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语文试卷

【328648】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真题

时间:2025-01-20 17:18:19 作者: 字数:57279字

绝密·启用前

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真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

54日至7日,首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拉开大幕。怀化国际会展中心广场A(花团锦簇),展厅展位布置一新。商协会代表、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共赴一场开放之约。

怀化多山,山于怀化,曾经沉重。山高路就远,B(重峦叠嶂),阻挡的不只是步     ),更是迈向现代化的进程。

怀化无海,﹏﹏﹏﹏﹏﹏﹏。但拥抱海洋、逐梦wèi     )蓝、走向世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是五溪儿女C(孜孜以求)的时代梦想。

国之战略,怀化福音。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实施,让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城市——怀化,迎来了拥抱大海的契机。一声汽笛启新程,怀化至北部湾的铁海联运班列首开。从此,山与海握手。

北部湾吹来的浩瀚海风,让D(不甘寂寞)的怀化人将tiào     )望的目光,由封闭的山地转向开放的海洋,追逐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蓝色梦想。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离不开平台、通道的支     )。怀化国际陆港因势而生,向海而行。

日前,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怀化打通相继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

怀化国际陆港牵手广州港,打通了连接欧洲的出海通道。港通天下,指日可待。

(摘编自《湖南日报),有删改)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1)步( )     2wèi( )     3tiào ( )     4)支( )
2.文段中()内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花团锦簇
B
.重峦叠嶂
C
.孜孜以求
D
.不甘寂寞
3.根据语境,下列哪一项最适合填入第③自然段划波浪线处(     
A
.海于怀化,现在很近
B
.海于怀化,未来不远
C
.海于怀化,曾经遥远
D
.海于怀化,曾经盼望
4.下列对第④自然段相关语句的语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之战略,怀化福音。国家西部陆海通道战略实施,让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城市——怀化,迎来了拥抱大海的契机。
A
.加点词语“国”“新”“的”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助词。
B
.短语“怀化福音”“新通道”“拥抱大海”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C
.“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作“城市”的定语。
D
.“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实施,让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城市——怀化,迎来了拥抱大海的契机”是一个单句。
5.第⑥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怀化打通相继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怀化相继打通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通道。
B
.怀化打通相继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通道。
C
.怀化相继打通3条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
D
.怀化打通相继面向东盟的3条国际物流。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性学习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
经贸博览会上来了东盟各国的客人,请你从图片所示的怀化两种特色产品中选择一种进行推介。(50字以内)

(2)
请你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为上述推介的产品拟写一条广告语。
(3)
如果你是校园之声广播站的小记者,也来到了现场,请根据采访目的提出一个采访问题。

采访对象

东盟各国客人

采访目的

了解东盟各国客人此次来怀化参加经贸博览会的感受

采访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选择题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B
.“惠顾” “见谅” “犬子”是敬词,“家严” “愚见” “劳驾”是谦词。
C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湘行散记》。
D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在“春分”之后,“谷雨”在“清明”之前。

评卷人

得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8.古诗文默写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山川美景

1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积极乐观

3)风休住,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家国天下

5)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借风雨梦境打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推己及人,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下寒士的处境,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评卷人

得分




五、名著阅读

9.请根据材料在下表AB处各填上合适的内容。

名著人物

名著材料

名著题目

保尔·柯察金

保尔·柯察金坐在炮车上疾驰。他骑着一匹一只耳朵的灰马飞奔,在祖国的大地上南征北战已经一年了。他已长大成人,而且身强力壮。他历尽艰辛,饱受磨难,成长了起来。

A_____


B_____

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
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

《红星照耀中国》



10.在你阅读的名著中,哪一个人物可以成为你的精神向导,请说说理由。
我的精神向导: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赋能振兴乡村

花红柳绿,阳光照暖。不久前,一批中国文学的大咖发烧友应文学之约,相会湖南益阳清溪村。

清溪,这个周立波先生笔下曾经有过巨变的山乡,正在发生新一轮巨变。优美整洁的环境、富足的生活,尤其是充盈村中的书香,令人感叹换了人间。而这一切的发生,文学功不可没。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蔡真表示:一不小心,我们家竟然成了别人的‘诗和远方’。

