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历史真题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得分 |
|
|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一、选择题 |
1.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
|
|
|
|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2.某同学搜集了玄奘、鉴真、遣唐使、崔致远等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A.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
B.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C.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D.唐朝发达的科学与技术
3.“口岸在新的条约制度下只是逐渐开放的——广州开放于1843年7月27日;厦门于11月2日;上海于11月17日;宁波于1844年1月1日;福州于1844年6月。”这些口岸开放依据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在读书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为人生目标的时代,张謇却弃官从商,践行“实业救国”的理想,创办了
A.安庆内军械所
B.开平煤矿
C.湖北织布局
D.大生纱厂
5.胡适曾被美国《展望杂志》推举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名人之一,理由是“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使用白话文
C.发表《狂人日记》
D.宣传马克思主
6.陈赓在日记中记载:“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次“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7.据统计,某乡地主户数从1948年的27户降为1953年的0户,与此变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建国初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1972年9月29日,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记者会上宜布:“日台和约已丧失其存续意义,可认为已终止。”该讲话的背景是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9.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道侗族自治县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村民选举制度
10.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称赞邓小平,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一国两制”构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抨击教会,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这体现了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自由主义
D.英雄主义
12.1823年,英国第一家劳动技术学校——伦敦技工所创办,对技术工人进行科学教育,此后各地纷纷成立技工所、夜校等工人教育机构。这反映了英国
A.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备
B.工人地位的提高
C.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D.工业革命的需求
13.1862年,林肯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这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是
A.争取国家独立
B.制定联邦宪法
C.解放黑人奴隶
D.国家干预经济
14.“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出自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国富论》
D.《共产党宣言》
15.某同学在历史课后设计了知识卡片(见下图)。据此判断本课的主要内容是
A.两极格局的发展变迁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C.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D.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6.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A.屈原
B.贾谊
C.李白
D.胡宏
17.战国后期秦灭楚后,在湘江流域设立了
A.南海郡
B.长沙郡
C.豫章郡
D.衡阳郡
18.《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中国共产党指导农民运动的纲领性文献,其作者是
A.何叔衡
B.毛泽东
C.蔡和森
D.胡耀邦
19.湖南最流行的地方剧种是
A.湘剧
B.京剧
C.辰河戏
D.花鼓戏
|
二、识图题 |
20.仔细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代表“曹魏”政权区域的是
|
三、辨析题 |
2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22.中国近代史上,沙俄共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3.遵义会议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24.平津战役的胜利,使东北全境基本解放。
25.长沙望城人雷锋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
|
四、判断题 |
26.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2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8.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29.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30.陈宝箴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
五、综合题 |
31.农为天下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神农教耕生谷,以致利。
——《管子》卷二十
神农耕而作陶。
——《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三
材料二
材料三
清代中期人口、耕地面积统计表
年份 |
人口数量(亿) |
耕地面积(万顷) |
人均耕地面积(亩) |
1753年 |
1.84 |
735.22 |
4.00 |
1768年 |
2.08 |
741.45 |
3.56 |
1784年 |
2.86 |
760.57 |
2.66 |
1812年 |
3.34 |
788.93 |
2.36 |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四 假如在普通的时代,(明清时期)这种秩序和持久或许可看做是件幸事。但是,这些世纪却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的世纪……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也是相对静止的、落后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说中神农氏的贡献。这些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请以考古发现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农耕场景,请指出其耕作方式的相同之处。本组材料对研究古代农业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请以图2为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代中期农业发展的状况,并指出隐含的问题。
(4)再次分析材料二,找出证明材料四观点的证据。你认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相对静止的、落后的”根源是什么?
