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生物试卷

【327285】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试卷

时间:2025-01-20 21:04:55 作者: 字数:51420字

绝密·启用前

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树绕村庄,水满坡塘。……小园几许,收尽春光……”。词中所描绘的村庄美如图画,让无数人向往。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
.选择使用无磷洗衣粉
C
.尽量使用纸质包装袋
D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2.每年66日是全国“爱眼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健康,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是某年的活动主题。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晨跑时边跑边看英语单词表
B
.课间休息时眺望远方
C
.寝室熄灯后躲在被子里看书
D
.躺在草坪上阅读课本

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下列各项中,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
.暴饮暴食,多荤少素
B
.不吃早餐,保持身材
C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D
.减少睡眠,刻苦学习

4.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将如图中视野甲转换为视野乙,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A
.调节粗准焦螺旋
B
.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C
.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D
.移动玻片标本

5.醪糟又称米酒,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极低,深受人们的喜爱。下列哪一种微生物可用来酿制醪糟( )
A
.乳酸菌
B
.醋酸菌
C
.霉菌
D
.酵母菌

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促进植物开花
B
.帮助植物传粉
C
.传播植物种子
D
.促进物质循环

7.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都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液体为制作临时装片做好准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滴加的清水
B
.都是滴加的生理盐水
C
.两个实验滴加的液体不同
D
.都是滴加的稀碘液

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唐诗描写了鸟的什么繁殖行为?( )
A
.求偶
B
.交配
C
.筑巢
D
.孵卵

9.破茧成蝶”描述的是蝴蝶经过蛹进入成虫期,这属于( )
A
.求偶现象
B
.蜕皮现象
C
.变异现象
D
.变态发育

10.如图为小明学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后整理的部分笔记,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在探究“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中,若第一次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后续做法正确的是( )
A
.修改实验结果
B
.少数服从多数
C
.重新进行实验
D
.更改实验假设

12.某同学进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时,需要设置一组蒸馏水的实验。这种做法是( )
A
.设置重复组
B
.求平均值
C
.设置对照组
D
.设置实验组

13.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
A
.发酵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克隆技术
D
.胚胎移植技术

14.在观察蚯蚓时,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 )
A
.有利于观察蚯蜊的运动
B
.有利于观察蚯蚓的环状体节
C
.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
D
.有利于观察清楚蚯蚓的刚毛

15.如图是“小柴胡颗粒”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有关此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药是非处方药
B
.该药是处方药,按医嘱服用
C
.为提前康复,可增加用药量
D
.服药前可以不阅读药品说明书

16.生物兴趣小组欲“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在教室不同高度“打开培养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的步骤,这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
A
.制作培养基
B
.消毒、灭菌
C
.接种
D
.培养

17.生物兴趣小组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去探究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多少,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20

水(毫升)

30

30

30

30

温度上升(℃)

22

14

3

11



A
.每组食物燃烧前的水温应该保持相同
B
.每组食物必须燃烧完全后测量水温
C
.同质量的以上食物,大米中能量最多
D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设置重复组

18.某同学进行“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后,向全班同学汇报了他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 )
A
.作出假设
B
.实施计划
C
.制订计划
D
.表达与交流

19.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温水中保温5~10分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唾液
B
.加碘液后,②号试管变蓝色
C
.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
D
.该实验说明37℃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20.央视春晚节目中的“朱鹮”以其飘逸灵动的舞蹈,静谧梦幻的场景诉说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科研人员为了更好地保护朱鹮,在其栖息地安装摄像机,记录朱鹮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比较法
D
.调查法

21.因含氮、磷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水生植物来净化水体。选择其中4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氮、磷的量,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

氮吸收量(克/平方米)

磷吸收量(克/平方米)

浮水植物a

2230

170

浮水植物b

351

032

沉水植物c

1461

322

沉水植物d

153

152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氮、磷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是( )
A
.植物ab
B
.植物bc
C
.植物ac
D
.植物bd

22.下图是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是染色体上的基因
B
.③是染色体上的DNA分子
C
.①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D
.一条①上只有一个基因

23.一位妇女怀孕,B超检查为性别不同的双胞胎。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
.男性胎儿细胞中有母亲的1X染色体
B
.男性胎儿细胞中有父亲的1X染色体
C
.女性胎儿细胞中有母亲的1X染色体
D
.女性胎儿细胞中有父亲的1X染色体

24.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探究实验时,生物兴趣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多次走相同迷宫,得到如下图2结果: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先天性行为
B
.小鼠第一次实验的“尝试与错误”时间最少
C
.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和消失
D
.小鼠重复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

