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196275-四川省雅安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根据语境,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春种一粒粟(shù),秋收万颗子。任何付出,都会在时间的坐标轴(zhóu)上得到回应。
B.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进,重温“五四”运动宝贵精神财富,就是为了让广大青年人能从历史中汲(xí)取前行发展的力量。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要有前行的指路灯。“五四”精神就是那盏(zhǎn)明灯,将指引青年走向未来奋斗前进的正确方向。
C.在中国斡(wò)旋下,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实现和解,为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实现睦(mù)邻友好树立了典范。
D.国家博物馆的金步摇玻(bō)璃杯、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玩偶、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面具冰激凌(níng)等文创产品热卖,让原本只可远观的文物形象变得可亲可感。
2.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布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进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B.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C.母亲沉痛的三言俩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D.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园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 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深刻总结国内外民族工作经验教训、深刻 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趋势,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这一重大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巩固和 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
A.引领 洞察 拓宽 指明
B.引导 观察 拓宽 阐明
C.引导 洞察 拓展 指明
D.引领 观察 拓展 阐明
4.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B.《热辣滚烫》中的主人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更为当代社会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正能量。
C.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如履薄冰,越要居安思危,决不能犯战略性、原则性错误。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主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传播能力建设。
B.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突破多项技术难题。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背盆地”预选区,实施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以和为贵、立己达人的中华传统文明,践行于波澜壮阔、砥砺前行的中国实践,契合世界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共同理想。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B.冬奥会、冬残奥会申办成功以来的几年时间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始终引领筹办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C.2023年7月成都大运会期间,大运村设置了书法、国画、蜀绣、传统乐器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互动体验》项目,其中《汉服体验》项目备受外国运动员的喜爱,他们纷纷前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D.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网树的山岗,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
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④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
⑤丘陵之间,蜿艇着一条修好了很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④⑤① C.③①④⑤② D.②③④①⑤
8.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通过祥子“三起三落”后变成行尸走肉的故事,作者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B.《昆虫记》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充满了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C.鲁迅评论吴承恩《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从文学角度讲,猪八戒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他性情憨直,奸懒谗滑,挑拨离间,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谄媚。如在“三打白骨精”中猪八戒就表现出了性情憨直的一面。
D.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大量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书中塑造了毛泽东、朱德等一大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的群像。
二、名著阅读
9.阅读语段、完成下面试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上面语段画横线句子中的“他”是谁?请联系原著选择概括鲁迅先生与“他”交往的两件事。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①我们从没有做过上大学的梦。因为我们村从来就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小学上得也不安稳,谁的家里需要劳力,马上就叫他们的孩子辍学。所以,我们一个班本来有13个人,到了五年级,就剩下我们5个人了,而且都是本家。在村里,没有我们不敢办的事,都说我们“捣蛋得欺天”,就连班主任也被气病了,回城里看病再也没回来。
②过了好几个星期,学校就换了同村同族的王敬民来教我们。别看他比我们大十几岁,却是我们的晚辈。论辈分,我是叔叔,王连喜他们四个就是爷爷了。王敬民的课讲得很有意思,以故事开路,先吸引住你,再往下讲课,我们真的很欢迎。可是一让做作业,我们就不高兴了,因为我们已经两年没有做过作业了。他给我们都打了不及格,又在课堂上批评,我们可恼火了。王连喜就喊:“过来,过来,我是你爷爷,我叫你过来。”因为我们村就一个族,村里老人对辈分还挺重视的。王敬民无可奈何地走过来,按照我们的要求把腰弯下,我们伸出食指和拇指弯成一个圆,每人在他头上弹了一下。王敬民夸张地哎哟着,说:“你们这些捣蛋虫!”
