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196477-陕西省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下面是第一集《嵯峨》的片首语,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秦岭被誉为中华民族祖脉。它以滂礴之姿,巍然于天地。它自成气候,携着万千山河,横贯东西,书写神话,见证历史,助力华夏以遒劲的姿态,漫溯千年春秋,形成鼎盛之势……巍峨的太行、险竣的华山、厚重的骊山,不过都是秦岭涌起的浪花。
1. 请确认片首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1)横贯(A.hèng B.héng) (2)漫溯(A.sù B.shuò)
2. 校对片首语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
(1)滂礴 (2)险竣
二、名句名篇默写
3.下面是第二集《神韵》的解说词,请补充完成。
漫游三秦,避近文人墨客,探访古今先贤,感悟人文情怀:(1)我们登上潼关古城,眺望群山,凝视黄河,张养浩笔下“ ,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壮观景象浮现眼前;(2)与友人漫步西安古城墙,感受都市繁华,憧憬美好未来,吾辈坚信“ , ”[《行路难(其一)》];(3)远望古蜀之地,同挚友道别,一起为友情高歌“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告别长安,坐高铁,穿秦岭,达汉中,拜谒武侯祠,诸葛亮出师北伐时铿锵的誓言——“攘除奸凶, ,还于旧都”(《出师表》),依然萦绕在耳边;(5)“ ,再回延安看母亲!”(《回延安》)心中无数次默诵着贺敬之的诗句,乘飞机由陕南奔向革命圣地延安,畅饮延河水,拥抱宝塔山。
三、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第三集《超越》中的一段介绍性文字,请修改、完善。
①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团队研制的“信鸽”仿生飞行器续航时间突破3小时。②此项研究刷新了扑翼式无人机单次充电飞行时间吉尼斯世界纪录。③这是他们在该领域长期深耕的结果。④20多年来,该团队从鸟类 、 与 的内在机理研究入手,突破了仿生飞行器设计中的多项关键技术。⑤据该团队首席科学家介绍,此次续航时间的大幅提升因为验证了飞行器的性能,所以使小型化仿生飞行器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有助于该类飞行器早日走向实际应用。
4. 讨论文稿时,有人想删掉第②句中的限定性词语“单次充电”。请结合语段内容,给他说说这个定语不能删除的理由。
5. 原稿第④句中有三个语句排序混乱,请将它们按正确的次序填写在横线处。(只填序号)
A.翅膀结构 B.飞行性能 C.扑动方式
6. 原稿第⑤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请将正确的关联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四、名著阅读
7.下面是第四集《赓续》的前期拍摄构想,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拍摄小组准备再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两个采访场景,请补全资料。
延安——安塞——保安——吴起镇——预旺堡——保安
丨 丨
(1) 彭德怀
丨 丨
外貌:他清瘦身形,中等个子,但体魄挺拔结实,留着黑长胡子的脸上透着年轻人的真诚,眼睛大而深邃,热情洋溢。 |
事例:(2) (只写一例) |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周】
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黄村镇的何尊,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千克,是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1975年,考古学家在铜尊内壁底部发现了铭文,共122字。依照铭文,判断这是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的青铜器,于是命名为“何尊”。考古学家在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四个字,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宅兹”,是居住在这里的意思。当时,在城邦的中心会树立旌旗,金文的“中”字由此而来;家园需要有护域河阻挡外来入侵,并在军队的护卫下才能得以安宁,因此金文的“国”字有兵戈守护。尊里的“中国”所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在现在的洛阳一带。
3000年历史演进,“中国”一词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义,继而又被赋予了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意义。直到清末,“中国”一词被用作国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书当中。
(摘编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材料二 秦】
