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196264-山东省威海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宽宥(yòu) 私塾(shú) 各得其所(dé) 不修边副(fú)
B.闲暇(xiá) 翩然(piān) 大相径庭(jìng) 心不在焉(yān)
C.契合(qì) 荤菜(hūn) 雕梁画栋(liáng) 司空见惯(guàn)
D.云霄(xiāo) 贮蓄(zhù) 忍俊不禁(jīn) 和颜悦色(hé)
二、名句名篇默写
2.根据提示,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②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⑤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⑧大漠沙如雪, 。(李贺《马诗》)
三、选择题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班级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你可以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去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
B.阅读科普作品,可以质疑问难。如读《昆虫记》,要思考法布尔对动物习性的观察和分析是否全部正确。
C.阅读外国小说,要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如要读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不但要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更要了解欧洲的历史、文学等内容。
D.阅读讽刺作品,要体会其批判精神。如《儒林外史》,吴敬梓通过塑造范进、杜少卿等反面人物,揭露了科举制度背后的荒谬本质。
四、填空题
4.请将下列短语填写到横线上,使语意连贯。(填写序号即可)
①赓续红色血脉 ②听红色故事 ③传承红色基因
学校开展“我的韶山行”研学活动,一路上有“游”有“学”有“研”。我们走进伟人故里, , , ,坚定红色信仰。此行,我们触摸到了红色历史的底蕴,受益匪浅。
五、语言表达
5.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20字以内)
新华社上海5月8日电 5月8日下午3时许,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完成为期8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顺利返回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
试航期间,福建舰完成了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一系列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下一步,福建舰将按既定计划开展后续试验工作。
六、诗歌鉴赏
6.下列两首《秋夕湖上》,分别为诗人和人工智能所作,请从意象选择和情感表达的角度判断哪一首是诗人创作的,并陈述理由。
【甲】一夜秋凉雨湿衣,西窗独坐对夕晖。湖波荡漾千山色,山鸟徘徊万籁微。
【乙】荻花风里桂花浮,恨竹生云翠欲流。谁拂半湖新镜面,飞来烟雨暮天愁。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芙蕖
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①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②秋,此时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释】①成说:通行的说法。②徂(cú):到。
7.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濯清涟而不妖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①中通外直 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D.①请备述之 ②前人之述备矣
8.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①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 ②杂然而前陈者
D.①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9.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蔓”,名词作动词)
