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语文试卷

【328848】四川省德阳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

时间:2025-01-20 17:42:25 作者: 字数:45364字

绝密·启用前

四川省德阳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防() 称职(chèn) 缥碧(piǎo) 振聋发聩(kuì
B
.氛围(fēn) 憎恶(zēng) 阴翳() 矫揉造作(jiāo
C
.字帖(tiè) 倔强(jué) 叱咄(duō) 吹毛求疵(
D
.诡谲(jué) 两栖() 绮户() 悲天悯人(mǐ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诀别 告罄 豁然贯通 筋疲力尽
B
.修葺 震撼 不记其数 前仆后继
C
.繁殖 旁鹜 迫不及待 红装素裹
D
.侦缉 荣膺 沧海桑田 轻歌慢舞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中,志愿者们到社区开展宣传、服务工作,为群众做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情。
B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这三个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是千钧之重,其意义不言而喻。
C
.德阳市不仅有栩栩如生、美丽迷人的自然风景,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未来的发展让人充满期待。
D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青年一代应首当其冲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电影《金刚川》讲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修补堪比生命线的木桥故事。
B
.通过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足够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C
.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实现在核心技术上的不断突破。
D
.一些孩子玩了“水晶泥”后,手部、眼部出现红肿的症状,是因为这些产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硼砂的原因。

5.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派出所的周警官仔细回看了停车场的监控视频,确定欣欣并没有划车的举动
而欣欣只不停地说“不是我划的”,事情陷入僵局
欣欣的爸爸虽然相信欣欣的话,但为了息事宁人,主动提出赔偿车主
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有私家车在停车场被划,监控显示只有欣欣靠近过这辆车
一个10岁的小朋友避免了被冤枉
A
.④②①⑤③
B
.④②⑤①③
C
.④②③①⑤
D
.④①②③⑤

评卷人

得分




二、语言表达

6.校刊征集了一组关于“校园手机管理”的同学来稿,请你为这期栏目拟一条标题。要求:主题明确,有创意,留有讨论空间。

评卷人

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

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简与俭

马军

①“简”与“俭”二者无疑是一对近义词,但仔细分辨,二者也有差异,“简朴”侧重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喜爱和追求的是一种省时、省力、低成本的生活,而“俭朴”侧重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源于对高尚道德的追求而进行的自我约束,对物欲和享乐的坚忍和克制。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曾有这样的表述:与其由于奢侈骄纵而逾越礼节,不如节俭固守本心。韩非在《韩非子·难二》中提出,要“俭于财用,节于衣食”。这些论述,角度不同,但其精神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将“俭朴”贯穿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过简单朴素的生活。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一富家子弟,自小就在锦衣玉食的家境中长大,他不知前辈创业的艰难,每天要吃纯肉馅的饺子,而吃饭时又总是将每个饺子的边儿咬下,他家的仆人默默把这些边儿收拾起来。后来,由于天灾,这个家庭破落了,原来衣食无忧的阔少沦为沿街乞讨的叫花子。一天,他极度饥饿的时候,爬到原来那个仆人家的门前,仆人拿出饭食递给他,他猛吃一顿,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当他问及是什么时,仆人感慨地说:“这不就是你过去吃剩的饺子边儿吗?”故事是虚构的,但它讲述了一个道理,俭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包含着高深的智慧。

北宋贤相寇准的母亲就是深知这个道理的智慧老人。寇准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后来,寇准考中进士,喜讯传到家里,寇母已身患重病。临终前,她将亲手画好的一幅画交给仆人,并郑重叮嘱:“日后寇准为官,如果忘了过去的日子,贪图富贵,你就把这幅画亮给他看。”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一次,为庆贺自己的生日,他请了好多同僚,并大摆筵席。就在这时,老仆人拿出这幅画来,毕恭毕敬地交给寇准。寇准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上有首诗:“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此时,过去生活的一幕幕在他眼前闪现,寇准禁不住泪如泉涌,再三拜过,从此勤于政务,俭于生活,勇于担当,成为彪炳史册的一代贤相。

