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地理试卷

【333982】2022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

时间:2025-01-21 18:46:06 作者: 字数:31670字

……………○……………外……………○……………装……………○……………订……………○……………线……………○………………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内……………○……………装……………○……………订……………○……………线……………○………………


2022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等级性)

一、选择题

1.下列是天津四处的景观图片。四图中能反映历史时期本市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的是(  )

A.甲、丙

B.甲、乙

C.乙、丁

D.丙、丁

【答案】D

【考点】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解答】解:沿海防潮堤主要体现的是海水的海拔,与地面沉降关联不大,甲图不能反映地面沉降,故AB错。下沉式广场是建设过程中选择低洼地区建设,本来地势就低的地区不能直观反映地面沉降,乙图不能反映地面沉降,故C错。沿海地区人们消费海洋贝类生物较多,产生了大量的贝壳,这部分贝壳原来在地表,现在却出现在地下,说明贝壳堆积在岩层之中,地面沉降,形成地下贝壳层,丙图能反映地面沉降;天津地处我国华北平原,由于雨季短,且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相对短缺,天津会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据图示可知明代古街道出现了明显的下沉,这就是天津在上世纪初期开始不断抽取地下水而导致的地面沉降,丁图能反映地面沉降,丙、丁两图能反映历史时期本市平原地区地面沉降,D正确。故选:D

【难度】1

2.下列是天津四处的景观图片。图乙所示的居民区位于滨海地区,当地居民经常能感受到海陆风。在夏季时,若只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天中海风风力最大的时段是(  )

A600﹣700

B1000﹣1100

C1400﹣1500

D2000﹣2100

【答案】C

【考点】热力环流原理及相关现象.

【分析】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因此,海洋升温降温较慢,陆地升温降温较快。白天,陆地受热升温快,海洋受热升温慢,从而产生了冷热差异,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所以叫做“海风”。

【解答】解:海陆风中海风是指海洋吹向陆地的风,此时海洋应气压较高,相对气温较低,而如果海陆同时增温,海洋由于热容量较大,增温幅度小,相对于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故此一天之中地面辐射最多的时刻,也就是气温最高的时刻,海风最大,而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一般是在14时附近。故选C

【难度】1

3.图为某地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的示意图。从奥陶纪到二叠纪,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为(  )

A.下降沉积、抬升侵蚀、下降沉积

B.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水平挤压

C.下降沉积、水平挤压、抬升侵蚀

D.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抬升侵蚀

【答案】A

【考点】地表形态的塑造.

【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解答】解:奥陶纪时,该区开始接受沉积,到泥盆纪,该区一直接受沉积,泥盆纪之后,该区地壳整体抬升,缺失石炭系地层,到二叠纪,该区地壳整体下降接受沉积,沉积了二叠纪地层、三叠纪地层,之后该区地壳发生水平运动,地层褶皱并隆起,遭受剥蚀,再之后该区地壳又整体下沉,接受沉积物的沉积,因此地质过程为下降沉积、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难度】1

4.图为某地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的示意图。该地区三叠纪地层中发育有落水洞、天坑等地貌。关于该地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找到被子植物化石

B.岩石受到水的溶蚀作用

C.明显受到过风力侵蚀

D.位于背斜构造中心部位

【答案】B

【考点】地表形态的塑造.

【分析】地质构造需要结合地层线和地质年代进行分析。

【解答】解:被子植物繁盛的地质时代是新生代,并不在三叠纪,所以不可能找到被子植物化石,A错误。落水洞、天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地貌,B正确。喀斯特地貌发育在较湿润地区,风力侵蚀作用相对较弱,C错误。三叠纪岩层是图中最新的岩层,而背斜中心岩层相对最老,D错误。故选:B

【难度】1

5.地处皖南的古徽州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历来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风昌盛而著称。自古以来,人们利用当地低山丘陵上生长的松树和油桐为原料制作徽墨。如图是皖南地区的景观图片。关于当地低山丘陵上的土壤,描述正确的是(  )

A.母质为冲积物,土质黏重

B.淋溶作用强,土壤呈酸性

C.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D.物理风化作用强,土层厚

【答案】B

【考点】土壤形成因素与过程.