中国文学的长河里一直流淌着乡土情愫。民亦劳止,吃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在古老的中国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大量对乡村劳动场景的描述、对劳动者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改善劳动者处境的呼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产生过影响深远的乡土文学,既立足乡土、倾情乡民,也促进觉醒、期望未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乡土之美,曾令无数文人墨客寄情吟唱。今天,在这片土地上,文学能实现怎样的作为?清溪村正给出富有蕴意的探索与解答。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应当伴随着文化的繁荣。文学要担当起乡村文化建设的使命。有人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文学梦,乡村也需要文学的滋养。借助作家书屋,村民可以在家门口畅读经典,领略文学之美;在文学活动中,可以与更多人交流思想,追求心灵的富足。此次见证并参与作家集体活动,与作家面对面,更让广大村民与文学爱好者感受到欣喜与鼓励,获得很多启发与教益。

腹有诗书气自华。乡村有了文学、文艺的气息,也让屋舍增色、山水生辉。从更高层面看,在乡村振兴的宏伟征程中,文学的助力不可或缺。乡村振兴是新的伟大事业,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必须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而这,正是文学之所长。

新时代文学工作者承担着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苹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为三农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为乡村振兴注入巨大能量。

(转摘自《湖南日报),有删改)

11.下列诗句不具备乡土情愫的一项是(     
A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B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C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D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12.第⑤自然段划线句“而这,正是文学之所长”中“这”指代的是什么?
13.文章第②自然段写清溪村巨大变化的作用是什么?
14.根据提示,在(1)(2)处补全本文的论证思路。

首先,从清溪村巨变这一现象谈起,引出“文学在乡村振兴中有何作为”这一话题;接着,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______;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文学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最后,(2_________



父亲和树

陈宝全

现在,这些苹果树老了,老了的苹果树结不了多少果子,也结不出品相端庄的好果子,觉得没脸活了。它们把地里的肥力吃了太多,根又粗又大,却无法顺应自己的愿望就此倒下。风也懒得理会它们,绕着吹。

只有父亲理解这些老了的苹果树的心思,他提着斧头进了果园。

这一片苹果树跟父亲打了三十年交道,它们经历了父亲的中年和老年,父亲经历了它们的一生。它们了解父亲,就如父亲对它们目前所思所想的洞察。

父亲在动手之前,用手量了这棵苹果树的树干,四作多一点。父亲知道,它的身体里藏着30个年轮。也就是说,上世纪80年代末,它还是一株小树苗,嫩叶在阳光下尽情地舒展,细小的枝条对未来充满好奇和期待。现在,父亲拖着瘦弱的身子,要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介入一棵他亲自栽植的苹果树的命运。

斧头落下去,父亲听到了树皮破裂的声音——虽然这种声音比斧子撞击树干的声音要小很多,却还是被父亲敏感地捕提到了。父亲落泪了。

这几年,这棵苹果树一半枯死,一半硬撑着活了下来,结出的果子像山林里的野果子,酸涩难入口。可父亲心里明白,它为改善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付出了毕生心血,足以让我们感恩并铭记于心。

上世纪80年代,父亲和大多数李家山的村民一样,刚刚吃饱肚子,从没有去设想未来。作为木匠的父亲,将大把大把的时间用在了修房子上。在他栽下第一批苹果树苗的时候,大片的小麦仍然享有辽阔的土地,是地里的主角。为了保住小麦,人们曾与草作战,把它们统统赶出麦田。在田里,草都不让长,怎么会容忍树长进去?

父亲是在乡村干部的劝说下,才栽下了第一片果树。

果树选择种在院子附近,不是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也不是为了看着这些小树苗像孩子一样一天天长大,从而让人感到快乐,父亲是为了看着它们被兔子和羊啃了,被风吹死,被小麦挤赶出去。他在耕地的时候,故意赶着毛驴逼近树苗,让犁铧伤到树根。

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倔强的苹果树活了下来,一副要长大成材的样子,父亲妥协了。为此,父亲的果树也在年轮里写下了新的愿景:为人们奉献甘甜的果肉。

到第八个年头,父亲果园里的苹果树开始挂果了。父亲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进入了一种持续的兴奋状态。按照时序,他在果园里浇水、施肥、疏花、疏果、套袋、摘袋,然后出售苹果,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也突飞猛进地好了起来。

带着清香的木屑喷溅而出,落在父亲的身上,像是一棵树要对父亲说出的话语。这个年近80岁的老人,挥动几下笨重的斧子,就开始气喘吁吁。他不得不停下来。越进入树干的内部,就越接近远去的时光,父亲难过极了。这棵苹果树勉强支撑着身体,父亲用力推了一下,苹果树开始吱嘎作响,慢慢倒下。没有大树倒下的那种轰然响动,它只是轻轻地躺在了自己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

