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分)银杏是植物界中古老的种类之一,被称为“活化石”,它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答案】C
【考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解答】解:A、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A不符合题意。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B不符合题意。C、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具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银杏具有种子,但是没有果实,C符合题意。故选:C。
【难度】1
2.(2分)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其中能表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
A.化石
B.胚胎学的证据
C.形态解剖学的证据
【答案】A
【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
(1)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2)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
(3)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
【解答】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而比较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只是证明了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胚胎学上的证据(如鳃裂)只是说明了古代脊椎动物的原始祖先都生活在水中。这些证据(包括分类学、遗传学上的证据)的证明面都比较窄。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选:A。
【难度】1
3.(2分)“结构与功能观”是生物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下列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动物名称 |
结构 |
功能 |
A |
鲫鱼 |
鳃 |
调节身体平衡 |
B |
家鸽 |
肺 |
气体交换 |
C |
蚯蚓 |
刚毛 |
协助运动 |
A.A
B.B
C.C
【答案】A
【考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蚯蚓的特征;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
【解答】解:A、鲫鱼用鳃呼吸,用鳍运动,靠各种鳍协调身体平衡,A错误。B、家鸽的体内有许多气囊,与肺相通,可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B正确。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C正确。故选:A。
【难度】1
4.(2分)群居生活的蚂蚁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社群行为
C.争斗行为
【答案】B
【考点】社会行为的特征
【分析】从动物的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上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贮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社群行为:是指群体中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解答】解:A、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A不符合题意。B、社群行为:是指群体中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群居生活的蚂蚁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这种行为属于社群行为,B符合题意。C、争斗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C不符合题意。故选:B。
【难度】1
5.将一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h,选其中一片叶子,用两个圆形黑纸片把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3~4h。剪下叶片,去掉黑纸片,用酒精脱色后再漂洗。
该实验中,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h的目的是( )
A.释放更多的氧气
B.合成更多的叶绿素
C.消耗掉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
【答案】C
【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必须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
【解答】解:为了去除实验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故选:C。
【难度】1
6.将一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h,选其中一片叶子,用两个圆形黑纸片把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3~4h。剪下叶片,去掉黑纸片,用酒精脱色后再漂洗。
将漂洗干净的叶片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后,图中变成蓝色的部位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答案】C
【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分析】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含有叶绿体,本题设置了两个对照实验:甲叶片的白边部分和丙绿色部分,乙叶片的遮光部分和丙未遮光部分,变量分别是:叶绿体和光。
【解答】解:碘液处理后,甲处不变蓝色,因为甲是银边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乙处不变蓝,由于遮光不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因此叶片甲、乙两部分都呈现棕色(碘液的颜色),丙部分呈现蓝色,原因是叶片丙处见光,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色。故选:C。
【难度】1
7.(2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稳态,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最为有效的是( )
A.依法保护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迁地保护
【答案】B
【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答】解: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难度】1
8.(2分)骨连结的主要形式是( )
A.不活动的连结
B.半活动的连结
C.活动的连结
【答案】C
【考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分析】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
【解答】解: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结。骨连结的形式有三种:不活动的连接,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能活动的连接,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指关节等,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
【难度】1
9.(2分)如下表为某健康人体内的血液、原尿、尿液中所含物质的成分比较(单位:g/100mL),其中尿液的序号是( )
成分 |
水 |
蛋白质 |
葡萄糖 |
无机盐 |
尿素 |
① |
95 |
0.00 |
0.00 |
1.50 |
2.00 |
② |
99 |
0.00 |
0.10 |
0.72 |
0.03 |
③ |
90 |
7.00 |
0.10 |
0.72 |
0.03 |
A.①
B.②
C.③
【答案】A
【考点】尿液的形成
【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等都可以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都会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尿液中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尿素的含量明显增高。故①是尿液,②是原尿,③是血液。A正确。故选:A。
【难度】1
10.图甲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小肠毛结构示意图,
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对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图甲中,能够分泌胆汁的消化腺是( )
A.胃腺
B.肝脏
C.肠腺
【答案】B
【考点】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分析】人体的主要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等。
【解答】解: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胆汁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B正确。故选:B。
【难度】1
