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年级 > 语文试卷

【335635】福建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八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_新人教版

时间:2025-02-23 17:27:41 作者: 字数:17251字
简介:

第八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时间:90分钟满分100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1)

一、根据情境,看拼音写词语。(5)

  曾经yǎngzūnchǔyōu(     )的他放弃了优渥(wò)的生活,前往山区支教。jiēchù(   )过他的人都知道,他不仅xiàngmào(   )堂堂,还有一颗不贪图xiǎnglè(   )、大公无私的心。

二、选择题。下面各小题均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按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  )”里。(20)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zā) (huì)

B.爱(zēnɡ) (huàn)

C(pēi) (yáo)

D.造(yì) 电铃(qīn)

2.【新情境】在典典的帮助下,龙龙的听写终于得了满分。下列哪一项可能是这次听写中龙龙写的?(  )

A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891/" title="福建省" class="c1" target="_blank">福建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751/" title="福建" class="c1" target="_blank">福建</a> B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891/" title="福建省" class="c1" target="_blank">福建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751/" title="福建" class="c1" target="_blank">福建</a>

C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891/" title="福建省" class="c1" target="_blank">福建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751/" title="福建" class="c1" target="_blank">福建</a> D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891/" title="福建省" class="c1" target="_blank">福建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751/" title="福建" class="c1" target="_blank">福建</a>

3.【三明市期末】“貉(hé)”字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A.野兽 B.骆驼

C.礼貌 D.格子

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指以儿曰(给……看)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家中的鸟)

C呼儿出(就,于是)

D.甚聪(优惠)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做人应该光明磊落,爱憎分明

B.我总能随心所欲地吹出自己想要的各种大小的泡泡。

C.年轻女教师面带微笑,一本正经,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D.五根手指各有千秋,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6.【福州市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用了整整三天左右的时间才把飞机模型做好。

B.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C.我校各个班级都建立并完善了班级卫生管理制度。

D.颜真卿是著名的“楷书四大家”。

7.【龙岩市期末】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夫子家禽。”

C.儿应声//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杨氏之子》一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从杨氏之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聪慧的孩子。

C.《手指》一文中,作者认为大拇指在五根手指中是最肯吃苦的,也是最容易受伤的。

D.本单元的课文都很有特点,不仅内容有意思,而且语言风趣幽默。

9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891/" title="福建省" class="c1" target="_blank">福建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751/" title="福建" class="c1" target="_blank">福建</a> .欣赏下图《颜勤礼碑》(局部),下列对于颜体楷书的特点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笔法劲练,稳而不俗。

B.均匀瘦硬,结构匀称。

C.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D.字形稍长,整齐严谨。

10.【福建特色,三明市期末】对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故宫的瑞兽雪糕、三星堆的青铜面具雪糕、兵马俑的“俑”气雪糕、苏州拙政园的狮子林雪糕……文创雪糕也流行到了泉州,泉州西街游客中心推出的古城西街东西塔、钟楼文创雪糕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走红,十分吸睛。

A.各大景区的文创雪糕流行到了泉州。

B.中国很多城市的景点都拥有特色文创雪糕。

C.东西塔、钟楼雪糕能够与其他地方的文创雪糕相媲美。

D.泉州跟随潮流也推出了古城文创雪糕,在社交网络平台走红。

三、根据课本内容填空。(6)

1.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       ,父不在,乃呼儿出。

2.面对作恶多端的坏人,我们坚信《左传》说的“            ”,他们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福州市期末】老师经常用《孟子》中的名句“恻隐之心,       ”来告诫我们做人要怀有同情心;也会用《论语》中的“君子坦荡荡,       ”来告诫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4)

四、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练习。(34)

()钟氏之子(13)

  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chì)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注释】令誉:美好的声誉。敕:皇帝下命令。浆:水。

1.《钟氏之子》与课文《杨氏之子》一样,也是选自南朝刘义庆编写的《           》。(2)

2.魏文帝召见的人是(  )(3)

A.钟繇

B.钟毓

C.钟会

D.钟毓和钟会

3.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3)

A有令誉(数量少)

B问会(又,再)

C.魏文帝(听说)

D何以不汗(指钟会)

4.与课文中的杨氏之子一样,钟氏二子的回答堪称绝妙。请你说出钟氏二子的回答妙在何处。(2)

钟氏二子的回答妙在                    

                                  

                                  

                                  

5.你喜欢文中的钟毓还是钟会?结合文本,说明理由。(3)

                                  

                                  

                                  

                                  

()口中剿匪记(21)

丰子恺

  口中剿匪,就是把牙齿拔光。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我口中所剩的十七颗牙齿,不但毫无用处,而且常常作祟,使我受苦不浅。现在索性把它们拔光,犹如把盘踞要害的群匪剿尽、肃清,从此可以天下太平,安居乐业。这比喻非常贴切,所以我要这样说。

  把我的十七颗牙齿,比作一群匪,再像的没有了。不过这匪不是普通的“匪”,而是官匪,即贪官污吏。何以言之?因为普通的“匪”,是当局明令通缉的,或地方合力严防的。而我的牙齿则不然:它们虽然时常作祟,而我非但不通缉它们,严防它们,反而袒护它们。我天天洗刷它们;我留心保养它们;吃食物的时候我让它们先尝;说话的时候我委屈地迁就它们;我绝不敢冒犯它们。我如此爱护它们,所以我口中这群匪,不是普通的“匪”。

