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硅藻有海洋“草原”之称,是大气中近45%氧气的制造者,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答案】A
【考点】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据此答题。
【解答】解: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体内含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藻类植物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制造者,硅藻属于藻类植物。故选:A。
【难度】3
2.(2分)春天来临,晓杰在校园的花丛中观察到一些小动物,其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考点】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分析】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据此答题。
【解答】解: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表面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昆虫一般还具有三对足,两对翅,﹣对触角。图中的A螳螂、B蚂蚁、C七星瓢虫都属于昆虫,D为鼠妇属于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类。故选:D。
【难度】3
3.(2分)看过贺岁片《你好,李焕英》的同学,都被影片中母女情深打动。母亲孕育了生命,新生命的起点是( )
A.卵巢
B.受精卵
C.输卵管
D.子宫
【答案】B
【考点】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分析】人的生殖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起点是受精卵,解答即可。
【解答】解:人体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母亲孕育了生命,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故选:B。
【难度】3
4.(2分)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礼记•月令》中的解释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空气
C.水
D.光照
【答案】A
【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解答】解:立夏以后温度逐渐升高,因此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故选:A。
【难度】3
5.(2分)一个瓶子可能就是一个生命世界。下列装置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前者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据此答题
【解答】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有非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A中没有生物部分,B中只有动物,C中只有植物,D中具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因此是一个生态系统。故选:D。
【难度】3
6.(2分)下列哪种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
A.胆汁
B.胰液
C.胃液
D.唾液
【答案】B
【考点】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分析】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
【解答】解:A、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A错误;B、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B正确;C、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C错误;D.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D错误。故选:B。
【难度】3
7.(2分)自古诗人爱“咏莲”,对下列诗句的生物学解释错误的是( )
A.出淤泥而不“染”——叶片的表皮没有气孔
B.中“通”外直——叶柄长直,内有气腔
C.藕断“丝”连——“丝”是茎中的输导组织
D.映日荷花别样“红”——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
【答案】A
【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分析】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解答】解:A、叶片表皮有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A错误;B、叶柄长直,内有气腔。B正确;C、藕断“丝”连——“丝”是茎中的输导组织。C正确;D、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因此映日荷花别样“红”。D正确。故选:A。
【难度】3
8.(2分)蓝莓是有益视力健康的水果。如图蓝莓花的雌蕊中能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 )
A.[1]
B.[2]
C.[3]
D.[4]
【答案】D
【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
【分析】图中1是柱头,2是花柱,3是子房,4是胚珠。
【解答】解: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下: 经过受精后1柱头、2花柱等都凋落,3子房发育成果实,4胚珠发育成种子。故选:D。
【难度】3
9.(2分)2020年,袁隆平领衔的研发团队培育的耐盐碱“海水稻”亩产高达739.7公斤,能产生“增加1亿亩耕地,多养活1亿人口”的巨大社会效益,新品种的培育是利用了( )
A.基因的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三者都有
【答案】A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如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袁隆平院士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海水稻的亩产量,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利用了水稻基因的多样性。故选:A。
【难度】3
10.(2分)“碳中和”是实现全球CO2“零排放”的生态目标。以下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
A.分类处理垃圾
B.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C.用太阳能热水器
D.夏天经常开空调
【答案】D
【考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分析】根据题意:“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分类处理垃圾,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属于低碳生活,A不符合题意;B、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不符合题意;C、用太阳能热水器可减少资源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不符合题意;D、夏天经常开空调,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加重二氧化碳的排放,D符合题意。故选:D。
【难度】3
11.(2分)王涛观察园林工人移栽树木,对其措施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傍晚移栽——减少蒸腾作用
