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生物真题
题号 |
一 |
二 |
总分 |
得分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一、单选题 |
1.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池塘里游动的小鱼,空中飞的小鸟都是生物。一位学生列出了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都有循环系统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长繁殖
2.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从土壤里吸收来的。下图为植物根尖四部分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最活跃部位的细胞是
A.
B.
C.
D.
3.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张强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他想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4.青春期是同学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的“黄金时期”,是人体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在形态和生理上都会发生变化。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B.形成第一性征
C.出现第二性征
D.大脑兴奋性比较强
5.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奋力拼搏,再创佳绩。他们之所以能做出高难度动作,与人体关节的结构密切相关。下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关节属于不活动的连结
B.结构②是骨骼肌
C.结构③和⑤合称为关节面
D.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农田
B.一个池塘
C.骆马湖里所有的鱼
D.生物圈
7.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蔬菜和水果放入冰箱进行低温冷藏,其主要目的是
A.抑制呼吸作用
B.促进气体流动
C.促进呼吸作用
D.有利于消耗有机物
8.激素在血液里含量很少,但对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内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一些生理活动的异常。下列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是
A.佝偻病
B.侏儒症
C.坏血病
D.脚气病
9.紫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下列植物中,与紫菜同属于藻类植物的是
A.葫芦藓
B.马尾松
C.贯众
D.衣藻
10.2022年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该主题纪念日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影响
C.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D.外来物种入侵,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11.按照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对下图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⑤
12.江苏省的爱鸟周是每年的4月20~26日。某中学开展以“爱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下列是同学们整理的鸟类相关资料,其中属于鸟类特有的是
A.体温恒定
B.有发达的神经系统
C.体内受精
D.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13.关于下图所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 )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
C.过程③结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D.过程④表示细胞分化
14.“山上种满树,等于修水库”,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生物圈水循环的描达,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D.在植物体内,水能往高处流,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
1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与翠柳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C.细胞壁、线粒体、液泡
D.液泡、线粒体、叶绿体
16.“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
A.受精卵→若虫→成虫
B.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C.受精卵→成虫→幼虫→蛹
D.受精卵→蛹→幼虫→成虫
17.下列动物中,体腔内有膈的是
A.鲫鱼
B.蜥蜴
C.青蛙
D.海豚
18.儿童、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使眼过度紧张和疲劳,引发近视眼。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9.人体内有三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我们手臂上的“青筋”属于静脉。关于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运输静脉血的血管
B.实现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血管
C.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20.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措施。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接种疫苗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直接杀灭病原体
21.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有害物质DDT污染了该生态系统,那么体内含DDT最多的生物是草
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
C.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
D.该食物网共含有3条食物链
22.下列有关双名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双名法是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
B.双名法使每个物种只有一个学名
C.物种的学名都用拉丁文字表示
D.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种名,第二部分是属名
23.马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分析,其行为分别属于
A.繁殖行为和防御行为
B.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
C.觅食行为和社群行为
D.争斗行为和社群行为
24.当飞机升降时,乘客可以咀嚼食物或张口,目的是使咽鼓管张开,以维持某结构两侧大气压的平衡。该结构是
A.鼓膜
B.鼓室
C.半规管
D.前庭
2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制作酸奶、泡菜、米酒等食品以及生产药物,防治疾病。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C.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D.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26.在鸟卵中,含有细胞核的结构是
A.卵壳
B.卵白
C.气室
D.胚盘
27.下列关于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8.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这种现象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29.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同三名航天员一起返航的,还有一批经历了“太空游”的种子。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果型大、产量高、品质好的太空椒,这种变异
A.属于能遗传的变异
B.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
C.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
D.水肥不会影响产量
30.受精卵的形成意味新生命的开始。人类精子与卵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胎盘
31.为了探究影响花生种子发芽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该实验设计不恰当的是( )
