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2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真题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一、基础知识综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了谭子山镇以后,雪景渐渐变得好看些了。雪中的湘南山区银装素裹,岭坡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丘陵则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举目所见,大好河山,唯余莽莽,( )。
有两百年树龄的重阳木被当地人称为“千年树”,传说摸一摸就能祛病却灾、增寿延年。如果没有紫檀木,它就是制作贵重木器家具的最好用材。祖父母当年睡的就是一架重阳木床。
快到茅市镇迎宾牌坊时,天地间彤云密布,朔风凛凛,大雪纷纷似白色的蝴蝶迎风起舞,极目处如东北林海中的茫茫雪原,充满了野性和自由的精神,是寒冷中个性的恣意绽放。我们在风雪中拍摄留影,仿佛在阅读庄子的妙文隽语。文风的____________,文气的____________,妙喻的____________,议论的____________,让人禁不住发出浩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气呵成 汪洋恣肆 珠联璧合 新奇奔放
B.汪洋恣肆 一气呵成 新奇奔放 珠联璧合
C.一气呵成 汪洋恣肆 新奇奔放 珠联璧合
D.汪洋恣肆 一气呵成 珠联璧合 新奇奔放
2.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彤云密布”“恣意绽放”“妙文隽语”分别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
B.“祖父母当年睡的就是一架重阳木床。”该句中“祖父母”是句子的主语。
C.“如果没有紫檀木,它就是制作贵重木器家具的最好用材。”该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D.“岭坡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丘陵则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该句中“许多白象在奔跑”和“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应互换位置。
3.下列句子补写在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项是( )
A.别有一番惊心动魄的风情韵味
B.一番引人入胜的风情韵味蕴藏其中
C.别有一番引人入胜的风情韵味
D.一番惊心动魄的风情韵味蕴藏其中
|
二、选择题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项是( )
A.诬篾(miè) 枯燥(zào) 旁骛(wù) 振聋发聩(kuì)
B.襁褓(qiǎng) 震撼(hàn) 风靡(mí) 形销骨立(xiāo)
C.亵渎(dú) 狡黠(xiá) 恣睢(suī) 浮想连翩(lián)
D.拾级(shè) 稽首(qǐ) 羁绊(jī) 纷至沓来(tà)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饮酒》选自《陶渊明集》。
C.《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
三、名著阅读 |
6.名著阅读
A无动于衷地笑了笑:“这点,我完全可以奉告。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受尽旧社会的折磨、迫害,终于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回忆走过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已看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满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
选段中的“A”是谁?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
四、语言表达 |
7.简要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消息,经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实测,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全球范围性能指标先进、亚太区域性能更优,“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发展理念正一步步变成现实,系统进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新阶段。
自2020年7月31日建成开通以来,北斗系统始终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确保系统全天候稳定运行前提下,不断优化性能指标、拓展应用模式。后续按计划还将发射新的卫星,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开展新技术试验验证,确保系统不断迭代升级。
(选自2022.3.18《人民日报》)
|
五、名句名篇默写 |
8.古诗文填空。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无私奉献是一种崇高的品质。龚自珍《已亥杂诗》中能体现这种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作者悠然自得的思想情趣,达到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注重精神追求而不在乎物质享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①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汉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掎(jǐ):牵制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
)
(2)小信未孚(
)
(3)乃敕各持一把茅(
)
(4)以火攻,拔之(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兵疲意沮,计不复生。
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一 尔 势 成 通 率 诸 军 同 时 俱 攻
12.诸将认为“攻备当在初……击之必无利矣”,陆逊却认为“掎角此寇,正在今日”,陆逊如此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13.甲、乙两文主要通过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甲文中的曹刿和乙文中的陆逊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
七、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瀑布联句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4.首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5.请简要分析最后两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八、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种类繁多、各富特色,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精神,更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追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新实践赋予戏曲更立体、更多样的呈现方式,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跨界融合成为戏曲不断出新的有效手段之一。把传统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多样化的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带来了全新的观感体验,也激发了更多群体的情感共鸣。比如,今年某视频网站播放的《上元千灯会》将戏曲与流行元素结合,以灯塑景、以戏传情,呈现了一场戏曲盛宴,颇受年轻人喜爱。“戏曲+电影”“戏曲+歌曲”“戏曲+动画”等形式丰富了戏曲的艺术表达,呼应时代审美,让戏曲以更亲切、更接地气的方式触达更多人群。戏曲在一次次充满新意的尝试中,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展现着传统艺术的时代新义。
