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装……………○……………订……………○……………线……………○………………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165148-2024年湖南高考历史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三 |
总分 |
得分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汉初,御史、丞相使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创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由此可见,汉武帝创立刺史制度( )
A. 扩大了监察官权力 B.拓展了监察范围
C.强化了地方独立性 D.规范了监察行为
2.据史料记载,秦人“畏有司而顺”,楚人“好游侠”“易发怒”。秦末,六国旧地都出现了反秦斗争,其中楚地声势最大,反应最为激烈。这可用于( )
A.证实秦对楚地的统治最为严苛
B.说明秦楚之间文化冲突无法弥合
C.证明秦朝的制度不适用于楚地
D.解释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
3.下表为史籍所载东汉至南朝时期官府掌握的湖南地区户口数和人口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
户口数(万) |
人口数(万) |
东汉永和五年(140) |
64.98 |
281.32 |
西晋太康初年(280~289) |
14.23 |
85.39 |
南朝宋昇明三年(479) |
4.19 |
33.48 |
A.大规模的瘟疫流行 B.战乱异常频繁
C.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D.官府组织移民
4.敦煌文书多见唐中叶以后的雇工契,如唐宣宗大中八年(854)某人雇长工,契约中写明工期和酬劳,规定受雇者必须认真劳作,不得旷工,“若先悔者,罚青麦十驮”。由此可推知当时( )
A.雇工经营成为主要经营方式
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
C.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D.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5.唐末以后出现的新藩镇,其军队主要靠强迫征发而来,难以结成牢固的军人集团。到后周时,中央禁军成为最强大的力量。这些变化( )
A.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重建
B.从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C.促进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D.使重文轻武观念逐渐被接受
6.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语法糅合汉语词汇的形式,开篇曰“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汉族文臣润色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又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说明 ( )
A.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
B.元朝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C.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
D.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
7.清朝新科进士任职意愿向来“以吏、户二部为优选”,而癸卯(1903)、甲辰(1904)两科进士的选择已大相径庭,最终仅有三人流入吏部,担任主事。这一变化 ( )
A.导致了科举制度废除
B.体现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C.改变了中枢决策机制
D.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影响
8.下图为1912年刊登在《时报附刊之画报》上的一则留声机广告,配文为“世界进步——留声器授课”。这反映出 ( )
A.西方商品挤占国货市场
B.西方文化入侵方式更加隐蔽
C.商业营销迎合启蒙需求
D.新型授课手段广受大众欢迎
9.下表为1930年毛泽东对江西寻乌人口成分的调查情况统计。该调查 ( )
职业 |
人口数 |
百分比 |
农民 |
1620 |
60 |
手工业者 |
297 |
11 |
游民 |
270 |
10 |
商人 |
135 |
5 |
政府机关 |
100 |
4 |
地主 |
78 |
3 |
其他 |
184 |
7 |
共计 |
2684 |
100 |
A.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B.有助于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明确了革命的领导力量
D.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农民不愿对同宗同姓的地主展开斗争,认为“卖命不卖姓”。随着土地改革深入,农民中逐渐流行“天下农民是一家”“庄稼人向着庄稼人”的说法。这反映出土地改革( )
A.改造了农村基层组织结构
B.推动了农村宗族观念消亡
C.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D.改变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11.1993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050.9万公顷,比1978年减少1007.8万公顷。农村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达到6417亿元,比1978年增长6.9倍。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C.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D.乡镇企业的大量出现
12.自6世纪末开始,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北方族群大批涌入拜占庭帝国,为使新移民与原住民族和平共处,拜占庭皇帝不得不在新颁布的法律中吸收前者的某些习惯法。据此可知( )
A.斯拉夫人促进了大陆法系的形成 B.北方族群文化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C.习惯法逐步成为罗马法的主要部分 D.拜占庭帝国的立法文化具有包容性
13.18世纪,一些欧洲学者试图探讨人类生而具备的共同特征、社会的起源、宗教的起源,以及人种差异的性质和原因等问题,从而促进了西方人类学的形成。这体现了( )
A.这些学者对人类起源学说的颠覆 B.这些学者对人类知识系统的重构
C.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内在联系 D.人文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相互影响
14.1830年,一位法国人发明的缝纫机获得专利,尽管这种缝纫机是用木头制作的,运转缓慢而又笨拙,但其很快被应用于军用制服生产。这表明当时( )
A.制服生产实现了科学化管理 B.机器发明推动了标准化生产