难怪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殷殷叮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家训》亦谆谆告诫自己的子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钱再多,一天也只能三餐,大厦万间,酣眠不过五尺。《易经》谈到节俭时讲了三种态度,第一种是“甘节”,即甘于节俭,把节俭当成甘之如饴的乐事;第二种是“安节”,即安然节制,不追求享受;第三种是“苦节”,把节俭当作苦事。三种态度,三种境界。今天的社会条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简与俭的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甚至可以说它恰是现代文明的标尺。简单、朴素、俭省的生活,不只是最为健康,最为科学,同时也是最为可靠的生活。

(节选自《杂文选刊》202012期,有改动)

7.下列可以作为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简朴”,要把“简朴”作为省时、低成本的生活方式。
B
.每个人都应该注重“俭朴”,要对物欲和享乐保持坚忍、克制,要自我约束。
C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降低物质生活要求,用节俭的生活来修养自己的品德。
D
.俭朴不只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是家庭、社会和国家倡导的文明准则。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比较了“简朴”和“俭朴”侧重点的不同,起到了引入议论话题的作用。
B
.第③段虚构了富家子弟的故事来证明观点,这里采用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C
.第④段讲述的寇准成为一代贤相的故事属于事实论据,这是从正面论证作者的观点。
D
.第⑤段引用《诫子书》和《朱子家训》中的话属于道理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富家子弟落魄后,觉得以前吃剩的饺子边现在变成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因为前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B
.北宋名臣寇准之所以成为彪炳史册的一代贤相,与他为官时谨记母训,富贵后不忘贫寒,勤于政务密不可分。
C
.《易经》所谈到节俭的三种境界是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文章并没有要求我们一定要追求最高的境界。
D
.文章告诉我们:简与俭永远不会过时,成功往往由勤俭而起,破败往往由奢侈而起,我们应该过简朴、俭省的生活。

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515日电 5157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7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2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24日探测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了为期约3个月的环绕探测,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环绕、着陆、巡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绕、着、巡”三大任务,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属首次。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欧空局、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际航天组织和国家航天机构开展了有关项目合作,将共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对火星演化的认知、了解生命起源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516日,有删改)

(材料二)

天问一号降落过程示意图

(材料三)

火星,是人类探测时间最长、次数最多、参与国家最多的一颗行星。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首次开展火星探测开始,截至目前,人类已进行47次火星探测活动。目前实施的47次火星探测任务中,25次成功或部分成功。而火星的22次着陆只有10次取得成功,现在只有美国和中国掌握了火星软着陆技术。

登陆是火星探测最关键的环节,主要面临三大难点:首先是火星环境的不确知性,增加了着陆的不确定性。其次,着陆过程较为复杂,短时间内完成多个动作,不容半分差错。第三,距离遥远,只能靠着陆巡视器全程自主控制。登陆过程历时约9分钟。9分钟内,着陆巡视器完成10多个动作,每个动作都要一气呵成,而且只有一次机会,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惊心。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继承了嫦娥三号、四号、五号成熟的悬停、避障技术,以确保安全着陆。科研人员还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了配平翼的弹道——升力式进入方案,以降低火星大气参数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提高适应能力。

此次实现火星的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巡视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跨越,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通过这次任务的实施,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新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516日,有删改)

10.对材料二中天问一号降落过程示意图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问一号的降落过程,大致分为气动减速段、伞系减速段和动力减速段,探测器要完成环环相扣的一系列动作。
B
.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展开配平翼,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减速完成后下降速度减掉了90%左右。
C
.在伞系减速段,天问一号需要依次完成超音速开伞、抛背罩和伞、抛防热大底等动作,将下降速度降至100/秒。
D
.在动力减速段,探测器启动反推发动机减速,直到距火星地表100米处悬停成像,完成精确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
11.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是一则消息,报道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预选着陆区的情况。“新华社北京515日电”是电头,交代了发电单位、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B
.从成功发射到被火星捕获,再到开展环绕探测,最后成功着陆,天问一号经历了9个多月的飞行。它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C
.火星是目前人类行星探测的重点目标,但由于火星环境的不确知性、着陆过程较为复杂、只能靠着陆器全程自主控制等困难,我国火星登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D
.天问一号是我国行星探测的起点,它的成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的“绕、着、巡”三大任务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
12.简要说说材料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人类的科学探索精神?