材料二:
古代典籍如同文明的“时光匣”,是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鲜活见证,也深深润养着文化自信。古籍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献,是中华文明的伟大结晶,时代越是发展,我们越要在古籍中挖掘宝藏,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迈出“数字新步伐”很重要。一方面,数字技术让脆弱的不可再生文物永驻“云端”;另一方面,技术赋能更将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长久助力。从文本与影像数据库,到可视化“图谱”,“一键”便能完成海量古籍资料的提取与整合,研究者可将更多精力投入后续数据分析中。借助数字化手段,古籍“抢救性保护”才更高效。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筹办从一开始就打上了鲜明的中国印记,体现着独特的中国气派。开幕当天恰逢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时间的巧合象征着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冰雪奇缘。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从第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底蕴;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外形酷似象征吉祥的摆件“如意”;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火种灯的创意源于西汉长信宫灯……“中国风”贯穿始终,“中国味”融入细节,“中国情”感动人心,既让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现代表达,更用中国元素刷新了奥林匹克的审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融合,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阅读上述三则材料,选出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跨界融合成为戏曲不断出新的有效手段,把传统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多样化的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带来了全新的观感体验。
B.戏曲在一次次充满新意的尝试中,贏得了所有人的喜爱,展现着传统艺术的时代新义。
C.只要借助数字化手段,古籍“抢救性保护”就会更高效。
D.北京冬奥会,“中国风”贯穿始终,“中国味”融入细节,“中国情”感动人心,用中国元素刷新了奥林匹克的审美。
17.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焕发生机的几种方式。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半个父亲在疼
葛亚夫
①这些年,感觉时间在不停提速,尤其是对父亲。在他身上,岁月的沙漠化一年深过一年,从牙齿到骨骼,他所有坚硬的部分,都迅速钝化。走在路上,每遇见老人,我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有时,还会从他身后追到身前——我总觉得,他是我父亲。
②老了的父亲,失去辨识度,老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瘦,呆滞,不苟言笑,但年轻时,他棱角分明,一顶光头,哪怕在十里外咳嗽一声,我也辨得出是他。
③小时候,我诨号葛维搅。“维”是辈分,“搅”是捣蛋,我的调皮“有口皆碑”,基本上,只要有摩擦,罪就在我,且总以我被父亲摁在地上打结束。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那天,我跟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老师路过地头,随口说我两句。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我反应很快,但双腿没能跟上,被扁担上的铁钩钩到,划出一道血印。
④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父亲捉住我,把我摁到地上,揽一把萋萋芽,嚼碎,敷在伤口上。我不经意间看见,他有力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
⑤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
⑥父亲脾气暴躁,一半是母亲点燃的,一半是因癣疾煎熬。年复一年,开春,癣就援着他的身体开枝散叶。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在一盏抖动的灯火前,他捋起袖子,让我烧铜钱烫癣。我做不到,他就自己来。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摁。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
⑦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我满脸泪痕,痛得不能自已。
⑧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父亲的一半疼痛,从此由我默默领受。
⑨做了父亲后,我回去得少了,但经常念及父亲,想象我这个年龄时的他,想象孩子这个年龄时的父亲。起初是做反面教材,警醒自己别像他。慢慢地,我谅解了父亲,开始与他和解。无论在基因上,还是在生活里,我身上都有他的影子。
⑩前不久,父亲的腿不堪劳损,闹起罢工。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和骨骼都极不情愿地抗拒我。很快,他认了,回家时,他竟趴在我背上睡着了。在家门口,我扭头看他,他酣睡得像个孩子。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
⑪家里的地板刚拖过,很滑。我和父亲摔成一团。父亲醒了,龇牙咧嘴地问我,摔得痛吗?孩子一手扶着我,手打地板,念念有词。我满面春风地对他们说,一点也不疼。
(选自2021年第24期《读者》)
18.结合选文内容,梳理“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过程,请按提示完成。
19.选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20.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1.在选文中找出与第⑧段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并分析这样照应有什么好处。
22.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废旧手机找好“归宿”
寇江泽
①旧手机都去哪儿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废旧手机被淘汰下来。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手机社会保有量达到18.56亿部,废旧手机产生量和闲置量也逐年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闲置总量累计将达到60亿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安全有效回收利用废旧手机,值得深入探讨。
②废旧手机其实有“两副面孔”。一方面,废旧手机可以称得上是宝贵的资源,其中的很多元器件金、银等贵金属成分含量丰富,品位远高于同质量的金、银矿石,再利用潜力巨大。被回收的废旧手机,主要有3种去向:上市时间短、功能完好的手机经翻新后,流入二手市场:有一定损坏的,可用零部件被拆解再利用;完全无法使用的,还可以用于提炼原材料。一旦废旧手机拆解大规模产业化成为现实,电子产品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将加快形成,极大助力我国低碳化、绿色化发展进程。
