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1分)
一、选择题。下面各小题均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按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 )”里。(22分)
1.下列最可能与“懿”字读音相近的一项是( )
A.壹 B.次 C.心 D.壶
2.与“稷”字的意思最可能有关的一项是( )
A.田 B.禾 C.夋 D.畟
3.【龙岩市期中】右面三幅图表示的字分别是( )
A.北、并、从 B.并、从、北 C.从、并、北 D.从、北、并
4.按照汉字演变过程排序,下面排列错误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街头宣传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本公司承接管道按装业务。
B.夏季服装大促销。
C.本商场付食品专柜新进一批特色糖果。
D.前车与后车必需保持安全距离。
6.根据谜面猜谜语,下列谜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块土,两人站,中间隔条线,两人看不见。(坐)
B.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曼)
C.添土路不平,上车人瘫痪,开口风就到,加火饭菜熟。(贝)
D.有嘴它会叫,带甲它能游,长牙令人厌,又来闹喳喳。(鸟)
7.【新情境,漳州市期中】小丽计划参加学校的“汉字真有趣”手抄报比赛,以下哪一本书不适合放在手抄报中推荐?( )
A.
B.
C.
D.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B.“星”和“凤”有共同的特点: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
C.唐朝学者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D.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9.【福州市期中】张兰想要在网上搜索汉字的相关故事,她检索的关键词最恰当的是( )
A.汉字 B.故事 C.汉字故事 D.搜索汉字的相关故事
10.下面是一副描绘元宵节的对联,根据上联,下联对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灯月千家晓 下联:
A.笙歌万户春 B.秋高半轮月 C.山野万里香 D.一街太平歌
11.【莆田市期中】对下面语段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A.汉字有悠久的历史。 B.汉字有五种字体。
C.汉字历史悠久,字体不断发展演变。 D.汉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空(填序号)。(9分)
A. ——照旧(舅) B.孔夫子搬家——
C.咸菜烧豆腐—— D. ——开动(冻)了
E.梁山泊的军师—— F.隔着门缝吹喇叭——
1.屠呦呦被颁授共和国勋章,虽然她已是 ,但她仍然很谦虚。
2.他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老师批评,父母责骂,他仍是 。
3.明明周末和爸爸下棋,明明一次也没赢,他不好意思地说:“我今天真是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4分)
三、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练习。(34分)
(一)汉字历史,规范汉字的根基(节选)(19分)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两种力量推动着汉字的演变发展,一种是汉字自身的演变规律,另一种是人为的改进。
根据典籍记载和汉字使用的实际状况,先秦即有汉字整理活动。《礼记·中庸》载:“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管子·君臣》载:“衡石一称,斗斛(hú)一量,丈尺一
(zhūn)制,戈兵一度,书同名,车同轨,此至正也。”《礼记》《管子》所载“书同文(名)”,据考证发生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之时,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书《史籀(zhòu)篇》应是这次文字整理工作的产物。
战国时代,“诸侯力政,不统于王”,导致“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yuán)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用小篆作为正体,规范六国古文,维护了大秦帝国的一统格局,也为汉字系统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汉代之后,经过“隶变”,文字又出现了各种异体。伴随隋唐科举制度的兴盛,整个社会高度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书写,唐宋政府于是倡导刊正字体,先后出现了颜师古《字样》、颜元孙《干禄字书》、张参《五经文字》、唐玄度《九经字样》、郭忠恕《佩觿(xī)》等专为纠正字体的字样类专书。这一举措起到了减少异体字、规范定形字体、促进文字统一的作用,是汉字形体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亟须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在此背景之下,汉字也需易学便写,于是国家制定并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总表》配套公布。半个多世纪推行简化汉字的实践证明,简化汉字的使用有效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有力提升了国家整体文化水平。
由此可见,从有文献明确记载的“书同文”开始,到今天的汉字规范,正字运动一直贯穿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历史,汉字发展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汉字规范史。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汉字的命运与前途更是与祖国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1.共同推动汉字发展的两个因素是什么?( )(3分)
A.人为的改进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B.汉字自身的演变规律和人为的改进。
C.历史朝代的更迭和汉字自身的演变规律。
D.汉字使用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2.下列哪一项不是规范汉字的原因?( )(3分)
A.减少异体字、规范定形字体、促进文字统一。
B.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
C.汉字发展与祖国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D.汉字发展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汉字规范史。
3.文中多次引用了典籍中记载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3分)
A.使文章在语言上更有文采,更具有吸引力。
B.更详细地阐述了汉字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变化。
C.为论点提供论据,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更直观地说明了汉字是在不断发展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逻辑性。
4.汉字是如何规范的?当时的人们都做了什么?请你补充完整下面的时间轴。
(6分)
5.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参与了汉字的整理和规范工作,才有了今天我们使用的规范汉字。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对汉字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请你写一写。(4分)
(二)【三明市期中】关于汉字历史的研究报告(15分)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很早很早以前,中国就出现了刻在骨头和龟甲上的甲骨文,中国人都为此骄傲。那么,汉字是谁发明的?汉字开始是什么样子的呢?汉字如何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呢?古代有哪些造字方法呢?带着这些问题,最近,我对汉字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查找有关汉字历史的资料。
2.查阅有关汉字历史的书籍。
3.询问老师、家长和他人。
三、资料整理
1.汉字的历史
汉字有悠久的历史。最开始的汉字是甲骨文,然后就是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这七种字体被称为“汉字七体”。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我们现在写的汉字就是楷书,楷书字体简单,不像金文、小篆,字形结构较难,楷书是经过几次演变后才变得这样容易好写的。
2.汉字的起源
汉字起源有五种学说,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图画说。其中,大多数学者都认同仓颉造字说这一看法。相传上古时期,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地这些数目都在逐渐增加,光靠脑袋记不住了。于是,仓颉先用绳子打结,可减少时就麻烦了。于是,仓颉又用贝壳来计数,但贝壳不易保存,一不小心就碎了。仓颉在帮助老人时受到启发,用符号刻在动物的骨头上,这就是今天的甲骨文,后来又经过漫长的演变,变成了我们写的汉字,从此以后,人们再也不用愁记不住了。现代学者认为,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汉字的整理者或颁布者。
3.古代的造字方法
古代共有六种造字方法,分别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属于表义文字。
四、研究结论
1.汉字在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至今天的四千多年中,从未停止过使用。
2.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为汉字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汉字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1.下列不是这份报告的研究方法的一项是( )(3分)