32.严格意义上的留学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2年8月11日,包括詹天佑在内的中国政府派出的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从上海启程出洋。在1872—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遣送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近代官派留学由此开端。
——《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
材料二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生主要情况统计表
高潮时期 |
主要方向 |
规模及代表人物 |
清末光绪年间 |
留日 |
甲午战争后形成高潮。1896年至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杰出代表有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陈独秀等。 |
民国初五四前后 |
留美 |
1909年至1937年,由清华选派了留美学生总计1971人(“庚款留学”),并带动了大量“自助学者”赴美。杰出代表有竺可桢、侯德榜、钱学森、钱伟长、梁思成、周培源、梅贻琦等 |
留法 |
1915年至1920年赴法求学人数已达1600人。杰出代表有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 |
|
留苏 |
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俄潮兴起,成为一种与大众留学不同的革命留学。杰出代表有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 |
——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整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产生了“留苏热”,从1950年开始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公费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政治领导人。……1978年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留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到2012年年底,短短34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64.47万人,涉及欧美等10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90%是自费留学生,已成为世界第一留学大国。
——摘编自郭霞《留学的世纪回眸》
(1)根据材料一,请以世纪、年代的表达方式,简述近代中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的时间。这批幼童留学与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后赴日留学形成高潮的背景。请任选一个高潮时期,概括留学生对近现代历史作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前后新中国留学情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4)留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留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你还可以展开哪些历史学习主题的研究?
33.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
请回答:
(1)公元前3500年开始,亚洲大陆诞生了古代文明。请列举一例文明成果。
(2)欧洲文明发源于哪里?把地中海变为“内湖”是在哪个帝国时期?此时沟通欧洲与中国的陆上通道是什么?
(3)8世纪。以伊斯兰教为旗帜进行征战并最终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是哪一帝国?请列举该帝国为亚欧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
(4)15世纪,传统亚欧商路因哪一帝国的蜗起而不再畅通?哪一位欧洲航海家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此事为何会与美洲的发现一起被誉为是“人类历史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个事件?
34.1914年秋,当更多的欧洲国家被卷入一战时,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关于“冷战”起源的三种常见观点
历史观点 |
主要内容 |
战略利益论 |
美苏争锋属于典型的“零和博弈”。作为“天然对手”,两国都要子国际体系中的权力、美苏之间不可能保特友善关系,对抗不可避免。 |
格局论 |
虽然美苏主导了雅尔塔休制的形成,但是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已经因为相互威胁的“安全困境”而失去控制,美苏不得不为各自阵营的战略安全而对抗。 |
社会制度论 |
美国和苏联代表的不同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与对方的合作只是权宜之计,而对抗斗争才是主旋律。 |
——摘编自王帆《关于冷战起源的几种解释》等
材料三 1914年以来的几十年中,西方一面在衰落一面又在获得成功。实际上,这两种表面矛盾的趋势是互相加强的。全球前所未有的一体化,导致了西方的技术、观念和制度正以加速度扩散。但是反过来,也正是这种扩散削弱了1914年之前似乎不可侵犯的西方的全球霸权。诸殖民地民族正在有选择地采纳西方文明来对西方进行更有效的抵抗。因此,1914年以来的世界历史既是西方成功的历史,又是西方衰落的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1918年一战结束,只是欧洲短暂且不平静的20年休战的开始。请从材料一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可避免。(要求:①完成两个角度的原因概括;②史实归纳准确,原因表述清晰。)
(2)二战结束,以欧洲为中心的冷战又开始了,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有何表现?材料二归纳了关于“冷战”起源的三种常见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论证。(要求:①可以就其中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②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3)请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历史,说明材料三中的观点“西方一面在衰落一面又在获得成功。”
(4)综合以上分析,你有何感悟?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汉字“中国”的字形有相似之处,其演变是一脉相承的,C项正确;从材料可知,汉字的传承没有发生异变,排除A项;从材料可知,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繁到简,排除B项;汉字的造字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等,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奘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唐鉴真东渡日本宣扬佛法、日本派遣唐使学习唐朝、崔志远是新罗到唐朝的留学生,由此推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ABD项。故选C项。
3.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A项正确;《北京条约》1860年签订,排除B项;《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排除C项;《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D项正确;安庆内军械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都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企业,排除ABC项。故选D项。
5.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开辟了中国文学的新天地,B项正确;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鲁迅
发表《狂人日记》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6.A
【解析】
依据题干“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和所学知识,1937年9月,林彪指挥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A项正确;淞沪会战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虽然粉碎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但是最终以上海沦陷而告终,排除B项;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排除C项;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被打倒,因此该乡到1953年地主户数变为0,A项正确;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1953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与材料时间均不符合,排除BCD项。故选A项。
8.C
【解析】
根据“1972年9月29日”“日台和约已丧失其存续意义,可认为已终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背景是1972年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项正确;1953年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A项;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排除B项;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解析】