③另一方面,若处置不当,废旧手机便会成为巨大的污染源,铅、镉等重金属可能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比如,一块手机电池所含的镉能污染6万升水,相当于3200桶标准桶装水。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仅4%左右,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领域的不足30%。大量闲置的废旧手机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去向无从监测,不仅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埋下环境污染风险隐患。
④近年来,我国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各大手机厂商推出以旧换新和回收服务,一些二手交易平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大规模开展废旧手机回收业务,加快了行业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废旧手机整体资源化利用率依然偏低。
⑤解决废旧手机回收利用问题,需要综合治理。政府部门、手机厂商、个人用户等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从政策层面看,应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提高个人信息泄露违法成本、切实保护用户隐私。从执行层面看,必须建设规范有序的回收体系,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环保宣传,提升公众的循环经济、资源回收意识,推动个人用户积极参与回收。
⑥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实施废旧手机等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利用行业规范管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体系,为废旧手机找好“归宿”,就能为美丽中国建设助力添彩。
(选自2022.4.26《人民日报》)
23.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4.概括选文②③④⑤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25.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6.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仅4%左右,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领域的不足30%。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雅言
①日前,记者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采访。走进学校与学生攀谈几句便发现,他们思维清晰、谈吐流畅。仔细了解后得知,在锡山高中,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要拥有600万字的阅读量。谈及为何如此,校长唐江澎的话引人深思:“多读书远比会做阅读理解题重要,阅读能让生命更加优雅从容。”因此,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②阅读对于儿童成长至关重要。首先,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翻开书籍,和伟大的经典对话,如同打开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
③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有教育学家曾说,当偏僻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有了与中心城市的孩子一样多的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起点就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拉乌彝族乡,拉乌完全小学校长谢红芬常常在周末背上书包,装满精心挑选的书籍,到学生家中和孩子、家长一起读书。对这些孩子而言,一本薄薄的书籍,就能让他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目前,在一些中西部地区,很多儿童拥有的课外读物数量还很少。如何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多的优质图书,保障他们阅读的权利,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
④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书籍本身并不缺乏,但大多数孩子依然面临着“该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的困惑。当“浅阅读”“碎阅读”充斥于眼前,如果不增强甄别能力、思考能力,就很容易在无边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前段时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明确课外读物的质量标准,要求学校做好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这一举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有助于发挥阅读的育人功能。
⑤“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阅读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内容,为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努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在某个固定时间段,放下手中的工作,开展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应不断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开发出适合孩子特点的阅读指导课程;此外,图书馆、书店、书展等公共阅读空间,也应强化配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儿童阅读环境。
⑥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让他们学会阅读、热爱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心灵,孩子们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选自2022.4.24《人民日报》)
2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8.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9.选文第③段和第④段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30.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
|
九、作文 |
31.按要求作文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正处于大有可为之时。无奋斗,不青春。在祖国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每一个青年人都应以奋斗的姿态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以“奋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给的字格;◆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32.按要求作文
风起之时,生机涌动。顺风而舞,固然很美,逆风而行,更见力量。抗疫前线,平凡英雄挺身而出、负重前行,书写感人故事;运动赛场,青年健儿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获得骄人佳绩;科研阵地,科技先锋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突破技术壁垒……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逆风时刻,懂得在逆境中奋力突围、迎难而上,就会发现其中蕴藏的美。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以“逆风也很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给的字格;◆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参考答案
