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17257-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总分 |
得分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年度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写入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农业工具的革新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
A.打制石器 B.骨耜 C.铁制农具 D.耧车
2.以下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部分目录,这一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44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50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54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57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63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3.绘制示意图梳理知识以更好地实现同类知识的对比,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①处应填的内容是( )
A.禅让制度 B.郡县制度 C.行省制度 D.厂卫制度
4.202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它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被誉为“中国将帅的摇篮”。这所军校创办的初心是( )
A.推翻清朝,挽救民族危亡 B.捍卫共和,进行北伐战争
C.团结抗日,实现民族解放 D.反对内战,争取民主和平
5.1949年解放临夏抢渡黄河战役中,军民密切配合,昼夜奋战架设浮桥。水手们紧握桨杆,从渡口夜渡解放军,掩护大军渡河。这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 )
A.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背景 B.三大战役胜利的影响
C.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策略 D.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6.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024年4月24日至26日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回顾过去,中美两国关系曲折发展。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史实是( )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7.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反映出我国( )
1999年 |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
2003年 |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人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
2008年 |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实现了太空行走 |
2023年 |
神舟十六号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拍下“全家福” |
2024年 |
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轨举行交接仪式 |
A.载人航天工程成就斐然 B.科技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C.航空航天技术超越欧美 D.开发太空是科技发展唯一目标
8.《德国教育史》写道:“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该材料可用于说明( )
A.文艺复兴的背景 B.文艺复兴的内容
C.文艺复兴的实质 D.文艺复兴的影响
9.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源。以下是某网络学习平台推送的《大国崛起》之“苏俄(联)”专题学习资源。用于研究该专题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
A.电影《十月革命》的片段 B.著作《新经济政策的俄国》
C.二月革命亲历者回忆录 D.斯大林格勒战役战地照片
10.20世纪以来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促使世界格局不断调整。下列世界格局演变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当今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两极格局 |
▲ |
A.多极化趋势 B.区域化趋势 C.全球化趋势 D.一体化趋势
二、综合题
11.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和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齐家文化博物馆(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 |
在诸多齐家文化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型中心聚落、高等级墓葬、完善的冶金术、发达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以及特有的玉器加工业等,表明其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
齐家文化中还存在以人殉葬的习俗,墓葬中随葬品有多有少。如皇娘娘台墓葬的随葬器物,陶器少者一两件,多者37件,玉石壁少者只有1件,多者83件。 |
材料二:梁启超在1923年就概括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过程。他认为,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西方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也纷纷涌入中国,通过反复比较、分析、鉴定,中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出路,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使中国革命逐步走向成功。
——摘编自郝振君《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主要成就及经验教训》
材料三 东亚的伟大文明中,日本文明发展最晚。……早期日本的落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它与亚洲大陆隔绝的地理环境。……在盛唐时代,中国文明对日本的影响达到了高潮,它标志着日本社会演进到一个转折点。……他们在消化吸收外国因素并改造利用方面……更有首创精神。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上卷》
(1)依据材料一,归纳齐家文化进入文明社会的理由。材料一中随葬品的多少,反映出当时出现了什么现象?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把“马克思主义开始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文明对日本的影响达到了高潮”的事件是什么?并概括日本文明的特点。
12.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早已超越了种族、地域和国界的藩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2024年4月27日,临夏市第21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红石榴”系列活动力——“石榴花开同心筑梦”主题书画作品捐赠活动在人民红园举行。近年来,临夏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
材料二
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
2024年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时指出,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外部的干涉,阻挡不了家国团圆的历史大势。两岸同胞一路走来,始终一脉相承、心手相连、守望相助。 ——摘编自人民网 |
材料三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摘自林肯演讲《裂开的房子》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制度。依据材料一,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民族观念?
(2)中国政府提出的哪一伟大构想使澳门得以顺利回归?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
(3)依据材料三,归纳林肯的主张。最终结束“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之间的内在联系。
13.货币种类繁多,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元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商朝仿制海贝出现铜贝开始,到战国后期,货币经历了千余年发展,战国后期,形成了以七雄为主的货币体系,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著名……铁钱笨重不便,北宋创印的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电子货币与虚拟货币,统称为数字货币,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货币替代物的价值的数字表现。
——摘编自《中国货币发展史》
材料二 将历史伟人作为货币头像是对伟人功绩的缅怀。
|
|
|
图一:美洲巴哈马1992年发行的纸币,纪念被发现500周年 |
图二:英国50英镑纸币,右侧人物为瓦特 |
图三:1美元纸币正面印的是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反面印的是美国国徽 |
材料三 欧盟一体化进程中最令人称道的举措之一,就是建立欧元区,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欧元区内由欧洲中央银行出台统一的货币政策,对欧元区的利率与货币供给等进行统一管理。
——摘编自周颖、潘海燕《欧洲一体化面临共同治理难题》
(1)依据材料一,归纳货币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货币演变的主要因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上三种货币分别是为了纪念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欧元”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
14.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某校以此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民生福祉,执政为民】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横线处内容的填写。
时期 |
中国共产党民生标语 |
① |
“打土豪,分田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耕者有其田”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调整、巩固、充时期实、提高” |
② |
“联产承包好”“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 |
【人民有梦想,国家有希望】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不断升级,更好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有质量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些“更”,既是百姓的期许,也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2024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聚焦点。
(2)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的“中国道路”是什么?
(3)综合上述问题,概括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综合题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