11.图甲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小肠毛结构示意图,
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下列关于小肠结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B.小肠是人体消化道中最粗的部分
C.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厚,由多层细胞构成
【答案】A
【考点】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有:小肠长约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小肠内有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解答】解: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是面积。A正确。B、胃是人体消化道中最粗(膨大)的部分。B错误。C、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正确。故选:A。
【难度】1
12.(2分)生活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下列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
A.过期药品
B.瓜皮果壳
C.金属制成的易拉罐
【答案】C
【考点】生物学基本常识
【分析】可回收垃圾是指能够回收再利用,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约了资源。不可回收垃圾属于不能再利用,但可以集中处理的垃圾。
【解答】解:A、过期药品随意乱扔,会严重的污染环境,属于有害垃圾,不可以回收,A错误。B、瓜皮果壳属于厨余垃圾,不可回收,B错误。C、金属制成的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回收再利用,可节约资源和能源,C正确。故选:C。
【难度】1
13.(2分)人的卷舌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能卷舌是显性,基因用“R”;不能卷舌是阴性,基因用“r”表示。如果父亲能卷舌(Rr)母亲不能卷舌(rr),理论上这对夫妇生出不能卷舌的孩子可能性是( )
A.10%
B.50%
C.100%
【答案】B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把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把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倘若细胞内控制某性状的一对基因为AA或Aa,该生物个体就表现为显性基因A控制的性状,即显性性状;当细胞内控制某性状的一对基因为aa,该生物个体就表现为隐性基因a控制的性状,即隐性性状。
【解答】解:人的卷舌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能卷舌是显性,基因用“R”;不能卷舌是阴性,基因用“r”表示。因此,基因组成为RR和Rr时,其性状表现为能卷舌;基因组成为rr时,其性状表现为不能卷舌。则父母及后代的基因组成与性状表现的关系为:Rr(父亲能卷舌)×rr(母亲不能卷舌)→Rr(孩子能卷舌)、rr(孩子不能卷舌)。Rr(孩子能卷舌):rr(孩子不能卷舌)═1:1,所以理论上这对夫妇生出不能卷舌的孩子可能性是50%。B正确。故选:B。
【难度】1
1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千万年以来,植物的枯枝落叶和动物的尸体因为有微生物的存在才没有堆积如山,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微生物。
如图所示的三种生物中,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B
【考点】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分析】图中甲是细菌;乙是酵母菌;丙是放线菌。
【解答】解:甲是细菌,细胞中无成形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乙是酵母菌,细胞中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放线菌是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一类单细胞原核微生物,和细菌一样细胞内没有成形细胞核。故选:B。
【难度】1
1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千万年以来,植物的枯枝落叶和动物的尸体因为有微生物的存在才没有堆积如山,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微生物。
图中,可以提取医药上用于消炎的卡拉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药物的微生物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C
【考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图中:甲是细菌;乙是酵母菌;丙是放线菌。
【解答】解:放线菌由菌丝构成,菌丝分为基质菌丝,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菌丝上。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可以提取医药上用于消炎的卡拉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药物的微生物是放线菌。故选:C。
【难度】1
16.(2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生物圈
【答案】C
【考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
【难度】1
17.(2分)比较青蛙和家蚕的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在水中完成发育
B.它们的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
C.它们都不是变态发育
【答案】B
【考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1、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家蚕属于昆虫,它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的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解:A、青蛙的把卵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卵发育成蝌蚪,蝌蚪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家蚕的受精和发育都在陆地上完成,A错误。B、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体(蝌蚪)→幼蛙→成蛙;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所以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B正确。C、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体(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属于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属于变态发育,C错误。故选:B。
【难度】1
18.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它能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结构。
甲、乙、丙是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三幅图像,其中表示人口腔上皮细胞的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A
【考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分析】图中①细准焦螺旋、②镜臂、③转换器、甲是人口腔上皮细胞、乙是叶表皮细胞,丙是植物细胞。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是人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乙是叶表皮细胞,丙是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故选:A。
【难度】1
19.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它能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结构。
若要把图像甲变得更清晰一些,正常情况下应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答案】A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图中的①细准焦螺旋、②镜臂、③转换器、甲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乙叶表皮、丙洋葱内侧表皮。
【解答】解:A、用显微镜观察时,找到物像不太清晰,可①细准焦螺旋,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A正确。B、②镜臂是握镜的部位。B不正确。C、③转换器上安装有物镜,转动转换器可以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C不正确。故选:A。
【难度】1
20.(2分)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7个主要等级,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界
B.纲
C.种
【答案】C
【考点】生物的分类单位
【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生物在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解答】解: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
【难度】1
