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3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一、基础知识综合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实现梦想的旅途上,二者缺一不可。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不仅要 远大志向,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走稳走实人生的每一步。一分耕(gēng)耘一分收荻,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以矢志不渝的精神牢记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的志向,真正踏上追梦旅途后,沿路有平川也有丘壑(hè)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阴霾(mái)。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在奋进路上引亢高歌。
走在梦想的路上,难免遇到挫(cuō)折,我们应目标坚定、 ,不因一时一事而 ,也不因暂时的困难停下前行的脚步,或许一个愿望没有实现,或许一次比赛结果不够称心,或许客观条件暂时受限,只要志气在,人生便有无限可能。
志存高远不是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不是因循守旧。只有在不断的 与实践中,我们才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耕(gēng)
B.壑(hè)
C.霾(mái)
D.挫(cuō)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锲而不舍
B.矢志不渝
C.引亢高歌
D.好高骛远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树立 处变不惊 困惑 探索
B.建立 宠辱不惊 疑惑 探查
C.树立 处变不惊 疑惑 探索
D.建立 宠辱不惊 困惑 探查
4.对文中划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合逻辑
B.句式杂糅
C.缺少主语
D.搭配不当
|
二、选择题 |
5.按新闻稿的要求,下列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北京时间4月1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2023年亚洲摔跤锦标赛女子65公斤决赛中 , , , ,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龙佳表示将会再接再厉,为国争光。
①形势不利的龙佳没有放弃,充分发挥自身技战术水平,反超对手
②凭借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龙佳战胜了对手,勇夺冠军
③龙佳以全胜战绩闯入半决赛,又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击败对手,顺利进入决赛
④来自云南的申国队选手、摔跤名将龙佳荣获冠军
⑤在决赛中,对手吉竹真弘显示出强大实力,曾一度领先龙佳
A.②⑤①③④
B.④⑤②①③
C.②③⑤①④
D.④③⑤①②
6.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具有“点画丰厚饱满,结构端正阔大”等特点,下列属于颜真卿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
A.
B.
C.
D.
|
三、名句名篇默写 |
7.名篇名句默写((1)至(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4)______________?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陋室铭》中,表明作者因远离了世俗的娱乐和繁琐的公务,而感到无比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古文中不乏以早晚天气的变化写山水之美的佳句,如《醉翁亭记》中的“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综合性学习 |
学校将举办首届课本剧展演活动,班级选定《孔乙己》这篇课文进行编演。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8.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一则(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9.孔乙己第二次进店被短衣帮嘲笑,辩解时表现出“颓唐不安”的神情。导演对这一情节进行了如下舞台表演设计,请找出不合理的一处,并作具体分析。
形象设计 |
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乱蓬蓬的胡子,脸上满是深陷的皱纹,伤疤清晰可见。 |
动作设计 |
左手端着酒碗,右手重重地拍在柜台上,抬头望向店外。 |
语言设计 |
(语调高傲)“君子固穷!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读书人的事,你们不懂,不懂……” |
|
五、名著阅读 |
10.把下面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原著内容 |
人物特点 |
人名 |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
温和文雅 平易近人 知识渊博 |
① |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他立刻组织了一个中国共产党的支部;同时,组建了17人的湖北工农军,队伍只有一把手枪八粒子弹。后来红四方面军的六万人,就是从这个核心组织发展开来的。 |
② |
徐海东 |
11.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谈谈你从该部名著中读出了什么?
《昆虫记》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简·爱》
|
六、字词书写 |
12.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内。
|
七、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14.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
八、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
魏庞共与太子将质[作为人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不信也”曰:“二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也”曰:“三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矣”庞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有虎。今邯郸去魏远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察之也”魏王曰:“寡人知之矣。”
及庞共自邯郸反,谗言果至矣,遂不得见。
(节选自《群书治要》)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私我也
(2)时时而间进
(3)今邯郸去魏远于市
(4)愿王察之也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及庞共自邯郸反,谗言果至矣,遂不得见。
17.邹忌对身边小事观察得出的结论,对当时的齐国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18.(甲)文中的齐威王和(乙)文中的魏王,在处事的风格上有何不同?