秦始皇帝陵一号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帝陵封土的西侧。一号铜车马是伞盖高车,高152厘米,长225厘米,相当于真车马的一半,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形体最大的陪葬车马。车舆、驷马、配饰一应俱全。车马以青铜制造,马身佩戴金银装饰的配件,局部施以彩绘,车体附件多以工整的几何纹为主要装饰纹样。这辆铜车马重量超过一吨,然而它并非凝固的雕塑,而是由3000多个零部件组成的灵敏机械,数量庞大、形状各异的零件挑战了金属铸造与组装的技艺。修长或大体量的构件采用空心铸造法,宽而薄的则使用铸锻结合的工艺。复杂的组件被分解成简单的元件单独制作,再通过活页、子母扣、销钉或纽环连接,合为整体。严密拼接的青铜车马再现了大秦制造的优良品质。
(摘编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材料三 汉】
这套象牙算筹出土于陕西省旬阳县佑圣宫一号汉基,共28枚,粗细均匀,长短划一。中国古代用于记数和计算的算筹,不仅有考古发现的实物,而且有文献记载。老子《道德经》曰“善数不用筹策”,说明“筹策”是计算的方法。
算筹记数,有纵和横两种方式。在纵式当中,表示一到五的时候,竖着摆放的每一根算筹都代表一。而六到九,则用横放的一根代表五,余下的算筹纵放在下面。横式则相反。表示一个数字,最多使用算筹数量不超过五。在表示多位数时,则将各位数码由高位到低位,从左到右横列,而且各位数码必须纵横相间。有“零”时,用空位表示。掌握了这一方法,不论多大的数字,都可以用算筹表示出来。使用算筹进行适算,遵循十进制“是十进一,借一当十”的原则。掌握了十进制为基础的记数和适算规则,当时人们可以利用算筹来解决土地开垦、粮食置换、徭役安排等实际需求。到了明代,算筹被算盘完全取代。
(摘编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材料四 唐】
唐彩绘十二生宵俑,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共12个,样式丰富,动物头人身,身披唐时流行的宽袖长袍。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为时间之神,十二生肖的排序与地支相对。当子、丑、寅、卯,变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后,计时法因我们熟悉的动物而变得更加简单易记,具有人情味。十二生肖对应着十二时辰、十二个月、十二年,与我们未曾有一刻的分离。生肖计时的习俗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当生肖与出生年份对应,我们便拥有了与生俱来的属相。十二种动物从守护神变为陪伴者,我们不仅被生肖守护也被生肖影响,生活在被生肖护佑和象征的世界里。
十二生肖可能形成于商代以后秦汉以前,已伴随我们走过了几千年,它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标识,而是中华儿女骨髓里的文化基因。
(摘编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
8. 秦陵一号铜车马的车马用青铜制造,其制造技艺有哪些?请依据【材料二】列举。
9. 写出下面算筹记数所表示的一个三位数,并结合【材料三】说明理由。
10.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始皇帝陵一号铜车马、算筹记数和运算规则、十二生肖与地支对应计时法,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B.“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何尊铭文。“中国”一词经历漫长的演进,到清末被用作国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书中。
C.秦陵一号铜车马车舆、驷马、配饰一应俱全,是用青铜铸造的外观逼真的仿马匹、车体形状的模型,有真车马一半大小。
D.出土于陕西西安的唐彩绘十二生肖俑,是十二生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影响人们生活的证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赳赳老秦①
肖建国
①油灯忽闪,一条黑影已站到大帐之内。
②我大骇,唰地抽出腰刀,厉声喝道,谁?
③来人微微一笑,孟将军,无须惊慌,我是咸阳派来的救兵。
④我忙唤卫兵,燃亮壁灯。
⑤面前就一老者,身穿交领窄袖长衫,头包方巾,儒雅中透着刚毅。我验过手信,不假。确实是咸阳来的。
⑥兵呢,来了多少?我抬头向帐外张望,天已蒙蒙亮,除了站岗放哨的侍卫,看不到其他人员。
⑦兵呢?我又问。
⑧就在你眼前啊。老者笑容不变,双眼直视着我。
⑨开什么玩笑,我可是要和匈奴人打仗的。
⑩我知道,你已和匈奴打了两次仗,一次小胜,杀敌八十,自损二十。一次平手,双方各有伤者,没有折损。十天前,匈奴增兵万余人,你只有一千多,故退守上郡,依靠城垣坚固,闭门待援,请王派兵。
⑪这老头儿,知道的事还不少。可我没心情夸他,我要的是兵。没有兵,上郡难守,咸阳也将遭到威胁。
⑫兵呢?我提高嗓门,明显充满火气。
⑬就在你面前。老者不再笑,很严肃地回答。
⑭(A)就你一个人?
⑮是。
⑯你来救我们?
⑰是!
⑱按手信上的命令,老者是我的上司,我归他管辖。我这样咄咄逼人,他分分钟有斩杀我的权力。想到这一点,我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⑲孟将军,老者说,依我三天的观察,你现在缺的不是士兵,是士气。
⑳士气?面对十多倍于我的匈奴,没有足够的兵马,我们只有傻气。要知道,匈数人骑马很多都不配鞍的,那屁股就像长在马背上一样。人马一体,自由伸缩。手中挥舞的弯刀,呼呼生风,要多快有多快,让人不寒而栗。
㉑老者说,看来,你还是没有醒悟。现在天也快亮了,你带着手下的将领和亲兵扮演匈奴,我是大秦士兵,咱们来一场较量如何。
㉒你一个人?
