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试卷

【326904】2021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史试卷

时间:2025-01-20 21:35:32 作者: 字数:25749字

2021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分)小明在自主学习时,关于某一历史事件收集到如下材料: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与材料所涉事件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秦孝公与商鞅

B.唐太宗与魏征

C.宋高宗与岳飞

D.明成祖与郑和

【答案】A

【考点】商鞅变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解答】由材料“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A符合题意,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难度】3

2.(2分)如图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确立与强化示意图。其中相关措施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考点】明朝皇权强化与八股取士

【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朝皇权强化的措施。明朝皇权强化的措施使皇权得到加强,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

【解答】明朝皇权强化的措施: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侍卫亲军,由皇帝直接指挥,所以明朝相关措施不符合史实,C符合题意;ABD相关措施符合史实。故选:C

【难度】3

3.(2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蓄积深厚。以下文化成就与人物搭配恰当的是(  )

A.司马迁——《史记》

B.贾思勰——《兰亭集序》

C.毕昇——《窦娥冤》

D.徐光启——《天工开物》

【答案】A

【考点】司马迁与《史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成就与人物的正确搭配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相关史实。

【解答】《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兰亭集序》的作者是王羲之;《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选项A文化成就与人物搭配正确,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难度】1

4.(2分)“三五年十月,新旅团旗扬,十二个小儿童,勇赴国难,离别爹娘……”这曲《新旅赞歌》讴歌了淮安的一群小学生于1935年奔赴全国进行爱国救亡宣传的感人事迹。这群小学生“离别爹娘”的时代背景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日本侵略不断加剧,民族危机严重

D.大小军阀混战,割据纷争

【答案】C

【考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爆发。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解答】19319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故1935年的时代背景是日本侵略不断加剧,民族危机严重。A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B开始于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D出现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混战。故选:C

【难度】1

5.(2分)根据如图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

A.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B.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C.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C

【考点】三大改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大改造的完成的历史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图示主旨。

【解答】根据图示“农业加入合作社96%,尚未加入4%”“手工业已完成92%,尚未完成8%”“资本主义工商业已完成99%,尚未进行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反映内容与三大改造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符合题意,A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B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三大改造无关,D反映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时间上不相符,故排除ABD。故选:C

【难度】3

6.(2分)“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一国两制”

【答案】B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解答】据材料“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由当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它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故选:B

【难度】1

7.(2分)“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研发的杂交水稻使数百万人脱离了饥饿,是“真正的粮食英雄”。他是(  )

A.袁隆平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答案】A

【考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袁隆平在农业方面的科技贡献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他”是袁隆平。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选:A

【难度】3

8.(2分)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答案】B

【考点】《十二铜表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古罗马的民主法治建设的相关史实。

【解答】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故选:B

【难度】3

9.(2分)观察如图分析,引起英国就业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事件是(  )

A.光荣使命

B.殖民扩张

C.三角贸易

D.工业革命

【答案】D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图片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由图片时间“1841﹣1877年”可知,英国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发展,改变英国就业人口结构。D符合题意。故选:D

【难度】1

10.(2分)“他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漫长的四年斗争中,他始终坚持一个不动摇的信念。”材料表明“他”的“信念”是(  )

A.赢得民族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

C.废除奴隶制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B

【考点】美国南北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知识点。题干关键信息“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漫长的四年斗争中,他始终坚持一个不动摇的信念”。

【解答】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不可调和,而这种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而因为奴隶制,美国当时面临分裂的危险,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据题干关键信息“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漫长的四年斗争中,他始终坚持一个不动摇的信念”并结合所学,材料表明“他”的“信念”是维护国家统一,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难度】3

11.(2分)如图为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在1994年、2005年和2012年的整体规模和实力变化柱状图表。这一变化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工业化

B.城市化

C.信息化

D.全球化

【答案】D

【考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关键是读懂“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在1994年、2005年和2012年的整体规模和实力变化柱状图表”。

【解答】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是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是新技术的最早使用者和推行者,它们将这些新技术新产品销售推广到世界各地。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了连接者和行动者的角色,据“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在1994年、2005年和2012年的整体规模和实力变化柱状图表”可知,这一变化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D符合题意,ABC在图表中不能体现,排除。故选:D