B.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该句是判断句)
C.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芬”,这里是使动用法)
D.【乙】文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了芙蕖“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的特点。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11. 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作者爱莲的主要原因。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绽放的梨花
李汀
①春风拂面,梨花仿佛一夜间绽开,满村弥漫着淡淡的梨花香。梨花摇曳处,几位老人在梨花丛里给花授粉,一手拿细竹签,一手拿花粉瓶。阳光下蜜蜂舞动,梨花颤动,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②我问:“老人家,辛苦吗?”老人从花丛里探出头笑呵呵地说:“授粉是轻松活儿,你没见老陈干的大家伙呢。”
③老陈是谁?干啥大家伙呢?老人几步从梨花丛里跨出来,头发上还飘着两三瓣梨花:“走,去看嘛。”来到一处老院子墙壁边,老人指着站在墙壁钢管架上正在忙碌的另一位老人说:“这就是老陈,搞水泥画的,干的大家伙嘛。”
④只见钢管架子上的老人一会儿弯腰,一会儿在墙上比划。我担心地问:“您多大年纪了?注意安全哦。”老人头也不回地说:“八十了,干习惯了,安全着呢。”
⑤“八十了,还干这个呀?”我还是有些担心。老人直起腰,回转身子,笑眯眯地说:“八十咋了?这我都干四十年了。”
⑥只见老陈先是在墙面上用铅笔勾勒出一棵树,又在树下添上几间茅草屋。我问:“这是画什么呢?”老人依然笑眯眯地说:“画迎客松呢。这家主人的儿子选好日子要结婚了,送点什么呢?就想着还是送他一幅水泥画。迎客是迎,迎新娘子也是迎,祝福婚姻像迎客松一样长青不老。”
⑦说话间,只见老陈把草图改了一遍又一遍,已经可以看见迎客松的雏形了。他手上没停,嘴里念叨着:“涂在墙上的东西,不敢马虎,要精益求精呢。”我夸奖道:“已经很好了。”老陈说:“这手上的功夫,自己心里清楚,要过得了自己这一关。”
⑧眼看草图已经打好,老陈把混合好的水泥砂浆,沿着墙上草图的线条开始一层层往上堆砌。树根处用抹刀一边涂抹,一边用刀尖抹出细致的根部纹路来。在涂抹松树树叶时,为了防止水泥脱落,老陈又在墙上钉上钉子,将堆砌好的块状水泥,用小抹刀一点点雕刻出茂盛的枝叶形状。抹刀在一堵墙上来回舞动,叮当作响。刀到,知深浅;刀到,景致出。水泥砂浆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一样,一会儿变出满枝活灵活现的树叶,一会儿变成栩栩如生的蜿蜒树根。仿佛那水泥砂浆就是一砚浓墨,老陈是在用这浓墨泼绘。一会儿,一棵松树的古老坚韧气息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这面墙上。
⑨我惊讶地问:“这水泥砂浆是特殊材料吗?这么听话。”老陈衣服手上脸上沾着点点砂浆,笑着说:“啥子特殊材料?只是说水泥标号要高,沙子要用细沙。然后按比例混合好,就行了。”
⑩老陈一边干,一边语气自豪地跟我介绍:“我们村有三件老物件。第一件就是这老水泥画,家家户户墙上都有一幅,有的是松鹤延年,有的是福禄寿喜,有的是柿柿如意,不重样。我爱上这水泥画也是偶然机会。大概四十年前,我所在的厂子获得省先进称号,厂长让我在大门上写上‘省先进企业’。为了留得久一些,我就想到做成水泥字。做成后,我就想,水泥能写字,那也能作画。从此,我就自己琢磨研究,爱上这水泥画了。这老手艺,村里几个年轻人也喜欢,跟我学上了呢。”
⑪第二件是啥?我急于知道。老陈从钢管架上下来说:“别急嘛。这画正好需要时间沉淀。走,带你在村子里转一圈。”
⑫村子四百多户人家,全是清一色的老房子。白色工字脊,白墙壁,红门窗,褐色线条勾勒……我有些惊讶:“村子里全是老房子?”
⑬老陈笑答:“识货。这就是我们村的第二件老物件了。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北民居,凭着这,我们这的古村落名声在外呢。”
⑭一处房子周围果树环绕,梨花李花正开,房顶爬满爬山虎。老陈有些自豪地说:“这房子就是我家的,冬暖夏凉。”他拿来木板凳,让我坐在几棵老梨树下。阳光从雪白梨花间透下来,亮亮的,暖暖的。我笑着说:“这第三件嘛,我猜是这老梨树了。”老陈不急不慢,点头应道:“这老梨树上百年了,村里这种上百年的梨树有两百多棵。除了卖梨子,还有不少人来我们这赏花品梨。这老梨树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老物件呢。”
⑮坐在这绿树掩映、梨花绽放的老房子边,我不由回想起进村时的情景。景物浮现眼前,一时间,满眼是画,满眼是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 文章第①段“生机盎然的景象”具体指什么?
13. 请概括文中“水泥画、老房子、老梨树”三个“老物件”的共同特点。
14. 谈谈你对文章第⑪段画线句子“这画正好需要时间沉淀”的理解。
15. 作者为什么详写“水泥画”这个老物件?