组别 |
温度/ |
光线情况 |
空气 |
种子数/粒 |
水量 |
甲 |
25 |
向阳处 |
充足 |
50 |
足量 |
乙 |
5 |
向阳处 |
充足 |
50 |
不足 |
A.水量太少
B.温度相差太大
C.种子太少
D.违背单一变量原则
3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淀粉和氧气
C.淀粉和水
D.多种有机物
33.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子的白毛与直毛
B.小麦的抗锈病与水稻的抗稻瘟病
C.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
D.番茄的红果与苹果的红果
34.“打造宜居之城,扮靓美丽新姿”,宿迁市先后三次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提倡
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③毁田建房,发展经济 ④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人们栽培的菊花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的菊花在颜色、形态等方面都有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菊花为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菊花为了满足人类的喜好而产生了变异
36.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而来的
C.戊最可能是水生的
D.丁的结构比丙复杂
37.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第一道防线包括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B.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腔道黏膜
C.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D.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
38.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肾小管滤过作用
39.战疫要有“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下列选项中,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生活中多与父母交流
B.熬夜玩网络游戏
C.经常不吃早餐,偏爱油炸食品
D.同学聚会吸烟
40.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必须注意科学用药,否则会导致不良的后果。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服药后病情未见好转,可加倍服药
B.吃药时不要干咽,要用温开水服用
C.通常以茶配合服药,来协助药物的吸收
D.非处方药标志为“OTC”,可以自行购买,随意服用
|
二、综合题 |
41.为了了解食物中含有哪些主要营养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馒头、鸡蛋清、花生种子等材料进行“鉴定食物主要成分”的实验,如下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利用_________________来鉴定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A.碘酒
B.酒精
(2)图乙是取一些鸡蛋清,放入烧杯里,加入少量开水,并轻轻搅拌,观察有白色沉淀出现,推测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A.糖类
B.蛋白质
(3)图丙是将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到纸上出现了油斑,推测花生种子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脂肪
B.无机盐
(4)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摄入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青菜
B.瘦肉
(5)淀粉、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的终产物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氨基酸、葡萄糖
B.葡萄糖、氨基酸
42.“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描述了春天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色。桃子果肉鲜嫩,汁多味美,深受人们喜爱。下图是桃花和桃的果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开花时,⑤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花粉会被传播到①____________________上,完成传粉过程。
(2)⑤和⑥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桃花的结构中,传粉和受精过程完成后,③____________________将发育成⑦果皮。④胚珠将发育成⑧____________________。
43.为了探究过量饮酒的危害,小明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时间”的实验。该实验过程是,小明用拇指和食指捏着尺(100cm长塑料尺)刻度最大的一端,爸爸将拇指和食指对准尺下端的“0”刻度线(注意两手指不要碰到尺)。小明松手,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这把尺,记录夹住部位的刻度值。实验在三种情况下进行测量:爸爸不饮酒、爸爸饮500mL啤酒、爸爸饮1000mL啤酒。每种情况下重复3次,实验记录见下表(单位cm)。分析回答问题。
|
不饮酒 |
饮50cmL啤酒 |
饮1000mL啤酒 |
第1次 |
24.4 |
32.2 |
48.7 |
第2次 |
25.5 |
34.2 |
53.1 |
第3次 |
25.1 |
35.0 |
51.3 |
平均值 |
25 |
33.8 |
51 |
(1)爸爸看到小明松手,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这种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叫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该实验每种情况下重复做3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饮酒越多,____________________。
(4)驾驶员酒后驾车明显表现出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损伤了驾驶员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国对于酒后驾驶进行特别严格的管理,严禁酒后驾驶。
参考答案
1.D
【解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病毒是生物,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故A错误。
B.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没有系统;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细菌、真菌、病毒、单细胞生物都没有系统,故B错误。
C.植物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细菌、真菌、病毒体内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C错误。
D.能生长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故D正确。
故选D。
2.A
【解析】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
A.是根尖的成熟区细胞,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A符合题意。
B.是根尖的伸长区细胞,主要作用是使根伸长,B不符合题意。
C.是根冠部分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
D.是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不断地产生新细胞,使根生长,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解析】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
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张强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他想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4.B
【解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
A.D.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AD不符合题意。
B.第一性征指的是男女生殖器的不同外形和构造特征,是出生既有的特征,B符合题意。
