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生物试卷

【327344】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生物试卷

时间:2025-01-20 21:08:03 作者: 字数:35604字

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请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小题1分,共15分)

1.(1分)生活在海拔4500米的滇金丝猴,四肢短小、皮毛厚实,是为了在刺骨的寒风中减少热量的散失。这说明了(  )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物不适应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人工选择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答案】A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解答】解:滇金丝猴四肢短小、皮毛厚实,是为了在刺骨的寒风中减少热量的散失,以维持体温的恒定,这是滇金丝猴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有利于它的生存和繁殖。可见A正确。故选:A

【难度】1

2.(1分)如图表示构成植物体的不同结构层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表示细胞分裂

Bb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纽织

Cc表示不同组织构成了器官

Dd 表示由叶构成了植物体

【答案】D

【考点】细胞的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1)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2)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

3)图示a表示细胞分裂过程,c表示细胞分化过程,c表示不同组织构成器官,d表示不同器官构成植物体。

【解答】解: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因此a表示细胞分裂,AB正确。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因此表示细胞分化,B正确。Cc表示不同组织构成器官,C正确。D、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d表示不同器官构成植物体,单靠叶不能构成植物体,D错误。故选:D

【难度】1

3.(1分)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的实验中,可用碘酒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B.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时,看到最多的血细胞是白细胞

C.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D.制作临时装片时,可将盖玻片直接平放在液滴上

【答案】C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生物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观察血涂片;玻片标本的类型和制作

【分析】1)营养物质鉴定的一般方法是: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蛋白质遇到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脂肪一般能在纸张上面留下“油斑”。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时可以看到: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有细胞核;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看不见血小板,因为血小板个体太小。

3)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液滴上,这样液滴从一侧被均匀地赶向另一侧,避免产生气泡。

【解答】解:A、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在“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的实验中,可用碘酒检验淀粉的存在,A错误;B、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时,看到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而不是白细胞,B错误。C、氧气可以助燃,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C正确;D、制作临时装片时,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端,让另一端接触液滴慢慢放下盖玻片以防产生气泡,D错误。故选:C

【难度】1

4.(1分)酵母菌是传统发酵技术中常用的微生物,下面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是一种真菌

B.酵母菌细胞内有液泡

C.酵母菌是多细胞生物

D.酵母菌发酵可以酿酒

【答案】C

【考点】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解答】解:A、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A正确、C错误;B、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它的细胞呈椭圆形,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B正确;D、利用酵母菌发酵可以用来做馒头或面包、酿酒等,D正确。故选:C

【难度】1

5.(1分)螺旋藻(含有叶绿体)被称为“地球上的营养冠军,为了研究温度对其代谢的影响,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测定螺旋藻在不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二氧化碳释放量(mg•kg﹣1•h﹣1

0

7.25

8.16

12.08

23.17

9.53

A.在黑暗条件下实验,是为了排除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在04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碳释放量逐渐增加

C.螺旋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来自其光合作用

D.螺旋藻在光下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D

【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答】解:A、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代表呼吸作用强度,因此为了排除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黑暗条件下实验,A正确;B、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在04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碳释放量逐渐增加,B正确;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互为原料和产物的关系,光合作用合成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正好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来自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因此螺旋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来自其光合作用,C正确。D、光合作用必须有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因此螺旋藻在光下能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故选:D

【难度】1

6.(1分)中国营养学会于2022年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膳食模式。关于合理膳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少年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B.减少盐的摄入量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C.早餐要吃饱吃好,保证摄入适量的水果蔬菜

D.初中生能量消耗大,要多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答案】D

【考点】注意合理营养

【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在安排膳食时要尽量采用多样化的食物,每日三餐要定时定量,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

【解答】解:A、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A正确。B、经常吃高盐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减少盐的摄入量可预防心血管疾病。B正确。C、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早餐要吃饱吃好,并要保证摄入适量的水果蔬菜。C正确。D、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因此不能只吃自己喜爱的食物,平时饮食要多样化,不能挑食、偏食和暴饮暴食。D错误。故选:D

【难度】1

7.(1分)小明同学用天竺葵做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用黑色三角纸片对天竺葵叶片进行遮光处理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实验需要暗处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

