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装……………○……………订……………○……………线……………○………………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165126-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山东卷)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总分 |
得分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
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
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
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
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2.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
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3.图1为《宋史·王猎传》中的相关记载。王猎的经历反映出宋代( )
图1
A.士人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B.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
C.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经济发展影响选官方式
4.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
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
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5.表1为1846~1905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况统计。这体现了( )
表1
年份 人次 城市 |
上海 |
汉口 |
天津 |
北京 |
1846~1860 |
14 |
3 |
0 |
0 |
1861~1875 |
120 |
19 |
0 |
0 |
1876~1890 |
193 |
10 |
2 |
0 |
1891~1905 |
353 |
20 |
67 |
14 |
A.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
B.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
C.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6.1926年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他强调的是 ( )
A.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
B.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
C.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
D.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在“红旗”“红色”“工人”“青年”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 ( )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8.1979年,中国科学院将办院方针概括为“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1984年,提出的新办院方针是“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办院方针的调整旨在 ( )
A.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B.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C.促进科学技术人才流动 D.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9.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表示,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分布在苏联、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很难说这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的基础上”。中国的外交主张中与这种认识相契合的是( )
A.结伴而不结盟 B.改善南北关系
C.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D.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10.图2为古埃及国王献给太阳神庙的大白陶罐;图3为19世纪北美印第安人达科他族首领水牛皮袍上的一份年表的片段。据此可知 ( )
图2 图3
A.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B.采用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
C.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
D.年名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
11.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徒、帮工不论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资格就可以成为行会成员;13世纪以后,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面临着更高的入会门槛,行会成员逐渐成为世袭身份。这反映出( )
A.技术革新速度加快
B.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C.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D.王权对城市的控制加强
12.在某些意义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启蒙思想家的继承者,因为他们都相信犯罪和贪婪是罪恶环境的产物,也相信社会将趋于完美。但相比之下,空想社会主义者更为“激进”,这是因为他们把关注的重心转向了( )
A.经济规律 B.理想社会
C.社会正义 D.阶级斗争
13.图4为1918年10月23日英国《笨拙》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大兵与文官》。该漫画揭示出( )
图4
A.英国对德国的强烈担忧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
C.战后国际关系体系的脆弱
D.英、法、美利益诉求的一致性
14.表2为1935~1950年美国对外投资中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情况统计(单位:亿美元)。这两种投资的结构性变化反映了美国( )
表2
类型
年份 |
私人投资 |
政府投资 |
1935 |
135 |
101 |
1940 |
122 |
221 |
1945 |
147 |
222 |
1950 |
190 |
354 |
A.恢复经济发展的努力
B.放松了对拉美的控制
