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一、名句名篇默写 |
1.古诗文默写。
(1)谁言寸草心,______。(孟郊《游子吟》)
(2)但愿人长久,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生活中,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正像《〈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所说:“______,______。”
(5)如果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参加“天下国家·诗文展示”综合性学习活动,准备选用“______,______”两句连续的古诗文作为开场白。
|
二、基础知识综合 |
2.根据语境作答。
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最近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播。该节目制作水准较高,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评,逐渐成为品牌。
诗词歌赋表达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追求与人文精神,yùn( )含着古今一脉的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家底”。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歌赋,是为了传承,也是为了(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suǐ( )。把这些“文化家底”守护好、利用好,我们才更能怀着自信与从容行稳致远。
《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_____,______,_____。近年来,不少优秀文化类节目(B),背后都折射着同样的时代需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现实场景,吸纳时代气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
)②(
)
(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汲取 吸取 油然而生 异军突起
(3)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将古典价值融入当代表达
②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③立足诗词这一文化宝库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
三、选择题 |
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作品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并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B.母爱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饱含着对母亲的深情。
C.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温故知新”出自《论语》,“舍生取义”出自《孟子》,“教学相长”出自《礼记》。
D.小语听到爸爸跟王叔叔打电话。爸爸说:“王弟,最近家父身体可好?老人家也近七十花甲了,我抽时间去看看他。”
|
四、文言文阅读 |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①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邪?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邪?彻②其环瑱③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岁:收成。②彻;除,摘下。③环瑱(tiàn):古代垂挂在冠冕两侧的玉质饰物。
4.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彻
其 环 瑱 至 老 不 嫁 以 养 父 母
。
5.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书未发 ②无从致书以观
B.①使者不说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①臣奉使使威后 ②使内外异法也
D.①何以王齐国 ②陈涉乃立为王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
(1)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2)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7.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赵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如何,老百姓情况如何,最后才问到齐王是否无恙。这充分显示了赵威后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民本思想。
B.从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批评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她的重用贤人、赏罚分明的政治文化见解。
C.全文围绕一个“民”字,以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问话一贯到底,却问而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必答,充分提升了文势。
D.钟离子、叶阳子和婴儿子这三位贤士孝女是帮助齐国治理的有德之人,却没有得到重用。赵威后以“无恙邪(乎)”发问,弦外之音是对齐王的指责。
|
五、诗歌鉴赏 |
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①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柳宗元三十三岁被贬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仅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
8.请对“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作简要赏析。
9.你对“宦情羁思共凄凄”中的“共”字如何理解?
|
六、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森林为什么是“水库”?
朱清科
①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可见,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或调节径流的能力,还体现在森林各结构层次在各水文过程中的作用,包括产水、净水、拦洪、补枯等各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②森林以其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等通过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表明,我国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4种气候带54种森林综合涵养降水能力值在41~166毫米,华北、西北、华中等地区一般在100毫米以下,华南、东南、西南等地一般在100毫米以上。
③那么,这座森林“水库”自上而下是怎么调蓄水源的呢?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对垂直降雨再分配。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1%~34%。
④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树叶等森林枯落物也为拦截雨水作出贡献,增加林地土壤入渗能力。
⑤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多孔疏松、透水性强,林地土壤不仅能蓄持雨水,还可以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增加枯水期流量,推迟枯水期到来时间,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⑥森林是“水库”,作用也很大。森林的蒸腾和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大于无林地土壤蒸发量,增加蒸发量参与水分小循环,形成降水。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各种降水形态,比如霜、露、雾及雾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
⑦人们常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事实证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塞罕坝的森林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达1.37亿立方米。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森林植被不仅是治理水土流失、助力防风固沙的有效举措,更是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19日,略有改动)
材料二
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各结构层次图
材料三
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
10.根据材料一的说明内容,材料二中的A、B处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11.材料一围绕“森林是‘水库’”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
12.“华北、西北、华中等地区一般在100毫米以下”中的“一般”“以下”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具体分析。
13.请你用说明性的语言把材料三中的信息有条理地写出来。
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被月光抱住
肖复兴
①德智是我的发小儿,从小学到如今,我们一起度过了六十多年的漫长时光。一晃,从小孩子就晃荡到了白发苍苍。
②春天又来了。德智在微信里说,要快递给我一罐“太平猴魁”新茶。我说,别寄了,明天要有空,咱们在天坛碰面吧。
③上一次碰面,也在天坛,同样刚开春。转眼过去整整两年。会朋友,或有人找,一般,都会约在天坛。天坛,成了我的“私家会客厅”。满园古树,满园清风,何不快哉!
