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语文试卷

【328565】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真题

时间:2025-01-20 17:11:04 作者: 字数:41317字

绝密·启用前

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真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名句名篇默写

1.根据课文默写。
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论语》)
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③_________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临近毕业,语文老师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激励同学们积极进取,努力实现远大理想。

评卷人

得分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天的家乡,风已暖,花正飞,目光所及,仿若画卷。优雅梦huàn     )的紫藤花,令人不由陶醉其中。qiú     )劲的藤,柔美的花,还有那入画的紫,一串串、一簇簇,在春日里肆意生长。不负季节之约的杜鹃花,在和     )的阳光下浓郁绽放。微风拂过,花枝轻颤,春意浓浓,令人


(1)
给加点字注音。
(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huàn( )     qiú( )
(3)
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目眩神迷
B
.心旷神怡
C
.触目伤怀

评卷人

得分




三、选择题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经典作品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
一个不读经典的人,不仅词汇有限,同时智力和想象力也会有限,从而导致知识和思想极度贫乏。
读书之法,贵在选择经典作品。
可见,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读经典的人,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在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
A
.⑤③②①④
B
.⑤①②④③
C
.③②④①⑤
D
.③①⑤②④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史称“诗仙”。
B
.蒲松龄,清代小说家,世称“聊斋先生”,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C
.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汉水的南面。
D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礼仪,如“持兵揖”中的“揖”指“拱手行礼”。

评卷人

得分




四、综合性学习

5.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开展“探寻文化无锡”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任务一)同学们来到霞客湾科创带,小吴同学拟写了一副与此地相关的上联:“探奇搜险酬夙愿”,请你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A
.上下求索寻真知
B
.采风问俗著鸿文
C
.笔墨疏淡绘山水
D
.寄情山水作奇文
(2)(
任务二)请你帮助小吴同学为无锡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结合本地特色,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流畅。
(3)(
任务三)小吴同学想选一位无锡籍的文化名人作为城市名片,请你为他推荐一位名人并说明推荐理由。

评卷人

得分




五、名著阅读

6.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武松正走,看看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梢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是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武松走了一直,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梢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梢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
选段中有三处写到“酒”,请结合原著相关内容概括“酒”的作用。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段中的画线句。

7.读书贵有所获。请从初中语文教材推荐的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原著内容,说说他(她)的某一次成长变化带给你的启示。

评卷人

得分




六、文言文阅读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上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主和议。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顺义。

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一军尽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节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


(
)①嗣昌、起潜:人名,指杨嗣昌、高起潜。②脰:颈,脖子。
8.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刃及鞍勿(顾念、考虑)
B
不得死所(遗憾)
C
顺义(编次)
D
.巡抚王梦尹以扰驿(使……听到)
9.下列句中的“之”与“象昇击却”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下车引
B
.何陋
C
.已而细柳军
D
.益慕圣贤
10.翻译下列句子。
1)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2)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11.文中的卢象昇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评卷人

得分




七、诗歌鉴赏

12.阅读上面诗歌,回答问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
诗的前两联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家园荒芜、__________________
(2)“
千里雁”写出诗人_________之苦,“九秋蓬”写出诗人_________之苦。
(3)
这首诗的尾联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评卷人

得分




八、现代文阅读

海斗一号:向万米海底深潜

这是一条能游弋于万米海底的“中国鱼”。身长3.8米,橘色的鱼背、黄色的鱼腹,一双大眼睛明亮有神!要问它是谁?它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海斗一号”。

水深范围从6000米到11000米左右的深海空间,被科学家称作“海斗深渊”。深海技术,代表了当前国际深海工程技术的顶级水平;深渊科学研究,代表了当前国际深海科学研究的最新前沿。可想而知,探索海斗深渊有多难。

通信、控制、材料……处处是难题。最难的,是如何克服深海压力。因为,海水深度每增加10米,压力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这意味着,在万米海底,一个手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就要承受一吨重量。

克服这些困难是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要征服的高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联合国内十余家科研单位,用近4年的时间协同攻关,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⑤“海斗一号”在国内首次采用全海深高精度声学定位技术和机载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能够满足科学研究的多种需求。它有灵活的手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电动机械手,能抓取、能布放、能采样;它还能“看”——通过高清摄像系统等设备,人类终于可以看清海斗深渊的真实面貌。

20205月,“海斗一号”首探马里亚纳海沟。10884109071080210863……这些数字不仅代表着一次次被打破的无人潜水器世界纪录,更显示出“海斗一号”卓越的稳定性。它获取的样品与影像资料为我国科学家深入研究海底世界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至今仍在产出科研成果。