C.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D.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15.图5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英国四类商品进口额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导致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图5
A.英国经济竞争力下降
B.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
C.欧洲产业结构的调整
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南经济区”的变迁
图6 汉代江南经济区示意图
图7 唐代江南经济区示意图
——据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概括说明“江南经济区”的变化体现了汉唐时期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12分)
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的时空之维
材料一 图8为1936年《儿童杂志》刊载的《谈谈鸦片战争》的会话摘编。
.
图8
材料二 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以“近代性”(科学与民主)区分近代史与晚清史;二是把中国近代史当作世界史,这两个点是我们看历史的“眼睛”,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眼睛”。
——摘编自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通史》
(1)大聪的讲述,会让小敏对“鸦片战争”形成怎样的认识?(6分)
(2)你认为应如何书写“鸦片战争”?说明理由。(7分)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里的上海
材料一
图9 1945~1947年上海工业分行业资本占比情况
1947年,上海有工厂7738家、工人367 433人,分别占全国12个主要城市工厂、工人总数的60%、61%。
上海解放前夕,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市90%以上的电力供应,73%的自来水供应,97%的煤气供应,100%的电话和电车经营。官僚资本企业拥有的炼钢炉占全市总数的85.7%,钢产量占89.3%;拥有的纱锭和布机分别占全市总数的38.5%和59.2%。
——摘编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材料二
图10 1949~1957年上海轻、重工业产值和占比变化情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工业品绝大部分供应全国,不少工厂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生产配套设备。1953~1957年,上海共有272家轻纺类工厂内迁。整个五十年代,上海支援各地的机器设备计有6000多台。
1956年,上海进行了第一次工业大改组,全市2万多个工厂分行业成立了83个行政性专业工业公司。
——摘编自《上海统计年鉴》等
提取材料信息,以“上海·缩影”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非洲的“解放”
材料一 表3是1960~1980年部分非洲国家主要商品出口情况统计。
表3
区域 |
国别 |
主要商品 |
在出口总值中的占比(%) |
||
1960年 |
1970年 |
1980年 |
|||
北部非洲 |
埃及 |
石油 |
— |
4.6 |
57.8 |
阿尔及利亚 |
石油 |
— |
67.5 |
91.6 |
|
东部非洲 |
埃塞俄比亚 |
咖啡 |
49.0 |
59.3 |
64.1 |
乌干达 |
咖啡 |
36.9 |
50.4 |
98.7 |
|
西部非洲 |
尼日利亚 |
石油 |
2.7 |
57.6 |
95.3 |
利比里亚 |
铁矿砂 |
41.9 |
70.1 |
52.7 |
|
中部非洲 |
加蓬 |
石油 |
21.4 |
34.3 |
62.3 |
刚果 |
石油 |
— |
10.5 |
77.9 |
|
南部非洲 |
博茨瓦纳 |
钻石 |
— |
14.7 |
60.8 |
赞比亚 |
铜 |
— |
95.2 |
91.3 |
——摘编自[肯尼亚]A.A.马兹鲁伊主编《非洲通史》(第八卷)
材料二 1962~1995年,法国在非洲总共进行了19次军事行动。与非洲法语区国家共签订了23个军事合作协定。法国军队在其中六个国家执行“提高影响力的任务”:喀麦隆(10人)、吉布提(3500人)、加蓬(610人)、科特迪瓦(580人)、中非共和国(1500人)、塞内加尔(1300人)。
——摘编自[法]多米尼克·马亚尔《从历史角度看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
材料三
甲 |
1963年10月,牛津大学教授休·特雷弗-罗珀在一次讲座中称:非洲新的统治者们所立足的都是欧洲创建的文明基础,是欧洲的技术、欧洲的榜样和欧洲的思想让非洲世界走出野蛮时代,与过去的传统分隔开来。非洲过去的历史,如果有意义的话,就在于它是欧洲的历史。 |
乙 |
1999年8月,尼日利亚的牧师瑞弗伦德·苏尖锐批评说:“大多数受过教育的尼日利亚人民,他们都是外国行为方式的模仿者,喜欢在我们面前炫耀他们的欧美超道德(实际是非道德的)倾向……” |
——摘编自[加纳]乔治·B.N.阿耶提《解放后的非洲:非洲未来发展的蓝图》等
分析说明什么是“真正的解放”。(1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D
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物品是古代的货币,特别是包金贝,作为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出现于商代中晚期,是金属铸币的早期形式,标志着自然实物货币向人工金属货币的转变,体现了商品交换和经济活动的复杂化,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的发展,故选D项;陶釜、蚌器、骨角器、指环、牙器、臂玉环属于原始社会的生活工具和装饰品,不能反映商业发展的程度,排除A、B项;石斧、石磨棒、石磨盘属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不能反映商业发展的程度,排除C项。
2. A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为了增强国力、提升竞争力,各国纷纷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社会变化。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是这一时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重构更有效的统治秩序,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促进自身经济发展与军事实力的增长,故选A项;诸侯国从“奉行周礼”到“变革礼制”是为增强国力,巩固自身统治,各诸侯本身就是贵族,故不可能限制自身的特权,排除B项;“以德行教化民众”是儒家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时代要求,排除C项;“打破宗法血缘关系”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但与材料中诸侯国转变做法无关,排除D项。
3. B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王猎多次参加进士考试未中,后来他通过经商积累了财富。王猎虽经商致富,但自觉经商“败吾志”,后因国家需要,王猎通过范仲淹的举荐才得以为官,说明当时社会仍普遍认为士大夫地位高于商人,且为官的渠道并不能通过商业财富实现,反映出传统观念对阶层流动的制约,故选B项;王猎虽经商致富,但他认为其“败吾志”,又将财富分发给诸亲族,说明其仍然是传统“士农工商”的价值取向,排除A项;仅凭王猎个例不能直接证明整个宋代商人群体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排除C项;庆历用兵时期朝廷寻求遗逸更多体现的是特殊时期的应急措施,而非经济发展直接影响选官方式的常态变化,排除D项。
