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总 分 |
得 分 |
|
|
|
|
一、积累运用(39分)
1.【杭州市上城区期末】抄写下面的句子,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3分)
小树感恩阳光的沐浴,学子永记园丁的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字词。(10分)
转眼间,小学jiē duàn( )将要画上句号。在阳光mínɡ mèi( )的夏日,教室外,同学们游戏,liáo( )天,办公室里,老师还在为我们pī( )改作业……这些平时sī kōnɡ jiàn ɡuàn( )的事情,将随着毕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3.选择正确的答案。(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承载(zǎi) 友谊(yì) B.脸颊(jiá) 颤抖(zhàn)
C.琴弦(xuán) 俯下(fǔ) D.轨道(guǐ) 时间轴(zh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朝西相处 依依不舍 B.桃里满门 尾尾动听
C.戛然而止 寂静无人 D.身临其镜 迫不急待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人声鼎沸 鼎:正当,正在。
B.猝不及防 猝:忽然。
C.鬼斧神工 工:精巧,细致。
D.新陈代谢 谢:凋落,衰退。
(4)【宁波市期末】下列不适合用于赞美教师精神品质的诗句是( )
A.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5)班级里的同学请你在毕业册上留言,下列诗句最适合用来表达你们深情厚谊的
一项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余姚市期末改编】一位同学想用一副对联来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最适合
的一项是( )
A.花香馥郁今日情 春光洋溢赤子心
B.不舍青青校园草 难忘款款恩师情
C.树下芳草春来绿 坛前鲜花别样红
D.花草逢霖示我心 书案载语传深情
(7)在横线上补充合适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要毕业了,我们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变成大人,但我们又害怕。当我们回来时,老师,无论我们长得多么高,多么大,______________。
A.你们再也不能拿我们当个孩子! B.你们都要永远拿我们当个孩子呀!
C.你们怎么不拿我们当个孩子呀! D.你们不得不把我们当个孩子呀!
4.【宁波市鄞州区毕业质量检测改编】小学六年的生活一晃而过,真是光阴似箭,
__________,我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自己,使
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珍惜时间,勤奋学习。(3分)
5.【湖州市期末】毕业在即,班级开展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
目。(9分)
(1)六年级最后一次班会课,你作为班长策划本次班会活动。你会把活动名称定为
“________________”,本次活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师恩难忘,同窗情深。请各引用两句诗作为毕业赠言送给老师和同学。(4分) 致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致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小羽同学收集的自己六年小学生活中有代表性的资料,想采用“栏目式”
做一本成长纪念册,请你帮他放入相应的栏目里吧。(填序号)(3分)
①春游照片 ②一年级入学照片 ③个人书画作品
④老师的寄语 ⑤拔河比赛照片 ⑥同学的祝福
⑦各类获奖证书 ⑧一张满分试卷 ⑨第一次戴红领巾的照片
成长足迹:___________ 多彩生活:___________ 毕业赠言: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1分)
(一)浙江某小学将举办毕业联欢会。请根据材料内容,完成练习。(8分)
【材料一】 “扬帆起航”毕业联欢会节目单
1.扬帆起航(集体诗歌朗诵) 2.高山流水(古筝演奏)
3.最美好的回忆(歌曲独唱) 4.感恩的心(手语表演)
5.团结一心(游戏) 6.青春纪念册(吉他弹唱)
7.送别(中国舞表演) 8.同桌趣事(小品)
9.老师寄语
【材料二】
【材料三】伯牙善于弹琴,锺子期善于听琴。一次,伯牙弹了一首气势雄伟的乐曲,锺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若太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汹涌澎湃的曲子,锺子期又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乐曲的内涵。两人结成了知音,传为千古佳话。
6.阅读材料一,说说你认为这份节目单的安排是否合理,并写出至少2个理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以下哪位表演者能顺利进行表演,能的打“√ ”,不能的打“×”。(2分)
(1)小云表演的节目是小品,他在靠近男卫生间一侧的楼梯上候场。 ( )
(2)小张表演的节目是中国舞《送别》,她提前换好服装,在17:50到达会场。( )
8.小军是本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为了写好《高山流水》的节目衔接词,他特意上
网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结合材料三中小军收集的资料,为节目《高山流水》 写一则80字左右的节目衔接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3分)
______________
①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一个部队子弟小学读书,语文老师沈玉梅是一名随军家属,四十岁左右的样子。一头齐耳短发,不苟言笑的面容,深蓝色的上衣,小西服领平平整整,右边的口袋外常常垂着一根花头绳,另一头拴着一只小口哨,口哨就装在口袋里。
②沈老师是我的朗读启蒙人。她有着较浓的乡音,很少示范朗读,只是监督我们多读。而她口袋里的小口哨,便承担了训练朗读的重任。记忆中,《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直以来我们读得最多的课文。