1.D
2.B
3.C
【解析】
(1)
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时,首先理解词语本义,再结合句子内容和语境进行辨析。
第一空,一气呵成:形容文艺作品结构紧凑,气势连贯;汪洋恣肆:形容文章、人物气度或气势宏大磅礴。根据前文“文风”的语境,可知采用“汪洋恣肆”更为恰当;
第二空,一气呵成:形容文艺作品结构紧凑,气势连贯;汪洋恣肆:形容文章、人物气度或气势宏大磅礴。根据前文“文气”的语境,可知采用“一气呵成”更为恰当;
第三空,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新奇奔放:新鲜特别的思想、感情等尽情流露,不受拘束。根据前文“妙喻”的语境,可知采用“珠联璧合”更为恰当;
第四空,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新奇奔放:新鲜特别的思想、感情等尽情流露,不受拘束。根据前文“议论”的语境,可知采用“新奇奔放”更为恰当;
故选D。
(2)
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辨析。
B.“该句中‘祖父母’是句子的主语”表述有误,该句中的主语应该是“祖父母当年睡的(床)”;
故选B。
(3)
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时,应联系上下文内容和语境进行辨析。
“惊心动魄”意思是极度惊险、紧张。不符合上文“雪景渐渐变得好看些了。雪中的湘南山区银装素裹,岭坡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丘陵则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举目所见,大好河山,唯余莽莽”的语境,据此可排除AD两个选项;
“引人入胜”意思是吸引人进入美妙的境界。多指风景或文艺作品非常吸引人。符合上文的语境;“一番引人入胜的风情韵味蕴藏其中”语言不够简练,与上文“举目所见,大好河山,唯余莽莽”的句式特点不符,“别有一番引人入胜的风情韵味”则更为切合段落内容;
故选C。
4.D
【解析】
A.诬篾——污蔑;
B.风靡(mí)——mǐ;
C.浮想连翩——浮想联翩;
故选D。
5.A
【解析】
A.“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表述有误,应为西汉经学家戴圣;
故选A。
6.许云峰 大义凛然、英勇无畏、意志顽强、信念坚定、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本语段写的是徐鹏飞告诉许云峰当时的局势(共军分两路由川东川北入川,国军全线溃退,重庆危在旦夕),告诉许云峰共产党的胜利就在眼前,而许云峰将看不到自己的胜利时,许云峰说出了选文中说的话;A人物是许云峰;
根据语段中“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受尽旧社会的折磨、迫害,终于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回忆走过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已看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满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可知,许云峰为自己选择的革命道路而自豪,因即将到来的胜利而充满力量,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可见许云峰具有大义凛然、英勇无畏、意志顽强、信念坚定、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7.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新阶段。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消息的内容。本题可按照“对象+事件”的形式进行概括;根据首段“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消息,经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实测,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全球范围性能指标先进、亚太区域性能更优,‘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发展理念正一步步变成现实,系统进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新阶段”可知,对象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事件为“进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新阶段”;据此可概括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新阶段。
8.
千里共婵娟
箫鼓追随春社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朔气传金柝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婵、箫、鼓、萋、鹦、鹉、朔、柝、篱”这几个字的写法。
9.
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使信服 命令
攻克、攻取(攻占、攻下)
10.(1)大大小小的案件(诉讼事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2)将士疲惫,心情(神情)沮丧,再也无计可施。
11.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
12.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
13.语言描写(对话)。讲究战略战术;准确把握敌我双方的形势(知己知彼),做出正确的判断;掌握战机,果断行动(当机立断)。
【解析】
(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句意:这只是小信用,未能使神灵信服。孚:使信服;
(3)句意:于是就命令士兵各拿一把茅草。敕:命令;
(4)句意:用火攻攻破他。拔:攻克、攻取(攻占、攻下)。
(2)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狱:诉讼事件;虽:虽然;察:明察;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2)疲:疲惫;意:心情、神情;沮:沮丧;复:再、又。
(3)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顷刻之间火势形成,陆逊率领各路军队同时进攻。
“一尔势成”点明“通率诸军/同时俱攻”的时机;“通率诸军”“同时俱攻”为顺承关系,在中间应断一处;
故断为: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
(4)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根据(乙)文“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可知,陆逊从刘备的性格入手分析,认为刘备狡猾,在刘备的军队刚集结时,刘备考虑周密用心专一,不能进攻,而如今刘备驻军时间久了,却没有占到便宜,将士疲惫,心情沮丧,无计可施了,所以判断攻击的时间就是今天;可用原文“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回答。
(5)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根据(甲)文第三段“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写曹刿认识到勇气对于作战的重要性,在“齐人三鼓”后选择击鼓进进攻;在齐军撤退后,没有立即追击,担心齐国作为大国会有埋伏,看到齐军“辙乱、旗靡”后追击;可见曹刿讲究战略战术,准确把握敌我双方的形势(知己知彼),做出正确的判断;掌握战机,果断行动(当机立断);
根据(乙)文“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陆逊从刘备的性格入手分析,认为刘备狡猾,在刘备的军队刚集结时,刘备考虑周密用心专一,不能进攻,而如今刘备驻军时间久了,却没有占到便宜,将士疲惫,心情沮丧,无计可施了,所以判断攻击的时间就是今天;可知陆逊准确把握敌我双方的形势(知己知彼),做出正确的判断;掌握战机,果断行动(当机立断);