㉓是的。
㉔(B)我手下有六员大将,八名亲兵,再加上我,可有十五人啊。这老头儿,难道真的身怀绝技?我从上到下再三打量他一番,那神态、那筋骨,怎么看都不像武艺高强的人。
㉕孟将军,现在我命令你,带上人跟我来后山。老者不怒自威,说完走出大帐。
㉖我让卫兵火速叫齐众人。
㉗首先来到大帐的是李岩,他是我最得力的干将,骁勇善战,曾单人独骑杀出匈奴的包围。我把刚才的情况详加说了一遍。
㉘李岩说,这位老者不简单。
㉙来到后山,老者已摆开阵势,他手中竟然拿了一根木棍。老者说是单打,还是群上?这简直是欺人太甚。我一抽腰刀,就要上前。李岩一把扯住我。老大,他可是我们新来的头啊,敢这样单挑我们,必有杀手。要不,我先上,你也好有个退路。
㉚李岩放下长矛,也折了一根木棍。
㉛老者说,听清楚了,规矩是戳到为止!现在开始。
㉜老者边说话,身子边往前欺。话音落,已接近李岩,手中木棍迅速直伸,一下子就戳到了李岩的胸口。李岩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输了。
㉝你这叫偷袭,不行,重来。李岩不服气。
㉞老者抬起木棍打到李岩嘴巴上,战场允许你重来吗,你这个死人。鲜血顺着李岩的口角流下来,李岩用力地抬起头,双眼冒出怒火。
㉟不服气是不?好,你们这些畜生一起来。扰我边塞,杀我民众,今天不把你们这些畜生碎尸万段,我死不瞑目。老者越说越激昂,木棍再一次打在李岩的脸上。
㊱李岩怒不可遏,扭头吆喝一声,兄弟们,上!
㊲这次,老头儿撒腿往后撤。
㊳想跑,没门。除了我,大家嗷嗷叫地冲上去。
㊴然而,才跑出四五步,猛听得轰隆一声响,我的手下全部落入陷阱内。原来老者早在道路中间做了手脚。他一人跑过,陷阱的覆盖物还能够支撑。可我的将士一起过去,必定全军覆没。
㊵难怪,他敢单挑我们一群人。
㊶难怪,他选在天刚亮时分。
㊷难怪,他有意这样激怒我们……
㊸见众人落入陷阱,老者抡起棍子向我冲来。老者边冲边大声高歌:赳赳老秦,如日方升,保国安民,不惜生命。我若后退,子女何存,父母何生?
㊹老者字正腔圆,铿锵之力穿越层林,群山回应,如同裹抉着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我呆若木鸡,心中一片茫然。老者毫不客气,抢起棍子向我打来。
㊺一下,二下,三下……
㊻疼痛赶走麻木,羞辱激发血性。我本能地挥出刀去,原本想斩断他的棍子,没想到,弯刀一个上撩,却插进了老者的胸膛。
㊼老者看着我,脸上带着笑。
㊽我放声大哭。
㊾老者断断续续地说,孟将军,你缺的不是士兵,而是士气。提升士气要靠智慧,更要靠不怕死的决心。我……就是给你搬来的救兵。
㊿从陷阱里爬出来的众人,围在老者身边,哭成一团。
(选自《2021中国年度作品·小小说》,选文有改动)
11. 孟将军口中的老者,为什么让李岩觉得“不简单”?
12. 请结合语境,完成下面的问题。
(1)(A)处画线部分,让两个“是”独立成句、成段,有什么好处?
(2)(B)处画线句子写孟将军心里仔细计算手下大将和亲兵的数量,这个心理活动反映了他怎样的胜负观?
13. 小说所写孟将军三次拔刀的情节,有什么不同?写他三次拔刀有何作用?