C.第二性征指男女两性除了生殖器官以外的外貌特征区别,体现出男女在身高、体态等方面的差异,由于机体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在青春期后出现变化较大,因此第二体征一般出现在青春期后更明显,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解析】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由关节模式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A.骨连接有三种形式:不活动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和活动的连接,关节属于活动的连结,A错误。
B.结构②是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B错误。
C.关节面包括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⑤关节软骨,C错误。
D.脱臼是指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中滑脱出来,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
A.一块农田,即包括了农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正确。
B.一个池塘,即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正确。
C.骆马湖里所有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C。
7.A
【解析】
细胞内有机物在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储藏蔬菜或水果时,一般都采用较低的温度,这主要因为在较低温度时,呼吸作用减弱,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鲜时间,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B
【解析】
不同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同,不同的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A.佝偻病是青少年儿童缺乏维生素D和钙引起的,A错误。
B.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B正确。
C.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C错误。
D.脚气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造成的,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藻类植物的典型代表:淡水藻类有衣藻(单细胞藻类)、水绵(多细胞藻类,呈绿色丝状);海洋藻类有紫菜、海带等。藻类植物的作用:①氧气的主要来源,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占空气中氧气的90%;②可做鱼类的饵料;③可供食用,如海带、紫菜;④可供药用,如从藻类中提取的褐藻胶、琼脂等。藻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即孢子生殖,其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A.葫芦藓,无根,有茎、叶的分化,属于苔藓植物,A不符合题意。
B.马尾松,种子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B不符合题意。
C.贯众,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属于蕨类植物,C不符合题意。
D.衣藻是单细胞植物,生活在淡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淡水藻类,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生,A错误。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会产生严重影响,B错误。
C.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所以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列,C正确。
D.外来生物入侵,可能会由于该生物没有天敌,会使该生物大量繁殖,无法控制,导致生物入侵,如水葫芦,D错误。
故选C。
11.D
【解析】
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图中的①是胃,属于器官;②是上皮组织,属于组织;③表示的是人体的消化系统,属于系统;④是肌肉细胞,属于细胞,⑤是完整的人体。因此按照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④→②→①→③→⑤
。可见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D
【解析】
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心脏四室,体温恒定等。
A.体温恒定等也是哺乳动物具有的特点,A不符合题意。
B.哺乳动物也有发达的神经系统
,B不符合题意。
C.体内受精也是哺乳动物等具有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
D.鸟类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因此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是鸟类特有的特征,D正确。
故选D。
13.C
【解析】
由图可知①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的增大,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量的增加,③过程表示细胞分裂非常快,④过程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细胞生长是指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图中①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A正确;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未发生变化。图中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B正确;图中③过程表示细胞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了变化,C错误;过程④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D正确。
14.B
【解析】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因此蒸腾作用对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A.植物的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A正确。
B.植物的蒸腾作用是通过气孔完成的。植物的气孔很小,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却很多。B错误。
C.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C正确。
D.在植物体内,水能往高处流,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同时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D正确。
故选B。
15.A
【解析】
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
黄鹂是动物,翠柳是植物。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不同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绿色部分),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黄鹂与翠柳共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故选A。
16.B
【解析】
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除家蚕外,常见的还有蝶、蚊、蝇、菜粉蝶、蜜蜂等。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嫜螂、蝼姑、蟋、蝗虫等。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7.D
【解析】
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膈是哺乳动物体内特有的结构。
ABC.鲫鱼是鱼类、蜥蜴是爬行类,青蛙是两栖动物,体腔内都没有膈,ABC不符合题意。
D.海豚属于哺乳动物,体内有膈,D符合题意。
故选D
18.A
【解析】
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即图中甲,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即图丙。图乙是正常视觉。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曲度过小,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折射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象,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即图丁。
故选A。
19.C
比较项目 |
动脉 |
毛细血管 |
静脉 |
|
功能 |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 |
