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学业考试生物试卷
一、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请填“√”,错误的请填“×”。
1.(1分)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做到除了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变量均相同。 (判断对错)
【答案】√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做到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以外,其他变量均相同而且适宜。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难度】1
2.(1分)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 (判断对错)
【答案】√
【考点】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
【分析】激素是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解答】解:人体有许多腺体,有的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有的腺体如甲状腺、垂体、性腺等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可见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难度】1
3.(1分)光合作用过程中包含着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两种变化 .
【答案】√
【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实质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据此答题.
【解答】解: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变是: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能量转变: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故答案为:√
【难度】1
4.(1分)注射新冠病毒的疫苗也能有效预防流行感冒。 (判断对错)
【答案】×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析】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抗体,凡是能引起机体产生这种特殊蛋白质的物质叫抗原。
【解答】解:抗体具有特异性,只对刺激它产生的那种病原体起作用。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只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对流行感冒病毒不起作用。故答案为:×
【难度】1
5.(1分)尽可能多地引进外来生物可以丰富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判断对错)
【答案】×
【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分析】引进外来物种不慎造成“生物入侵”,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解答】解: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因为外来物种成功入侵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给农业和水产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使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答案为:×。
【难度】1
6.(1分)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判断对错)
【答案】×
【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据此答题.
【解答】解: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必须需要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所以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而在夜晚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呼吸作用.故答案为:×
【难度】1
7.(1分)水体中藻类植物越多对环境保护越好。 (判断对错)
【答案】×
【考点】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虽然藻类植物给人类提供了许多益处,但也并不是愈多越好。
【解答】解: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空气中70%的氧气由藻类植物来提供,但它大量繁殖,会形成给人类带来危害,如形成赤潮,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水中,促使水域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难度】1
8.(1分)糖尿病患者一般采取口服胰岛素进行治疗。 (判断对错)
【答案】×
【考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分析】胰岛分泌胰岛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解答】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口服蛋白质会被消化,失去它的作用。故答案为:×
【难度】1
9.(1分)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判断对错)
【答案】√
【考点】计划免疫及其意义
【分析】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
【解答】解: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全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故答案为:√
【难度】1
10.(1分)服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 (判断对错)
【答案】√
【考点】安全用药的常识
【分析】服用药品前要仔细阅读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解答】解:服用药品前要仔细阅读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故答案为√
【难度】1
二、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对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选项进行填涂。
11.(1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流水潺潺
B.春雨绵绵
C.阳光灿烂
D.绿草如茵
【答案】D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述的是春天植物生长旺盛的现象,具有生物的特征,流水潺潺、春雨绵绵、阳光灿烂不具有生物的现象;绿草如茵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
【难度】1
12.(1分)下列生产生活中的措施,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①水果、蔬菜在冰箱中低温贮藏
②在贮藏粮食的密封舱内充加二氧化碳
③农田及时松土
④小麦种子晒干入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分析】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解答】解:①温度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低温贮藏水果、蔬菜可以抑制水果、蔬菜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②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浓度高都会抑制呼吸作用,藏粮食的仓库中充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抑制了粮食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了粮食的储藏时间;③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给植物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④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因此,选项①②④的目的都是为了抑制呼吸作用,③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呼吸作用。故选:A。
【难度】1
13.(1分)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盛豆苗稀”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雨露滋润禾苗壮”
【答案】B