父亲坐在放倒的这棵苹果树身上,抽了一根烟,像是在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告别仪式。他将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砍倒果园里所有的老树,再把它们劈成木柴。这些带着浓郁芳香的木柴,将陪伴他度过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父亲不再主持果园里的事,只是在天气好的时候,到果园里转转。砍掉了老树的土地,平整而安详,像是卸下了所有的负担,在休憩,在安睡。父亲知道,过上两年,又一批新树苗将在这里郁郁葱葱地长起来。这看似贫瘠的土地,总是会在春秋轮回之间,给劳作的人们以希望和馈赠。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5.下列对于标题《父亲和树》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父亲”和“树”是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围绕二者之间的故事展开叙述。
B
.“和”字暗示了父亲和苹果树的密切关系。
C
.文章以“苹果树”和“父亲的情感变化”两条线索贯穿全文。
D
.点明文章主旨,揭示父亲砍掉苹果树、破坏生态的痛苦和悔恨。
16.请用词语概括父亲对苹果树的感情变化。
抗拒——( )——( )——难过
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带着清香的木屑喷溅而出,落在父亲的身上,像是一棵树要对父亲说出的话语。
18.结合本文谈谈你在父亲身上发现了哪些美好品质。
19.文章结尾处写到:“父亲知道,过上两年,又一批新树苗将在这里郁郁葱葱地长起来。这看似贫瘠的土地,总是会在春秋轮回之间,给劳作的人们以希望和馈赠。”对此,你有哪些感悟?

评卷人

得分




七、诗歌鉴赏

(甲诗)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乙诗)

南安军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
)①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梅岭,即大庾岭,山上多梅树,是广东和江西的分界岭。②采薇:采食野菜。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文天祥到了南安军曾绝食八天。
20.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南安军》首联的画面。
21.甲乙两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评卷人

得分




八、文言文阅读

(甲文)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乙文)

君子亭记

(明)王守仁

阳明子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架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坚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风时至,玉声珊然,中采齐而协肆夏,揖逊俯仰,若洙、泗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而列于堂隆之侧,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受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节选自《王阳明散文选译》)


(
)①阳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学家,被贬至贵州龙场,自建居所,命名为何陋轩。②蛰:二十四节气之“惊蛰”。③伏:暑天。④洙、泗:二水名,流经山东曲阜,孔子与弟子习礼之地。⑤正笏:恭敬地拿着上朝的笏板。
22.用“/”给乙文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吾 亭 有 竹 焉 而 因 以 竹 名 名 不 愧 于 吾 亭
2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清涟而不妖(洗)
B
.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四季)
C
.陶后有闻(新鲜)
D
.无所不(合适)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
25.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君子,请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美好品质。(至少提出三点)

评卷人

得分




九、作文

26.作文题一:

看到字,我们常常会想到圆满、圆梦、团圆、圆通(为人做事灵活变通)、同心圆,也会滋生圆滚滚、圆谎、圆滑的联想,甚至还会有圆与直、圆内圆外、阴晴圆缺的别样思考。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以“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戏剧除外),文内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27.作文题二:翻过那座山。
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戏剧除外),文内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     lǚ     蔚     眺     chēng
2.D
3.C
4.B
5.A

【解析】
(1)
考查字音字形。
步履,bù lǚ,行走。
蔚蓝,wèi lán,像晴朗的天空那样。
眺望,tiào wàng,从地势高的地方向远处望。
支撑,zhī chēng,顶住,使不倒。
(2)
考查词语运用。
A.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的景象。正确;
B.
重峦叠嶂:山峰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正确;
C.
孜孜以求:不知疲倦地探求。正确;
D.
不甘寂寞:指不甘心冷落清闲、置身事外。此处应用“不甘落后”;
故选D
(3)
考查补充句子。
根据后面的“但”可知,空白处填写的句子应与“拥抱海洋、逐梦蔚蓝、走向世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是五溪儿女孜孜以求的时代梦想”构成语义上的转折,并与前句“怀化无海”相承接。分析语义,怀化无海,所以海对于怀化来说,是遥远的,但怀化人却始终有“拥抱海洋、逐梦蔚蓝、走向世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的梦想。故应填:“海于怀化,曾经遥远”。故选C
(4)
考查语法知识。
B
.“怀化福音”是偏正短语,“新通道”是偏正短语,“拥抱大海”是动宾短语。故选B
(5)
考查病句修改。
打通相继”语序不当,应改为“相继打通”。
成分残缺,在句末加“通道”。
故选A

