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试卷

常青藤联盟2019年3月九年级化学月考试题

时间:2025-04-07 17:40:43 作者: 字数:8908字
简介:
这套试卷是常青藤学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度联考的九年级化学试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60分。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涉及内容广泛,包括物理变化、化学性质、材料分类、环境保护、实验操作、化学方程式、溶解度曲线等。本套试卷考察了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涵盖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材料分类、环境保护措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实验操作规范以及化学反应原理等核心知识点。

常青藤学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1次月度联考

九 年 级 化 学 试 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a-23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石灰石烧制生石灰 B.用稀氢氧化钠溶液等制作叶脉书签

C.从大豆油中提取油脂 D.煤的干馏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活性炭吸附有害气体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食醋除水垢

3.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①陶瓷 ②有机玻璃 ③铝合金 ④塑料 ⑤钢材 ⑥玻璃钢 ⑦碳纤维

A.③⑤ B.① C.⑥⑦ D.②④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保护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不乱扔电池 B.禁止使用化肥农药,避免污染水体

C.使用新能源,减少燃烧煤、石油 D.使用易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5.镓元素的单质是半导体材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以下从图中获

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X=31

B.镓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D.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镁元素相似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添加酒精 C.检验氧气 D.称氢氧化钠固体

7.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加碘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变蓝

B.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时,瓶口冒白烟

C.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几滴浓硝酸,微热,出现白色沉淀

D.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至沸,出现红色的沉淀

8.下列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Zn+2HCl==ZnCl2+H2↑ B.Al+H2SO4==AlSO4+H2↑

  C.3CO+Fe2O3==2Fe+3CO2 D.CaCO3+BaCl2==BaCO3↓+CaCl2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溶液一定呈酸性;呈碱性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B.生成盐和水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碱中一定含氢和氧元素;盐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在农业生产中,铵态氮肥与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使用会提高肥效

10.如表中知识的归纳错误的一组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如果该小题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一个得1分,但若选入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该小题为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锈钢和氧化铁都属于合金 B.锰、钛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

C.水、水银都是化合物 D.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蒸发溶剂可使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t1℃55g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的饱和溶液,需加甲

的质量为7.5g

C.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可能

相同

D.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

14.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C、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B、C、D都是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若A为碱溶液,B为盐溶液,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C、D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8分)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化学用语表示:①碱溶液中的阴离子    ;②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empirenews.page--]

⑵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

①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性质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A.导电性 B.导热性 C.有金属光泽 D.延展性

②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起火。可用盖锅盖的方法灭火,此方法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③铁锅的硬度较纯铁______(填大或小),为了防止铁锅生锈,你给他的建议是_______。

④用铁锅烹饪食物时,会有少量铁屑在胃部(胃酸为盐酸)转化为可被吸收的Fe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人体补充铁元素,可预防_______症。

17.(7分)A、B、C、D、E、H等是初中化学中常用到的几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如图变化,其

中A是氧化物,可作干燥剂;D是一种盐,用于生产玻璃、洗涤剂等。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作出推断:

⑴A________、D_________(均用化学式表示)。

⑵贝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写名称),贝壳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⑶B→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⑷G→H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⑸C的用途是_________。

18.(11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仪器名称:①_______。

⑵实验室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来制取和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填序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___。

⑶实验制得的CO2中常含有少量H2O和HCl,通过如图(F-G)装置可获得纯净、干燥的CO2。

其中F装置中放入___________可除去HCl,G装置中放入_______试剂可除去水蒸气。

检验H装置中集气瓶里CO2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⑷实验室里在A装置中利用KClO3和MnO2制备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反应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较反应前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⑸实验室用块状电石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

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乙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称为“氧炔焰”,可用来切割和焊接金属。故为了防止乙炔气体在点燃时发爆炸,点燃前一定要进行_______操作。

19.(8分)实验室里NaOH固体必须密封保存,其原因之一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现实验室里有一包白色NaOH样品,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确定这样品的成分,对其可能的组成进行了下列探究。

⑴【猜想】依据所学知识,兴趣小组同学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没有变质,全是NaOH;②可能完全变质,全是Na2CO3;你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是

_________。

⑵【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做了下面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里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二: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

⑶【结论】由上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分析得到下面结论。

结论一:由实验一得到的结论是白色粉末是NaOH。你认为该结论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综合分析上述两个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⑷【继续探究】兴趣小组同学在分析和研究了上述实验及实验结论后,为了确认白色粉末的成分,查阅资料并做了下面的实验三: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里滴加过量的B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

①你认为滴加过量BaCl2试液的目的是_______;

②如何判断BaCl2试液已经过量?________;

③你认为还应继续加_________,若________,则说明原NaOH固体已经完全变质。

20.(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用4.9%的稀H2SO4,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 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

⑴欲配制200g4.9%的稀硫酸溶液,需用98%的浓硫酸_______g。

⑵取10g NaOH溶液样品与4.9%的稀硫酸溶液混合,溶液中pH

变化如图所示。当加入稀硫酸质量小于20g时,混合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⑶求NaOH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