16. 请用词语概括文中老陈的形象特点。
17. 综观全文,分析文章题目“绽放的梨花”的含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保持健康身心,书写开阔人生
康岩
①提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很多人可能知道他的“禾下乘凉梦”,但不清楚他年轻时还有个“体育报国梦”。袁隆平一辈子热爱运动、坚持锻炼。进入耄耋之年后,他依然拥有年轻的心态,自称80后、90后。身心健康的袁隆平,在科研道路上不怕失败、不断攀登高峰,给青年人树立了榜样。
②强健的体魄、阳光的心态,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前提。对于青年人来说,只有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让身心素质更好更强,才能在成长之路上经得住风雨、受得住磨砺、扛得住摔打,书写更加开阔的人生。今天,物质生活的丰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便利,也让一些人养成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过度陷入“宅”生活、久坐不运动、长期沉迷虚拟世界等,都不利于身心健康。此外,青年人也难免会有“成长的烦恼”。面对一时的挫折、压力,如何调节身心,保持健康饱满的状态,对青年人的成长十分重要。
③“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处在重要的位置。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人生的财富。体魄越强健,奋发向上的根基才越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在“野蛮其体魄”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生活状态。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曾谈到,正是当年在清华园养成的良好锻炼习惯,才使得他在紧张的学术研究中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青年人既要静下来多学习,也要动起来勤锻炼,既把学习搞得好好的,又把身体搞得棒棒的,才能为人生积蓄远航的动力。
④“成长是螺旋式的上升!”今年夏天,奥运冠军丁宁的毕业致辞火了。经历过困难和失败的砥砺、面对未知挑战的忐忑,她勇敢说出“人生本就不是一次或者暂时的胜负定成败的”,自信达观,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感染了不少人。自信飞扬是青春。无论是敞开心扉去结交朋友,还是培养兴趣爱好让内心充盈,抑或是在饱览自然风光中开阔心胸,青年人要通过多种方式怡情养性,涵养面对困难不消沉、面对压力愈坚韧的心境,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让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斗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成为内心的主旋律、向前奔跑的动力源。
⑤青年人处于“拔节孕穗期”,要想身心健康、茁壮成长,还要加强道德修养,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形打底。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点滴做起,用真、善、美雕琢自己,用健康情趣、高尚情操陶冶自己,努力做一个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一个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才能舒展青春最美的模样。
⑥“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百余年前,李大钊同志写下的这段话,依旧发人深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肩负着国家的未来、时代的重担。塑造健康的体魄,淬炼昂扬的精神,积极投身时代发展的潮流、强国有我的实践,新时代的大舞台上必将书写更多青年人的精彩故事。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请概括本文中心论点。
19.请根据第①段画线句子推断袁隆平当时的年龄段。
20.请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用“||”将文章②~⑤段划分为两个部分。
②③④⑤
21.请谈谈你对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成长是螺旋式的上升”的理解。
22.结合文章内容,归纳青年人书写精彩故事的必备条件。
九、作文
23.题目:懂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泄露与个人相关的信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
该题考查辨析字音字形。
A.不修边副——不修边幅;
故选A。
二、名句名篇默写
①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思君不见下渝州 ③绿杨阴里白沙堤 ④欲渡黄河冰塞川 ⑤惶恐滩头说惶恐 ⑥城阙辅三秦 ⑦满眼风光北固楼 ⑧燕山月似钩
该题考查名句默写。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多字、漏字、错别字等问题。该题注意易错字:索、渝、堤、渡、滩、阙、燕。
三、选择题
D
该题考查文学常识。