|
九、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
江华
①扬派盆景始于唐代,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融“诗、书、画、技”于一体,以飘逸、清秀、古雅、写意而著称,堪称中国盆景艺术的代表。它以小见大,以景抒怀,将大自然的美景浓缩于方寸之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诗人杜甫赞誉扬州盆景:“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扬派盆景历经几代艺人的锤炼,不仅造型精巧、意境深邃,富于装饰性;而且端庄大气、清丽古雅,是技艺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②扬派盆景的植物选材是造景的灵魂,在扬派盆景中,常见的植物有松、柏、榆、杨四种。松有黑松、罗汉松等,柏有桧柏、刺柏等,榆有榔榆、白榆等,杨指的是黄杨。黄杨是扬派盆景中的常用树种之一,明代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就记载了一则关于黄杨盆景枯干复活的逸闻。传统的扬派盆景以幼树为主,谓之“自幼栽培”,但成型缓慢。现代的扬派盆景大多采用自然树桩,以缩短成型年限,挑选树本时,首观其根,次看其本,首选主根短、分根健硕、须根茂密的树本。选本则要根据创作立意审视形态,一定要选理想之材,否则容易前功尽弃。之后审视其枝条,特别是分枝和分布要有韵律。分枝是“云片”(指盆景主体造型)出片的基础,虽可“因枝而宜”,但分布不理想,也将有碍“云片”的层次与姿态。
③扬派盆景的剪扎技艺需要深厚功力,如无多年的刻苦研习,很难掌握其精髓要领。“剪”,指剪去不需要的部分;“扎”,指用棕榈树叶撕成的棕丝,将留下部分进行绑扎,形成理想的形态。在剪扎过程中,扬派盆景强调依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组合运用不同的绑扎方式,使不同部位的寸长之枝能有三弯,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的形态,以形成鲜明的层次感,营造出工笔细描之美。
④扬派盆景的个性在于“云片”,“云片”的布局在于立意,立意的显现在于树本。缘于此,在创作扬派盆景时,主要是剪扎出形态各异的“云片”。那么,如何制作“云片”呢?首先,应在剪扎树木的基础上制作圆形顶片,即根据“枝”的原有形态不同,组合使用不同的绑扎方式,形成主枝或小枝,然后将枝叶剪平。其次,从上至下剪扎成中下“云片”,即将中下层的侧枝剪扎成掌状形态,并剪去余枝,然后剪扎成型。可以说,扬派盆景的美感在于“云片”,“云片”的美感在于挺拔。要实现挺拔,其关键在于功底,而这功底指的就是娴熟掌握各类剪扎技巧。
⑤扬派盆景的造型并无固定程式,因“本”制宜,特别是残桩,经盆景艺人改造,定能变废为宝。扬派盆景最经典的造型是游龙弯式,一般采用“S”曲线矮化树本高度,同时通过上下、左右不同走向变化展现曲线美,使其有凤翔之姿,龙舞之韵。
⑥2008年,扬派盆景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在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万花园内,建设了功能齐全的扬派盆景博物馆,成为扬州盆景的重要展示窗口。
(摘编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9.根据文章内容,制作好一盆扬派盆景的关键步骤有哪些?
20.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1.联系文章相关内容,说说右图扬派盆景的特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神奇的丝瓜
季羡林
①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圈。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②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③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④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⑤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⑥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台上,却长出来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活像两个粗大变弯的绿色牛角。
⑦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⑧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人是无法上去的,绝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
⑨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我仿佛觉得这探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选自《心里那一片天地》有删改)
22.第⑨段说:“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丝瓜有思想、会行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3.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
(2)请对第⑥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活像两个粗大变弯的绿色牛角。
24.本文的语言具有哪些特点?