25.下表为某成年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测定值

正常值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ng/dL

胰岛素

17

50~200

ng/dL


请据此分析,这个人最可能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血糖的含量低于正常值
C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D
.细胞利用血糖的能力增强

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小题的正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新冠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力极强的传染病。截止2021524日,全球新冠确诊超167亿例,死亡超347万例!实践证明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力措施。
26.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简单,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 )
A
.正确
B
.错误
27.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冠传染病的病原体。( )
A
.正确
B
.错误
28.新冠高风险地区的健康人居家隔离属于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
A
.正确
B
.错误
29.新冠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抗体。( )
A
.正确
B
.错误
30.新冠疫苗使机体获得的免疫力是特异性免疫,应积极接种疫苗。( )
A
.正确
B
.错误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31.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运动的浪潮中。下图表示运动时,人体参与该活动的部分器官和系统(字母表示),图中序号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①通过A进入到循环系统,A由消化道和________组成,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
2)图中物质②由B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________血,同时排出血液中物质③到体外,③要穿过________层细胞。
3)物质①和②进入循环系统后,主要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血液由________和血细胞构成,其中能运输②的血细胞是________
4)循环系统还能将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送输到[D]________系统,血液流经该系统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________(选填“降低”、“升高”),形成④排出体外。
5)健身运动不仅靠图中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神经系统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6ABCD中都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主要结构特点,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B.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
.骨骼上连接着丰富的神经末梢 D.肾小管外缠绕大量的毛细血管

32.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在脱贫攻坚收关之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了2020年度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59个,凉山有4个上榜(如图)。现代农业园区具有绿色生态、科技智慧,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特别是在改变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为凉山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产业支撑作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4个现代农业园区都是人工生态系统,能长期稳定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
2)桑、青花椒、苹果、高山蔬菜等属于________(选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它们在食物链中处于________环节。
3)金阳的青花椒、盐源的苹果都能开花结果,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着,青花椒和苹果都属于________(选填“裸子”、“被子”)植物。
4)昭觉县蔬菜在大棚种植中使用了地膜技术,该技术能保持蔬菜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避免幼苗被冻伤,从而提高其产量。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效率?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5)为了能提高盐源苹果的品质,研究人员用优良品种的枝作接穗接在砧木上,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植物体。这种繁殖方式是________(选填“嫁接”、“扦插”),该繁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6)昭觉的肉牛是通过西门塔尔牛与黄牛杂交,选出的乳、肉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牛。这种育种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牛的________(选填“繁殖方式”、“基因组合”)。
7)凉山州的“现代农业园区”成为了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绿色家园。为什么?________(说出一点理由即可)。
8)当发生虫害时,一般不会导致园区生态系统的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但如果发生森林火灾,则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毁灭性的破坏,请你帮助园区经营者设计一条科学、简洁的森林防火宣传标语:________(合理即可)

33.凉山州“宁南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是四川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个蚕桑产业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科研人员发现该农业园区中的家蚕体色有黑色与淡赤色,且黑色家蚕的产丝能力更强,为了给养殖场提供产丝能力强的黑色家蚕,进行了下列三组杂交实验。
实验一:淡赤色与淡赤色杂交,子代全为淡赤色
实验二:黑色与淡赤色杂交,子代中黑色与淡赤色的比例为11
实验三:黑色与黑色杂交,子代中黑色与淡赤色的比例为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蚕的体色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________片段,该基因通过________(选填“精子”、“卵细胞”)传递给后代。
2)根据杂交实验________(选填“一”、“二”、“三”),可以判断出黑色是显性性状。
3)若用字母A表示这对基因中的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杂交实验二中,亲代黑色家蚕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子代淡赤色家蚕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4)杂交实验三产生的子代性状比例约为31,其原因是:
亲代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a=________
受精时,携带不同基因的精子、卵细胞随机结合,且机会是________的。
5)黑色家蚕的产丝能力强,但也有差别。为了培育出产丝能力最强的黑色家蚕,实验思路是:利用黑色家蚕繁育,不断________,数代后就能选育出所需家蚕。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探究题