③第二天上课,王敬民突然说:“你们想不想上大学去?”上大学去?是不是昨天我们下手太重把他弹成了神经病?我们有上大学的命?再说,才上小学五年级,离大学还差十万八千里。我们就笑嘻嘻地说:想是想,就是太空想。王敬民一下子摆出了晚辈人的随便来,大喊:走!咱上大学去。不由分说,拉着我们上了一辆开往城里的客货两用车。看着两边的树木飞快朝后跑去,我们可得意了,上不上大学先不说,这次旅游要比掏鸟窝、挖田鼠洞、捉水蛇有意思得多了。
④没想到王敬民真的领我们去了全省很有名气的一所大学。嗨,这真是从没见过的好地方!首先那个大门就气派得叫人吃惊。汽车来了,电动栅栏门会缩起来让路。绿茵茵的草地上伸着长颈灯,路边一丛一簇鲜花的香味沁人心脾。高大的楼房装饰着美丽的玻璃幕墙,像是神话宫殿一般。教室里,大学生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讲课;图书馆里,好家伙,一格格、一柜柜的书本快把我们的眼睛看花了;实验室里,瓶瓶罐罐整齐摆放,不知名的仪器高高低低,酒精灯吐着蓝色的火苗。还有那宽阔的体育场上,篮球、足球、排球飞上飞下……大学真大呀,大学真美呀!我们的心被震撼了,一张张小脸严肃起来,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在血管里膨胀。
⑤王敬民说:“咋样?”
⑥王连喜说:“这个……这个……真是比天堂还好啦。”
⑦我说:“让我在这个地方过一天就美啦。”
⑧王敬民说:“这里边出来的大学生,机关、学校、工厂、解放军都抢着要,为啥?人家有本事,有出息。自己工作稳定还不说,还光荣,为国家做贡献。像咱们村借用具农场的自动收割机,就是这所大学发明的。那还算是个小发明,这里一年大小发明几百顶!你们是想窝在家里一辈子种田呢,还是想上大学,做大事,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过上更好的日子?”
⑨我们一时忘了自己是长辈的身份,一起回答:“想上大学!”
⑩王敬民说:“那就好,要想上大学,得靠自己用心,得靠自己吃苦!”
⑪当我们琅琅的读书声响彻小村上空时,去地里劳动的好多人都拐过来看热闹,说:“王敬民真有本事,咋把这几个捣蛋泥猴制服了?”
⑫一晃六七年过去了,我们5个同学真的都考上了大学,每逢回家过年,都去看望王敬民老师。我们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王敬民老师开玩笑说:“别这样,你们还是长辈呢!”
(摘自《初中生之友》,有删改)
10. 请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简述理由。
11. 作为老师,王敬民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12. 请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简要赏析第⑪段画横线的句子。
13. 阅读了选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简要谈一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人工智能作为工业4.0时代的技术代表,已经深深嵌入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2023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世和持续迭代升级,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在很多专家看来,这不仅仅是技术赋能教育的简单相加,更是教育理念与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②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2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显示,目前大部分教师已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具体的应用主要在备课和管理阶段,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③广州奥林匹克中学教师李可丹的地理课堂上,她借助“智影”生成数字人和课堂导入视频。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李可丹打开AI绘画工具,让学生写出地貌特征的描述提示词,根据提示词生成图片,一场关于地貌的课堂人机对话随机展开。在学生不断补充和修改关键词后,喀斯特地貌最终完整呈现在大家眼前。
【材料二】
①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以来,大学和职业院校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仿真实训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学阶段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虚拟实验室也不断推陈出新,日趋成熟。
②就连小学和幼儿园也紧跟趋势,主动创新。以深圳、广州这两个城市的小学和幼儿园为例,通过整合数字技术合成技术打造“人工智能科创教室”“无边界科创空间”“AR智慧教室”等新颖的学习空间,变革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小朋友充分感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学习乐趣。
【材料三】
①科技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无尽的可能性,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这些工具,也要以此促进自身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的产生。
②“既然人工智能在知识传输上有更出色的表现,那么教师应该怎么教?”作为北京十一学校人工智能实验课程的主讲教师,郑子杰常常思考这个问题。“相比较传授知识和提升分数,我更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合作和沟通能力等,这些能力单纯靠智能工具是无法培养的。”郑子杰说。
③在郑子杰的课堂上,学生孙公博萌生了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古代碑帖进行修复的灵感,他把张猛龙碑作为研究对象,在郑子杰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关于图像修复和图像翻译的研究资料,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算法来实现修复工作。去年5月凭借这一成果,他夺得了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世界杯”——2023年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机器人与智能机器”项目的奖项。
14. 上述材料的说明对象是 。
15.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中小学阶段必须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