物质交换 |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
|
结构 |
管壁 |
较厚 |
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 |
较薄 |
弹性 |
大 |
小 |
较小 |
|
管腔 |
较小 |
最小 |
较大 |
|
分布 |
一般分布较深,也有些分布较浅,颈部和腕部内侧摸到搏动的血管是分布较浅的动脉 |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 |
有些分布较深,有些分布较浅,手臂上的“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静脉 |
|
血流速度 |
快 |
最慢 |
较慢 |
|
血流方向 |
离开心脏,由主干流向分支 |
由小动脉流向小静脉 |
由分支流向主干,回到心脏 |
A.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该血管为毛细血管,B不符合题意。
C.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血管,C符合题意。
D.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C
【解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①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在发病初期,即刚表现出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蔓延。②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③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人群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接种新冠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1.C
【解析】
(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着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中,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
A.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即猫头鹰体内含DDT最高,故A错误。
B.D.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故BD错误。
C.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故C正确。
故选C。
22.D
【解析】
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有一个科学名称。生物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
A.双名法现已成为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双名法命名的生物只有一个学名,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分析,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D符合题意。
故选D。
23.B
【解析】
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对动物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延续种族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马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角度说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从群体角度说,是动物的社会行为。
故选B。
24.A
【解析】
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1)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2)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4)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击穿鼓膜,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5.D
【解析】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为单细胞生物;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有的是单细胞的,有的是多细胞的,大都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A.根据分析,有些真菌是多细胞生物,如霉菌,A不符合题意。
B.并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好氧的,如破伤风杆菌就是厌氧菌,B不符合题意。
C.共生是指两种共居一起,彼此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较之单独生活时更为有利,更有生活力,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旦分离,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而使动植物患病的一般是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C不符合题意。
D.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参与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D符合题意。
故选D。
26.D
【解析】
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A.卵壳具有保护作用,A错误。
B.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B错误。
B.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C错误。
D.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D正确。
故选D。
27.A
【解析】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为: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染色体>DNA>基因。即A选项的图示。故选A。
28.C
【解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生物依赖环境是(环境影响生物)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生活,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符合题意。
故选C。
29.A
【解析】
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DNA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是可遗传的变异,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0.B
【解析】
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通过胎盘与母体交换营养物质,怀孕两周后,胚胎称作胎儿。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育成熟后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位置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此过程在输卵管中发生,B符合题意。
故选B。
31.D
【解析】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从表格中看出,该实验设计有两个变量温度和水量,而对照实验是单一变量实验,因此,该实验设计不恰当的是违背单一变量原则。选项D符合题意。
32.A
【解析】
光合作用的定义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即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淀粉)+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能,产物是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33.C
【解析】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A.“兔子的白毛与直毛”是同种生物(兔子)不同性状(毛的颜色和形状)的表现形式,故不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小麦的抗锈病与水稻的抗稻瘟病”是不同生物(小麦和水稻)的性状的表现形式,故不属于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同种生物(人)同一性状(耳垂)的不同表现形式(有耳垂和无耳垂),故属于相对性状,C符合题意。
D.“番茄的红果与苹果的红果”是不同生物(番茄和苹果)的表现形式,故不属于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4.B
【解析】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题目中的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两种做法都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④植树造林,净化空气,通过植树造林活动更能保护
