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196254-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2024年是青岛市开展“挽留海鸥行动”30周年,同学们拍摄了主题为“山海鸥韵,和美青岛”的宣传短视频。作为文字编辑,请你对解说词进行修改完善。
【镜头一:鸥翔蓝天添灵动】
阳光和暖,碧水澄(chéng)净,海鸥翩然而至,在蔚蓝的天空下翱翔。它们时而展翅盘旋,轻莹地舞蹈;时而敛翼(yì)休憩,自由地浮潜(qián);时而徘徊(huí)沙滩,悠闲地散步。海鸥的到来,为青岛的冬天平添了几分灵动。
【镜头二:_①_】
栈桥边,前来赏鸥的游人摩肩接踵。这群“小精灵”呼朋引伴,或争相啄食人们投喂的食物,或亲密地围在人们身边强聒不舍……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人鸥同乐,共享山海,这幅和谐的图景令人心旷神怡。
1.镜头一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澄(chéng) B.翼(yì) C.潜(qián) D.徊(huí)
2.镜头一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翩然 B.盘旋 C.轻莹 D.悠闲
3.镜头二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摩肩接踵 B.呼朋引伴 C.强聒不舍 D.心旷神怡【镜头三:爱鸟护鸟映文明】1994年,《青岛晚报》发出挽留海鸥的行动,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30年来,爱鸟护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落日余晖下,渔民给海鸥投喂小鱼虾;漫天飞雪中,志愿者给它们抛撒爱心粮……这一幅幅有温度的画面,折射出人们的友善与城市的文明。【镜头四:_②_】2024年1月20日,青岛市首届海鸥文化节开幕。举办海鸥主题音乐秀,组织海鸥科普公益宣讲,邀请青岛非遗传承人用剪纸、糖画等形式创作以海鸥为主题的作品……诸多活动以鸥为媒,展现岛城文化魅力,体现出青岛对文化的重视、传承与创新。
4.镜头三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
A.1994年,《青岛晚报》发起挽留海鸥的行动,受到市民的积极回复。
B.1994年,《青岛晚报》发起挽留海鸥的行动,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
C.1994年,《青岛晚报》发出挽留海鸥的行动,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
D.1994年,《青岛晚报》发出挽留海鸥的行动,受到市民的积极回复。
5.请结合解说词内容,仿照镜头一或镜头三的标题,给镜头二和镜头四拟写标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漫步诗文长廊,你会发现美无处不在。请将下列诗文积累卡补充完整。
芳草萋萋 “芳草鲜美,①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了世外桃源之美,“乱花渐欲迷人眼,②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展现了花草蓬勃之势。 |
高山巍巍 “岱宗夫如何?③ ”(杜甫《望岳》)表现了泰山的巍峨绵延、雄伟高大,“④ ,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写出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 |
明月悠悠 “⑤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饱含着对友人的牵挂,“但愿人长久,⑥ ”(苏轼《水调歌头》)寄托了美好的祝愿。 |
三、选择题
7.班级开展“名著小剧场”活动,演员在揣摩角色时有如下体会,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打白骨精”这场戏,孙悟空一心除妖,却被唐僧驱逐,表演“泪别师父”时要表现他的委屈与不舍。
B.祥子对辛辛苦苦买来的车极为珍视,加之他性格老实、隐忍,车子被抢时,他会心疼、愤恨而无奈。
C.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刺配沧州在牢城营见差拨这场戏,要演出他不肯屈服的骨气。
D.简·爱是敢于追求爱情并坚信人格平等的女性,她向罗切斯特袒露心意的台词,要满含激情,不卑不亢。
四、名著阅读
8.为重温名著内容、提升阅读质量,小语制作了人物卡片,请你帮他将卡片内容补充完整。
五、选择题
9.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时间易逝,天地辽阔,激发了诗人珍惜时光、奋发进取之志。)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日暮时分,江上烟波浩渺之景,使得诗人的思乡之情更浓。)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不怕浮云遮挡远望的视线,表现出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大无畏精神。)
D.“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人歌颂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表达了对英雄的渴慕之情。)
六、诗歌鉴赏
10.下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送苏尚书赴益州
宋璟
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
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贞观元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致理①之本,惟在于审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书》称:‘任官惟贤才。’又云:‘官不必备,惟其人。’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
(取材于《贞观政要》)
【乙】
国初,四明人王桓与二儒者同赴召,见太祖( )便殿。
