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试卷

【327128】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时间:2025-01-20 21:51:11 作者: 字数:48049字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分)诗人胡曾《流沙》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它反映了(  )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战事连绵

C.春秋时期经济发展

D.战国时期政治改革

【答案】B

【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了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出自唐朝诗人胡曾的《流沙》。诗句中的“七雄”和“戈戟乱如麻”是理解的关键,它们暗示了这一时期的战争频繁和混乱。战国时期战事连绵这个选项与诗句中的“七雄戈戟乱如麻”相呼应,反映了战国时期七个主要国家之间频繁的战争和混乱状态,B正确;虽然春秋时期也有诸侯争霸的现象,但“七雄”特指战国时期的七个主要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因此这个选项与诗句描述不符,排除A;春秋时期经济发展这个选项与诗句描述的战争氛围不符,排除C;虽然战国时期确实有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但诗句主要描述的是战争状况,而非政治改革,排除D。故选:B

【难度】1

2.(2分)根据如图提供的历史人物信息,判断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  )

推恩令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盐铁专卖

北击匈奴

A.秦始皇

B.汉文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

【答案】C

【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了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同样发生在汉武帝时期,这一政策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盐铁专卖也是汉武帝时期实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通过国家垄断盐铁贸易来增加财政收入。汉武帝时期,为了保卫边疆安全,多次组织军队北击匈奴,取得了显著的军事成果。汉武帝时期正是上述政策得以全面实施的时期,与题目描述完全吻合,C正确;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六国,但并未实施上述政策,特别是“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和“推恩令”,排除A;汉文帝时期主要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经济,并未实施上述提到的政策,排除B;光武帝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其政策重点与题目描述不符,排除D。故选C

【难度】1

3.(2分)古史记载:“魏主欲变易旧风,壬寅,诏禁士民胡服。”这则史料反映的是(  )

A.战国商鞅变法

B.秦始皇统一中国

C.西晋八王之乱

D.北魏孝文帝改革

【答案】D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魏主欲变易旧风,壬寅,诏禁士民胡服”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的穿汉服的措施;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北魏孝文帝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故D符合题意;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与“魏主”和“诏禁士民胡服”不符,排除A;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与“魏主”和“诏禁士民胡服”不符,排除B;西晋八王之乱使西晋由盛转衰,排除C。故选:D

【难度】1

4.(2分)历史教科书中这样写道:“它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C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禅让制是原始部落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B.世袭制指的是古代‌君主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教育的发展,符合题意。D.行省制是元朝创立的加强对地方管理的制度,排除。故选:C

【难度】1

5.(2分)如表中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

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政权

蒙古军进军西夏,西夏灭亡

蒙古灭金,形成与南宋直接对峙的局面

A.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B.奠定元朝建立统一的基础

C.有利于宋朝政权的稳固与管理

D.对元朝的疆域进行了有效管辖

【答案】B

【考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分析】本题考查蒙古族崛起与元朝的统一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

【解答】“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政权”“蒙古军进军西夏,西夏灭亡”“蒙古灭金,形成与南宋直接对峙的局面”这些反映的是蒙古族崛起,并为奠定元朝建立统一的基础,B符合题意;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是蒙古灭金,排除A;有利于宋朝政权的稳固与管理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行省制度的实行对元朝的疆域进行了有效管辖,排除D。故选:B

【难度】1

6.(2分)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最可能引发谭嗣同发出这一感慨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影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1896年春、四万万人齐下泪”并结合材料可知,最可能引发谭嗣同发出这一感慨的是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于是才出现了“四万万人齐下泪”的局面。C项正确;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1901年,排除D项。故选:C

【难度】1

7.(2分)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庚子事变的枪炮沉寂以后……而列强之见及中国所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材料中“拳民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

A.平均地权

B.实业救国

C.自强求富

D.扶清灭洋

【答案】D

【考点】义和团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中国同盟会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排除。B.状元实业家张謇倡导“实业救国”,排除。C.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口号,排除。D.题干“拳民运动”指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符合题意。故选:D

【难度】1

8.(2分)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1919年,该事件(  )

A.彻底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答案】C

【考点】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革命,因此把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指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革命,因此把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排除A;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排除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排除D。故选:C

【难度】1

9.(2分)某历史学习小组正在排演《寻路•探路》的主题历史剧,其中第四幕的内容应该是(  )

第一幕:合作之路断 19274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第二幕:武装之路始 19278月南昌起义

第三幕:农村之路兴 19284月井冈山会师

第四幕:反“剿”之路挫 193410

A.古田会议,确立建军原则

B.红军长征,被迫战略转移

C.四渡赤水,打乱追剿计划

D.会宁会师,革命转危为安

【答案】B

【考点】红军长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红军长征,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193410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B正确;古田会议发生在1929年,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A;四渡赤水发生在19351月至3月间,排除C193610月会宁会师,排除D。故选:B

【难度】1

10.(2分)下列史实与其历史影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史实

历史影响

A

九一八事变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平型关大捷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

淞沪会战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AA

BB

CC

DD

【答案】C

【考点】平型关大捷.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平型关大捷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平型关大捷和淞沪会战的相关史实。

【解答】1937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这次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史实与其历史影响对应正确,C项符合题意;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A史实与其历史影响对应不正确,排除A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史实与其历史影响对应不正确,排除B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D史实与其历史影响对应不正确,排除D项。故选:C

【难度】1

11.(2分)如图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答案】C

【考点】全面内战的爆发;解放战争的胜利.