④小时候,我和德智两家离天坛都很近,常来这里玩,不是捉蛐蛐,就是捉迷藏。如今,各自搬家,远了,但到天坛来还是轻车熟路。到的时候,看见德智正沿着东门内的长廊里来回走,东张西望,在寻摸我呢。两年前,也是他先到,让我惭愧。
⑤一块儿坐在长廊里闲聊,多日不见,话自然稠起来。
⑥德智从小喜欢书法,他曾送我一本颜体字帖,又送笔和纸,希望我也练练。字帖和笔纸都落满灰尘,我始终也没去练,尽管身旁有老师。
⑦高中毕业,我去了北大荒,德智被分配到北京市肉联厂,炸丸子。六年之后,我调回北京教书,他还在肉联厂,围着一口硕大无比的大锅炸丸子。我笑他,天天可以吃丸子,多美呀。他说:美?天天闻着这味儿,早就想吐了。
⑧那时,我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取名叫《希望》,每天下课回家写一段,晚上到他家那间只能放一张床和一张小桌的小屋找他,得意洋洋地读上这一段。他认真听完,然后,给我看他写的毛笔字。就这样,上下半场交换位置,比试武艺,相互鼓励。30万字的小说写完了,最后,也没有任何希望,成了一堆废纸。他写了一幅大大的横幅楷书,贴在他屋的墙上:风景这边独好。
⑨坐在长廊的椅子上,天马行空,忽然,德智问我:“张书范,你认识吗?”
⑩我知道这个人,书法家,楷书写得不错,当过北京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
⑪德智说:“有一次,偶然间,我写的一幅小楷让张书范看见了,连问是谁写的?知道是我写的之后,他问:你加入书协了吗?我说没有。他立刻叫人找了一份入会申请表给我。我就这么加入了北京书协,完全靠人家张书范的举荐呀。”
⑫我说:“也是你写得好,才会有张书范的慧眼识金。”
⑬德智连连摆摆手说:“以前,我根本不认识人家;往后,再没有见过人家。你看,我入会,没送过一点儿礼,太简单了吧。”
⑭我说:“好多事情,就应该这样简单。现在,有些地方,风气不正,才闹得复杂了。”
⑮德智轻轻叹了口气,说:“你说得对,正因为这样,我一直想感谢人家,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惦记着这事。”
⑯我笑着对德智说:“他早就退休了。也许,他早忘了这件事了呢。”
⑰德智瞅瞅我说:“我可没忘啊。”
⑱有些事情,有人觉得小,有人觉得大;有人牢牢记住,能记一辈子,有人却很快就忘得干干净净,一般还会赖时间无情。其实,并非人的记忆力有好坏,反倒是记忆有选择性。
⑲和德智分手,我在天坛又转了一圈,走到祈年殿前,忽然想起,刚读诗人李南的一首短诗《半夜醒来》:
⑳有一句诺言/至今也没有兑现//有一个人/想忘也忘不掉//有一本书/始终没有读懂它的真谛//有一处风景/盘踞在旅途的尽头//有一只流浪狗/风雨中没能带它回家//有一件往事/改变了今生航向//半夜醒来,只见窗外月光涌进/紧紧地把我抱住。
㉑其实,并非任何人半夜醒来,都会被月光紧紧抱住的。我想,德智会的。半夜醒来,明澈澄净的月光,总会把他紧紧地抱住……
(选自《河北日报》2022年4月24日,略有改动)
14.根据文章的内容,从德智的角度在下面的括号处填写恰当的事件。
(
) ——德智送“我”纸和笔——(
)——德智和“我”相互鼓励——(
)
15.揣摩下面两处细节描写表情达意的效果。
(1)连连摆摆手
(2)轻轻叹了口气
16.你对文中“并非人的记忆力有好坏,反倒是记忆有选择性”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17.作者为什么选用“被月光抱住”作为文章的题目?