好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③毁田建房,发展经济
,只发展经济,而忽略环境,或者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我们坚决不提倡的,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5.A
【解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通过遗传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
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
菊花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其花瓣呈舌状或筒状。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达三千余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菊花品种众多,有些并不一定适应自然环境,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6.C
【解析】
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所以图中甲表示藻类植物,乙表示苔藓植物,丙表示蕨类植物,丁表示裸子植物,戊表示被子植物。
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原始的藻类植物,多是水生植物,A正确。
B.乙原始的苔藓植物和丙原始的蕨类植物都是由甲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来的,B正确。
C.戊原始的被子植物较高等,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多是陆生生物,C错误。
D.由丙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为丁原始的裸子植物,丁的结构比丙复杂,D正确。
故选C。
37.B
|
组成 |
功能 |
免疫类型 |
第一道防线 |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 |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
非特异性免疫 |
第二道防线 |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
非特异性免疫 |
第三道防线 |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
特异性免疫 |
A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错误。
B.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腔道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正确。
D.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错误。
故选B。
38.C
【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9.A
【解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不吸烟、不喝酒、不吃油炸食品、拒绝毒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
A.生活中多与父母交流,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A正确。
B.熬夜玩网络游戏有损身体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错误。
C.经常不吃早餐,偏爱油炸食品,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C错误。
D.聚会吸烟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D错误。
故选A。
40.B
【解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A.“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不可随意加倍服用,病情不见好转,应将药物带着再次就医,A不符合题意。
B.吃药最好不要干吞,可能会影响药效,还会伤食管,也容易导致误吸、恶心、呕吐等症状,要使用温开水送服,温度过高会影响药效,水温过低会引起胃肠不适,B符合题意。
C.口服药一般要用温开水送服,茶水含有茶碱等成分,可能会破坏药物的成分,C不符合题意。
D.OTC是非处方药,可以根据病情自行购买,并按照说明书,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服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1.(1)A
(2)B
(3)A
(4)B
(5)B
【解析】
食物中有六大类营养物质:淀粉、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淀粉、脂肪、蛋白质属于有机物,各具有一定的特性,我们常常依据其特性来进行鉴别,如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加热会出现凝固现象,即变性,如鸡蛋清加热时出现白色絮状物,这就是蛋白质。核桃、花生中含脂肪丰富,如果在白纸上用力挤压核桃仁会出现油斑,就是脂肪。
(1)
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常用碘液或者碘酒来检验淀粉的存在。因此图甲可以利用A碘酒来鉴定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故选A。
(2)
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它会因变性而凝固成块状,如果加入足量的开水,相当于稀释了,则会变成白色沉淀物,故选B。
(3)
脂肪就是油脂,将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会出现油斑,说明花生种子中主要成分是脂肪,故选A。
(4)
蛋白质功能:①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②能源物质,蛋白质能分解释放能量,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③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摄入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瘦肉,因为瘦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B。
(5)
淀粉最初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再到小肠中被肠液和胰液中的酶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最初在胃中被胃蛋白酶消化为多肽,再到小肠中被肠液和胰液中的酶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因此淀粉、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的终产物依次是葡萄糖、氨基酸,故选B。
42.(1)
花药
柱头
(2)雄蕊
(3)
子房壁
种子
【解析】
图中①为柱头,②为花柱,③为子房壁,④为胚珠,⑤为花药,⑥为花丝,⑦果皮,⑧种子。
(1)
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开花时,⑤花药产生的花粉散落出来落到雌蕊①柱头上,完成传粉。
(2)
⑤为花药,⑥为花丝,二者合称雄蕊,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的主要结构。
(3)
传粉和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③子房壁发育成果皮,④胚珠发育成种子。
43.(1)反射
(2)减少实验误差
(3)反应越慢
(4)
大脑##小脑
小脑##大脑
【解析】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2)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3)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1)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所以爸爸看到小明松手,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这种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叫反射,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该实验每种情况下重复做3次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3)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不饮酒、饮50cmL啤酒、饮1000mL啤酒三种情况下夹住尺的刻度分别是25cm、33.8cm、51cm,由此可以看出:饮酒越多,反应越慢。
(4)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所以驾驶员酒后驾车明显表现出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损伤了驾驶员的大脑和小脑。所以,我国对于酒后驾驶进行特别严格的管理,严禁酒后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