【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打倒美蒋,人民解放。1945年﹣1949年期间,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内战,妄图实行独裁。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解放战争,打败了美蒋势力,解放了中国大陆。故选:C

【难度】1

12.(2分)如图是新中国某时期农村粮食产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吨)。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三大改造的完成

【答案】B

【考点】土地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完成,识记土地改革相关知识。

【解答】A.抗美援朝1953年胜利,排除AB.1950年——1952年,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A符合题意。C.1953年——1957年,我国实施一五计划,排除CD.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完成,排除D。故选:B

【难度】1

13.(2分)197110月,新闻媒介评论道:“中国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这里的“根本变化”是指(  )

A.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B.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已经正式建交

D.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了国际共识

【答案】B

【考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材料的正确解读。

【解答】根据题干“中国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和所学知识可知,1971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B项正确;1955年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排除A项;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无法看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否已成为了国际共识,排除D项。故选:B

【难度】1

14.(2分)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新发展理念时绘制的示意图,图中两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发展、创新

B.创新、公平

C.绿色、发展

D.创新、绿色

【答案】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新发展理念中有“创新”,但没有发展这一词汇,排除。B.新发展理念中有“创新”,但没有公平这一词汇,排除。C.新发展理念中有“绿色”,但没有发展这一词汇,排除。D.据题干“某同学在学习新发展理念时绘制的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2015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符合题意。故选:D

【难度】1

15.(2分)如表所示为1952﹣2014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表中数据的变化与某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是(  )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

46.5

11.4

1978

155.6

212.1

2014

11352.3

64369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B.民主集中制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D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政策的制定推动着国家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解答】根据材料“1952—2014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可知,1952—2014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总值增长迅速,这说明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符合题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C;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排除B。故选:D

【难度】1

16.(2分)某导游为下列古迹或典籍撰写的解说词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字塔:它体现了古印度国王的无限权力

B.《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长城:现存的长城主要修筑于秦朝时期

D.《天方夜谭》:它是古希腊文学的瑰宝

【答案】B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不是古印度国王的无限权力,排除。B.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符合题意。C.现存的长城主要修筑于明朝时期,不是秦朝时期,排除。D.《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不是古希腊的,排除。故选:B

【难度】1

17.(2分)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按公元纪年,它属于(  )

A.公元4世纪前期

B.公元4世纪后期

C.公元5世纪前期

D.公元5世纪后期

【答案】D

【考点】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

【分析】本题考查纪年法。掌握公元前纪年与公元后纪年的不同。

【解答】公元前纪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公元后纪年,数越大离现在越近。因此公元前509年是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476年,是公元5世纪后期,D符合题意;ABC都不正确,排除ABC。故选:D

【难度】1

18.(2分)下列作品中,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草地上的圣母》是拉斐尔所作,画面中圣母美丽、慈爱,圣子可爱,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故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释迦牟尼佛像》是佛教艺术作品,体现的是佛教的宗教理念和价值观,并非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掷铁饼者》是古希腊时期的雕塑作品,主要展现了古希腊对人体美的崇尚和对体育竞技的重视,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敦煌飞天》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形象,反映的是佛教的宗教内涵,ABC选项都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排除。故选:D

【难度】1

19.(2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确立是反复斗争的结果。如图描述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答案】C

【考点】法国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图表的解读。

【解答】观察图表并结合信息“攻占巴士底狱”等可知,这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17897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据了政权,打败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故选:C

【难度】1

20.(2分)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改革的相同背景是(  )

A.农奴制度的阻碍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C.外国势力的入侵

D.推行了与世隔绝的锁国政策

【答案】B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分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改革的相同背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日本是幕府统治和外来侵略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俄国是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故B符合题意;农奴制度的阻碍与日本无关,排除A;外国势力的入侵与俄国无关,排除C;日本推行与世隔绝的锁国政策,与俄国无关,排除D。故选:B

【难度】1

21.(2分)据如图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  )