14. 小说结尾,孟将军“放声大哭”,他究竟因何而哭?请谈谈你的理解。
15. 这篇小说的结尾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依据你对结尾的理解和建构,说说文中能称得上“赳赳老秦”的有谁,并简述理由。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①陇西牧簿,得隐②马二万匹,帝怒,收慕容悉达等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挺众死。”帝悟,曰:“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③尔善言。”遂皆以减论。
(通)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曰:“清以奉国,名定不虚。”……数岁,召为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
(节选自《新唐书》,有改动)
【注释】①覆:审察。②隐:隐藏。③旌:表彰。
1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后家长安( ) (2)朕不明,乃至是( )
(3)时贼珍用山积( ) (4)固辞,改工部( )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尊使命》)
D.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8.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命至重,死不复生。
(2)清以奉国,名定不虚。
19. 屈突通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0. 诗歌前两句借事(物)起兴,请简述这两句所记之事。
21. 后两句论史抒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八、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日常交流用语,是亲子关系状况的一种反映。《我有话说》栏目组对初中生与家长交流时经常使用的口头语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你不懂给你说也没用别说了你好烦我知道别啰嗦真服了你我做不到等一会儿我就知道你要说这……
你人还怪好的哩你懂我……
你向往的亲子关系是什么样的呢?该如何建立和维护这样的关系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谈看法,讲故事;可以给家长写封信与他们交流;也可以创作独幕剧表达你的见解;当然也可以设计一次访谈,模拟一场辩论,深入探讨上面的问题。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综合
1. 1B2A2. (1)磅 (2)峻
1. 该题考查字音。
(1)横贯(héng guàn):横向贯穿,横着通过。故选B。
(2)漫溯(màn sù):很随心地向着水中某个目标前进。故选A。
2. 该题考查字形。
(1)滂礴——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2)险竣——险峻。形容山势高而危险。
二、名句名篇默写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兴复汉室 (5)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该题考查古诗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该题中的“峦”“怒”“沧”“涯”“翅膀”等字词容易写错。
三、综合性学习
4. 该语段介绍的重点是“信鸽”仿生飞行器续航时间实现突破。单次充电飞行时间就是文中的“续航时间”,删掉“单次充电”这个定语,就缺少对“飞行时间”的条件限定,就无法界定续航时间。5. ACB6. 不仅……而且……(或不但……而且……)
4. 该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分析。首先要明确该部分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如果删除的部分是限定性词语或关键信息,那么就不能删除,因为它会影响说明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在第②句“此项研究刷新了扑翼式无人机单次充电飞行时间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单次充电”这一限定性词语起到了精确说明的作用。考虑到语段主要聚焦于“信鸽”仿生飞行器的续航时间和充电性能,如果去掉“单次充电”,那么“刷新”的纪录范围就会变得模糊,无法明确是指连续飞行时间还是单次充电后的飞行时间。因此,保留“单次充电”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并准确传达了研究团队在这方面的突破。
5. 该题考查补全句子。
从上下文来看,第④句描述了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在仿生飞行器设计方面的研究方法。他们是从鸟类的内在机理开始研究的,这些内在机理首先包括鸟类翅膀的结构,因为结构是功能的基础。接着是鸟类的扑动方式,即翅膀如何运动以实现飞行。最后,基于这些结构和运动方式的研究,团队才能深入理解鸟类的飞行性能。因此,正确的排序应该是先研究翅膀结构,再研究扑动方,最后探讨飞行性能。