二、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3分)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探索与研究,下列科学家与所获成就匹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奈——自然选择学说
B.袁隆平——杂交水稻
C.孟德尔——显微镜的发明
D.达尔文——双名法
【答案】B
【考点】生物学史
【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解答】解:A、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A错误。B、袁隆平在育种中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利用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重组培育出新品种人工杂交稻,故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B正确。C、孟德尔是奥地利人,遗传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他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于1865年提出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C错误。D、林奈,瑞典博物学家,动植物双名命名法的创立,D错误。故选:B。
【难度】1
22.如图中所示的是某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草
B.野兔
C.鼠
D.鹰
【答案】A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解答】解:生产者主要为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为动物,分解者包含大部分的细菌和真菌。图中草属于生产者,野兔、鼠、鹰属于消费者。故选:A。
【难度】1
23.如图中所示的是某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该食物网中所包含的食物链条数是( )
A.1
B.2
C.3
D.5
【答案】D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1、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2、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解答】解:由图可知,图中食物链有:草→鼠→蛇→鹰,草→野兔→鹰,草→野兔→狼,草→鼠→鹰,草→鹿→狼,共5条。故选:D。
【难度】1
24.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病,疾病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病毒都是有害的
B.病毒可以独立生活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D.人类的传染病全部是由病毒引起的
【答案】C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传染病的特点与分类
【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解答】解:A、病毒有的是有害的,如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使植物患病;有的是有益的,有疫苗是用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制成的,错误;B、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的细胞里,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会变成结晶体,错误;C、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正确;D、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错误。故选:C。
【难度】1
25.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病,疾病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很多种,下列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隔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
B.注射新冠疫苗
C.勤洗手、多开密通风
D.加强体育锻炼
【答案】A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A、隔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A正确。B、注射新冠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错误。C、勤洗手、多开密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D、加强体育锻炼,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故选:A。
【难度】1
26.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放”的目的,如图为生态系统碳—氧环示意图,
如图中代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数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实质
【分析】绿色植物是指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制造出氧气,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解答】解:据图可知,①表示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代表光合作用。②③④表示动物、细菌和真菌、植物等产生二氧化碳,代表呼吸作用。故选:A。
【难度】1
27.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放”的目的,如图为生态系统碳—氧环示意图,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
A.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B.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C.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
【答案】D
【考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植被的作用和保护植被
【分析】分析图可知:①吸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②③④释放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
【解答】解:“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题干中“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都利于碳中和,而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不利于碳中和。可见D错误。故选:D。
【难度】1
28.(3分)血液在血管里持续不断地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有关。正常情况下,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肌肉最厚的是(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答案】C
【考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分析】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壁最厚。
【解答】解: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肌属于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最发达的是左心室,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左心室的壁最厚。故选:C。
【难度】1
29.(3分)人体的每个系统都有各自的功能,为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对各系统主要起调节作用的是(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C.运动系统和生殖系统
D.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
【答案】B
【考点】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作用
【分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器官系统只有协调配合,人体才能正常进行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解答】解: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体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可见B正确。故选:B。
【难度】1
30.俗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植物的播种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蚕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有关实验。
序号 |
条件 |
结果 |
1 |
|
发芽 |
2 |
|
发芽 |
3 |
|
不发芽 |
4 |
|
不发芽 |
通过分析表中1和4这组对照实验,可以推断出影响蚕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
A.光照
B.空气
C.水
D.温度
【答案】C