6.(1)示例:麻阳冰糖柑:俗称冰糖包、冰糖橙,因含糖量高而得名。肉质细嫩,风味浓甜,清香爽口,咬上一口清甜爽口,汁水四溢。
沅陵碣滩茶:碣滩茶是中国卷曲形绿茶的代表。其外形条索卷曲,锋苗秀丽,色泽绿润,滋味鲜爽甘醇,饮后回甘。
(2)
示例:麻阳冰糖柑:①脸上有麻,心中有甜;②世代传承,百年橙意。
沅陵碣滩茶:碣滩灵地承天泽,云蒸雾煮醉千年。
(3)
示例:①在您的感观中,怀化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能说说您此行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吗?
请问怀化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解析】
1)考查拟写推介语。推介语,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具有介绍作用的话语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结合图片信息“麻阳冰糖柑:甘甜多汁”、“麻阳冰糖柑:香醇甘爽”合理拟写即可。注意字数的要求。
麻阳冰糖柑,俗称冰糖包、冰糖柑,因含糖量高而得名,是湖南省黔阳县 1965 年从普通甜橙实生变异中选出的地方良种。果实圆球形,果形端正,整齐,果面光滑,呈黄红色,艳丽。麻阳冰糖橙果实色香味,果汁丰富,除含多量糖分、有机酸、矿物质外,还富含维生素C,营养价值高,经常食用有清热化痰、理气降压、明目利尿之功效。麻阳冰糖橙口感香甜,包裹着嫩嫩的果肉,咬一口清甜爽口汁水四溢,几乎没有酸味。
碣滩茶,得名于唐,明清时代称它为“辰州碣滩茶”,产自湖南武陵山沅水江畔的沅陵碣滩山区。碣滩茶为绿茶,其形、色、香、味均独特无二,其外形条索紧细,挺秀显毫,色泽绿润,内质香高持久,有栗香气,滋味鲜醇甘爽,饮后回甘,冲泡后汤色黄绿清透,杯中茶叶时起时落如银鱼游翔。据此拟写即可。
2)考查拟写广告语。拟写广告语的要求:①须紧扣主题。②上、下句字数尽量相等。③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④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拟写时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麻阳冰糖柑:①小小个头,大大享受;②开启舌尖曼妙之旅;等等。
沅陵碣滩茶:①“橙”邀天下客,共享好“味”来;②诗意山水,茶韵天香。等等。
3)考查拟写采访问题。明确采访的对象“东盟各国客人”,采访目的是“了解东盟各国客人此次来怀化参加经贸博览会的感受”,合理拟写即可。
示例:①经贸博览会结束后,您希望给亲友带什么样的纪念品回去?②您认为经贸博览会的哪一个专题展区最吸引您?

7.A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
B.“
犬子”“见谅”是谦辞,“劳驾”是敬辞;
C.
《湘行散记》是散文,而且不是茅盾的作品,是沈从文的作品;
D.“
立春”在“春分”之前,“谷雨”在“清明”之后;
故选A

8.     深林人不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蓬舟吹取三山去     沉舟侧畔千帆过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
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桑竹、蓬舟、侧畔、阑、厦、庇。

9.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彭德怀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名称和名著人物。
保尔·柯察金是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依据人物保尔·柯察金就可以得出名著名称。
保尔·柯察金是苏联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根据自己的生活所描画出来的完美的青年革命战士的形象,他勇敢、坚强,拥有顽强的毅力,相信自己的力量,并有“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怕困难”的品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在布尔会维克党的培养下,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共产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崇高的道德风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
依据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的人物和“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中典型事件:他有一件降落伞做的背心,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叫作者大鼻子。可以得出这个人物是彭德怀。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他在长达4个多月的时间里,斯诺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进行了深入的全方位的采访,先后走访了红军部队的许多将领和普通战士,寻访当地百姓,对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斯诺还多次在保安县 受到毛主席的亲切会见,从而使他获得了许多关于毛泽东个人和中国共产党以及工农红军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10.     示例:保尔
    
保尔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在他的影响下,我逐渐养成了坚韧顽强的性格,敢于面对一切挑战与困难。

【解析】
考查名著人物,开放类试题,结合相关名著人物对自己精神成长产生的影响拟写即可。
如,我的精神向导是孙悟空。理由是,孙悟空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在追随唐僧,他敢于挑战玉帝的权威,独自一人面对天庭的十万天兵天将。追随唐僧以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妖魔,他总是毫无惧色,慨然应战,力保唐僧取经功成。在他的影响下,我逐渐变得勇敢坚定,在求学路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坦然面对,勇敢前行。