故正确的排序为:A、C、B。
6. 该题考查关联词的修改。
分析句子可知,“续航时间的大幅提升”确实“验证了飞行器的性能”,但这并不是其唯一的结果。更进一步的是,这种提升还“使小型化仿生飞行器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这体现了一种递进关系,即不仅实现了某一目标,还带来了额外的积极效果。因此,使用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语更能准确地表达原句的意思。
示例:不仅……还……
四、名著阅读
周恩来
事例1:他领着处在饥荒中的农民攻入地主家,搬走大部分存粮,分给穷人。
事例2:他早年从事革命工作时,被出卖、拘捕,遭受严刑拷打,毫不屈服。
事例3:他发动了平江起义,在湖南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事例4:他在长征途中,大多数时候徒步前进,常把自己的马匹让给疲乏或受伤的同志。
事例5:他在观看红军抗日剧团表演时,脱下自己的棉衣,披在身边的小号手身上。
该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1)根据“他清瘦身形,中等个子,但体魄挺拔结实,留着黑长胡子的脸上透着年轻人的真诚,眼睛大而深邃,热情洋溢”可知,该人物为周恩来。这段话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在保安”,选段是对周恩来外貌的细致描写。在斯诺笔下,周恩来是一个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态度温和、文雅、坚定、细心、理智的人。他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具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是一位极具魅力和影响力的人物。
(2)写出关于彭德怀的一个事例即可。
在斯诺眼中,彭德怀是个率直爽朗、精力充沛、才智过人且吃苦耐劳的人。他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强烈的正义感,对人民和士兵充满关爱。
事例1:彭德怀常常和士兵们生活在一起,和他们一样简朴。他住的屋子十分简陋,屋内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炕上放着他的铺盖。他的伙食也很简单,和士兵们吃一样的饭菜,从不搞特殊。有一次在行军途中,他看到一个士兵因为饥饿而晕倒,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干粮给了这个士兵。
事例2:在战斗中,彭德怀总是身先士卒,勇敢地冲在最前面。在一次攻打敌人据点的战斗中,敌人的火力十分凶猛,很多战士都犹豫了。彭德怀见状,亲自拿起一把枪,带领战士们冲向敌人。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奋勇杀敌,最终成功攻克了敌人的据点。
事例3:彭德怀非常关心士兵的生活和成长。他经常和士兵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难。他还亲自教导士兵们军事知识和战斗技能,提高他们的战斗力。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士兵因为想家而情绪低落,彭德怀知道后,不仅安慰他,还给他讲了自己的经历,鼓励他要坚强。在彭德怀的关心和鼓励下,这个士兵很快恢复了信心,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
五、现代文阅读
8. 金属铸造技艺,金属组装技艺。(或空心铸造法,铸锻结合工艺)9. 518。这是用纵横相间的办法表示多位数。百位上五根算等纵主表示五;十位上一根算筹横放表示一;个位上一根横放,其余三根在下面,表示八。10. C
8. 该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与概括。
根据材料二中“这辆铜车马重量超过一吨,然而它并非凝固的雕塑,而是由3000多个零部件组成的灵敏机械,数量庞大、形状各异的零件挑战了金属铸造与组装的技艺”可知,秦陵一号铜车马的制造技艺有金属铸造技艺,金属组装技艺。
根据材料二中“修长或大体量的构件采用空心铸造法,宽而薄的则使用铸锻结合的工艺。复杂的组件被分解成简单的元件单独制作,再通过活页、子母扣、销钉或纽环连接,合为整体”可知,秦陵一号铜车马的制造技艺有空心铸造法,铸锻结合工艺。
9. 该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根据材料三中“算筹记数,有纵和横两种方式。在纵式当中,表示一到五的时候,竖着摆放的每一根算筹都代表一。而六到九,则用横放的一根代表五,余下的算筹纵放在下面。横式则相反”“在表示多位数时,则将各位数码由高位到低位,从左到右横列,而且各位数码必须纵横相间”可知,图片中最左边是五根竖放的算筹,代表数字五。中间是一根横放的算筹,因为多位数在表达时需要纵横相间,百位是“纵式”的标达,那么十位应是“横式”的表达,那么横放的一根算筹代表数字一。个位又应该是“纵式”的表达,结合“而六到九,则用横放的一根代表五,余下的算筹纵放在下面”可知,图片上的算筹一根横放,剩余三根竖放,代表数字八。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图片算筹所表示的三位数是518。