18.某单位举办“身边的好人”评选活动,拟推荐德智参加评选,请你为他写一段推荐语。(50字以内)
|
七、名著阅读 |
小语所在的班级开展《儒林外史》研读实践活动,设计了以下活动内容。
活动一:《儒林外史》课本剧表演。
他们对原著内容进行了改编,下面是改编后的部分剧本内容:
第一幕
|
|
第二幕
|
(改编自《儒林外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19.请你以王小二的口吻为第二幕空白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20.以上选编情节极具讽刺性,请进行具体分析。
活动二:《儒林外史》中的兄弟形象研究。
21.小语在阅读中对严氏兄弟特别感兴趣,他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严贡生和严监生是同胞兄弟,书中却写了他们的家庭矛盾,有何作用?请结合原著内容进行探究。
|
八、作文 |
22.写作
写作课上,老师经常说,写文章要学会“以小见大”。
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里常常包含着让人折服的道理,使人佩服的智慧,令人感动的情怀……
请你联系生活,选准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⑤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参考答案
1.
报得三春晖
千里共婵娟 几处早莺争暖树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安得广厦千万间##了却君王天下事##夜阑卧听风吹雨##遗民泪尽胡尘里##王师北定中原日
示例:后人下之乐而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赢得生前身后名##铁马冰河入梦来##南望王师又一年##家祭无忘告乃翁
【解析】
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第5小题,写出两句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古诗文即可,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本题的“晖、婵娟、莺”等字词容易写错。
2.(1)
蕴
髓
(2)A汲取
B异军突起
(3)该节目制作水准较高,得到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评,逐渐成为品牌。
(4)C
【解析】
(1)
蕴含(yùn
hán):包含在内。
精髓(jīng
suǐ):比喻事物的精华。
(2)
“汲取”和“吸取”是同义词,“吸取”搭配抽象和具体的事物对象皆可,“汲取”多与抽象事物搭配;“汲取”要比“吸取”表达的感觉更加深刻和努力一些。A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用“汲取”更为恰当;
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异军突起: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比喻指与众不同的新派别或新力量一下子崛起。B处形容不少优秀文化类节目在近年来突然出现,因此用“异军突起”恰当。
(3)
“该节目制作水准较高,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评,逐渐成为品牌”,缺少谓语,可在“观众”前加“得到”“受到”“获得”等动词。
(4)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这三个句子,是按逻辑顺序排列的。首先是“立足诗词这一文化宝库”,是它的基础;然后在立足点的基础上“将古典价值融入当代表达”,是它的内涵;最后是对它的价值评判,“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因此正确排序是③①②;
故选C。
3.D
【解析】
D.“家父”是谦称,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对方父亲应为“令尊”;“花甲”是指六十岁,七十岁应为“古稀”;
故选D。
4.彻
其 环 瑱 / 至
老 不 嫁 / 以
养 父 母
5.B
6.(1)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收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2)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
7.C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
句意: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彻其环瑱”“至老不嫁”是北宫之女的两种做法,中间要断开;“以养父母”是她的目的。据此可断为: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2)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A.书:名词,信/名词,书籍;
B.说:同“悦”,喜悦/同“悦”,喜悦;
C.使:动词,出使/动词,造成;
D.王:名词动用,治理/名词,大王;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岁:收成;民:百姓;岂:难道不是;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2)然:这样;苟:如果;何以:凭什么,哪里。
(4)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
C.全文围绕一个“民”字,以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问话为主,第一段有问有答,第二段问而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必答,提升了文势。因此“问话一贯到底,却问而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必答”表述错误;
故选C。
8.采用了移情于物(寓情于景、触景伤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了雨后山城百花落尽、榕叶满庭、莺鸟乱啼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愁苦(凄黯迷惘)之情。
9.“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既包含仕途不顺的贬谪之思(政治失意的郁结或宦情的凄凄),又包含羁旅无归的怀乡之念(漂泊在外的愁绪或羁思的凄凄)。
【解析】
(1)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可以从字词含义、诗文的内容及作者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意思是: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嘈杂。这两句偏重叙事描写“百花尽”,写雨非早春润物之雨,它横掠山城,下得大,来得猛,涤荡万物,将“春半如秋”四字亦落到实处,写出植物在雨后凋零之景;而“莺乱啼”则写出雨后的生灵——莺,啼叫扰人心扉,杂乱而无韵律,借鸟声传达诗人因景伤悲,心烦意乱,因贬谪离家凄迷惆怅的精神状态,因此是借景抒情、移情于物的写法。
(2)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和诗歌情感分析。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意思是:官场上的失意和寄居他乡的忧思一起涌上心头,阳春二月的景象也好像到了寒秋一样,令人心意凄迷。联系注释中“柳宗元三十三岁被贬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仅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因为作者一贬再贬的仕途失意经历,让作者心生愁意。被贬十年后刚回长安,随即又被贬到更荒僻的柳州做官,背井离乡,因此“宦情”“羁思”两种愁情一齐涌上心头,“共凄凄”。
10.
