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枣庄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一、基础知识综合 |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小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juǎn得更紧些,把身于quán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______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______,像山泉在______,像波涛在______。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下面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卷
蜷 zhuì chù
B.蜷
卷 chuò chù
C.卷
蜷 chuò zhù
D.蜷
卷 zhuì
zhù
2.填入选段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
A.咀嚼
奔波 澎湃 呜咽
B.品味
奔驰 澎湃 呜咽
C.咀嚼
奔驰 呜咽 澎湃
D.品味
奔波 呜咽 澎湃
3.选段中画线句子的主干提取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上闪烁星星
B.星星好像宝石
C.天上缀着宝石
D.星星缀着宝石
|
二、选择题 |
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既可以消磨时间,又可以延长内心的幸福感,无疑就是阅读。②阅读是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③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时间被一再分割,越来越碎片化,我们迫切地需要从喧哗中抢夺出时间进行阅读。④可以说,唯有阅读能够延展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气质。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5.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社戏》、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和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
B.“记”是古代一种文体,用来记事、记游、状物或表达情感,如《礼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都是现代诗;郭沫若的《屈原》是话剧剧本。
|
三、名句名篇默写 |
6.古诗文默写。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2)受任于_____________,奉命于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3)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名著阅读 |
7.名著阅读。
(1)下面连环画描绘了“汴京城杨志卖刀”的片段,出自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杨志在小说中的绰号为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结合下面连环画提示,补写出①③处的相关故事情节。
|
|
|||||
|
|
|||||
|
|
|||||
|
|
|||||
|
五、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③雁满回塘。
注释: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②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③凫:野鸭。
8.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B.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
C.五六句写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一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情色彩。
D.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9.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六、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
(乙)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
10.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军士吏被甲(同“披”,穿着)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墙壁)
B.肉食者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小大之狱(指诉讼事件)
C.又何间焉(参与)
曩者霸上、棘门军(先前)
D.使人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独自享有)
11.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已而之细柳军
醉翁之意不在酒
B.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登轼而望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其乡人曰
必先苦其心志
12.翻译下列句子。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1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的纪传体史书《史记》。
B.“牺牲玉帛”是古代祭祀文化中的祭品,“持节”“揖”“拜”是与古代礼仪相关的词语。
C.《曹刿论战》对战争场面详加叙述,战前、战后则一笔带过,这样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D.《周亚夫军细柳》写文帝在细柳营两次受阻,从侧面衬托了周亚夫恪尽职守、治军严明的形象。
14.《周亚夫军细柳》一文,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那么,从《曹刿论战》可以看出,曹刿的“真将军”体现在哪些方面?
|
七、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小题。
“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
段梅红
①“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中国文化中自古至今传承着“民以食为天”的警训。然而,当曾经的贫穷、饥饿、匮乏与我们渐行渐远,“吃”便被赋予了许多生理需要之外的社会功能,也有了诸多社会表现,“舌尖上的浪费”就是其中一种。
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对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4个城市的366家餐饮企业开展了长达5年的追踪研究,2018年底,发布了《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食物浪费的严重程度已非“触目惊心”四字所能概括。
③根据《报告》,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中国餐饮业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餐馆的食物浪费量更大,因为这样的场合往往是朋友相见、商务聚会的场所,点餐、就餐往往更注重“面子”。这类聚会还件有大量酒水消费,因而会减少对其他食物的食用,常常导致更为严重的食物浪费。据《报告》,大型餐馆商务聚会类型的平均浪费率高达38%。
④校园也是浪费的“重灾区”。各种供餐方式中,以盒饭浪费最严重,浪费量高达每人每餐216克,约占食物供应量的1/3,换句话说,1/3学生的盒饭被倒掉了。香港《南华早报》也曾刊文指出,内地大学校园里2800万大学生每年扔掉的粮食足以养活1000万人。
⑤要知道,这只是“城市餐饮”这一环节中的浪费。其实在消费前的制作环节,很多浪费行为已经在厨房开始了。比如,不少烹饪食材其实只使用一部分;一些用于吊汤的食材大部分被丢弃;为了口感,极端挑剔地选用食材;为了卖相,很多食材只是入眼而非入口。
⑥如果继续向前追溯,在食物进入市场流通之前,浪费已经出现。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存储、运输和加工等环节造成的损失就在350万吨以上。对此,《经济日报》曾报道,我国每年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环节产生的浪费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⑦或许很多人还未意识到,餐桌浪费不仅意味着大量食物被扔掉,更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时所投入的大量淡水资源、能源、土地以及生产资料等的无效消耗。同时,处理这些厨余垃圾也将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如果我们能够减少或避免浪费食物,那么,每年就会有250万亿升的淡水、113亿千瓦时的电力、18919平方千米的森林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⑧如果美食不可辜负,那么食物就是我们与自然最近的红线,我们有千万种理由让每一粒米、每一叶菜都能最终固于厨房和餐桌。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5.从选文说明内容看,“舌尖上的浪费”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餐饮浪费,餐桌食物浪费、大型餐馆浪费、________________;二是消费前的环节浪费;厨房浪费、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16.第③段中加点的“仅”“就”不能删除,为什么?