【分析】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有成土母质、地形、生物、气候等。

【解答】解:冲积母质是由经常性的流水搬运堆积而成,低山丘陵地区多流水侵蚀作用,A错误。该地区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成土母质中易溶于水的钙成分不断地流失,土壤中多以铁和铝元素为主,土壤黏粒比重高,土壤多呈酸性,B正确。该地区气候湿热,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快,有机质积累较少;降水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养分大量流失;故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比较贫瘠,C错误。红壤化学风化作用强,物理风化较弱,且低山丘陵区土层较薄,D错误。故选:B

【难度】1

6.地处皖南的古徽州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历来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风昌盛而著称。自古以来,人们利用当地低山丘陵上生长的松树和油桐为原料制作徽墨。如图是皖南地区的景观图片。徽墨成为宣传皖南地区的符号,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  )

A.历史文化厚重

B.制墨原料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

D.销售市场广阔

【答案】A

【考点】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分析】徽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徽州而得名。在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双重滋养下,带着鲜明徽州印记的徽墨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墨的唯一代表。

【解答】解:徽墨是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历史渊源久远,历史文化厚重,成为宣传皖南地区的符号,A正确。生产原料并非本地独有,B错误。水陆交通便利程度本地优势不明显,C错误。销售市场该地有限,D错误。故选:A

【难度】1

7.粮食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解决了全国人民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如图是1983﹣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和自给率变化图。据图分析,近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变化的原因(  )

注:粮食自给率=当年粮食总产量/(当年粮食总产量+当年粮食净进口量)×100%

A.城镇化速度加快,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B.人口增长速度快,对粮食需求量增加

C.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品种需求多样化

D.近年气象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幅度大

【答案】C

【考点】耕地的保护与粮食安全.

【分析】影响我国粮食自给率的因素有耕地面积、人口数量、农业技术等。

【解答】解:结合材料可知,自给率主要受到国内粮食产量和粮食进口量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因为我国耕地面积受到国家政策保护,粮食生产面积有保障,并且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也提高,故AD错误。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慢,B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品种需求多样化增加,导致我国粮食进口量增加,自给率有所下降,C正确。故选:C

【难度】1

8.为落实粮食发展战略,我国积极研发耐盐碱的“海水稻”,在江苏、山东等地的沿海地区建立了“海水稻”试验基地,并推广种植。上述地区推广种植“海水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地形平坦,机械化水平高

B.滩涂宽广,开发潜力较大

C.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D.土壤肥沃,稻米品质较高

【答案】B

【考点】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解答】解:由题可知,海水稻适合在盐碱地引淡水种植。海水稻主要在江苏山东等地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具有大面积滩涂地区,因此盐碱地广阔,开发潜力大,故B正确。机械化水平并不是共同特征,A错误。市场因素不是海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故C错误。沿海滩涂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因此土壤并不肥沃,因此D错误。故选:B

【难度】1

9.图为某日某时刻的天气图。据图判断,此时图中阴影所示地区最可能出现降水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考点】气压系统与天气.

【分析】气旋(低压中心),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

【解答】解:甲、乙、丙地位于高压延伸出来的区域,受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故ABC错。丁位于低压延伸出来的区域(低压槽)附近,容易形成锋面(气旋),丁在暖锋锋前,可能出现降水,D正确。故选:D

【难度】3

10.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深受人类活动影响。图119902019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示意图,图220002020年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据图分析,关于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土壤侵蚀强度减弱

B.气候变化导致各等级的土壤侵蚀面积均减少

C.受到重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无显著变化

D1990﹣1999年间土壤侵蚀治理成效最为明显

【答案】A

【考点】黄河流域协调发展及综合治理.