C.机器生产全面取代了手工劳动 D.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
15.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表示:“世界大乱要求毫不延缓地研究劳资关系中出现的困难,迫使我们把自己家里的事情整顿好。坦白地说,在没有承认工人长期为之斗争的基本权利之前,是不可能经常地、稳定地调整好劳资关系的。”这表明( )
A.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B.美国国内革命形势渐趋成熟
C.世界大战有利于各国改善工人待遇 D.法西斯主义威胁到美国社会的稳定
16.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镇压肯尼亚“茅茅运动”时,每屠杀一名起义者,得花一万英镑。法国为镇压印度支那人民独立斗争所支出的战费高达三万亿旧法郎,差不多等于马歇尔计划拨款的两倍。这两则史实( )
A.揭示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 B.有助于解释殖民统治崩溃的原因
C.有助于衡量英法两国当时的经济实力 D.揭示了亚非拉反殖反帝斗争的正义性
二、论述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顺治十六年(1659),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南怀仁来华,任职于清朝天文历法机构钦天监。南怀仁经常出入宫廷,为康熙帝讲授西学,还奉旨制造火炮。他在以往天主教士著作的基础上,编纂了《穷理学》一书。该书共六十卷,将17世纪欧洲流行的逻辑学教材《亚里士多德辩证法大全疏解》纳入其中,阐释了知识的等级和分类,展现了以逻辑学贯穿诸学科的西学知识体系。从无穷、分数、公约数等数学概念,到赤道、五洲、经纬度等地理问题,该书涉及自然科学的各方面知识。南怀仁还借鉴宋明理学“格物穷理”之说,创造性地使用了许多名词术语。例如,今天通用的“科学”“理论”和“实用”,被他译为“致知”“致明”和“致用”。因清朝有天主教禁令,该书删除了与传教相关的概念和提法。
康熙二十二年(1683),南怀仁将《穷理学》进呈皇帝。康熙帝认为该书内容荒谬不堪,不予刊印。此后书稿散佚民间,几乎被世人遗忘。康熙帝曾说:“赞美天王(主)之西教,与中国教化原不相容。唯西教士能通晓科学,故国家起用彼等,臣民当深体朕意。”南怀仁最终官至工部右侍郎,这是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所获的最高职衔。康熙二十七年(1688),南怀仁病逝于北京。康熙帝下旨表彰,谥号“勤敏”。
——改编自郑天挺《清史》、肖朗《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史上的<穷理学>》等
(1)根据材料,概括《穷理学》内容的特点。
(2)根据材料,围绕南怀仁和《穷理学》,以“人·书·命运”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三、材料分析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1949~1950年,中央发文,确定每年的10月1日为国庆节,在首都及各大行政区中心城市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其他重要城市举行群众游行,并对国庆纪念活动的内容、庆祝方式进行了具体安排。
1950年,第一次国庆典礼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界群众一道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各大城市也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此后,阅兵、群众游行成为国庆活动的主要内容。
1951年,来自苏联、东欧国家及部分西方国家的三百余名外宾出席了国庆庆典。文化部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等为国庆节主要演唱歌曲。
1953年,中央决定,国庆期间地方不再举行阅兵式,只进行群众游行。
1959年,中央发文,明确了当年的国庆口号和宣传重点。相关部门出版了一大批介绍新中国成立10年来主要成就的中外文图书、纪念画册。
1960年,中央对国庆纪念活动进一步规范,取消阅兵式,群众游行与之前保持相近规模。此后,基本形成“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的惯例。
1965年,来自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余名外宾出席了国庆庆典,苏联政府没有派代表团参加。
——改编自张泽宇、岳思琪《1949~1965年国庆纪念活动述论》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1965年国庆纪念活动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9~1965年国庆纪念活动的意义 。(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图2分别是中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中期印度重要城镇分布示意图。
——根据张芝联、刘学荣《世界历史地图集》绘制
材料二 1900年,印度只有略高于总人口10%的人生活在城镇中,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进入20世纪以后,印度城市化呈现出较快发展势头。尤其是独立以后,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到1997年,印度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27.3%。不过,制造业的就业增长率普遍不及城市人口增长率,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很多居民生活在低矮脏乱的棚户区。此外,印度各邦之间城市化水平相差很大,西部和南部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印度政府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例如,从1951年开始,印度对大城市新建工业或扩大工业规模实行许可证制度,鼓励发展小型工业,支持在小城市或农村地区建设国有工业企业,并大力建设新城。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印度城市化进程中的许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改编自俞金尧等《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以后印度城市化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D
据材料可知,汉初御史、丞相使监察存在察无专区、责任不明的问题,而汉武帝创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刺史察一州,明确了监察区域和对象,规范了监察行为,D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对监察制度的规范和明确,而非单纯扩大监察官权力,排除A项;材料中汉武帝对刺史监察对象的规定相对明确和集中,不能简单地说拓展了监察范围,排除B项;刺史制度的设立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非强化地方独立性,排除C项。
2. D