上问二儒者:“在家何业?”一对曰:“臣业农。”上曰:“卿业农,亦知禾麦之节有不同乎?”对曰:“知之。禾三节,而麦四节,是不同( )。”上曰:“禾麦类耳节之不同何也?”对曰:“禾播种于春,至秋而获,历三时,故三节;麦则历四时始成,故四节。”上曰:“是能知稼穑之艰难者。”即擢某州知州。
其一儒对曰:“臣业医。”上曰:“卿为医,亦知蜜有苦而胆有甜者乎?”对曰:“蜂酿黄连花,则蜜苦;猿猴食果多,则胆甜。”上曰:“是能格物者。”擢为太医院使。
次问及桓,桓对曰:“臣所业训蒙。”上曰:“卿亦有好恶乎?”对曰:“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上曰:“是能明理者。”擢国子助教。
(取材于明代笔记小说《涌幢小品》)
[注]①致理:使国家安定。②审:仔细考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
文言语句 |
方法提示 |
字词理解 |
A |
务省官员 |
查阅词典:①问候;②反省;③精简 |
③精简 |
B |
卿业农 |
课内迁移:卿今当涂掌事(《孙权劝学》) |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
C |
麦则历四时始成 |
联想成语:周而复始 |
开始,开端 |
D |
是能知稼穑之艰难者 |
字形推断:“稼穑”的形旁是“禾”,可能与农作物相关 |
泛指农业生产 |
A.A B.B C.C D.D
12.乙文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以 也 B.于 也 C.于 哉 D.以 哉
13.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禾 麦 类 耳 节 之 不 同 何 也?
1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
(2)禾播种于春,至秋而获。
15.根据你对两则文本的理解,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甲文中唐太宗提出要“量才授职”,乙文中(明)太祖的用人理念与此类似。(明)太祖让 的人做知州,让 的人做太医院使,让 的人做国子助教。
①明道理辨善恶 ②能知百姓疾苦 ③善推究事物原理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运用活字印刷术印拓清明诗词,在田野中放飞亲手制作的纸鸢,品尝一个个馅料饱满的青团……广大青少年在清明假期纷纷加入非遗研学,深入领略非遗技艺的精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非遗研学的独特魅力在于“亲”,这种“亲”不仅是感官上的体验,更是心灵上的历史亲情和民族亲缘。我国清明扫墓的传统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与文化符号,清明节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孕育了丰富的人文内涵。亲手触摸非遗技艺,是感受岁月沉淀的过程,更是与历史对话的过程。当非遗走到青少年手中,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与深邃触手可及;非遗也走进了青少年的心里,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纹理与温度,了解非遗的艺术价值。而正是这种“亲”的体验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育了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小小传承人”的使命感。
③非遗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走向青少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从长远看,非遗研学的火热,不仅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为文化传承奠定基础,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④推动非遗研学,关键在于激活资源。非遗作为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种类丰富,犹如浩渺无垠的星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戏曲、技艺、医药、民俗等共同织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壮丽图景。基于本土非遗项目,讲好当地故事,是推动非遗研学不可或缺的一环。
(摘编自《非遗研学游开辟文旅融合新路径》,文章刊载于2024年4月8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①4月9日,“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专列,载着1000多名高中生,从湘西出发,穿山越岭,奔赴韶山。
②目前,湖南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8个,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整个三湘大地,遍布着灿若繁星的红色地标,宛如一座巨大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湖南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富矿”,完善革命文物系统保护格局,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开发复合型红色旅游项目,让“湖南红”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③当前,湖南正聚焦相关革命文物、湖南境内发生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以及与重大革命活动相关的旧址遗址,进行重点保护,用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线路,举办纪念活动,持续掀起怀念尊崇英烈的社会热潮。一场场英烈事迹展,成为弘扬英烈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湖南打造出的“红色资源库”让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摘编自《以文塑旅绘新景且怀诗意赴远方》,文章刊载于2024年5月7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①目前,全国首家以海洋为主题的特大型综合科技场馆——青岛科技馆又“上新”了。以“海洋奇珍”为主题的海洋生物标本公益科普展开展,吸引不少学生前来参观研学。
