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 > 语文试卷

【334633】2025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AB卷新人教版

时间:2025-02-23 17:40:12 作者: 字数:21764字

第三单元AB

第三组达标检测A

一、基础训练营(40)

1.多音字组词。(6)

待  划  薄

2.辨字组词。(6)

  

 

3.看拼音,写词语。(8)

s h ū jí chōu ti

 

niǎo wō mó uǐ

 

cán bào xín fá

 

dǐn lì chuī yān

 

 

4.将括号里使用不当的词用“划去。(4)

(1)出版社的编辑一丝不苟地( 审阅)稿件。

(2)总理仔细地(询问 )灾区人民的生活情况。

(3)我们( 简单)地布置了一下会场。

(4)(沉重 )的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5.补充四字词语,并按要求答题。(10)

(   )一发    精兵(______)    死得(   )

(   )精会神 (   )天动地 五(   )四海

(1)画“ ”的词语中,“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可以用这个词语形容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精会神”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

(4)(  )四海”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

(1)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不改变原意,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爸爸李大钊已经将要被敌人杀害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4)

7.假如张思德同志被评为 “感动中国” 人物,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6)

8.为______________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2)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4)

(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写的一篇记叙文。(  )

(2)《十六年前的回忆》和《灯光》这两篇课文都采用了倒叙的手法,采用了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  )

(3)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是司马迁先生提出来的。(  )

(4)《一夜的工作》一课从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两方面表现了周总理伟大的人格。(  )

四、阅读检阅台(25)

()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示意图。

料二:一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开启一段辉煌的历史。我们的先辈张骞策马西行,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郑和开拓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缔造了一段久远的故事,留下一段让人感怀的岁月沧桑。

20219月,习近平主席走进瓜果飘香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做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2021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椰树芃芃(péng)的东南亚时,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跨欧亚的铁路、公路已经逐步延伸,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日益发达。丝路文明走出历史,走下蓝图,走进日新月异的今天。

10.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1.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__,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____,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和倡议的是____________(3)

12.“一带一路”的“路”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六路”,把中国和中亚、________________紧紧地连在一起。(5)

()

玲玲看见妈妈的桌子上放着几颗带有红色花纹的石子就问妈妈这是什么石子妈妈说这是雨花石接着妈妈给玲玲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那是1946年的一个夏日,天快要亮了。一辆黑色的囚车在雨花台的一个荒冈上停了下来。从车上押下一个被绑着的人,这人被拷打得满身是血,但他脸上的神情依然是那样坚定。然后,从敌人的刺刀丛中推出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这男孩一看被绑着的是自己的爸爸,就一下子扑到了爸爸的身上。敌人恶狠狠地把小男孩从他爸爸身边拉开,威胁小男孩说:“你爸爸已经死到临头了,只要你求求他,让他交出地下党的名单,他就可以活命。不然,连你的小命也保不住!”

这男孩没有说话,他倔强地瞪了敌人一眼,走到爸爸跟前,紧紧地搂住爸爸:“爸爸我永远爱你!”爸爸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望着东方黎明的曙光,说:“孩子,黑暗就要过去,天就要亮了。”父子俩向敌人投去轻蔑的目光。

敌人军官恼羞成怒,下令开枪。枪响了,爸爸倒在血泊之中,男孩被敌人拖走了。

这天晚上,这个男孩在敌人的拷打下,什么也没说。敌人只好把他赶出了监狱大门。他摸黑来到雨花台,在爸爸牺牲的地方,摸到了一颗雨花石。第二天,他带着这颗染着爸爸鲜血的雨花石,找到了党组织,做了一名地下小交通员……

妈妈讲完了故事,小交通员的光辉形象立刻浮现在玲玲的脑海里。玲玲又看了看桌子上摆着的几颗红色花纹的石子,觉得那几颗雨花石更加可爱了。

13.在短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3)

14.文中画“——”的句子是对人物______________(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5.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4)

(1)他倔强地瞪了敌人一眼,走到爸爸跟前,紧紧地搂住爸爸”这句话的含义是(   )

A.男孩对敌人非常憎恨。

B.男孩不愿离开爸爸。

C.男孩宁愿和爸爸一起被杀害,也不向敌人屈服。

(2)爸爸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望着东方黎明的曙光……向敌人投去轻蔑的目光”,“爸爸”是对(   )感到欣慰。

A.临牺牲前还能见到自己的儿子

B.自己的儿子没有向敌人屈服,斗争一定能够胜利

C.能够与自己的儿子一起牺牲

16.理解文中画“ ”的句子。(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什么玲玲觉得那几颗雨花石更加可爱了?(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百花园(25)