B.人工智能实验课程教师郑子杰认为,学生综合能力单纯靠人工智能工具是无法培养的。
C.材料一中,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人工智能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D.三则材料从不同方面说明在科技发展中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课堂变革和教学方式变化,以及教与学观念的变化。
16.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能否去掉?请任选一个,简述你的理由。
我更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合作和沟通能力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中国正能量,激荡青年一代的奋斗力量
任一边
①近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550件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一个个以新媒体传播向上向善力量的网络精品,记录下平凡英雄的榜样故事,映照着当代青年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他们生机勃勃又胸怀大志,他们风华正茂又脚踏实地。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中,他们以砥砺奋进的新风貌鼓舞着更多年轻人勇毅前行。
②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追逐青春理想,烙印奋斗足迹。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富有活力的身影奔忙在各行各业,在基层、在部队、在赛场……他们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青春之力托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③我们看到《中国健儿闪耀亚运赛场》,体育健儿用拼搏的汗水浇灌体育梦想;我们看到《环球网评:在共情与共鸣中刻画感恩奋进青年群像》,三十余位青年用奋斗承担青春使命之责、用奋斗谱写青春华章;我们看到《与时代共奋飞》,人民空军守卫安宁,守护幸福,担当使命,展现不负期望、高飞远航的追求;我们还看到《强我中华青春争先——新时代好青年奋斗故事短视频征集活动》带动青少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为中国发展挺膺担当……中国正能量,点亮了一代青年人的理想之灯,勾勒出真实生动的青春模样。人性的光芒与奋进的步伐辉映着青春的底色,更见证着时代的更迭与社会的进步。
④积极健康,向上向善,年轻一代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活力汇聚起正能量的新主场。《工作的意义,拿捏住了!》展现出当代青年为了理想付出努力,从工作中获得生活的快乐;《人才花开的长沙,繁星点缀的城市#长沙人的朋友圈#》用来自五湖四海的创新热情,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2023年终盘点】感谢生活中每一位发光者》让一件雨衣传递微小善意,小小的举动,大大的温暖。点点星光汇聚成炬,传递正能量,不仅是最美的青春瞬间,也是追求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在平凡生活中,中国正能量激励每一位积极进取向上向善的中国青年。
⑤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描绘着我们一步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场景,以网络正能量融入青年、塑造青年、感召青年,引领广大青年人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绽放绚丽的无悔青春。
(选自“人民网·观点频道”,有删改)
17.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多次举例论证在中国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中国正能量,这些中国正能量激励着青年在各行各业都做出应有的贡献。
B.本文的中心论点可以概括为中国正能量是激励青年一代奋斗的力量。
C.本文在论证过程中通过大量的摆事实、讲道理,逐层递进、充分阐释了青年一代在中国正能量的感召下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磅礴力量。
D.本文③④两段中所举的事例可以调换,都是证明中国正能量对年轻人的激励。
18. 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19.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平凡且有正能量的人物,请你选择一个可以作为本文论据的“正能量”事迹,作简要概述。(80字左右)
四、名句名篇默写
20.用原文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2)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3)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4)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王湾)
(5)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先锋。先锋们用精神与气质谱写了各个时代的华章!他们或积极进取,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道出为实现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他们或心怀黎民,如白居易在《卖炭翁》中用“满面尘灰烟火色, ”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辛苦劳作的形象,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他们或至死不休,如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的“ , ”,表明诗人愿意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五、选择题
21.过零丁洋
文天祥(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诗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国家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中,“惶恐”和“零丁”反复出现,这是诗人写作诗歌时为了讲究句式整齐和前后呼应而采取的手法,只起了押韵的作用。