枯枝落叶层
林地土壤层
11.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森林怎样成为“水库”的:或:森林为什么是“水库”);森林作为“水库”作用很大(森林作为“水库”有什么作用)。
12.“一般”意为“通常”,也有特殊例外情况;“以下”指不超过,这里指这些地区的森林综合涵养降水能力值通常不超过100毫米。
13.2021年我国完成造林种草666.67万公顷,其中,完成造林360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06.67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44万公顷。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材料一第②段中“森林以其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等通过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可知森林涵养水源的结构层次自高到底、从上而下是“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据此可知材料二“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各结构层次图”中的A、B分别为枯枝落叶层和林地土壤层。
(2)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
材料一,说明了森林是“水库”,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说明。
结合第①段中“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可概括为: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或者根据第③中“这座森林‘水库’自上而下是怎么调蓄水源的呢”,概括为:森林怎样成为“水库”的,或:森林为什么是“水库”;
结合第⑥段“森林是‘水库’,作用也很大”,可概括为:森林作为“水库”作用很大,或:森林作为“水库”有什么作用。
(3)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分析。
第②段中,“华北、西北、华中等地区一般在100毫米以下”说明的是我国华北、西北、华中等地区森林综合涵养降水能力值,“一般”指通常情况下,也有特殊情况超过100毫米的;“以下”是数据的限定,指不超过100毫米。“一般”和“以下”是表示条件和数据限制的词语,说明了“通常情况下不超过”,但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提炼和概括。
材料三是“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图中有四组数据,分四项公布了2021年我国国土绿化的信息。最上部的“我国完成造林种草666.67万公顷”是造林种草的总面积,中间两项“完成造林360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06.67万公顷”是造林、种草改良草原两方面的面积;最下面的“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44万公顷”是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的面积。把这四项数据按条理列举出来即可。
14.
德智送“我”新茶(和我在天坛会面);
德智在肉联厂炸了六年丸子;
德智被张书范推荐进入书法协会。
15.(1)“摆摆手”表示不是自己的字写得好,主要还是对方的举荐。“连连”表明坚决否定。
(2)“叹了口气”表明自己对不正之风也不赞同(反对、无奈、叹惋)。“轻轻”表明正常的人情往来也可以理解,感谢之情还要表达。
16.不同的人记忆的选择不是由记忆力的好坏决定的,而是由个人的经历、性格、品质等方面决定的。
17.(1)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引起阅读兴趣;(2)月光的明澈澄净与德智美好纯净的精神品质相一致;(3)(点明主旨,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具有美好精神品质的人会得到美好生活的厚爱和善待。
18.示例:他对朋友重情重义;对工作任劳任怨;对生活知足常乐;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特推荐参加“新时代道德模范”评选。(要围绕重情重义、任劳任怨、知足常乐、懂得感恩的性格来写。语言表达要通畅)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
第一空。根据第②段中“德智在微信里说,要快递给我一罐‘太平猴魁’新茶。我说,别寄了,明天要有空,咱们在天坛碰面吧”,可概括为:德智送“我”新茶,还可再加上“和我在天坛会面”;
“德智送‘我’纸和笔”在第⑥段;
第二空。根据第⑦段中“六年之后,我调回北京教书,他还在肉联厂,围着一口硕大无比的大锅炸丸子”,可概括为:德智在肉联厂炸了六年丸子;
“德智和‘我’相互鼓励”在第⑧段中;
第三空。根据第⑪段中“我就这么加入了北京书协,完全靠人家张书范的举荐呀”,可概括为:德智被张书范推荐进入书法协会。
(2)
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分析。