②通过科技手段对真实的海洋生物进行处理、加工,最终“还原”其在海底时候的真实样貌,就能让这些经历过“惊涛骇浪”的海洋生物们“开口”,为我们讲述蓝色世界的生命故事。
③与“灌输式”讲解的展览模式不同,青岛科技馆“海洋奇珍”主题展览的解说文案诙谐幽默,风趣有加,突出每一类生物的最大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④鲫鱼是“海洋搭车客”,它们会通过吸盘吸附在鲨鱼、海龟等大型海洋生物身上,进行远距离移动;达摩毒鲉是“伪装毒师”,它们常“潜伏”在近岸珊瑚礁和岩礁间,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逍遥馒头蟹是“宠妻狂魔”,遇到危险的时候,雄蟹会抱着雌蟹逃跑……讲述海底“奇趣”故事的同时,展览还进一步围绕海洋生物的“珍”,增强人们珍爱与保护海洋生物、海洋环境的意识。
(摘编自《青岛科技馆再“上新”:海洋奇珍“上岸”,化身“科普大餐”》,文章刊载于2024年4月8日《青岛日报》)
16.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青少年参加非遗研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展现了非遗研学的魅力和意义。
B.材料二中,湖南拥有数量众多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推进文旅融合。
C.材料三中,青岛科技馆创新展览模式,让参观者在真实的海洋环境中认识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
D.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目前研学资源非常丰富,研学主题多种多样,学生成长的平台十分广阔。
17.下列对三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遗研学目的在于让青少年掌握非遗技艺,培育民族自豪感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B.红色研学可以让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C.科技研学可以让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技创新与发展,提升科学素养。
D.参加研学活动是青少年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丰富体验、获得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18.请你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就如何广泛开发青岛的研学资源提出三条建议。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巴颜顺的作战靴
李宏
①坑道驻训任务终于结束了。
②大雪将远山近岭染成了银白,已经100多个小时没有见到日光月光的官兵们尽情地在厚厚的雪地上奔跑撒欢,打起了雪仗。此时,巴颜顺却独自蹲在雪地里脱下了靴子,表情很难看。
③营长走过来拍了拍巴颜顺的肩膀:巴班长,脚上的伤病犯了?巴颜顺迅速将靴子穿上,系好鞋带,站起来望着远天,自言自语地说,“这雪算个啥啊,比我家乡的雪小多了!”
④巴颜顺是某导弹旅的老兵,身高1米9,面孔黝黑,是训练发射场上数一数二的好手。
⑤那年,巴颜顺参加实兵实装演习,他所在的发射四营接到命令,务必一小时内全员全装到达指定区域。意想不到的是,经过花椒溪时突遇上游暴雨泄洪,桥梁被冲毁,河水漫涨。长长的装备车队被洪水阻挡在了岸边。旅长盯着湍急的河水注视了一阵,绷着脸问驾驶员,安全行驶到对岸有多大把握?驾驶员神情紧张地说,只有一半。旅长当即否定,百分之九十九都不行,我要的是百分之百!
⑥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巴颜顺却一直没有闲着。他先是捡了几块石头,由近至远,扔向漩涡套着漩涡的急流中,又将背包带连结在一起,一头系在腰上,一头塞进连长手里,脱下作战靴,往岸上一扔,说:“我去试试水。”从对岸回来后,他一脸严肃地对营长说,让我来。
⑦旅长亲自将作战靴递给了巴颜顺。巴颜顺蹬上靴子,轻轻一跃,身手矫健地攀上一米多高的驾驶室,踩离合,点火,轰油门,平稳地将重达数十吨的导弹发射车开到了对岸。随即,演习部队的所有车辆也全部沿着巴颜顺刚才行驶的路线涉过花椒溪。后来,旅长对营长下了命令,务必在一年内把他培养成技术尖子。
⑧果然,一年后巴颜顺成了导弹旅的骨干。当兵22年,他驾驶过4种型号的导弹发射车,干过4个岗位的操作号手,亲手将两种新型号导弹发射到数千里外的预定地域,多次立功。有时,他还会得意地在新兵面前吹嘘,当年的旅长,如今的基地首长,还为他拎过战靴呢。
⑨南方的雪说化就化了,前两天还漫天白雪,隔几天就冰消雪融,营区周围的农田里麦苗已经拔节,杏花也含苞待放。
⑩一天,夜间紧急集合。连长点名让巴颜顺出列,质问他为什么不按规定着装。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了巴颜顺身上。只见他身上穿着新作训服,脚上却穿了一双老式作战靴,格外显眼。解散后,连长找到巴颜顺,问他是不是新发的鞋不合脚。巴颜顺没说话,在一块石头上慢慢坐下,脱下靴子又脱了袜子,一双缠着纱布渗了血的大脚展现在了连长面前。
⑪原来,巴颜顺的脚本来就宽大,加上之前执行发射任务受了伤,穿新鞋一直磨脚,只好穿旧鞋。
⑫一直站在旁边的营长蹲下身子,看了巴颜顺的脚伤后说,你安心准备带兵参加实装操作比武,必须从今年补充的新兵中带出至少5个全能号手。靴子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⑬接到任务后,巴颜顺除了完成新兵日常训练任务,每天还给他们一招一式地“加餐”。一个月后的比武大赛中,巴颜顺带的兵全都名列前茅。
⑭比武结束的第二天晚上,连长告诉巴颜顺:“下周首长要来检查工作,你可别再吹乎首长为你拎靴子的事,之前说过你多少次了。”巴颜顺说,“保证不提了。”
⑮晚餐时,他记住了连长的提醒,取了餐,悄悄地去了离首长最远的那张餐桌。刚坐下,连长走了过来:“巴颜顺,首长请你坐他旁边去。”