10. 该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C.“有真车马一半大小”表述有误。根据材料二中“一号铜车马是伞盖高车,高152厘米,长225厘米,相当于真车马的一半”可知,原文是指铜车马差不多有真车马的一半大,而不是大小完全相同。
故选C。
11. ①他进入孟将军大帐不被察觉,可见其武艺高强;②他孤身一人前来救援,可见其胆识过人;③他对前线战况了如指掌,可见其深谙军务;④他对军队存在的问题研判准确,可见其精通兵法;⑤他敢以一敌多,可见其有备而来。12. (1)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简单的形式,表达最明确的判断,表现老者回答得干脆利落,不容置疑,突出老者态度坚决。(2)他觉得士兵数量多寡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13. 第一问:第一次老者悄无声息进入大帐,孟将军受到惊吓,下意识抽刀;第二次老者手持木棍,以一敌多,透将军被羞辱,被激怒,抽刀打算出击;第三次孟将军被老者“赳赳老秦”的气势所震撼,被连续击打,他军人的责任和血性被唤醒,毅然挥刀反击。
第二问:这样写,一是展现了孟将军的蜕变过程;二是从侧面反映出老者施救的效果;三是使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14. ①因误杀老者而哭。他失手杀了老者,害怕,懊悔。
②因明白了老者的用心良苦而哭。老者在用生命唤醒士气。
③因醒悟太晚而哭。对老者的多次提醒,他执迷不悟。
④因曾经的怯懦而哭。他面对匈奴增兵不敢迎战。
⑤因治军不力而哭。他治军无方,少勇寡谋。
⑥因有负军人职责而哭。他消极待援,忘记了保家卫国的使命。
⑦为“赳赳老秦”保国安民,不惜生命的精神所震撼而哭。15. ①老者他有胆有识,有勇有谋,不惜用生命唤醒将士保家卫国的士气。②被唤醒的孟将军。他挥刀反击,而对以身殉国的老者“放声大哭”,说明他军人的责任、血性被老者唤醒,他定会率领全军,不惜生命,保国安民。③恢复士气后的李岩等众人。众人奋勇追击惨败后,也为逝去的老者哭成一团,说明他们的血性和责任被唤醒。他们会不惜生命,保国安民。
11. 该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①段中“油灯忽闪,一条黑影已站到大帐之内”,第③段中“来人微微一笑,孟将军,无须惊慌,我是咸阳派来的救兵”可知,老者进入孟将军大帐不被察觉,可见老者其武艺高强,所以说“不简单”。
根据第⑦段“兵呢?我又问”,第⑧段“就在你眼前啊。老者笑容不变,双眼直视着我”,第⑭段“(A)就你一个人?”,第⑮段“是”,第⑯段“你来救我们?”,第⑰段“是!”可知,老者孤身一人前来救援,可见其胆识过人,所以说“不简单”。
根据第⑩段“我知道,你已和匈奴打了两次仗,一次小胜,杀敌八十,自损二十。一次平手,双方各有伤者,没有折损。十天前,匈奴增兵万余人,你只有一千多,故退守上郡,依靠城垣坚固,闭门待援,请王派兵”可知,老者对前线战况了如指掌,可见其深谙军务。
根据第⑲段“孟将军,老者说,依我三天的观察,你现在缺的不是士兵,是士气”,第㊾段“老者断断续续地说,孟将军,你缺的不是士兵,而是士气。提升士气要靠智慧,更要靠不怕死的决心。我……就是给你搬来的救兵”可知,老者认为军队缺乏的是士气,他对军队存在的问题研判准确,可见其精通兵法,所以说“不简单”。
根据第㊴段“然而,才跑出四五步,猛听得轰隆一声响,我的手下全部落入陷阱内。原来老者早在道路中间做了手脚。他一人跑过,陷阱的覆盖物还能够支撑。可我的将士一起过去,必定全军覆没”,第㊵段“难怪,他敢单挑我们一群人”可知,老者敢以一敌多,可见其有备而来。
12. (1)该题主要考查句段作用。
根据第⑭段“(A)就你一个人?”,第⑮段“是”,第⑯段“你来救我们?”,第⑰段“是!”可知,两个“是”字,独立成句、成段,是用最简单的形式,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老者的态度。第一个“是”后用句号,第二个“是”后面用叹号,加强了语气。结合第⑬段“就在你面前。老者不再笑,很严肃地回答”,第⑲段“孟将军,老者说,依我三天的观察,你现在缺的不是士兵,是士气”可知,“是”独立成句、成段表达最明确的判断,表现老者回答得干脆利落,不容置疑,突出老者态度坚决。
(2)该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㉔段中“我手下有六员大将,八名亲兵,再加上我,可有十五人啊”可知,孟将军心里仔细计算手下大将和亲兵的数量。结合第⑲段“孟将军,老者说,依我三天的观察,你现在缺的不是士兵,是士气”,第⑳段“士气?面对十多倍于我的匈奴,没有足够的兵马,我们只有傻气。要知道,匈数人骑马很多都不配鞍的,那屁股就像长在马背上一样。人马一体,自由伸缩。手中挥舞的弯刀,呼呼生风,要多快有多快,让人不寒而栗”可知,孟将军觉得匈奴士兵多,自己没有足够的士兵,所以无法取胜。孟将军心里仔细计算手下大将和亲兵的数量,而老人只有一个人,所以心里认为可以战胜老者。可见,孟将军觉得士兵数量多寡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13. 该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①段“油灯忽闪,一条黑影已站到大帐之内”,第②段“我大骇,唰地抽出腰刀,厉声喝道,谁?”可知,第一次拔刀是因为老者悄无声息进入大帐,孟将军受到惊吓,下意识抽刀。
根据第㉑段“老者说,看来,你还是没有醒悟。现在天也快亮了,你带着手下的将领和亲兵扮演匈奴,我是大秦士兵,咱们来一场较量如何”,第㉙段中“来到后山,老者已摆开阵势,他手中竟然拿了一根木棍。老者说是单打,还是群上?这简直是欺人太甚。我一抽腰刀,就要上前”可知,老者手持木棍,以一敌多,孟将军被羞辱,被激怒,抽刀打算出击。