(1)第⑬段“德智连连摆摆手说:‘以前,我根本不认识人家;往后,再没有见过人家。你看,我入会,没送过一点儿礼,太简单了吧’”,这是德智对上文⑫段“我说:‘也是你写得好,才会有张书范的慧眼识金’”的否定。“摆摆手”是动作描写,表明德智的谦虚,认为自己加入书法家协会不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好,主要还是张书范主席的举荐;“连连”修饰“摆手”,表明德智对否定的坚定态度。
(2)第⑮段“德智轻轻叹了口气,说:‘你说得对,正因为这样,我一直想感谢人家,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惦记着这事’”,这是德智对⑭段中“我说:‘好多事情,就应该这样简单。现在,有些地方,风气不正,才闹得复杂了’”是回答。“叹了口气”,表现了德智对不正之风和反对而又无奈之情,因此感到叹惋;“轻轻”表明他“叹气”是还包含着张书范无私公正举荐自己的感激之情,自己却无法对他有所表示,因为正常的人情往来还是应该有的,对别人的谢意还是要表达出来的。
(3)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第⑱段中,“并非人的记忆力有好坏,反倒是记忆有选择性”,是对上一句“有些事情,有人觉得小,有人觉得大;有人牢牢记住,能记一辈子,有人却很快就忘得干干净净,一般还会赖时间无情”的总结解释。“并非人的记忆力有好坏,反倒是记忆有选择性”说明人的记忆力好坏是因为记忆力有选择性,记住了自己认为该记住的,可见记忆与人的经历、性格和品质息息相关。
(4)
本题考查题目作用的分析。
本文题目“被月光抱住”新颖有趣,富有诗意,令人想起唐诗宋词的意境,能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合文章结尾的“我想,德智会的。半夜醒来,明澈澄净的月光,总会把他紧紧地抱住”,表现了德智美好纯净的心灵和精神品质像月光一样明澈澄净,能“被月光抱住”;
结合第㉑段中“其实,并非任何人半夜醒来,都会被月光紧紧抱住的”,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好人有好报”,表达了作者希望具有美好品质的人能得到生活美好的报答的愿望,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5)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语言表达。
根据第①段中“德智是我的发小儿,从小学到如今,我们一起度过了六十多年的漫长时光”,两人能保持这么多年的友谊,可见德智对朋友重情重义;
根据第⑦段中“六年之后,我调回北京教书,他还在肉联厂,围着一口硕大无比的大锅炸丸子”,德智一份工作能干这么久,可见他对工作任劳任怨;
根据第⑧段中“他家那间只能放一张床和一张小桌的小屋”“他写了一幅大大的横幅楷书,贴在他屋的墙上:风景这边独好”,德智对简单的生活感到知识,可见他对生活能知足常乐;
根据第⑮段“我一直想感谢人家,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惦记着这事”,德智对张书范举荐他加入书法家协会之事一直念念不忘,说明他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
写推荐语时,围绕德智重情重义、任劳任怨、知足常乐、懂得感恩的性格来写,语言表达简洁通畅即可。
19.示例:严贡生家的,跑到我家,他说猪跑到人家再寻回来最不利市,让我们出钱买。
20.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讽刺性。严贡生标榜自己“为人率真”“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这句话还未说完,便马上表演了一出敲诈人家钱财的丑剧。这种言行相悖(言行矛盾)的对比,突出了其虚伪、贪财和残暴。讽刺力度可谓入木三分。
21.严监生花钱帮助严贡生了结官司,严监生死后严贡生霸占弟弟的家产。使人物形象更鲜明,通过这种家庭矛盾讽刺了贪图钱财、六亲不认、心狠手辣的严贡生,讽刺意味更浓。更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批判了功名富贵、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
【解析】
(1)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掌握。
改编的这两幕戏,是严贡生强占邻居的猪,还把打伤,邻居的弟弟王小二为此告到了县里。根据改编后的前后文语境,可知“大人有所不知,那口猪,原是”后面的内容,是王小二给知县大人讲述那口的猪的来历及事情的来龙去脉。根据原著情节,那口猪小的时候是严贡生家的,结果跑到王小二家,结果严贡生逼着人家把猪买了下来。
(2)
本题考查小说讽刺手法的分析。
讽刺是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的一种手法。《儒林外史》中人物性格的刻画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根据选段“实不相瞒,小弟为人率真,在镇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严贡生刚刚夸自己,后脚小厮就来报“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这正是通过人物言行的对比,体现了选文的幽默诙谐与讽刺。严贡生自称是为人率真,不贪小便宜的人,后文接着写严贡生将王家走失的猪关在家里,向王家讨要银两的事,表现了严贡生表里不一,虚伪无赖的本质。通过人物间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展现了人与事的矛盾,前后的对比,凸显了严贡生的虚伪,增加了小说的讽刺性。