【分析】荒漠化类型:包括土地沙漠化(三北)、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次生盐渍化(西北干旱灌溉区和华北半湿润区)等。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干旱(提供了风、沙条件)、气候变异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解答】解:读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可知,当地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等,将大量农业生产用地和沙漠裸地转化为了生态建设用地,故主要是由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土壤侵蚀强度减弱,A正确。30年间,黄河流域地区的气候变化不明显,不会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土壤侵蚀面积减少明显,B错误。读图可知,30年来,黄河流域受到重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均显著下降,其中1999﹣2010年土壤侵蚀面积下降最多,治理成效最为明显,CD错误。故选:A

【难度】3

1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深受人类活动影响。图119902019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示意图,图220002020年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据图推断,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主要措施是(  )

A.矿区生态修复

B.退耕还林还草

C.沙漠裸地农垦

D.生活环境治理

【答案】B

【考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分析】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放牧等。

【解答】解:读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可知,当地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等,将大量农业生产用地和沙漠裸地转化为了生态建设用地,故退耕还林还草使得当地土壤抗侵蚀能力增强,土壤侵蚀强度减弱,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B正确。结合右图可知,30年来矿区生产面积和城乡生活用地在增多,但材料未体现出当地的矿区生态修复和生活环境的治理工作,且两者对于当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侵蚀针对性不强,故不是其生态建设的最主要措施,AD错。沙漠裸地农垦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C错误。故选:B

【难度】3

12.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升级和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累计净迁入人口650余万,其中四个中心城市迁入450余万。各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数如图所示。据图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随着产业转移人口主要向大湾区以外迁移

B.中心城市中广州对外来人口吸引力最大

C.人口集中迁入区人均GDP增速更快

D.迁入人口主要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

【答案】D

【考点】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解答】解:根据材料可得,港澳大湾区累计净迁入人口650余万,其中四个中心城市迁入450余万。说明迁入人口主要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D正确。目前人口主要向大湾区以内迁移,故A错。深圳迁入人口277.1万多于广州123.1万,因此深圳的吸引力更大,故B错。根据图示材料可以看出,人口集中迁入区以外的人均GDP增速更快,故C错。故选:D

【难度】3

13.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升级和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累计净迁入人口650余万,其中四个中心城市迁入450余万。各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数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各地人均GDP增速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A.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最快,经济实力最强

B.大湾区内非中心城市最快,城镇化水平高

C.湾区外城市快于湾区内,承接产业转移多

D.深圳快于广州,城市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答案】C

【考点】建设主体功能区.

【分析】影响GDP增速的因素有产业结构、技术、交通、政策等。

【解答】解:根据材料可得,各地人均GDP增速最快的是非中心城市,故A错。大湾区内非中心城市最快,这些城市城镇化的水平相对较低,故B错。湾区外城市快于湾区内,因为承接产业转移多,经济增长速度快,故C正确。深圳快于广州,原因是深圳的开发程度更高,地理位置更优越。与城市服务功能关系不大,故D错。故选:C

【难度】3

14.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如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  )

A12小时和8小时

B13小时和11小时

C14小时和10小时

D16小时和8小时

【答案】C

【考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分析】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昼达到最长,夜达到最短。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由图中时刻可知,该地622日(夏至日)606日出,1223日(冬至日)757分日出,而这两天分别为该地昼长最长和昼长最短的日期,故设最长昼长和最短昼长分别为XY,两者关系为X+Y24h,由夏至日日出比冬至日早757﹣6061小时51分钟,可得出X﹣Y2×1h51m,由此计算出X13h51mY10h9m,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难度】3

15.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如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推测该山可能是(  )

A.山东泰山

B.海南五指山

C.安徽黄山

D.四川峨眉山

【答案】D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分析】某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时间差(经度间隔15°,时间差1小时;经度间隔,时间差4分钟)(知东求西用减,知西求东用加)。昼长=12﹣日出地方时)