B.将叶片放在清水中进行脱色处理

C.叶片脱色后再滴加碘酒,会出现蓝色三角形

D.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

【答案】A

【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解: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此实验需要暗处理,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正确;B、在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时,将叶片放在小烧杯的酒精溶液中,然后放在大烧杯中进行隔水加热,B错误;C、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制造淀粉,因此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而叶片的未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因此,三角形部分属于遮光部分,不变蓝,C错误;D、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故不能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D错误故选:A

【难度】1

8.(1分)近年来,我市中小学定期开展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当广播警报响起时,老师下达疏散口令,全体师生做做到操场等开阔的地方模拟紧急避险。相关叙述错误的(  )

A.警报声在学生的鼓膜处形成听觉

B.听到口令,学生有序撤离,属于条件反射

C.快途奔跑到操场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来完成

D.中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以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紧急情况

【答案】A

【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听觉的形成过程;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分析】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解:A、警报声传入人耳后,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而不是在鼓膜,A错误。B、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听到口令,学生有序撤离,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C正确。D、急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紧急情况,中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D正确。故选:A

【难度】1

9.(1分)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学习时间紧,可以边走路边看书

B.坚持做眼保健操可以保护视力

C.晶状体凸度过小会引起近视

D.近视可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B

【考点】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眼的保健

【分析】1)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

【解答】解:A、不可以边走路边看书,否则容易造成近视,A错误。B、长期坚持做眼保健操,使眼睛得到休息,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B正确。C、如果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C错误。D、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D错误。故选:B

【难度】1

10.(1分)“渔舟逐水爱山青,两岸桃花夹古津”。春天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桃园是赏花的好去处。如图为桃花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B.吸引人们前来观赏的主要是桃花的结构

C.桃可进行双受精,是裸子植物

D是胚珠,可发育成种子

【答案】C

【考点】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分析】1、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观图可知:雄蕊、花瓣、雌蕊、胚珠。

【解答】解:A、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的,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构成,A正确;B是花瓣,桃花的花瓣有5枚,颜色有白色、粉白色、淡粉色和红色等多种颜色,花朵美观秀丽,香气清新淡雅,观赏价值较高颜色有白色、粉白色、淡粉色和红色等多种颜色,花朵美观秀丽,香气清新淡雅,观赏价值较高,B正确;C、桃可进行双受精,但果实有种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C错误;D、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D正确。故选:C

【难度】1

11.(1分)呼吸道和肺是新冠病毒攻击人体的首要目标,从咽部和扁桃体采集的分泌物即“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后,能及时发现新冠阳性感染者。关于新冠感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咽拭子”检测是预防新冠感染的重要措施

B.加强体育锻炼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C.注射新冠疫苗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D.“咽拭子”棉签使用完毕后可作为一般垃圾处理

【答案】A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分析】1)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解:A、进行核酸检测后,能及时发现新冠阳性感染者。核酸检测常用“咽拭子”采集方式。所以,“咽拭子”检测是预防新冠感染的重要措施,A正确。B、加强体育锻炼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B错误。C、注射新冠疫苗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C错误。D、“咽拭子”棉签使用后,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完毕后不可作为一般垃圾处理,D错误。故选:A

【难度】1

12.(1分)枇杷是南通地区的特色水果之一,因果肉柔软多汁、酸甜可口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研究温度对枇杷种子萌发的影响,科研人员测定了10℃35℃范围内枇杷种子的萌发率,结果如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枇杷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0℃

B.枇杷种子在35℃时不萌发

C.水分对枇杷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D.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种子的萌发率

【答案】B

【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A、根据坐标曲线图可知,枇杷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A错误。B35℃时,枇杷种子萌发率为0,枇杷种子不萌发,B正确。C、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水分对枇杷种子的萌发有影响,C错误。D、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温度,D错误。故选:B

【难度】1

13.(1分)小红切水果时不小心划破手指而流血,妈妈提醒她最近伤口不能接触水,否则容易引起感染。可见完好的皮肤对人体有保护作用,这属于(  )

A.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B.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C.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D.特异性免疫

【答案】A

【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是: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