(3)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和名著人物的掌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名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事件来分析性格方面的不同即可。
严贡生和严监生是同胞兄弟,但两人也有家庭矛盾。老大严贡生怕吃官司,溜走了。这场官司,本是老大严贡生惹下的,与严监生毫无干系,他完全可以推掉不管。正如王仁说的:“各家门户,这事究竟也不与你相干。”然而,他还是自认倒霉地花了十几两银子,以“釜底抽薪”之法为老大平息了官司。官司平息后,严监生得病死了,严贡生要侵吞同胞兄弟的家产,硬不承认赵氏已经扶正的事实,把赵氏赶到厢房去住,仍以妾相待,并说什么“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都是差错不得的”。严贡生的所作所为,表现了他六亲不认、心狠手辣、无恶不作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严贡生与严监生的家庭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批判了为了金钱泯灭人性的社会现实。
22.范文
平凡小事
“哗啦啦——哗啦啦——”倾盆大雨似剪不断的雨帘,下了整整一夜,仍没有一丝半毫要停的意思。明明已是清晨,厚重的雨幕与乌云遮住了整个天空,万物似乎还在黑暗中沉睡着,整个城市仿佛在汪洋大海中漂浮。
在上学的路上,我艰难地与风雨抗争着,伞架无力与狂风对抗,伞骨被吹弯了。雨伴着风撞向我,看着这下得没完没了的雨,再看看湿透了的衣服,我有些郁闷……突然,伴随着“啪嗒”的声音,一股寒意由脚底直通全身,我低头一看,原来我踩在漫过脚踝的积水中了。这时一个身穿保安制服的人踩着积水跑了过来:“同学,同学,你在想什么呀?那边的水深,往这边走吧。”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拉到了一边。“还愣着干吗?在水里站久了,会着凉的。”我这才意识到脚下积水太深,保安们正在清扫,刚要道谢,却发现他已提着把大扫帚走开了。
他和其他保安一起,拿着大扫帚在大雨中奋战,将积水扫进下水道。他们没穿雨衣,没穿雨靴,甚至连帽子都没有戴,他们浑身都湿透了,时不时还有车辆快速驶过,可他们一点也不在意溅起的泥水,依然弯腰劳作着。
坑坑洼洼的地面似乎与老天爷商量好了,要为难一下大家。深深的积水似乎怎么扫也扫不完,但保安们仍没有放弃。保安室就在旁边,他们完全可以进去避避雨,但是他们却选择了坚守,还耐心地提醒着来来往往的同学,注意避开水位深的地方。他们的工作本来就辛苦,但还要做着一些本职工作之外的事,默默奉献,不求回报。
那一刻,一幕幕往事浮现在我的眼前:家长们给孩子们送东西,他们为安全考虑,不让家长进校,却不知疲倦地奔波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孩子们递送物品;有些调皮的学生想逃学,他们会上前制止,并善意地劝告;落叶满园,他们便忙着打扫……太多、太多的情景涌上心头,我的双眼有些湿润了。
校园保安虽然是一群平凡的人,但是他们做着不平凡的工作,他们保障了我们的安全。生活中,我一次又一次地被他们的平凡小事感动。我知道,在这平凡小事的背后,有他们默默奉献的精神,有他们大大的爱心……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1.审题立意。
材料中没有具体事件或人物言论,只是要求写一篇“以小见大”的文章,因此写作的自由发挥空间非常大。“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里常常包含着让人折服的道理,使人佩服的智慧,令人感动的情怀”,提示了写作角度,即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入手,反映某种道理与情怀。我们生活中发生的平凡小事,可以是小人物之间发生的、看似不起眼的事件。既可以是一件感人至深的往事,也可以是一件发人深省的小事;可以是一个勇于向命运挑战的强者,也可以是今非昔比的小淘气……“包含的道理”则是文章的主旨,事件虽小,但道理要深刻,我们要写出从小事中感悟出来的哲理。
2.构思选材。文体适合写成记叙文。按照记叙文六要素进行构思即可,要写清楚“平常小事”具体是什么事,涉及哪些人,事件发展的过程及结果。叙事时,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方式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在材料的选择上,要选取那些“小”而“美丽”生活中的小事,要选取自己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内容,表达积极的主题。这样才符合“以小见大”的写法要求。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如通过描写多数人的袖手旁观,来突出“平常小事”中主要人物的奉献精神。也可以营造出一定的环境氛围,借助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形象,如可以写冬日里漫天飞舞的雪花和刺骨的寒风,来突出清雪工人清雪这件小事中感受到的付出与敬业精神。文章的结尾部分要写明“意味深长的道理”,可以运用心理描写,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可以面向成长抒发人生感悟,用以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