根据第㊸段中“老者边冲边大声高歌:赳赳老秦,如日方升,保国安民,不惜生命。我若后退,子女何存,父母何生?”,第㊹段“老者字正腔圆,铿锵之力穿越层林,群山回应,如同裹抉着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我呆若木鸡,心中一片茫然。老者毫不客气,抢起棍子向我打来”,第㊻段“疼痛赶走麻木,羞辱激发血性。我本能地挥出刀去,原本想斩断他的棍子,没想到,弯刀一个上撩,却插进了老者的胸膛”可知,孟将军被老者“赳赳老秦”的气势所震撼,被连续击打,他军人的责任和血性被唤醒,毅然挥刀反击。
孟将军从下意识拔刀,被激怒拔刀,到血性被唤醒拔刀,体现了孟将军的蜕变过程,是血性逐步被唤醒的过程。
结合第㊽段“我放声大哭”,第㊾段“老者断断续续地说,孟将军,你缺的不是士兵,而是士气。提升士气要靠智慧,更要靠不怕死的决心。我……就是给你搬来的救兵”可知,老者在用生命唤醒士气,三次拔刀的情节也从侧面反映出老者施救的效果,孟将军和将士们的血性逐渐被唤醒。孟将军三次拔刀的情节,也使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引人入胜。
14. 该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㊸段中“老者边冲边大声高歌:赳赳老秦,如日方升,保国安民,不惜生命。我若后退,子女何存,父母何生?”,第㊹段“老者字正腔圆,铿锵之力穿越层林,群山回应,如同裹抉着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我呆若木鸡,心中一片茫然。老者毫不客气,抢起棍子向我打来”,第㊻段“疼痛赶走麻木,羞辱激发血性。我本能地挥出刀去,原本想斩断他的棍子,没想到,弯刀一个上撩,却插进了老者的胸膛”可知,孟将军他失手杀了老者,害怕,懊悔,他是因误杀老者而哭。“疼痛赶走麻木,羞辱激发血性”,孟将军被老者“赳赳老秦”的气势所震撼,被连续击打,他军人的责任和血性被唤醒。可见,他是为“赳赳老秦”保国安民,不惜生命的精神所震撼而哭。
根据第㊼段“老者看着我,脸上带着笑”,第㊾段“老者断断续续地说,孟将军,你缺的不是士兵,而是士气。提升士气要靠智慧,更要靠不怕死的决心。我……就是给你搬来的救兵”可知,老者在用生命唤醒士气,孟将军明白了老者的用心良苦,所以“放声大哭”。
根据第⑳段中“士气?面对十多倍于我的匈奴,没有足够的兵马,我们只有傻气”,第㉑段中“老者说,看来,你还是没有醒悟”可知,老者提醒过他当前的问题,但他执迷不悟,他是因醒悟太晚而哭。
根据第⑳段中“匈数人骑马很多都不配鞍的,那屁股就像长在马背上一样。人马一体,自由伸缩。手中挥舞的弯刀,呼呼生风,要多快有多快,让人不寒而栗”可知,孟将军面对匈奴增兵不敢迎战,他是因曾经的怯懦而哭。
根据第⑩段“我知道,你已和匈奴打了两次仗,一次小胜,杀敌八十,自损二十。一次平手,双方各有伤者,没有折损。十天前,匈奴增兵万余人,你只有一千多,故退守上郡,依靠城垣坚固,闭门待援,请王派兵”可知,孟将军治军无方,少勇寡谋,他消极待援,忘记了保家卫国的使命,因此“放声大哭”。可以理解为因治军不力而哭,因有负军人职责而哭。
15. 该题主要考查对结尾段的理解。
文中的“赳赳老秦”是指保国安民,不惜牺牲生命的人。应结合结尾段的内容进行分析。
根据第㊾段“老者断断续续地说,孟将军,你缺的不是士兵,而是士气。提升士气要靠智慧,更要靠不怕死的决心。我……就是给你搬来的救兵”可知,老者他有胆有识,有勇有谋,不惜用生命唤醒将士保家卫国的士气,可见老者称得上“赳赳老秦”。
根据第㊻段中“疼痛赶走麻木,羞辱激发血性,我本能地挥出刀去”,第㊽段“我放声大哭”可知,孟将军被老者“赳赳老秦”的气势所震撼,被连续击打,他军人的责任和血性被唤醒,误杀老者后他“放声大哭”,日后他定会率领全军,不惜生命,保国安民。可见被唤醒的孟将军称得上“赳赳老秦”。
根据第㊿段“从陷阱里爬出来的众人,围在老者身边,哭成一团”可知,众人奋勇追击惨败后,也为逝去的老者哭成一团,说明他们的血性和责任被唤醒。他们这会不惜生命,保国安民。可见恢复士气后的李岩等众人称得上“赳赳老秦”。
六、文言文阅读
16. (1)安家 (2)这,这样 (3)像山一样 (4)推辞17. B18. (1)人的生命最重要,死了就不能再生。(2)(为官)清廉侍奉国家,名声一定不虚假。19. ①为人耿直。以死劝谏文帝不要因为牲畜财产杀戮一千多人。②洁身自好。在别的将士争抢珍宝时,他独善其身,不为所动。③有自知,能进退。对自己不胜任的官职坚决推辞。
16. 该题考查文言文词语意思。
(1)句意:后来在长安安家。家:安家。
(2)句意:才到了这个地步。是:这,这样。
(3)句意:当时贼人的珍宝堆积地像山一样。山:像山一样。
(4)句意:坚决推辞,改任工部尚书。辞:推辞。
17. 该题考查一词多义。
“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意为怎能因为牲畜一天而杀戮一千五百人呢?以:连词,因为。
A.连词,来。
B.连词,因为。
C.介词,用。
D.动词,认为。
故选B。
18. 该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1)至:最、极。复:又、再。
(2)清:清廉。以:用。奉:侍奉。虚:虚假。
19. 该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挺众死’”可知,屈突通为一千五百人求情,愿以自己受戮来解救众人,体现出他人耿直和仁爱善良。
结合“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可知,在平薛仁杲时,面对堆积如山的贼珍,只有屈突通无所求取,皇帝也称赞他“清以奉国”,表明他洁身自好、为官清正。