202110月,“海斗一号”再探马里亚纳海沟。它在万米海底工作的航时、航程以及连续坐底工作时间等多项技术指标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在国际上实现对马里亚纳海沟深渊西部凹陷区进行大范围、全覆盖巡航探测。

⑧“海斗一号”连续万米深潜与科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无人潜水器技术与装备进入全海深探测与作业的新阶段,标志着我国在全海深无人潜水器领域迈向国际领先水平。

⑨“海斗一号”的故事还将继续,未来更加可期!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3.简要说明第⑥自然段中加点词“至今”的表达效果。
14.通读全文,说说你对第④自然段画线句的理解。

宽容失败才能鼓励创新

科技创新者以渊博的学识、惊人的毅力、播火的精神,在茫茫荒原上敢为人先,独辟蹊径,推动着历史车轮不断驶入文明繁荣的现代化殿堂,给人类带来不尽的福音。然而,“创新无坦途,‘麦城’难避免”,要创新就必然与风险同在,与失败共存。当今社会,为成功者叫好易,为失败者鼓掌难。因此,我们只有宽容失败,才能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是科技创新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在创新型劳动中,失败并非没有意义和价值,正是失败为最终的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英国人怀特斯在1985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以后,9年未发表一篇论文,但校方仍然一如既往地善待他。结果,他在1995年破解了世界级的数学难题——费马大定理。敢为人先、敢吃“螃蟹”的创新者,是崎岖道路上的跋涉者,而失败恰恰是其迈向成功的阶梯。

。成功时的美酒鲜花固然需要,但失败时的一句鼓励、一声安慰、一个无言的帮助、一次真心的扶持更是难能可贵。正是这种敦厚宽容的科研环境,助推科研人员终于冲破了黎明前的暗夜,摘得科研皇冠上的明珠。因此,宽容失败的核心是要让失败者重拾信心,敢于再拼再试。只有每个人从自我做起,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才能让人不惧怕失败,才能让科技进步的活力竞相迸发,让自主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创新发展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宽容失败并非纵容失败,更不是以“交学费”为名把有限的科研经费“打水漂”,而是允许在“深思熟虑”后的“合理犯错”。真正在科技创新领域确立起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还必须注重从文化、舆论、机制等层面上,配合法律有效贯彻实施。

我们要把宽容失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15.根据第③自然段的内容,在横线处拟写一个分论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自然段从社会问题出发,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B
.第②自然段中,普林斯顿大学一如既往地善待怀特斯是他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C
.第③自然段告诉我们,宽容失败的核心是宽容自我,重拾信心。
D
.第④自然段对中心论点进行补充论证,使论证更加严密。

缺氧气,但不能缺志气

①“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1958年,21岁的吴天一响应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带着这句誓言来到青海。

那时的青海,遍地荒漠,满目苍凉。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面对肆虐的高原疾病,吴天一像胡杨树一样,把根深深扎在青藏高原,以碧血丹心守护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被藏族群众誉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每当谈起自己的经历,吴天一总是说:“中国的高原医学搞得好,不是我吴天一有多了不起,而是高原人民了不起,青藏高原了不起。这里,是我科研事业的‘江河源’!”

吴天一清晰记得,一名退伍军人被紧急送到医院,他呼吸困难,脸色发紫,大口大口的白沫从口鼻中喷出……医生们两天两夜没合眼,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战场上,敌人的飞机大炮没把我打倒,在高原上得了这种怪病,看样子是挺不过去了!”患者离世前的这句话,刺痛了吴天一的心。

此后,这种要命的“怪病”接连出现。吴天一意识到,这不是寻常的肺炎、肺充血症,而是高原低氧环境中的特发性疾病。当时,国内关于高原医学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吴天一暗下决心,要闯一闯这片“无人区”!经验表明,只有对自然人群的普查率达到90%以上,才能准确掌握疾病的人群分布和患病因素。而在高原上,牧民的毡房动辄相隔几公里,调查之难可想而知。

群体调查,一家也不能落!问题,可能就在这一家。”话音未落,吴天一蹬上皮靴,戴上毡帽,跃上骏马,冒着冰雪风沙,向最高最远的地方奔去。吴天一边治病、边调查,这项调查持续多年,覆盖人群达10万。在系统摸底基础上,吴天一首先提出了“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理论,钻研出符合我国实际的高原病防治措施。