2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丝瓜的成长经历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
十、作文 |
26.题目一:劳动的遐想
要求:
(1)按题目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27.题目二:留住
的味道
要求:
(1)若选题目二,须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解析】
(1)
本题考查字音。
D.挫(cuō)折——cuò;
故选D。
(2)
本题考查字形。
C.引亢高歌——引吭高歌;
故选C。
(3)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处。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建立:兴建,建设。结合语境和搭配习惯可知,应是“树立”“远大志向”;
第二处。处变不惊:在变故中不惊慌。指遇事沉着冷静。宠辱不惊:受宠或受辱都不动心。指把荣辱得失置之度外。结合“难免遇到挫折”可知,填“处变不惊”更合适;
第三处。困惑:感到疑难,不知所措。疑惑:迷惑,不理解。结合“不因一时一事”的语境可知,填“困惑”更合适;
第四处。探索: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探查:深入探寻或检查。结合语境可知,填“探索”更合适;
故选A。
(4)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这个句子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应删去“的结果”,或将“源于”改为“是”;
故选B。
5.D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通读各句,④“来自云南的申国队选手、摔跤名将龙佳荣获冠军”承接文中“决赛中”总的结果,这是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作为导语;
③⑤①按“闯入决赛”“决赛中一度领先”“形势不利……反超对手”的比赛过程顺序进行排列;
②是决赛的结果,也是总结夺冠原因。
因此正确排序为:④③⑤①②;
故选D。
6.A
【解析】
本题考查书法鉴赏。回答此类题型需要了解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及其作品的特点,了解各种书体及特点。
A.该书法作品是颜真卿所写的,与“点画丰厚饱满,结构端正阔大”相符;
B.该书法作品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规矩端正,属于楷体。与“点画丰厚饱满,结构端正阔大”不相符;
C.该书法作品形体方正,整体稳定庄重,属于楷体。与“点画丰厚饱满,结构端正阔大”不相符;
D.该书法作品潇洒飘逸,用笔细腻,属于行书。与“点画丰厚饱满,结构端正阔大”不相符;
故选A。
7.
独怆然而涕下
征蓬出汉塞 心忧炭贱愿天寒
何处望神州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解析】
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怆、蓬、贱、牍、晖”等字容易写错。
8.示例一:演绎文中《孔乙已》,活出自己真人生。
示例二:人人都笑孔乙已,人人都是孔乙已。
9.示例:动作设计中,“重重地拍在柜台上”不合理。孔乙已在此时过得穷困潦倒,面对别人的嘲笑他颓唐不安,内心是胆怯的,没有底气的,因而不应把酒碗“重重地拍在柜台上”。
【解析】
(1)
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
要紧扣展演活动“孔乙已”主题,具有号召性,语言简洁明了,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如:请脱下你的“长衫”,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2)
本题考查表演设计。
这三种设计,第一种形象设计符合原文,是合理的。后两处动作和语言设计不合理,可结合人物的社会地位、心理特点等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如:语言设计中“语调高傲”不合理。孔乙已生活窘迫,难以为继,面对短衣帮的嘲笑他情绪低落,心神不安,虽然仍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但现实的穷困也让他言语间少了一些傲气,多了几许无奈与最后的倔强。
10.①周恩来
②热情真诚、爱护部下、大胆无畏(勇于反抗)
【解析】
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识记分析。
第一空,结合“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的内容可知,此处用英文和斯诺打招呼的是周恩来。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他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在“五四运动”中,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后来他去了法国,回国后与孙中山会和,准备发动国民革命,后来参加了北伐战争。蒋介石发动右派政变后,开始杀害激进分子,周恩来被列入头号黑名单,几经周折,他终于“破封锁”,加入红色队伍。周恩来的人生经历就是知识分子投入革命斗争的实例。
第二空,结合阅读可知,徐海冬具有以下性格特点:1、阶级意识强:不论在态度上、外表上、谈吐上和背景上都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意识”,他大概是除了贺龙外,红军指挥员中唯一的”纯无产阶级”。2、有强烈的自豪感:①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自豪,他常常笑称自己是个”苦力”。②他对自己的部队极感自豪,他说:”一个红军抵得上五个白军。”③他对自己的几个师长中有两个也是苦力出身,也很感到自豪:④他对列宁俱乐部,他们的艺术化招贴,都感到自豪。3、热情真诚:①热情地邀请斯诺去采访他的部队:②因真诚而受部下拥戴。4、爱护部下:有一天他骑马在路上驰骋,马蹄碰了一个战士,他拉紧缰绳想看看那个战士有没有受伤,马一受惊,把他撞在一棵树上,两个星期后他苏醒过来时,发现他的门牙己嵌在那棵树上了。5、大胆无畏:1.他在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工作时,却觉得采取独立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组织起湖北省的第一支”工农军队”2.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全身多处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6、勇于反抗:①在学校读书时,有一次在”富人打穷人”的吵架中,他扔石头打破了一个地主儿子的脑袋:②有一次,窑工:们时着包用想看看豪钟们是不出户的太太长什么样,结果活佬们命令民团把他们赶出戏园子,双方就打了起来,主想要扣工人的工资来办酒席向阔佬赔罪,窑工们表示要罢工反对,厂主才作罢。
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11.示例一:《简·爱》中的简·爱是一个人格独立的女性。她在桑菲尔德爱上了罗切斯特,虽然他们地位悬殊,但她坚信每个人在精神和人格上是平等的,敢于追求一份有尊严的爱情。此书呼吁,每个人都要有尊严地生活,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示例二:《昆虫记》中法布尔在自然中观察蝉的生活,不是把它放在木匣中或浸在酒精中。他发现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生存五个多星期。他关注蝉的生命过程。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