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犁尖上的往事

在故乡,自古崇尚耕读传家之遗风,乡土、老屋、畜口、犁铧、庄稼,是父亲一生的守望,我时常听见父亲念念有词:“好日子,好日子呀。”

当春暖乍寒,茫茫旷野,刚刚露出鹅黄色,父亲照例起个大早,开始在他的脚屋里,鼓捣起他视为命根子的犁。一张犁,一张透出古铜色的犁,伫立于父亲的面前,父亲眯缝着有点歪斜的眼,端详着他的犁。犁默然无语,弓着身子,以匍匐于大地的姿势,倾听父亲的心跳。父亲用一块油布,不厌其烦地擦拭着犁,犁被擦得锃亮,光芒四射。接着,父亲又拿起斧头,小心翼翼地敲打着犁头、犁耳及犁上的附件,瓷实了、妥帖了,父亲才放心地摆弄、扶着犁梢,像抚摸着心爱的孩子,自言自语地说:“好犁,好家伙呀!”

转眼谷雨,阳雀子叫得人心痒痒,父亲蹚着湿漉漉的露水,牵着牛,扛着他的犁,下了田,此时云雾在山腰、在村庄的上空缭绕。田野里,紫云英开得疯狂,如云的紫色花漫过了层层叠叠的梯田。父亲让健硕的牛吃了个饱,开始下犁,犁从大田的中间划过,一垄垄冒着白色汽的泥土,翻卷着浪花,“哗哗”的水声、牛的反刍声以及父亲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大田里,犁滑行自如,一圈又一圈,父亲鼻翼翕动,神态安详,似乎看见一浪浪乳白色的稻花扑面而来,父亲褶皱的脸上掠过一抹暖色。

待霜降了,白茫茫一片,新栽的油菜蔫着的叶子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霜,麦子刚刚拱出地皮,田野归于沉寂。田鼠不见了踪影,一群山雀肆无忌惮地在柿树上啄食红灯笼。太阳暖洋洋的,父亲闲下来了,想起犁,犁在脚屋里显得落寞。父亲挪了挪犁,又用油布反反复复地擦,直擦出逼人的光芒。父亲面露喜色,要给犁上一层桐油,再趁着日头晒,晒出桐油的香味。父亲觉得,桐油是大地的底色,上了桐油的犁,才能犁出熟稔的年份。

农谚说:“冬天手不闲,春天吃不难。”

漫长的冬天,“铸犁头”在故乡,在农闲时节,成为一道独特的农事与风景。

一行人,一律黑乎乎的烟火色,挑着担子,冷不丁就将一大摞行当歇在村边的旷地上,“铸犁头啰!”地道的含山方言,立马引来一群围观的人,就有三三两两的汉子,陆陆续续地拎着或锈蚀、或损坏的犁头、犁耳,哐当一声扔在地上。一群含山佬麻利地摆开了架势,有人迅速地支起炉子,并用耐火泥糊起炉子里的内胆;有人砸起废铁噼里啪啦的声音格外刺耳;有人蹲在地上,耐心地用刮刀修补豁口的模具;有人架起一人高的风箱,准备拉风……很快,炉子里就蹿出通红的火焰,司炉人不时向炉子里添加无烟煤和敲碎的废铁。拉风箱的是两个铁塔似的汉子,呼呼的拉风声不绝于耳,以至于那姿势、那声音,多年后,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也就半小时光景,一炉铁水沸腾着,吐着殷红的火舌,泥瓢中,滚烫的铁水“哧哧”地冒着热气,流入模具中。只半根烟的工夫,模子里的犁头、犁耳逐渐褪色,“哧”一声淬火,一股白烟袅袅腾空。敲去毛刺,新铸的犁头、犁耳散发着烧焦的泥土味,被铁丝贯穿着,“哐当、哐当”地响着,随优哉游哉的汉子们消失在狭窄的巷弄中。