34.20182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凉山考察脱贫攻坚时开出良方“发展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种植养殖业”。昭觉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大棚种植的夏季草莓会比安宁河谷提前12个月上市。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大棚种植草莓时发现,当红色和蓝色两个品种种植在一起时,大量的蚜虫生活在红色草莓上,而在相邻的蓝色草莓上仅有少量。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颜色刺激有关吗?实验如下:
作出假设:……
实验步骤:
取两个相同的透光玻璃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
每个装置内放入相同数量、生长状态相同的红色、蓝色草莓。
将甲装置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乙装置放置在另一种环境中,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
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分布情况。
实验重复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乙装置放置的环境是________(选填“明亮”、“黑暗”),目的是让蚜虫________(选填“能”、“不能”)接受颜色的刺激。
3)若观察到甲、乙装置中大多数蚜虫都出现在红色草莓上,则假设________(选填“成立”、“不成立”)。
4)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结果证实了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颜色的刺激无关。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蓝色草莓中含有物质W,而红色草莓中没有。据此设计了模拟实验:
作出假设: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草莓中的物质W有关。
模拟实验:取丙、丁两个相同装置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将配制好的人工饲养液固定在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取食情况。实验重复3次,结果如下:

组别/项目

丙组

丁组

人工饲养液

适量的10%糖溶液

适量的10%糖溶液

加物质W

____?____

实验

结果

平均取食频率

6/小时

26/小时

平均取食时间

03分钟/

18分钟/


5)模拟实验设置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为形成对照,表格中“?”处应填入________
6)根据丙、丁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果是:丙组的平均取食频率比丁组________(选填“高”、“低”);丙组的平均取食时间比丁组________(选填“长”、“短”)。

参考答案

1.D

【解析】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A
.垃圾分类回收可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利于保护环境,A正确。
B
.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应选择使用无磷洗衣粉,B正确。
C
.纸质包装袋能够回收利用,利用保护环境,C正确。
D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资源,不利于保护森林,D错误。
故选D

2.B

【解析】
预防近视,科学用眼,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
三要"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本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②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 会儿,要远眺几分钟;③要定期检查视力。
四不看"①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②不要躺卧看书;③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④不要走路看书。
A
.晨跑时边跑边看英语单词表,不利于保护眼睛,容易造成近视眼,A错误。
B
.课间休息时眺望远方,有利于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眼很有效,B正确。
C
.寝室熄灯后躲在被子里看书 ,光线太弱容易造成近视眼,C错误。
D
.躺在草坪上阅读课本,容易造成近视眼,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由分析知道: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暴饮暴食,多荤少素;不吃早餐,保持身材;减少睡眠,刻苦学习;都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故选C

4.C

【解析】
分析题图,图乙是图甲放大了的物像,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技能中,用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步骤。
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本题图乙观察的物像位于甲图中的正中央,因此无需移动玻片标本。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C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的知识,制酒要用到酵母菌,据此作答。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菌用来制作泡菜和酸奶,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有特殊酸味;醋酸菌用来做醋,霉菌用来做腐乳。
故选D

6.B

【解析】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赖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所以,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故选B

7.C

【解析】
制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不同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而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为保证滴加适量的液体,必须用滴管来向载玻片上滴加液体;染色时应该滴加稀碘液,具体方法是: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故选C

8.C

【解析】
鸟类的生殖行为一般包括: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
几处早莺争暖树”是鸟类的占区行为,“谁家春燕啄春泥”中做春泥是为了筑巢,属于筑巢行为。故选C

9.D

【解析】
蝴蝶属于节肢动物,发育方式是完全变态发育。
求偶现象是指追求异性,寻求配偶的现象。蜕皮现象是指节肢动物及部分爬虫类在生长过程中,一次或多次脱去外皮的现象。变异现象是指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现象。变态发育是指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的发育过程。“破茧成蝶”描述的是蝴蝶经过蛹进入成虫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发生了很大的差异性变化,因此这属于变态发育,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解析】
心脏的结构: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心尖在左。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有血管与它相连通,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

A
.图中①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动脉管壁厚,弹性大,A不符合题意。
B
.动脉血是在体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因此图中②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不符合题意。
C
.图中③是房室瓣,只能朝一个方向开,能够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C不符合题意。
D
.图中④是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而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D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解析】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但是在进行“测定反应速度”的科学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则应该重新提出假设后再进行实验,再进一步进行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数据是根据实验的过程和现象记录的,不能随便的修改。
故选C

12.C

【解析】
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
探究实验中,首先根据题意确定实验变量,即本实验的结果的差异或者说结果的变化是由于谁造成的,这个变化的因素就是实验变量,那么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根据探究目的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浓度,故设置蒸馏水的一组为对照组(没有使用变量烟草浸出液处理),C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解析】
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A
.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来生产食品,酒精等等的技术,A不符合题意。
B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采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B符合题意。
C
.克隆技术是利用体细胞来繁育生物体的一种无性繁殖技术,C不符合题意。
D
.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它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它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C

