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真题
题号 |
一 |
二 |
总分 |
得分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一、选择题 |
1.2022年9月26日至28日,山东曲阜迎来了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本届论坛在儒学圣地、孔子故里探讨文明交流与互鉴,更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照亮未来的历史意义。下列选项体现孔子思想的是( )
A.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2.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的一部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该小说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这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3.下图是复习课上教师幻灯片呈现的内容,由此判断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 )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近代化的探索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则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B.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C.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成就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C.港珠澳大桥开通
D.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选项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7.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的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这一人物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利特
8.小马同学计划撰写一篇历史论文,上网检索资料,输入的关键词分别是:倒幕运动、殖产兴业、军国主义。由此判断他的选题是( )
A.明治维新
B.南北战争
C.彼得一世改革
D.1861年改革
9.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为科学与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诞生了若干杰出的科学家和艺术大师。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B.达尔文——《物种起源》
C.巴尔扎克——《战争与和平》
D.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0.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协同作战,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下列史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②珍珠港事件
③九一八事变 ④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
二、综合题 |
11.近代中国伴随着庚子剧变,跌入无尽深渊,但“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和磨难之后,终于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1年初,经过反复谈判,列强向清政府提出正式“议和”条件。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
|
(1)依据材料一呈现的历史场景,推断当时清政府的处境。
材料二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
——义务教育《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在世界范围内,欧战(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备受赞赏的西方文明的弱点。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连同其废除沙皇的在华特权,则为中国的解放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委任统治”的实质。材料中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引发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所指的历史事件和“新的道路”的指导思想。
材料四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4)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结合对材料四的理解,概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材料五
(5)依据材料五,解读图一到图二香港历史的变化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12.纵观世界文明史,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丰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提高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世纪初,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一书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航海家们凭借常年的航海经验,也注意到当扬帆出海的船只慢慢隐没在地平线时,最后消失的总是桅杆,而船只归航时,又总是桅杆最先映入人们的眼帘,这说明水面在近处看是平的,但从大的范围看,应该是圆的。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欧洲的哪一次远洋航行印证了地圆学说。我国古代的哪一项发明为当时的远洋航行提供了导航技术?
材料二 下图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幅描绘英国工业城镇的图画
(2)研读上图,指出图中关于工业革命的一项发明。通过描述图中的一处场景写出工业革命带来的弊端。
材料三 下图为1870—1913年英、美、法、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
——据[英]B.R.米切尔《世界历史统计》等
(3)依据材料三,指出1913年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材料所呈现的工业生产占比变化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新墨西哥沙漠地带的一声爆炸标志了人类对原子动力的利用。将原于弹投在广岛和长崎是这一动力首次用于军事目的,今天,原子动力已用于其他许多目的,如核动力船、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核动力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请你谈谈对科技在人类社会进程中作用的认识。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的创始人。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主张为政以德,A项正确;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解析】
据题干“其中的一部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和所学知识可知,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盛衰为背景,揭露封建社会后期的罪恶与矛盾,进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中外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D项正确;明代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排除A项;明代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排除B项;明代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反映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斩妖除魔的神话故事,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解析】
据题干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倡导变法图强的戊戌变法,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以“
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都是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而进行的近代化的探索,B项正确;民族危机的加剧是近代化的探索的背景,排除A项;仅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相关,排除C项;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解析】
据题干“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则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和所学知识可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价,属于历史结论,D项正确;而ABC项都是对历史事件描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5.C
【解析】
本题是逆向型选择题,根据所学可知,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成就,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于1957年10月,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于1956年7月,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5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解析】
据题干“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和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因此,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就是1978年之后的外交成就。“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因此,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D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1953年,排除A项;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排除B项;1972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创立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C项正确;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与“逻辑学的创始人”无关,排除A项;苏格拉底古是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与“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不符,排除B项;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与“逻辑学的创始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解析】
据题干“倒幕运动、殖产兴业、军国主义”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时,日本倒幕派发动倒幕运动成功,组建明治天皇政府。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但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后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给亚洲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A项正确;美国南北战争与“倒幕运动”不符,排除B项;彼得一世改革与“军国主义”无关,排除C项;俄国1861年改革是废除农奴制改革,与“倒幕运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与和平》是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巴尔扎克是法国小说之父,代表作有《人间喜剧》等,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达尔文所著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创作的物理学哲学著作,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的时间是在1942年1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在1941年12月,九一八事变
发生在1931的9月,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是在1945年9月,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结果是③②①④,B项正确;综上所述,ACD项排列顺序均不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1)处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2)实质:瓜分殖民地(分赃);事件:五四运动。
(3)事件:十月革命;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4)变化: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5)变化:由殖民地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2)实质:根据材料“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战胜国对德国的处置实质上是瓜分殖民地(分赃)。事件:根据材料“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3)事件:根据材料“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连同其废除沙皇的在华特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所指的历史事件是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因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故称“十月革命”。指导思想:根据材料“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连同其废除沙皇的在华特权,则为中国的解放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的道路”是指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4)根据材料“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5)变化: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了英国霸占香港,图二反映了香港回归祖国,因此,其历史变化是由殖民地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
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2.(1)远洋航行: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发明:指南针。
(2)发明:蒸汽机;弊端:带来了环境污染。
(3)国家:美国;历史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远洋航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南美洲东海岸、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后,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发明: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为欧洲人进行远洋航行提供了条件,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2)发明:根据材料“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幅描绘英国工业城镇的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中高耸的烟囱说明当时的能源是煤,动力机器应该是蒸汽机。弊端:根据材料“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幅描绘英国工业城镇的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烟囱中排出来的浓烟说明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
(3)国家:根据材料“1870—1913年英、美、法、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知,1913年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历史时期:根据材料“1870—1913年英、美、法、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0—1913年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4)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科技在人类社会进程中作用谈认识,言之成理即可。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