犁,似乎永远弓着身子,匍匐于大地。

(选自《经典美文》2021年第4期,有改动)

13.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写故乡自古便有崇尚耕读传家的遗风,这样写开门见山,易于进入回忆情境。
B
.文章描写父亲对犁的态度,实际上代表了农人对农耕工具的态度和对土地的深情。
C
.文章中两处描写犁“弓着身子”“匍匐于大地”,虽寥寥几笔,但意味深长。
D
.现在的机械化农业不需要使用犁这样的传统农具,对此作者有着深深的遗憾。
14.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文中的农事活动,请完成下面的“助读小卡片”。

农耕时节

农事活动


①________


擦拭、敲打犁


谷雨时节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冬天


新铸犁头



15.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
16.作者对“铸犁头”作了浓墨重彩描述,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评卷人

得分




四、文言文阅读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其母曰:“何不亦求之?”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其母曰:“亦使知之,如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有改动)


注释:①晋侯:指晋文公。继位前长期在国外流亡,后来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国平定叛乱,当上国君。下文中的介之推,晋国贵族,曾跟随晋文公流亡国外。②诬:欺骗。③尤:过错。④文:文饰。⑤绵上:晋地名,在今山西介休东南。⑥田:祭田。
17.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B
.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C
.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D
.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晋侯赏从亡者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B
.禄亦弗及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故人不独亲其亲
D
.以志吾过 寻向所志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介之推偕母归隐的想法是通过对话来表现的,他认为晋文公能重登帝位,是天命决定的,而非人力。
B
.晋文公当上国君后,介之推的母亲极力劝他向晋文公邀功,但介之推意志坚定,坚决不受禄。
C
.晋文公到处寻找介之推,但最后也没有找到,后来在绵上设祭田来缅怀像介之推一样的人。
D
.文中的介之推是一个不贪功好利的人,不主动提封赏,认为“贪天之功”的人比盗贼还恶劣。
20.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评卷人

得分




五、诗歌鉴赏

鹧鸪天

(清)纳兰性德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注:①友人梁汾回南方奔丧,作者送友人一幅小肖像画,并为之题词。
2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描写出一幅在萧瑟秋风之中,与友人握手话别,泪水止不住滑落的场景。
B
.回忆起以前交往的种种:有分离时的孤灯相伴,也有相聚时在雪后观山的快乐。
C
.诗人特意叮嘱友人别后注意饮食,保重身体,并约定要在桂花时节从南方回来。
D
.全词描写生动传神,富有画面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关心,情感真挚浓烈。
22.借助注释,分析“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两句的虚实结合的手法。

评卷人

得分




六、名句名篇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约客》)
2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春望》)
3)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庄子》)
4________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长沙过贾谊宅》)
5)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6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

评卷人

得分




七、名著阅读

24.在“走进经典,感悟人生”的名著阅读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准备办一期以“童年生活”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两个,结合名著向小组汇报选择他们的理由。
《朝花夕拾》中的童年鲁迅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小鬼”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童年保尔
《简•爱》中的童年简•爱

评卷人

得分




八、作文

25.小作文
你的好友小南,有着比较明显的“拖延症”。很多事情都临到最后才匆忙完成,到校、集合时候也大多是最后一个到。为此他(她)自己很苦恼,但也一直拖延着改变不了自己。请你写一段劝告的赠言,夹在送给他(她)的《林徽因诗文集》里。(不考虑称谓、落款等格式,直接写正文;150字左右)

26.大作文
利哈乔夫说:“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请以“教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确;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
提防()——();
B.
矫揉造作(jiāo)——(jiǎo);
D.
两栖()——();
故选C