18.请你任选本组课文中的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要求条理清晰,感受真实。也可以综合自己的感受,联系课外读到的一些有关革命题材的文章或书籍,写一篇读后感。

第三组达标检测A

一、1.示例:  

2.示例:     

3.书籍 抽屉 鸟窝 魔鬼 残暴 刑罚 鼎立 炊烟

4(1) (2) (3) (4)

5.钧 简 其 聚 震 湖

(1)地方 示例:邱少云 杨靖宇

(2)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3)全神贯注 心不在焉 (4)全国各地

6(1)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军阀。

(2)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6R《典中点》转出文件\GC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薛寒月\6R 《典中点》\6R 《典中点》\GC1.tif" * MERGEFORMATINET

(3)这是他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说这是他的两个女孩子。

二、7.示例:70多年前,一位叫张思德的普通战士,为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为后人留下了一种崇高的精神:为人民服务。

三、8.人民利益 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

9(1) (2) (3) (4)

四、()10.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1.张骞 郑和 习近平主席

12.铁路 公路 航运 东南亚 欧亚

()13., : “ , ? ” : “ 。 ” , 。

14.外貌、神态 “爸爸”的坚贞不屈

15(1)C (2)B

16.说明男孩继承了爸爸的事业,走上革命斗争的道路,与敌人斗争,不怕牺牲。

17.因为那几颗雨花石象征着革命烈士面对敌人的坚贞不屈的 精神。

五、18.思路点拨:先要确定自己要选的文章,拟好题目;其次写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这篇文章;最后说一说从中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了什么启示。感情一定要真实、真挚,多联系生活实际会更好。 例文略。

 

 

 

 

 

 

 

 

 

 

 

 

 

 

 

 

第三组 达标测试B

INCLUDEPICTURE "D:\program files (x86)\方正转word\RJ6下好卷转出文件\时间表.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RJ6\课件制作所需文件(人教6下)\人教6下好卷(word+pdf\时间表.tif" * MERGEFORMATINET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一、基础达标。(35)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4)

僻静(pì bì)  追悼(diào dào)  利益(yì yí)  匪徒(fěi fēi)

剥削(bō bāo) 围歼(qiān jiān) 残暴(cán chán) 脊梁(jǐ jī)

2.我是小小书法家,我能根据拼音写词语。(8)

shū jí kǒn bù hón máo chuī yān

mó uǐ chōu ti kǔ xín xīn wàn

3.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标出来。(2)

(1)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正 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2)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 偏僻)的小屋里。

(3)出版社的编辑正在一丝不苟地(审理 审阅)稿件。

(4)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 激烈 剧烈)的阻击。

4.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分别造句。(5)

精兵(   )政    坚贞不(   )    千(   )一发

死得其(   ) (   )泰山 (   )精会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每组关联词语只填一次,5)

无论……都……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如果……就……

(1)(    )周总理是国家的领导人,(    )他的生活非常简朴。

(2)(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3)(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4)(    )工作量有多大,总理(    )一丝不苟。

6.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6)

(1)下列词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

A.吼声粗陋    B.生活简洁    C.寄托哀思    D.局势严厉

(2)下列词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组是(  )

A.乱蓬蓬 B.热腾腾 C.亮晶晶 D.哗哗响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固】A.结实,牢固  B.坚定地,坚决地  C.本来,原来

人固有一死。(  )

战士们固守阵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怎能轻易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单元的英雄故事,我想到了做不了参天大树,就做一棵平凡的小草吧(仿写)

做不了大江大河,就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不了________________,就做一块普通的铺路石吧。

二、教材回顾。(25)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11)

(1)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____________,为人民的利益____________,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____________

(2)《十六年前的回忆》写的是____________年的事情,是按李大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3)我希望有一天,____________,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__________得到永生!”句子中的“活棺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连线,再写出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品质。(8)

王愿坚 a.《十六年前的回忆》 A.郝副营长→____________

毛泽东 b.《灯光》 B.周总理→_____________

何其芳 c.《一夜的工作》 C.张思德→______________

李星华 d.《为人民服务》 D.李大钊→______________

3.朗读是要表达情感的,你认为下面的句子在朗读时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2)

(1)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

(2)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

4.主题交流。(4)

有人说,我们确定抗日战争胜利日,不是记仇,而是记事。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拓展。(20)

()课内阅读。(9)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5)

固: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______

2.司马迁是中国____________(朝代)的文学家,他的《____________》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

3.这段话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194498日在追悼__________________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1.5)

4.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读一读画线的句子,体会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3)

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_____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另一个“死”字表达了对法西斯的_____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两种人的鲜明态度。

5.这段话强调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死观。(2)

()课外阅读。(11)