吴天一写了一篇介绍高原藏族人群的科普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上,这篇短文竟给他带来了意外收获。“吴天一,你在美国的父母来电话找你了!”1981年的一天,吴天一刚从昆仑山西大滩考察归来,同事兴奋地告诉他。

原来,早在1948年,吴天一11岁时,就同远在美国的所有亲人失去了联系。30多年来,他独自生活、求学、参军、从医。

机缘巧合,大洋彼岸的妹妹翻看报纸时,“吴天一”的名字令她怦然心动。一番辗转联络,电话两端,无尽唏嘘。父母和妹妹向吴天一倾诉相思之苦,呼唤他来美国定居。

吴天一渴望团聚,但他放不下挚爱的事业,更放不下青藏高原和这里的人民。“高原医学只能诞生在青藏高原,我不能离开这里!等攻克‘高原人类适应和高原病防治’的课题后,我再去看望你们!”在给父母的信中,吴天一写道。这又是一次无悔的选择  

常年穿行于高山、草地、冰川,吴天一数不清遭遇过多少回事故。如今84岁的他,虽全身曾14处骨折,却步履稳健;虽经历两次耳膜穿孔、多次白内障手术,却耳聪目明。每年,他都坚持带队到“黄果树”(黄南、果洛、玉树)等地义诊。  

20216月底,吴天一由西宁启程前往北京,参加“七一勋章”颁授仪式。透过飞机舷窗,他深情凝望着这片扎根63年的土地——昔日的荒山,早已变了模样;戈壁滩上,胡杨林蓬勃生长;一条条江河,在高原流淌,百折不回,奔向远方……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7.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自然段画线句。
18.请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缺氧气,但不能缺志气”的妙处。
19.阅读全文,探究吴天一做出“无悔的选择”留在国内的原因。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③自然段加点词“刺痛”生动形象地写出患者的话给吴天一带来的极大痛苦。
B
.第⑦自然段运用倒叙,交代了吴天一的身世,为后文写他做出重大抉择作铺垫。
C
.第⑩自然段通过一系列数据写出吴天一经历磨难之多,体现出他对事业的坚守。
D
.第自然段通过描写环境的改善,赞美了吴天一等为大西北建设做出贡献的人。

评卷人

得分




九、作文

21.教育部要求,今年秋学期,劳动课将进入中小学课堂。劳动,是人生的必修课。家务劳动、集体劳动、公益劳动……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劳动的经历,在劳动中,我们体验到乐趣,感受到幸福,磨练了意志,丰富了人生。


请以“在劳动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1.     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求闻达于诸侯     山光悦鸟性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填写符合题意的句子。做到准确书写,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注意“侯、燕、畏、缘、长、直、沧”的正确书写。

2.(1)xù
(2)    
幻     遒
(3)B

【解析】
1)和煦:hé xù,意思形容温暖的阳光。
2)梦幻:mèng huàn,梦中幻境。指做梦或幻想中一种超越感官感受的感觉。
遒劲:qiú jìng,意思是刚劲有力。
3A.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B.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C.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语段描写的是家乡春天里的自然美景,表达的是愉悦的感受。结合“微风拂过,花枝轻颤,春意浓浓”可知,横线上应该填写的词语是“心旷神怡”。故选B

3.D

【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阅读文段可知,这段文字是关于读书方法的,“读书之法,贵在选择经典作品”提出了观点,③为首句;①句阐明了经典作品的价值,即论证了“为什么要读经典”,为第二句;⑤②两句分析了“读经典的人”和“不读经典的人”的不同结果,并形成对比,分别为第三、四句;从“可见”一词可知,④是对本段的总结,为末句;所以正确的语序应为③①⑤②④;
故选D

4.A

【解析】
A.
杜甫,史称“诗圣”,不是“诗仙”。“诗仙”是指李白。故选A

5.(1)B
(2)
示例:一湖碧水绕城去,百年游圣邀客来;太湖有梦,无锡有情。
(3)
示例:徐悲鸿。推荐理由:其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