根据“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汉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可知,陆逊命令士兵各拿一把茅草用火攻,在火势形成后,陆逊率领各路军队同时进攻,取得胜利;可见陆逊讲究战略战术;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14.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瀑布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不畏艰险、勇敢向前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瀑布的赞美之情
15.瀑布不满足于小小溪润式的安乐,一往无前,最终东归大海,寄寓了作者不甘平庸、思有作为(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情怀。
【解析】
(1)
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和作用分析。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意思是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观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2)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溪涧焉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意思是,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此诗前两句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惟其如此,它才能化为崖前瀑布,而且最终要东归大海。表达出作者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16.D
17.跨界融合(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与数字化(科技)手段结合;与现代文化元素融合。
【解析】
(1)
A.根据材料一第二段“跨界融合成为戏曲不断出新的有效手段之一”可知,本项“跨界融合成为戏曲不断出新的有效手段”缺少限定词“之一”,与原意不符,表述有误;
B.根据材料一第二段“戏曲在一次次充满新意的尝试中,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可知,戏曲在一次次充满新意的尝试中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而非“所有人的喜爱”,表述有误;
C.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借助数字化手段,古籍‘抢救性保护’才更高效”可知,本项表述运用了“只要……就……”这一组关联词,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D。
(2)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跨界融合成为戏曲不断出新的有效手段之一。把传统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多样化的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带来了全新的观感体验,也激发了更多群体的情感共鸣”可提炼为:跨界融合(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
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迈出‘数字新步伐’很重要。一方面,数字技术让脆弱的不可再生文物永驻‘云端’;另一方面,技术赋能更将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长久助力”可提炼为:与数字化(科技)手段结合;
根据材料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融合,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可提炼为:与现代文化元素融合。
18.不满(误解)心疼感动
19.没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含蓄地揭示文章中心,表现父亲对“我”的爱。
20.动作描写,用“捉”“摁”“揽”“嚼”“敷”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为“我”处理伤口的过程,表现父亲对“我”深沉的爱。
21.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我的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第⑤段写“我”被扁担钩伤后,父亲为“我”心疼,第⑧段写父亲烫癣时,“我”为父亲心疼;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爱(父子情深),突出文章中心。
22.严厉(暴躁):“我”与别人发生摩擦时,父亲总会把“我”摁在地上打一顿;关爱孩子:父亲为“我”敷伤口时,他有力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坚强:他用火红的铜钱烫癣时,满面春风地对“我”说一点也不疼。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
根据第③段“基本上,只要有摩擦,罪就在我,且总以我被父亲摁在地上打结束。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那天,我跟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老师路过地头,随口说我两句。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可知,一发生摩擦罪在“我”,父亲就会将“我”摁在地上打,“我”怀疑父亲是假的,对父亲有“不满”情绪(误解父亲);
第③到⑤段写父亲打“我”时,“我”的腿被铁钩钩到划出血印,父亲在上药时,父亲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我”理解父亲;
根据第⑥段“年复一年,开春,癣就援着他的身体开枝散叶。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摁。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第⑦段“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我满脸泪痕,痛得不能自已”可知,父亲为了治好癣,烧铜钱烫癣,父亲却反过来安慰“我”,“我”很“心疼”父亲;
第⑨段写“我”做了父亲后谅解了父亲;
根据第⑩段“前不久,父亲的腿不堪劳损,闹起罢工。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和骨骼都极不情愿地抗拒我。很快,他认了,回家时,他竟趴在我背上睡着了”“在家门口,我扭头看他,他酣睡得像个孩子。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可知,“我”背父亲看医生,父亲在“我”的背上睡着了,“我”认为我们的身份互换了三十年,“我”很感动。
(2)
本题考查文题的作用。
初读文题“半个父亲在疼”,读者不理解为什么是“半个父亲在疼”,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文章写父亲为“我”敷药,“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着;父亲烫癣,父亲的一半疼病,“我”愿默默领受;父亲不抗拒“我”背他上楼、下楼,父亲有一半是“我”,“我”有一半是父亲;结尾句“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体现的是父与子为对方考虑,父子之间是心灵相通的,“我”能体会到父亲疼痛、不容易,想帮父亲分担一半的疼痛;父亲也能体会到“我”的疼痛,也想帮我分担部分疼痛;可见文题“半个父亲在疼”含蓄地揭示文章中心,表现父亲对“我”的爱。
(3)
本题考查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语句。