B.带土坨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C.剪除部分枝叶——带动茎内的水上升至叶
D.给移栽后大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
【答案】C
【考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根尖结构与功能特点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据此解答
【解答】解:A、傍晚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正确;B、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正确;C、剪去一部分枝叶,会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会降低水分从茎上升到叶,错误;D、移栽后给树木“挂吊瓶”可补充水和无机盐,提高成活率,正确。故选:C。
【难度】3
12.(2分)夏天食物很容易腐败。下列食品的保存方法不恰当的是( )
A.蔬菜、水果冷冻保存
B.熟牛肉真空包装
C.鲜牛奶灭菌冷藏
D.海产品腌制晒干
【答案】A
【考点】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食品的腐败原因
【分析】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解答】解:A、蔬菜放在低温环境中冷藏保存,低温可以降低蔬菜的呼吸作用,延长储存时间,蔬菜、水果冷冻保存会降低水果蔬菜的口感,应该冷藏保存,A错误;B、将熟牛肉真空包装保存,能够隔绝氧气,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延长保质期的,B正确;C、低温冷藏的原理是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鲜牛奶灭菌冷藏,C正确;D、将海产品腌制晒干,是利用盐溶液除去海产品中的水分,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延长海产品的保质期,D正确。故选:A。
【难度】3
13.(2分)图中植物的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马铃薯
B. 草莓
C. 玉米
D. 虎尾兰
【答案】C
【考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分析】植物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解答】解: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B草莓利用匍匐茎繁殖、D虎皮兰用叶繁殖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C玉米种子萌发的植株,玉米种子的主要部分一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属于有性生殖。故选:C。
【难度】3
14.(2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鸿鹄又名大天鹅,每年都要从西伯利亚到荣成天鹅湾等地越冬。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大天鹅的迁徙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繁殖行为
【答案】A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大天鹅的迁徙行为是大天鹅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A。
【难度】3
15.(2分)夏季的雨后,你会在花园看到蚯蚓和蜗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蚯蚓雨天出行说明其喜欢水生环境
B.蜗牛可以用运动器官足来爬行
C.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D.蜗牛通过感觉器官感知环境
【答案】A
【考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蚯蚓的特征
【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蜗牛属于软体动物。
【解答】解:A、蚯蚓雨天出来主要是为了获取氧气,进行呼吸,错误。BD、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可以用运动器官足来爬行,通过感觉器官感知环境,正确。C、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正确。故选:A。
【难度】3
16.(2分)今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为“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青少年要养成珍惜粮食、均衡营养的良好习惯。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B.从牛奶和鸡蛋中可获取蛋白质和钙
C.多吃巧克力和油炸食品为身体提供更多能量
D.三餐粗细粮搭配合理,不偏食不挑食
【答案】C
【考点】注意合理营养;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分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
【解答】解:A、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预防坏血病,正确。B、从牛奶和鸡蛋中可获取蛋白质和钙,正确。C、多吃巧克力和油炸食品,容易引起肥胖,不利于健康,错误。D、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正确。故选:C。
【难度】3
17.(2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共有人口141178万人,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不需要做的工作是( )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选取抽样调查的样本
D.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
【答案】C
【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分析】1、调查法是指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2、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解答】解: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此项是应该做的,不符合题意;B、调查前要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此项是应该做的,不符合题意;C、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不能选取样本抽样调查,而应全面调查。此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符合题意;D、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此项是应该做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难度】3
18.(2分)生物小组的同学将绿豆装入密闭的塑料袋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约1小时后。将袋内的气体挤入试管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由此可以推断塑料袋中的绿豆是( )
A.煮熟的
B.干燥的
C.已经死亡的
D.正在萌发的
【答案】D
【考点】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答】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袋内的绿豆种子进行了旺盛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袋中的绿豆种子是正在萌发的。故选:D。
【难度】3
19.(2分)家庭小药箱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日常疾病及轻微创伤。晓娜对家里小药箱配备的做法,你不认同的是( )