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战场上,他是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在工地上,他是能够吃苦耐劳的勇士;失明后,他用顽强毅力写作,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实践革命理想。我们要学习保尔身上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解析】
考查名著阅读。
开放类试题,结合相关名著的内容和主旨拟写即可。如《简·爱》启示人们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昆虫记》启示人们要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启示人们要学习保尔的钢铁意志等等。
示例一:《简·爱》中的简·爱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最后有了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但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她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只有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
示例二:阅读《骆驼祥子》,我看到了祥子对命运的抗争,他从农村来到城市,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城里的上等人力车夫,即使买车的理想两次落空,他也没有向命运低头;我还看到了一个向命运屈服的祥子,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自杀,让他彻底向命运屈服,堕落成“城市垃圾”。
12.示例:心
堂 纸 幅 皆 此 见 乃
【解析】
汉字书写要求用正楷字工整、美观地书写。首先要保证汉字书写绝对正确;其次要掌理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本题要求从书法作品中挑出任意八个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中即可。可选择你最容易辨认的八个字抄写下来。
示例:又、不、山、乃、其、也、求、百。
13.B
14.《春望》表达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解析】
(1)
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诗句赏析。
B.有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本句运用对偶,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交代前行之路,起笔清新,寓情于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故选B。
(2)
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
《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火持续了好几个月仍不停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乐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表达了诗人因战事使消息隔断,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思是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15.⑴偏爱
⑵间或、偶尔、有时候
⑶距离
⑷观察、仔细看、明察
16.⑴再照镜子看着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
⑵等到庞共从邯郸回国,谗言果然已经传到魏王耳中,于是没有再见到魏王了。
17.使齐威王改正了缺点和错误,改革了弊政,使齐国政治清明,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18.齐威王处事果断、有魄力且措施得力;魏王处事前后不一,且容易受他人蛊惑。
【解析】
(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⑴句意为:是偏爱我。私:偏爱,动词;
⑵句意为: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间:间或,偶尔,有时候;
⑶句意为:现在赵国国都邯郸距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去:距离;
⑷句意为:希望大王明察啊。察:观察,仔细看,明察。
(2)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⑴窥镜:照镜子;弗:不;甚:很;
⑵及:等到;自:从;反:同“返”,返回;至:到;遂:于是。
(3)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根据甲文中“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可知,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告,立即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开张圣听,对于关心国事、积极进谏者,分不同情况给予奖赏。齐王纳谏之后,齐国果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门庭若市”说明在此以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时时而间进”说明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齐威王已经根据人们的意见,改革了弊政。“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威王已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齐威王纳谏去蔽,从而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结合上述内容回答即可。
(4)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根据甲文中“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可知,齐威王不仅认真听取了邹忌的劝谏,而且果断采取正确措施,制定出对进谏者的奖励办法,鼓励更加直接的进谏者。而文章通过“令初下”,数月之后和期年之后的变化,表现出齐威王措施得力,从善如流,兴利除弊,改革成效十分显著。可见齐威王处事风格果断、有魄力且措施得力;
根据乙文中“魏王曰:‘寡人知之矣。’”可知,最初庞共在给魏王讲了三人成虎的故事后,魏王同意并相信了庞共,不会听信非议他的谗言;根据文中“及庞共自邯郸反,谗言果至矣,遂不得见”可知,当庞共远离国都,去往邯郸时,谗言还是被传进了魏王之耳,得到了不能再见魏王的结果,由此可见,魏王还是被谗言所蛊惑。因此,魏王处事前后不一,且容易受他人蛊惑。结合上述内容回答即可。
19.做好植物选材、研习剪扎技艺、做好“云片”布局、做好盆景“造型”。
20.
