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装……………○……………订……………○……………线……………○………………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166418-202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总分 |
得分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新增葡萄种植区趋向( )
A.土壤更贫瘠地区 B.黄河两侧平原区
C.暖湿化加剧地区 D.贺兰山高海拔区
2.驱动该地区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有( )
①劳动力大量回流 ②政策支持与激励 ③肥沃的土地资源多
④旺盛的市场需求 ⑤适宜的气候条件 ⑥企业示范效应显著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下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 )
A.降水较多
B.云雾较少
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
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4.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 )
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
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
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
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
伦敦泰晤士河南岸旧城核心地带的某片区,19世纪初期工业繁荣,交通便捷。20世纪30年代开始,该片区工业快速衰落。后经持续更新改造,该片区现已建成国家剧院、艺术中心和电影院等文化场馆,成为伦敦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创意片区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更新改造初期,选择该片区布局文化场馆的最有利条件是( )
A.失业工人数量多 B.工业闲置用地多
C.功能分区较完善 D.生产技术水平高
6.更新改造后,泰晤士河该片区河段功能提升最明显的是( )
A.休闲游憩 B.水源供给
C.物流运输 D.生态保育
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可反映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城市分工特点,指数值越大,表明分工程度越高。下表为2008年、2015年和2019年我国三个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名 称 |
2008年 |
2015年 |
2019年 |
上海都市圈 |
3.45 |
5.21 |
6.54 |
兰州都市圈 |
2.20 |
2.36 |
2.78 |
合肥都市圈 |
2.16 |
0.81 |
0.97 |
7.从区域空间组织视角考虑,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内 ( )
A.各城市间的信息流大幅降低
B.城市间功能互补性明显减弱
C.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显著提升
D.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
8.根据合肥和兰州两个都市圈的功能分工指数值变化,可以判断 ( )
A.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产值降低
B.兰州都市圈的地域范围扩大
C.合肥市受上海都市圈影响较大
D.合肥都市圈的城市数量增多
峡湾是冰川U形谷后期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槽形谷。极地气候峡湾几乎常被海冰或冰川覆盖。而温带气候峡湾全年几乎没有海冰覆盖。如图示意在北半球发育极地气候峡湾的甲地和发育温带气候峡湾的乙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甲地对比,温带气候峡湾在乙地发育的主要原因是乙地( )
A.冬季白昼的时长更长 B.受到了暖流增温影响
C.经历了更强的构造运动 D.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更大
10.研究发现,极地气候峡湾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累积速率往往较温带气候峡湾低,主要是因为极地气候峡湾区( )
①植被覆盖度更低 ②入海的径流更少 ③海水的盐度更低 ④波浪的动力更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 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图a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图b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b
11.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 )
①化学溶蚀 ②重力崩塌 ③冰川刨蚀
④风力吹蚀 ⑤流水侵蚀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12.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 )
A.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
B.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
C.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
D.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
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某冰川区暖季上、下行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若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则该地 ( )