1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8.阅读本文后,有的同学深有感触,表示赞同,但也有少数人不能理解,认为现在国家脱贫了,吃喝不愁了,浪费一点无关紧要,有情可原。据此,班级拟开展以“制止餐饮浪费,涵养节俭风尚”为主题的一次辩论会,请你为辩论会拟写一则辩题。
辩题示例:正方,逆境有利于成长
反方:逆境不利于成长
正方:现代社会更需要专オ
反方: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小题。
谁敢动我的杨树
蔡楠
①白杨树替自己准备好了一口棺材。他宁肯死掉也不愿意把双腿锯掉。
②白杨树的腿有毛病。医生说他得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而且双腿开始发生溃疡,需要截肢。不,我还要靠双腿走路,还要靠双腿干活养活妻儿呢!白杨树拐着双腿走出了医院,他在大街上喊道,我宁肯死掉也不把双腿锯掉!于是他在棺材铺订购了一口棺材。
③其实,白杨树不想死,他期待奇迹出现。他四处求医找药,希望民间土法能够治好他的腿。但是奇迹并没有垂青白杨树,老婆和儿女们强行把他送进了医院,截了肢。
④白杨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为治病,家里欠了十多万的债。孩子们都已辍学打工去了。老婆也去了村办工厂给工人做饭。他趁老婆不在家,喝了老鼠药爬进了棺材里。昏昏沉沉的睡了一天,却没死。老婆回家把他拖出了棺材,狠狠地骂着,白杨树你这个没良心的,死都不会死,你干嘛给自己喝假药?
⑤死不了怎么办?那就得活下去。要想活下去,就得给自己找点活。只有干活挣钱还账才是活下去的理由。
⑥白杨树请人在轮椅的后面做了个后备箱。他就滚动着这个特殊的轮椅出现在了大街小巷,出现在了高速公路两侧。他开始捡垃圾。废旧纸、破塑料,矿泉水瓶子……每天都能捡一后备厢。有了一点积蓄,他找到了村委会。他说,古洋河大桥以北的堤坡不能再随便取土了,大堤都挖没了,要是来了洪水怎么办?我给咱看着吧!我也不要工钱,你们就和水利局的说说,我承包两公里的堤坡,种树,种速生杨,承包费照交!
⑦村里和他签了合同。白杨树就在苗圃场订购了树苗,带上了特制的镐头铁锹,爬到了堤坡上。他扔掉了轮椅,摘掉了假肢,露出了粉红的嫩肉,用绳子将空空的裤腿缠上。他就坐在了地上,开始挖坑。白杨树的手就成了脚。他坐在地上,一锹一锹地挖着。他把短短的锹把拄在肚子上,用身体的力量推动铁锹。肚子累了,受不了了,他就换个方式,拿过镐头一下一下地刨。阳光照过来,还有风沙吹过来。白杨树的脸上有了汗有了土有了泥,汗水流下来,流到了嘴里,牙碜的不行;流到了地上,砸在新挖出来的土上,一砸一个窝儿。
⑧坑挖好了,白杨树种上了第一棵树。他拎着塑料水桶,爬着去古洋河里取水。他的腿没了假肢的保护,嫩肉被胶土咯得生疼。那疼是坚持不住的疼。他手去摸腿,前面失去了依托,人一下子就滚到了河沟里。灌满水,他拉着拧上盖子的塑料桶,一下一下地往堤坡上挪。他的身后是一溜湿淋淋的红水印。爬上来了,他把水灌进了树坑。小树吸了水,冒出了嫩芽。白杨树也觉得自己真正的从棺材里爬出来,像小树一样,活过来了。
⑨白杨树开始了长达8年的种树生涯。八番寒暑,他用坏了的铁锹有几十把,磨烂了的手套堆成了小山,两条曾经细皮嫩肉的残肢也长满了厚厚的老茧。堤坡成了他的家,也成了他的乐园。那里变成了一片白杨树林。绿荫覆盖,鸟雀鸣唱。林下连着白洋淀的古洋河水,水平如镜,清澄透明,偶尔有鱼跃出水面,惊得蛙声一片。白杨树在堤坡的树林里爬着,走着,转悠着,他搂着粗大的树干,像搂着自己的儿女。
⑩不,比自己的儿女还亲。树不让他生气,儿女却让他生气。这不,长大了的儿女带着一支砍伐队来树林里找他了。儿女说爹,你看这树大了,该用他换钱了!白杨树把轮椅转过去,背对着儿女说,咱们的债务不是你娘和你们都还上了吗?还急着要钱干什么?儿女说,我俩在城里每人按揭了一套楼房,想用这钱交首付呢。爹,你看,这两百亩白杨树林,最小的树也值100块呢!