③早读课,“嘟——”口哨声响了,我们的朗读开始了。沈老师非常严肃,大大的眼睛瞪着,像探照灯一样一直在我们头顶上扫来扫去。我们都敬畏她的目光,常常一边读书一边用余光瞟着沈老师。部队的孩子,战争片看得多,对探照灯似的眼神格外敏感。所以,我们坐得直,盯得紧,读得响。
④“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揳(xiē)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一开始,我们的朗读声有些懒散。
⑤这时,沈老师摸出口哨,塞进嘴里,鼓着腮帮子猛地一吹。“嘟——”哨声尖锐刺耳,短促凄厉。我们的朗读声戛然而止,沈老师严肃地说:“不行,英雄的形象是高大的!”说完,往讲台上一站,胸一挺,眼一瞪,那高大伟岸的形象仿佛就是邱少云一般。
⑥沈老师指导我们朗读,还真是“身教多于言传”。哨声响起来,于是,我们挺胸抬头,模仿着沈老师,竭力要展现出英雄的形象——“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只见沈老师握紧拳头,高高举起,同学们更是铿锵有力——“黄昏时,我们勇猛地冲上了敌人的阵地。在391高地上沸腾着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
⑦“嘟——”口哨声响了。这一次,声音明亮悦耳,掠过教室,格外好听。这时的沈老师,眉眼含笑,脸上放光,下巴不断轻点。“嘟——”又一声清丽的哨声,早读下课了!口哨又回到沈老师的口袋里,只有那条彩色的塑料头绳垂在外面,格外好看。
⑧后来,我离开了部队小学,回到家乡读书。学生时代,我做过主持人,录制过法制节目的解说词。每当家乡人夸赞我的朗读时,沈老师总浮现在我眼前——齐耳短发,不苟言笑的面容,深蓝色上衣,小西服领平平整整,右边的口袋里装着口哨,一根花头绳在口袋外晃来晃去。
⑨“嘟——”口哨声又响起来了。沈老师,你还好吗?还记得那个瘦瘦的、说着一口标准普通话的小女孩吗?
9.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10.【新题型】在不同情况下,沈老师的哨声是不同的。仔细阅读短文,填一填。
(3分)
11.根据短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身教多于言传”在文中指的是,沈老师指导“我们”朗读时会自己示范动作,
“我们”去模仿。
B.每当家乡人夸赞“我”的朗读时,“我”总会想起沈老师,这是因为“我”朗读的
发音、表情、动作等都受到了沈老师的教育和影响,她教会了“我”如何
朗读。
C.本文重点写了沈老师用哨子指导“我们”读《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情形,省去
了沈老师指导“我们”读其他课文的情况。这样写,事例典型,中心突出,
能加深读者印象。
D.本文首尾呼应,强调了主题,突出了沈老师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1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感受沈老师的形象,体会其品质。(9分)
(1)一头齐耳短发,不苟言笑的面容,深蓝色的上衣,小西服领平平整整,右
边的口袋外常常垂着一根花头绳,另一头拴着一只小口哨,口哨就装在口
袋里。
句子通过________描写,展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形象。
(2)这时的沈老师,眉眼含笑,脸上放光,下巴不断轻点。
句子描写了沈老师的________和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她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13.本文中,“我”把对沈老师的情感融入________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3分)
14.结合文中“我”对沈老师的情感,想一想:假如多年后“我”遇到了沈老师,会对
她说些什么?写一写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表达(30分)
15.如今,我们也将告别小学,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此时此刻,你的脑海中一 定会浮现出一道道难忘的“风景”,也许是校园美丽的景色,也许是老师亲切
的关怀,也许是同学热心的帮助,也许是门卫师傅熟悉的身影……请结合自
己的小学生活,围绕小学生活中难忘的记忆,以“________________的风景”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 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自然流露感情;② 字迹工整,语言流畅;③ 500
字左右。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一、1.抄写略。
2.阶段 明媚 聊 批 司空见惯
3.(1)D (2)C (3)A (4)D
(5)B (6)B (7)B
4.日月如梭
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1)示例:爱与感恩 感谢六年相伴的同学和老师。
(2)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感谢您为我们的付出,我们
一定会更加努力,决不辜负您的期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愿 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3)②⑦⑧⑨ ①③⑤ ④⑥
二、(一)6.不合理。①应把“同桌趣事”和“高山流水”放一起,它们是同一主题——
友谊。②“扬帆起航”应放在最后,寓意开启下一个旅程。
7.(1)× (2)√
8.示例: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已成为流传的佳话美谈,他们的友情令人感动,
同样的,我们同窗六年的情谊也很动人。今天让我们再次聆听这来自古代的
绝响,聆听这奏响在今天的琴曲——《高山流水》。
(二)9.示例:难忘的哨声
10.尖锐刺耳,短促凄厉 明亮悦耳 清丽
11.B
12.外貌 整洁端庄 神态 动作
和蔼可亲
13.口哨声 喜爱和思念
14.示例:沈老师,我好想念您,我时常想起您给我们上课,教我们朗读的时光,
多想回到从前,再上一堂您的朗读课呀!
三、15.略。
www.ishijuan.cn 爱试卷为中小学老师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卷下载关注”试卷家“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