据材料,秦朝统一后关中和关东地区仍存在文化冲突的情况,这也是秦亡的原因之一,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亡教训,部分地区实行分封制以凝聚同姓和异姓诸侯的力量,尊重各个地域文化,维护统治,故选D项;结合史实,秦国商鞅变法后,统治非常严苛,并非单对楚地严苛,且材料没有对比信息,无法得出“最为严苛”,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秦楚文化的冲突,但二者同属于中华文化,其冲突不是不可弥合,排除B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全国,有利于巩固统一和维护统治,同样适用于楚地,排除C项。
3. C
这一时期时间跨度较大,瘟疫流行无法解释,也并非这一时期政府掌握的户口数和人口数急剧减少的原因,排除A项;湖南地区属于南方,在东汉至南朝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战乱异常频繁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民受战乱影响大量南移,湖南地区相对稳定,没有大规模的移民情况,排除D项。
4. B
唐初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政府对人口控制严密,到中期后,均田制崩溃,两税法实行,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雇工增多,敦煌文书中雇工契较多印证了这一现象,故选B项;材料显示出现雇工经营,但无法体现其是主要经营方式,排除A项;小农经济指的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业经营方式,材料体现的是雇佣关系,排除C项;材料只是呈现了雇佣关系,说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快速发展”于文无据,排除D项。
5. A
据材料,唐末以后出现的新藩镇,难以结成牢固的军人集团,到后周时,中央禁军强大,新藩镇无法与强大的中央禁军抗衡,说明中央权力存在加强的趋势,这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重建,故选A项;材料中地方新藩镇军队实力较弱,中央禁军实力较强,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但未从源头消除藩镇割据,排除B项;材料论述的主体是军队实力,与政府行政效率无关,排除C项;重文轻武观念是在宋朝形成,排除D项。
6. A
元朝存在民族矛盾,且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排除B项;儒家正统地位指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王朝正统思想,材料与儒家正统地位无关,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语法糅合汉语词汇的形式,“全面吸收了汉文化”说法错误,排除D项。
7. D
根据题干可知,清朝新科进士任职意愿向来“以吏、户二部为优选”,但癸卯(1903)、甲辰(1904)两科进士中仅有三人流入吏部,这说明吏部不受新科进士青睐,这与清末新政中“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的官制改革措施相关,故选D项。新科进士任职意愿的变化不是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新科进士任职意愿的变化,不能体现统治集团的分裂,也与中枢决策机制无关,排除B、C两项。
8. C
C项正确:据“1912年”“留声机广告”“世界进步”“授课”等信息可知,这则广告不仅宣传留声机的进步之处,而且突出留声机对教育的作用,这说明商业营销迎合当时的启蒙需求。A项无中生有:材料没有将国货与西方商品进行对比,不能说明西方商品挤占国货市场。B项偷换概念:“留声器授课”不能等同于“西方文化入侵”,且留声机讲授的不一定都是西方文化。D项无中生有:材料未涉及大众对留声机授课的态度,不能说明“广受大众欢迎”。
9. D
材料没有涉及对中国革命性质的阐述,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江西寻乌人口成分,“游民”“商人”“政府机关”“其他”等与粉碎国民党的“围剿”无关,排除B项;1930年的江西,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表格是对江西寻乌做的人口调查,未涉及领导力量的明确,排除C项。
10. A
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农民不愿对同宗同姓的地主展开斗争,而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天下农民是一家”“庄稼人向着庄稼人”的说法逐渐流行起来,这说明农民由宗族观念逐渐向村民观念转变,这反映出土地改革改造了农村基层组织结构,A项正确;农村宗族观念至今依然存在,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时期,我国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观念的变化,不能体现出小农经济的特征,排除D项。
11. B
据材料“1993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050.9万公顷,比1978年减少1007.8万公顷。农村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达到6417亿元,比1978年增长6.9倍。”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民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商品经济蓬勃发展,B项正确;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排除A项;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是材料所述的现象,并非原因,排除C项;乡镇企业的大量出现是材料所述的现象,并非原因,排除D项。
12. D
据材料“为使新移民与原住民族和平共处,拜占庭皇帝不得不在新颁布的法律中吸收前者的某些习惯法”可知拜占庭帝国的法律会吸收新加入族群的法律,这说明拜占庭帝国的立法文化具有包容性,D项正确;拜占庭帝国的法律不属于大陆法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拜占庭帝国的法律会吸收新加入族群的法律,与“北方族群文化占据主流地位”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拜占庭帝国的法律吸收了新加入族群的某些习惯法,并未体现“习惯法成为罗马法的主要部分”,排除C项。
13. C
据材料“一些欧洲学者试图探讨人类生而具备的共同特征、社会的起源、宗教的起源,以及人种差异的性质和原因等问题”可知,18世纪,欧洲学者试图探讨人类发展的相关知识,促进了西方人类学的形成,这种探讨是一种理性的思考,促进科学理论的形成,这也是对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深化,所以,欧洲学者的活动体现了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内在联系,C项正确;对人类起源学说的颠覆是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与性选择》,排除A项;这些学者对人类知识系统的重构是对材料的总结,是表象,不是材料的本质,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民族主义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