①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扬派盆景的具体说明;②点名文章的写作对象:扬派盆景;③点明扬派盆景的特点;④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1.①植物本身为树本,
形态枝条分布有韵律;②“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层次鲜明;③“云片”修剪为掌状,扎枝,极具美感;④游龙弯式造型,有凤翔之姿,龙舞之韵。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
根据文章第②段“扬派盆景的植物选材是造景的灵魂”“选本则要根据创作立意审视形态,一定要选理想之材,否则容易前功尽弃”可概括为:做好植物选材;
根据第③段“扬派盆景的剪扎技艺需要深厚功力,如无多年的刻苦研习,很难掌握其精髓要领”可概括为:研习剪扎技艺;
根据第②段“之后审视其枝条,特别是分枝和分布要有韵律……但分布不理想,也将有碍‘云片’层次与姿态”,第④段“那么,如何制作‘云片’呢?首先……并剪去余枝,然后剪扎成型”可概括为:做好“云片”布局;
根据第⑤段“扬派盆景的造型并无固定程式,因‘本’制宜……使其有凤翔之姿,龙舞之韵”可概括为:做好盆景“造型”。
(2)
本题考查说明文句段作用。
综合阅读全文可知,本文主要介绍了扬派盆景的选材、剪扎技艺、“云片”的布局以及造型等内容,根据第①段“扬派盆景始于唐代,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融‘诗、书、画、技’于一体,以飘逸、清秀、古雅、写意而著称,堪称中国盆景艺术的代表”可知,本段点明了说明对象——扬派盆景,并引出下文对扬派盆景的具体说明;根据第①段“扬派盆景历经几代艺人的锤炼,不仅造型精巧、意境深邃,富于装饰性;而且端庄大气、清丽古雅,是技艺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可知,本段总领全文,点明扬派盆景的特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让读者惊叹于扬派盆景的精湛技艺。
(3)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图片可知,图片是一处盆景,盆中植物是一棵树的形态,树的枝干成层次分明的分布,每一层枝干上有茂密的枝叶,像一朵一朵的云朵,整体造型极具美感。由此再结合文章第②段“现代的扬派盆景大多采用自然树桩,以缩短成型年限”“审视其枝条,特别是分枝和分布要有韵律”可概括其特点为:植物本身为树本,
形态枝条分布有韵律;
根据文章第③段“使不同部位的寸长之枝能有三弯,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的形态,以形成鲜明的层次感,营造出工笔细描之美”可概括扬派盆景的特点为:“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层次鲜明;
根据第④段“将中下层的侧枝剪扎成掌状形态,并剪去余枝,然后剪扎成型”“可以说,扬派盆景的美感在于‘云片’,‘云片’的美感在于挺拔”可概括扬派盆景的特点为:“云片”修剪为掌状,扎枝,极具美感;
根据第⑤段“扬派盆景最经典的造型是游龙弯式……使其有凤翔之姿,龙舞之韵”可概括扬派盆景的特点为:游龙弯式造型,有凤翔之姿,龙舞之韵。
22.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他们生长;它能让垂直的瓜平身躺下。
23.(1)本义:并不寻常,令人无法理解的迹象或事情:文中义:丝瓜能考虑问题,并且有行动。写出了作者对于丝瓜“躺平”现象的惊讶,表达了作者对于丝瓜“有思考”的生命力的赞美。
(2)拟人、比喻手法,充分展现丝瓜“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
24.极具生动性;清新细腻,简洁明快,质朴精炼,不失高雅。
25.示例: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各种遭遇,不管遇到困境还是疑惑,都应从容不迫地乐观应对,随遇而安,怡然、泰然、悠然、坦然面对环境。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结合第⑥段中“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概括为: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
结合第⑧段中“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了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突出的台子上”,概括为: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他们生长;
结合第⑧段中“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突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概括为:它能让垂直的瓜平身躺下。
(2)