D项有误,杜少卿是《儒林外史》中的正面人物。杜少卿虽然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却出淤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分。他蔑视科举,瞧不起功名富贵。杜少卿这个形象,许多研究者都指出这是作者的化身或寓有作者自己的影子;
故选D。
四、填空题
② ① ③
该题考查语句衔接及排序。
首先,②“听红色故事”,初步了解红色历史和精神;接着,①“赓续红色血脉”,强调延续血脉传承,是在“听故事”之后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最后,③“传承红色基因”,落实到具体的传承行动。
故依次排序为:②①③
五、语言表达
福建舰完成首次航行试验任务并顺利返回。
该题考查新闻内容的概括。
拟写一句话新闻,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要做到读懂原文,答题时内容无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语言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可以根据新闻的导语来拟定,并且按照“对象+事件”的形式进行概括。此题要分析好导语“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完成为期8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顺利返回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由此可知,新闻对象: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新闻事件:它完成首次航行试验任务并顺利返回。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六、诗歌鉴赏
乙是诗人创作的。甲文雨、西窗、夕晖、湖波、千山、山鸟等意象,和题目内容相矛盾;且“湖波荡漾”和“万籁微”相矛盾。乙文这首诗通过描绘荻花、桂花、翠竹、烟雨等自然元素,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孤独寂寞之情。
该题考查诗歌意象及情感主旨。
甲文,由“雨湿衣”“西窗独坐”“对夕晖”“湖波荡漾”“千山色”“山鸟徘徊”可知,本首诗中的意象包括雨、西窗、夕晖、湖波、千山、山鸟等。再根据题目“秋夕湖上”可知,诗歌写作的时间是秋季的傍晚,地点是湖上,所以“一夜秋凉雨湿衣”和题目相矛盾;“湖波荡漾”说明有风声,“山鸟徘徊”属于动态描写,和“万籁微”相矛盾;且根据常识可知,傍晚是山鸟归林的时刻,所以“山鸟徘徊”不符合动物生活习性。故甲文是人工智能所做。
乙文,阅读诗歌可知,这首诗通过描绘荻花、桂花、翠竹、烟雨等自然元素,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首句“荻花风里桂花浮”以荻花在秋风中摇曳的场景开头,引入了桂花飘浮的景象,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桂花香气的秋日世界,和题目“秋夕”相照应;第二句“恨竹生云翠欲流”将翠竹与云彩相结合,表达了一种清新、高雅的氛围。“恨”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对竹子的抱怨,但实际上却是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竹子生长茂盛,云彩翠绿欲滴,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种感慨和愁绪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体现。这两句话既有对自然之物的仔细描绘,也有诗人情感的表达;第三句“谁拂半湖新镜面”将湖面比作镜子,写出了在烟雨之中湖面产生的变化。通过“谁拂”这一动作,暗示了诗人在湖边徘徊、观察的情景;最后一句“飞来烟雨暮天愁”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愁绪和感慨。烟雨蒙蒙的暮色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和寂寞,这种情感正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得以抒发。故乙文是诗人创作。
七、文言文阅读
7. D8. A9. D10. (1)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2)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停止。11. 同样热爱莲花,甲文的作者爱莲洁身自好、质朴、正直、庄重的品质,而乙文作者喜欢莲有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的实用价值。
7. 该题考查一词多义。
A.清澈、清净/凄清;
B.指莲梗中空,直挺不弯,比喻人心胸开阔,行为端正/通达;
C.认为/叫做;
D.都解释为:详尽,完备;
故选D。
8. 该题考查文言虚词。
A.都是助词,连接主谓,取独,不译;
B.语气助词,表示感叹/疑问代词,哪里;
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D.介词,对、向介词,表示处所,到;
故选A。
9. 该题考查理解词语、句式及内容。
D.有误。《芙蕖》第二段主要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点写了芙蕖“可目”的特点。第二段“自荷钱出水之日……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在“可目”方面,文章特别强调了芙蕖的美观和观赏价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描述了芙蕖从荷叶出水到花朵绽放,再到果实成熟的整个过程。全文介绍芙蕖,作者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个方面,写出芙蕖的“可人”之处。最后从“适耳目之观”“备家常之用”两个方面总结。故选D。