11.A
12.必须“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
13.为了说明“文学能够赋能振兴乡村”这一道理,也为下文论述文学能振兴乡村,令产业兴旺做铺垫。
14.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应当伴随着文化的繁荣。     总结全文,发出号召:新时代文学工作者应承担着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承担着为“三农”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为乡村振兴注入巨大能量的重任。

【解析】
(1)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涵的能力。应找出与“乡土情愫”有关的诗句。
A.
依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可知,这写出了一个人的伟大理想和包袱。与“乡土情愫”无关。
B.
依据“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意思可知,这描写了丰收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与“乡土情愫”有关。
C.
依据“树绕村庄,水满陂塘”的意思可知,这描写了绿树环绕着村庄,春水满池塘的乡村美丽景象。与“乡土情愫”有关。
D.
依据“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意思可知,这描写了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遂愿而归的乡村生活场景。与“乡土情愫”有关。
故选A
(2)
本题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筛选概括能力。
依据⑤段“乡村振兴是新的伟大事业,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必须‘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中的“‘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可知,这就是“这”的指代内容。
(3)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作用的能力。
依据标题“文学赋能振兴乡村”可知,写清溪村巨大变化这个是为了证明文学才能给乡村振兴带来正能量和促进作用。依据④段“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应当伴随着文化的繁荣。文学要担当起乡村文化建设的使命”“此次见证并参与作家集体活动,与作家“面对面”,更让广大村民与文学爱好者感受到欣喜与鼓励,获得很多启发与教益”可知,写清溪村巨大变化也为下文论述文学能振兴乡村,令产业兴旺这一观点做铺垫。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4)
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的能力。
空,依据③段“乡土之美,曾令无数文人墨客寄情吟唱。今天,在这片土地上,文学能实现怎样的作为?清溪村正给出富有蕴意的探索与解答”和④段“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应当伴随着文化的繁荣。文学要担当起乡村文化建设的使命。有人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文学梦,乡村也需要文学的滋养”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应当伴随着文化的繁荣。
空,依据⑥段“新时代文学工作者承担着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苹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为“三农”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为乡村振兴注入巨大能量”可知,本段文字起到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的作用。