(1)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理解。
“奇迹”指并不寻常,令人无法理解的迹象或事情,这里指丝瓜能考虑问题,并且有行动。结合下文中“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了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突出的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突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分析,写出了作者对于丝瓜“躺平”现象的惊讶,丝瓜好像是一位智者,它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生存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于丝瓜“有思考”的生命力的赞美。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是拟人,“活像两个粗大变弯的绿色牛角”是比喻,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描绘了丝瓜主动调整生存状态的动作,结合第⑨段中“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我仿佛觉得这探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可知这个句子表现出丝瓜具有主动性,似乎有思想的特点。
(3)
本题考查语言分析。
本文语言极具生动性,如第⑥段中“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活像两个粗大变弯的绿色牛角”,生动描绘了丝瓜主动调整生存状态的动作,表现出丝瓜具有主动性,似乎有思想的特点。此外文章语言清新细腻,简洁明快,质朴精炼,不失高雅;再如“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在作者心中,丝瓜好像是一位智者,因为它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生存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于丝瓜“有思考”的生命力的赞美,语言极具生动性。
(4)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主要从成长与环境的关系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如:丝瓜生长环境不好,但是仍然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可见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生长环境中,即使身处困境,我们也应该随遇而安,坦然自适地面对周围的一切,展现自身风采。
26.例文:
劳动的遐想
人们常说:“劳动最光荣,劳动使人快乐!”我一直想不明白劳动往往伴随劳累,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呢?所以我也没怎么劳动过,今天,正好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我放下手头的作业,打算“罢工”,睡一觉。睡梦中我开始给温馨的房间增光添彩。
睡梦中,我撸起袖子,开始了我的劳动生涯,做起了那些我从不曾干过的家务。
先扫地!我找到扫帚,左看看,又看看,却不知该从何扫起。犹豫了几秒钟后,我做出了决定:“先扫阳台!”我一转身来到了阳台中,试着扫了几下,咳,呸!尘土飘得到处都是,我只好先退出“战场”,待“战火”燃尽时再进去。
五分钟后,我走进了阳台,抄起扫帚,摆了一个“V”字手——胜利的标志,开始扫地。我拿着扫帚左扫扫,右扫扫,上扫扫,下扫扫,眼前的景物越来越模糊,四肢越来越无力,不扫了!我把扫帚扔到一边,赌气的想。可是,忽的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他们走来走去,来回穿梭,非常忙碌。哎呀!那不是爸爸和妈妈吗?他们每天都那么辛苦,扫多少遍地都毫无怨言,而我却……唉!
我重新拿起扫帚,准备与浮尘一决高下。走进阳台,我拿着扫帚就开始狂扫,还没干到五分钟呢!豆大的汗珠已经像虫子爬一样流了下来,现在的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了,但我仍然在毫不松懈地扫着地,任何一个尘土都逃不过我的“法眼”。二十分钟后,终于搞定了。
一阵风吹来,我睡醒了,我仿佛看到父母回来后欣慰的笑,夸赞着我长大了。
卢梭说:“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因而人来的生活离不开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正常人的生活。我头上满是汗水,望着远处清澈的天空,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那是创造价值的快乐!