10. 该题考查翻译语句。注意关键词:
(1)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至:到。能事:擅长的本领。已:停止。
11. 该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甲文,首先,作者被莲花的高洁品质所吸引。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描绘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能保持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性也受到了作者的赞赏。这句话形容了莲花内部空心且外表挺直,象征着一种质朴、正直的品质。此外,作者还提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强调了莲花的高贵和不可侵犯性,就像一位庄重、傲然不群的君子,凛然不可侵犯。“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将莲花比作君子,通过借物抒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君子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乙文,第二段“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重点写芙蕖的“可目”,文字较多;第三段“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署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第四段“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第五段“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几句介绍芙蕖的可鼻、可口、可用的特点。第六段总括莲花兼具“耳目之观(观赏价值)”与“家常之用(实用价值)”。综上,作者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个方面,写出芙蕖的“可人”之处。
八、现代文阅读
12. 在梨花盛开的春天里,人们忙着给梨花授粉,蜜蜂在阳光下不断舞动,春意盎然。13. 水泥画是一种老手艺,蕴含希望;老房子历史悠久,古村落名声在外;老梨树给老村庄带来生机和活力。文中三个“老物件”的共同特点是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和生活的写照。14. “沉淀”在这里指的是老陈为这家主人刻画的迎客松需要等待到一定时间才能凝固。也指水泥画作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在岁月的长河中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生活存着新的希望。15. 水泥画作体现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生活存着新的希望。传统手艺有了新的传承和发展,蕴含着希望。16. 老有所为、老当益壮;工作认真、精益求精;技术熟练,技艺精湛;对热爱的事业葆有热忱。17. 乡村里梨花绽放,自然美景引人入胜;乡村里的老人因为乡村振兴都有了自己的工作,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积极进取,用自己的坚韧和创新活出了自信,绽放属于自己的美;落后的乡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生活日益美好,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旧貌换新颜,乡村振兴绽放希望之花。
12. 该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第①段“春风拂面,梨花仿佛一夜间绽开,满村弥漫着淡淡的梨花香”“梨花摇曳处,几位老人在梨花丛里给花授粉,一手拿细竹签,一手拿花粉瓶。阳光下蜜蜂舞动,梨花颤动”,可知:梨花开放,老人们在梨花丛里给花授粉,阳光下蜜蜂舞动,梨花颤动。由此可见,生机盎然的景象指的是村子里梨花开放,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人们在梨花丛里给花授粉,阳光下蜜蜂舞动。
13. 该题考查概括内容。
结合第⑦段“他手上没停,嘴里念叨着:‘涂在墙上的东西,不敢马虎,要精益求精呢。’我夸奖道:‘已经很好了。’老陈说:‘这手上的功夫,自己心里清楚,要过得了自己这一关。’”,第⑧段“树根处用抹刀一边涂抹,一边用刀尖抹出细致的根部纹路来。在涂抹松树树叶时,为了防止水泥脱落,老陈又在墙上钉上钉子,将堆砌好的块状水泥,用小抹刀一点点雕刻出茂盛的枝叶形状。抹刀在一堵墙上来回舞动,叮当作响。刀到,知深浅;刀到,景致出。水泥砂浆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一样,一会儿变出满枝活灵活现的树叶,一会儿变成栩栩如生的蜿蜒树根”,第⑩段“为了留得久一些,我就想到做成水泥字。做成后,我就想,水泥能写字,那也能作画。从此,我就自己琢磨研究,爱上这水泥画了”“这老手艺,村里几个年轻人也喜欢,跟我学上了呢”,可知:水泥画是不能马虎,要求工匠精益求精,一点点把画作的特点雕刻出来,刀到,知深浅;刀到,景致出。水泥画存留的时间也很久,富有时间的韵味。水泥画是老手艺,但村里有年轻人在学,这体现了传统手艺有了新的传承和发展,蕴含着希望;
结合第⑫段“村子四百多户人家,全是清一色的老房子。白色工字脊,白墙壁,红门窗,褐色线条勾勒”,第⑬段“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北民居,凭着这,我们这的古村落名声在外呢”,第⑭段“一处房子周围果树环绕,梨花李花正开,房顶爬满爬山虎”,可知:老房子是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是典型的川北民居,历史悠久,样子典雅,环境幽雅,富有名气,吸引人们的到来。