【解答】解:由图中时刻可知,该地622日(夏至日)606日出,1223日(冬至日)757分日出,而这两天分别为该地昼长最长和昼长最短的日期,故设最长昼长和最短昼长分别为XY,两者关系为X+Y24h,由夏至日日出比冬至日早757﹣6061小时51分钟,可得出X﹣Y2×1h51m,由此计算出X13h51mY10h9m,夏至日该地昼长大约为14小时,根据昼长=12﹣日出地方时)可以计算出该地日出地方时为5时,结合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606,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地经度大约为105°E,与四川峨眉山经度范围符合,其它三地经度范围不符合,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难度】3

二、非选择题

1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数字经济是提升生产效率的一种智能化行为模式和经济形态。京津其地区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以北京为核心,在天津及河北省张家界、廊坊等环京区域布局多个数据中心,形成京津冀数据中心集群。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聚集了多个数据中心。

1)说明数据中心在这里集聚的原因。

健康码、行程卡、场所码成为天津疫情防控的有力武器,相关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政府防控疫情提供信息支持。

2)说明天津可以利用大数据有效防控疫情的原因。

京津冀三地发挥各自优势,逐渐形成了区域数字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3)说明京津冀区域数字产业一体化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意义。

【答案】1)有便捷的交通与中心城区和北京相连,可共享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可享受优惠的政策;周边地区高校较多,可提供人才、科技的支持;利于企业间联系,形成规模效益。(2)有多个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强;信息技术发达,网络覆盖率高(信息产业基础好);政府大力推动(公众参与度高)。(3)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提高区域的竞争优势。

【考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分析】1)影响数据中心集聚的因素有信息、人才、基础设施等。

2)天津可以利用大数据有效防控疫情的原因可以从数据分析、基础设施、群众参与等方面考虑。

3)京津冀区域数字产业一体化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意义可以从区位优势、产业升级等方面考虑。

【解答】解:(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数据中心有多个主干道、地铁及高铁与中心城区相连接,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该区为国家级新区,可以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周边有多个高校,具有大量人才,可以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大量数据产业集聚,利于企业间联系和信息交流,形成规模效应。(2)天津利用大数据有效防控疫情,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布局多个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强;该区域为高新技术产区,信息技术发达,信息产业基础较好,网络覆盖率高;疫情管控政府大力推动,使得公众积极参与,公众参与度高。(3)京津冀区域数字产业一体化能够促进该区域内产业布局合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分工与合作;利用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产业大规模集聚能够形成产业集群优势,进而提高区域的竞争优势。故答案为:(1)有便捷的交通与中心城区和北京相连,可共享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可享受优惠的政策;周边地区高校较多,可提供人才、科技的支持;利于企业间联系,形成规模效益。(2)有多个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强;信息技术发达,网络覆盖率高(信息产业基础好);政府大力推动(公众参与度高)。(3)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提高区域的竞争优势。

【难度】3

1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舟山群岛拥有较长的深水岸线、优越的国际航道,位于该海域的洋山港、宁波港、舟山港均为世界级深水港,货物吞吐量巨大。杭州湾及周边地区通过建设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工程,形成了跨海通道群。

1)说明图中所示地区建设跨海通道群的意义。

2)如图所示的秀山岛西侧甲地为淤泥质海岸,说明其形成原因。

舟山群岛地区潮流能丰富。秀山岛南部乙地沿海建有潮流发电站。

3)说明利用潮流能发电对秀山岛的有利影响。

4)据图说明浙江沿海地区海平面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答案】1)修建跨海通道群有利于加强区域内城市间、岛屿与大陆间的地域联系(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区域通达性);促进区域内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扩大区域(港口)服务范围,提升竞争力。(2)甲处位于岛屿西侧,面向河口,接受河流泥沙沉积明显;有岛屿阻挡,风浪较小;海岸地区平坦开阔。(3)利用清洁能源发电,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电能,便于生活,利于生产。(4)规律:夏秋季节(6﹣11月)高,冬春季节(12﹣次年5月)低。原因:夏秋季节气温(水温)较高,海水体积膨胀;夏秋季盛行东南风,向岸风推升海平面(沿岸河流处于丰水期,入海径流量较大)。或:冬春季节气温(水温)较低,海水体积收缩;冬春季盛行西北风,离岸风使海平面下降(沿岸河流处于枯水期,入海径流量较小)。