4. C
根据题干可知,明清时期,畜牧兽医专著中对牛的记述相较于宋元时期增多,比例占专著总数的一半以上。这是因为,宋元时期有较长的对峙战争,对于马匹的需求较高,明清时期则相对稳定,提升对耕牛的关注度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力,维持社会稳定,即体现了政治相对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军事资源的控制可能会对马匹的管理和使用有影响,但与对牛的记述增多关联不大,排除A项;宋代不抑兼并,土地兼并比明清更严重,排除B项;材料中畜牧兽医专著对于“马”与“牛”记述的变化,是战争与经济问题的表现,与文明的交融无必要联系,排除D项。
5. A
根据材料可知,从1846年到1905年,在中国的英国建筑师人数逐渐增加,且分布范围逐渐扩展,根据英国建筑师所在城市及年份可推知,这基本与晚清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相应城市的时间相吻合,这些条约往往含有对外国在华特权的承认,这说明了晚清在外交上的不断退让,故A项正确;仅从建筑师的分布情况无法确定英国势力范围的变化,排除B项;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从单纯的军事征服转向了经济渗透和文化影响,但题干仅仅体现英国建筑师的分布情况,属于英国加强对中国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控制和影响,不能体现出侵略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表中的数据侧重于反映晚清在外交上的妥协退让,而非中西双方的文化交流,排除D项。
6. D
根据材料给出的信息可知,吴玉章的讲话发生于1926年,当时正是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同打击封建军阀势力,吴玉章提到“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反对的是封建专制制度,其革命方法和理论已经不适应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国情,表明了他对旧有革命理论和方法的缺陷有了清醒认识,对推进国民革命工作存在着热烈期待,故选D项;吴玉章并未强调工农群众的作用,排除A项;孙中山已经于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上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故此时的革命理论已有创新,排除B项;虽然吴玉章提到了“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暗示了对旧式革命方法的反思,但这更多是作为一个比较对象,用来说明方法的过时,而非单纯强调需要从法国大革命中吸取教训,排除C项。
7.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旗”“红色”“工人”“青年”与土地革命时期较为吻合,此时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领导下,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动员了广大工人、农民和青年参与革命。此时期的报刊命名倾向于强调红色、工人、青年等元素,以体现革命性质和动员对象,故选B项;中共二大上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属于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工人运动,但斗争效果不明显,而“红旗”“红色”往往与革命高潮期相关联,排除A项;全面抗战路线的提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党的主要任务转向团结全民族力量抗日,虽然也会强调“红色”和“工人”,但更突出的是抗日救亡的主题,排除C项;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是1949年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之后的战略转变。这个时期党的主要任务和宣传重点已不同于题干中关键词所反映的特征,排除D项。
8.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并将工作着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79年的方针明确提及了“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1984年则进一步强调了“加强应用研究”,这直接指向了支持和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目标,故选A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本质上还是要为经济建设服务,排除B项;虽然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流动对于科研机构很重要,但从材料给出的办院方针调整内容来看,没有直接涉及人才流动,排除C项;“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是在1995年,排除D项。
9. B
据材料可知,邓小平的观点反映了他对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深刻认识,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南北关系)之间经济差距的问题。他认为发达国家的持续繁荣不能建立在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的基础上,暗示了需要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促进共同繁荣和发展,B项正确;结伴而不结盟是指不与其他国家形成政治或军事同盟,而是寻求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伙伴关系的原则,与题目中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关联不大,排除A项;推进大国协调合作并不直接针对南北发展差异问题,排除C项;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侧重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并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整体的困境,排除D项。
10. D
材料体现的是两件文物用事件纪年,而非文明交流的影响,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来看,两件文物均有事件纪年的特征,但不能仅以这两件文物的特征推断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排除B项;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的结论,忽视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社会的独特发展路径与节奏,本质上是错误的,排除C项。
11. B
由题意可知,西欧行会在13世纪前后发生了变化:13世纪以前,行会对学徒和帮工较为开放,但在13世纪以后,富人阶层逐渐控制了行会,行会成员逐渐变得世袭化。富人阶层控制行会,设立更高的入会门槛,这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经济优势,排除其他竞争者,故选B项;13世纪的西欧技术革新较为缓慢,排除A项;城市管理体制的完善主要涉及城市治理和行政管理的规范化,这与行会内部的经济和社会控制变化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王权对城市控制的加强主要体现为政治和行政控制,而题干中的变化更多是行会内部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调整,和王权控制关系不大,排除D项。