皮肤和黏膜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非特异

性免疫

第二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 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

   免疫

【解答】解: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因此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故选:A

【难度】1

14.(1分)太空育种能筛选出优良的种质资源,神舟13号带回的12000颗太空种子,因太空各种诱变因素而发生多种性状改变。这种性状多样的实质是(  )

A.物种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

C.遗传(基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C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能筛选出优良的种质资源,这种性状多样的实质是遗传(基因)多样性,C符合题意。故选:C

【难度】1

15.(1分)光学品做做吧中学生在生物学实验室唱经常使用的仪器。园园同学制作了植物根尖临时装片、放在图甲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乙、图丙物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显微使的最大放大倍数是50

B.该装片可以直接放在高倍物使下观察

C.视野从图乙调至图丙需要转动转换器

D.将图丙方框中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需将装片向下移动

【答案】D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首先是物像比实物要大;其次是物像与实物相反,上下倒置,左右反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图中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A错误。B、该装片应先放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物像,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B错误。C、视野从图乙调至图丙需要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C错误。D、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若想视野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将装片向下方移动,物像才向上方移动到视野中央。所以,将图丙方框中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需将装片向下移动,D正确。故选:D

【难度】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15分)

16.(4分)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某些地区由于长期化肥使用不当等原因,盐碱地面积在快速增加,玉米生长面临着土壤盐渍化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的粮食供应。为了能让盐碱地玉米丰产增收,科研人员选用具有一定耐盐性的“京科665”玉米作实验材料,用特殊培养液模拟盐渍化土壤环境,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是该玉米叶的横切图,请据图回答。

1)“京科665”玉米能在特殊培养液中吸收水分,其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    (填“>”或“<”)特殊培养液浓度。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气体形式通过叶片的   (填结构名称)散失到大气中,这个过程叫    作用。

2)图甲中是玉米的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产生的有机物,在玉米开花结果期间,通过中的    组织输送到果实,主要贮存在种子    (填“子叶”或“胚乳”)里。

3)叶的光合速率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科研人员发现,氯化钙能影响盐碱地玉米的光合速率,实验时分别向六组特殊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分析图中数据,该实验中对照组条化钙的浓度为    mmol•L﹣1。请将实验结论补充完整:在一定氯化钙浓度范围内,   

【答案】1)>;气孔;蒸腾(2)输导;胚乳(30;低浓度促进光合速率,高浓度抑制光合速率,

【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

【分析】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2)图中:气孔、叶肉细胞、叶脉。

【解答】解:(1)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因此“京科665”玉米能在特殊培养液中吸收水分,其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大于特殊培养液浓度。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状态从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一过程既可以降低叶片温度,又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2)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导管(运输水和无几样),所以玉米的叶肉细胞产生的有机物,在玉米开花结果期间,通过叶脉中输导组织输送到果实。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它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于胚乳中。(3)分析图中数据,该实验中对照组条化钙的浓度为0mmol•L﹣1,实验结论为:在一定氯化钙浓度范围内,低浓度促进光合速率,高浓度抑制光合速率。故答案为:(1)>;气孔;蒸腾(2)输导;胚乳(30;低浓度促进光合速率,高浓度抑制光合速率

【难度】3

17.(5分)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通过循环系统把有关器官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表示生理过程,⑥⑦表示和心脏相连的血管。请据图回答。

1)过程表示营养物质的    

2)血液流经肺泡时,经过气体交换,血液变成颜色鲜红的    血,由[]   (填血管名称)流入心脏。

3)某同学因病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填图中标号)。心脏中的以及之间瓣膜的作用是    

4)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和    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答案】1)吸收;(2)动脉;肺静脉;(3;防止血液倒流;(4)滤过;肾小管。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尿液的形成;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2.图中的表示右心房,表示左心房,表示右心室,表示左心室,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表示上、下腔静脉,表示肺静脉。

【解答】解:(1)过程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颜色鲜红的动脉血,由肺静脉流入心脏。(3)该同学因病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后,首先通过体循环依次经过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药物最先到心脏的右心房,即图中的。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所以,心脏中的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以及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4)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故答案为:(1)吸收;(2)动脉;肺静脉;(3;防止血液倒流;(4)滤过;肾小管。

