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地理试卷

【334014】2024年河北省新高考地理试卷

时间:2025-01-21 18:47:51 作者: 字数:34183字

……………○……………外……………○……………装……………○……………订……………○……………线……………○………………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内……………○……………装……………○……………订……………○……………线……………○………………


2024年河北省新高考地理试卷(选择性)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来,四川雅安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结合现代科技,发展鲟鱼智慧养殖(如图),利用数字化平台实时监控、自动投饵、种鱼跟踪,对鲟鱼生长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在鲟鱼养殖基础上,当地开发了特色餐饮、乡村度假、科普研学等项目,渔旅融合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红利惠及当地群众。 雅安应用智慧养鱼技术,主要是为了(  )

A.改善区域生态

B.扩大市场范围

C.增加当地就业

D.增强产业实力

【答案】A

【考点】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分析】雅安应用智慧养鱼技术的目的主要从服务、管理、可持续发展、生态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四川雅安采用智慧养鱼技术,对生产管理及其服务进行智能化改造和升级,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渔业产业的绿色发展,促进了渔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的生态,故A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养殖技术的改善并不能促进市场范围的提高,故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智慧养鱼技术将大大提高养殖的效率和养殖管理技术,并未实际增强产业的实力,而是减少工作人员,因此是减少了就业岗位,故CD错误。故选:A

【难度】1

2.近年来,四川雅安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结合现代科技,发展鲟鱼智慧养殖(如图),利用数字化平台实时监控、自动投饵、种鱼跟踪,对鲟鱼生长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在鲟鱼养殖基础上,当地开发了特色餐饮、乡村度假、科普研学等项目,渔旅融合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红利惠及当地群众。 从“智慧养鱼”到“渔旅融合”,雅安乡村振兴之路更加注重产业的(  )

A.空间集聚

B.拓展升级

C.品牌建设

D.规模扩张

【答案】B

【考点】乡村振兴

【分析】雅安乡村振兴之路的措施主要从产业融合、产业升级、产业链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智慧养鱼”到“鱼旅融合”将大大延长养殖的产业链条,强化区域的产业融合,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业务拓展和升级,故B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产业的发展变化,并未体现出产业的空间集聚,而是体现了产业的链接和融合发展,故A错误。产业的振兴之路,并未注重品牌的建设,故C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雅安乡村振兴之路,将渔业和旅游融合在一起,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并未体现规模化的扩张,故D错误。故选:B

【难度】3

3.西安(34°17′N108°55′E)是连通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物流节点。2024326日,我国首趟快递电商多联快车(干线铁路运输+两端集装箱配送)班列从西安出发,38小时后抵达乌鲁木齐(43°47′N87°37′E),较传统公路运输方式用时缩短约5个小时。西安成为我国东、西部之间重要物流节点,主要缘于(  )

A.先进的科学技术

B.雄厚的经济基础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庞大的人口数量

【答案】C

【考点】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等)影响选线;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地形因素的保证。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安地处我国西北部,关中平原的中心,北临渭河,南依秦岭,东接黄河,西靠陇山,是连接中国南北、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故能成为我国东、西部之间重要物流节点,C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物流节点的形成主要与交通、地理位置相关,科技、经济、人口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D错误。故选:C

【难度】3

4.西安(34°17′N108°55′E)是连通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物流节点。2024326日,我国首趟快递电商多联快车(干线铁路运输+两端集装箱配送)班列从西安出发,38小时后抵达乌鲁木齐(43°47′N87°37′E),较传统公路运输方式用时缩短约5个小时。西安至乌鲁木齐快递电商多联快车班列的突出优势是(  )

A.降本增效

B.转运方便

C.机动灵活

D.服务优质

【答案】A

【考点】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等)影响选线;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地形因素的保证。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快递电商多联快车两端使用集装箱配送,城市之间用铁路运输,用时更短”可知,该班列的突出优势是铁路运输替代传统公路运输,运输效率高,能降低物流成本,从而降低快递电商的成本,A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快车班列在两端使用集装箱卡车与铁路转运,中间不进行二次转运,且两端的集卡转运也是为了降本增效,故转运方便不是其突出优势,B错误。该快车班列在两大城市间进行铁路运输,不如公路运输机动灵活,C错误。该快车班列服务优质,但其他运输方式也可以提供优质的服务,故服务优质不是其突出优势,D错误。故选:A