【考点】生态因素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解:A、“春来江水绿如蓝”,意思是春天江水温暖,有机物丰富,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呈现绿色,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B符合题意;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植物的向光性导致的,体现的是非生物因素光照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B。
【难度】1
14.(1分)“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土壤
【答案】C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解答】解:“落花”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因此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分解者。故选:C。
【难度】1
15.(1分)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和场所分别是( )
A.光、叶绿体
B.无光、叶绿体
C.光、线粒体
D.无光、线粒体
【答案】A
【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实质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据此答题。
【解答】解: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故选:A。
【难度】1
16.(1分)我们常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主要因为(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
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生活环境
③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考点】光合作用的意义;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
【解答】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1、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2、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由这光合作用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
【难度】1
17.(1分)几个好朋友在朋友圈中分别晒出了自己的一份早餐,其中营养搭配比较合理的是( )
A.甲:红烧肉+炸鸡+馒头
B.乙:牛奶+面包+火腿
C.丙:鸡腿面(鸡腿+面)
D.丁:肉末豆腐+蔬菜汤+白米饭
【答案】D
【考点】注意合理营养
【分析】为了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人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米、面等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
【解答】解:A、红烧肉主要是脂肪、炸鸡主要是脂肪和蛋白质,馒头主要是淀粉,缺少维生素,A不符合题意;B、牛奶主要是蛋白质、面包主要是淀粉、火腿主要是蛋白质,缺少维生素,B不符合题意;B、鸡腿主要是蛋白质、面属于是淀粉,缺少维生素,C不符合题意;D、肉末豆腐主要是脂肪和蛋白质、蔬菜汤主要是维生素、白米饭主要是淀粉,营养全面,D符合题意。故选:D。
【难度】1
18.(1分)下列能够表示一条完整食物链的是( )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虫子吃草,蛙吃虫子
D.牛吃秸秆,鸭吃稻谷
【答案】C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解答】解:A、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没有生产者,不能构成食物链。A错误;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缺乏生产者,不能构成食物链。B错误;C、虫子吃草,蛙吃虫子,反映了生产者草、消费者虫子和蛙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C正确;D、牛吃秸秆,鸭吃稻谷,牛和鸭之间没有捕食关系,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D错误。故选:C。
【难度】1
19.(1分)重庆由于遇罕见蝗灾,急需用5000条蛇、2万只麻雀和20万只青蛙灭蝗,你认为( )
A.这些动物会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B.可施用大量农药消灭蝗虫
C.多此一举,劳民伤财
D.既能解决蝗灾,又能保护环境
【答案】D
【考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和生物防治.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解答】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因此,调整食物链、恢复完整的食物链、恢复生态平衡。故选:D。
【难度】1
20.(1分)蓬溪的红海周围生活着许多植物,还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和蛇类等动物活动,从探究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成了物质循环
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D.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答案】C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随着吃与被吃物质和能量随之一起流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昆虫→青蛙→蛇,昆虫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昆虫的体内;青蛙吃昆虫,昆虫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青蛙的体内;蛇吃青蛙,青蛙体内的物质能量就到了蛇的体内。因此,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故选:C。
【难度】1
21.(1分)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在家里放上几盆植物,除了看上去赏心悦目之外,还能净化室内空气.但丽丽建议妈妈睡前把卧室的花卉出来.理由是植物放在卧室里过夜,卧室里的空气中将会( )
A.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B.氧气含量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D.有毒气体增多
【答案】A
【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植物在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但是到了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释放出二氧化碳.
(2)人同样也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释放出二氧化碳.
【解答】解: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花争氧,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故选:A。
【难度】1
22.(1分)在细胞中起类似“大脑”控制作用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线粒体
【答案】C
【考点】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分析】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核对细胞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类似于“大脑”作用。
【解答】解:A、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不符合题意。B、细胞质不断地流动,它的流动,加快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不符合题意。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符合题意。D、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不符合题意。故选:C。
【难度】1
23.(1分)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
C.细胞分化的结果直接形成各种器官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
【答案】B
【考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分析】(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如图:
.