A.大气下沉气流增强
B.冰面的流水作用减弱
C.局地降水概率增加
D.下行风焚风效应减弱
14.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 ( )
A.年均气温趋于降低
B.冰川消融加快
C.年降水量趋于增加
D.湖泊效应增强
距今约3000年前的金沙遗址(30°41′N,104°01′E)是古蜀国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在该遗址祭祀区的东部,有一处九柱建筑基址,其9个柱洞呈“田”字形分布。研究发现,这些柱洞分布具有一定的天文属性。图a为九柱建筑的复原示意图;图b示意该建筑柱洞平面分布及当时冬至日的日出方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b)
15.如果当时祭祀人员站在图b中的D5处,他在夏至日看到的日出方位位于( )
A.D5→D6连线方向 B.D6和D9之间
C.D5→D9连线方向 D.D8和D9之间
16.已知3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与现在遗址地居民相比,则当时金沙先民在( )
A.春分日看到日出时间更早
B.夏至日经历更长的夜长
C.秋分日看到日落时间更晚
D.冬至日经历更短的昼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辽宁省大连市的松木岛化工园区距主城区约60 km,占地面积约35 km2。2005年,该园区开始承接大连市的化工企业转移,2016年被纳入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该园区大部分职工通勤于工作地与主城区之间,呈现职住分离现象。紧邻松木岛化工园区的S村,目前户籍人口约3800人,常住人口约2300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渔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及外出务工。下图示意松木岛化工园区及S村地理位置。
(1)简述松木岛化工园区承接大连市的化工企业转移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2)结合S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提出该园区帮扶该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6分)
(3)为解决职工的职住分离问题,该园区拟在S村的甲、乙两地建设职工生活区。分析这两地居住环境的优劣。(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针对干旱区煤矿采空区治理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我国学者提出利用采空区建设地下水库的建议。M煤矿矿区位于晋陕蒙交界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下水资源丰富。该煤矿经过多年开采,已形成采空区。调查发现,该采空区水体中含有来自地表的污染物。下图示意M煤矿采空区及地层剖面。
简述M煤矿矿区地表污染物进入采空区水体的自然地理过程。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当气温下降,湿度上升时,硫硝钠会吸水形成芒硝,使得裂隙中的容积增大;当气温上升,湿度下降时,会芒硝脱水产生反硝化。四川仁寿县牛角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岩石表层紫色砂岩以及雕刻石像(牛角寨大佛)的裂缝中均发现了硫酸钠。
(1)说明甲、乙两区域的地质构造及地层年代特征,并据此判断甲、乙哪个区域的地表剥蚀作用更强。
(2)根据硝化与反硝化的条件,说明i、ii、iii阶段硫酸钠的分别变化。
(3)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分析裂缝中硫酸钠对雕刻石像(牛角寨大佛)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2.D
1.据有机质含量在不同时期从阶段Ⅰ到阶段Ⅳ的数值体现是越来越少,说明整体葡萄种植区域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越来越低,而这四个阶段当地的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这说明贺兰山东麓新增葡萄种植区的趋向是向土壤更贫瘠地区方向拓展,A正确;据b砾石含量图可知从阶段Ⅰ到阶段Ⅳ葡萄种植区域的砾石含量占比越来越高,而黄河两侧平原区土壤中的砾石占比很小,所以新增葡萄种植区不应向黄河两侧平原区拓展,B错误;据c年均降水量和d年均气温从阶段Ⅰ到阶段Ⅳ的数值表现为年均降水量不断增加、年均气温以下降趋势为主,说明新增种植区域气候冷湿化加剧,C错误;葡萄生长需要一定的热量条件,贺兰山高海拔地区热量条件较差,新增区域不应向高海拔地区拓展,D错误。故选A。
2.葡萄酒生产并不需要大量劳动力,且题目中没有信息表明有劳动力大量回流,排除①;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已成为宁夏的重要产业,自1984年以来葡萄种植规模和葡萄酒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鼓励,②正确;据上题分析得知新增葡萄种植区域是向土壤贫瘠地区拓展,与当地肥沃的土壤资源多无关,③错误;葡萄酒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得葡萄酒产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④正确;当地气候条件是相对稳定因素,且气候对葡萄酒生产过程影响较小,⑤错误;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说明从阶段Ⅰ开始一些葡萄酒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了示范效应,影响力增强,从而使更多的企业投入到当地的葡萄酒生产,扩大了葡萄酒生产规模,⑥正确。故选D。
3.B 4.D
3.该题要求分析大气逆辐射值较低(提示:说明大气返给地面的能量较少,射向宇宙空间的能量较多)的原因,而降水较多则阴雨天气多,大气逆辐射应较强,A错误。云雾较少,说明晴天较多,因此大气逆辐射较弱,B正确。图示为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该地位于北半球,因此与地表植被覆盖度无关,C错误。2—4月跨越北半球春分日,而7—9月距离夏至日较近,该地位于北半球,因此2—4月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7—9月,D错误。
4.