D.全诗饱含沉痛悲凉的感情,既叹国家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难困厄渲染到极致。尤其最后一句由悲而壮,慷慨激昂,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出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2. 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草色入帘青 征于色,发于声
B.阅金经 苏、黄共阅一手卷
C.中通外直 政通人和
D.陶后鲜有闻 尤鲜肥滋味之享
23. 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苏武①
单于②欲因此时降武。律③谓武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拥众数万,马畜弥山④,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何以汝为见!”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乃幽⑤武,置大窖⑥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⑦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⑧上无人处。
久之,单于使陵⑨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节选自《史记·苏武传》,有删改)
【注释】①[苏武]字子卿,西汉大臣,出使匈奴,因部下副中郎将张胜参与匈奴内部事务,受牵连,被扣留,十九年后方获释回汉。②[单于]匈奴首领。③[律]卫律,西汉官员,后投降匈奴。④[弥山]满山。⑥[幽]囚禁。⑥[窖]地穴。⑦[旃毛]毡毛。⑧[北海]今贝加尔湖。⑨[陵]李陵,西汉将领,兵败后无奈投降匈奴。
24. 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25. “泣下沾襟”意思是眼泪落下,浸湿了衣襟。李陵为什么要哭泣?请结合文意简答。
七、作文
26.阅读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提到《山海经》《天演论》对自己人生的影响;《红星照耀中国》中写毛泽东常读《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盛世危言》是他最喜欢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保尔最爱看的小说是《牛虻》,书是他坚定革命信仰的一种利器……
初中三年、必定有一部经典名著、一篇文章、一首诗、书中的一句话对你的生活、学习、人生观产生过深刻影响。
请以“与书为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写在作文卷第一行的中间位置;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写出你自己的深切感悟,写出真情实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④语言规范,不要使用网络语言,不得抄袭套用本试卷上的阅读材料;⑤文中不得出现影响作文评价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⑥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给字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
该题考查字音辨析。
A.粟(shù)——sù;
B.汲(xí)取——jí;
D.冰激凌(níng)——líng;
故选C。
B
该题考查字形。
A.接进——接近;
C.三言俩语——三言两语;
D.园满——圆满;
故选B。
C
该题考查词语运用。
①空:“引领”伸颈远望,多形容期望殷切;引导;带领。“引导”指带领,使跟随;启发;诱导。“引导”更侧重于方向性的指导,而“引领”则更偏向于具体的指导行为。这里所填的词要来描述如何使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共同理念,更侧重于方向性的指导,因此应填“引导”;
②空:“洞察”指通彻清楚地察知。“观察”指仔细察看;审视。“洞察”更强调对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而“观察”则更偏向于一般的察看。这里涉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强调的是对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因此这里应填“洞察”;
③空:“拓展”指开拓,扩展。“拓宽”指扩大;加宽。“拓展”表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大和发展,而“拓宽”虽然也有扩大的意思,但更侧重于宽度的增加。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因此这里应填“拓展”;
④空:“指明”表示指点明白;明确地指出。“阐明”指把深奥的道理讲明白。“指明”强调的是清晰地指出前进的方向;“阐明”虽然也有说明清楚的意思,但更侧重于对抽象道理的详细解释。这里要体现的是明确地指出党的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因此这里应填“指明”;
故选C。
A
该题考查成语运用。
A.趋之若鹜:原意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是贬义词。用来形容艺术爱好者争相观摩齐白石画展,褒贬误用,使用有误;
B.坚忍不拔:形容在困境中依然坚守自己的志向,努力奋进,不轻易放弃。用来形容《热辣滚烫》中主人公面对挑战时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高度赞美之情,使用正确;
C.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用来鼓励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并发展小的灵感,用在这里体现了坚持的重要性,使用正确;
D.如履薄冰:指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此句用来提醒人们在取得成绩时也要保持谨慎,使用正确;
故选A。
D
该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能力建设”后面加上“的迫切要求”,以补全句子结构。
B.句式杂糅。“根据……显示”和“……数据显示看”两种句式混杂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应去掉其中一个。
C.语序不当。应把“实施”与“首次”对调。
故选D。
B
该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A.有误。依据对“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的理解可知,括号内的内容是对“腹白”的解释,所以,应改为“腹白(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很小”。