15.D
16.     妥协
    
兴奋
1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带着清香的木屑喷溅而出,落在父亲的身上”比作“一棵树要对父亲说出的话语”;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与苹果树关系的和谐友好;表达父亲对砍到苹果树的不舍、难过之情。
18.父亲是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父亲是一个善良、懂得感恩的人;父亲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父亲是一个率真、朴实无华的人;父亲是一个重感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
19.现在的老苹果树砍了,把土壤的肥力留给新的苹果树,新的苹果树又会继续焕发生机,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和馈赠;这体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和生命的交替;苹果树给我们家做出巨大贡献,表达作者对苹果树无私奉献和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父亲和苹果树一样勤劳、无私奉献,表达作者对父亲的赞美、感激之情。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
D.
根据第①段“现在,这些苹果树老了,老了的苹果树结不了多少果子,也结不出品相端庄的好果子,觉得没脸活了。它们把地里的肥力吃了太多,根又粗又大,却无法顺应自己的愿望就此倒下。风也懒得理会它们,绕着吹”可知,父亲砍苹果树的原因是:这些树老了,结不了多少果子了;
根据第段“越进入树干的内部,就越接近远去的时光,父亲难过极了”可知,父亲为砍倒苹果树而难过;根据第段“父亲坐在放倒的这棵苹果树身上,抽了一根烟,像是在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告别仪式”可知,父亲对苹果树的不舍之情;
由此可知,标题《父亲和树》点明文章主旨,揭示父亲砍树苹果树的原因,表达对苹果树的不舍难过之情;而非“破坏生态的痛苦和悔恨”;理解有误;
故选D
(2)
本题考查作者情感变化。
根据第⑨段“果树选择种在院子附近,不是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也不是为了看着这些小树苗像孩子一样一天天长大,从而让人感到快乐,父亲是为了看着它们被兔子和羊啃了,被风吹死,被小麦挤赶出去。他在耕地的时候,故意赶着毛驴逼近树苗,让犁铧伤到树根”可知,父亲对载苹果树持抗拒的态度;
根据第⑩段“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倔强的苹果树活了下来,一副要长大成材的样子,父亲妥协了。为此,父亲的果树也在年轮里写下了新的愿景:为人们奉献甘甜的果肉”可知,父亲看到一些倔强的苹果树活了下来,妥协了,还许下新的愿景;
根据第段“到第八个年头,父亲果园里的苹果树开始挂果了。父亲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进入了一种持续的兴奋状态”可知,父亲进入了一种持续兴奋的状态;
根据第段“越进入树干的内部,就越接近远去的时光,父亲难过极了”可知,父亲为砍倒苹果树而难过。
(3)
本题考查对文章词句的赏析。
根据第段“带着清香的木屑喷溅而出,落在父亲的身上,像是一棵树要对父亲说出的话语”可知,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带着清香的木屑喷溅而出,落在父亲的身上”比作“一棵树要对父亲说出的话语”;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与苹果树关系的和谐友好;
根据第段“这个年近80岁的老人,挥动几下笨重的斧子,就开始气喘吁吁。他不得不停下来。越进入树干的内部,就越接近远去的时光,父亲难过极了。这棵苹果树勉强支撑着身体,父亲用力推了一下,苹果树开始吱嘎作响,慢慢倒下。没有大树倒下的那种轰然响动,它只是轻轻地躺在了自己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可知,表达父亲对砍到苹果树的不舍、难过之情。
(4)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第③段“这一片苹果树跟父亲打了三十年交道,它们经历了父亲的中年和老年,父亲经历了它们的一生。它们了解父亲,就如父亲对它们目前所思所想的洞察”可知,父亲是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根据第⑥段“这几年,这棵苹果树一半枯死,一半硬撑着活了下来,结出的果子像山林里的野果子,酸涩难入口。可父亲心里明白,它为改善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付出了毕生心血,足以让我们感恩并铭记于心”可知,父亲明白苹果树对我们的的贡献,表现出父亲是一个善良、懂得感恩的人;
根据第⑦段“上世纪80年代,父亲和大多数李家山的村民一样,刚刚吃饱肚子,从没有去设想未来。作为木匠的父亲,将大把大把的时间用在了修房子上”可知,父亲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
根据第⑨段“果树选择种在院子附近,不是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也不是为了看着这些小树苗像孩子一样一天天长大,从而让人感到快乐,父亲是为了看着它们被兔子和羊啃了,被风吹死,被小麦挤赶出去。他在耕地的时候,故意赶着毛驴逼近树苗,让犁铧伤到树根”可知,父亲是一个率真、朴实无华的人;
根据第段“这个年近80岁的老人,挥动几下笨重的斧子,就开始气喘吁吁。他不得不停下来。越进入树干的内部,就越接近远去的时光,父亲难过极了”可知,父亲因砍到苹果树而难过,表现父亲与苹果树关系密切,表现父亲是一个重感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
(5)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根据第段“父亲知道,过上两年,又一批新树苗将在这里郁郁葱葱地长起来。这看似贫瘠的土地,总是会在春秋轮回之间,给劳作的人们以希望和馈赠”、第①段“现在,这些苹果树老了,老了的苹果树结不了多少果子,也结不出品相端庄的好果子,觉得没脸活了。它们把地里的肥力吃了太多,根又粗又大,却无法顺应自己的愿望就此倒下。风也懒得理会它们,绕着吹”可知,现在的老苹果树砍了,把土壤的肥力留给新的苹果树,新的苹果树又会继续焕发生机,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和馈赠;这体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和生命的交替;
根据第⑥段“这几年,这棵苹果树一半枯死,一半硬撑着活了下来,结出的果子像山林里的野果子,酸涩难入口。可父亲心里明白,它为改善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付出了毕生心血,足以让我们感恩并铭记于心”、第段“给劳作的人们以希望和馈赠”可知,苹果树给我们家做出巨大贡献,表达作者对苹果树无私奉献和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根据第③段“这一片苹果树跟父亲打了三十年交道,它们经历了父亲的中年和老年,父亲经历了它们的一生。它们了解父亲,就如父亲对它们目前所思所想的洞察”可知,父亲和苹果树一样勤劳、无私奉献,表达作者对父亲的赞美、感激之情。

20.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21.相同点:两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败、沦丧的悲伤、担忧、痛苦之情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不同点:
甲: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乙:这首诗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表达了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

【解析】
(1)
本题考查意境描绘。
根据《南安军》首联“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可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2)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和对诗歌情感主旨的把握。
相同点:
根据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知,其意思是: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丧的担忧、悲伤之情;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
根据乙“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可知,其意思是: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表达了对国家沦丧的悲哀、痛苦之情;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由此可知,两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败、沦丧的悲伤、担忧、痛苦之情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不同点:
甲:
根据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知,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意境图: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根据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知,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根据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知,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也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
根据甲“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知,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由此可知,甲诗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乙:
根据“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可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
根据“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可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根据“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可知,文天祥站在岭上,遥望南安军的西华山,以及章江,慨叹青山与江河是永远存在的,而城郭则由出岭时的宋军城郭,变成元军所占领的城郭了,所悬之旗也将随之易帜了。这一句暗用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和丁令威的“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
根据“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可知,诗人文天祥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作。诗人常常梦见自己像伯夷、叔齐一样在首阳山采野菜为生。这句诗用了伯夷、叔齐故事,商朝亡国后,宗室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野菜充饥,终于饿死在山上。从广东开始,文天祥就开始绝食,准备饿死在家乡,绝食八日依然没事,就继续进食。就在文天祥写《南安军》的同一年十月初一晚上,文天祥被押送到元大都,作了三年两个月零九天的囚徒后壮烈牺牲。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
由此可知,这首诗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表达了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