A.上网查资料 B.查阅有关书籍 C.询问身边人 D.大胆想象推测
2.这份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3分)
A.汉字的历史 B.汉字的起源 C.汉字的造字方法 D.汉字的字体
3.下列汉字从造字法看不属于象形文字的一项是( )(3分)
A.山 B.园 C.日 D.火
4.关于汉字的起源,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 )(3分)
A.结绳说 B.河图洛书说 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
5.研究结论指出:汉字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至少写出两点)(3分)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5分)
四、小练笔。(5分)
明明同学的汉字写得不好,同学们劝他认真练习,他却说:“现在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很发达了,都有汉字输入功能,以后就用不着用笔在纸上写字了,写得不好也没关系。”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会如何反驳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作文。(30分)
在平时的作文和作业中,你一定写过错别字吧,你是否想起了自己写错字或者读错字的尴尬事?请你以“我和汉字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
一、1.A 2.B 3.C 4.C 5.B 6.C 7.A 8.C 9.C 10.A 11.C
二、A.外甥打灯笼
B.净是输(书)
C.有言(盐)在先
D.四月的冰河
E.无(吴)用
F.名(鸣)声在外
1.F 2.A 3.B
4.第1行:先秦 整理汉字 倡导刊正字体
第2行: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推行简化汉字
5.示例:我了解到了从古至今,人们为了汉字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竟是经历了这么多朝代演变而来的,并且有许多典籍都记录了汉字的发展,这其中蕴含的知识如同宝藏,等待我去探索。
(二)1.D 2.A 3.B 4.C
5.示例:同意。楷书字体简单,是经过几次演变后才变得这样容易好写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离不开先人的智慧。
四、示例:明明,你这种说法不对,虽然电脑和智能手机上都有汉字输入功能,但生活中还是有需要用笔写字的时候。再说,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
五、略。
www.ishijuan.cn 爱试卷为中小学老师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卷下载关注”试卷家“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试卷







- 1【335655】浙江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达标新人教版
- 2【335653】浙江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8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新人教版
- 3【335654】浙江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达标新人教版
- 4【335652】浙江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7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新人教版
- 5【335651】浙江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6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新人教版
- 6【335650】浙江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5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新人教版
- 7【335649】浙江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4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新人教版
- 8【335648】浙江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3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新人教版
- 9【335647】浙江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2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新人教版
- 10【335646】浙江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1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新人教版
- 11【335645】福建省2024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卷_新人教版
- 12【335644】福建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达标_新人教版
- 13【335643】福建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达标_新人教版
- 14【335640】福建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四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_新人教版
- 15【335641】福建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五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_新人教版
- 16【335642】福建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一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_新人教版
- 17【335639】福建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三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_新人教版
- 18【335638】福建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七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_新人教版
- 19【335637】福建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六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_新人教版
- 20【335636】福建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二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_新人教版
- 【335635】福建省2024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八单元_综合素质达标_新人教版
- 【335634】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综合检测_新人教版
- 【335633】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新人教版
- 【335632】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2新人教版
- 【335631】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1新人教版
- 【335629】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新人教版
- 【335630】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新人教版
- 【335628】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_一__新人教版
- 【335627】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_四__新人教版
- 【335626】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_三__新人教版
- 【335625】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_六__新人教版
- 【335624】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7新人教版
- 【335622】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新人教版
- 【335623】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6新人教版
- 【335621】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5新人教版
- 【335620】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4新人教版
- 【335619】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3新人教版
- 【335618】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2新人教版
- 【335617】2025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1新人教版
- 【335616】2025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试卷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