2.A

【解析】
B.
不记其数——不计其数;
C.
旁鹜——旁骛;
D.
轻歌慢舞——轻歌曼舞;
故选A

3.B

【解析】
A.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此处只是做了宣传、服务工作,够不上“悲壮”,大词小用;
B.
不言而喻: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袁隆平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不用说大家都明白,成语使用正确;
C.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能形容自然风景,对象使用错误;
D.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害。这里指青年首先担当起时代使命,语境使用错误。
故选B

4.A

【解析】
B
.缺主语,“通过……”介词开头造成主语残缺,可删掉“通过”;
C
.两面对一面,“能否”是两面,“关键在于”后面只涉及到一面,可在“拥有”和“实现”前面加“是否”;
D
.句式杂糅,“是因为……的原因”句式杂糅,可删掉“因为”或“的原因”。
故选A

5.C

【解析】
文本叙写了周警官处理“划车”的经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④句写周警官接到报警电话后,查看监控发现只有欣欣靠近;②句承接④句写欣欣不承认,事情陷入僵局;③句接着写欣欣的爸爸为了息事宁人,主动提出赔偿车主;①句写周警官再次查看监控;⑤句交代了结局——欣欣没有被冤枉。因此正确的排序是:④②③①⑤。故选C

6.示例:手机:是信息交互的天使还是迷惑时间的魔鬼?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具体考查拟写标题。首先要明确主题为“校园手机管理”,关于手机,尤其是学生使用手机,本就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拟写标题时要加以注意。本题要求“主题明确”,即围绕校园手机管理来写;“有创意”,说明应当有创新之处,最简单的就是运用修辞;“留有讨论的空间”,就是不能有明确的倾向性,可以设置选择式问题来激发讨论。比如本题可以拟题为“手机:到底该不该进校园?”或:校园手机该如何管理?

7.D
8.B
9.C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炼。
选文由论述简朴是一种生活方式,俭朴是一种生活态度,到“俭”是一种智慧,最后论述“俭”对于国家也很重要,简与俭的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它恰是现代文明的标尺。可见本文论点是“俭朴不只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是家庭、社会和国家倡导的文明准则”。
A.
只论述了“简朴”是一种生活方式;
B.
只论述了应该保持“俭朴”的习惯;
C.
只涉及个人生活方式和修养。
故选D
(2)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判断。B. 没有采用比喻论证。第③段虚构富家子弟的故事,叙述了他由奢侈到沦为乞丐后感受的变化,;论证了“俭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包含着高深的智慧”,属于例证。故选B
(3)
本题考查筛选辨析信息的能力。C.“按从低到高的顺序”错,“甘节”“安节”和“苦节”是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故选C

10.C
11.D
12.面对火星探索任务过程漫长、任务艰巨和未知的不确定性等困难,科学家有坚定的信念;②面对成功率不高的火星探索,不怕失败,迎难而上,勇于探索;③中国与国际航天机构的合作,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④火星探测任务的规划和实施,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精神;⑤火星探测继承了我国航天领域成熟的技术,还首次采用新的技术,体现了科学探索在传承中有创新。(答满4点即可)


【解析】
(1)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筛选。
C.“
依次完成超音速开伞、抛背罩和伞、抛防热大底等动作”错,依据材料二的图片可知,应是依次完成超音速开伞、抛防热大底、抛背罩和伞等动作。故选C
(2)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