⑯巴颜顺迟疑了一下,端了餐盘坐到了首长对面。首长一脸幽默地问巴颜顺,“听说你经常跟大家说我当年为你拎过靴子?”巴颜顺一下羞红了脸,忙回答:“我吹牛的。”首长摆摆手说,“我就喜欢你这种本真性格,这次呀,我还真的是给你拎靴子来了。”首长将一个纸盒子递到巴颜顺面前说,“这是按你的鞋模定制的,以后应该不会磨脚了。你们营长在报告中专门就你的情况做了汇报,我让有关部门专门调研了,全基地还有三例与你类似的情况,我们一一解决。”
⑰又到了进坑道驻训的日子,没有阳光,与世隔绝。好在,连队还有巴颜顺,巴颜顺还是巴颜顺。熄灯之前,他又给新兵们吹嘘起了这么多年来他带新兵训练的事。当然,还有这双新作战靴。
(节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19.小说中的巴颜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具体事件简要分析。
20.请结合语境,品味小说的语言。
(1)第⑦段画线句子,句式短小,富于表现力,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2)请品味第⑰段中加点字“又”的精妙之处。
21.首长给巴颜顺送作战靴这一情节是否突兀?请说说理由。
22.“作战靴”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九、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这篇文章不能“重写”,只能“续写”。在“续写”前,可以规划,可以畅想;在“续写”中,可以摒弃或扭转,可以发扬或升华。
回忆过往,你曾经是怎样“续写”生活的?或者,面向未来,你又将如何“续写”呢?
请以“‘续写’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综合
1.D2.C3.C4.B5.示例:镜头二:人鸥同乐享和谐;镜头四:以鸥为媒展文化
1.该题考查字音。
D.徊(huí)——huái。
故选D。
2.该题考查字形。
C.轻莹——轻盈。
故选C。
3.该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A.摩肩接踵:是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句中用于形容前来赏鸥的游人很多,符合语境,使用恰当;
B.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句中用于形容海鸥招呼同伴,符合语境,使用恰当;
C.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句中用于形容海鸥亲密地在人们身边发出声音,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恰当;
D.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句中用于形容人与鸟和谐相处的图景使人心情愉快。符合语境,使用恰当。
故选C。
4.该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结合“1994年,《青岛晚报》发出挽留海鸥的行动,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分析,句子搭配不当,可将“发出”改为“发起”,将“受到”改为“得到”。
故选B。
5.该题考查拟定标题。
结合镜头一“鸥翔蓝天添灵动”与镜头三“爱鸟护鸟映文明”可知要拟写7个字的标题。
结镜头二“栈桥边,前来赏鸥的游人摩肩接踵。这群‘小精灵’呼朋引伴,或争相啄食人们投喂的食物,或亲密地围在人们身边强聒不舍……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人鸥同乐,共享山海,这幅和谐的图景令人心旷神怡”可知,镜头二的主要内容是人鸥同乐,共享山海,和谐相处。据此拟写标题为:人鸥同乐享山海或人鸥和谐共欢乐等;
结合镜头四“2024年1月20日,青岛市首届海鸥文化节开幕。举办海鸥主题音乐秀,组织海鸥科普公益宣讲,邀请青岛非遗传承人用剪纸、糖画等形式创作以海鸥为主题的作品……诸多活动以鸥为媒,展现岛城文化魅力,体现出青岛对文化的重视、传承与创新”可知,镜头四的主要内容是青岛市首届海鸥文化节开幕;青岛市以鸥为媒,展现岛城文化魅力。据此拟写标题为:以鸥为媒展文化或海鸥文化展魅力等。
二、名句名篇默写
落英缤纷 浅草才能没马蹄 齐鲁青未了 峰峦如聚 我寄愁心与明月 千里共婵娟
该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该题中的“缤、蹄、聚、婵娟”等字词容易写错。
三、选择题
C
该题考查名著阅读识记。
C.林冲虽然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但在刺配沧州在牢城营见差拨这场戏中,一开始林冲是表现出了隐忍和屈服的。他为了能安稳服刑,对差拨低声下气,甚至送上银子,并不是演出不肯屈服的骨气。
故选C。
四、名著阅读
示例: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该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分析。
①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保尔在革命斗争中,始终坚定地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根据小说内容可知,他在战场上勇敢无畏,不怕牺牲。在与白匪的战斗中,他总是冲锋在前,即使受伤也毫不退缩。例如,在一次战斗中,保尔被炮弹炸伤,头部受了重伤,但他伤愈后又立即投入到战斗中。这种为了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他为理想而献身的品质。同时,保尔在建设时期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当国家需要建设铁路时,他积极响应号召,带领战友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奋战,即使面临饥饿、寒冷和疾病的威胁,也绝不放弃。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的建设事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②钢铁般的意志:保尔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后,依然保持着坚强的意志。他在多次受伤后,身体状况逐渐恶化,但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理想的追求。例如,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写作。