14. B
据材料“尽管这种缝纫机是用木头制作的,运转缓慢而又笨拙,但其很快被应用于军用制服生产。”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尽管用木头制造的缝纫机较为笨重,但已具有现代缝纫机的大部分特征,且在军用制服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军用制服的统一,说明机器发明推动了标准化生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制服生产的管理,且“实现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机器生产下仍然存在手工劳动,并未全面取代,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实现了紧密结合,排除D项。
15. A
1917年爆发的十月革命,俄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使得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受到更多关注。美国总统威尔逊认识到调整劳资关系的必要性,可见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性影响,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国内革命的形势,且此时美国并未出现国内革命,排除B项;世界大战与各国改善工人待遇无关,排除C项;1922年,墨索里尼发动政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且材料未涉及法西斯主义对美国社会稳定的威胁,排除D项。
16. B
据材料可知,美国、法国在镇压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中花费大量财富,这削弱了其经济实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其殖民统治崩溃的原因,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殖民国家在二战后势力一定程度的衰落,与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无关,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并非英法两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对比,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亚非拉反殖反帝斗争的正义性,排除D项。
二、论述题
17.
(1)特点: 中西汇通、融合(将格物穷理与西方逻辑学相结合);内容丰富,集西学之大成;突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以自然科学为主,删除神学的相关内容。
(2)论题:南怀仁与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融
论述: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逐渐成为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重要桥梁,在中西文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南怀仁是清初传教士的重要代表,因其善治历法、传授西学、制造火炮,积极传播西方科技,而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汇通中西文化。南怀仁编著的《穷理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哲学与自然科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客观上也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是,由于其所展示的以逻辑学贯穿诸学科的西学知识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冲突,因而不被康熙帝所接受,引发皇帝不满。南怀仁的命运因此面临转折和挑战。这说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是有选择性地吸收外来文化,也反映了当时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面临的困境。
南怀仁在华的经历是世界近代科学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他的经历不仅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复杂性,还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政治的紧密联系。
(1)特点:根据材料“将17世纪欧洲流行的逻辑学教材《亚里士多德辩证法大全疏解》纳入其中,阐释了知识的等级和分类,展现了以逻辑学贯穿诸学科的西学知识体系”可知突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根据材料“从无穷、分数、公约数等数学概念,到赤道、五洲、经纬度等地理问题,该书涉及自然科学的各方面知识”可知内容丰富,集西学之大成;根据材料“南怀仁还借鉴宋明理学“格物穷理”之说,创造性地使用了许多名词术语”可知中西汇通、融合(将格物穷理与西方逻辑学相结合);根据材料“因清朝有天主教禁令,该书删除了与传教相关的概念和提法。”可知以自然科学为主,删除神学的相关内容。
(2)首先,阅读材料和设问,拟定论题,根据设问“围绕南怀仁和《穷理学》,以‘人·书·命运’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结合材料内容可拟定论题为南怀仁与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融。其次,结合材料关于南怀仁和《穷理学》的内容,以及所学关于清朝时期中西交流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述,如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逐渐成为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重要桥梁,在中西文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南怀仁是清初传教士的重要代表,因其善治历法、传授西学、制造火炮,积极传播西方科技,而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汇通中西文化。南怀仁编著的《穷理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哲学与自然科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客观上也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是,由于其所展示的以逻辑学贯穿诸学科的西学知识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冲突,因而不被康熙帝所接受,引发皇帝不满。南怀仁的命运因此面临转折和挑战。这说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是有选择性地吸收外来文化,也反映了当时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面临的困境。南怀仁在华的经历是世界近代科学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他的经历不仅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复杂性,还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政治的紧密联系。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