【难度】5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23分。)

12.(7分)开放交流促进文明繁盛、人类进步;封闭保守阻碍文化交流、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输入中国的商品则以香料、珠宝等为主。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四:2013年,“一带一路”进入世界视野。六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之间政策沟通不断深化,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取得了丰硕成果。到20197月,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八下《中国历史地图册》

1)材料一中“汉代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主要是通过哪一陆上交通道路实现的?这一道路的开辟与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非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为管理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了什么机构?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清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消极影响。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答案】1)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2)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任答1点即可)市舶司。(3)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4)“一带一路”有助于增进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扩大了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

【分析】本题以四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开辟、宋朝海外贸易“非常繁荣”的原因、市舶司的设置、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以及消极影响、对“一带一路”的认识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汉代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这一陆上交通道路实现的。这一道路的开辟与张骞通西域直接相关。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关系,为汉朝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创造了条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海外贸易“非常繁荣”的原因有宋朝时期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等。为管理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的机构是市舶司。(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因此,闭关锁国政策更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有助于增进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扩大了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故答案为:(1)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2)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任答1点即可)市舶司。(3)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4)“一带一路”有助于增进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扩大了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难度】3

13.(8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哪一土地政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参战”的目的是什么?这场战争的胜利对我国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哪一历史性决策的实施?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4)据材料四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你认为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答案】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政权的开始;耕者有其田的政策。(2)巩固政权和维护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政权,为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国际环境。(3)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考点】抗美援朝;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八一南昌起义

【分析】本题考查了南昌起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的奋斗目标,解答时要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

【解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所以说“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新的一页”。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华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2)根据材料二“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可知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国与朝鲜人民一起抗击外来侵略。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等等。(3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4)据材料四可知,到本世纪中叶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答案为:(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政权的开始;耕者有其田的政策。(2)巩固政权和维护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政权,为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国际环境。(3)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难度】5

14.(8分)近代以来,欧洲的发展起伏跌宕,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古峨特式(哥特式)之建筑雕刻,实有不可及者。而当时则不著作者之姓名,盖个性之没入于群众也久矣。反之而文艺复兴时代,则个性发展极其度。……偶像破坏矣,旧者去,新者不来,而代之以无数之新头脑,奔逸驰放,各极其致,真蝉蜕时代之大观也。

——蒋百里《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

材料三:“1914年秋,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欧洲联盟(欧盟)于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到2013年,欧盟包括28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中外历史纲要(下)》


1)材料一中“偶像”指的是什么?“无数之新头脑”共同宣传的是哪一核心思想?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欧主要国家的发展趋势。

3)材料三中“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开始于哪一战争?据材料写出二战后欧洲霸权削弱三个方面的表现。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实力的增强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答案】1)基督教神学;人文主义。(2)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任答一点即可)(3)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欧洲经济;国内人民革命运动高涨,政局动荡;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殖民体系走向崩溃。(4)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增强。

【考点】欧盟的成立;文艺复兴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运动、西欧主要国家的发展趋势、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后欧洲霸权削弱的表现、欧盟实力的增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近代以来欧洲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解答】1)据材料一“反之而文艺复兴时代,则个性发展极其度。……偶像破坏矣,旧者去,新者不来,而代之以无数之新头脑,奔逸驰放,各极其致,真蝉蜕时代之大观也。”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偶像”指的是基督教神学。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代“无数之新头脑”共同宣传的是人文主义思想。(2)据材料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西欧主要国家的发展趋势是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3)据材料三“1914年秋,……‘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据材料三“‘……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可知,二战后欧洲霸权削弱三个方面的表现是:破坏了欧洲经济;国内人民革命运动高涨,政局动荡;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殖民体系走向崩溃。(4)据材料四“欧洲联盟(欧盟)于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到2013年,欧盟包括28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盟实力的增强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增强。故答案为:(1)基督教神学;人文主义。(2)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任答一点即可)(3)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欧洲经济;国内人民革命运动高涨,政局动荡;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殖民体系走向崩溃。(4)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增强。

【难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