结合第⑭段“这老梨树上百年了,村里这种上百年的梨树有两百多棵。除了卖梨子,还有不少人来我们这赏花品梨。这老梨树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老物件呢”,可知:春来到,老梨树开花,吸引不少人来赏花品梨,给老村庄带来生机和活力。由此可见,老梨树历史悠久,还能造福当地群众,为人们做贡献。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文中三个“老物件”的共同特点是历史悠久,但处处透露出新与希望。
14. 该题考查赏析句子。
“这画正好需要时间沉淀”,其中“沉淀”指的是水泥画需要时间来凝固成画。在这里指的是老陈为这家主人刻画的迎客松需要等待到一定时间来凝固画面。结合第⑩段“我们村有三件老物件。第一件就是这老水泥画,家家户户墙上都有一幅,有的是松鹤延年,有的是福禄寿喜,有的是柿柿如意,不重样”“为了留得久一些,我就想到做成水泥字。做成后,我就想,水泥能写字,那也能作画。从此,我就自己琢磨研究,爱上这水泥画了”,可知:水泥画作存留的时间长,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它们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工匠作画的痕迹,画面内容吉祥如意,寄寓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祝福。
15. 该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第⑥段“画迎客松呢。这家主人的儿子选好日子要结婚了,送点什么呢?就想着还是送他一幅水泥画。迎客是迎,迎新娘子也是迎,祝福婚姻像迎客松一样长青不老”,第⑩段“我们村有三件老物件。第一件就是这老水泥画,家家户户墙上都有一幅,有的是松鹤延年,有的是福禄寿喜,有的是柿柿如意,不重样”,可知:老水泥的画面内容有的是松鹤延年,有的是福禄寿喜,有的是柿柿如意,它们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当地人们的一种风俗。
结合第⑦段“他手上没停,嘴里念叨着:‘涂在墙上的东西,不敢马虎,要精益求精呢。’我夸奖道:‘已经很好了。’老陈说:‘这手上的功夫,自己心里清楚,要过得了自己这一关。’”,第⑧段“树根处用抹刀一边涂抹,一边用刀尖抹出细致的根部纹路来。在涂抹松树树叶时,为了防止水泥脱落,老陈又在墙上钉上钉子,将堆砌好的块状水泥,用小抹刀一点点雕刻出茂盛的枝叶形状。抹刀在一堵墙上来回舞动,叮当作响。刀到,知深浅;刀到,景致出。水泥砂浆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一样,一会儿变出满枝活灵活现的树叶,一会儿变成栩栩如生的蜿蜒树根。仿佛那水泥砂浆就是一砚浓墨,老陈是在用这浓墨泼绘。一会儿,一棵松树的古老坚韧气息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这面墙上”,可知:水泥画作需要工匠们认真雕刻,来不了半点马虎,体现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刀匠们一点一点雕刻出画作内容,赋予画作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结合第⑩段“我爱上这水泥画也是偶然机会。大概四十年前,我所在的厂子获得省先进称号,厂长让我在大门上写上‘省先进企业’。为了留得久一些,我就想到做成水泥字。做成后,我就想,水泥能写字,那也能作画。从此,我就自己琢磨研究,爱上这水泥画了。这老手艺,村里几个年轻人也喜欢,跟我学上了呢”可知:水泥画作能存留的时间很长,是一门古老的手艺,现在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不少年轻人跟着老陈学这门手艺。由此可见,传统手艺有了新的传承和发展,蕴含着希望。
16. 该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第④段“老人头也不回地说:‘八十了,干习惯了,安全着呢’”,第⑤段“老人直起腰,回转身子,笑眯眯地说:‘八十咋了?这我都干四十年了’”可以看出,老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自信,生活态度乐观向上,不认为年龄大是阻碍工作的问题,体现了老陈不服老的精神;
结合第⑦段“说话间,只见老陈把草图改了一遍又一遍,已经可以看见迎客松的雏形了。他手上没停,嘴里念叨着:‘涂在墙上的东西,不敢马虎,要精益求精呢。’我夸奖道:‘已经很好了。’老陈说:‘这手上的功夫,自己心里清楚,要过得了自己这一关’”可以看出,老陈工作时十分专注,要求一丝不苟,做事兢兢业业,体现了老陈精益求精的精神;
结合第⑧段“水泥砂浆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一样,一会儿变出满枝活灵活现的树叶,一会儿变成栩栩如生的蜿蜒树根。仿佛那水泥砂浆就是一砚浓墨,老陈是在用这浓墨泼绘。一会儿,一棵松树的古老坚韧气息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这面墙上”可以看出,老陈画的水泥画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体现了老陈的画技高超;
结合第⑩段“老陈一边干,一边语气自豪地跟我介绍”“我爱上这水泥画也是偶然机会。大概四十年前,我所在的厂子获得省先进称号,厂长让我在大门上写上‘省先进企业’。为了留得久一些,我就想到做成水泥字。做成后,我就想,水泥能写字,那也能作画。从此,我就自己琢磨研究,爱上这水泥画了”可以看出,老陈对自己的家乡如数家珍,对水泥画更是推崇有加,十分自豪,体现了他热爱水泥画、热爱家乡。
17. 该题考查理解标题含义。
结合第①段“春风拂面,梨花仿佛一夜间绽开,满村弥漫着淡淡的梨花香”,第⑭段“一处房子周围果树环绕,梨花李花正开,房顶爬满爬山虎”可知,标题表层含义,指村里的梨花在枝头绽放的美丽画面;