5.B 6.A
5.失业工人数量多与城市更新改造、文化场馆布局的关系不大,失业工人数量多是城市功能区更新改造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A错误。材料表明,20世纪30年代开始,该片区工业快速衰落,这意味着该区域原有的工业用地可能大量闲置,这为文化场馆的布局提供了充足的空间,B正确。功能分区较完善通常是在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过规划和管理实现的,更新改造初期功能分区可能并未完善C错误。生产技术水平高是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与文化场馆的布局关系不大,D错误。
6.该片区现已建成国家剧院、艺术中心和电影院等文化场馆,这些设施的建设通常会吸引大量游客和市民进行休闲游憩活动,因此泰晤士河该片区河段的休闲游憩功能会得到明显提升,A正确。水源供给功能通常与河流的自然属性和城市规划的供水系统相关,物流运输功能通常与河流的通航条件、港口设施以及交通网络相关,生态保育功能主要与河流的自然环境、生态保护措施相关,更新改造前后,影响上述功能的条件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化,B、C、D错误。
7.C 8.C
7.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的功能分工指数值增大,反映了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上海)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趋势增强,这通常伴随着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显著提升,因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故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联系必然增多,信息流不可能大幅降低,C正确,A错误。从表中可以看出,2019年上海都市圈的功能分工指数值较2008年显著增大,反映了城市间功能分工的深化和互补性的增强,B错误。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值的增大意味着中心城市的制造业向外围城市转移,中心城市的制造业多样化减弱,D错误。
8.具体分析如下。
选项 |
分析 |
结论 |
A |
兰州都市圈的功能分工指数值在2008年至2019年有所增加,这表明兰州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有所发展,故其产值不会降低 |
错误 |
B |
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值的变化主要反映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集聚特征,而不能直接反映都市圈的地域范围变化。因此,无法推断出兰州都市圈的地域范围是否扩大 |
错误 |
C |
合肥都市圈的功能分工指数值在2008年至2019年显著减小,这可能与上海都市圈的辐射和带动有关。由上海都市圈转移出来的制造业选择在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更好的合肥落户,而未能向合肥都市圈外围城市扩散,导致其中心城市制造业集聚,功能分工指数值显著降低 |
正确 |
D |
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值的变化反映了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集聚特征,但不能直接反映都市圈的城市数量变化 |
错误 |
9.B 10.A
9.乙地位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的影响,海水温度较高,几乎没有海冰覆盖,B正确;乙地纬度略高于甲地,冬季白昼的时长更短 ,A错误;构造运动强弱没有信息显示,且海冰主要与水温、气温有关,而不是构造运动,C错误;同位于大西洋高纬度,海平面上升幅度没有差别,D错误。故选B。
10.极地气候峡湾区,气温更低,不利于植被生长,植被覆盖度更低,固碳速率慢,①正确;极地气候峡湾区,气温更低,河流结冰期长,入海径流更少,携带的营养盐类少,海洋浮游生物少,固碳速率慢,②正确;因海水大量结冰,海水的盐度可能更高,③错误;受极地东风影响,波浪的动力可能较大,④错误。①②组合正确,故选A。
11.B 12.D
11.化学溶蚀是形成溶洞的关键过程。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水会溶蚀岩层,形成溶洞。随着溶洞内部岩层不断被溶蚀,上部岩层逐渐失去支撑,可能会因重力发生崩塌。重力崩塌有助于扩大溶洞的空间,是溶洞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流水侵蚀也可以进一步扩大溶洞,尤其是在溶洞形成初期,水流可以带走被溶蚀的物质,加速溶洞的形成,①②⑤正确。冰川刨蚀主要通过冰川的移动和磨蚀等作用来塑造地表,与溶洞的形成无关,③错误。风力吹蚀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对地貌形成的影响较为显著,该地位于湿润区,风力作用较弱,④错误。故选B。
12.石灰岩溶洞内常见的滴水现象会导致水中的碳酸氢钙反应,析出碳酸钙,形成石钟乳和石笋等,与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不同,A错误。由材料可知,溶洞内有文化层(拓展:文化层通常指的是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包括生活垃圾、生产工具、建筑遗迹等),这表明古人类曾在洞内活动过,然而,文化层通常是多种物质的混合,不仅限于粉砂质黏土,且文化层位于沉积物表层,故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不能成为整个溶洞内粉砂质黏土沉积物的主要来源,B错误。溶洞内的岩石由于长期受到溶蚀作用,可能会发生崩塌,但其堆积物应以较大的石块为主,与细颗粒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不同,C错误。该地位于云南省,降水丰富,流水作用会对地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可推测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可能主要源自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D正确。
13.C14.A
13.由图可知,下行气流来自海拔较高的冰川表面,温度较低,上行气流来自低海拔地区,温度较高,两股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在P地附近相遇,容易形成锋面,可能给P地带来降水,使该地局地降水概率增加,C正确;降水增加导致冰面流水作用增强,B错误;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抬升,大气上升气流增强,A错误;下行风为冰川风,与焚风效应无关,D错误。
