热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对玻璃具有腐蚀性分析;

根据玻璃棒的作用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pH7呈碱性,有氢氧化钠剩余进行分析;

根据中和反应和溶液的稀释分析;

设计对照实验分析;

5)根据硫酸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1)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二氧化硫中氧元素为﹣2价,所以硫元素为+4价;(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稀释放热。所以温度计示数上升,是因为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并放出热量。(3氢氧化钠呈碱性,瓶塞需使用橡胶塞,所以取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室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pH7呈碱性,有氢氧化钠剩余,所以溶质是NaOHNa2SO4除了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使碱性减弱,pH减小外,稀硫酸中也有水,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碱性减弱,也会使pH减小。判断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是否起到主要原因,可以设计加入稀硫酸和蒸馏水进行对比。可以比较pH变化相同的量加入稀硫酸和蒸馏水的多少。所以可以设计实验,取等质量的pH13.1的两烧杯氢氧化钠溶液,一杯加入稀硫酸直至pH10.4,记录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另一杯加入蒸馏水直至pH10.4,记录加入蒸馏水的质量。(4)加入硫酸的质量为9.8g×10%0.98g

设废水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98

x 0.98g

x1.06g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6%。答:废水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1.06%。故答案为:(1+4;(2)水蒸气;(3A玻璃棒;NaOHNa2SO4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取等质量的pH13.1的两烧杯氢氧化钠溶液,一杯加入稀硫酸直至pH10.4,记录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另一杯加入蒸馏水直至pH10.4,记录加入蒸馏水的质量;(41.06%

【难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