根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即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B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A项;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基层村民选举的民主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历史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分别于1997年、1999年回归祖国,所以“天才的创见”指的是“一国两制”,C项正确;“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排除A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题干“解决香港回归”,排除B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抨击教会,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并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反对封建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彼特拉克在《歌集》体现了人文主义,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项。
12.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叶英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取代手工生产,需要工人技术水平的提升,D项正确;英国职业教育体系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排除A项;工人地位的提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颁布《解放宣言》宣布解放黑人奴隶,C项正确;当时美国早已独立,排除A项;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时,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解析】
根据材料“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结合所学可知是一句政治标语,也是社会主义运动的著名口号,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这个口号正式写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之中,D项正确;《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国富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文件,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B
【解析】
依据图片可以看到“全球联系加强”以及“世贸组织国际投资”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渐减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与挑战,同时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全球化向更深层次发展。因此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B项正确;ACD项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故选B项。
16.A
【解析】
结合所学,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这天,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于是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A项正确;贾谊、
李白和胡宏与材料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7.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秦灭楚后,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秦代长沙郡以今长沙地区为中心,涵盖了湖南大部分地区,B项正确;南海郡,位於汉地南部,是秦朝时期设置的郡,排除A项;豫章郡,在汉地南部,楚汉时期设置,排除C项;公元220年,孙吴于长沙郡西南部设衡阳郡,治地在今湘潭境内,排除D项。故选B项。
18.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是中国共产党指导农民运动的纲领性文献,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9.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花鼓戏是全国地方戏曲中同名最多的剧种,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D项正确;湘剧是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排除A项;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排除B项;辰河戏属于中国地方戏曲剧种,因流行于沉水中、上游(俗称辰河)一带而得名,排除C项。故选D项。
20.D
【解析】
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为史称曹魏,位于北方地区,D的位置是“曹魏”政权区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位于四川地区,B的位置是“蜀”的政权区域;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位于江南地区,A的位置是“东吴”的政权区域。故选D。
21.√
【解析】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使其盘踞了38年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故说法正确。
22.√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故说法正确。
23.×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1935年初,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成为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的胜利结束,故说法错误。
24.×
【解析】
依据所学,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展开战略决战,先后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辽沈战役使东北全境基本解放,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平津战役解放华北地区。故说法错误。
25.正确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沙望城人雷锋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表述正确。
26.正确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70年6月,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我国发射的这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故本题表述正确。
27.正确
【解析】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正确。
28.错误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英国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美国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故此题错误。
29.错误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牛顿提出了物理学著名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故此题错误。
30.错误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此题错误。
31.(1)贡献:教百姓耕种粮食作物和制造陶器。有科学依据。举例: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稻谷的遗存和大量的生产工具。
(2)相同之处:都使用牛耕。说明:图2“魏晋嘉峪关墓葬壁画《胡人牛耕图》”说明中原农耕技术推广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3)状况:耕地面积不断增长。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
(4)证据:中国古代的牛耕技术长期没有进步。根源: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解析】
(1)贡献:根据“神农教耕生谷,以致利”“神农耕而作陶”得出教百姓耕种粮食作物和制造陶器。这些传说有科学根据。根据材料可知,以考古发现举一例说明,如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稻谷的遗存和大量的生产工具。
(2)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二得出其耕作方式的相同之处是都使用牛耕。说明: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图2“魏晋嘉峪关墓葬壁画《胡人牛耕图》”说明中原农耕技术推广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3)状况:根据材料三清代中期耕地面积的变化得出耕地面积不断增长。问题:根据“清代中期人口、耕地面积统计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
(4)证据: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四的观点是“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也是相对静止的、落后的”,再次分析材料二,得出中国古代的牛耕技术长期没有进步。根源:从经济角度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相对静止的、落后的”根源,得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32.(1)19世纪七十年代;洋务运动。
(2)受到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客观形势影响;国内的改革维新思潮空前高涨;改革维新人物纷纷提出要向日本学习;各省相继制订了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计划。
