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试卷

常熟国际学校2015-2016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5-04-07 17:40:45 作者: 字数:9670字
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化学试题,涵盖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部分包括32分的选择题,涉及化学变化、空气成分、实验操作、物质分类等基础知识。非选择题部分包含文字表达式、物质名称填空、实验分析、气体收集方法等内容,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本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理解、常见化学物质(如氧气、硫、磷)的性质及反应、空气成分及其测定方法、基本实验操作规范、物质的分类(纯净物与混合物)、以及气体收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30分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2分)

1、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自来水、酱色、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B.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C.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D.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4、 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 B.给试管中 C.称量一定质量 D.检查装置的

滴加液体 液体加热 的食盐 气密性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7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增多现象,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可吸入颗粒物(PM2.5)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

[来源:Zxxk.Com]

8、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9、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忘记放入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A、放出氧气的总量减少        B、放出氧气的速率加快

C、放出氧气的总量减少,且速率慢   D、放出氧气速率慢,氧气量不变

10、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 )

A B C D

11、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40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  )

A.大于40mL B.小于40mL 

C.等于40mL D.无法判断   12对下列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浓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13、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14请同学们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

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        B.杯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    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15、013年1月19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发布。下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 汞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0 B.汞的核电荷数为80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40

二、填空题(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16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② 硫在空气中燃烧:

③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④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17、用物质名称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2)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会出现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 ;[!--empirenews.page--]

(3) 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18、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5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                                                   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____ __ 、 ____ 、 _。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右图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19、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 _ __,(填字母)

20 通过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其目的是

⑶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由______端通入(填“a”或“b”)。

(4)甲烷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请你根据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 __ 、 _。

(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6)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若用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 __ 、 _。

21.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来源:Zxxk.Com]

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____,此实验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来源:Z。xx。k.Com]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 _____。

(2)改进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3)由此又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来源:学,科,网]

一、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6.(1)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 硫+氧气 二氧化硫

(3)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①②④;属于分解反应的是③

17.(1)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18.(1)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装置气密性不好   红磷的量不足 没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3)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不会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准确度增加

19. AD BCE

20.(1)①酒精灯 ②长颈漏斗

   (2)A 气密性检查 导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3)a

(4)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

(5)过氧化氢     水+氧气

(6)C 

没有等到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装水时留有气泡[!--empirenews.page--]

21.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1)与B、C中的酚酞溶液作比较

(2)B、C试管中酚酞溶液变红,且C试管中的要快些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