【考点】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与应对政策;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分析】1)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地区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维持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等。

2)秀山岛西侧甲地为淤泥质海岸的形成原因从面向河口、岛屿阻挡、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

3)利用潮流能发电对秀山岛的有利影响从生态环境、生活能源等角度进行分析。

4)浙江沿海地区海平面季节变化规律是夏秋季节(6﹣11月)高,冬春季节(12﹣次年5月)低,原因从水文、大气环流、风向等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1)图示区域岛屿众多,修建跨海通道群可以缩小区域间的时空距离,加强经济交流,促进人流、物流等经济要素的流动、合理配置,利于区域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图示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多世界级深水港,货物吞吐量巨大,修建跨海通道群,可以扩大区域(港口)服务范围,提升竞争力。(2)从图中可以看出,秀山岛西侧甲地,面向杭州湾,是河流入海口处,河流携带泥沙沉积明显;甲地位于岛屿与大陆之间,风浪小,利于泥沙沉积;沿海地区平坦开阔,利于泥沙沉积。(3)现代生产生活离不开电力,潮流能发电提供充足的电能,便于生产生活;潮流能可再生,清洁污物,对环境友好,利于保护生态环境。(4)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海平面的高度。曲线6月到11月在常年平均海平面以上,说明夏秋季节海平面高;曲线12月到次年5月,低于常年平均海平面,说明冬春季节海平面低;温度升高,海水体积膨胀,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温度下降,海水体积收缩,海平面会下降;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为东南风,属于向岸风,海水涌向陆地,海平面上升;冬春季节为西北风,为离岸风,海水从陆地退回,海平面下降。故答案为:(1)修建跨海通道群有利于加强区域内城市间、岛屿与大陆间的地域联系(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区域通达性);促进区域内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扩大区域(港口)服务范围,提升竞争力。(2)甲处位于岛屿西侧,面向河口,接受河流泥沙沉积明显;有岛屿阻挡,风浪较小;海岸地区平坦开阔。(3)利用清洁能源发电,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电能,便于生活,利于生产。(4)规律:夏秋季节(6﹣11月)高,冬春季节(12﹣次年5月)低。原因:夏秋季节气温(水温)较高,海水体积膨胀;夏秋季盛行东南风,向岸风推升海平面(沿岸河流处于丰水期,入海径流量较大)。或:冬春季节气温(水温)较低,海水体积收缩;冬春季盛行西北风,离岸风使海平面下降(沿岸河流处于枯水期,入海径流量较小)。

【难度】5

1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1)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从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

2)从S市和M市中任选一地,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近年来,中智两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我国向智利出口机电、轻工等产品,从智利主要进口矿产、农林产品,两国合作前景广阔。

3)分析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答案】1)智利西临太平洋,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2S市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原因: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或M市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原因:地处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山脉迎风坡降水多。(3)中国:市场广阔;技术、资金充足;智利: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多样,价格低。

【考点】世界气候类型的特征及成因;金融和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一带一路”战略的综合应用.

【分析】1)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的原因可以从海陆位置、纬度、交通等方面考虑。

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和洋流。

3)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的优势条件可以从劳动力、地价、技术、资金等方面考虑。

【解答】解:(1)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原因:智利位于南美洲,西临太平洋,太平洋海域辽阔,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多冰雪;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和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被“孤立起来”。(2S市气候特点:S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原因: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影响,从海洋上吹来,带来丰富水汽。或M市气候特点:M市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原因:M市地处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从海洋上吹来,带来丰富水汽,M市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属于山脉迎风坡,导致降水多。(3)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中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智利,中国技术、资金充足;智利: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低,价格低。故答案为:(1)智利西临太平洋,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2S市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原因: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或M市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原因:地处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山脉迎风坡降水多。(3)中国:市场广阔;技术、资金充足;智利: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多样,价格低。

【难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