【难度】3

5.西安(34°17′N108°55′E)是连通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物流节点。2024326日,我国首趟快递电商多联快车(干线铁路运输+两端集装箱配送)班列从西安出发,38小时后抵达乌鲁木齐(43°47′N87°37′E),较传统公路运输方式用时缩短约5个小时。该趟班列首发当日,乌鲁木齐比西安(  )

A.日出时刻早

B.正午太阳高度大

C.白昼时间长

D.日落方位略偏南

【答案】C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分析】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夏半年昼长夜短;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冬半年昼短夜长;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二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方向。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班列首发当日为326日,根据所学知识,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乌鲁木齐纬度高于西安,故乌鲁木齐白昼时间更长,C正确。乌鲁木齐昼更长,日出地方时更早,但乌鲁木齐更靠西,且两地之间经度差异远大于纬度差异,故乌鲁木齐日出时刻可能更晚,A错误。乌鲁木齐和西安均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乌鲁木齐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更大,故正午太阳高度更小,B错误。两城市在该日均日落西北,乌鲁木齐白昼更长,日落方位西偏北的角度更大,D错误。故选:C

【难度】3

6L庄地处冀西北,属半干旱气候,资源环境承载力低,为缓解人地矛盾,逐步形成了以水定畜的农业生产传统。近年来,L庄招商引资,组建种植合作社,绿化荒山,助力京津冀绿色屏障建设。如图示意L庄的人地关系,既包括L庄内部人地关系(Ⅰ),也包括L庄与外界的人地关系(Ⅱ和Ⅲ)。 制约L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条件是(  )

A.水资源量

B.空气质量

C.土地面积

D.矿产储量

【答案】A

【考点】环境承载力及影响因素

【分析】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很多,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

【解答】解:题目中提到L庄属于半干旱气候,且形成了“以水定畜”的农业生产传统,这表明水资源在L庄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限制其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水资源量很可能是制约L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条件,A正确。空气质量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但题目中并未提及空气质量作为制约L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B错误。土地面积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但题目中强调的是半干旱气候和“以水定畜”的传统,这表明水资源比土地面积更为关键,C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及矿产储量与L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D错误。故选:A

【难度】3

7L庄地处冀西北,属半干旱气候,资源环境承载力低,为缓解人地矛盾,逐步形成了以水定畜的农业生产传统。近年来,L庄招商引资,组建种植合作社,绿化荒山,助力京津冀绿色屏障建设。如图示意L庄的人地关系,既包括L庄内部人地关系(Ⅰ),也包括L庄与外界的人地关系(Ⅱ和Ⅲ)。 近年来,L庄招商引资和助力京津冀绿色屏障建设,体现了(  )

A.Ⅰ

B.Ⅰ、Ⅱ

C.Ⅱ、Ⅲ

D.Ⅰ、Ⅱ、Ⅲ

【答案】C

【考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分析】L庄招商引资和助力京津冀绿色屏障建设的体现主要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区域联系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可知,图中Ⅱ由生态子系统指向甲,体现了L村与其他区域的联系,能够体现招商引资,Ⅲ体现L村与京津冀之间的联系,L村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助力京津冀绿色屏障建设,C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Ⅰ是L庄内部人地关系,而招商引资和助力京津冀绿色屏障建设属于L村与外界的人地关系,ABD错误。故选:C

【难度】1

8.飓风是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暖水海域的强低压中心。北大西洋热带海域西部飓风生成较多而东部较少。如图示意某年9月北大西洋热带海域沿18°N的水温分布。 北大西洋热带海域东部较少生成飓风,主要是受(  )

A.海区形状影响

B.海水温度限制

C.入海径流干扰

D.海水密度制约

【答案】B

【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影响热带气旋形成的因素可以从海水温度、地转偏向力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海区形状、海水密度、入海径流均不直接影响飓风的生成,ACD错误。由材料可知,飓风的生成需要暖水海域,海水温度高,利于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进而形成强低压中心,由图可知,海域东部表层水温明显低于西部,不利于飓风生成,B正确。故选:B

【难度】1

9.飓风是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暖水海域的强低压中心。北大西洋热带海域西部飓风生成较多而东部较少。如图示意某年9月北大西洋热带海域沿18°N的水温分布。 图中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A.东部表层较低,垂向变化较小