C.有误。依据句意可知,“中国文化互动体验”和“汉服体验”均为活动名称,不是书籍名称,不应使用书名号,而应使用引号。
D.有误。依据句意可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个分句应是“证明”的结论,而“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成了因果关系。如果使用冒号,后面的内容就都是结果了。所以,应把冒号应为逗号。
故选B。
D
根据前后句描写内容、观察次序及句子之间的相邻关系来确定顺序。当无法判定整体的语句关系时,从时间、空间、逻辑等关系,找最容易判断的两句两联,然后,借助选项,用排除法找出答案。如第④句“最远处”和第①句“稍远处”衔接最紧密,⑤句“丘陵处”衔接①句中“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据此,一下子排除了ABC,再借助D项的排序看一下是否顺畅。通过比较,ABC均不恰当。故选D。
C
该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及人物形象的准确理解。
C.本选项在分析猪八戒人物形象时存在错误。猪八戒性情憨直的特点虽然存在,但“奸懒谗滑,挑拨离间,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谄媚”并非其主要或典型特征,且“三打白骨精”中猪八戒并未表现出性情憨直的一面,反而有挑拨离间的行为。因此,该选项表述有误。
故选C。
二、名著阅读
范爱农示例:东京初识与误会:鲁迅与范爱农在东京初识时,由于范爱农在老师徐锡麟被杀后,鲁迅坚持主张发电报给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而范爱农因为对鲁迅心有成见,所以反对发电报,并表现出强烈的愤慨和直率的性格,这让鲁迅感到他“很冷”,并产生了误会。故乡重逢与叙旧:多年后,鲁迅与范爱农在故乡重逢。此时范爱农因故失业,生活困顿,靠教几个小学生糊口,但他依然不改其孤傲倔强的脾气,也不喜欢当时社会充满的虚伪。两人一起喝酒叙旧,谈起了各自的生活和经历,鲁迅逐渐理解并同情范爱农的遭遇和性格。
该题考查名著阅读。
《范爱农》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范爱农——与作者鲁迅是同乡,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认识。1912年,范爱农溺水而亡。他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虽是身处逆境,穷愁潦倒,但他斜眼看人的渺视目光,总是透出他傲岸不群的豪爽和自尊。他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鲁迅先生疑心他是自杀的。
第一问:
根据选文“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可知,他是范爱农。
第二问:
《范爱农》一共围绕范爱农写了四件事:徐锡麟事件、酒楼里叙旧、报馆案风波和范爱农之死。选择概括鲁迅先生与“他”交往的两件事即可。
示例:
(1)范爱农由于没钱上学,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只得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革命的前一年再次遇到鲁迅,两人熟识了,范爱农解释了为何当年与鲁迅作对,鲁迅表示歉意,两人冰释前嫌成为好友。
(2)绍兴光复后范爱农十分高兴,来找鲁迅去绍兴,鲁迅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当监学,工作认真勤奋。
三、现代文阅读
10. 上大学去11. ①热爱学生。对学生的不敬毫不计较。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上大学”的梦想。②教学有法。讲究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③教育有方。对于这群调皮捣蛋的学生,采用激励的方法,带他们去参观大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12. 第⑪段画横线的句子通过描写村民们对小孩子们读书声的惊异和夸奖,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在王敬民老师的引导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的,进一步突出了王敬民老师的教育成果和孩子们的成长。13. 示例:阅读选文后,我获得了以下启示:首先,学习需要用心和吃苦,这是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其次,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动摇自己的决心。最后,我们应该感恩那些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人,他们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力量。
10. 该题考查拟写标题。
根据第①段中“我们从没有做过上大学的梦。因为我们村从来就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小学上得也不安稳,谁的家里需要劳力,马上就叫他们的孩子辍学”可知,因为生活环境,我们从没有做过上大学的梦。结合第③段中“第二天上课,王敬民突然说:‘你们想不想上大学去?’上大学去?是不是昨天我们下手太重把他弹成了神经病?我们有上大学的命?再说,才上小学五年级,离大学还差十万八千里。我们就笑嘻嘻地说:想是想,就是太空想。王敬民一下子摆出了晚辈人的随便来,大喊:走!咱上大学去”,第⑨段中“我们一时忘了自己是长辈的身份,一起回答:‘想上大学!’”可知,王敬民引导我们开启大学梦。结合第⑪段中“当我们琅琅的读书声响彻小村上空时,去地里劳动的好多人都拐过来看热闹,说:‘王敬民真有本事,咋把这几个捣蛋泥猴制服了?’”可知,我们为上大学开始努力学习。结合第⑫段中“一晃六七年过去了,我们5个同学真的都考上了大学”可知,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5个同学真的都考上了大学。据此分析可知,“上大学去”既是行文线索,也是中心事件,同时,表现了王敬民老师的教育成果和孩子们的成长,暗示了主题。因此可以以此为标题。
11. 该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根据第②段中“王敬民的课讲得很有意思,以故事开路,先吸引住你,再往下讲课,我们真的很欢迎”可知,王老师讲究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由此可知,他教学有法。
根据第②段中“王连喜就喊:‘过来,过来,我是你爷爷,我叫你过来。’因为我们村就一个族,村里老人对辈分还挺重视的。王敬民无可奈何地走过来,按照我们的要求把腰弯下,我们伸出食指和拇指弯成一个圆,每人在他头上弹了一下。王敬民夸张地哎哟着,说:‘你们这些捣蛋虫!’”可知,他对学生的不敬毫不计较。结合第③段中“第二天上课,王敬民突然说:‘你们想不想上大学去?’上大学去?是不是昨天我们下手太重把他弹成了神经病?我们有上大学的命?再说,才上小学五年级,离大学还差十万八千里。我们就笑嘻嘻地说:想是想,就是太空想。王敬民一下子摆出了晚辈人的随便来,大喊:走!咱上大学去”,第⑨段中“我们一时忘了自己是长辈的身份,一起回答:‘想上大学!’”可知,王敬民引导我们开启大学梦。由此可知,他热爱学生。