14.根据题意和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下行气流为冰川风,来自海拔较高的冰川表面,下行气流温度较低,若该地下行气流势力增强,则会降低P地附近气温,导致P地附近年均气温趋于降低,A正确;P地附近区域气温降低,冰川消融减慢,B错误;下行气流势力增强,则锋面移至海拔更低处,P地附近受下行风控制,降水减少,C错误;读图可知,P地距离湖泊较远,受湖泊效应的影响较小,D错误。
15.B16.D
15.根据太阳视运动规律可知,夏至日该地日出东北,且日出方位与冬至日日出方位关于正东方(即二分日日出方位)对称,如下图所示,因此夏至日日出方位为东偏北27.17°,位于D6和D9之间,B正确。
16.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大小,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大小。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圈垂直,晨昏圈的倾斜角度影响各纬线圈被分割成的昼弧、夜弧长度,进而影响昼夜长短。根据材料可知,3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则夏至日晨昏圈的倾斜角度更大,北半球昼长更长(夜长更短),B错误;同理,冬至日北半球昼长更短(夜长更长),D正确;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全球昼夜平分,日出、日落时间不变,A、C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政策激励,用地充足、地价相对便宜;靠近高速公路和铁路,陆运方便,临近海湾,海运便利;距主城区较远,环境容量大,对主城区污染小。(6分)(2)组织园区企业向S村采购农、渔产品,促进该村种植业、渔业的发展;将园区的废弃物资源回收业务承包给村集体,提升村集体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和赢利能力;吸引S村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到园区工作,并为其提供技能培训。(6分)(3)甲地:优:靠近园区和交通枢纽,出行较方便;方便利用园区的相关设施。劣:污染(工业废气、交通噪声、汽车尾气等)相对较大,环境质量相对较差。乙地:优:靠近海边,环境质量相对较好;可利用滨海资源丰富休闲游憩生活。劣:离交通干线、园区较远,通勤及出行相对不便。(6分)
(1)该题考查产业转移。由材料可知,松木岛化工园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地价相对较低,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该园区2016年被纳入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有国家政策支持。园区周边有高速公路等交通线路,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便于联系国内市场。该园区临海,且地处海湾,有利于发展海运,便于开拓海外市场。由材料可知,松木岛化工园区距主城区较远,环境容量较大,化工污染对主城区造成的影响更小。
(2)该题考查企业对乡村的帮扶作用。阅读材料可知,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渔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及外出务工,可分别从各收入来源切入展开作答。答题时需要分析松木岛化工园区与S村的联系,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由于该村多发展种植业、渔业,可以满足化工园区工人的生活物资需要,故可组织园区企业向S村进行集体采购,为当地农产品提供销路,促进当地种植业和渔业发展;化工园区会产生大量的可回收废弃物,把园区的废弃物资源回收业务承包给村集体可以促进S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提升其产业规模和赢利能力;化工园区的建立可以为附近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并提供技能培训,有助于S村的外出务工人员回流,有助于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3)该题考查居住环境比较。具体分析如下。
地表污染物随降水和地表径流向地表沉降区(塌陷区)汇聚,污染物随水流沿着裂隙下渗,下渗的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继续下渗进入采空区水体。(6分)
该题考查水循环过程。解答该题需要结合示意图,理解污染物从地表进入地下水体的具体过程,可以从水源、汇聚、下渗等角度分析。
(1)地质构造:甲区域为向斜,乙区域为背斜;地层年代特征:甲区域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乙区域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乙区域比甲区域地表剥蚀作用更强。
(2)阶段i:平均温度下降,平均湿度上升,硫酸钠吸水形成芒硝;阶段ii:平均温度快速上升,平均湿度快速下降,芒硝脱水反硝化重新形成硫酸钠;阶段iii:平均温度下降,平均湿度上升,硫酸钠再次吸水形成芒硝。
(3)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较大,雨季湿度较大,硫酸钠易吸水形成芒硝,体积强烈膨胀,裂隙撑大;旱季昼夜温差较大,引起的相对湿度变化大,反复发生硝化和反硝化,频繁膨胀与收缩,这导致雕刻石像裂隙增多、增大,逐步发生坍塌:腐蚀雕刻石像局部造型,破坏其完整性。
(1)读图可知,甲区域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地层两翼老中间新,乙区域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地层两翼新中间老;乙处背斜构造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外力侵蚀,甲处向斜构造槽部受挤压坚实致密,容易接受外力沉积,故乙区域地表剥蚀作用更强。
(2)读图可知,在阶段i,由于平均温度下降、平均湿度上升,满足硫酸钠吸水形成芒硝的条件,所以硫酸钠会吸水形成芒硝,硫酸钠减少;在阶段ii,平均温度快速上升、平均湿度快速下降,符合芒硝脱水反硝化,重新形成硫酸钠并析出水分子的条件,芒硝会转化为硫酸钠,硫酸钠增多;在阶段iii,平均温度下降、平均湿度上升,又会使硫酸钠吸水形成芒硝,硫酸钠减少。
(3)根据材料可知,四川仁寿县牛角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日较差大等特点,导致日内、年内、年际温度和湿度变化大。夏季当地降水多,进入雨季,平均湿度较大,硫酸钠易吸水形成芒硝,体积强烈膨胀,裂隙撑大;冬季时降水较少,进入旱季,平均温度较低,但昼夜温差较大,引起的相对湿度变化大,反复发生硝化和反硝化,频繁膨胀与收缩,导致雕刻石像裂隙增多、增大,岩石变得疏松并逐步发生坍塌:此外,芒硝本身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也会腐蚀雕刻石像局部造型,破坏其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