B.东部表层较高,垂向变化较大

C.西部表层较低,垂向变化较大

D.西部表层较高,垂向变化较小

【答案】D

【考点】海水的温度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析】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从图示信息直接获取,注意横纵坐标含义即可。

【解答】解:由图可知,东部表层海水温度较低,等温线分布较密集,说明垂向变化较大,AB错误。由图可知,西部表层水温高,等温线分布较稀疏,说明垂向变化较小,D正确,C错误。故选:D

【难度】1

10.飓风是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暖水海域的强低压中心。北大西洋热带海域西部飓风生成较多而东部较少。如图示意某年9月北大西洋热带海域沿18°N的水温分布。 直接导致图示海域东、西部垂向水温变化差异大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水运动

C.海底地形

D.盛行风向

【答案】B

【考点】海水的温度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析】海水温度取决于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决定性因素);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解答】解: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推测,海域东部有上升流,冷海水上泛,海域西部有暖海水堆积下沉,故海水运动直接导致海域东、西部垂向水温变化差异大,B正确。盛行风向和海底地形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水运动,不是垂向水温变化的直接因素,CD错误。太阳辐射主要影响表层海水温度,对垂向水温变化影响较小,A错误。故选:B

【难度】3

11.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区的羊庄镇及周边区域,碳酸盐岩广布,溶蚀空隙和断裂发育,水循环条件和地下水储集条件良好,被划为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近年来,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区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部分河流出现季节性断流。如图示意羊庄镇及周边区域某年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 图中庄里村的地下水流向是(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向西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北向南

【考点】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C

【分析】地下水流的流向可以从地势高低、地下水位高低、降水等方面考虑。

【解答】解:水流方向与地下水等水位线垂直,从图中来看,应由东北部流向西南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难度】1

12.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区的羊庄镇及周边区域,碳酸盐岩广布,溶蚀空隙和断裂发育,水循环条件和地下水储集条件良好,被划为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近年来,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区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部分河流出现季节性断流。如图示意羊庄镇及周边区域某年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 推测东石楼村附近地下水等水位线出现低值闭合现象的原因是当地(  )

A.过度开采地下水

B.地表蒸发加剧

C.推广节水型农业

D.大气降水减少

【答案】A

【考点】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影响水位高低的因素有降水、蒸发、汇入径流、下渗等。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到东石楼村附近地下水等水位线高度为48米,出现低值闭合,说明其地下水水位较周边更低。该地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出现局部地下水位较低的闭合现象,A正确。从该地河流来看,东石楼村的位置海拔并非最高,其地表蒸发应不会比周边高出许多,B错误。推广节水型农业会使得该地用水量减少,并不会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不会导致地下水等水位线较低的现象,C错误。该地大气降水较为接近,并不会在东石楼村附近出现大气降水单独减少的区域,并不符合实际情况,D错误。故选:A

【难度】3

13.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区的羊庄镇及周边区域,碳酸盐岩广布,溶蚀空隙和断裂发育,水循环条件和地下水储集条件良好,被划为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近年来,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区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部分河流出现季节性断流。如图示意羊庄镇及周边区域某年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 考虑区域地质条件,枯水季节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重点管控(  )

A.水库的渗漏污染

B.地下水平径流污染

C.河流的渗漏污染

D.地表垂直渗流污染

【答案】A

【考点】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水源的保护可以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污水治理等方面考虑。

【解答】解:材料提及该地碳酸盐岩广布,溶蚀的空隙和断裂发育相对较多,而从材料来看,东石楼村附近有水库,在枯水季节,水库的水源可能沿地下溶蚀空隙不断向地下渗漏,而在枯水季,其地下水径流量相对较少,故最需在枯水季重点管控的是水库的渗漏,A正确,B错误。材料提及该地由于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部分河流出现季节性断流,故在枯水季节河流的渗漏相对较少,C错。在枯水季节,通常降水量也相对较少,故其地表的垂直渗流也会相对较少,D错。故选:A

【难度】1

14.太湖流域西苕溪冲积平原降水丰沛,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平缓,水网密度增大,农田越来越破碎。在与自然长期共处中,当地先民打造了与环境相适应的集防灾、居住与生产功能于一体的㘰—圩田人居系统。圩田指滨湖平原筑堤围出的田地,㘰田是上、中游平原的高堤圩田。如图为上游河谷㘰田、中游平原㘰田和下游滨湖圩田人居系统样方(2km×2km)。 上游河谷㘰田高筑围堤、建库引水,主要是为了(  )