三、材料分析题
18. (1)变化:国庆纪念活动的规模从隆重盛大到逐渐减小;增加歌曲演唱环节;发行中外文图书和纪念画册;逐步规范,形成“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的惯例;出席庆典的外宾规模扩大;苏联初期参加,后期不参加。原因: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一边倒”外交;中国与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抗美援朝;“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国和亚非国家建交增多;三年经济困难;中苏关系恶化。(2)意义:增强人民政治认同;塑造新中国国家形象;构建集体记忆;促进中外交流;协调国际关系;巩固人民政权;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总结历史经验。
(1)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1949~1950年……在首都及各大行政区中心城市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其他重要城市举行群众游行”“1953年,中央决定,国庆期间地方不再举行阅兵式,只进行群众游行”“1960年,中央对国庆纪念活动进一步规范,取消阅兵式,群众游行与之前保持相近规模”可以概括出国庆纪念活动的规模呈现出从隆重盛大到逐渐减小的变化;由材料“文化部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等为国庆节主要演唱歌曲”可以概括出增加歌曲演唱环节;由材料“相关部门出版了一大批介绍新中国成立10年来主要成就的中外文图书、纪念画册”可以概括出发行中外文图书和纪念画册;由材料“1960年,中央对国庆纪念活动进一步规范……基本形成‘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的惯例”可以概括出逐步规范,形成“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的惯例;由材料“1951年,来自苏联、东欧国家及部分西方国家的三百余名外宾出席了国庆庆典”“1965年,来自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余名外宾出席了国庆庆典,苏联政府没有派代表团参加”可以概括出出席庆典的外宾规模扩大以及苏联初期参加,后期不参加。第二小问原因,主要从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的宏观大背景去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可以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开展等角度去分析变化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可以从中国和亚非国家建交增多所以外宾人数增加、三年经济困难使得国庆的规模减小、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使得苏联淡出中国国庆的舞台等角度分析。
(2)意义,通过大型的国庆纪念活动可以增强人民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感,从而塑造新中国国家的形象,构建人民的集体记忆,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邀请外宾参加国庆活动,可以增强中外交流,协调国际关系;国庆纪念活动的宣传可以展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总结历史经验,鼓舞人民的建设信心。
19.
(1)特点:南部和沿海地区城市发展较快;城市化发展水平低;起步晚,发展缓慢;受西方殖民统治影响。
(2)问题:城市人口膨胀,居住条件恶化;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制造业就业增长缓慢;各地域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原因:印度人口增长过快;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水平低,产业以农业为主;社会不平等,城乡及地域发展差距大;殖民统治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
(3)影响:发展中国家作为人口大国,其人口的快速增长为城市化提供了巨大动力,提高了全球的城市化率;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模式,为世界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正确应对和解决。
(1)特点:据材料中城市分布情况可知,南部和沿海地区城市发展较快;据材料“1900年,印度只有略高于总人口10%的人生活在城镇中,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得出城市化发展水平低;起步晚,发展缓慢;据所学可知,印度近代历史受英国等西方国家殖民得出受西方殖民统治影响。
(2)问题:据材料“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很多居民生活在低矮脏乱的棚户区。”得出城市人口膨胀,居住条件恶化;据材料“制造业的就业增长率普遍不及城市人口增长率”得出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制造业就业增长缓慢;据材料“印度各邦之间城市化水平相差很大,西部和南部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得出各地域城市化发展不平衡。
原因:据材料“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得出印度人口增长过快;据材料“很多居民生活在低矮脏乱的棚户区”得出城市基础设施落后;据材料“制造业的就业增长率普遍不及城市人口增长率”结合所学得出工业化水平低,产业以农业为主;据所学受印度种姓制度残余影响社会不平等,城乡及地域发展差距大;据所学可知,受近代史上英国殖民残余影响得出殖民统治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
(3)影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首先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回答。可归纳如下:积极方面:发展中国家作为人口大国,其人口的快速增长为城市化提供了巨大动力,提高了全球的城市化率;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模式,为世界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消极方面:同时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正确应对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