描写方法:根据语句中“捉住、摁到、揽一把、嚼碎、敷在”可知此句运用了动作描写;联系第③段“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我眼疾手快,但大长腿没能跟上,被铁钩抽到,烙出一道血印”“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可知,此句写出了父亲在“我”被铁钩烙伤后为“我”敷药的干脆利落;联系后文“我不经意看见,他稳健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更厉害”可知,此句写出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
(4)
本题考查照应。
第⑧段画横线的语句“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父亲的一半疼痛,从此由我默默领受”与第⑤段“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我的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照应;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行文顺畅;第⑤段写父亲打“我”时,“我”的腿被铁钩钩到划出血印,父亲在上药时,父亲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父亲为“我”心疼;第⑧段写父亲为了治好癣,烧铜钱烫癣,父亲却反过来安慰“我”,“我”很心疼父亲;体现的是父与子为对方考虑,父子之间是心灵相通的,都想替对方分担一半的疼痛,突出文章中心。
(5)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第③段“基本上,只要有摩擦,罪就在我,且总以我被父亲摁在地上打结束。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那天,我跟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老师路过地头,随口说我两句。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可知,一发生摩擦罪在“我”,父亲就会将“我”摁在地上打;可见父亲是严厉(暴躁)的;
根据第③段“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我反应很快,但双腿没能跟上,被扁担上的铁钩钩到,划出一道血印”,第④段“父亲捉住我,把我摁到地上,揽一把萋萋芽,嚼碎,敷在伤口上。我不经意间看见,他有力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等语句可知,“我”的腿被铁钩钩到划出血印,父亲在上药时,父亲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可见父亲是关爱孩子的;
根据第⑥段“年复一年,开春,癣就援着他的身体开枝散叶。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摁。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第⑦段“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我满脸泪痕,痛得不能自已”可知,父亲用火红的铜钱烫癣时,满面春风地对“我”说一点也不疼;可见父亲是坚强的。
23.以智能手机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废旧手机被淘汰下来的现象,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说明对象);运用问句,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说明
24.主要说明废旧手机再利用潜力巨大,处置不当的危害(1分,只答一点不给分),回收现状及回收利用的办法。
25.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答出两种即可),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若处置不当,废旧手机会成为巨大的污染源,甚至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26.“仅”是“只有”的意思,起强调作用,强调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不足”是“不到”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领域的还不到30%: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解析】
(1)
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和作用分析。
通过第①段中“旧手机都去哪儿了?”的内容可知,段落首句运用反问句式,语言生动活泼。起到了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引起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
通过第①段中“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废旧手机被淘汰下来。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手机社会保有量达到18.56亿部,废旧手机产生量和闲置量也逐年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闲置总量累计将达到60亿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安全有效回收利用废旧手机,值得深入探讨”的内容可知,以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废旧手机数量不断增加的现象和产生背景,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2)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通过第②段中“废旧手机其实有‘两副面孔’。一方面,废旧手机可以称得上是宝贵的资源,其中的很多元器件金、银等贵金属成分含量丰富,品位远高于同质量的金、银矿石,再利用潜力巨大。被回收的废旧手机,主要有3种去向:上市时间短、功能完好的手机经翻新后,流入二手市场:有一定损坏的,可用零部件被拆解再利用;完全无法使用的,还可以用于提炼原材料。一旦废旧手机拆解大规模产业化成为现实,电子产品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将加快形成,极大助力我国低碳化、绿色化发展进程”的内容,可概括为:说明废旧手机的价值和再利用的重要意义;
通过第③段中“另一方面,若处置不当,废旧手机便会成为巨大的污染源,铅、镉等重金属可能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比如,一块手机电池所含的镉能污染6万升水,相当于3200桶标准桶装水。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仅4%左右,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领域的不足30%。大量闲置的废旧手机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去向无从监测,不仅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埋下环境污染风险隐患”的内容,可概括为:废旧处置不当,会成为巨大的污染源;
通过第④段中“近年来,我国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各大手机厂商推出以旧换新和回收服务,一些二手交易平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大规模开展废旧手机回收业务,加快了行业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废旧手机整体资源化利用率依然偏低”的内容,可概括为:我国废旧手机整体资源化利用率依然偏低;
通过第⑤中“解决废旧手机回收利用问题,需要综合治理。政府部门、手机厂商、个人用户等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从政策层面看,应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提高个人信息泄露违法成本、切实保护用户隐私。从执行层面看,必须建设规范有序的回收体系,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环保宣传,提升公众的循环经济、资源回收意识,推动个人用户积极参与回收”的内容,可概括为:解决废旧手机回收利用问题的具体措施。
(3)