他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口述的方式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这种在极端困境中展现出的顽强意志,如同钢铁一般坚不可摧。而且,保尔在面对爱情的挫折时,也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他与冬妮娅的爱情因阶级观念的不同而破裂,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更加坚定地投入到革命事业中。他在爱情和理想之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展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③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保尔的一生都在顽强奋斗。从他少年时期的艰苦生活,到参加革命后的战斗和建设,他始终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在少年时期,保尔就经历了许多苦难,他在食堂打工时遭受了老板的剥削和压迫,但他并没有屈服,而是勇敢地反抗。参加革命后,他在战场上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在建设中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例如,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保尔和他的战友们面临着严寒、饥饿和疾病的威胁,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顽强地坚持下去。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顽强奋斗的精神,贯穿了保尔的一生,是他高贵品质的重要体现。
五、选择题
A
该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赏析。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意为:“想到那苍茫辽阔的宇宙,天长地久,而人生却是如此短暂,怎能不让人悲伤得热泪纵横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以及他在面对广袤天地时产生的孤独、无助和悲凉的情感。并没有激发诗人珍惜时光、奋发进取之志的意思;
故选A。
六、诗歌鉴赏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描绘了诗人远望友人离去的场景,“风烟”“霰雪”烘托出离别时的凄清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杨柳最依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杨柳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柳依依惜别的情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该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赏析。
“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这两句通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自然景象。诗人自己站在这里,望着远方风烟相接的朦胧景象,心中充满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与忧虑。而友人即将到往的地方,那里风雪交加,“霰雪飞”,意味着他即将踏上的是一条风雪交加的艰难路途,暗示友人前途艰难。“风烟”“霰雪”烘托出离别时的凄清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
“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这两句通过想象园亭中的送别之景,即杨柳枝条随风轻摆,依依不舍的样子,来寄托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杨柳常被用作离别的象征,因为“柳”与“留”谐音,寓意着挽留与不舍。“依依”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杨柳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柳依依惜别的情态,诗人借杨柳依依之态,表达了自己对苏尚书即将离别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七、文言文阅读
11.C12.B13.禾麦类耳/节之不同/何也?14.(1)如果得到好的官员,即使人数少也足够了。(2)禾在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15.② ③ ①
11.该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含义。
C.根据成语“周而复始”的意思“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可知,“始”是“才”的意思,故“麦则历四时始成”的“始”也是“才”的意思。句意:麦子要经历四个季节才长成。
故选C。
12.该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运用。
第一空:结合语境可知,“见太祖”是动作,“便殿”是动作发生的地点,此处应用“于”表示处所,“于”可译为“在”。句意:当初,四明人王桓和两位儒者一同被征召,在便殿拜见太祖。明确了见面的地点是在便殿。故填:于。
第二空:“禾三节,而麦四节,是不同( )”是判断语气,此处应用“也”表示判断语气。句意:禾苗有三个生长阶段,而麦子有四个生长阶段,这是不同的。肯定了禾麦生长阶段不同这一事实。故填:也。
故选B。
13.该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最后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本句句意:禾苗和麦子同类,生长阶段不同,为什么呢?“禾麦类耳”句意独立完整,且“耳”是句末语气词;“节之不同”指出禾苗和麦子的不同处;“何也”表疑问。故断句为:禾麦类耳/节之不同/何也?