【解析】
1)本题考查补写对联。首先根据对联平仄的特点看,上联末字(愿)为仄声,下联末字应为平声,C选项末字(水)为仄声,故排除;其次从短语结构上看,上联“探奇搜险”是“动宾+动宾”构成并列短语。A选项“上下求索”偏正短语,D选项“寄情山水”是动宾短语,B选项“采风问俗”与之结构一样;且“酬夙愿”与“著鸿文”也对仗工整。故选B
2)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写无锡的宣传标语,可以以无锡的美景或特产作为本地特色加以推广,并运用修辞手法。示例一:灵秀江南美太湖,吴越风韵醉无锡。示例二:“无”与伦比,“锡”引天下。
3)本题考查对无锡籍文化名人的了解。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现代画家徐悲鸿、现代作家钱钟书、民间音乐家阿炳等,推荐理由说明他们的历史成就、贡献和影响力即可。示例一:顾恺之。他对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示例一:钱钟书。对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取得显著的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示例三:阿炳。作为民间艺人,不仅能够用自己的双手,用音符来表达,还能借助音乐这种工具来感染其他的心灵。

6.(1)武松酒后打死老虎,是酒壮英雄胆的体现,表现了武松英勇无畏、武艺高强的特点。
(2)
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老虎的吼声和动作威力之大。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写武松连干十八碗酒后,此时酒劲上来了。“武松自言自说道:‘那是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可知他在酒力的作用下,胆子更大。“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正待要躺下睡觉,老虎突然出现;“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武松被老虎惊得出了一身冷汗,酒力也下去了,可见形势之危急。武松在普通人“三碗不过冈”的情况下,饮了十八碗酒,还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可见他胆气之豪壮、武艺之高强。“酒”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还从侧面烘托了武松过人的胆量和武艺。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运用比喻的修辞,将老虎吼叫的声音比作霹雳,形容声音之大;“铁棒也似的虎尾”运用比喻的修辞,将虎尾比作铁棒,生动写出老虎尾巴的威力;“振得那山冈也动”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老虎吼叫的威力之大。

7.示例:《简·爱》中的简·爱初到时桑菲尔德府,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时好时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爱上了罗切斯特,罗切斯特向简·爱求婚时,她答应了他,但在教堂之上,梅森却说出罗切斯特早有妻子的事实,简·爱不容许这样违背道德,便默默离开了桑菲尔德。启发我们应该追求人格上的平等与独立。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及阅读启示。明确名著中的人物结合具体的事例谈启发即可。
示例:《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的保尔以“解放全人类”为理想,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未放弃“战斗”。他选择文学创作实现理想,先用硬纸板做成框子来写作,后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用生命写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保尔克服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坚持不懈地创作,体现了保尔理想信念的坚定。是保尔让我明白人生路上所遇到的磨砺,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我们应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奋斗。

8.C
9.A
10.1)(卢象昇)定出计策讨论作战方案,然而事情再三被杨嗣昌、高起潜阻挠。(2)老百姓因此为侯弘文的(遭遇)感到遗憾而赞叹卢象昇的(义举)。
11.示例:(1)身先士卒,作战英勇;(2)不怕牺牲,舍身爱国;(3)不畏权贵,正直重义.(意对即可)

【解析】
(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C.“次顺义”的意思是:军队驻扎在顺义。次:驻扎。不是“编次”。故选C
(2)
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象昇击却之”中的“之”,代词,他,他们。A.代词,他;B.宾语前置标志,不译;C.动词,到,往;D.助词,的;故选A
(3)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决策(制定计策)、议战(讨论作战方案)、为(被)、挠(阻挠)”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由是(因此)、惜(惋惜)、多(赞赏,推崇)”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4)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和事件分析概括作答。从第一段“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可以看出,卢象昇是一个文武双全,善于谋略之人;从“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可以看出卢象昇是一个身先士卒,作战英勇之人;从第二段“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和第三段“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可以看出卢象昇是一个不怕牺牲,舍身爱国之人;从第四段叙写卢象昇上书想要救奇士侯弘文,可以看出,卢象昇是一个不畏权贵,正直重义之人;据此可概括作答。