D.“
标志着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错。依据材料一“环绕、着陆、巡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绕、着、巡’三大任务,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属首次”可知,文中并未说标志着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且材料三中说“通过这次任务的实施……对……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可见我国还没有走向航天强国。故选D
(3)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材料三中说“火星,是人类探测时间最长、次数最多、参与国家最多的一颗行星”“登陆是火星探测最关键的环节,主要面临三大难点:首先是火星环境的不确知性,增加了着陆的不确定性。其次,着陆过程较为复杂,短时间内完成多个动作,不容半分差错。第三,距离遥远……”,可见火星探索任务过程漫长、任务艰巨和有诸多未知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些困难,科学家们依然不断探索,可见他们有坚定的信念;
材料三中说“截至目前,人类已进行47次火星探测活动。目前实施的47次火星探测任务中,25次成功或部分成功。而火星的22次着陆只有10次取得成功,现在只有美国和中国掌握了火星软着陆技术”,可得出面对成功率不高的火星探索,科学家们不怕失败,迎难而上,勇于探索;
材料一中说“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欧空局、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际航天组织和国家航天机构开展了有关项目合作,将共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对火星演化的认知、了解生命起源等贡献智慧和力量”,可得出中国与国际航天机构的合作,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材料一中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7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2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224日探测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了为期约3个月的环绕探测,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可得出火星探测任务的规划和实施,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精神;
材料三中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继承了嫦娥三号、四号、五号成熟的悬停、避障技术,以确保安全着陆。科研人员还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了配平翼的弹道——升力式进入方案,以降低火星大气参数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提高适应能力”,可得出火星探测继承了我国航天领域成熟的技术,还首次采用新的技术,体现了科学探索在传承中有创新。

13.D
14.     ①初春     ②犁田     ③霜降     ④上油保养
15.通过对父亲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对犁田场景的有声有色的描写,生动具体的描绘了真实的农耕活动。
16.呼应题目,“犁尖上的往事”,选取冬日故乡这一热闹的场面,作为记忆中最有印象的场景和事件,符合回忆真实,富有生活味儿;紧扣主题,农人精心打造、爱护农具,体现了对农耕活动的重视和热爱,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旧事的怀念。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D. 此项属于过度解读,文中并未有“深深的遗憾”。文章没有提到机械化农业的内容,结尾是“犁,似乎永远弓着身子,匍匐于大地”,表达对犁的赞美。故选D
(2)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梳理概括。题中所给表格分为“农耕时节”和“农事活动”两项,学生要通过读文本,找出对应的时节和农事。结合第二段“当春暖乍寒”“父亲用一块油布,不厌其烦地擦拭着犁,犁被擦得锃亮,光芒四射。接着,父亲又拿起斧头,小心翼翼地敲打着犁头、犁耳及犁上的附件”可知“擦拭、敲打犁”的时节是“春暖乍寒”的“初春”;结合第三段“转眼谷雨”“父亲蹚着湿漉漉的露水,牵着牛,扛着他的犁,下了田”,可知“谷雨”时节农事活动是“犁田”;结合“待霜降了”“父亲挪了挪犁,又用油布反反复复地擦,直擦出逼人的光芒。父亲面露喜色,要给犁上一层桐油,再趁着日头晒”可知“霜降”时节的活动是“上油保养”。
(3)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画线句描写的是父亲犁地的情景。对父亲的描写有“父亲让健硕的牛吃了个饱,开始下犁”“牛的反刍声以及父亲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父亲鼻翼翕动,神态安详”“父亲褶皱的脸上掠过一抹暖色”,描写父亲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了一个地道的农民犁地的娴熟以及对土地的热爱、对丰收的期待;整个场景很有画面感,有声音,如“‘哗哗’的水声、牛的反刍声以及父亲的吆喝声”,有画面,如“一垄垄冒着白色汽的泥土,翻卷着浪花”,让人身临其境,对犁田场景的有声有色的描写,生动具体的描绘了真实的农耕活动。
(4)
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首先看如何描写“铸犁头”,作者说“铸犁头”是农闲时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然后详细描写了他们“铸犁头”的过程,如何支炉子、糊内胆、补豁口、拉风箱等等。这段描写很富有生活气息,描写细致,说明印象深刻,正如作者所说,“以至于那姿势、那声音,多年后,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可见选取冬日故乡这一热闹的场面,作为记忆中最有印象的场景和事件,符合回忆真实,富有生活味儿;
这段描写写的是 “铸犁头”的过程,从文中父亲对犁的爱护来看,犁是农民的好帮手,对犁的精心打造、爱护,体现的是对土地的热爱,对农耕生活的重视。而作者这段详细描写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旧事的怀念,这也是作品的主题;
同时浓墨重彩描述“铸犁头”的过程,也呼应题目“犁尖上的往事”。