14.该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及其含义:
(1)若:如果。善者:好的人才。虽:即使。足:足够。
(2)于:在。至:到。获:收获。
15.该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乙文中“上曰:‘是能知稼穑之艰难者。’即擢某州知州”可知,一位儒者回答以务农为业,且能说出禾麦生长阶段不同的原因,体现出他了解农业生产,能知百姓疾苦,所以(明)太祖让能知百姓疾苦的人做知州,故选②。
根据乙文中“‘蜂酿黄连花,则蜜苦;猿猴食果多,则胆甜。’上曰:‘是能格物者。’擢为太医院使”可知,这位以医为业的儒者能够通过观察和推理说出蜜有苦而胆有甜的原因,是善推究事物原理的人,所以(明)太祖让善推究事物原理的人做太医院使,故选③。
根据乙文中“‘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上曰:‘是能明理者。’擢国子助教”可知,王桓能明道理辨善恶,所以(明)太祖让明道理辨善恶的人做国子助教,故选①。
八、现代文阅读
16.C17.A18.示例:①深入挖掘青岛的非遗资源,开展非遗研学活动,让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②充分利用青岛的红色资源,开发红色研学线路,让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③依托青岛科技馆等科技场馆,开展科技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16.该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C.根据材料三第②段中“通过科技手段对真实的海洋生物进行处理、加工,最终‘还原’其在海底时候的真实样貌,就能让这些经历过‘惊涛骇浪’的海洋生物们‘开口’,为我们讲述蓝色世界的生命故事”可知,青岛科技馆只是通过科技手段对真实的海洋生物进行处理、加工后展示海洋生物标本,并不是让参观者在真实的海洋环境中认识海洋生物。
故选C。
17.该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A.根据材料一第②段中“非遗研学的独特魅力在于‘亲’,这种‘亲’不仅是感官上的体验,更是心灵上的历史亲情和民族亲缘”“非遗也走进了青少年的心里,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纹理与温度,了解非遗的艺术价值。而正是这种‘亲’的体验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育了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小小传承人’的使命感”可知,非遗研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青少年掌握非遗技艺,更重要的是让青少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说非遗研学的目的“在于让青少年掌握非遗技艺”是不全面的,它还包括了文化体验和情感培养等方面。
故选A。
18.该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拓展运用。
根据材料一第②段中“我国清明扫墓的传统始于周代⋯⋯感受传统文化的纹理与温度,了解非遗的艺术价值”可知,青岛可以深入挖掘本地的非遗资源,比如青岛的传统民间工艺、民俗活动等,开展非遗研学活动,让青少年亲手体验非遗技艺,触摸传统文化的纹理,感受青岛非遗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使命感。
根据材料二第②段中“湖南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富矿’⋯⋯进行重点保护,用好红色旅游资源”可知,青岛也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如革命遗址、烈士纪念馆等,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开发红色研学线路,组织青少年参观学习,让他们了解青岛的革命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红色基因。
根据材料三第①段“全国首家以海洋为主题的特大型综合科技场馆——青岛科技馆又‘上新’了⋯⋯”可知,青岛可以依托青岛科技馆等科技场馆,不断推出新的科技展览和科普活动,开展科技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在参观体验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提升科学素养。
19.巴颜顺是一个勇敢、技术过硬、有责任心的军人。他在演习中主动请缨,驾驶导弹发射车涉过湍急的河流,体现了他的勇敢;他当兵22年,驾驶过多种型号的导弹发射车,干过多个岗位的操作号手,多次立功,说明他技术过硬;他认真带兵参加实装操作比武,从新兵中带出多名全能号手,体现了他的责任心。20.(1)句式短小,简洁有力,突出了巴颜顺行动的迅速和果断,表现了他在关键时刻的勇敢和担当。(2)“又”字表明巴颜顺多次向新兵吹嘘自己的经历,体现了他对过去荣誉的自豪和对新兵的激励,也表现了他性格中的直爽和本真。21.不突兀。前文营长在发现巴颜顺因脚伤穿旧作战靴后,表示会想办法解决靴子的问题,并在报告中专门汇报了巴颜顺的情况,为首长送作战靴作了铺垫;首长送作战靴的行为体现了他对基层士兵的关心,也与小说中体现的军队关怀士兵的主题相契合。22.“作战靴”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作战靴”象征着巴颜顺的军人身份和荣誉,他因作战靴而受到旅长的赏识,也因作战靴而展现出勇敢和担当的品质;“作战靴”也体现了军队对士兵的关怀,首长为巴颜顺定制作战靴,解决了他的实际问题,体现了军队的温暖。