12.(1)     骨肉分离     战乱频年
(2)    
离别     漂泊
(3)
这首诗的尾联是借月抒情,表达了作者的骨肉相思之情。苏诗尾联是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意思是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世业空”“田园寥落”写出家园荒芜之景;“弟兄羁旅各西东”“骨肉流离道路中”写出兄弟们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各奔东西的骨肉分离之景;“时难年荒”“干戈”写出那个时代战乱频年的社会现实。
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概括。“千里雁”,诗人以“雁”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写出了诗人的离别之苦。“九秋蓬”,诗人以“蓬”作比,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就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写出了诗人的漂泊之苦。
3)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意思是同看明月,分散的亲人都会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诗人借用“明月”这一自古以来就容易引人遐思的美好意象点明了题意。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表达了与兄弟无法团聚的伤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天狼”,星名,主侵掠,这里代指辽和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人通过引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13.限制了时间范围。强调20205月无人潜水器获取的样品与影像资料不但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科研资料,一直到今天,仍有科研价值。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运用比喻,将“克服通信、控制、材料等困难”比作“啃硬骨头”,“啃”“硬骨头”突出研究的艰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国科学家为了我国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技术发展不畏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解析】
(1)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至今”意思是“直到今天”,限制时间范围。根据第⑥段“20205月,‘海斗一号’首探马里亚纳海沟”“它获取的样品与影像资料为我国科学家深入研究海底世界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可知‘海斗一号’首探马里亚纳海沟获取的样品与影像资料为我国科学家深入研究海底世界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根据第⑥段“仍在产出科研成果”,可知。“至今”强调了这些宝贵的资料,直到现在还非常有科研价值。从而表现了“海斗一号”的重要贡献,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2)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啃”“硬骨头”,运用比喻,将“克服通信、控制、材料等困难”比作“啃硬骨头”。根据第③段“通信、控制、材料……处处是难题。最难的,是如何克服深海压力”,可知“终于”“啃”“硬骨头”突出了这些困难都难以克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国科学家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赞美了他们为了我国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技术的发展不畏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

15.宽容失败是科研人员重拾信心的“稳压器”
16.C

【解析】
(1)
本题考查议论文提炼观点。注意仿照原有格式拟写。第②段的分论点是“宽容失败是科技创新走向成功的‘催化剂’”。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将“宽容失败”比作“催化剂”。可以仿照这句话的格式拟写。根据第③段“失败时的一句鼓励、一声安慰、一个无言的帮助、一次真心的扶持更是难能可贵”“宽容失败的核心是要让失败者重拾信心”可知宽容是使失败者心理稳定的关怀。可以将“宽容失败”比作“稳压器”“定心丸”等。示例:宽容失败是科研人员重拾信心的“稳压器”。
(2)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辨析。C.第③段“宽容失败的核心是要让失败者重拾信心,敢于再拼再试。只有每个人从自我做起,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才能让人不惧怕失败”,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宽容失败的人,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失败者重拾信心,敢于再拼再试。由此可知宽容的核心不包括“宽容自我”;故选C

17.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出吴天一认真负责和坚定执着的性格特点,突出他不畏艰辛,坚持在恶劣环境下开展调查研究的精神品质。
18.概括出青藏高原氧气稀薄的状况,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题目新颖,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9.高度执着的爱国热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追求;对青藏高原和青藏人民的热爱。
20.B

【解析】
(1)
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解答时,按照题干要求,结合句子内容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句中“‘群体调查,一家也不能落!问题,可能就在这一家”的内容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联系第④段中“经验表明,只有对自然人群的普查率达到90%以上,才能准确掌握疾病的人群分布和患病因素。而在高原上,牧民的毡房动辄相隔几公里,调查之难可想而知”的内容可知,表现出吴天一对待工作高度认真负责和不畏艰险,坚定执着的性格特点;通过句中“话音未落,吴天一蹬上皮靴,戴上毡帽,跃上骏马,冒着冰雪风沙,向最高最远的地方奔去”的内容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蹬”“戴”“跃”“奔”的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吴天一斗志昂扬、义无反顾的奔向“高原病”前线的勇士形象,突出他不辞劳苦,坚持在恶劣环境下开展调查研究的精神品质,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
考查对标题的理解和作用分析。通过第②段“那时的青海,遍地荒漠,满目苍凉。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面对肆虐的高原疾病”的内容可知,标题首先概括为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的气候特征,突出了环境的恶劣;通过第⑤段中“ ‘群体调查,一家也不能落!问题,可能就在这一家。’话音未落,吴天一蹬上皮靴,戴上毡帽,跃上骏马,冒着冰雪风沙,向最高最远的地方奔去。吴天一边治病、边调查,这项调查持续多年,覆盖人群达10万。在系统摸底基础上,吴天一首先提出了‘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理论,钻研出符合我国实际的高原病防治措施”的内容可知,突出人物 “有志气”的精神品质;同时,以“缺氧气,但不能缺志气”题目新颖,不落俗套,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通过第①段中“‘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1958年,21岁的吴天一响应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带着这句誓言来到青海”的内容可知,吴天一热爱祖国,具有赤子情怀;通过第③段中“吴天一清晰记得,一名退伍军人被紧急送到医院,他呼吸困难,脸色发紫,大口大口的白沫从口鼻中喷出……医生们两天两夜没合眼,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患者离世前的这句话,刺痛了吴天一的心”和第④段中“此后,这种要命的‘怪病’接连出现。吴天一意识到,这不是寻常的肺炎、肺充血症,而是高原低氧环境中的特发性疾病。当时,国内关于高原医学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吴天一暗下决心,要闯一闯这片‘无人区’”的内容可知,吴天一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第②段中“那时的青海,遍地荒漠,满目苍凉。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面对肆虐的高原疾病,吴天一像胡杨树一样,把根深深扎在青藏高原,以碧血丹心守护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被藏族群众誉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每当谈起自己的经历,吴天一总是说:‘中国的高原医学搞得好,不是我吴天一有多了不起,而是高原人民了不起,青藏高原了不起。这里,是我科研事业的‘江河源’’!”和第⑨段中“吴天一渴望团聚,但他放不下挚爱的事业,更放不下青藏高原和这里的人民。‘高原医学只能诞生在青藏高原,我不能离开这里!等攻克‘高原人类适应和高原病防治’的课题后,我再去看望你们!’”的内容可知,吴天一对青藏高原和青藏人民的无比热爱,以及对事业执着追求;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4)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B.“第⑦自然段运用倒叙”表述有误,根据第⑦段中“原来,早在1948年,吴天一11岁时,就同远在美国的所有亲人失去了联系。30多年来,他独自生活、求学、参军、从医”的内容可知,本段采用的是插叙;故选B

