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试卷

【327174】贵州省黔南州2024年中考历史试题

时间:2025-01-20 21:53:37 作者: 字数:13059字

绝密★启用前

217166-贵州省黔南州2024年中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随着禅让制被打破,中国历史进入王位世袭的“家天下”时代。这一时代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科举制涉及广泛,客观上刺激了文化在社会上的普及,为唐代文学艺术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创立的(      )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影响

3.下面为历慎思同学制作的学习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主题:      

西域都护

澎湖巡检司

设置驻藏大臣

……

A.科技报国    B.变法革新    C.边疆治理    D.中外交往

4.九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对“中华民族反抗列强侵略”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以下史事按时间先后顺序(      )

A.左宗棠收复新疆→虎门销烟→黄海海战→廊坊阻击战

B.廊坊阻击战→黄海海战→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

C.黄海海战→虎门销烟→廊坊阻击战→左宗棠收复新疆

D.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廊坊阻击战

5.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辛亥革命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油画《武昌起义》    B.国家博物馆馆藏《清帝退位诏书》

C.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    D.茅家琦等人所著《孙中山评传》

61935年,电影《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该影片获奖的时间换算成民国纪年是(      )

A.民国二十年    B.民国二十二年

C.民国二十四年    D.民国二十六年

71971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一史事(      )

A.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反映了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C.表明了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促进了与欧盟国家外交关系的发展

8.“从打开‘一扇窗’,到打开面向全世界的‘大门’。……一座座城市勾勒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棋局。”材料中的“一扇窗”指(      )

A.深圳    B.大连    C.浦东    D.昆明

9.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应该思想高尚,尽力遵循理性而生活”。从中可得出二者的共同点是(      )

A.扩大城邦公民权利    B.展现古罗马的哲学成就

C.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D.关注对人本身的研究

10.某节历史课后,同学们对所学内容展开评论。甲同学说:“这部法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乙同学说:“这部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部法典编纂于(      )

A5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B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C7世纪的日本    D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11.《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规定(      )

A.废除了英国君主制        B.推崇“君权神授”理论

C.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D.以人人生而平等为原则

12.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04年《英雄交响曲》完成,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

B19世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

C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

D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二、填空题

13.【儒家经典·人文传承】《        》记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一言论表明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认为统治者实行德政,人民才会心悦诚服。

14.【阶级基础·伟大力量】19196月,上海、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15.【英雄模范·精神永续】图中间的圆形内应填写的人物是        

16.【宏伟建筑·兴衰见证】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但其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古埃及的社会矛盾。

17.【新旧交替·时代曙光】“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界。”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篇诗作《        》广泛地反映了现实,给中世纪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同时也现出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三、综合题

18.史明辨同学以“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为主题,制作了如下图的知识结构图以便于复习。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1945—1991年)

知识结构图

(1)将下列符合知识结构图中两处的历史事件放入合适位置。

俄国农奴制改革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印度民族大起义

非洲年”

(2)根据图中冷战兴起的“大致经过”,绘制冷战兴起进程时间轴。

(3)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协助史明辨同学,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亚非拉国家等角度,概述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并说明其时代特征。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东南之郡……蚕女勤苦,罔(罔:不)畏饥渴……非贵非骄,靡(靡:没有)不务此,是丝非不多也。

——[北宋]李覯《直讲李先生文集》

(江南婺州)城中民以织作为生,号称衣被天下,故尤富。

——[北宋]刘敞《公是集》

吴中之民,开荒垦洼,种粳稻,又种菜、麦、麻、豆,耕无废圩,刈无遗陇,……所以吴中之农专事人力,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勤所致也。

——[南宋]吴泳《鹤林集》

材料三

                 盛世滋生图(局部)

《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是一幅描绘清朝乾隆年间苏州的传世名作。绘制者徐扬是当时的宫廷画家,他在自跋中强调“国家治化昌明,超轶三代”“我朝圣圣相承,深仁厚泽,沦浃(沦浃:浸润,受影响)百有余年之久矣。”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史料所涉及的两个行业。

(3)观察材料三中的《盛世滋生图》(局部),你能从图中提取有关当时苏州城的哪些历史信息。

(4)综上所述,谈一谈你对秦汉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认识。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3年,时年20岁的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听课时的笔记——《讲堂录》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1917年暑假,他邀请朋友外出“游学”,徒步游历长沙等地,进行了人生中最早的调查研究。19179月,他到岳麓书院寄读,每日都能看到讲堂檐前“实事求是”的牌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毛泽东的精神滋养。

——整理自《毛泽东年谱》、纪录片《人民领袖毛泽东》

材料二

         毛泽东的三次调查研究

1930年(37岁),毛泽东在江西运用马克思主义从事社会调查,先后写出了《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调查报告,还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1941年(48岁),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等论文中论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着重阐述了调查研究所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5月,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阐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统一,克服主观主义,促进革命的发展。

1956年(63岁),毛泽东在大量周密而系统的调查基础上,于北京听取了国务院35个部委、国家计委、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关于工业生产和经济工作的汇报,进而形成《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

——整理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分卷》《毛泽东年谱》

材料三 昆曲《十五贯》原剧主题为“批判昏官,颂扬清官”。1956年按照“去芜存菁、推陈出新”的原则进行改编,戏里塑造了两个对比人物,一个是因为主观主义错判案件的无锡知县过于执,另一个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从而纠正冤案的苏州知府况钟。改编后的《十五贯》名动京华,“满城争说十五贯”。毛泽东先后两次观看,并指示:“《十五贯》应该到处演,戏里边的那些形象我们这里也是很多的,那些人现在还活着,比如过于执,在中国可以找出几百个来。”

——整理自纪录片《人民领袖毛泽东》、人民日报《昆曲<十五贯>:五十年不老》

(1)根据材料一,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请在正确项的括号内打“正确”,错误项的括号内打“错误”)

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体现了青年毛泽东的求学主张

(      )

1917年暑假,毛泽东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在长沙等地进行调查研究

(      )

(2)请将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调查研究足迹填写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序号即可)。结合所学知识,仿照示例,任选毛泽东的一次调查研究加以说明。(示例除外)

示例:

1930年毛泽东的调查研究

1930年,我国正处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从事社会调查,写出了一系列调查报告,并撰写《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发展,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3)综上所述,说出改编后的昆曲《十五贯》“应该到处演”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17.

三、综合题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