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年级 > 语文试卷

【335648】浙江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3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新人教版

时间:2025-02-23 17:28:24 作者: 字数:11774字
简介:

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积累与运用(31)

1.【温州市龙港市期中】请用楷书将“探寻万物本相,留存世间印记”抄写在横 线上,要求书写工整美观。(2)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1007/" title="浙江省"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1185/" title="浙江"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参与“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24)


(1)“蒻”字虽不认识,但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我猜它可能会和下面选项中的(  ) 读音最接近。(2)

A.溺      B.蒟      C.弜      D.弱

(2)读下面的语段,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同音字。(4)

某实验小学用五个读音相同的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建设良好的校风:环境整洁突出一个“净”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  )”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  )”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  )”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

(  )”字。

(3)宋代著名的文人吕蒙正早年生活穷苦,有一年的除夕,见家徒四壁,就题下了 这副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这副对联非常巧妙,上联缺“一(谐音“________”),下联少“_______”

(谐音“_______”),横批是“南北”,没有“_______”。所以,他通过这副对联 想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4)谐音歇后语真有趣,请照样子,把歇后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填序号)

(5)

例:梁山泊的军师——无()

ɑ.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飞机上挂暖瓶——____________________

c.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__________

d.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家百年老店虽然在小巷子里,但因其独特的口味和实惠的价格而 ____________


(5)【杭州市期末】文字未出现前,古人用口传或结绳等方式记录事情。下面表示 记”字的一项是(  )(2)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1007/" title="浙江省"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1185/" title="浙江"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a> (6)【绍兴市上虞区期末改编】下列有关“汉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金文是刻在木头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B.“星、凤”都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形声字。

C.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1007/" title="浙江省"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1185/" title="浙江"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a> 的字体分别是小篆、隶书、楷书。

D.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7)【温州市乐清市期末】趣味字谜。(2)

相传有一天,唐伯虎挂出一幅画,画面上是一个人牵着一只狗,在西湖边散步。人们围着画纷纷赞叹:“真是千金难买的好画啊!”唐伯虎听到赞扬声,心里不禁暗暗得意,马上宣布:“这是一幅字谜画,谁要是能猜出答案,这幅画就白送给他。”大家一听,都皱起眉头苦苦思考起来。忽然,有一个年轻人跑上前,一下子趴在地上。大家正感到奇怪呢,唐伯虎却大笑起来,然后说:“你已经答对了。”说着便把画取下来,送给了这位年轻人。

请问,唐伯虎出的字谜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

(8)【温州市乐清市期末】“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 释含义、激发联想。请在下面的五个汉字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拆拼汉字, 并进行生动描述。(2)

(尖  晶  鲜  出  美)

【例】尘:轻飘飘飞着的小土粒。人类啊,我本不是灾害,你们应该好好思 考一下我出生的原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性学习。(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而汉字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汉字文化,学校要举办一次与汉字有关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吧。

(1)活动开始前,学校向各班征集本次主题活动的宣传语,请你设计一条宣传语, 工整地写下来。(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字作为一种特殊的图形语言,在大学校徽设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请你仔细 观察校徽中的汉字,猜一猜它属于哪一所大学。(3)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1007/" title="浙江省"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1185/" title="浙江"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a>

A.南开大学        B.北京大学        C.复旦大学

阅读(39)

()【台州市期末】文言文阅读。(12)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 一日得句③,索笔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有改动)

【注释】①流辈:同辈的人。②自若:如常,依然如故。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4.写出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

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写出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的可笑之处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杭州市余杭区期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

材料一:汉字之忧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了,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曾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的姚喜双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材料二:现实之痛

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告示牌、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

如下面的图片: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1007/" title="浙江省"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1185/" title="浙江"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a>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7.曾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的姚喜双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 (  )(2)

A.汉字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让人忧虑。

B.汉字书写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C.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

8.细读材料二,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将材料二的图片中的错别字改正,填在相应的括号中。(6)

10.如果要把材料一、二写成一篇研究报告,你认为最合适的研究报告标题是 (  )(2)

A.关于有趣的汉字的研究报告

B.关于汉字文化的研究报告

C.关于规范书写汉字的研究报告

D.关于小学生汉字书写不规范问题的研究报告

()【新素材】阅读下面的短文和漫画,完成练习。(14)

小篆变奏曲

小篆的诞生,得从秦始皇统一天下说起。在群雄逐鹿、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秦国最终在秦始皇嬴政的带领下,消灭了六国,统一天下。没多久,秦始皇就遇到了新问题。他颁布的政策法令,很多臣民看不懂。原来在统一天下之前,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同一个字,齐国的,楚国的,燕国的……字形都不尽相同,这下可怎么办呢?