【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解答】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表中1和4这组对照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水分,1组水分适量,4组缺水,结果4组不发芽,可以推断出影响蚕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
【难度】1
31.蚕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首先从破裂的种皮中长出来,发育成根的结构是(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
【答案】A
【考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分析】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解答】解: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最先胚根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因此,蚕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首先从破裂的种皮中长出来,发育成根的结构是胚根。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
【难度】1
32.(3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下列能够直接提供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能量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维生素
D.ATP
【答案】D
【考点】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部分被贮存在ATP中,供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的需要。
【解答】解:能量的来源是食物。食物被消化后,营养成分进入细胞转化为各类有机物。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供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的需要。生物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于ATP。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给人体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D。
【难度】1
33.如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和运输示意图, 如图所示,肺泡与毛细血管间氧气和二氧化碳能够实现交换是由于气体的( )
A.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气肺治
B.分解作用
C.扩散作用
D.蒸腾作用
【答案】C
【考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分析】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解答】解: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气体在肺泡和组织内的交换,都是通过这种扩散作用实现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故选:C。
【难度】1
34.如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和运输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能够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成分主要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答案】B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分析】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解答】解:A、血浆:淡黄色、半透明,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B、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C、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C不符合题意。D、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B。
【难度】1
35.(3分)家兔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家畜,属于植食性的哺乳动物,其体内特有的结构是( )
A.心脏
B.肝脏
C.膈
D.小肠
【答案】C
【考点】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是体内有膈、胎生哺乳的特征。
【解答】解: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等,而胎生哺乳、体腔内有膈为哺乳动物所特有的。心脏、肝脏、小肠,如鸟类体腔内也有。故选:C。
【难度】1
36.图甲和图乙分别是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 图甲所示的结构中,将来能发育成果实的是( )
A.柱头
B.子房
C.花药
D.花丝
【答案】B
【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分析】一朵花受精后,花瓣、花药、萼片都逐渐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解答】解:子房受精后的发育情况为: 可见,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故选:B。
【难度】1
37.图甲和图乙分别是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 图乙所示的中果皮能够储藏营养物质,构成它的组织主要是( )
A.保护组织
B.薄壁组织
C.输导组织
D.机械组织
【答案】B
【考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解答】解:A.保护组织位于植物体的外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A错误。B.薄壁组织(又叫营养组织、基本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中果皮即果肉,能储藏营养物质,属于薄壁组织,B正确。C.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C错误。D.机械组织多由一些厚壁细胞组成,起支持作用,D错误。故选:B。
【难度】1
38.(3分)反射活动是在反射弧里进行的。如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其中能表示神经中枢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分析图可知:①感受器、②神经中枢、③传入神经、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解答】解: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图中:①感受器、②神经中枢、③传入神经、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可见B正确。故选:B。
【难度】1
39.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去太空出差183天的神舟十三号乘组,在全国人民的期盼下顺利返回地球。和三位航天员一起回家的还有约1.2万颗种子,在太空高真空、微重力、弱磁场等环境条件作用下,部分种子内部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利用航天飞船搭载种子,促使其遗传物质在太空条件下发生变异,从而选育出品质优良的新品种,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生物核心技术是( )
A.细胞核移植技术
B.胚胎移植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太空育种技术
【答案】D
【考点】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解答】解: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
【难度】1
40.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去太空出差183天的神舟十三号乘组,在全国人民的期盼下顺利返回地球。和三位航天员一起回家的还有约1.2万颗种子,在太空高真空、微重力、弱磁场等环境条件作用下,部分种子内部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经太空搭载后,选育出的新品种与普通品种相比性状有很大差异,与这一变异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某人的单眼皮通过外科整容手术变成双眼皮
B.同种小麦,在肥沃的土壤里长得健壮,在贫瘠的土壤里长得瘦弱
C.孪生兄弟,生活在平原的哥哥皮肤较白,生活在高原的弟弟皮肤较黑
D.短腿的安康羊是从正常羊中产生的,短腿的安康羊的后代也是短腿的羊
【答案】D
【考点】生物的变异类型;变异在实践上的意义
【分析】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解答】解:“某人的单眼皮通过外科整容手术变成双眼皮”、“同种小麦,在肥沃的土壤里长得健壮,在贫瘠的土壤里长得瘦弱”和“孪生兄弟,生活在平原的哥哥皮肤较白,生活在高原的弟弟皮肤较黑”,都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短腿的安康羊是从正常羊中产生的,短腿的安康羊的后代也是短腿的羊”和“经太空搭载后,选育出的新品种与普通品种相比性状有很大差异”,都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故选:D。
【难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