⑪白杨树就又把轮椅转过来,看着已经成年的孩子们。他说,种树的时候我是想有一天能用树换钱。可孩子们,现在我不了。我一棵树也舍不得砍了,你们没看出来这古洋河、这鱼儿,还有这鸟儿,需要这样一片树林吗?还是留下吧,留下比砍了重要!
⑫儿女们早就和商家谈好了价钱,他们不砍就没有了面子,当然也没有了房子。他们就带着砍伐队绕过白杨树,向树林深处走去。白杨树就扔了轮椅,立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双腿又健康如初了。他跑到人们的前面,大声喊道,你们谁敢动我的杨树,我就动谁的脑袋,然后自己㩋下自己的脑袋,反正我的棺材早就准备了多年了——
⑬众人惊在了那里。他们看见一把磨秃了的铁锹攥在白杨树的老手上,寒光一闪一闪的。
(选自《芒种》2021年第2期,有删改)
19.通读全文,用精炼的语言在(1)(2)处补全小说的主要情节。
腿病截肢→绝望自杀→捡废品包堤→(1)_______
→种白杨树→(2)______
20.作者给主人公取名“白杨树”,有什么用意?
21.第⑨段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2.小说中人物动作是人物心理的外显与心灵的投射,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谈谈第⑩⑪段中两个加点“转”字分别表现了白杨树怎样的心理。
(1)白杨树把轮椅转过去
(2)白杨树就又把轮椅转过来
23.小说的结尾有何妙处?
|
八、作文 |
24.以“做一个阳光男孩”或“做一个阳光女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记叙、抒情、议论皆可,文体特征鲜明;(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A
2.C
3.B
【解析】
(1)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蜷”意思是身子卷缩,用在第二个空比较贴切,排除BD两项;“缀”是缝、补缀的意思,应该读zhuì;“矗立”意思是高耸直立,“矗”应该读chù;故选A。
(2)
此题考查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咀嚼”将食物放在嘴里慢慢地嚼,“品味”意思是尝试滋味,此处应该用“咀嚼”;“奔波”意思是忙忙碌碌地往来奔走,“奔驰”意思是(车、马等)很快地跑,“奔驰”符合此处语境;“呜咽”形容水、风等的声音凄切,“澎湃”形容波浪猛烈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形容山泉声用“呜咽”呜咽,形容波涛声用“澎湃”;故选C。
(3)
此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这个句子中“天上闪烁的星星”是主语,“天上闪烁的”是定语,“星星”是主语中心语;“好像”是谓语;“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是宾语,“黑色幕上缀着的”是定语,“宝石”是宾语中心语。句子的主干为“星星好像宝石”,故选B。
4.D
【解析】
D.搭配不当。“提高”与“气质”搭配不当。可改为: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并提升个人气质。
故选D。
5.B
【解析】
B.《礼记》是儒家经典书籍。标题是的“记”不是文体。故选B。
6.
思而不学则殆
败军之际 危难之间
出淤泥而不染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7.