【解答】解:A、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加,而细胞分化时细胞数目不变,错误;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正确;C、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不能直接形成各种器官,错误;D、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而细胞分化时细胞体积不变,错误;故选:B。
【难度】1
24.(1分)下列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考点】染色体、DNA、基因及其关系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遗传信息载体的结构层次由简到繁的顺序: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生物体。
【解答】解:细胞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因此从大到小应该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故选:A。
【难度】1
25.(1分)下列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结构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组织→细胞→器官→植物体
D.器官→植物体→组织→细胞
【答案】B
【考点】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解: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故选:B。
【难度】1
26.(1分)下列与鲫鱼的水中生活无关的是( )
A.身体呈现梭形
B.身体上长有鳍
C.用鳃呼吸
D.身体部分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
【答案】D
【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梭型中间大两头小,呈梭形,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黏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
【解答】解:A、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分泌黏液,减少运动时的阻力,故与水中生活相适应。B、身体上长有鳍,胸鳍、背鳍、腹鳍能维持身体平衡,尾鳍决定鱼体运动方向,因此能很好的完成鱼类在水中游泳时的协调工作,故与水中生活相适应。C、用鳃呼吸,溶有氧的水进入鳃丝的血管,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到水中,因此能完成鱼类在水中的呼吸,故与水中的生活相适应。D、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与水中生活关系不大。故选:D。
【难度】1
27.(1分)被子植物花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
A.雌蕊和雄蕊
B.花蕊和花冠
C.花萼和花瓣
D.花托和花柄
【答案】A
【考点】花的结构
【分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因为其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解答】解:绿色植物的一朵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及发育情况 ,可见花的雄蕊和雌蕊与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故选:A。
【难度】1
28.(1分)将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它不会窒息而死的原因是( )
A.可以通过口进行呼吸,吸收水中的氧气
B.可以长时间不呼吸,吸收水中的氧
C.可以通过胸腹部的气门,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体内
D.可以通过头、胸部的体表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
【答案】C
【考点】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发育特点。据此答题。
【解答】解:蝗虫是一种典型的节肢动物,躯体分头部、胸部和腹部,蝗虫用气管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气门分布在从中胸到腹部第八节之间共10对,所以把蝗虫的头部置于水中几小时,它不会窒息而死。故选:C。
【难度】1
29.(1分)地球上最高等、数量最多的一类植物是(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答案】A
【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解答】解: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是植物界最高等、数量最多的一类植物。故选:A。
【难度】1
30.(1分)据报道,科学家正在打造可适应火星环境的“地狱细菌”,“地狱细菌”一定不具有的结构是( )
A.成形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壁
D.鞭毛
【答案】A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的部位,有的细菌还有鞭毛和荚膜。
【解答】解:A、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成形的细胞核是“地狱细菌”一定不具有的结构,A正确;BC、细胞膜、细胞壁,都是细菌具有的结构,因此,都是“地狱细菌”一定具有的结构,不是一定不具有的,BC不正确;D、鞭毛是细菌可能具有的结构,因此,鞭毛是“地狱细菌”可能具有的结构,不是一定不具有的,D不正确。故选:A。
【难度】1
31.(1分)下列动物中,与大熊猫具有较多共同特征的动物是( )
A.扬子鳄
B.娃娃鱼
C.中华鲟
D.藏羚羊
【答案】D
【考点】对动物进行分类;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据此解答。
【解答】解:大熊猫是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A、扬子鳄是爬行动物,具有卵生的特征。B、娃娃鱼是两栖动物,具有卵生的特征,水陆两栖。C、中华鲟是鱼类,卵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D、藏羚羊是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与题干中大熊猫共同特征最多。故选:D。
【难度】1
32.(1分)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视野内数量最多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答案】A
【考点】观察血涂片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数目最多,没有细胞核;白细胞的体积最大,数目最少,具有细胞核;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因为血小板个体小,普通显微镜下很难观察的到,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数目较多,但比红细胞要少.
【解答】解:A、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数目最多。A正确;B、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有细胞核,数目最少,B错误;C、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数目较多,但比红细胞要少。C错误。D、成人淋巴细胞约占白细胞的1/4,为人体主要的免疫活性细胞。D错误。故选:A。
【难度】1
33.(1分)如表是光明中学初二1班小芳同学体检后,验血单上显示的某些指标。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她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样品 |
检测项目 |
检测结果 |
正常参考值范围 |
血检 |
白细胞 |
12.0 |
4.0~10.0(×109/L) |
红细胞 |
4.8 |
3.5~5.5(×1012/L) |
|
血红蛋白 |
130 |
110~160(g/L) |
A.坏血病
B.贫血
C.急性炎症
D.冠心病
【答案】C
【考点】血常规化验单;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解答】解:白细胞的作用是吞噬病菌和衰老的细胞,当身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多。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小芳的白细胞高于正常值,可能患有急性炎症,C正确。故选:C。
【难度】1
34.(1分)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人体某血管的血流方向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判断A、B处各是什么血管( )
A.A是动脉,B是静脉
B.A、B都是动脉
C.A是静脉,B是动脉
D.A、B都是静脉
【答案】A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分析】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解答】解:图中A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B是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故选A。
【难度】1
35.(1分)人在酒驾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其原因是酒精麻痹了人的(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答案】B
【考点】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
【分析】(1)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3)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4)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解答】解: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人在酒驾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其原因是酒精麻痹了人的小脑。故选:B。
【难度】1
36.(1分)如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引起图中d~e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雌性激素
D.雄性激素
【答案】A
【考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胰岛素的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如图,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c~d),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d~e),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
【难度】1
37.(1分)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的动力来自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C
【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分析】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不是对水的浪费,分析解答。
【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
【难度】1
38.(1分)如图是生物圈气体循环图,图中对维持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的生理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④⑤
D.①③
【答案】A
【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分析】图示指的是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由图可知:①表示分解(呼吸)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③表示光合作用,④表示生产者,⑤表示消费者。
【解答】解: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故选:A。
【难度】1
39.(1分)绿色植物的生殖过程是( )
A.开花→受精→传粉→结果
B.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C.传粉→受精→开花→结果
D.开花→受精→结果→传粉
【答案】B
【考点】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分析】绿色植物的生殖过程是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解答】解:花发育成熟后花的各部分依次展开的过程叫开花;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花粉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因此,绿色植物的生殖过程是“开花→传粉→受精→结果”。故选:B。
【难度】1
40.(1分)要在短期内繁育大量的名贵兰花,理想的方法是(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织培养
【答案】D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
【分析】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据此解答.
