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试卷

【327093】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历史真题

时间:2025-01-20 21:49:24 作者: 字数:43533字

绝密·启用前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历史真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列古人类中,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和火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马坝人
D
.山顶洞人

2.某市博物馆正在进行“中国古代货币展”的布展工作。下列文物中可作为秦朝时期展品的是(       

A
.圆形方孔半两钱
B
.五铢钱
C
.开元通宝
D
.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
.严刑峻法
B
.休养生息
C
.盐铁官营
D
.重文轻武

4.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A
.完成了国家统一
B
.加强了君主专制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增强了北魏实力

5.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筒车的好处是(       
A
.材质坚硬,利于深耕
B
.沟通河道,利于水运
C
.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D
.滑行自如,利于拔秧

6.某学生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面的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北宋时的匠人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
.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
C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
D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7.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是以“三宝”命名的,如马来西亚有“三宝山”,印度尼西亚有“三宝井”“三宝洞”。这些地名的由来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这些地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玄奘西行天竺
C
.鉴真东渡日本
D
.郑和七次远航

8.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君主专制建立与强化
C
.兼容并包的社会新风貌
D
.西北边疆的巩固措施

9.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时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孙文自序于上海。”材料抨击的主要问题是(       
A
.列强瓜分中国
B
.袁世凯复辟帝制
C
.军阀割据纷争
D
.国民政府腐败

10.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该诗句再现的军事行动是(       
A
.淞沪会战
B
.百团大战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11.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聂耳作曲的一首歌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它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是(       
A
.《松花江上》
B
.《义勇军进行曲》
C
.《毕业歌》
D
.《黄河大合唱》

12.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材料中的“此一战”指的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抗日战争
C
.人民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战争

13.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国务会议上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一讲话聚焦的是(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

14.20225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顺利举行。香港社会各界表示,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爱国者治港”践行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5.有这样一位院士,“他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为梦想执着追求,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以实际行动践行‘奋斗终生’的诺言……”。这位院士是(       
A
.袁隆平
B
.钱学森
C
.邓稼先
D
.钱三强

16.探寻文明足迹,感受历史辉煌。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从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开启旅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完美收官。在“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他可以看到的建筑是(       
A
.金字塔
B
.帕特农神庙
C
.狮身人面像
D
.巴黎圣母院

17.20229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终年96岁。虽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但实际上她“统而不治”,只是作为保持其国家和民族、传统和权威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实行(       
A
.君主立宪制
B
.君主专制
C
.联邦制
D
.民主共和制

18.19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这反映了(       
A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C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9.蒸汽动力首先实现了热能和机械能的转换,人类开始摆脱对人力等直接动力的依赖,而电的应用则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则材料从整体上反映了(       
A
.蒸汽动力的作用
B
.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C
.科学技术的力量
D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20.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法两国军队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这场战役发生的地点是(       
A
.萨拉热窝
B
.凡尔登
C
.莫斯科
D
.斯大林格勒

评卷人

得分




二、判断题

21.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朝实行的社会等级制度是“郡县制”。( )

22.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

23.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长安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

24.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

25.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26.《汉谟拉比法典》是亚历山大帝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

27.法兰克王国信奉基督教,并发展出以庄园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

28.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29.《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表达出达尔文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

30.19951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

评卷人

得分




三、识图题

3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仔细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刻写在图一文物上的文字被称为什么?由此文物可以推断,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2)2002
118日,图二作为一级文物,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请写出此文物的名称,并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为什么此文物会被列人该名录?
(3)
概括图三中人物的政治主张。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评卷人

得分




四、综合题

32.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中,寻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著作,整理的“青年毛泽东的革命事迹(部分)”资料卡。

1920年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921
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党的创建
1927
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述了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1927
9月,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改变计划,率起义部队于10月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
年,总结斗争经验,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从而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1)请你根据资料卡的内容,归纳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其原因。

材料二   19806月,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第一次正式使用“开放”一词,并将它与对外经济政策相联系……中国开始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主动的对外开放……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十七大报告指出,由于持续推行对外开放政策,我国已经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开放型经济体系已经形成。

——沈迅《浅论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的渐进发展及其意义》


(2)
请回答,材料二中“中国开始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主动的对外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之后?“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指的是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3月)


(3)
材料三中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党将带领人民实现怎样的奋斗目标?