根据第④段中“没想到王敬民真的领我们去了全省很有名气的一所大学。嗨,这真是从没见过的好地方”,第⑧段中“这里边出来的大学生,机关、学校、工厂、解放军都抢着要,为啥?人家有本事,有出息。自己工作稳定还不说,还光荣,为国家做贡献。像咱们村借用具农场的自动收割机,就是这所大学发明的。那还算是个小发明,这里一年大小发明几百顶!你们是想窝在家里一辈子种田呢,还是想上大学,做大事,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过上更好的日子?”可知,对于这群调皮捣蛋的学生,他采用激励的方法,带他们去参观大学,因势利导,让学生爱上学习。由此可知,他教育有方。
12. 该题考查语句赏析。要求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简要赏析。
根据第⑪段中“当我们琅琅的读书声响彻小村上空时,去地里劳动的好多人都拐过来看热闹,说”可知,“王敬民真有本事,咋把这几个捣蛋泥猴制服了?”是村民们的话,表现了对小孩子们读书声的惊异和夸奖,属于侧面描写。结合第①段中“在村里,没有我们不敢办的事,都说我们‘捣蛋得欺天’,就连班主任也被气病了,回城里看病再也没回来”可知,这里生动地写出了孩子们在王敬民老师的引导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结合第⑫段中“一晃六七年过去了,我们5个同学真的都考上了大学,每逢回家过年,都去看望王敬民老师”可知,侧面烘托了王敬民老师的教育成果和孩子们的成长。
13. 该题考查阅读启示。
根据第⑨段中“我们一时忘了自己是长辈的身份,一起回答:‘想上大学!’”,可得出启示:人生要有理想或明确的目标。
结合第⑩段中“要想上大学,得靠自己用心,得靠自己吃苦”,可得出启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读书必须用心,坚定信念,同时要能吃苦,努力学习。
结合第⑫段中“每逢回家过年,都去看望王敬民老师。我们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可得出启示:要有感恩之心,感恩那些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人。
14.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影响。15. A16. 不能轻易去掉。
对于“更”字,它表示了一种程度的递进或比较。在这里,“更重视”意味着在多个方面中,作者更看重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合作和沟通能力”。如果去掉“更”,虽然意思仍然清晰,但缺少了强调意味,因此“更”字不能去掉。
对于“等”字,它表示列举未尽,还有其他的项目或情况。在这里,“等”字意味着除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合作和沟通能力”之外,还有其他的能力或素质也是作者所重视的。如果去掉“等”,句子就变成了“我更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合作和沟通能力”,这可能会让读者误以为作者只看重这几个方面的能力,而忽略了其他同样重要的方面。因此,“等”字也不能去掉。
14. 该题考查概括说明对象。
根据材料一第①段“人工智能作为工业4.0时代的技术代表,已经深深嵌入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2023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世和持续迭代升级,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在很多专家看来,这不仅仅是技术赋能教育的简单相加,更是教育理念与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可知,材料开篇指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引起关注和热议,为后文阐述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影响做铺垫。
根据材料二第①段“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可知,材料二主要阐述了国家政策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推动及各级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举措。
根据材料三第①段“科技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无尽的可能性,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这些工具,也要以此促进自身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的产生”可知,材料三强调了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中应善用新科技。
综合以上内容可知,上述材料的说明对象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影响。
15. 该题考查内容的辨析。
A.根据材料二第①段“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可知,材料说的是应该逐步开展相关工作,并没有强制。本项“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有误;
故选A。
16. 该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表态:不能去掉;定性:“更”是程度副词,“等”是表示列举未尽,起限制修饰作用;带词解句:“更”字强调了在众多教育关注点中,对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合作和沟通能力应该格外重视,突出了重视程度的加深;“等”字表明所列举的能力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其他未完全列举出来的能力;删词解句:如果去掉“更”,就只是单纯地陈述重视这些能力,无法体现出程度上的侧重;去掉“等”,意思变为所提到的几种能力就是全部,没有其他了,与原意不符;说明语言特点:“更”“等”两个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17. D18. 本文的论证思路:首先,通过介绍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及其影响,引出中心论点——中国正能量激励青年一代奋斗;接着,从“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和“积极健康、向上向善”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分别阐述了中国正能量如何激励青年一代;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中国正能量在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中的重要作用。19. 在我身边,有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他每天清晨就开始清扫街道,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他的工作虽然平凡,但他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和奉献,让城市更加整洁美丽。他的正能量事迹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传扬。