17.A
18.D
19.B
20.1)上天没有灭绝晋国。(晋国)必将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晋文公还会是谁?
2)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上。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解析】
(1)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的意思是:言语,是身体的装饰。身体将要隐居了,怎么还要装饰它吗?这样是乞求显贵啊。据此,正确的句读是: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故选A
(2)
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A.
从:都是“跟从”;
B.
弗:都是“不,没有”;
C.
亲:都是“亲人”;
D.
志:记录/标记;
故选D
(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依据“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可知,选项B中的“介之推的母亲极力劝他向晋文公邀功”的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符。故选B
(4)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绝(灭绝,使……灭绝)、主祀(主持祭祀)、非(不,不是)”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以(用)、广(扩大)、逆(违背)、轻(轻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1.B
22.实写在沉香的轻烟中的肖像画,虚写伤心离别的感受。画容貌容易,想要画出自己的伤心难。用衬托手法,表现自己不忍离别的伤心程度之深。


【解析】
(1)
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诗句“转忆同看雪后山”并不是写“相聚时在雪后观山的快乐”,而是采用了反衬的手法,突出离别后的忧伤。故选B
(2)
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诗句“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的意思是:你的画像在沉香的缕缕轻烟中清晰可见,但是你内心的悲伤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描画出来的。作者实写在沉香的轻烟中的肖像画,虚写的是伤心离别后的感受。肖像可以清晰可见,但自己的伤心却难以画出,诗人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用衬托手法,写自己独对着好友小像以慰相思,表达了对好友坎坷遭遇的无限同情及自己不忍离别的感伤。据此理解赏析作答。

23.     1)闲敲棋子落灯花     (2)感时花溅泪     (3)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4)汉文有道恩犹薄     (5)干戈寥落四周星     (6)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敲、溅、抟、犹薄、寥、缊袍、敝”等字词容易写错。

24.示例:我选择《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小鬼”。理由:他们大多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便参加了红军,在红军中承担各种工作,甚至跟敌人拼刺刀。他们不怕困难、勇敢、乐观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注意活动主题为“走进经典,感悟人生”,也就是要通过阅读名著得到某些人生的启迪。还要注意是“童年生活”,考生需要概括出名著中人物的童年生活内容及特点,然后从中得到感悟。比如可以写《朝花夕拾》中的童年鲁迅,他曾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他从小就懂得惜时,这种珍惜时间的精神给了我启迪;也可以写《简•爱》中的童年简•爱,她从小父母双亡,舅妈的冷漠、无情以及表兄的专横跋扈表姐的冷言冷语让简的童年就像一场噩梦,但她没有被生活打到,她的坚强、独立的品格让人敬佩。写其他人物亦可。

25.小南,看着你为拖延症而苦恼,我也很着急,想帮助你一起改掉这个毛病。小南,你一定要明白拖延症的害处,时间不等人,拖延症只会让我们浪费更多时间,失去更多资源。想要让自己不拖延,首先我建议你给自己制定一个严格的时间表,规定哪个时间段做什么,而且必须完成,如果没有完成要对自己采取一些处罚措施,当然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慢慢克服。作为你的好朋友,我会监督你的,一起加油!

【解析】
本题考查微作文的写作。如何劝说有拖延症的好友?其实考查的口语交际能力,尽管你们是好友,但如果说话过于直接,也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情绪,因此开头可以对他关心,表达替他着急的情绪,这样首先让他接受你的劝告;接着可以委婉地把拖延症的弊端(拖延症指的是自我调节的失败,当预期结果可能是有害的时候,就推迟计划好的任务。拖延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强烈的自责感、内疚感、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贬低,并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告诉他;最后要给他一些可行性建议(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想到什么事情就立马去做,不要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的时间;制定计划。把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写下来,制定一个时间表,完成了的事情就勾掉;和别人相互监督。可以和人规定,如果自己一旦出现拖延的状况,立马让别人提醒你,甚至还可以带一点稍微的惩罚。),并表达与他一起努力,帮助他改掉毛病。这样的劝说才是合格的。最后注意字数要求。