【解析】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引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
故选C

15.A

【解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AB
.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此药说明书上有OTC标志,因此是非处方药,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
.“是药三分毒”,药物效果有两重性。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合理选用药物,C不符合题意。
D
.服用药品前要仔细阅读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C

【解析】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① 配制培养基; ② 高温灭菌冷却; ③ 接种; ④ 培养。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要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所以,在教室不同高度“打开培养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的步骤,这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接种,故选C

17.C

【解析】
1)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
2)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能量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相同质量的种子,水温升高的越多,其还有的能量越多。
A
.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除探究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为了保证变量的唯一,每组食物燃烧前的水温应该保持相同,正确。
B
.为了使数据准确, 要待每组食物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正确。
C
.同样的水(30毫升),温度上升(℃)越高,表明含能量越多;而温度上升最高的是核桃仁3(℃)。因此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错误。
D
.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正确。
故选C

18.D

【解析】
探究实验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表述这些问题,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作出假设(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制定计划(拟定计划,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组)→实施计划(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记录现象、数据,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
该同学向全班同学汇报了他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属于“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即表达和交流,D符合题意。
故选D

19.D

【解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A
.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 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变量是唾液,A正确。
B
.①号试管中颜色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色;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B正确。

C
.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唾液,①号试管有唾液,②号试管无唾液,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组,①号试管是实验组,②号试管是对照组,C正确。
D
.该实验是以唾液为变量设计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没有涉及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D错误。
故选D

20.A

【解析】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和实验法。两者的区别: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的。科研人员在朱鹮的栖息地安装摄像机,记录朱鹮的行为,知识对朱鹮进行观察,属于观察法。
故选A

21.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体净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等相关知识。
分析表格,能对自然水体中氮、磷的吸收量达到最佳效果的分别是植物a(吸收量为22.30/平方米)和植物c(吸收量为3.22/平方米),C符合题意。
故选C

22.C

【解析】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①染色体,它是由②DNA和③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图中①染色体,②DNA,③蛋白质。

A
.②是DNA,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A错误。
B
.③是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分子,B错误。
C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①染色体,C正确。
D
.一条①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②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D错误。
故选C

23.B

【解析】
一位妇女怀孕,B超检查为性别不同的双胞胎,说明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人的性别遗传图如下:


A
.男性胎儿(XY)的细胞中有母亲的1X染色体,有父亲的一条Y染色体,A正确。
B
.男性胎儿(XY)的细胞中有母亲的1X染色体,有父亲的一条Y染色体,B错误。
C
.女性胎儿(XX)细胞中有母亲的1X染色体,C正确。
D
.女性胎儿(XX)细胞中有父亲的1X染色体,D正确。
故选B

24.D

【解析】
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的学习和经验中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
A
.“小鼠学走迷宫获取食物" ,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A错误。
B
.观察图2可知,小鼠第一次实验的“尝试与错误”时间最长,B错误。
C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C错误。
D
.从图2中分析可知,小鼠重复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D正确。
故选D

25.C

【解析】
1)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作用:①促进动物个体的发育;②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AC
.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A错误;C正确。
B
.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B错误。
D
.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故细胞利用血糖的能力减弱,D错误。
故选C

26.B
27.A
28.B
29.B
30.A


【解析】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所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
.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故选B
2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该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故选A
3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国采取人们居家隔离,出门带口罩,喷洒消毒液,这些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选B
4
.新冠疫苗是由灭活的新冠病毒制成的,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因此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故选B
5
.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选A

31.     消化腺     小肠     动脉     2     血浆     红细胞     泌尿     降低     反射     C

【解析】
由图可知: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运动系统,D是泌尿系统。
1)人体的A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其中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图中物质②由B呼吸系统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静脉血,则物质②氧气。同时排出血液中物质③到体外,则物质③是二氧化碳。肺泡,毛细血管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则③二氧化碳至少要穿过2层细胞。
3)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血细胞中的红细胞具有运输②氧气的功能。
4)细胞代谢终产物有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通过D泌尿系统以④尿液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故血液流经该系统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降低。
5)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任何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协同调节下多个系统配合完成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
6A.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且管壁很薄,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正确。
B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正确。
C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的。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即是骨骼肌连接着丰富的神经末梢,错误。
D
.肾小管外缠绕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正确。
故选C

32.     人(人的作用)     生产者     起始(第一)     被子     温度、湿度     合理密植     嫁接     能保持(亲本、植株的)优良性状     基因组合     生态旅游,增加经济效益     自动调节     护林防火,人人有责