17. 该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本文③④两段中所举的事例可以调换”错,虽然③④两段都是证明中国正能量对年轻人的激励,但两段所举事例的侧重点不同,不能调换。第③段侧重表现青年人的奋斗姿态和青春担当,第④段侧重表现青年人在平凡生活中的正能量行为。
18. 该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思路的能力。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结构,第①段为总领,中间第②至第④段为分论,第⑤段总结全文。第①段通过“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550件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引出“一个个以新媒体传播向上向善力量的网络精品……映照着当代青年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他们生机勃勃又胸怀大志,他们风华正茂又脚踏实地……砥砺奋进的新风貌鼓舞着更多年轻人勇毅前行”,即本文的中心论点——正能量激励更多年轻人勇毅前行。
第②③段和第④段分别从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第②段提出分论点——“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第③段运用事例论证论证第②段的分论点。第④段提出分论点——“积极健康、向上向善,年轻一代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活力汇聚起正能量的新主场”,并用事例论证,指出“在平凡生活中,中国正能量激励每一位积极进取向上向善的中国青年”。
第⑤段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强调了“以网络正能量融入青年、塑造青年、感召青年,引领广大青年人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绽放绚丽的无悔青春”,指出了正能量的巨大作用。
19. 该题考查学生补充论据的能力。
该题题干要求“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平凡且有正能量的人物”中选择一个“正能量”事迹论证本文的论点,只要是平凡人物身上的“正能量”的事迹均符合要求。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示例:我们的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早起晚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甚至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和良知,在平凡中创造着伟大,为培养一代代青年用尽心血。他们的正能量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和传扬。
四、名句名篇默写
(1)怀旧空吟闻笛赋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山重水复疑无路 (4)江春入旧年 (5)两鬓苍苍十指黑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该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多字、漏字、错别字等问题。
该题易错字词:笛、赋、赢、疑、鬓、提携。
五、选择题
C
该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选项错误在于对“惶恐”和“零丁”的理解过于表面化。在《过零丁洋》这首诗中,“惶恐”和“零丁”不仅是地名的直接引用(惶恐滩和零丁洋),更重要的是它们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处境。其中,“惶恐”既指地名,又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国家命运的惶恐不安;“零丁”同样既指地名,也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孤苦伶仃的处境和内心的悲凉。这两个词在此处并非仅仅为了押韵和句式整齐,而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故选C。
六、文言文阅读
22. B23. ①这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繁重的公文劳累身心。②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22. 该题考查一词多义。
A.名词,颜色/名词,脸色。
B.都是动词,阅读的意思。
C.形容词,贯通/形容词,通达,顺利。
D.形容词,少/形容词,新鲜。
故选B。
23. 该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及省略句:
①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在这里指世俗的乐曲。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案牍:指官府文书。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躯体。
②予:我。独:只,唯独。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而:连词,表转折,却。染:沾染(污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是省略句,完整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24. 当天空下起雪时,苏武躺在雪地上,用牙齿咬碎雪块,与毛毯上的毛一起咽下。25. 李陵哭泣是因为他被苏武的忠诚和坚定的气节所感动。他看到了苏武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仍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让他深感敬佩和自责。李陵认为自己无法与苏武相提并论,因此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衣襟也被泪水浸湿了。