A.必备碘伏和创可贴
B.把内服药和外用药放在一起
C.常备奶奶的降压药
D.定期清理药箱中的过期药物
【答案】B
【考点】安全用药的常识;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解答】解:药物应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按需配置,如配备外用药,如碘伏、酒精、棉签、纱布、创可贴等,要留意药物的保质期,定期清理过期药品。家内服药是指必须口服,经消化道才能吸收的药物。内服药有:止泻药、感冒药、乘晕宁、硝酸甘油;外用药是指在体表黏贴的膏药,或涂抹的药物,外用药有:创可贴、烫伤膏、红花油、酒精、碘酒,外用药不能内服,否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内服药和外用药不能放在一起,可见B错误。故选:B。
【难度】3
20.(2分)央视6月5日报道,来自西双版纳勐养子自然保护区的17头野生亚洲象进入了版纳植物园。由于象群食量巨大,植物园中13000多种植物,尤其是135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着被象群取食和破坏的危险。几位同学对此事的看法你不认同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答】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所以应帮助大象返回保护区中。植物园中的植物有一部分是濒危植物,也需要保护,不能让大象随意食用。故选:A。
【难度】3
21.(2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生命使天空和大地充满生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柳树逐年加粗是形成层活动的结果
B.黄鹂鸣叫可进行信息交流
C.白鹭飞行时用气囊呼吸
D.黄鹂、白鹭和柳树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C
【考点】茎的生长和年轮的形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分析】鸟类的气囊可以辅助肺完成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解答】解:A、柳树逐年加粗是形成层活动的结果,正确;B、黄鹂鸣叫可进行信息交流,正确;C、鸟类的气囊可以辅助肺完成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错误;D、黄鹂、白鹭和柳树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正确;故选:C。
【难度】3
22.(2分)157年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是怎样发生的。对其实验过程的分析。你不认同的是( )
A.把肉汤煮沸是为了灭菌
B.腐败不能自然发生
C.细菌在肉汤中靠分裂的方式繁殖
D.细菌广泛存在于空气中
【答案】C
【考点】生物学史;食品的腐败原因
【分析】巴斯德将瓶中新鲜的肉汤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肉汤不腐败,表明没有出现微生物。宽口瓶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肉汤中,不久肉汤就腐败了,表明肉汤中出现微生物了。
【解答】解:A、巴斯德将瓶中新鲜的肉汤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为了灭菌,正确。BD、“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BD正确。C、细菌主要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因此从获取营养方式上看属于腐生。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故细菌在肉汤中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生殖,但不能是题干实验中得出,错误。故选:C。
【难度】3
23.(2分)下面是生物小组依据“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的实验结果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平均时间 |
无油团 |
2分20秒 |
2分10秒 |
2分15秒 |
2分15秒 |
有油团 |
10分01秒 |
9分58秒 |
9分36秒 |
9分52秒 |
A.动脉粥样硬化能减少血流量
B.动脉粥样硬化能减缓血液流速
C.动脉粥样硬化会逐步造成血管栓塞
D.动脉粥样硬化能降低人的寿命
【答案】D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解答】解:ABC、“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中,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该实验模拟了动脉粥样硬化能减少血流量、能减缓血液流速、会逐步造成血管栓塞,ABC正确;D、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动脉粥样硬化能降低人的寿命。D错误。故选:D。
【难度】3
24.(2分)生物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中不能设为对照的部位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丁
C.乙与丙
D.甲与丁
【答案】D
【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分析】该实验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光照→脱色(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从该生物兴趣小组选用的实验材料来看,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和需要的条件是光、二氧化碳和叶绿体等。
【解答】解:A、甲与乙对照,变量是光照,不符合题意。B、乙与丁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C、乙与丙对照,变量是叶绿体,不符合题意。D、甲与丁对照,有光照、二氧化碳两个变量,不能形成一组对照,符合题意。故选:D。
【难度】3
25.(2分)去过莱阳市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的同学,会被巨大的棘鼻青岛龙骨骼化石所吸引。有科学家认为,恐龙是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而迅速灭绝的,下列证据不支持这一假说的是( )
A.恐龙大量灭绝所经历的时间相对较短
B.恐龙化石常集中出现,表明可能是同时大批地死亡的
C.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间与恐龙灭绝的时期都在6000多万年前
D.莱阳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只有部分有胚胎,表明其受精率较低
【答案】D
【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分析】恐龙的灭绝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灭绝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
【解答】解:A、科学研究表明,恐龙大量灭绝的时间相对较短,作为题干中恐龙灭绝原因的依据,A正确。B、恐龙的化石常常是集中出现,表明它们可能是同时大批地死亡的,作为题干中恐龙灭绝原因的依据,B正确。C、在造成墨西哥的大坑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之后,恐龙还生存了几十万年,作为题干中恐龙灭绝原因的依据,C正确。D、恐龙化石只有部分有胚胎,受精率较低,是生殖发育不适应环境的佐证,不能作为题干中恐龙灭绝原因的依据,D错误。故选:D。
【难度】3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共计50分)