【解析】
本题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背景,综合考查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生物的繁殖育种、保护生态环境等生物学知识。
1)人工生态系统,是指经过人类干预和改造后形成的生态系统。它决定于人类活动、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良性循环。对于人工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则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崩溃。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的开发、改造上。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等)。
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桑、青花椒、苹果、高山蔬菜是绿色植物,故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书写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指向捕食者。因此,桑、青花椒、苹果、高山蔬菜等在食物链中处于起始环节。
3)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结合题意,可知青花椒和苹果都属于被子植物。
4)在大棚播种后,往往用塑料薄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湿度,促进种子的萌发,能够促进提早出苗。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是0.03%,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5%0.6%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就会显著增强,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蔬菜时,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是往温室中注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在温室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增施有机肥料(农家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喷施储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用化学方法产生二氧化碳等。
此外,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套种)等也能充分利用光照,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5)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因此,研究人员用优良品种的枝作接穗接在砧木上的技术是嫁接技术。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
6)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昭觉的肉牛的育种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牛的基因组合。
7)现代农业园区具有绿色生态、科技智慧,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加适宜人居生活,故可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开展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
8)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当发生虫害时,一般不会导致园区生态系统的破坏,这说明园区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9)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再要恢复森林几乎是不可能的。故森林防火工作重于泰山。森林防火工作宣传标语: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森林护我家,防火靠大家;防火驻心田,绿色满人间;一片责任心,可保万亩林;绿水青山,国泰民安,护林防火,责任你我等等。

33.     DNA     精子     三     Aa     aa     11     相等     选择、繁育

【解析】
1)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两个显性或一个显性一个隐性,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只有一种:两个都是隐性基因。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1)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生殖细胞是遗传的桥梁,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的。因此雄蚕的体色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该基因通过精子传递给后代。
2)由杂交实验三可知,亲代的体色都是黑色,后代个体中却出现了淡赤色个体,说明黑色是显性性状,淡赤色是隐性性状。

3)若用字母A表示这对基因中的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杂交实验二中,子代中淡赤色家蚕的基因组成是aa,分别来自于亲代的黑色家蚕和淡赤色家蚕,因此亲代黑色家蚕的基因组成是Aa
4)杂交实验三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因此黑色是显性性状,淡赤色是隐性性状,亲代是杂合体的即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图:

因此,根据遗传图解可知,杂交实验三产生的子代性状比例约为31,其原因是:①亲代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a=11;②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是均等的。

5)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是所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黑色家蚕的产丝能力强,但也有差别。为了培育出产丝能力最强的黑色家蚕,可以利用黑色家蚕繁育,不断选择、繁育,数代后就能选育出所需家蚕。

34.     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颜色刺激有关     黑暗     不能     不成立     减小实验误差     物质W     不加物质W     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草莓中的物质W有关     低
    


【解析】
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1)根据题干中提到的现象:当红色和蓝色两个品种种植在一起时,大量的蚜虫生活在红色草莓上,而在相邻的蓝色草莓上仅有少量。题干中提出的问题: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颜色刺激有关吗?可以得出实验作出的假设是: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颜色刺激有关。
2)(3)该实验的假设是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颜色刺激有关。黑暗中蚜虫不能接受颜色的刺激,那么按照假设,在黑暗中,蚜虫可能均匀分布在红色、蓝色草莓上;而在甲装置明亮的条件下,蚜虫可以接受颜色刺激,应该会选择红色草莓,所以乙放置的环境是黑暗,目的是让蚜虫在黑暗中不能接受颜色刺激。但是如果在乙装置黑暗条件下,和甲装置明亮条件下,蚜虫都大多数出现在红色草莓上,则说明蚜虫对草莓的选择和颜色此物无关,假设不成立。
4)因为一次实验存在偶然性,实验重复3次求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5)模拟实验的假设是: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草莓中的物质W有关,可见变量为物质W。对照实验中,除变量不一样外,其他条件应一致,所以表格中丙组加了物质W,则丁组实验组中“?”处应填入不加物质W
6)由实验数据显示,丙组的平均取食频率是6/小时,丁组的平均取食频率是26/小时,所以,丙组的平均取食频率比丁组低。丙组的平均取食时间为0.3分钟/次,丁组的平均取食时间为1.8分钟/次,可见丙组的平均取食时间比丁组短。可看出蚜虫会倾向于取食不加物质W的糖溶液,并在其中停留较长时间,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草莓中的物质W有关。蓝色草莓中有物质W,红色草莓中没有,蚜虫不倾向于选择有物质W的蓝色草莓,会倾向于选择没有物质W的红色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