21.例文

在劳动中成长

我独自一人坐在树荫下,流着汗,大口喝着水,看着田里正在摘花生的父母爷爷奶奶。我真是后悔来这里,可我既然答应要来帮助爷爷奶奶摘花生,怎么能做一个旁观者呢?可烈日烤着大地,把金黄的沙地烤的炙热。踩上去,是一种蒸腾的感觉,我觉得整个人都会冒烟。

他们弯下腰来摘花生,汗水从额头流到鼻尖落入地中,我却坐在这片阴凉地里。猛喝了一大口水,戴上草帽,我也加入到摘花生的队伍中去。

太阳实在是大,我只管拿起茎就拔,拔起的那一株上没有几颗花生,我也懒得在去土里挖。奶奶看了,过来把土里的花生一颗一颗拣出来,生怕留下一颗花生,就连小的也不放过。 “花生不是那样拔的。”她用和蔼的语气说,“来 ,看我是怎么弄的。”只见奶奶的双手包住茎最下面的部分,合紧后用力一拔,拔出一株完整的花生苗,再把根上面的土甩干净,根下好几颗硕大而洁净的花生露了出来。我也学这奶奶的样子试着拔花生,也拔出一株完整的花生苗。渐渐我也熟练起来,开始投入到工作中。

不一会,汗水就浸透了我的衣服。太阳实在大,天气实在是热,口实在是干,腰实在是酸。我也想继续把花生摘完,可看到还有一大片花生还没有摘,我想真的太累了,还是回去吧。我再次到那片阴凉地,准备休息一下就回去的,可想到父母爷爷奶奶他们还没有休息过一次,难道他们的口就不干,腰难道就不酸吗?

小休息一会后我继续投身于工作。

太阳渐渐落下,那一大片的绿地,被我们拔“秃”了。装花生的袋子渐渐鼓起来,花生终于摘完了。看着这些果实也有我的劳动参与其中,我身上的酸痛似乎非常值得,我第一次有了丰收的喜悦。



【解析】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1.
审题立意。“在劳动中”限制了文章的内容必须与“劳动有关”,可以是有关劳动的故事,可以是一次劳动的经历与体验,也可以是劳动中获得的感悟与启示。“成长”表明了过程,表明通过劳动获得了启示,懂得了道理,给人以积极的影响。
2.
选材构思。从题干“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这一要求看,本文适合写成记叙文。可以选择自己的一次劳动经历来写。如跟着父辈去田里劳作,体会了一次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懂得了爱惜粮食的道理。又如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创建文明城市的清扫马路的志愿活动,在看到丢弃的废纸、烟头、塑料袋等杂物之后,为自己曾经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乱丢垃圾的行为而感到惭愧,获得了成长。或者是完成学校布置的给妈妈炒个菜的劳动作业,经过买菜、洗菜、切菜、炒菜的一系列体验后,收获了第一次成功炒菜的喜悦,理解了妈妈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