12. C
据材料可知,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都相信犯罪和贪婪是罪恶环境的产物,并且都相信社会将趋于完美。但题干强调空想社会主义者更为“激进”,这是因为他们把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重要目标,所以他们更可能直接地批评不公现象,并寻求更彻底的变革,体现了“激进”的特点,故选C项;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提及一些经济问题,但他们并没有系统地研究和分析经济规律,排除A项;空想社会主义者确实强调理想社会的构建,但这一点并不能直接解释他们为何比启蒙思想家更“激进”,排除B项;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空想社会主义者反对阶级斗争,排除D项。
13. C
从材料时间可知,当时一战即将结束,福煦元帅对英、法、美在战后的和平谈判表示担忧,认为这条路会“踩雷”。根据所学可知,一战后的谈判在各方利益的分配上存在诸多分歧,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及国联在维持国际关系上收效甚微,也激化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因此战后国际关系体系是脆弱的,故选C项;漫画反映的是对战后国际秩序建立及各国利益分配的担忧,英德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完整涵盖材料内容,排除A项;漫画并没有讨论战争的正义性问题,而是聚焦于即将开展的战后和平谈判和国际关系,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战后英、美、法的利益诉求并不一致,排除D项。
14. D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美国在战后政府投资显著增加,尤其是1950年达到了354亿美元,而私人投资虽然也有所增加,但增幅相对较小。1940年到1950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冷战初期,国家安全和国际战略需要大量投资。政府投资的显著增加反映了在战争和冷战背景下,美国在国家安全和国际战略上的调整,故选D项;在二战后重建的背景下,经济发展成为重要目标,但这不足以解释二战期间政府投资的显著增加,排除A项;表格内容主要反映的是美国对外总体投资情况,而非针对特定地区的控制和投资策略,排除B项;跨国公司的发展可能会增加私人投资,但表中的数据更突出表现的是政府投资的显著增加,而不是私人投资的快速发展,排除C项。
15. A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前期,英国进口的商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制成品进口显著增加,半成品进口有所增加,而原料进口逐渐减少,说明英国本土制造业在逐渐缩水,进口工业制成品的成本低于本土制造,工业生产逐渐出现空心化,英国经济竞争力逐渐下降,故选A项;环境保护主义可能影响到某些行业和商品的进口,但它不是这段时间内英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排除B项;英国商品进口并非全部来自欧洲,因此欧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英国商品进口额比重的变化没有必然关系,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指的是全球经济联系加强,无法解释英国商品进口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南方经济逐渐发展,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显现;江南地区经济分区增多;划分地区性经济圈;确立区域经济中心及地方经济中心;经济区域规划结构化;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港口城市增多;沿海沿江交通发展。
地图类试题主要通过地图的图例说明和图片内容来呈现地理名称的变化、疆域范围的改变、行政区划的改变、河道的改变、战争路线及进程、区域性的经济特征、文化交流的路线等问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地图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做题时要做到:
①审题(题干、设问、标题、出处等),明确主题;
②图文互补,读取时空信息;
③结合图例等,多视角获取信息;
④关注地图的主题、地图中的地名、图例等。
根据地图信息,答题思路如下:
地图信息 |
答案 |
江南地区城市增多 |
南方经济逐渐发展,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显现 |
岭南、巴蜀西南等经济区 |
江南地区经济分区增多 |
各经济圈中心城;各经济圈副中心城 |
划分地区性经济圈 |
各经济圈中心城;各经济圈副中心城;州治(地方经济中心) |
确立区域经济中心及地方经济中心 |
各经济圈中心城;各经济圈副中心城;州治(地方经济中心) |
经济区域规划结构化 |
沿海地区港口城市增多 |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港口城市增多 |
沿海沿江地区交通路线增多 |
沿海沿江交通发展 |
17. (1)小敏的认识:鸦片战争是由英国发动的,维护其鸦片贸易的非正义性战争;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派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取得胜利;清政府妥协投降,最终丧权辱国,导致国运衰微。(2)示例:战争原因方面,要把鸦片战争放在世界背景下去书写。理由:鸦片战争是在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要求商品输出的背景下爆发的,其爆发具有必然性,清政府的失败也是农业文明无法抵挡工业文明进攻的结果。战争进程方面,要突出列强侵华的罪恶性和正义之士坚决抗战、决不投降的顽强意志。理由:1936年正处于日本侵华的时代背景下,在书写“鸦片战争”时,不仅要讲鸦片战争本身,还要突出列强侵华的罪恶性,以及在列强侵华背景下正义之士坚决抗战、决不投降的顽强意志,鼓舞民众的抗战热情。战争结果方面,要辩证看待鸦片战争的影响。理由:鸦片战争的失败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中国开始逐步打破晚清的专制统治,并走向科学与民主,走向近代,走向世界。
(1)认识,可以从大聪的讲述中对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三个角度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得出一个关于鸦片战争的整体认识。根据材料“清朝的时候,鸦片运来得越来越多……英国商人不服从禁烟命令……英兵攻打浙江……进逼天津”可得,鸦片战争是由英国发动的,维护其鸦片贸易的非正义性战争;根据材料“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打了胜仗”可得,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派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取得胜利;根据材料“清朝皇帝不中用,怪林则徐闹出乱子来,把他革职,叫琦善去和英人议和”“订立了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可得,清政府妥协投降,最终丧权辱国,导致国运衰微。
(2)关于如何书写“鸦片战争”的问题,在大聪讲述的基础上,结合材料二中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两个基本点,对战争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三个角度进行补充,并阐述理由,尤其要突出1936年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与抗日相关联,突出全民族坚决的抗战意志。