【解答】解:A、扦插是用植物的茎进行处理插在土壤中,繁殖新个体的方式,但是繁殖慢,兰花名贵,茎短小,不适合扦插,A错误;B、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兰花名贵,茎短小,不适合嫁接,B错误;C、压条是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C错误;D、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优良性状的稳定,培育周期短,利用组织培养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繁殖,比较理想的办法就是组织培养,D正确。故选:D。
【难度】1
41.(1分)下列各项中属于光合作用原料的是( )
A.葡萄糖
B.氧气
C.淀粉
D.二氧化碳
【答案】D
【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实质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解答】解: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化学能)+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淀粉)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因此,属于光合作用必需原料的是二氧化碳。故选:D。
【难度】1
42.(1分)下列有关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B.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RNA组成
D.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来自母方
【答案】C
【考点】染色体、DNA、基因及其关系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据此解答.
【解答】解: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故A正确;B、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即减少一半,因此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故B正确;C、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D、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由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到父母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因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包含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并且又恢复到父母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故D正确。故选:C。
【难度】1
43.(1分)下列变异,属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是( )
A.单眼皮经过美容后变成了双眼皮
B.航天育种培育出的太空椒果实大
C.因意外外伤失去一根手指
D.小麦由于水肥充足而穗大粒多
【答案】B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CD、单眼皮经过美容后变成了双眼皮、因意外外伤失去一根手指、小麦由于水肥充足而穗大粒多,都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遗传的变异,ACD不正确;B、航天育种培育出的太空椒果实大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故选:B。
【难度】1
44.(1分)如图演化树显示了目前科学家对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之间亲缘关系的认识,你认为和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
A.小熊猫
B.熊
C.浣熊
D.大熊猫
【答案】B
【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熊类的进化关系的识图分析题,分析解答。
【解答】解:分析题中的进化树可知,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有共同的祖先,其祖先由于某种原因朝两个方向进化,一支进化成了浣熊和小熊猫,一支进化成了大熊猫和熊。可见浣熊和小熊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大熊猫和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故选:B。
【难度】1
45.(1分)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是( )
A.自然选择学说
B.遗传变异论
C.大量繁殖学说
D.生存进化理论
【答案】A
【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大量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故选:A。
【难度】1
46.(1分)下列做法中,不属于防止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是( )
A.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
B.尽量避免接触物理致癌物质、化学致癌物质和生物致癌物质
C.注意增强体质
D.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答案】A
【考点】癌症的危害
【分析】本题考查癌症的发病原因,合理的饮食可以预防和降低癌症的发生。
【解答】解:癌症是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维持适宜体重。避免过多的日光暴晒,适量运动,避免体重过低或过高。提倡科学的膳食、不吸烟、少饮酒、保持心情愉快、坚持体育锻炼是最有效、尽量避免接触物理致癌物质、化学致癌物质和生物致癌物质是最经济的预防癌症发生的方法。因此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容易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A符合题意。故选:A。
【难度】1
47.(1分)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甲型肝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
A.肺结核、糖尿病
B.肺结核、甲型肝炎
C.色盲、甲型肝炎
D.糖尿病、色盲
【答案】B
【考点】传染病的特点与分类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特点。可以从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按照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肺结核、甲型肝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属于传染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激素缺乏症,没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色盲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病,具有遗传性,没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故选B。
【难度】1
48.(1分)我国统一的急救电话号码是( )
A.110
B.114
C.119
D.120
【答案】D
【考点】急救的方法
【分析】回答此题要明确各电话的用途,可查阅资料.