26.(8分)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几年来,烟台市接连实施荒山绿化、水系绿化等重点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38%,同时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建设,着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1)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市连续三年累计植树造林近200万亩。种类繁多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对维持生物圈的 起重要作用。
(2)越来越多的斑海豹、虎鲸、海江豚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来烟台周围海域生息,多年不见的大叶藻,海萝等藻类重现,东方白鹳,黄嘴白鹭、渤海刀鱼等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图示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 。若鳗鱼的数量大量减少,则 的数量减少最多。斑海豹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请写出斑海豹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3)烟台海域的生物种类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4)每年的5月1日到9月1日,烟台周边的黄渤海进入禁渔期,实施这一举措的生态意义是 。
【答案】(1)生产者;碳—氧平衡;(2)斑海豹和渤海刀鱼;黄嘴白鹭;太阳能;藻类植物→中国毛虾→斑海豹;(3)自我调节;(4)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或保护生物多样性)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解答即可。
【解答】解:(1)种类繁多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能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2)根据图示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可知:斑海豹吃渤海刀鱼,斑海豹和渤海刀鱼又都吃中国毛虾和鳗鱼,所以二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若鳗鱼的数量大量减少,则黄嘴白鹭的数量减少最多。斑海豹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斑豹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即最短的一条食物链藻类植物→中国毛虾→斑海豹;(3)烟台海域的生物种类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4)每年的5月1日到9月1日,烟台周边的黄渤海进入禁渔期,实施这一举措的生态意义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故答案为:(1)生产者;碳—氧平衡;(2)斑海豹和渤海刀鱼;黄嘴白鹭;太阳能;藻类植物→中国毛虾→斑海豹;(3)自我调节;(4)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或保护生物多样性)。
【难度】3
27.(7分)去年春天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对传染病有了切身的感受,中国科学家率先研制的疫苗成为抗击疫情的终极武器。目前,我国接种新冠疫苗已超过9亿剂次,居世界第一,年内可建立起有效的群体免疫屏障。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为全世界抗疫做出了贡献。
(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相当于 ,进入人体后,会刺激 细胞产生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
(2)群体免疫是生物群体对传染的抵抗力,若群体中70%以上的个体接种了疫苗,即使有个别传染源进入,也不能造成传染病流行,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相当于阻断了 途径,而尚未接种疫苗的个体仍属于 ,需加强防范
(3)我市群体接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一般需要接种2剂,从如图抗体产生的特点分析二次接种的原因是 。
(4)有人认为,周围人群都打了新冠疫苗,自己就可以不打了。你认为是否正确?理由是 。
【答案】(1)抗原;淋巴;特异性免疫;(2)传播;易感人群;(3)第二次接种能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且存在时间更长,从而提高免疫力(4)不正确;建立群体免疫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担当。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抗体和抗原;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可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抗体是抗原进入身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该物质与新冠病毒的结合可以促使新冠病毒被吞噬细胞清除或使它失去致病性。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因此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属于抗原。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使人体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冠肺炎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因此这种免疫方式以属于特异性免疫。(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群体免疫是生物群体对传染的抵抗力,若群体中70%以上的个体接种了疫苗,即使有个别传染源进入,也不能造成传染病流行,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相当于阻断了传播 途径,而尚未接种疫苗的个体仍属于易感人群,需加强防范。(3)我市群体接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一般需要接种2剂,从如图抗体产生的特点分析二次接种的原因是第二次接种能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且存在时间更长,从而提高免疫力。(4)建立群体免疫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担当,不要以为周围人群都打了新冠疫苗,自己就可以不打了。故答案为:(1)抗原;淋巴;特异性免疫;(2)传播;易感人群;(3)第二次接种能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且存在时间更长,从而提高免疫力;(4)不正确;建立群体免疫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担当。
【难度】3
28.(9分)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同学们非常喜欢在朝气蓬勃的校园做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1)引体向上可以锻炼上肢、胸、腹,背等多处肌肉的力量,赋予男生阳刚之气。如图一所示,做此项运动时,上肢屈肘的动作主要靠[ ] 牵拉桡骨,绕肘关节完成。
(2)长跑是一种全身性运动,长期坚持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当你跑到后期时,会明显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是因为心肌、肋间肌和 加强加快收缩,为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养料和氧气,如图二所示,氧气从肺泡到达血液需要穿过 两层细胞、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心脏腔室及相连血管(图三)的顺序是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3)足球是多人合作项目,锻炼机体协调配合能力。如图四所示,刘刚“看到队友射来的球后,迅速起脚射门”属于 反射,“大脑意识到足球叩击”的神经冲动经历的传导过程是10→ →4(用数字和箭头表示)。球在刘刚眼中的成像部位是[ ] 。