  怎见得像官匪,即贪官污吏呢?官是政府任命的,人民推举的。但他们竟不尽责任,而贪赃枉法,作恶为非,以至危害国家,蹂躏人民。我的十七颗牙齿,正同这批人物一样。它们从小在我口中长大。它们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与我痛痒相关。它们是我吸取营养的第一道关口,替我研磨食物。它们站在我的言论机关的要路上,帮助我发表意见。它们真是我的忠仆,我的护卫。岂料它们居心不良,渐渐变坏。起初,有时还替我服务,为我造福,而有时却伤我身体,使我苦痛。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根本没有替我服务、为我造福的能力,而一味伤害我,使我奇痒,使我大痛,使我不能作画,使我不能作文,使我不得说话,使我不得安眠。这种苦头是谁给我吃的?便是本当替我服务、为我造福的牙齿!因此,我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在这班贪官污吏的苛政之下,我茹苦含辛,已经隐忍了近十年了!不但隐忍,还要不断地买各种牙膏来孝敬它们呢!

  我以前反对拔牙,一则怕痛,二则我认为此事违背天命,不近人情。现在回想,我那时真有文王之至德,宁可让商纣王的暴政虐民,而不肯加以诛戮。直到最近,我受了牙医的劝告,文王忽然变成武王,毅然决然地兴兵伐纣,代天行道了。而且这一次革命,顺利进行,迅速成功。武王伐纣要“血流漂杵”,而我的口中剿匪,不见血光,不觉苦痛,比武王高明得多呢。

  饮水思源,我得感谢许钦文先生。初秋的一天,他来看我,他满口金牙,欣然地对我说:“我认识一位牙医,就是易昭雪。我劝你也去请教一下。”那时我还有文王之德,不忍诛暴。便反问他:“装了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他说:“夫妻从此不相骂了。”我不胜赞叹。并非羡慕夫妻不相骂,却是佩服许先生说话的幽默。幽默的功用真伟大。后来有一天,我居然自动地走进易医师的诊所里去,躺在他的椅子上了。经过他的检查和忠告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口中的国土内,养了一大批官匪,若不把这批人物杀光,国家永远不得太平,人民永远不得幸福。我就下决心,马上任命易医师为口中剿匪总司令,次日立即向口中进攻。攻了十一天,连根拔起,满门抄斩,从此肃清全部贪官。我方不伤一兵一卒,全无苦痛,顺利成功。于是我再托易医师另行物色一批人才来。要个个方正,个个干练,个个为国效劳,为民服务。我口中的国土,从此可以太平了。

(有删改)

1.文中作者用来比喻自己这次拔牙事情的历史事件是(  )(3)

A.纣王虐民 B.武王伐纣

C.商汤灭夏 D.盘庚迁殷

2.下列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的牙齿爱护有加的事情是(  )(3)

作者天天洗刷牙齿,留心保养它们。 吃食物时让牙齿先尝。

牙齿从小在作者的口中长大。 说话时迁就牙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作者把口中的十七颗牙齿比作“官匪”,对于这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下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

A.不被通缉,不被严防,反而受到袒护。

B.对两者都只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C.作恶多,没有替大众服务的能力。

D.都是被袒护的,又都作恶,害人不浅。

4.作者说自己有“文王之至德”的原因是(  )(3)

A.作者宁可忍受牙齿的伤害,也不肯将其拔掉。

B.作者宁可让商纣王的暴政虐民,也不肯对其诛戮。

C.作者心肠好,与乐善好施的周文王非常相似。

D.作者与周文王两人都一致认为拔牙违背天命。

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4)

                                  

                                  

                                  

                                  

6.“口中剿匪记”其实就是“拔牙记”,有人认为以“拔牙记”为标题,更加直观。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5)

五、小练笔。(5)

  丰子恺用风趣的语言,赋予了五指各不相同的特点,把他们写得活灵活现。请你试着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00


















六、作文。(30)

  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能让我们有所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两幅漫画:它们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选择其中一幅来写。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891/" title="福建省" class="c1" target="_blank">福建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751/" title="福建" class="c1" target="_blank">福建</a>  <a href="/tags/300/" title="素质" class="c1" target="_blank">素质</a> <a href="/tags/279/" title="综合" class="c1" target="_blank">综合</a> <a href="/tags/1/" title="单元" class="c1" target="_blank">单元</a> <a href="/tags/891/" title="福建省" class="c1" target="_blank">福建省</a> <a href="/tags/468/" title="语文" class="c1" target="_blank">语文</a> <a href="/tags/751/" title="福建" class="c1" target="_blank">福建</a>

漫画一 漫画二


答案

一、养尊处优 接触 相貌 享乐

二、1B 2C 3A 4D 5C 6C 7B 8C 9C 10D

三、1.甚聪惠 诣其父 

2.多行不义 必自毙 

3.仁之端也 小人长戚戚

四、()1.世说新语·言语 

2D 3A

4.示例:既回答了魏文帝的问题,又不失礼貌地表现出了对魏文帝的敬畏之情。

5.示例一:我喜欢钟毓。因为钟毓的回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魏文帝的敬畏之情,显得忠厚老实又不缺乏聪明才智。 示例二:我喜欢钟会。因为他的回答既表达了对魏文帝的敬畏之情,又表现了自己遇事镇定、思维敏捷的特点。

()1B 2B 3D 4A 

5.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了牙齿给“我”带来的痛苦,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

6.不同意。文章的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将“拔牙”比作“剿匪”,贴切生动,写出了病牙的危害之深,同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用“拔牙记”比较死板,缺乏趣味性。

五、略。

六、略。

www.ishijuan.cn 爱试卷为中小学老师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卷下载关注”试卷家“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试卷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