贡献:清末光绪年间的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民国初五四前后,的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改革开放前主要是“留苏热”,改革开放后留学国家涉及欧美等10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第一留学大国;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党的正确领导;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等。
(4)如服饰的变化发展;交通工具的使用变化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第一小问,时间:根据材料1872年可知是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小问,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2)
第一小问,背景:由于受到甲午战争日本取胜中国惨败的客观形势影响,加之国内的改革维新思潮空前高涨,当时朝野中的改革维新人物纷纷提出要向日本学习。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江南诸省,相继制订了各省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计划,并迅速着手抓紧实施,其中以湖南、湖北两省居多,仅第一次就派遣赴日留学生200多名;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不同时期的不同人物,可从中选取熟悉的历史人物进行阐述,如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周恩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等;
(3)
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50年代产生了‘留苏热’”和“涉及欧美等10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90%是自费留学生,已成为世界第一留学大国。”,可知改革开放前主要是“留苏热”,改革开放后留学国家涉及欧美等10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第一留学大国;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政策,如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国家地位,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党的正确领导等方面分析。
(4)开放性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从人民生活的变化着手,如服饰的变化发展;交通工具的使用变化等等。
33.(1)造纸术。
(2)古希腊;罗马帝国;丝绸之路。
(3)拜占庭帝国;保留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古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4)奥斯曼帝国;达·伽马;第一个找到欧洲通往东方的航路。
【解析】
(1)
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500年亚洲中国新石器时代产生,文明成果有造纸术、指南针等等。
(2)
第一小问,发源地: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欧洲古代体育运动的圣地;第二小问,帝国时期: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路上通道: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
(3)
第一小问,帝国:结合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以伊斯兰教为旗帜进行征战并最终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第二小问,贡献: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特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留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4)
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传统亚欧商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第二小问,航海家: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第三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知,达·伽马第一个找到欧洲通往东方的航路,使欧洲与、亚洲的联系密切,开启了世界近代史的进程。
34.(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了诸多的矛盾,国际秩序及不稳定,对战败国的严厉处罚,导致了战败国的不满,成为国际关系危机的根源;德意日走向法西斯化,并发动了局部战争,形成了大战的策源地;英、法、美等国实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2)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我认为“战略利益论”有其合理性。因为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美国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势必会威胁到资本主义社会。使其利益受到最大的损害。所以美国要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和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已达到维护资本主义社会,保持自己利益不受损失的目的。
而二战以后的苏联西部边界大大向西推移,在东欧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将美国作为潜在的防御对象。
(3)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国家政治经济上发展不平衡以及对海外殖民地的激烈争夺,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战的结果是欧洲国家经济遭到了破坏,出现了政治危机,对殖民地的控制有所减弱,欧洲对全球的霸权开始遭到削弱。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西欧国家出现了经济混乱、大规模失业,并由此引发了政治危机,民主制度遭到威胁。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开展了民族解放运动,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日益崩溃,这些表明西方国家在衰落。但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被广泛实践并建立,西方思想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渗透,并被逐渐接受又表明西方国家是成功的。
(4)加强国家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加快科技创新等。
【解析】
(1)
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了诸多的矛盾,国际秩序及不稳定,对战败国的严厉处罚,导致了战败国的不满,成为国际关系危机的根源;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激化;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德意日走向法西斯化,并发动了局部战争,形成了大战的策源地。英、法、美等国实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总之,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提取一到两条即可)
(2)
问题一:依据所学可知,美国冷战期间在军事的表现是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问题二:我认为“战略利益论”有其合理性。因为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美国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势必会威胁到资本主义社会。使其利益受到最大的损害。所以美国要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和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已达到维护资本主义社会,保持自己利益不受损失的目的。
而二战以后的苏联西部边界大大向西推移,在东欧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将美国作为潜在的防御对象。(开放题,结合材料和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3)
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国家政治经济上发展不平衡以及对海外殖民地的激烈争夺,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战的结果是欧洲国家经济遭到了破坏,出现了政治危机,对殖民地的控制有所减弱,欧洲对全球的霸权开始遭到削弱。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西欧国家出现了经济混乱、大规模失业,并由此引发了政治危机,民主制度遭到威胁。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开展了民族解放运动,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日益崩溃,这些表明西方国家在衰落。但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被广泛实践并建立,西方思想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渗透,并被逐渐接受又表明西方国家是成功的。(开放题,结合材料和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4)
开放题,结合材料和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我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们要加强国家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加快科技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