丞相李斯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秦始皇非常赞同。李斯激动万分,迅速召集专家,成立智囊团,广泛听取意见。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1007/" title="浙江省"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1185/" title="浙江"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a>

李斯根据这些意见,开始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字样,这就是“小篆”,也称“秦篆”。那么,文字改革是如何进行的呢?

举个例子吧,战国时期,“马”字在各国的写法不一,字形相差很大,而统一后的小篆“马”字,就是以秦国的“马”为标准,适当调整字形而成的。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1007/" title="浙江省"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1185/" title="浙江"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a>

经过李斯的收集整理,改造升级,文字数量大大增加。后来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著《说文解字》一书时,就收录了小篆9353字呢!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1007/" title="浙江省"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1185/" title="浙江"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a> 斯的文字改革大功告成,他赶紧送给秦始皇审阅。自此之后,小篆就成了标准字体。为了使小篆能够更容易地被广大民众接受,秦始皇还让李斯等人写了一些范本,供大家学习。

在李斯书写的作品中,《峄山刻石》久负盛名。《峄山刻石》是秦始皇在出巡时途经山东峄山,为了炫耀自己统一天下的伟大功绩,命李斯用小篆书写并刻石的作品,也是现存最早的秦朝小篆刻石。《峄山刻石》上的字,笔画粗细一致,大小统一,布局疏密有序,端庄优雅,是秦朝小篆的优秀代表。

秦朝以后,由于字体的演变,小篆在汉字发展的舞台上,由“主角”渐渐变成了“配角”,但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喜爱它。

11.【新题型】结合图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8)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1007/" title="浙江省"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1185/" title="浙江"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a>

12.【新角度】根据选文内容,我能判断下面(  )是《峄山刻石》的局部文字。

(2)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1007/" title="浙江省"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1185/" title="浙江" class="c1" target="_blank">浙江</a>   

13.选文结尾处,作者说小篆在汉字发展的舞台上逐渐变成“配角”,此时,谁又 变成了新的“主角”呢?请你根据本单元的相关知识选一选:(  )(  )

(4)

A.甲骨文 B.隶书 C.金文 D.楷书

习作(30)

14.【湖州市期末】本学期,我们开展了“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活动,相信 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少。请你回忆生活中或综合性学习时与汉字有关的故事, 比如,练习书法,猜字谜……把印象最深的那件事写下来。(1)题目自拟;(2) 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和班级。(3)语句通顺连贯,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

400字。



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一、1.书写略。

2(1)D

(2)静 敬 竞 劲

(3)衣 十 食 东西 缺衣少食、家境贫寒。

(4)ɑ.尽是输()

b.高水平()

c.有言()在先

d.名()声在外 d

(5)B

(6)A

(7)

(8)示例:晶:三个太阳在一起。我们能给世界带来光明。

3(1)示例:写规范的中国字,做文明的中国人。

(2)A C B

二、()4.全,都  快速

5()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 自己也不认识。

6.自己的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

()7.B

8.①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提笔忘字”;②不少中小学生不分场合滥 用网络语言;③告示牌、招牌或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

9.伪 违 做 坐 以 已

10C

()11.秦国统一天下后需要有统一的文字,以便管理 

以秦籀文大篆为基础 

完美融合各国文字特点 李斯

12A 

13B D 

三、14.思路点拨:写的时候要抓住自己与汉字的故事来表达对汉字、对中华文化 的热爱。

例文略。


www.ishijuan.cn 爱试卷为中小学老师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卷下载关注”试卷家“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试卷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