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600】部编语文七下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四
从难易程度来看,试题整体适中。名句默写部分较为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记忆。课内精读部分难度适中,需要学生对诗歌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课外阅读部分相对较难,要求学生不仅理解诗歌内容,还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
试题亮点在于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不仅要求学生记忆古诗文名句,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此外,试题还注重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赏析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部编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四
4 游山西村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
2.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
4.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
6.《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写农人备酒待客来展现农村丰收的欢悦气象,赞美淳朴的民风与人情。
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宋]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一个“______”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______”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
3.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开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2017·江西]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 行
[唐] 项 斯
青枥①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 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面富有动态之美。
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雨 晴
[唐] 王 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3.这首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哪两种景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该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四
参考译文与答案详析
名句默写
1.从今若许闲乘月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柳暗花明又一村
4.衣冠简朴古风存
5.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6.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课内精读
1.D
2.足 疑
3. 村民热情好客;村内景色优美;风土人情淳朴。
4. 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5.“莫笑”表达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表达了诗人的满足。
6.这句话的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这句诗蕴含着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了希望。这句话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
课外阅读
1.[解析] D 颈联写了茅舍飘出的烘茶蒸茗的气味和隔着竹篱传来的缫丝声,并没有直接描写烘茶的过程。
2.[解析] C 诗人选取一片枥林、一条溪水、几户人家,以及“山当日午”“草带泥痕”等入诗,而这些都是极寻常的事物,并非“极不寻常”。
3.这首诗的一、二句描写了雨前花蕊初现、雨后花落春残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
4. “疑”是“怀疑”之意,诗人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而产生奇妙的联想: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疑”字极有分寸地表达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惜春之情。
_
www.ishijuan.cn 爱试卷为中小学老师学生提供免费的试卷下载关注”试卷家“微信公众号免费下载试卷
- 1【343735】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 2【34373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 3【343733】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2
- 4【34373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 5【343732】2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 6【34373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7【343729】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 8【343728】422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二
- 9【343727】422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 10【343725】9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1
- 11【343726】9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2
- 12【343724】8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2
- 13【343723】8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1
- 14【343719】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6)(含答案)
- 15【343722】7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2
- 16【343720】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 17【343718】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5)(含答案)
- 18【343717】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4)(含答案)
- 19【343716】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3)(含答案)
- 20【343715】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2)(含答案)
- 【34371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2(含答案)
- 【343714】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1)(含答案)
- 【343712】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1(含答案)
- 【343709】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1(含答案)
- 【343711】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7)(含答案)
- 【343710】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 【343708】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 【343707】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7(含答案)
- 【343706】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6(含答案)
- 【343705】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5(含答案)
- 【343704】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解析)
- 【34370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含答案)
- 【343702】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
- 【343701】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期末测试题
- 【343700】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 【343699】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题
- 【343698】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
- 【343697】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题
- 【343696】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 【343695】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