【解答】解:110:匪警,112:电话障碍申告,114:电话查号台,117:报时台,119:火警,120:急救中心,121:天气预报,122:道路交通事故报警,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170:通信话费查询,189:通信业务咨询电话,180:通信服务质量投诉电话。因此,当遇到意外时,我们应该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采取科学的自救措施。故选:D。
【难度】1
49.(1分)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人工繁育濒危物种
D.采取迁地保护措施
【答案】A
【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解答】解: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使本地物种受到威胁,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A叙述错误;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B叙述正确;C、人工繁育濒危物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C叙述正确;D、对于濒危物种进行迁地保护措施,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D叙述正确。故选:A。
【难度】1
50.(1分)下列标志中,表示可回收垃圾(物品)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考点】生物学基本常识
【分析】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有害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厨余垃圾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其它垃圾 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解答即可。
【解答】解:A、 表示可回收垃圾(物品)。B、 表示禁止左转。C、 表示厨余垃圾。D、 表示明火标志。故选:A。
【难度】1
三、识图作答题:(本题共25分,每空1分)
51.(5分)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用具,如图为光学显微镜,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大幅度升降[2] ,应转动[11] ,在看到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应转动[ ]细准焦螺旋。
(2)观察时,如果视野较暗,除了利用光圈调节光线的强弱外还可以通过[9] 来调节。
(3)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是 。
【答案】(1)镜筒;粗准焦螺旋;12。(2)反光镜。(3)d。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图示中显微镜的结构: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14镜柱。
【解答】解:(1)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1镜筒,其中11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12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2)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观察时,如果视野较暗,除了利用光圈调节光线的强弱外还可以通过9反光镜来调节。(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是“d”。故答案为:(1)镜筒;粗准焦螺旋;12。(2)反光镜。(3)d。
【难度】3
52.(5分)如图的两幅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森林生态系统中,图中所示的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分解者是 。
(2)在分解者的作用下,树桩、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最终被分解成简单的 。
(3)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外,还有 成分,包括 等。
【答案】(1)树和草;啄木鸟和害虫;蘑菇。(2)无机物。(3)非生物;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答出任意2点给分)。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解答】解:(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图中大树和草是生产者,蘑菇是分解者,消费者是啄木鸟和害虫。(2)蘑菇等腐生性微生物将树桩、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促进了物质循环。(3)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故答案为:(1)树和草;啄木鸟和害虫;蘑菇。(2)无机物。(3)非生物;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答出任意2点给分)。
【难度】3
53.(5分)请观察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细胞核中的一条染色体,它主要由[B] 和[C] 组成。
(2)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实,染色体上和遗传有关的物质是 ,它上面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 ,是控制生物 的基本单位。
【答案】(1)蛋白质;DNA(2)DNA;基因;性状
【考点】染色体、DNA、基因及其关系
【分析】图中A是染色体,B是蛋白质,C是DNA。
【解答】解:(1)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2)染色体上和遗传有关的物质是,它上面具有遗传效应DNA的片段叫做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故答案为:(1)蛋白质;DNA(2)DNA;基因;性状
【难度】3
54.(5分)如图分别是桃花和桃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所谓受精作用,就是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的过程。精子和卵细胞分别藏在桃花的 和 里。
(2)在桃花的结构中,受精后[⑤] 将发育成种子。
(3)我们吃桃子时,吃的是桃果实中的 部分,它是由 发育而来。
【答案】(1)花粉管;胚珠;(2)胚珠;(3)(中)果皮;子房壁。
【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
【分析】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图中①花药,②花丝,③柱头,④花柱,⑤胚珠,⑥子房,看图结合题意答题。