《水浒传》
青面兽
杨志几乎花光了所有的银钱,才得到了一个见太尉高俅的机会。可谁知高俅收了好处,却根本不听他解释,一顿怒骂,还把他赶了出去。
牛二知道这确实是把好刀,可是不想付钱就占为己有,便伸手去夺。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1)“汴京城杨志卖刀”的情节属于名著《水浒传》里的重要情节,故应填《水浒传》;杨志在小说中的绰号为“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2)本题要结合“杨志卖刀”的故事情节,进行图文转换,注意图中的人物动作提示。通过图一中的高大的石狮子,判断此地为太尉府,人物杨志低着头落魄的样子,情节可以描述为“杨志几乎花光了所有的银钱,才得到了一个见太尉高俅的机会。可谁知高俅收了好处,却根本不听他解释,一顿怒骂,还把他赶了出去”;
图三画中是杨志和牛二,牛二想抢夺宝刀,可以描述情节为“牛二知道这确实是把好刀,可是不想付钱就占为己有,便伸手去夺”。
8.C
9.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离乡的羁旅孤寂之苦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析】
(1)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C.“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不仅纯然写景,诗人看到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的景象,怀乡的情思油然而生;
故选C。
(2)
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
10.A
11.D
12.(1)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2)于是文帝就派使臣持符节诏令将军。
13.C
14.曹刿有深谋远虑;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善于在战场上抓住时机,是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家。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解释。A.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壁:营垒。故选A。
(2)
A.之:到,往,动词/的,结构助词;
B.以:凭借,介词/因为,连词;
C.而: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D.其:都是“他的,代词”;
故选D。
(3)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
(1)惠:恩惠。徧:同“遍”,遍及。从:顺从。
(2)乃:于是,就。使:派。使:使者。节:符节。诏:诏令。
(4)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C.《曹刿论战》对战争场面是略写,一笔带过;战前、战后却写得极为详尽,突出“论”这个重点,故选C。
(5)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有远大的谋略;
从“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可以看出,曹刿深谙取信于民的道理;
从“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可以看出,曹刿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善于抓住战机,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15.
酒水浪费
校园浪费
16.不能删除。“仅”“就”表限制,强调仅仅是我国城市餐饮业的餐桌食物浪费量已经很大了,说明还有其他方面的浪费。去掉与原文不符合,“仅”“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了校园浪费很大。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18.示例:正方:当今中国,我们应该有餐饮浪费的自由。反方:当今中国,我们不应该有餐饮浪费的自由。
【解析】
(1)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
1)结合第3段“大型餐馆的食物浪费量更大,因为这样的场合往往是朋友相见、商务聚会的场所,点餐、就餐往往更注重‘面子’。这类聚会还件有大量酒水消费,因而会减少对其他食物的食用,常常导致更为严重的食物浪费”,归纳答案:酒水浪费;
2)结合第4段“校园也是浪费的‘重灾区’”,归纳答案:校园浪费。
(2)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或生动的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或生动性。“仅”“就”。“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1800万吨”,强调仅仅餐桌这一项,浪费量已经很大很大,如果去掉,就无法凸显别的方面还有很大的浪费。这些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校园也是浪费的‘重灾区’,各种供餐方式中,以盒饭浪费最严重,”这是举例子。“216克,约占食物供应量的1/3”“内地大学校园里2800万大学生每年扔掉的粮食足以养活1000万人”,这是列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了校园也是浪费的“重灾区”,校园浪费很大。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4)
本题考查拟写辩论会的辩题。辩题要围绕“制止餐饮浪费,涵养节俭风尚”的主题,确定正方、反方。例如:正方:浪费一点粮食情有可原。反方:粮食一点都不能浪费。
19.
坡堤挖坑
舍命护树
20.“白杨树”既是主人公名字,也是他种植的树木的名称。暗指他把自己辛勤种植养护的白杨树看作自己生命一般重要,突出他的责任担当的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质。
21.这一美好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表扬人物快乐愉悦的心情。暗指“白杨树”用自己的辛勤努力给坡堤带来的变化。
22.(1)表现出白杨树对女儿的愧疚之情,觉得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女儿的要求。