3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代表向党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民族伤痛

下面表格是某同学制作的《近代列强侵华战争情况简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战争名称

时间

签订条约

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
中国逐步沦为③社会。

1840-1842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辛丑条约》

(1)表格中①②③三处应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探究二:不懈探索
(2)
根据思维导图,归纳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探究三:英勇抗争
(3)1940
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了哪次大规模战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探究四:伟大复兴
(4)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结合上述内容,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

3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穿越历史的烽烟眺望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一体篇)——人类的历史是从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逐渐发展为全世界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息息相关的整体的过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


(1)
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团结协作篇)——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联合才能胜利。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45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合作共赢篇)——为了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各国纷纷展开合作与交流。


(3)1955
4月召开的、体现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精神的会议是哪次会议?会议对亚非拉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共谋发展篇)——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4)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中国坚定地奉行什么外交政策?你认为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因此,题干远古人类是指北京人,B项正确;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马坝人距今12.95万年至13.5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均与题干“约70万—20万年”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2.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统一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经济方面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五铢钱,排除B项;开元通宝为唐朝唐玄宗时期的货币,排除C项;会子是宋朝发行量最大的纸币,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解析】
根据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十分贫困,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是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任务。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主要措施有注重农业生产发展,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提倡节俭,废除一些严刑峻法等,到文帝景帝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文景之治”局面,B项正确;汉初统治者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排除A项;盐铁专卖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重文轻武是宋朝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可知,胡汉观念逐渐淡薄,这是因为两个民族趋于一体,这体现的是民族交融,C项正确;北魏没有统一中国,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排除B项;“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这是说民族交融,不能体现增强了北魏实力,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解析】
根据“筒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农民创造了新式的灌溉工具——筒车,这是利用湍急的水流,使安装在车轮上的水桶自动汲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大大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灌溉效率,C项正确;筒车不是翻土工具,排除A项;人造运河可以沟通河道,便利水运,而非筒车,排除B项;滑行自如,利于拔秧的是宋代农业工具秧马,而非唐朝的筒车,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解析】
根据“北宋时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可知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属于科技发展,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C项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是秦汉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解析】
根据题干“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是以‘三宝’命名的,如马来西亚有‘三宝山’,印度尼西亚有‘三宝井’‘三宝洞’”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是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对途经地区影响重大,D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广义的西域包括中亚细亚、西亚、印度、高加索、黑海沿岸等地,甚至到达东欧和南欧,排除A项;玄奘西行天竺是到达今天的印度,排除B项;鉴真东渡日本,与东南亚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解析】
根据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元朝设宣政院统辖西藏”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北部和西北部边疆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因此上述事件都是中央政权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建立与强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风貌,排除C项;台湾地区不属于西北,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解析】
依据“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结合所学可知,民国七年指的是1918年,可见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是民国初年又出现了各派军阀割据纷争的局面,中国的社会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C项正确;列强瓜分中国是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宣告失败,本人也在众叛亲离中死去,排除B项;国民政府腐败与“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解析】
根据“《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并结合所学可知,1949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了规模巨大的强渡长江战役,“大江”即是长江,最终占领了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此即渡江战役,D项正确;淞沪会战是1937年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排除A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排除B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于1948116日至翌年110日,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解析】
根据材料“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它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B项正确; 《松花江上》是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毕业歌》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三首歌都不是我国国歌,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D

【解析】
根据材料“新中国”“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和结合所学知识,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D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年,排除A项;抗日战争发生于1931年,排除B项;解放战争是国共之间的内战,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解析】
根据题干“1956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可知,这一讲话聚焦的是三大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不涉及所有制的问题,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后,土地依然是私有制,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与所有制的改造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解析】
根据题干“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可知,“爱国者治港”践行了“一国两制”方针。“一国两制”即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与国交往的基本准则,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与香港无关,排除C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政策,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解析】
由材料“‘他为梦想执着追求,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袁隆平的描述。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A项正确;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都是研制“两弹一星”的重要科学家,与杂交水稻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B

【解析】
根据材料“欧洲文明的发祥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古希腊,古希腊是欧洲文明之源,帕特农神庙属于希腊,为古代希腊建筑,B项正确;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排除AC项;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明的象征,排除D项。故选B项。