22.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23.C
24.1)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2)竹子有这四方面特点,因此命名为“君子”,竹是无愧于这个称呼的。
25.坚定正直;洁身自好;虚心好学;淡泊名利;胸怀天下(任选三点即可)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意:而我的亭子种了许多竹子,因为有竹而取名“君子”,“君子”之名是无愧于亭名的。“吾亭有竹焉”是完整的一个短句,焉在句末作语气词,故此处后边应断开一处,“而”表顺承,第一个“名”是动词,意思是命名,省略了“吾亭”,故在第一处“名”后停顿,第二个“名”是名词,意思是名字,“名不愧于吾亭”是一个完整的短句,应放在一处,故断句: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2)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
C.
有误,句意: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鲜:少;
故选C
(3)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重点词:益:更加;清:清香;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树立;
2)是:这;而:连词,表顺承;其:代词,它的。
(4)
本题考查拓展延伸。开放性试题。既可以从文中理解分析,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君子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若从文中
结合甲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和乙文中“中虚而静,通而有间”“外坚而直”可知君子应该坚定正直;
结合甲文“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和乙文“清风时至,玉声珊然”可知君子应该洁身自好;
结合甲文“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和乙文“挺然特立,不挠不屈”可知君子应该不屈不挠,庄重典雅。
也可以结合课外知识
示例:君子应该内心坦荡。也就是从容的面对外界和自己,做到心中无愧。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应该不苛责,内心丰富。一个人在物质极度匮乏中依然可以保持内心的丰盈和充实,这就是君子,这就是贤能。
君子应该和而不同。君子有自己的独立意识,要求自己融入群体,但也时刻保持警惕,不和那些违背自己意愿和内心的人们同流合污。
君子应该自行反思。反省内求,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人格达到完美的境界,这正是君子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26.例文:

我终于收获了这份圆满

常居住在高山中的农户交通不便,天都得爬山,从低到高,从近到远,永不停歇。奋斗永不休止,拼搏永往直前的赶路人。

——题记

我是班里跑步最差的人。从小开始,他人都喜欢和我一起跑。作为“陪跑”,我确实很专业,因为种种原因我跑步比别人更累,更累,我尝试过无数次训练方法,无一都失败了。此时,我正在跑步这座高锋的山脚处。

一天,我在奥运会比赛期间看到一篇报道,我国短跑运动员苏炳添突破9秒极限,赢得金牌,在采访中他说到他的练习方法,他通过改变起跑脚从零开始再学一次跑步,改变起跑脚是一种有风险的方法,稍有不甚就会伤到运动组织和神经,但从作用上讲会打造自身的运动技巧,化解从幼小养成的不良习惯。听着听着我有些心动,准备试一试。

两圈半的运动场对我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生理反应的起跑仍是左脚,右脚仿佛是条刚刚装上去的假肢,不适应的摆了摆就停了下来,运动场的人大多是来跑步的,我挡住别人的道不好,便在旁边的空地练习。

后来两条腿经过几次的训练,比我想像的适应多了,于是我从新开始记时,预备——跑!我在心中这样大喊。夜晚的风划过运动场,这个季节不冷,自我感觉良好的跑完半圈后呼吸开始紧促了起来,眼前几十米的路程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我学着手臂向前向后摆动,一圈完毕,仅过一分半腿像铅柱一样沉重,体力所剩无几,不要停,不要停,我张口无声的喊着,眼花迷乱中回想起每次体育考试完的失望,沮丧,我仿佛被点燃了一样,一股毅力冲向了终点。