24. 该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雨,动词,落下,降下;啮,咬,嚼;旃毛,毡毛。
25. 该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文中李陵对苏武说:“子卿壹听陵言……”,苏武坚决表示:“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苏武这番宁死不降的坚定话语,充分展现了他对汉朝的忠诚和坚贞不屈的气节。
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仍坚守信念,毫不屈服。而李陵“不顾恩义,畔主背亲”,内心感到无比愧疚和自责,与苏武的忠贞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深深触动了李陵,他意识到苏武的高尚品质,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从而“泣下沾襟”。
七、作文
例文:
与书为伴
在人生的长河中,总有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那便是书。从牙牙学语到如今风华正茂,书籍始终是我最亲密的伴侣,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塑造了我的人格,让我在成长的路上不再孤单。
记得儿时,每晚睡前,妈妈总会坐在床边,温柔地为我讲述《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那些关于勇气、善良与爱的故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镶嵌在我童年的天空中,让我在梦幻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学会了分辨是非,懂得了爱与被爱的珍贵。那时的我,虽然还不识字,但已深深爱上了书这个神奇的世界。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自己翻阅书籍,从《十万个为什么》到《百科全书》,我像一只贪婪的小蜜蜂,在知识的花丛中汲取着甘甜的蜜露。书,成了我探索未知世界的钥匙,让我领略到了宇宙的浩瀚、生命的奥秘以及科学的神奇。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进入初中,我开始接触更多的经典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坚韧不拔、勇于斗争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明白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话成了我人生的座右铭,激励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此外,《红楼梦》的细腻情感、《三国演义》的智慧谋略、《水浒传》的英雄气概,都深深吸引着我,让我在品味文学之美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去理解和包容这个世界。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像是我的朋友,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牵动着我的心弦,让我体验到了不同的人生,也丰富了我的情感世界。
与书为伴,我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成长。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与书为友,让书籍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坚实的后盾,指引我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因为我知道,只有与书为伴,我的心灵才能永远年轻,我的生命才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该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与书为伴”简洁明了。关键词是“书”和“伴”。“书”明确了写作的对象和范围,这里的“书”不局限于某一本具体的书,可以是各类经典名著、文章、诗歌等。“伴”强调了书在生活中的陪伴作用,意味着书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与我们生活、学习、成长紧密相连,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关系。材料中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多部经典作品对人物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书籍对自身的作用。其中第三段材料为审题关键,旨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从中挑选出一部经典名著、一篇文章、一首诗或书中的一句话,谈谈其对自己生活、学习和人生观产生的深刻影响。立意时,可以围绕书籍对个人成长、思想塑造、人生指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来展开。例如,通过与书为伴,自己获得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品格、坚定了信念等等。
第二,选材构思。“书”的选择范围很广泛,该怎么下手呢?首先,考生可以考虑化大为小、化繁为简,从细节入手。可以着眼于经典名著中的一个人物、一种品质;可以选择文章中一个充满情感的表达;可以选择一首诗中一个富有启示性的观点;还可以用洞幽烛微的目光,从常人不察的平凡句子中发现和挖掘新奇闪光的部分。然后,考生可以挑选记忆最深刻、最足以证明书对自我产生影响的生活片段进行描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生活片段需能显示出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如追求理想、自信乐观、富有爱心、无私奉献、勇于担当、正视挫折……最后,将“书”与“生活”两条线索有序地组合起来,建构作文的写作框架,让人读起来清晰明了。如可以讲述自己在某个特定阶段,因为阅读了某本书,从而解决了一个实际的问题或改变了自己的某种行为。比如,在面对挫折时,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保尔·柯察金的坚韧所鼓舞,从而重新振作,勇敢面对困难。或者回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在不同的书籍中汲取力量,如小时候读《安徒生童话》,感受到了美好与善良;中学时读《平凡的世界》,明白了生活的艰辛与奋斗的意义。通过这些具体的经历,展现书籍在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性。总之,要紧扣“与书为伴”这一主题,通过具体的事例或细腻的感受,表达出其对自己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