A.防洪抗旱

B.防洪排涝

C.排涝排渍

D.抗旱排渍

【答案】A

【考点】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分析】上游河谷㘰田高筑围堤、建库引水的目的主要从降水、海拔、洪涝灾害、灌溉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太湖流域西苕溪冲积平原降水丰沛,从上游到下游地势逐渐降低,坡度变缓,水网密度增大,农田破碎,这种地理环境使得防洪和灌溉成为重要的农业活动需求。上游河谷㘰田地势相对较高,但降水丰沛,既有洪水的威胁,也可能面临季节性干旱。高筑围堤可以防洪,而建库引水则可以储备水资源用于抗旱,A正确。防洪是合理的,但上游河谷㘰田并不特别需要排涝,因为其地势较高,不易积水,B错误。排涝排渍更适用于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区,如中游平原或下游滨湖地区,不适用于上游河谷㘰田,C错误。抗旱是合理的,但排渍不是上游河谷㘰田的主要需求,因为其不易积水,D错误。故选:A

【难度】3

15.太湖流域西苕溪冲积平原降水丰沛,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平缓,水网密度增大,农田越来越破碎。在与自然长期共处中,当地先民打造了与环境相适应的集防灾、居住与生产功能于一体的㘰—圩田人居系统。圩田指滨湖平原筑堤围出的田地,㘰田是上、中游平原的高堤圩田。如图为上游河谷㘰田、中游平原㘰田和下游滨湖圩田人居系统样方(2km×2km)。 从上游到下游,聚落(  )

A.规模先增后减

B.密度先升后降

C.形态均呈带状

D.选址近田远水

【答案】B

【考点】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分析】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和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经济、政治、宗教、文化、政策、历史)。

【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从上游到下游,由于水网密度增大,农田越来越破碎,上游地区地势较高,聚落规模相对较小,密度较低;中游地区条件相对较好,聚落规模增大,密度上升;下游地区虽然水网密集,但可利用土地相对有限,聚落规模减小,密度下降,所以聚落密度先升后降,B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一般来说,随着地势逐渐平缓、水网密度增大,适宜居住和发展的条件变好,聚落规模会逐渐增大,而不是先增后减,A错误。上游可能受地形影响呈带状,但中游和下游不一定均为带状,C错误。选址近田远水,与实际不符,一般是近水便于灌溉和生活,D错误。故选:B

【难度】3

16.太湖流域西苕溪冲积平原降水丰沛,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平缓,水网密度增大,农田越来越破碎。在与自然长期共处中,当地先民打造了与环境相适应的集防灾、居住与生产功能于一体的㘰—圩田人居系统。圩田指滨湖平原筑堤围出的田地,㘰田是上、中游平原的高堤圩田。如图为上游河谷㘰田、中游平原㘰田和下游滨湖圩田人居系统样方(2km×2km)。 在㘰—圩田人居系统中,上、中、下游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依次为(  )

A.水稻桑鱼—桑基鱼塘—稻麦油茶

B.水稻桑鱼—稻麦油茶—桑基鱼塘

C.稻麦油茶—桑基鱼塘—水稻桑鱼

D.稻麦油茶—水稻桑鱼—桑基鱼塘

【答案】D

【考点】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分析】在㘰—圩田人居系统中,上、中、下游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根据地势、水网密度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上游地区地势较高,水网密度小,适合种植稻麦油茶等旱作物;中游地区地势逐渐降低,水网密度增大,可以发展水稻桑鱼这种半水旱的农业生产模式;下游地区水网最为密集,形成了独特的水乡环境,适合发展桑基鱼塘这种高度集约化的水乡农业生产模式,所以上、中、下游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依次为稻麦油茶—水稻桑鱼—桑基鱼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难度】3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

1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莱茵——鲁尔城市群(如图)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典型代表,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市场与政府共同推动下,该区域对煤炭、钢铁、化工等重工业进行改造,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了产业转型(表格)。凭借发达的轨道交通,各城市协调发展,形成了区域一体化格局。