再之后,每当我跑步时,到会情不自禁回想起这热血的经历。慢慢地,我的跑步的效率在提升,终于不再是专业“陪跑”。

在自己的坚持努力下,终于收获了这份圆满。



【解析】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题是以“圆”为话题的作文,根据材料“我们常常会想到‘圆满、圆梦、团圆、圆通(为人做事灵活变通)、同心圆’,也会滋生‘圆滚滚、圆谎、圆滑’的联想,甚至还会有‘圆与直、圆内圆外、阴晴圆缺’的别样思考”可知,材料给了我们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可以围绕“圆满、美好”展开,写一些给人内心以喜悦的事件;而是可以通过联想进行文学创作,揭示世人圆滑处世的态度等;三是可以论述自己对“圆”的思考,给人以理性认识。不管选择哪个角度去写,立意上都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读者以正向引导。
第二:选材构思。本文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如果写成记叙文,要善于从生活中选择典型深刻的素材进行写作。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写作主题,比如写团圆,可写某一特定节日,比如中秋节,与之相关的景物应该是月夜、花香、清风、月饼等,这就限定了文中所记叙之事要与这特定的日子、特定的氛围有关。主体部分选择发生在这一特定环境 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比如赏月、吟诗、一块做团圆饭、家庭趣味比赛等。行文中要按顺序写清楚中秋节自己家是怎么过的,要突出“温暖和幸福”的气氛,更要运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真情实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果写成议论文,首先应确定文章论述的观点,比如“阴晴圆缺造就圆满人生”,再根据论点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使文章严密准确。

27.例文:

翻过那座山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早上五点钟,天还没有泛起鱼肚白,而我们却早早起来开始跑步。“最后一圈加速冲刺”,伴随着喇叭那一头体育老师的号令,本已跑了三圈早已累得精疲力尽的我却不得不继续奋力向前冲。

可是这对于我来说,三圈能坚持下来就不错了,哪来的力气去跑了第四圈呢?于是我就慢吞吞的跑着,身边一阵阵疾风驰去,我心有不甘,又想到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上我们的誓言: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前边困难的大山不管有多高、多险,我定要翻越它,成为优等生,我定能翻越它,叩开重点高中的大门高中生!想到这里,我的双腿似乎又有了力量,于是鼓足了劲,一股脑儿向前冲去。我也要做疾风,明明是雄鹰,怎能如蝼蚁匍匐在地,我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还有200米!不行了!不行了!太累了!走一会儿吧。就走了一会儿,不行!不行!翻过去!翻过去!我要翻过那座山!我要成为黑马!强者!娇娇者!

一步两步!”我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体力迅速下降,每一步都那么沉重,那么艰难,可是我不断告诉自己,“前面就是我的目标!胜利的曙光近在眼前!马上就到达山顶,迅速往下冲吧!你就要翻过它了!”

沉重的呼吸声,急促的心跳声,沸腾的鲜血,他们都在不断地告诉我:“翻过去!翻过去!”我要翻过那座山!我要成为闪电疾风!最后我拼尽全力冲刺过去,到达终点线,翻过了那座山。

只要心中有梦想。一座山算得了什么,哪怕是从重峦叠嶂,连绵起伏,我们也要翻过去。飞机头等舱可以先登机,银行vip可以不排队,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努力的翻过那座山,迈过那道坎,我们就是成功者,愿在这个热血沸腾的青春,我们可以努力翻过阻碍我们的群山,不负韶华,加油。



【解析】
考查命题作文写作。
第一,审题立意。首先要认真读题、审题,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意。“山”既有有形的山,也有无形的山,从文题看重点应放在无形的山上。无形的山,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也可能是人生的坎坷和磨难,还可能是自身的胆小、自卑、内向、自私、偏激等性格缺陷。“翻过”意味着超过、克服、消除、征服等,还可以是打破了、克服了障碍和生活中的“拦路虎”。翻过了这座山,就意味着战胜或解除了“山”带来的巨大的阻挠、困惑,跨越了心中的障碍,还可以是改正了缺点,完善了自我,明白了隐藏在迷雾中的真相和真理,打破了内心屏障,打败了“拦路虎”。
第二,选材构思。列举一些自己生活中的“高山”,可以选一个有一点深度有比较新颖且能驾驭的主题进行构思写作。重点要突出如何翻,翻的过程,最好是艰难些,一点一滴慢慢转变过来的,才能突出山的难翻,从而突出自己的意志或精神和翻山时独特的感悟。比如拿中考来举例,你问我想翻过哪座山,中考这座大山是我最想翻越的。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就意味着我们翻过了这座大山,翻过之后,我们会看到山那边不同的风景。选材时可以写写学习中的竞争者,写写自己努力的过程,写写学习克服的困难。也可以写写亲子问题。可以写我们青春期身心成长的焦虑,还可以写写与父母的隔阂。翻过这座山就意味着找到方法消除焦虑,找到和父母和谐相处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