【解答】解:(1)传粉时,①花药中的花粉会被传送到雌蕊的③柱头上,花粉会长出花粉管,花粉穿过④花柱,将精子送到⑤胚珠中,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可见精子位于花粉管中,卵细胞位于胚珠中。(2)由图可知,桃花的结构中,⑤胚珠在⑥子房中,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3)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我们吃的桃属于果实,吃桃时主要吃桃的果实中的中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故答案为:(1)花粉管;胚珠;(2)胚珠;(3)(中)果皮;子房壁。
【难度】3
55.(5分)如图为神经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神经细胞又称 ,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 两部分。
(2)从图中可以看到,一条长且分支少的叫[5] 。
(3)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叫做[6] 。
(4)神经细胞接受刺激后能 ,并传导兴奋。
【答案】(1)神经元;突起。(2)轴突。(3)神经末梢。(4)产生兴奋。
【考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神经元包括1树突,2细胞核,3细胞体,4轴突,5是髓鞘,6神经末梢。据此解答。
【解答】解:(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2)(3)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4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1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5髓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细小的分支是6神经末梢。(4)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故答案为:(1)神经元;突起。(2)轴突。(3)神经末梢。(4)产生兴奋。
【难度】3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5分,每空1分)
56.(5分)如图的实验装置图中,B、D两个瓶中盛有澄清石灰水,C瓶中盛放正在萌发的种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提示: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B、D两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瓶,其原因是 。
(2)B、D两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瓶。
(3)若将萌发的种子换成新鲜的菠菜,应对C装置进行 处理,目的是 。
【答案】(1)D;萌发的种子在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使D瓶中澄清的石灰水浑浊(2)B(3)遮光;防止菠菜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导致实验失败
【考点】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分析】当空气通过A瓶内NaOH溶液后在经过石灰水,发现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A瓶内NaOH溶液完全吸收,这种没有二氧化碳的空气经过C瓶萌发的种子后,在进入D瓶石灰水溶液,结果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萌发的种子产生了二氧化碳。
【解答】解:(1)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萌发的种子在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使D瓶中澄清的石灰水浑浊。(2)由分析可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A瓶内NaOH溶液完全吸收,经过C瓶不浑浊,在进入D瓶石灰水溶液,结果石灰水变浑浊,因此B瓶中起对照作用。(3)所有的活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若将萌发的种子换成大豆幼苗,幼苗中含有叶绿素,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瓶中的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应遮光或放在暗室中完成该实验,防止菠菜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导致实验失败。故答案为:(1)D;萌发的种子在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使D瓶中澄清的石灰水浑浊(2)B(3)遮光;防止菠菜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导致实验失败
【难度】3
57.(5分)根据观察蚯蚓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3] 的位置来区分。
(2)在观察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花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体表湿润,保证蚯蚓的 。
(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 ,它可以辅助蚯蚓的运动。
(4)若要探究蚯蚓是否喜欢湿润的土壤,应该设计 和 的土壤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答案】(1)环带(2)呼吸(3)刚毛(4)干燥;湿润
【考点】探究蚯蚓的运动;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
【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图中1前端、2体节,3环带。
【解答】解:(1)在蚯蚓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颜色较浅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依据3环带的位置来区分。(2)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在观察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花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体表湿润,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刚毛,它可以辅助蚯蚓的运动。(4)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若要探究蚯蚓是否喜欢湿润的土壤,应该设计干燥和湿润的土壤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故答案为:(1)环带(2)呼吸(3)刚毛(4)干燥;湿润
【难度】3
58.(5分)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在A、B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在两根相同的玻璃棒上各捆上3颗同种的种子,并分别编号。将A烧杯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B烧杯放入3℃的冰箱中,两天后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