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作用分析。
联系句中“比如,一块手机电池所含的镉能污染6万升水,相当于3200桶标准桶装水”的内容可知,此句同时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发法,联系上文“另一方面,若处置不当,废旧手机便会成为巨大的污染源,铅、镉等重金属可能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内容可知,具体准确地突出了废旧手机如果处置不当,会成为巨大的污染源,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引起大家的重视。
(4)
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把握。解答时,首先理解词语本义,再结合句子内容和语境,分析其语境义和表达效果。
“仅”是“只有”的意思,起到了强调作用,联系句中“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仅4%左右”的内容可知,强调了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的现状;
“不足”是“不到”的意思,起带了程度上的限制作用,联系句中“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领域的不足30%”的内容可知,具体准确地说明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领域的还不到30%的现状;
“仅”“不足”两个词语,同时体现出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7.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28.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的观点,进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29.不可以。第③段论证了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第④段论证了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者是递进关系;并且两段文字的顺序与第⑤段第一句话相照应,所以不能调换。
30.首先由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重视学生阅读的事例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接着阐述阅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然后从“有书读”是基本要求、“读好书”是更高要求和“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三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论点(重申论点)。
【解析】
(1)
考查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可以采取位置分析法:一看标题。通读全篇,理解文章大意,即可判断出文章是否围绕标题展开论述,从而判断标题是不是中心论点。二看开头。仅用于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中心论点也在首段末尾点出;三看结尾。篇末点题,揭示中心论点。可留意一般标志性词语,如“总之”“所以”“因此”“总而言之”“归根到底”等。四看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和直接表述句。尤其是注意文章中间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表述句。
联系第①段中“日前,记者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采访。走进学校与学生攀谈几句便发现,他们思维清晰、谈吐流畅。仔细了解后得知,在锡山高中,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要拥有600万字的阅读量。谈及为何如此,校长唐江澎的话引人深思:‘多读书远比会做阅读理解题重要,阅读能让生命更加优雅从容。’因此,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的内容可概括为: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2)
考查论证方法的运用及作用分析。解答时,首先根据句子内容判断论证方法,再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
联系“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拉乌彝族乡,拉乌完全小学校长谢红芬常常在周末背上书包,装满精心挑选的书籍,到学生家中和孩子、家长一起读书。对这些孩子而言,一本薄薄的书籍,就能让他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的内容可知,本句采用了举例论证,通过举出拉乌完全小学学生读书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可以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证明了本段“‘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的观点,进而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
考查对说明顺序的理解。解答时,全面把握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通过第③段中“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有教育学家曾说,当偏僻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有了与中心城市的孩子一样多的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起点就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拉乌彝族乡,拉乌完全小学校长谢红芬常常在周末背上书包,装满精心挑选的书籍,到学生家中和孩子、家长一起读书。对这些孩子而言,一本薄薄的书籍,就能让他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第④段中“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书籍本身并不缺乏,但大多数孩子依然面临着‘该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的困惑”的内容可知,第③段采用举例论证,论证了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第④段论证了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知,第③段和第④段是递进关系;
联系第⑤段中“‘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的内容可知,第③段和第④段的顺序与下文相照应,所以两个段落的顺序不能调换。
(4)
考查对论证思路的理解。
联系第①段中“日前,记者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采访。走进学校与学生攀谈几句便发现,他们思维清晰、谈吐流畅。仔细了解后得知,在锡山高中,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要拥有600万字的阅读量。……因此,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的内容可知,文章首先由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重视学生阅读的事例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联系第②段中“阅读对于儿童成长至关重要。首先,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翻开书籍,和伟大的经典对话,如同打开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的内容可知,文章接着阐述阅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和一系列好处;