26.例文:

教养

从孔融让梨,浸润着谦虚礼让的文明素养,到季布一诺,流露出守信无价的高尚道德,再到孔子下问,表现着尊学重教的个人修养……无论是谦虚礼让、重信讲义,还是尊学重教,都是教养的体现,是文明的延续。教养,代表着一个人的品质,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素养,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主导着国人立身行事,稳定着社会安定和谐,凸显出国家富强伟大。故此,注重教养,构建文明社会,延续人类文明。

教养,是家庭文明的“显微镜”。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而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支撑起了文明社会的建设。包拯手书家训,可谓传家至宝,字字珠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古人之所以注重人的品行教育,注重家规家训,是因为懂得“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一点一滴的教育、培养、规范以及耳濡目染的熏陶,便是对一个人文明的最好塑造。因此,注重家庭教育,强调文明养成要从娃娃抓起,才能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教养,是社会文明的“照妖镜”。共享单车破坏、私占等行为的出现,将文明教养的匮乏退至风口浪尖。它照出了社会文明斑驳的一面,然而也能照出了社会文明明亮的一面,在浙江金华的过街通道,一位爱心市民,打包起自家小孩干净整洁的旧衣物,一件件悉心挂起在“爱心墙”上;在浙江宁波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正在清点社区小朋友自发募捐的,要送往藏区希望小学的“爱心玩偶”“爱心图书”……教养的体现从不是惊天动地,而是润物无声;从不是感人肺腑,而是熨帖心灵。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就在于用自觉的行动带动他人,用文明的教养感染他人。

教养,是国家文明的“放大镜”。文明游世界,景美人更美,文明的旅游中更能凸显出一个人的教养,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文明。其实早在2006年,中央文明办与国家旅游局就联合公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百余字的内容涉及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包含着娱乐习俗等各个领域。如果人人能牢记于心,外化于行,也就不会出现卢浮宫泡脚,自然也没有悉尼皇家植物园的随地便溺,也就不会有济州岛机场免税店乱扔包装袋等诸多不文明行为了。个人教养的高低,走出国门后,变成了国家文明的高低。故而,要想显现出国家文明软实力,就要从每个人做起,自身作则,文明出游。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文明社会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坚定不移的注重教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不再停留在口号,而是落实在行动。只有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我约束开始,才能让有教养的家庭、有教养的社会、有教养的国家,支撑起人类文明的高度。



【解析】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能力。
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人一旦获得良好的教养,就像一辆车在向前运行时获得了惯性一样,再要让他去随地吐痰,再要让他在公众场合喧哗,再要让他冷漠地面对他人请求,再要让他无视国歌响起国旗升起……就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了。许多人都以为教养只有出自 名门才能得到,其实它是一种普通常识。比如拥有爱心,尊重他人,温文尔雅,心胸宽阔,正派真诚等良好品质,这里一个关键是要写出影响,写出一种美好品质对周围人的正面引导、激励作用,联系现在的社会现实,这个作文题确实很好,体现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命题思路。
构思:
1
、最容易想到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构思就是精雕细刻几个能够体现教养的经典画面,最好这几个画面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人的不同方面的教养,因为教养本来就不仅仅是指一种优良品质,而是具备多种良好品质的综合反映。而且一定要有议论抒情性的语言来点题。
2
、也可以写一个你所遇到的具有良好教养的人对你的灵魂深处的触动,不仅要写出触动你的事件(最好用细节描写),而且要写出自己精神受到触动时的感觉(最好用心理描写),也要注意在开头和结尾扣题点题。
3
、如果写议论文,可以先教养对一个人成长、成功的重要性,再联系现实指出当今社会道德的沦丧、人的良好品质的确实导致的不良后果,从而指出良好教养对当前改善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呼吁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让教养的芬芳弥漫于我们的周围,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