主中心城市

2019年主要产业部门

a.杜伊斯堡

钢铁、物流、精密仪器制造

b.埃森

管理咨询、法律、会计

c.多特蒙德

保险、物流、电子商务

d.杜塞尔多夫

广告、服装、会展、物流

e.科隆

化学、汽车、传媒

1)据图凝炼体现该城市群空间结构特点的关键词。

2)概述该城市群主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的特征。

3)说明轨道交通对该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作用。

【答案】1)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2)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转型;第三产业占比增加;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区域产业分工协作。(3)轨道交通加强了城市之间的交流联系;促进了人才、物资、资金的流动,优化了区域要素配置;加强了中心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考点】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的过程与影响

【分析】1)城市空间结构应从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城市形态角度描述。

2)城市群主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的特征应从产业类型、升级、分工等角度作答。

3)轨道交通对该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应从加强联系、优化资源配置、辐射带动等角度作答。

【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中有5个主中心城市,体现出多中心的特征;有主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体现出多层次的特征;各城市间通过轨道交通联系,体现出网络化的特点。(2)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市场与政府共同推动下,该区域对煤炭、钢铁、化工等重工业进行改造,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了产业转型”可知,该区域由传统的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向精密仪器制造、管理咨询、保险、物流等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转型;传统产业得以升级改造;第二产业占比下降,第三产业占比增加;不同城市主要生产部门不同,区域产业分工协作。(3)读图可知,不同等级城市间通过轨道交通彼此联系,轨道交通加强了城市之间的人才、物资、资金的流动,促进了区域联系,优化了区域要素配置;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交通联系方便,加强了中心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中小城市对中心城市的支撑作用。故答案为:(1)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2)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转型;第三产业占比增加;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区域产业分工协作。(3)轨道交通加强了城市之间的交流联系;促进了人才、物资、资金的流动,优化了区域要素配置;加强了中心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难度】5

18.(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和黑钙土是广阔平坦的松嫩平原上的典型土壤。黑土形成时气候温暖湿润,黑钙土形成时气候暖干,淋溶作用发生变化,钙积层较厚。钙积层过浅不利于农业发展。近百年来,由于过度开垦导致黑土有机质减少,土壤流失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1)写出嫩江及阶地对阶地上土壤发育的影响。

2)判断嫩江沿岸黑土、黑钙土形成的时间顺序,并根据气候特征解释二者土壤剖面的差异。

3)为落实“藏粮于地”,提出对黑钙土保护和利用措施。

【答案】1)嫩江自上游携带泥沙在该处沉积,为土壤发育形成物质基础;阶地坡度平缓,水土流失作用弱,有利于土壤保持和进一步发育;阶地形成后,地壳活动较稳定,为土壤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2)黑土形成早于黑钙土。黑土形成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不易形成钙积层;黑钙土形成时期,气候暖干,降水少,淋溶弱,土壤钙物质积累明显。(3)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提高土壤肥力;深耕改土,破坏土壤下方钙积层;平整土地,治理冲沟,减轻水土流失。

【考点】土壤形成因素与过程

【分析】1)嫩江及阶地对阶地上土壤发育的影响主要从沉积、坡度、地壳活动等方面分析。

2)嫩江沿岸黑土、黑钙土形成的时间顺序及二者土壤剖面的差异主要从降水、气温、淋溶作用等方面分析。

3)为落实“藏粮于地”,对黑钙土保护和利用措施主要从有机肥、秸秆还田、土地平整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1)河流阶地是地壳上升和流水下切形成的,每一个阶地形成后,地壳活动相对稳定,为土壤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读图可知,嫩江自上游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处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为土壤发育形成物质基础;阶地地形相对平缓,坡度较小,水土流失作用弱,有利于土壤形成、保持和进一步发育。(2)读图可知,从河流阶地看,黑土分布位置高于黑钙土分布位置,判读黑土形成时间早于黑钙土。据材料“黑土形成时气候温暖湿润,黑钙土形成时气候暖干,钙积层较厚”可知,黑土形成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足,地表水丰富,下渗多,淋溶作用强,不易形成钙积层;而黑钙土形成时期,气候变得暖干,降水量明显减少,地表水缺乏,下渗减弱,淋溶作用弱,已形成钙积层,土壤钙物质积累明显。(3)据材料“近年来黑土地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可知,因水土流失导致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改良黑钙土需要提高土壤肥力,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肥力;据材料“钙积层过浅对作物生长有不利影响”可知,需要深耕改土,破坏土壤下方钙积层,增加土层厚度;需要平整土地,治理冲沟等,减轻水土流失,保持土壤厚度等。故答案为:(1)嫩江自上游携带泥沙在该处沉积,为土壤发育形成物质基础;阶地坡度平缓,水土流失作用弱,有利于土壤保持和进一步发育;阶地形成后,地壳活动较稳定,为土壤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2)黑土形成早于黑钙土。黑土形成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不易形成钙积层;黑钙土形成时期,气候暖干,降水少,淋溶弱,土壤钙物质积累明显。(3)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提高土壤肥力;深耕改土,破坏土壤下方钙积层;平整土地,治理冲沟,减轻水土流失。