19.该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人物形象分析。
根据第⑥段中“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巴颜顺却一直没有闲着⋯⋯说:‘我去试试水’”,第⑦段中“旅长亲自将作战靴递给了巴颜顺。巴颜顺蹬上靴子,轻轻一跃,身手矫健地攀上一米多高的驾驶室⋯⋯平稳地将重达数十吨的导弹发射车开到了对岸”可知,在演习部队被洪水阻挡、众人束手无策之时,巴颜顺主动站出来,不顾危险,亲自尝试并成功驾驶导弹发射车涉过湍急河流,充分展现了他的勇敢无畏。
根据第⑧段中“当兵22年,他驾驶过4种型号的导弹发射车,干过4个岗位的操作号手,亲手将两种新型号导弹发射到数千里外的预定地域,多次立功”可知,他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多种型号发射车的驾驶和不同岗位的操作,且多次立功,说明他技术过硬。
根据第⑬段“接到任务后,巴颜顺除了完成新兵日常训练任务,每天还给他们一招一式地‘加餐’。一个月后的比武大赛中,巴颜顺带的兵全都名列前茅”可知,他对待新兵训练认真负责,为了提升新兵的技能水平,不仅完成日常训练任务,还主动给新兵“加餐”,最终带领新兵在比武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体现了他强烈的责任心。
综上所述,巴颜顺是一个勇敢、技术过硬、有责任心的军人。
20.该题考查重要词句的赏析。
(1)根据第⑦段中“旅长亲自将作战靴递给了巴颜顺。巴颜顺蹬上靴子,轻轻一跃,身手矫健地攀上一米多高的驾驶室”可知,在紧急情况下,巴颜顺需要迅速做出反应,驾驶导弹发射车涉过湍急的河流。“踩离合,点火,轰油门”这样句式短小的表述,能够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巴颜顺动作的干脆利落和一气呵成。在那样的危急时刻,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拖沓,突出了他行动的迅速和果断。同时,也进一步表现了他在关键时刻的临危不惧和承担起责任的勇敢,展现出军人的果敢和担当。
(2)根据第⑧段中“有时,他还会得意地在新兵面前吹嘘,当年的旅长,如今的基地首长,还为他拎过战靴呢”,第⑰段中“熄灯之前,他又给新兵们吹嘘起了这么多年来他带新兵训练的事”可知,“又”字强调了巴颜顺不止一次地向新兵吹嘘自己的经历。这一方面体现了他对过去荣誉的自豪之情,这些经历对他来说是宝贵的财富,他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激励新兵们努力奋斗;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性格中的直爽和本真,不掩饰自己的成就和骄傲,真实地展现自己的一面。
21.该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不突兀;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
根据第⑫段“一直站在旁边的营长蹲下身子,看了巴颜顺的脚伤后说,你安心准备带兵参加实装操作比武,必须从今年补充的新兵中带出至少5个全能号手。靴子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可知,营长看到巴颜顺因脚伤穿旧作战靴后承诺会想办法解决靴子问题,这就为后文首长送作战靴作了铺垫。而且从小说整体来看,巴颜顺是一位勇敢且技术过硬、有责任心的军人,他在演习中主动请缨涉险渡河,多年来为军队作出了诸多贡献。
根据第⑯段中“首长摆摆手说,‘我就喜欢你这种本真性格,这次呀,我还真的是给你拎靴子来了。’首长将一个纸盒子递到巴颜顺面前说,‘这是按你的鞋模定制的,以后应该不会磨脚了。你们营长在报告中专门就你的情况做了汇报,我让有关部门专门调研了,全基地还有三例与你类似的情况,我们一一解决’”可知,首长送作战靴的行为既体现了上级对基层士兵的关心爱护,也符合小说中一直体现的军队关怀士兵的主题,使小说情节发展更加自然合理。
22.该题考查物象作用分析。
根据第⑦段中“旅长亲自将作战靴递给了巴颜顺”可知,作战靴在巴颜顺执行重要任务时出现,开启了他被赏识和成长的历程。再根据第⑩段中“只见他身上穿着新作训服,脚上却穿了一双老式作战靴,格外显眼”以及后面围绕巴颜顺因脚伤穿旧作战靴引发的一系列情节,第⑯段中“首长将一个纸盒子递到巴颜顺面前说,‘这是按你的鞋模定制的,以后应该不会磨脚了’”可知,“作战靴”作为小说线索,始终牵引着故事的发展,推动了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
根据第⑧段“果然,一年后巴颜顺成了导弹旅的骨干。当兵22年,他驾驶过4种型号的导弹发射车,干过4个岗位的操作号手,亲手将两种新型号导弹发射到数千里外的预定地域,多次立功。有时,他还会得意地在新兵面前吹嘘,当年的旅长,如今的基地首长,还为他拎过战靴呢”可知,从巴颜顺执行涉过湍急河流的任务时,旅长亲自递给他作战靴这一时刻起,作战靴就与他的勇敢担当紧密相连,可以看出作战靴承载着他的荣耀,见证了他的成长和贡献,是他军人身份和荣誉的象征。
根据第⑯段中“首长将一个纸盒子递到巴颜顺面前说,‘这是按你的鞋模定制的,以后应该不会磨脚了。你们营长在报告中专门就你的情况做了汇报,我让有关部门专门调研了,全基地还有三例与你类似的情况,我们一一解决’”可知,首长为巴颜顺定制作战靴,解决了他因脚伤带来的实际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军队领导对基层士兵的关心爱护,展现了军队的温暖。
九、作文
例文:
生活的续章
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一位作者,手执生活的笔,在岁月的纸笺上,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不同于小说的随意修改,生活的篇章一旦落笔,便无法“重写”,只余下无尽的“续写”,等待着我们以智慧与勇气去规划、去畅想、去摒弃、去发扬。