A.社会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

B.计划经济模式的形成

C.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D.革命从暴力走向和平

【答案】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从1848年马克思主义产生到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由一种思想变成了现实,C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不符合题干的意思,A排除;苏联工业化成功实现、计划经济的形成均是在二五计划以后,B排除;十月革命是暴力革命,但不能体现走向和平,排除D项。故选:C

【难度】1

22.(2分)之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主要原因是参战各国(  )

A.为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B.参战军队和人数巨大

C.为保卫祖国反抗侵略

D.战后实力都受到削弱

【答案】A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根据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因此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A项正确;“参战军队和人数巨大”,这只是战争规模的体现,不是判断战争性质为帝国主义战争的主要原因,B排除;“为保卫祖国反抗侵略”不符合实际情况,一战中多数参战国是为了争夺利益而非保卫祖国,C排除;“战后实力都受到削弱”,这是战争的结果,而不是判断其为帝国主义战争的原因,D排除。故选:A

【难度】1

23.(2分)有学者认为,现在在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的经济计划化体系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开创这一体系的事件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苏俄新经济政策

C.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罗斯福新政

【答案】D

【考点】罗斯福新政.

【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D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发生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期,开始于1689年,是为巩固沙皇的统治地位,提高俄国的国际地位,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重新建立了工业与农业之间正常的经济联系,巩固了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欢迎,使1921年的危机迅速得到克服,排除B项;日本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排除C项。故选:D

【难度】1

24.(2分)照片是历史的见证,如图三幅照片共同见证了(  )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多极化趋势的增强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答案】B

【考点】亚非万隆会议;拉丁美洲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非洲独立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埃及独立运动、巴拿马收回运河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材料的正确解读。

【解答】依据题干图片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二战以后,掀起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埃及获得真正独立。非洲的独立运动改变了非洲的面貌,也使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巴拿马政府正式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从而得出该专题是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与振兴。可见,图片反映了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B项正确;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和万隆会议无关,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新发展,未涉及多极化趋势,排除C;俄国废除农奴制、美国南北战争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出现在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排除D。故选:B

【难度】1

25.(2分)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

B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19421月,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D194510月成立的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

【答案】D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解释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解答】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则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选项D是对194510月成立的联合国的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属于历史解释,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排除。故选:D

【难度】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16分,2717分,2817分,共50分)

26.(16分)历史跳动着文化传承的脉搏,让我们穿越历史沧桑,去感悟生生不息的文化之美;

【器物之美】

骨耜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宋代蹴鞠铜镜

清朝金奔巴瓶

1)请把相应的图片序号填入下面的括号中。

A.反映我国古代开放包容风貌的是    

B.反映我国古代竞技健身活动的是    

C.反映我国古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D.反映我国古代加强边疆治理的是    

【书画之美】

2)以上图文信息生动反映了一条商路的开辟。一个盛世的出现、一座城市的繁荣,由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商路、盛世和城市的名称,你还能想到哪些盛世局面?试列举一个。

【文学之美】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或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

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明官云:“凡有并水处,即能歌柳词。”言传之广也。

——叶梦得《避暑录话》

《黛玉葬花图》

3)余光中诗句赞美的诗人是谁?叶梦得的记载反映了宋词的流行,试举出一位代表人物并简述其作品的主要风格特点。写出与图片相关的文学作品名称。

【典籍之美】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去如仇雠(chò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司马迁《史记》卷创《春始皇本纪》

4)由材料及所学知识,丞相王绾与廷尉李斯分别建议实行什么制度?秦始皇支持谁的主张?为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答案】1ABCD。(2)丝绸之路、“开元盛世”、开封。“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3)李白。苏轼:豪迈飘逸。《红楼梦》。(4)王绾:分封制;李斯:郡县制。支持李斯。分封制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于政权稳固。

【考点】开元盛世;唐朝经济的繁荣;宋代的社会生活;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开元盛世、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丝绸之路、唐朝经济的繁荣、宋代社会生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骨耜是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商周时期的工具,对应C;乐舞俑饱含异域风情,反映出盛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情况,体现了唐朝开放包容风貌,对应A;蹴鞠是一种古代踢球游戏,是我国古代竞技健身活动,对应B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章程其中规定,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这一举措,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增强了西藏对国家主权的认同,对应D。(2)根据材料“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可知,张骞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唐玄宗鹡鸰颂”及所学知识,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盛世局面: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盛世还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3)诗人:根据材料“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可知,反映了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文学家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文学作品:根据材料“黛玉葬花图”可知,反映了《红楼梦》。(4)根据材料“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可知可得出,王绾建议实行分封制;根据材料“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置诸侯不便”可知,李斯建议实行郡县制。根据材料“廷尉议是”可知,秦始皇支持李斯。根据材料“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分析可知,分封制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于政权稳固。故答案为:(1ABCD。(2)丝绸之路、“开元盛世”、开封。“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3)李白。苏轼:豪迈飘逸。《红楼梦》。(4)王绾:分封制;李斯:郡县制。支持李斯。分封制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于政权稳固。

【难度】3

27.(17分)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传统文化探根源】

材料一: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所依循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与我国古代“礼治为本、礼法合治”的执政传统异曲同工。在价值目标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内蕴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等价值理念,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印证。

——摘编自吕瑶《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逻辑、历史进程及价值意蕴》

1)中国古代最早主张“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思想学派分别是什么?据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聚焦历史看发展】

材料二: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导、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道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正是这种劫难让中华民族感受到日益加重的生存危机,进而激起了进求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

——王公龙、付星博《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开始探索现代化之路的?