(2)表现白杨树内心的坚决,坚决保护这片林地不作丝毫妥协的决心。
23.结尾刻画了白杨树舍命护树的场面,让故事陡生波澜,给人强硬的震撼。突出了老人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家庭利益也要为家乡留下一丝青山绿水的美好心愿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解析】
(1)
本题考查信息梳是理能力。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在相应的位置找准内容概括作答即可。
第一空:此处概括的内容在“捡废品包堤”这一情节后、“种白杨树”前,对应的是第7自然段,这一节是白杨树老人在坡堤上挖坑刨土准备种树的过程。再仿照给出的例子,用4-5个字概括出主要内容:坡堤挖坑;
第二空:此处内容发生在“种白杨树”之后,对应的是10-13自然段,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是儿女们在大树成长后准备伐树购房却遭到白杨树死命阻拦。用4-5字可概括为:舍命护树。
(2)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白杨树”是主人公的名字,作者这样的取名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再联系主要内容,故事主要写老人种植、保护白杨树的故事,所以给主人公取名“白杨树”能体现故事的主要内容;在主题的表现上,以树作人名,似乎寓示着人即树,树即人,人把树当成了自己的生命。这便充分体现了主人公为给家乡留下蓝天绿水的护树的担当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根据上述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3)
本题考查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表现主题。
线句描写的是“绿荫覆盖,鸟雀鸣唱,水清澄澈,鱼跃蛙鸣”的美景,这是白杨树老人辛苦8年营造出的新的环境,美丽、和谐,充满诗情画意;这优美的景色表现的是白杨树老人内心的愉悦、快乐,为这片林子给家乡带来的新的变化而高兴;表现了他通过劳动给坡堤一带来的改变,这也是他后来坚决不让子女们卖钱的原因。
(4)
本题考查关键字词的赏析。
(1)第一处的“转”出现在老人面对孩子提出用树换钱时。从前文知,为了给他治病,“家里欠了十多万的债。孩子们都已辍学打工去了。老婆也去了村办工厂给工人做饭”,这让老人觉得他亏欠家人很多,心有愧疚。所以面对孩子的意见,他虽然不同意卖树,但内心却又无法直接面对,所以“转”过去,不忍心看到孩子的失望与难过。
(2)这一处的“转”出现在孩子们不肯放过那些成长的树木,执意要砍伐。老人虽然觉得有愧于他们,但对家乡的责任与担当,对青山绿水的维护,让他觉得必须让孩子们曾是死心。于是转身直接面对孩子,直面问题,表达的是他坚定的护林之心。
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5)
本题考查结尾的妙处分析理解。可从内容、结构、主旨情感体现等方面分析。
内容上,这段刻画的是老人用自己生命来保护树木的情景特写,给人内心以强烈的震撼,震撼于老人的坚决;
从主题情感上,这一特写场景正是老人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表现;
从结构上,这一段并没有总结全文内容,而是意犹未尽,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耐人寻味。
根据上述分析回答,注意言之有序。
24.例文
做一个阳光女孩
我,一个16岁的少女,拥有火有般的蓬勃朝气,钢一般的坚强意志,是一匹不肯服输、不怕挫折的骏马。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有多少次跌倒,就多少次爬起。我用执著的画笔涂画自己的人生,就像那一次……
那是一次考试,而我又创下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成绩,我懊悔,我自责,我甚至恨自己,为什么那么不争气……所有的痛苦,所有的自责,字化作那无情的泪水,流过我冰冷的心……
“跌倒了,爬起来!”抬起头,只见老师站在我的面前。“怎么,这点小困难就把你吓倒了?乐观一点,人生怎么可能天天都有阳光,日日都有云彩呢?经历了阴云和暴雨,阳光、云彩不是更加迷人吗?这点失败算什么?它只是你人生中一粒小小的垫脚石。只要你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拼搏,又何愁成功不会降临呢?”“老师,……”我看到老师的眼里充满了肯定与期待。
的确,成功只垂青那些不怕困难,执著追求的人。不经过火的锻炼,又怎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如果在这点困难面前我就倒下,我又是何等懦弱。跌倒了,又怎样?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后,一蹶不振。如果在错过阳光时我哭泣,那么我又要错过群星了。
正确面对失败,让我更加看清自己,我便不会泪蒙双眼,在错过阳光后又失去了月光,在失落秋天后,又荒芜春天。跌倒算什么?切莫垂头丧气,即使我失去一些机会,我还拥有未来,那么,跌倒了,又怎样?咬咬牙,爬起来。
我坚信,我永远是个阳光女孩。
【解析】
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题目“做一个阳光男孩(女孩)”,“阳光”本义指日光,太阳光;也喻指性格上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活泼有朝气。行文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做一个阳光的人,阳光的人是什么样?有什么特征?怎样做一个阳光的人?为什么要做一样阳光的人?由此可以引出写作的思路,如阳光可以是快乐、是温暖、是向上、是力量、是执著、是勤奋、是乐观、是善良、是率真等等,这几个词义都可以作为写作方向,选择其中最熟悉的一个角度来写作。
二文体选择。这篇作文适合写写人记事的文体,要写出“阳光”的比喻义。可以通过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来表现男孩(女孩)的“阳光”。可以以记叙文字为主,但要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夹叙夹议,或者先叙后议;也可以以议论为主。写作时应避免“阳光”这个词语的反复出现,可以用文字来体现这两个字,在结尾一段点出这一主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