【解析】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习作要求以“劳动的遐想”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劳动”指的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进行体力劳动。“遐想”指悠远地想象,超越现实作高远的想象。我们的“遐想(想象)”不能离开“劳动”这一话题,可以写自己如何劳动,劳动后的价值是什么,有怎样的劳动感悟等等,立意可围绕“劳动的意义”展开。
文体及内容。适合写成想象类的文章,既然是“遐想”,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自己号召家人在曾经是森林现在到处是荒芜之景的地方植树造林,通过劳动创造价值,顺便呼吁大家要保护环境;可以想象自己能够与树对话,树木感谢自己重新赋予树木以生机活力;写一写自己如何收拾自己的家,事后父母的表现等等。文章中要有能够体现“遐想”的语句,也要有体现“劳动价值”的语句来扣合文题、立意的中心。
27.参考例文
留住古城的味道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了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古宅……我也爱上了一座城,它有着一种独特的味道,一种独属于丽江古城的味道。
我爱上的,是丽江古城宁静幽远的味道。当天微微亮起时,我便怀着一颗激动的心缓缓推开客栈的柏木大门,呼吸着清晨第一口新鲜的空气,不理会那盏伴随开门时轻轻晃荡的木制藤灯,直奔远方。跑过古城最偏僻的一角,跑过屹立的红色砖墙,跑过一个个分岔路口,跑过一道道大石板桥,来到日间繁盛的街道。那一块块青石铺就的长巷,还弥漫着朦胧的薄雾。所有店铺都还在沉睡,像小孩那样恬静乖巧。凉风吹拂着脸颊,掠过过肩的长发,在不经意间,独自静静欣赏着不再分明的青砖绿瓦,默默享受这久违的心神安定。此时此刻,没有深夜的喧嚣,没有傍晚的吆喝,宁静幽远,这是丽江古城的味道。
我爱上的,是丽江古城欢腾热闹的味道。店铺打开,琳琅满目的商品沐浴在阳光之下,清脆的风铃、各色的饰品、飘香的果茶、新鲜的蔬菜,一览无余地展示在眼前。手中摇着拨浪鼓的商贩还卖着大葫芦,撑着杆子插糖葫芦的商贩还玩着小喇叭。这边是编头发的发绳,那边是围脖子的丝巾。远处,卖麦芽糖的商贩手拿一个大锤子,“叮叮当当”一边捶打一边吆喝,把自己淳朴的手艺给大家展示。当地的孩儿也不闲着,绕着店里店外追逐着,这里买一块牛肉干,那里求一颗牛奶糖,吵吵嚷嚷。而那些小孩子也喜欢咿咿呀呀地追着大孩子跑,只留喂饭的大人捧着饭碗在原地无可奈何。行人穿梭于古巷之间,望见此景都会坐下来笑一笑,品一口老酒,饮一杯清茶,再听听孩子们清脆如铃的笑声,顿时神清气爽。这就是丽江,热闹欢腾的古城。
“恍惚间,我来到一座古城。那里有着洒满阳光的青石街,有着枯藤缠绕的老树,有着树下高谈的老人,有着玩闹嬉戏的孩子……”这种似曾相识的情景,不时浮现在我的梦境中,轻触着我心灵的最深处——这是我心心念念的丽江古城,它那独特的味道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解析】
本题是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首先根据自己的作文素材积累补全题目。“留住”是留下,把“味道”留存在记忆中的意思。这里的“味道”可以是某样事物具体的味道,也可以是指抽象的味道,如心灵的一种特别的感受等。二者在某些点上会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味道”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在构思的时候,思路可以打开,可以写味道的特点,可以写味道的象征意义,可以由味道写到由此相关的人、事等等。
第二,选材构思:本题适合写记叙类的文章,生活中,我们能品味到的味道是很丰富的。感官会感知世界,感官也能保留记忆,当你调动起对往事的回忆时,注意不要只停留在简单的叙事上,要真实地调动起所有的感官,还原事情发生时候的种种记忆细节,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全方位地感受“味道”,再细致地描绘出来,读者才能从感官的体验中与你获得共鸣,从而更理解你想表达的感受。“唇齿间”:某种美食带来的愉悦享受,如苦瓜的味道让“我”懂得忆苦思甜,枇杷的香味引发了“我”对亲人的思念,腊八粥的味道让“我”想要回报母亲。“言行中”:在某次与他人的交谈中,感受到了其儒雅博学的气息,由此触动自己要改变现状,变成更成熟懂事的人。“品读后”:在历史文化或书香墨卷当中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因此,美食、花香、书香、墨香、老家具散发出淡淡的木香……所有的味道都可以作为行文的线索。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素材最终要对应到某个人或者某个物件上去唤起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