结合第①段“梨花摇曳处,几位老人在梨花丛里给花授粉,一手拿细竹签,一手拿花粉瓶。阳光下蜜蜂舞动,梨花颤动,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第②段“授粉是轻松活儿,你没见老陈干的大家伙呢”和第⑤段“八十咋了?这我都干四十年了”可知,“绽放的梨花”也指文中老人们,他们不求回报,默默进行人工授粉和画水泥画的工作,所展现出的奉献精神像梨花一样美丽和耀眼;
结合第⑩段“这老手艺,村里几个年轻人也喜欢,跟我学上了呢”可知,老陈不光自己尽心研究,还把这门技术传承下去,这种将技艺不断传承的精神,如同绽开的梨花般美丽;
结合第⑩段“我们村有三件老物件。第一件就是这老水泥画,家家户户墙上都有一幅,有的是松鹤延年,有的是福禄寿喜,有的是柿柿如意,不重样”,第⑬段“这就是我们村的第二件老物件了。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北民居,凭着这,我们这的古村落名声在外呢”,第⑭段“这老梨树上百年了,村里这种上百年的梨树有两百多棵。除了卖梨子,还有不少人来我们这赏花品梨。这老梨树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老物件呢”,第⑮段“坐在这绿树掩映、梨花绽放的老房子边,我不由回想起进村时的情景。景物浮现眼前,一时间,满眼是画,满眼是光”可知:新农村中的老物件,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生活日益美好,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旧貌换新颜,乡村振兴绽放希望之花。
18.保持健康身心,书写开阔人生。 19.当时他的年龄应该在 80 岁以上。 20.②③ || ④⑤ 21.“成长是螺旋式的上升”意味着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直线上升的,而是会经历曲折、困难和挫折,有起有伏,在不断的砥砺和挑战中逐步提升和进步。 22.①拥有强健的体魄和阳光的心态。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③怡情养性,涵养面对困难不消沉、面对压力愈坚韧的心境,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④加强道德修养,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形打底。⑤积极投身时代发展的潮流、强国有我的实践。
18.该题考查中心论点提炼。
第①段引出议论话题。由第①段“提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给青年人树立了榜样”,通过讲述袁隆平热爱运动、心态年轻的事例,引出关于青年人身心健康的话题。
第②至⑤段分别展开论述。由第②段“强健的体魄、阳光的心态,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前提……对青年人的成长十分重要”,明确指出青年人重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中心论点“青年人要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才能书写更加开阔的人生”。由第③段“‘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才能为人生积蓄远航的动力”可知,强调体育对青年人的重要性,呼吁青年人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由第④段“‘成长是螺旋式的上升!’今年夏天,奥运冠军丁宁的毕业致辞火了……成为内心的主旋律、向前奔跑的动力源”可知,通过丁宁的例子,论述青年人要通过多种方式涵养心境。由第⑤段“青年人处于‘拔节孕穗期’……努力做一个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才能舒展青春最美的模样”可知,指出青年人要加强道德修养。
第⑥段“‘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新时代的大舞台上必将书写更多青年人的精彩故事”,最后总结全文,鼓励青年人积极投身时代发展实践,书写精彩故事。
再结合本文题目,据此可知,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保持健康身心,书写开阔人生。
19.该题考查重要语句理解。
“耄耋之年”用作对老年人的泛称,一般指八九十岁,由“自称 80 后、90 后”可知,袁隆平自称 80 后、90 后,说明当时他的年龄应该在 80 岁以上。
20.该题考查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②③):由第②段“对于青年人来说,只有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面对一时的挫折、压力,如何调节身心,保持健康饱满的状态,对青年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和第③段“完全人格,首在体育……青年人既要静下来多学习,也要动起来勤锻炼……才能为人生积蓄远航的动力”可知,这部分论述了青年人要重视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第二部分(④⑤):由第④段“经历过困难和失败的砥砺、面对未知挑战的忐忑……青年人要通过多种方式怡情养性,涵养面对困难不消沉、面对压力愈坚韧的心境,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和第⑤段“青年人处于‘拔节孕穗期’,要想身心健康、茁壮成长,还要加强道德修养,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形打底”可知,这部分论述了青年人要通过多种方式涵养心境,加强道德修养。
21.该题考查重要语句的理解。
