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 > 数学试卷

【339882】10.2 直方图 导学案

时间:2025-03-01 20:25:24 作者: 字数:5282字
简介:

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数 学

单元

10单元

课题

直方图

课型

新授课

主备学校


初审人

终审人


主备人


合作团队


课标

依据

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分布直方图,能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教学

目标

使学生了解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通过事例掌握画直方图的几个重要步骤,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教学

重点

数据整理描述的几个重要步骤。

教学

难点

对数据的分组及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制作。

导学

环节

课堂

流程

时间

任务驱动

问题导学

学法

指导

知识

链接

呈现

目标

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阅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分)

自主学习

温故

知新

2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描述数据的方法?它们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学生组内相互复述,最后集体总结。

描述数据的方法主要有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


互助

释疑

4

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请同学们看P145收集的63个数据。

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的分布情况: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因此得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

先独立思考后分组交流,以组为单位表述结论,教师总结提升,让学生明确分组整理的必要性。


探究

出招

15

一、自学教材P145—P147思考下列问题:

1.对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并描述分哪几步?各步该如何操作?

2.第二步组距与组数的决定需注意什么?

注意: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分组数的多少原则上100个数以内分为5∽12组较为恰当。

3.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面积的意义是什么?

二、动手操作

1.仿照课本列频数分布表。(列表后可解决互助释疑中的问题。)

所以身高在 三个

组的人数共有12+19+10=41(人),应次可以从身高在155∽164cm(不含164cm)的学生中选队员。

以上三个步骤也对这63个数据进行了整理,通过这样的整理,也选出了比较合适的队员。

2.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3.小组内自学P148例题,弄清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四个步骤,然后在小组内完成练习题。

学生自学交流后,师生共同总结对数据进行分组整理描述的步骤


展示交流

小组

展示

2

组内展示上面练习题的解法。


班级

展示

5

请优秀小组在班内展示练习题的解法。


点拨升华

反馈

矫正

3

师生共同纠正做练习过程中的问题。


释疑

解惑

5

针对自主学习和展示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作重点讲解。


总结

提高

3

今天主要学习的仍是有关数据的整理与描述,但是它主要研究的是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的分布状况,通过频数分布来体现某个数据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要求。


课堂作业

达标

训练

5

课本P1502.


直方图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3.列频数分布表

2.决定组距与组数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课后

反思




www.ishijuan.cn 爱试卷为中小学老师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卷下载关注”试卷家“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