“球进了!真棒!”刘刚和队友们拥抱祝贺,并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可见运动对我们健康的影响,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体现在心理上和 方面的良好状态。
(4)体育为你的健康人生负责的同时,你还要具备运动安全防护意识。张阳在学校篮球比赛中。争球倒地时前臂受伤,疼得无法动弹,他推测可能是骨折了。观赛的同学立即进行紧急救助,你不认可的做法是
A.拨打120救助电话
B.请学校医务人员到现场查看伤情
C.尝试帮他做骨折后的复位
D.用衣物制成简易三角带固定上肢
【答案】(1)1 肱二头肌;(2)膈肌;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9→3→4→7;(3)条件(复杂);8→7→5;2视网膜;社会适应;(4)C。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急救的方法;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分析】图一中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
图三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5上腔静脉,6下腔静脉,7主动脉,8肺动脉,9肺静脉。
图四中1晶状体,2视网膜,3视神经,4大脑,5上行传导束,6下行传导束,7神经中枢,8传入神经,9传出神经,10感受器。
【解答】解:(1)据图一所示,屈肘动作中1肱二头肌收缩牵拉桡骨绕肘关节活动。(2)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上升,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二氧化碳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 如上图,由于毛细血管壁与肺泡壁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故氧气进入血液需要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二层细胞。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扩散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9肺静脉→3左心房→4左心室→7主动脉→全身各处。(3)刘刚“看到队友射来的球后,迅速起脚射门”,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等形成的,所以此反射类型是条件反射。“大脑意识到足球叩击”的神经冲动经历的传导过程是10→8→7→5→4。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4)A、骨折发生后,应该马上把他送医院或立即向老师报告或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A正确;B、骨折发生后,请学校医务人员到现场查看伤情,用简单有效的方法紧急救助,B正确;C、骨折发生后,千万不能帮他现场复位,防止骨骼发生移位,不好医治,C错误;D、骨折发生后,用衣物制成简易三角带固定上肢,D正确。故答案为:(1)1 肱二头肌;(2)膈肌;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9→3→4→7;(3)条件(复杂);8→7→5;2视网膜;社会适应;(4)C。
【难度】3
29.(9分)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厚礼,李登海培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创造了亩产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滨海中学生物社团的同学在劳动基地种植了玉米,让我们跟随实践的脚步一起来探究。
(1)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子。观察玉米种子纵切面(如图一)发现,种子中的淀粉主要存在于[ ] 里,判断的依据是 。能萌发成茎和叶的结构是[ ] 。
(2)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种植?种子的萌发还需要哪些条件?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记录如表,作为对照组的是 号瓶,比较实验现象可知,玉米种子的萌发需要 。
实验步骤 |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1 |
将10粒玉米种子均匀放在瓶中(倒放)的餐巾纸上 |
|||
2 |
加入适量清水 |
加入较多清水 |
不加水 |
|
3 |
拧紧瓶盖 |
|||
4 |
置于冰块中 |
置于28℃左右常温中 |
||
实验现象 |
不发芽 |
发芽 |
不发芽 |
不发芽 |
(3)玉米开花伊始,在雌蕊(须状)未长出之前,同学们用纸袋将雌花A套起来,而B未做任何处理。一个半月后,结果如图二所示,说明花经过 才会结果。
(4)《齐民要术》中要求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紧凑型玉米具有株型高大紧凑、叶面直立上冲、透光透气性好的特点,从登海种业获得的实验数据显示(如图三),在适宜的条件下。当种植密度为 株/亩时,既能提高 强度。又能相对减少 对有机物的损耗,最利于提高产量。
【答案】(1)1;胚乳;遇碘液变蓝;3;胚芽;(2)2;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3)传粉与受精;(4)5200;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结构和成分;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分析】(1)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自身条件是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3)图一中1胚乳、2子叶、3胚芽、4胚轴、5胚根。
【解答】解:(1)在玉米种纵切面上滴加碘液,1胚乳部分变蓝,所以种子中的淀粉主要存在于1胚乳中。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3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2)根据实验记录表可知,作为对照组的是2号瓶,比较实验现象可知,玉米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3)花开后经过传粉和受精后会结出果实。玉米开花伊始,在雌蕊(须状)未长出之前,同学们用纸袋将雌花A套起来,A就不能进行传粉,而B未做任何处理,正常传粉、受精。一个半月后,结果如图二所示,说明花经过传粉与受精才会结果。(4)农业生产上种植密度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结合图可知,种植密度为5200株/亩时,既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又能相对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损耗,最利于提高产量。故答案为:(1)1;胚乳;遇碘液变蓝;3;胚芽;(2)2;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3)传粉与受精;(4)5200;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难度】3
30.(8分)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勤劳、坚韧、诚实的象征。牛年来临,习主席提出“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发愤图强,奋勇前进。”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它。
(1)牛的生殖发育具有 的特征。
(2)在黄牛养殖基地,同学们发现不是所有的牛都是有角的,有角和无角在遗传学上称为 。一头无角小牛的双亲都是有角的,若控制有角、无角的基因用B、b表示,则上述小牛及其双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3)1965年,王应睐率领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胰岛素具有治疗 的作用。人体中的胰岛素是由 分泌的。