17.A

【解析】
根据材料“虽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但实际上她‘统而不治’,只是作为保持其国家和民族、传统和权威的象征”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明确的制约,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A项正确;光荣革命前,英国实行君主专制,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君主立宪制,不是联邦制和民主共和制,排除CD项。故选A项。

18.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范围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著名的有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D项正确;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是在17—18世纪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排除A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9.C

【解析】
根据材料“蒸汽动力首先实现了热能和机械能的转换,人类开始摆脱对人力等直接动力的依赖,而电的应用则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结合所学可得出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材料反映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些是科学技术的力量,C项正确;蒸汽动力的作用主要在第一个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项;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主要在第二个工业革命时期,排除B项;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D项。故选C项。

20.B

【解析】
根据材料“德、法两国军队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绞肉机”“地狱”“屠场”,结合所学可知,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221日延续到12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B项正确;萨拉热窝这一地点涉及的事件是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1914628日在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这两个地点涉及的事件分别是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是二战的战役,与材料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21.错误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本题错误。

22.正确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本题正确。

23.错误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所以题干的说法错误。

24.正确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 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因此题干正确。

25.正确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故题干说法正确。

26.错误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由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不是亚历山大帝国的。本题错误。

27.正确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11世纪,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本题正确。

28.正确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故本题正确。

29.错误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德国诞生了一位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它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作曲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达尔文”改为“贝多芬”。故答案为:错误。

30.正确

【解析】
据所学可知,199511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它的成立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因此题干正确。

31.(1)甲骨文;
商朝。
(2)
司母戊鼎;
原因:文物的历史价值——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文物的艺术价值——司母戊鼎体现了商代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文物的精神价值——司母戊鼎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文物的运输保障及安全保障。
(3)
以德治国。
(4)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作为中学生,应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的实践活动,提高对文物的鉴赏能力,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解析】
1)文字: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图一文物上的文字被称甲骨文,是写在龟的腹甲和兽骨上面的。
朝代:甲骨文是商代晚期最主要的文字,因此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名称:根据图示重“832.84千克”结合所学可知,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
原因:结合所学,从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精神价值进行分析,如文物的历史价值——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文物的艺术价值——司母戊鼎体现了商代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文物的精神价值——司母戊鼎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文物的运输保障及安全保障。
3)政治主张:根据图三文字“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
4)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社会主义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上,以及中学生加强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等角度进行分析,如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作为中学生,应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的实践活动,提高对文物的鉴赏能力,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32.(1)贡献: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原因: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实践;在革命斗争中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善于对革命斗争实践进行理论总结。
(2)
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
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解析】
1)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城市革命受挫,毛泽东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领导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中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指导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识到农村革命的重要性,在革命斗争中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把握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发动工农联盟的力量,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实践,并善于对革命斗争实践进行理论总结,探索出了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此指导下,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会议: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中国与世界接轨,1978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决定中国开始实施的经济改革和措施,自此开始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主动的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格局: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的对外开放,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边缘向纵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道路: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而且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中国不断向前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开辟了光明前景;
奋斗目标:根据所学知识,201211月,中共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3.(1)鸦片战争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
(2)
从学习西方器物(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3)
百团大战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积极学习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经验,为我所用;继承和发扬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优良传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学习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英勇斗争的精神,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解析】
1)内容:①:根据材料信息“1840-1842年”“《南京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6月,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1842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鸦片战争。
:根据材料信息“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中日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表格中②处应填写的内容是《马关条约》。
:根据材料信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表格中③处应填写的内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2)特点:根据材料思维导图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从学习西方器物(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3)战役:根据信息“1940年下半年”“敌后战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百团大战。
决定性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4)做法: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根据以上内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各阶层人民的探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青少年肩负的使命、青少年的做法和行动等方面作答。如: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积极学习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经验,为我所用;继承和发扬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优良传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学习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英勇斗争的精神,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34.(1)新航路开辟
(2)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联合国
(3)
万隆会议
作用: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作用: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解析】
1)历史事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往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后形成,同时也为战后联合国组织的建立奠定初步基础;国际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3)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4月,万隆会议召开,体现了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精神;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中国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用:本问是开放型试题,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组织语言,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