英 雄

大楼很高很气派,在这座大楼里上班的人被人们称作“白领”。

老头也很高,但不气派,而且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他在这座大楼里做信件的收发工作,顺带负责一楼大厅的卫生。

每天,出入这座大楼的白领很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商人,但从来没有人正眼看过老头一下,顶多在经过那儿时顺便淡淡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问一句:“我有信吗?”若是有,老头就会低头在桌上找上一气,从里面递出来,白领就边拆信封边走进那个漂亮的电梯。

后来,白领们听说老头是一位老干部,打过平津、淮海战役,是一位战斗英雄,至今身上还留有一颗敌人的子弹。后来,他又从北方随大军南下到了这个城市。退休后,老伴先他一步去了另一个世界。老头无儿无女,又不甘寂寞,就托人找了这份收发室的工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把每个月的退休金全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一个小学校,自己就靠这一份临时工作的微薄薪水生活。

白领们没有探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再次经过收发室时,他们也在想象着一挺笨重的重机枪压在老头瘦干的肩上会不会把他压散了架。没有人相信老头的故事是真的,更没有人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头会是一个战斗英雄。

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的真正面目。当两把白亮亮的匕首扎进他的胸腔时,他竟然一声没吭,仍死揪住了两个歹徒的衣服。

歹徒是与下班的白领们一起走出电梯的,在经过收发室门口时,老头的一声炸雷般的大吼惊动了每一个人。老头身形一晃就出了收发室的门并立在了两个年轻人的面前。这时白领们方才注意到身边这两张陌生的面孔。人们同时也看到,老头怒睁的双眼里喷着让人胆寒的火。

年轻人极不情愿地打开了手上的包,白领们看到了钳子等工具,人们还来不及细看,就见两道寒光刺向了老头,同时,一道黑影迎着寒光扑了上去,两只暴着青筋的大手死死卡住了年轻人的喉咙……

这座大楼里所有的白领都自发地参加了老头的追悼会。在老头的骨灰里,白领们清楚地看到了子弹,不是一颗,是两颗,亮闪闪的,就像是老头的勋章。

1.用两个词语评说“白领”对“老头”态度的变化过程:从____________________ (2)

2.老头“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他真的“干巴无力”吗?从第几自然段可以看出来?(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说“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的真正面目”,什么是“英雄的真正面目”?(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展示。(20)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为梦想而奋斗的经历。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你想怎样为梦想而奋斗呢?请以“我放飞了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第三组 达标测试B

一、1.pì, dào, yì, fěi, bō, jiān, cán, jǐ,

2.书籍 恐怖 鸿毛 炊烟 魔鬼 抽屉 苦刑 兴旺

3(1)严峻, (2)僻静,

(3)审阅, (4)猛烈,

4.简 屈 钧 所 于 聚

示例:(1)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救兵赶到了。

(2)老师看到学生都瞪着圆圆的眼睛,聚精会神地听她讲课,开心地笑了。

5(1)虽然 但是 (2)只要 就

(3)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4)无论 都

6(1)C (2)D (3)C ②B

7(1)灯照耀着建筑。

(2)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轻易离开。

(3)示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呢?

(4)示例:一滴小水珠吧 光彩夺目的宝石

二、1.(1)坚持好的 改正错的 兴旺起来

(2)1927 被捕前 被捕时 法庭上 被害后

(3)地下的烈火 烈火与热血中 监狱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2.①—b— A 勇于献身 ②—d— C 舍己为人

③—c— B 工作严肃认真,生活简朴

④—a— D 坚贞不屈

3(1)伤心 (2)自豪

4.示例:我同意这个观点,我们不是要记住仇恨,去伺机报复,而是记住这段历史,让我们大家以史为鉴,避免战争再起,一起捍卫和平。

三、()1.本来 有的 比

2.西汉 史记

3.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主席 张思德

4.崇敬(敬重) 牺牲 捐躯 痛恨 送命 毙命

5.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1.冷漠 崇敬

2.不是,他有很强的体魄和敏捷的反应。从第七、八自然段的相关描写中可以看出来。

3.用生命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点拨])仔细阅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围绕舍身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回答。

4.“亮闪闪”原指那子弹的色彩,这里也暗指老英雄光荣而闪亮的历史事迹。“勋章”原指立功得到的奖章,这里指子弹是老英雄的英雄历史的见证。

四、思路点拨:这次作文要围绕着“梦想”来写,写之前先想一想你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你做出了哪些努力,或者是打算怎样去实现你的梦想。在写的时候,可以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你是怎样“放飞梦想”的。注意要把事情叙述清楚,还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作文之中。 例文略。

 

11 / 11

www.ishijuan.cn 爱试卷为中小学老师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卷下载关注”试卷家“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