(2)在6颗种子中,你认为 号种子能够萌发。如果该种子也没有萌发,则可能的原因是 。
(3)该实验方案中实际上包含三组对照实验其中②与⑤对照主要探究的是 。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请说明理由。 。
【答案】(1)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温度(2)②;种子已经死亡或者正在休眠(3)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4)实验的种子数量太少
【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分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究。题目中涉及到的温度外含有光照、水分和空气。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我们知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①充足的空气②适宜的温度③适量的水分。自身因素为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据此解答。
【解答】解:(1)由题可知②号种子满足条件应为对照组。其它种子为实验组。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1和2号要想形成对照“空气”为变量,②、③号形成对照变量是空气;⑤、②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故该同学提出的假设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温度。(2)在6颗种子中,你认为②号种子能够萌发。如果该种子也没有萌发,则可能的原因是种子已死亡或正在休眠(答出一个可得分)。(3)该实验方案中实际上包含3组对照实验,其中②与⑤对照主要探究的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其中第②组是对照组。(4)为避免偶然性,实验的种子应有足够的数量,该同学设计的这一实验存在着缺陷,主要是实验的种子数量太少。故答案为:(1)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温度(2)②;种子已经死亡或者正在休眠(3)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4)实验的种子数量太少
【难度】3
五、分析说明题:(本题共10分,每空1分)
59.(5分)阅读下列关于“桃胶”的科普介绍,请回答问题:
桃胶是桃树的树皮分泌出来的红褐色或黄褐色胶状物质。将这些分泌物从树皮上剥下来晾干就是原桃胶,可以入中药,也可以简单加工后食用。原桃胶的主要成分是大分子多糖,属于膳食纤维的一种,人体缺乏相应的消化酶,因此难以消化吸收。原桃胶去除杂质及一定的处理后变为小分子多糖,就是商业桃胶。
(1)根据短文信息,原桃胶中的主要成分大分子多糖 (填“能”或“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原因是 。
(2)商业桃胶中的小分子多糖,摄入人体后主要在 内(填器官名称)被吸收。
(3)商家宣传食用桃胶能为机体补充蛋白质,增强机体内部的组织合成,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有效补充机体的胶原蛋白,对皮肤弹性的下降有防治效果。你认为这 (填“是”或“不是”)是真的,理由是 。
【答案】(1)不能;人体缺乏相应的消化酶。(2)小肠。(3)不是;桃胶的主要成分中不含蛋白质,蛋白质被人体摄入后消化为氨基酸才能吸收。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分析】人体所需要的食物中有水、无机盐、维生素、蛋白质、淀粉、脂肪等。
【解答】解:(1)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是大分子物质,需要经过消化酶消化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原桃胶的主要成分是大分子多糖,属于膳食纤维的一种,人体缺乏相应的消化酶,因此难以消化吸收。原桃胶去除杂质及一定的处理后变为小分子多糖,才能被吸收。(2)小分子多糖,如葡萄糖摄入人体后主要在小肠被吸收。(3)桃胶的主要成分是大分子多糖,其中不含蛋白质,蛋白质被人体摄入后消化为氨基酸才能吸收。因此“商家宣传食用桃胶能为机体补充蛋白质,增强机体内部的组织合成,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有效补充机体的胶原蛋白,对皮肤弹性的下降有防治效果。”不是真的。故答案为:(1)不能;人体缺乏相应的消化酶。(2)小肠。(3)不是;桃胶的主要成分中不含蛋白质,蛋白质被人体摄入后消化为氨基酸才能吸收。
【难度】3
60.(5分)阅读科普短文,请回答问题:
银杏树经常作为城市的行道树。春天,银杏树萌发出嫩绿的新叶,给人们带来欣喜。秋天,金黄的银杏叶把整条街道装扮得分外美丽。是什么原因导致树叶的颜色由嫩绿变为金黄呢?这与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等的变化有关在银杏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春夏时节,光照强、温度高,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较高,其呈现出的绿色遮盖住了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故叶片看起来是绿色的。到了秋天,随着光照变弱和气温下降,叶绿素的合成受阻,同时,叶绿素又不稳定,低温下容易分解,所以,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的黄色就显现出来了。植物在叶落前把叶子中的叶绿素分解,可将部分营养物质回收并贮存在枝干、种子和根等处,以便来年再利用。
(1)根据短文内容,请说出影响叶绿素合成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
(2)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中国特产。银杏树的种子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白果外没有果皮包被,属于 植物。
(3)如图的两幅图分别是银杏落叶前夕叶片和枝干中淀粉含量的变化:
通过曲线图可知,银杏落叶前夕叶片中淀粉含量 ,枝干中淀粉含量 。
【答案】(1)光照;温度(2)裸子(3)逐渐减少;逐渐增多
【考点】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2)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解答即可。
【解答】解:(1)根据短文内容,影响叶绿素合成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和温度。(2)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中国特产。银杏树的种子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白果外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3)图中的两幅图分别是银杏落叶前夕叶片和枝干中淀粉含量的变化,通过曲线图可知,叶片中淀粉含量逐渐减少,枝干中淀粉含量逐渐增多,说明植物在叶落前把叶子中的叶绿素分解,可将部分营养物质回收并贮存在枝干等处,以便来年再利用。故答案为:(1)光照;温度(2)裸子(3)逐渐减少;逐渐增多
【难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