材料三:读下图

——据《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历史逻辑研究》绘制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开启近代中国“器物变革”、“制度变革”及“思想变革”的事件分别是什么?1978年哪一会议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写出2001年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一件大事。

4)从上图的中任选一处,结合两例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

【中西对比话感悟】

材料四: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

——据王虎学《从中国特色看中西现代化的本质区别》整理

5)请将材料四A处内容补充完整。综合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或启示?

【答案】1)儒家、法家。中国式现代化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念和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或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国家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 要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5)人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考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采取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儒家和法家的思想主张,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法家主张“依法治国”。根据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所依循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与我国古代‘礼治为本、礼法合治’的执政传统异曲同工。在价值目标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内蕴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等价值理念,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印证。”可得出中国式现代化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念和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根据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导、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道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正是这种劫难让中华民族感受到日益加重的生存危机,进而激起了进求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及所学可知,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或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开启近代中国“器物变革”“制度变革”及“思想变革”的事件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国家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 要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5)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故答案为:(1)儒家、法家。中国式现代化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念和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或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国家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 要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5)人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难度】3

28.(17分)大国崛起和外交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军事成就,更在于他的征服及其开创的希腊化时代给古代世界和古代文明的交往与传播带来了深刻的历史影响……从此以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广泛深入。

——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船队每到一国,就把中国出产的礼物赠送给国王,表示愿意建立友好关系,同时与各国进行和平贸易。远航后,亚非许多国家都先后派遣使节与明朝贸易。1423年,古里等16国使臣和商人到南京,一次就达1200多人。这对于加强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和平友好往来及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圾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分别反映了哪两种文明传播方式?写出材料中“远航”事件的名称。

材料二:

2)请分别写出与三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并分析其内在联系。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其全球扩张创造了条件,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二战后,苏联经济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遗到严重破坏,但它的军事力量却大大增强,军队人数近1140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3)据材料三归纳冷战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材料四: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个倡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作为亚欧大家庭的一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欧地区,也惠及亚欧地区。中方真诚希望,共建“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走深走实,各国团结协作、勒力同心,携手开创亚欧合作新局面。

——20235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欧亚经济联盟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并致辞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大国应具备怎样的责任担当?中国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

【答案】1)武力扩张,和平交往。郑和下西洋。(2)光荣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印度民族大起义。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奠定了制度基础,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引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3)原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雄厚,推行霸权主义,遏制共产主义。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4)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致力于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维护世界和平,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努力: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构建人类运共同体理念,成立亚投行等。

【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次工业革命;印度民族大起义;郑和下西洋;中国梦与“一带一路”;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了美国1787年宪法、郑和下西洋、中国梦与“一带一路”、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工业革命、印度民族大起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1)根据材料“更在于他的征服及其开创的希腊化时代”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体现的是武力扩张;根据材料“表示愿意建立友好关系,同时与各国进行和平贸易”可概括出是和平交往。根据材料“船队每到一国,就把中国出产的礼物赠送给国王,表示愿意建立友好关系,同时与各国进行和平贸易。远航后,亚非许多国家都先后派遣使节与明朝贸易。1423年,古里等16国使臣和商人到南京,一次就达1200多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规模之大,时间之久、行程之远,比欧洲新航路开辟早80多年。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两个特点是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或人员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2)根据材料可知,图中的英国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因此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蒸汽时代的到来,结合所学可知,印度民族大起义期间的印度章西女王,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给英军沉重的打击。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奠定了政治前提,而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英国急需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引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3)原因: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其全球扩张创造了条件”可概括出美国经济军事实力雄厚,推行霸权主义,遏制共产主义。表现: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为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4)根据材料“这个倡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可概括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致力于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根据材料“作为亚欧大家庭的一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欧地区,也惠及亚欧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维护世界和平,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努力:根据材料“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构建人类运共同体理念,成立亚投行等。故答案为:(1)武力扩张,和平交往。郑和下西洋。(2)光荣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印度民族大起义。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奠定了制度基础,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引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3)原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雄厚,推行霸权主义,遏制共产主义。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4)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致力于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维护世界和平,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努力: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构建人类运共同体理念,成立亚投行等。

【难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