回望往昔,我的“续写”之旅充满了探索与成长。记得那个青涩的年纪,面对学习的压力与人际关系的微妙,我曾迷茫,也曾彷徨。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学会了坚持与自我调整。每一次跌倒后的爬起,都是我对生活“续写”的一次勇敢尝试。我学会了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在成功中保持谦逊,这些经历如同珍贵的珠贝,串联起我成长的轨迹,让我的生活之书更加丰富多彩。
面向未来,我满怀憧憬,准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继续“续写”我的生活。我深知,未来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会有风雨,会有坎坷。但我已准备好,用知识的利剑劈开迷雾,用坚韧的意志跨越障碍。我将不再畏惧失败,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向成功迈进的宝贵一步。
在未来的“续写”中,我计划摒弃那些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习惯,它们如同生活的杂草,会侵蚀心灵的土壤,阻碍我前行的脚步。我要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拥抱每一个清晨,用勤奋好学的精神去耕耘每一片知识的田野。我也会发扬那些美好的品质,如善良、勇敢、诚实等,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加坚定和自信。
我还将不断升华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阅读、旅行、交流等方式,拓宽视野,丰富阅历。我相信,只有内心丰盈的人,才能写出更加精彩的生活篇章。我将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与温暖,用爱去传递正能量,让我的生活之书成为一本充满爱与希望的著作。
生活的续章已经翻开,我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去迎接每一个黎明的到来。无论前方是风和日丽还是风雨交加,我都将勇往直前,因为我知道,只有不断地“续写”,才能让人生更加精彩纷呈。
该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该题以“‘续写’生活”为话题,引导考生思考个人生活的连续性与发展性。审题时,需要把握几个关键点:生活的不可重复性(即“不能‘重写’”)、生活的可规划性与创造性(即“可以规划,可以畅想”)以及在生活中不断调整与完善的必要性(即“可以摒弃或扭转,可以发扬或升华”)。立意角度可以包括:①珍惜当下,积极规划未来。强调生活虽然无法重来,但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合理的规划,让未来的生活更加精彩。②勇于改变,不断进步。面对过去的不如意或错误,要有勇气摒弃和扭转,通过学习和成长,实现自我超越。③传承与发扬。在个人或家族的历程中,有哪些值得发扬的优良传统或精神?如何在新的生活中继续传承并赋予其新的意义?④平衡与展望。在“续写”生活的过程中,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既不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又能脚踏实地地前行?
第二,选材构思。选材应围绕上述立意展开,可以选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素材:①个人成长经历。分享自己在面对挑战时如何调整心态,规划未来,最终实现自我成长的经历。②家庭或社会变迁。讲述家庭或社会在经历变革后,如何“续写”新的生活篇章,比如从贫困到小康的转变,或是社会风气的改善等。③文化传承与创新。探讨某种文化或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以及个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④科技与生活的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探讨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续写”生活的方式,以及我们应如何适应和利用这些变化。开头可以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引入话题,比如将生活比作一本未完成的书,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作者,正在不断地“续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简要阐述“‘续写’生活”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段论述上述立意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每段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或论据为支撑。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和过渡,使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晰。在论述过程中,可以穿插个人的感悟和思考,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结尾总结全文,重申“‘续写’生活”的重要性和意义。发出号召或提出展望,鼓励读者积极面对生活,勇敢地“续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