18. 示例:
上海·缩影
1945—1947年上海工业发展情况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文字资料显示,上海工厂数量、工人数量在全国主要城市工厂、工人总数中占比较高,说明以上海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近代工业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地区分布不平衡;从资本来源和所在行业看,外国资本比重高,基本控制了全市的重工业,说明中国近代工业深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发展艰难。饼状图数据显示,上海纺织业占比一半以上,金属品和机器业占比很小,说明中国近代工业中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因所需资本大、技术要求高而发展缓慢。
1949—1957年上海轻、重工业产值和占比变化等情况是新中国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的缩影。文字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工业品绝大部分供应全国,不少工厂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生产配套设备,说明新中国为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开始实施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上海众多轻工业工厂内迁,还大力支援各地机器设备,说明新中国注重改变工业布局不平衡的局面;1956年上海进行第一次工业大改组,成立行政性专业工业公司,说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取得成果,将其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图片资料显示,1949—1957年上海轻、重工业产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国家恢复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的实施、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上海工业的发展;上海重工业占比上升、轻工业占比下降,说明上海继续发挥着重工业优势,也从侧面说明全国工业得到发展,工业化取得初步成果。
总之,上海在近代中国和新中国工业发展历史上具有独特和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题目要求以“上海·缩影”为题,就无需再写论题,以此为论题即可。解读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反映的是上海近代工业的发展情况,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说明其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代表城市,描述其发展状况和特点即可。如上海工厂数量、工人数量在全国主要城市工厂、工人总数中占比较高,说明以上海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近代工业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地区分布不平衡;从资本来源和所在行业看,外国资本比重高,基本控制了全市的重工业,说明中国近代工业深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发展艰难。饼状图数据显示,上海纺织业占比一半以上,金属品和机器业占比很小,说明中国近代工业中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因所需资本大、技术要求高而发展缓慢。第二则材料是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业发展的表现,提取相关信息、数据,说明其代表新中国开始工业化的原因、内容、意义等即可。如上海的工业品绝大部分供应全国,不少工厂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生产配套设备,说明新中国为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开始实施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上海众多轻工业工厂内迁,还大力支援各地的机器设备,说明新中国注重改变工业布局不平衡的局面;上海进行第一次工业大改组,成立行政性专业工业公司,说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取得成果,其被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图片资料显示,1949—1957年上海轻、重工业产值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国家恢复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的实施、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上海工业的发展;上海重工业占比上升、轻工业占比下降,说明上海继续发挥着重工业优势,也从侧面说明全国工业得到发展,工业化取得初步成果。最后以上海在近代中国和新中国工业发展历史上具有独特和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来小结、提升,回应论题。
19.
真正是解放是建立在民族独立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全面解放。
经济的解放:非洲国家长期受殖民经济结构影响,获得独立后主要出口商品为工业原料与生活消费品,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对于国际市场具有严重的依赖性。非洲国家想获得“真正的解放”需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摆脱单一的经济结构类型,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政治的解放:二战后,美苏两国为争夺中间地带国家对非洲进行干预,一些原宗主国也积极干预非洲地区的政治。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的今天,非洲国家要想获得政治的解放就要增强综合国力,坚持人民自决,维护国家发展的独立性,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摆脱原宗主国对自身的政治影响。
文化思想的解放:由于非洲地区长期受到殖民统治的影响,其文化领域不可避免地受殖民文化影响。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非洲国家想要获得文化思想的解放需要一方面消除殖民主义影响,复兴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对文化传统的认同,另一方面则需要批判吸收借鉴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优秀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从而使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非洲国家想要谋求真正的解放,需要同世界其他国家一道,积极参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结合材料中非洲“主要商品出口情况”“法国在非洲……军事行动”“欧洲创建的文明基础”三方面,以及设问“真正的解放”分析,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三方面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