【难度】3

18.(2分)人类单眼皮与双眼皮的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中,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佳佳同学调查了其家族部分成员单眼皮与双眼皮的遗传情况,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爷爷和奶奶均为双眼皮,爸爸为单眼皮,这种性状出现差异的现象称为    

2)单眼皮与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是    

3)双眼皮外公的基因组成是    ,其双眼皮基因通过    细胞传递给佳佳妈妈。若佳佳为女性,其体细胞中所含有的X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第一代的    

4)现有佳佳的3个卵细胞、妈妈的3个神经细胞,这6个细胞中共有    a基因。

【答案】1)变异;(2)双眼皮;(3AAAa;生殖;双眼皮爷爷;(46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生物的遗传现象;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解答】解:(1)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爷爷和奶奶均为双眼皮,爸爸为单眼皮,这种性状出现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2)单眼皮与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爷爷、奶奶都是双眼皮,爸爸是单眼皮,推出,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3)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双眼皮的基因型是AAAa,单眼皮的基因型aa,双眼皮外公和单眼皮外婆生出双眼皮的妈妈,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外公的基因型为AAAa。其双眼皮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佳佳妈妈。性别遗传图为: 若佳佳为女性,其体细胞中所含有的X染色体来自于爸爸和妈妈,妈妈的X染色体来自于外公、外婆;爸爸的X染色体来自于奶奶,因此,若佳佳为女性,其体细胞中所含有的X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第一代的双眼皮爷爷。(4)现有佳佳的基因型为aa,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妈妈的基因型为Aa,神经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现有佳佳的3个卵细胞(含有3a基因)、妈妈的3个神经细胞(含有3a基因),这6个细胞中共有6a基因。故答案为:(1)变异;(2)双眼皮;(3AAAa;生殖;爷爷;(46

【难度】3

19.(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微塑料(直径<5mm)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由于地膜覆盖具有控制杂草、保温保水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不及时回收也会导致塑料残留。这些残留塑料会因耕作和紫外线辐射逐步破碎降解,形成微塑料。当微塑料不断分解形成纳米颗粒(直径<0.1um)后,可由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吞食后又被鸡等动物捕食,沿着食物链(网)传选,最终到达人体内。列举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如图所示。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材料中的昆虫属于    ,图中食物网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2)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写出其中具有三个环节的食物链:   。菜青虫和蚱蜢的关系是    。根据动物的食性,鸡属于    (填“肉食”“植食”或“杂食”)性动物。

3)假设微塑料沿着该食物网传递,则一段时间后,体内微塑料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4)分析上述材料,下列有益于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有    (多选)。

A.向农民宣传微塑料的危害

B.建议农民及时回收农田地膜

C.研究开发环保型地膜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答案】1)消费者;分解者;(24;青菜→鸡→人;竞争;杂食;(3)人;(4ABCD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食物链的书写原则: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1)昆虫是动物,所以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材料中的昆虫属于消费者。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所以图中食物网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2)图中的食物链有4条:青菜→人、青菜→菜青虫→鸡→人、青菜→鸡→人、青菜→蚱蜢→鸡→人。其中具有三个环节的食物链是:青菜→鸡→人。菜青虫和蚱蜢都吃青菜,因此它们的关系是竞争。鸡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所以鸡属于杂食性动物。(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逐步增加,人的营养级最高,所以体内微塑料积累最多的生物是人。(4A、向农民宣传微塑料的危害,可以引导群众自觉防治,有益于减少微塑料污染,A正确。BC、由材料可知,农田地膜不及时回收会导致塑料残留,这些残留塑料会因耕作和紫外线辐射逐步破碎降解,形成微塑料。所以,建议农民及时回收农田地膜以及研究开发环保型地膜,都有益于减少微塑料污染,BC正确。D、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可以使微塑料降解为水、二氧化碳和有机物,从而降低微塑料的环境污染。所以,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有益于减少微塑料污染,D正确。综上,有益于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有ABCD。故答案为:(1)消费者;分解者;(24;青菜→鸡→人;竞争;杂食;(3)人;(4ABCD

【难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