(4)如图是科学家董雅娟培育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过程图解,这属于 生殖。“康康”和“双双”与A几乎完全相同,说明 。
(5)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细菌感染。科学家把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牛的体内,使奶牛的乳房变成“批量生产含人乳铁蛋白牛奶的车间”,这样的“生产车间”被称为 。
【答案】(1)胎生、哺乳;(2)相对性状;bb、Bb、Bb;(3)糖尿病;胰岛;(4)无性;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康康和双双的遗传物质来自A);(5)生物反应器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转基因技术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解:(1)牛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牛的有角和无角。一头无角小牛的双亲都是有角的,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无角,那么新出现的性状——无角就是隐性性状,有角就是显性性状;若控制有角、无角的基因用B、b表示,那么有角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无角的基因组成是bb,分别来自于亲代,那么亲代有角的基因组成就是Bb。(3)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因此可以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4)从生殖的方式看,克隆属于无性生殖,原因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示意图可知,“康康”和“双双”是由B牛提供的无核卵细胞和A牛提供的细胞核融合而成的细胞发育来的,因此“康康”和“双双”的长相几乎与A牛一模一样。(5)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到牛的体内,可从这些转基因牛的乳汁中获得能够抑制人胃肠道细菌感染的人乳铁蛋白。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它产出的牛奶中会含有人乳铁蛋白,因此把此过程称为生物反应器。故答案为:(1)胎生、哺乳;(2)相对性状;bb、Bb、Bb;(3)糖尿病;胰岛;(4)无性;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康康和双双的遗传物质来自A);(5)生物反应器
【难度】3
31.(9分)经过三年的学习,我们在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同时更加深了对生命的认知。让我们从不同的认知水平来认识生命,解释生命现象。
(1)从分子水平看、如图一中[ ] 是位于染色体上的生物大分子,其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 ,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说明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2)从细胞水平看,叶绿体和 是细胞中的两种能量转换器,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细胞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表达式为 。
(3)从器官(系统)水平看,人体内经过如图一中A、B、C、D、E等生理过程,组织细胞从血液中获得了养料和氧气用于生命活动,代谢废物最终由肺和肾脏等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了内环境的稳定。其中,肾脏在净化血液的同时,也调节了人体内 的平衡,图中D表示 的过滤作用。
(4)从个体(群体)水平看、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如图二显示植物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最早出现在陆地的植物类群是[ ] 植物,是由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来的。乙出现了 输导 组织,但仍用孢子繁殖,而种子植物才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由此体现了植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答案】(1)1DNA;基因;(2)线粒体;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3)水和无机盐;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4)甲;苔藓;输导;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染色体、DNA、基因及其关系;生物进化的历程
【分析】图一中:1是DNA、2是蛋白质、3是染色体、A吸收、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D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E肾小管的重吸收。
图二中:甲是苔藓植物、乙是蕨类植物。
【解答】解:(1)从分子水平看、图一中1DNA分子由两条长链组成,它们像旋转的楼梯一样互相盘旋,构成了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能决定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一条染色体一般有一个DNA分子,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2)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内,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分解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水和二氧化碳同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物利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3)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人体排尿,不但起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血液流经图中D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图中E表示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进一步地吸收,称为重吸收。(4)从个体(群体)水平看、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地球上多样的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而来的.如图二显示植物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最早出现在陆地的植物类群是甲苔藓植物,是由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来的。乙蕨类植物出现了输导组织,但仍用孢子繁殖,而种子植物才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答案为:(1)1DNA;基因;(2)线粒体;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3)水和无机盐;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4)甲;苔藓;输导;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难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