【难度】5

19.(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滨里海盆地南邻里海,东邻乌拉尔山,油气资源丰富。盆地东部发育一套巨厚盐层,在乌拉尔造山运动产生的区域挤压力和上覆地层差异压力等共同作用下,盐发生塑性流动,导致盐底辟构造形成(如图)。盐层不仅为其下伏泥灰岩(可生油气且可储油气)中的油气藏提供了优质封盖层,也为其上覆砂岩(不生油气但可储油气)中的油气藏提供了封堵条件。

1)据图说明滨里海盆地东部盐底辟构造的形成过程。

2)从成因和发育过程角度,尝试定义“盐底辟构造”。

3)在图(b)地层中,存在由盐层封堵(盖)而利于油气成藏的部位,请用“●”在盐层中的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中各标出一个来。

【答案】1)地质时期,里海水蒸发旺盛,盐分析出形成盐层;盐层上方沉积形成深厚的砂岩层;在乌拉尔造山运动产生的区域挤压力和上覆砂岩差异压力等共同作用下,盐层产生塑性流动;盐层密度较小,在砂岩薄弱处向上隆起,形成盐底辟构造。(2)盐底辟构造定义:埋藏在地下的某盐类岩层受到挤压作用,向上拱起甚至刺穿上覆岩层的构造。(3

【考点】区域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地表形态的塑造;地壳运动与地貌

【分析】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2)“盐底辟构造”主要从盐层挤压、地壳运动等方面分析。

3)地质构造的实践应用:隧道工程应选址于背斜: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向斜储水、背斜储油、气;大型工程应避开断层。

【解答】解:(1)由左上图可知,泥灰岩上覆盐层,可推知,早期里海水蒸发后,盐分析出,形成厚厚的盐层;右上图可看出,盐层上方接受沉积,形成深厚的砂岩层,且出现了盆缘断裂,结合材料可推知,在乌拉尔造山运动产生的区域挤压力和上覆砂岩差异压力等共同作用下,盐层产生塑性流动,形成了左下图所示的构造;由于盐层密度较小,能塑性流动,在压力作用下,在砂岩薄弱处向上隆起,从而形成盐底辟构造。(2)结合材料可知,盐底辟构造的形成,首先需要形成埋藏在地下的某盐类岩层,结合图文材料,可推测形成过程是,盐类岩层受到压力作用,发生塑性流动,在上覆岩层的薄弱位置,盐层向上拱起,甚至刺穿上覆岩层,最终形成盐底辟构造。故定义应较简洁,且包括必要的关键词:埋藏在地下的某盐类岩层受到挤压作用,向上拱起甚至刺穿上覆岩层的构造。(3)油气成藏,需要有一定的空间,且被盐层封堵(盖),结合题意可标出具体部位,在上覆砂岩中选择盐层向下凹陷的位置,有油气存储空间,且盐层封堵砂岩中的油气;在下伏泥灰岩中选择盐层向上凸出的位置,有油气存储空间,且封盖泥灰岩中的油气。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地质时期,里海水蒸发旺盛,盐分析出形成盐层;盐层上方沉积形成深厚的砂岩层;在乌拉尔造山运动产生的区域挤压力和上覆砂岩差异压力等共同作用下,盐层产生塑性流动;盐层密度较小,在砂岩薄弱处向上隆起,形成盐底辟构造。(2)盐底辟构造定义:埋藏在地下的某盐类岩层受到挤压作用,向上拱起甚至刺穿上覆岩层的构造。(3

【难度】5

10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