由第④段“今年夏天,奥运冠军丁宁的毕业致辞火了。经历过困难和失败的砥砺、面对未知挑战的忐忑,她勇敢说出‘人生本就不是一次或者暂时的胜负定成败的’,自信达观,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感染了不少人”可知,“成长是螺旋式的上升”这句话意味着意味着成长并非是一条笔直、平坦、毫无波折的上升路径,而是像螺旋一样,既有前进上升的趋势,又会伴随着曲折、迂回和反复。就像丁宁经历过困难、失败和未知挑战,但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成长。
22.该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第②段“强健的体魄、阳光的心态,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前提”可知,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阳光的心态;
由第③段“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可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
由第④段“青年人要通过多种方式怡情养性,涵养面对困难不消沉、面对压力愈坚韧的心境,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可知,要怡情养性,培养坚韧品质,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
由第⑤段“青年人处于‘拔节孕穗期’,要想身心健康、茁壮成长,还要加强道德修养,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形打底”可知,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三观;
由第⑥段“积极投身时代发展的潮流、强国有我的实践,新时代的大舞台上必将书写更多青年人的精彩故事”可知,积极投身时代发展的潮流、强国有我的实践。
九、作文
例文:
懂你
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下,你身披一件红衣,我悄悄走近你,想一睹你的容颜。
风,轻轻地抚摸着身旁的鲜花与绿叶,你的头发微微飘动,似在与风儿嬉戏,你惨白的脸上,写满了憔悴,你却努力的扬起嘴角,对我微笑,我从你的眼中,看出了你的倔强,你的不屈,还有你的坚强。
当那张打着大大小小的红叉的卷子,落到你手里的时候,你的心是颤抖的,一股莫名的痛,划遍全身。往日你在灯光下的奋笔疾书,辛勤阅读,都在这张卷子上,宣告无功。你往日的微笑,消失殆尽;你的理想和豪言壮志,离你越来越远,泪水,模糊了你的视线。你茫然的看着远处,将手中的卷子握成一团。你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成绩,和面对期待成绩的家长。
经过多次的思想斗争,你决定将这个成绩如实的告诉家人,坦然的面对这个成绩。回到家里,你不安的走到父亲面前,看着他因生活的劳累而略有皱纹的脸,和那双有着薄茧的大手,惭愧占满了你的整颗心。看着父亲那由期待变到失望的眼神,你难受极了,当那句:“你太让我失望了”从父亲的嘴里说出时,你强忍着泪水,小声的说“我会努力的”,而这句话,父亲没有听到,只是一直的叹气,那沉沉的叹气声,重重的撞击着你的心,在那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你静静地站在月光下,明亮的月光洒在你的身上,与周围的花儿,小草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然而,你哭红的双眼与这美丽的风景却显得格格不入。
我站在你的对面,静静的看着一言不发的你,忽然间,我明白了你,明白了你的努力,你的伤心,你的痛苦,你的失落,当然,我也同样明白,你此时的一言不发,是为以后的努力奋斗做铺垫,为以后的冲刺积蓄力量。因为你明白,明天的太阳是新的,今天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只有走出今天的悲伤,将今天的痛苦,化作明日奋发的动力,明天的太阳才会光芒万射。
此时,你心中已变得十分平静,以充满了无穷的斗志,开始向往着明天的太阳。
此时,你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脸,与美丽的风景融为一体,一起感受风儿的轻抚。
我懂你,我支持你,我是你形影不离的伙伴,我不会放弃你,不会抛弃你,不会让你萎靡不振,因为,我就是你。
该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的中心语是 “懂”,表示你从对方身上明白了一些什么,悟出了一些道理。其中的“你”,具有多重指向,可以是亲人,譬如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等,可以是周围熟悉的人,譬如老师、同学、朋友等,可以是社会人士,譬如科研人员、军人、司机、清洁工、打工族等,可以是中外历史人物及文艺作品中的人物,譬如张骞、诸葛亮、华盛顿等;也可以动植物或生活中某一种事物,例如雄鹰、耕牛、梅花、胡杨、蜡烛等。无论是写人,还是刻画动植物,一定要对“你”具有积极意义和影响。“你”则表明本文应以第二人称进行写作。要注意从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情感触动的人、物或事物中寻找素材,这样写起来才能够得心应手。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
第二,选材构思:可以写人。写平日里父亲为了家庭、为了我辛苦付出的几件平凡小事,让我懂得了父爱的伟大;可以写自家院子里一丛小草,经受日晒、风雨侵袭的情景,让我看到了小草身上具有坚韧的品质,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启发;可以写自己阅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本名著,让我感受到主人公自强不息的精神,催人奋进……懂应该是一种真挚感情的流露,是一种心灵桥梁的沟通。为此,文章应适当穿插议论、抒情性语句,当然,细节描写也不可或缺,这样才能使文章富有真情实感,增强文章感染力,追求文质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