联系第③段中“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第④段中“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⑤段中“‘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的内容可知,文章然后从“有书读”是基本要求、“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三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联系第⑥段中“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让他们学会阅读、热爱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心灵,孩子们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的内容可知,文章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中心论点: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31.范文:
奋斗
奋斗是黑夜中的启明星,照亮我们光明的前途;奋斗是荆棘路上的鲜花,扑朔的是我们芬芳的未来;奋斗是大海上翻咏的浪花,闪耀着梦想和希冀。人生路上困难重重,唯有坚强的人才能胜利,唯有勤奋的人才能成功,也唯有奋斗的人才能收获幸福的果实。
远大理想为奋斗指引方向。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他一生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理想让我们认识生命,把握人生。有了理想,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希望。
脚踏实地为奋斗打下坚实基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曾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当她课题屡屡受挫,课团面临困境时,她也怀疑过自己,但她永不放弃,重新埋头看医术,继续研究。经过繁复而冗长的实验过程190次失败后,抗疟药的研发终于获得成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想要成功,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真正沉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用埋头苦干的行动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有梦想,就有希望;坚持努力,梦想就会照进现实。我们正当青春年少,应该依照古人的雄心壮志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灿烂的理想之花,用拼搏的双手去开拓祖国美好的未来!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题目是单个的词语,首先要明确其含义,然后结合题干中的材料立意。“奋斗”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奋斗是为一个目标去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挫折,但是历经困苦之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由此可知,“奋斗”的过程就是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过程。“奋斗”旨在引领学生回眸峥嵘岁月,抒写感人故事,致敬奋斗精神,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培育高尚情操,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写作时要紧扣“奋斗”的主题,表达出对奋斗的敬意。
二、选材构思。写作时,可以写成记叙文,写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奋斗历程,可以描述自己是如何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内心是怎样的,经过自己的奋斗有何感触;有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的奋斗历程,亦或者名人的奋斗历程等,注意在写记叙文时描述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细节描写的运用。还可以写成议论文,可以用一些名人事例作为论据,增强文章的议论效果。如这是一个奋斗的时代,只有奋斗才能成就美好的明天,只有奋斗才能实现更好的自己。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成长路上的奋斗者,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用奋斗创造幸福。
32.范文:
逆风也很美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干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题记
上一刻受伤,下一刻又挺起胸膛;上一刻流泪,下一刻再次笑容绽放;上一刻跌落岩壁,可是下一刻,我们依然能振翅飞翔。这是因为所有的生命都会经历挫折和失败,迈过去,再展望,前路依然明朗。
由于月考连连失利,为了让心灰意冷的我散散心,家人在小长假带我到海滨旅游。那天晚饭后,我独自走在海边。天空中杂乱无章地漂浮着几朵云,阳光像凝固了一样胶着在天空,令人感到压抑不适,海水平静地涨涨、退退,一言不发。正是百无聊赖的时候,我突然听到断断续续的几声悲鸣,如泣如诉。循声望去,不远处有一只小海鸥。它痛苦地半侧于岩右上,半只翅膀上白羽凌乱,有鲜血凝固在羽毛上,红得惊心,它微睁着眼,喉咙里仍不时地发出哀伤的啼叫。不难想象这只幼鸟在不久前经历了一场搏斗,或许猛禽将它啄得仓皇逃窜,体力不支而跌落在这里。我同情地摸摸它,血珠从伤口里渗出来,它似乎很怕生,但无力躲开我的手。唉,它终究逃难逃命运的安排啊……
突然间海水开始翻涌咆哮,白色的泡沫气势汹汹地拍打着沙滩,在错杂的风声与浪声中,我捕捉到一声凄厉的、异常艰难的长啸划过长空。我惊异地发现——小海鸥吃力地拖着受伤的翅膀,抬起头缓慢向前挪动,在岩石上留下一道血痕。站稳了脚跟后,它扑棱了一下还正常的翅膀,昂首屹立在崖边。俄顷,它猛地向前一跃!
我险些叫出来:这不是自寻死路吗?掉下去会粉身碎骨的!果然,那白色的影子立刻沉了下去,可过了几秒,那抹洁白缓缓地,从崖边升了起来!它的飞翔不太平衡,歪歪斜斜的;海鸥还欢欣地叫了两声,应和着浪涛与风声;只有它背上的殷红映着晚霞,提醒着我不久前它还如此脆弱,可转眼间已振翅高飞!
碧波万顷、残阳如血,一只孤傲高飞的海鸥,绘成了一幅旷世的图景。小海鸥哪里知道,它也给了我继续奋斗的勇气呢?我畅快地呼吸着空气,终于明白:每个人都会受伤,都会坠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颗逆风飞翔的心,敢于搏击长空,挑战自己。
我又成了一个肯埋头苦读的学生,不再为一次次失败而苦恼。我明白每一滴流下的汗水,都叙说着我对海鸥无言的尊敬。我一个人前行,仿佛带着一万雄兵。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阅读题干中的材料可知,这里的“逆风”不仅指的是自然界中的风,更指的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由此可以明确,题目的立意不在于单纯的自然世界的逆风,而是它的引申义——学习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很美”表明在同困难和挫折斗争的过程中,我们并非是狼狈不堪的,同样也能像在顺境中一样,舞出优美的舞姿。
二、选材构思。明确了题目的含义,我们就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来构思文章了。这里主要体现的是在困难和挫折的羁绊下我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我们可以写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如学习到了“瓶颈期”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于是懊恼,想要放弃,但是在朋友的帮助下,转变了态度更加的努力,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效,内心为自己的坚持而高兴,明白了即便是在困难的时刻我们也不能放弃,因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与困难作斗争成就的是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