结合“数岁,召为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可知,皇帝召他担任刑部尚书。屈突通因为不熟悉文墨,坚决推辞,最终改任工部尚书。由此可见其知进退,有自知之明。
七、诗歌鉴赏
20. 从沙中发现了一根折断的铁戟,拿起来自己磨洗,认出那是几百年前赤壁之战的遗物。21. 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20. 该题考查诗句理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为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据此可知,诗歌前两句记述的事情是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诗人以一件古战场的遗物“折戟”为兴,引出对前朝赤壁之战的回忆和感慨。
21. 该题考查诗句赏析及情感主旨。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为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周郎”指周瑜。后句写赤壁之战的故事,诗人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怀古抒怀,表现出诗人对历史非凡的认识,曲折地反映出他无处施展才能的抑郁不平之气。
八、作文
例文:
架起沟通的桥梁,成就理想亲子关系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我有话说》栏目的这次调查,那些初中生与家长交流的常用口头语,让我陷入了沉思。“你不懂”“给你说也没用”等话语充斥在亲子交流中,这让我不禁思考,我们向往的亲子关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向往的亲子关系,首先应该是建立在平等与尊重基础之上的。你们不会因为自己是家长就高高在上,而是能真正蹲下身子,倾听我的心声,尊重我的想法和选择。就像朋友一样,我们可以坦诚地交流,无所不谈。
当然,理解与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当我犯错时,你们不是一味地指责批评,而是能耐心地引导我,理解我犯错时的困惑与迷茫,包容我的不足与缺点。在我遇到困难时,你们能给予我鼓励和支持,让我有勇气去面对挑战。
而沟通则是这座亲子关系桥梁的基石。就如我们生活中,有时我想和你们分享学校的趣事,可话还没说完,就被你们以“忙”为借口打断;有时我想解释一些事情,却被你们不耐烦地喝止。这让我感到沮丧和失落。我多么希望我们能有更多耐心的交流,心平气和地倾听对方的话语,让彼此的心灵更加贴近。
为了建立和维护这样理想的亲子关系,我们都需要努力。你们要更多地关注我的内心世界,我也会更加主动地与你们分享我的生活。当我们产生分歧时,不要急于争吵和指责,而是通过沟通去寻求共识。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些家庭规则,让彼此更加明确责任和权利。
爸爸妈妈,我知道这并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我们一定可以拥有这样美好的亲子关系。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架起沟通的桥梁,成就我们理想中的亲子关系。
爱你们的孩子:XXX
2024年6月5日
该题考查材料作文。
1.审题与立意。材料主要展示了初中生与家长交流的一些常用口头语,有消极负面的,也有积极正面的。由此引出对向往的亲子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这种关系的思考。立意时,可以围绕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方法途径等展开,如倡导平等、尊重、理解、沟通的亲子关系,强调双方都要付出努力去建立和维护。
2.选材与构思。结合“你可以谈看法,讲故事;可以给家长写封信与他们交流;也可以创作独幕剧表达你的见解;当然也可以设计一次访谈,模拟一场辩论,深入探讨上面的问题”可知,我们可以谈看法、讲故事、写信、创作独幕剧,也可以设计访谈、模拟辩论等。比如谈看法,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如父母不理解孩子兴趣爱好导致矛盾,或通过良好沟通解决问题的例子,来论述良好亲子关系的特点和建立方法,如要学会倾听、换位思考等。可以讲述一个关于亲子从关系紧张到改善的故事,如孩子一开始觉得父母总是唠叨很烦人,经过某件事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改善关系。或者以孩子的口吻,通过回忆生活点滴,表达对理想亲子关系的渴望,以及对父母某些行为的建议,希望共同努力建立更好的关系。创作独幕剧可设计几个场景,如孩子和父母争吵、冷战,然后通过沟通交流和解,体现出对理想亲子关系的追求和维护过程中的挣扎与努力。也可以设计访谈或辩论,围绕亲子关系的话题,设计不同观点的碰撞,如一方强调父母权威,一方强调平等沟通,通过辩论探讨出更合理的亲子关系模式。无论选择哪种形式,务必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表达自己对亲子关系的真实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